国家审计治理视域下审计监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pdf
《国家审计治理视域下审计监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审计治理视域下审计监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pdf(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李丹丹、张荣刚:国家审计治理视域下审计监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国家审计治理视域下审计监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李丹丹 张荣刚(西北政法大学 商学院 西安)摘 要:在国家审计引领下 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监督职能 加强与社会审计的协同作用 并协调多种治理机制对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利用 年中国沪深 股上市公司数据 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及其协同社会审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并从内外部治理机制视角考察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对其影响过程的调节效应 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起到显著的激励效应 并且治理效果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滞后效应 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促进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协同关系 高质量
2、的社会审计能显著增强国家审计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 国家审计有效协调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机制发挥治理效应 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均能促进企业创新 媒体监督与国家审计在促进企业创新中存在互补效应 而内部控制与国家审计在促进企业创新中存在替代效应 因此 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国家审计协同监督治理功能 从加大国家审计实施力度、有效整合国家审计与社会监督的资源、完善外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协同促进企业创新关键词:国家审计 社会审计 企业创新 媒体监督 内部控制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李丹丹()女 河南济源人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审计研究 张荣刚()男 陕西咸阳人 教授 博士
3、生导师 研究方向:国家审计与数字经济基金项目: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 项目编号: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 项目编号: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一、引 言由于受到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创新成果和创新收益不确定性等影响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等效率低下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 由于存在垄断和寻租等行为 其技术创新效率普遍较低 而创新效率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动能的持续释放 审计监督成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驱动力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
4、督是缓解国有企业固有缺陷、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审计监督是国家治理的“八大”监督体系之一 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法开展审计活动 立足宏观全局 凭借其独立性、强制性和权威性优势 在落实国家重大决策、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进一步加强了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审计监督体系 统筹整合审计资源 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强调要切实强化国家审计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国家审计协同社会审计形成的审计监督合力是国家审计提高国有企业监督效能的重要途径 那么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推进国家治理
5、现代化的背景下 作为外部治理环境之一的国家审计是否可以促进企业创新 其理论传导机制是什么?社会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审计协同社会监督共同促进企业创新的效应如何?进一步的 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对国家审计促进企业创新起到怎样的调节效应?以上研究对于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高效可行的国家审计监督体系 服务国家治理 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已有研究多关注的是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应或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鲜有文献从国家审计引领多元监督主 年第 期体 构建审计治理新格局的视角来考察审计监督效应 本文不仅系统分析国家审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还从
6、协同视角考察国家审计协同社会审计对企业创新发挥激励作用的机制与效应 以此来探讨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联动机制对提高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 为完善审计监督体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国家审计治理效果与外部和内部治理机制密切相关 已有研究多关注的是单一治理机制治理效果 缺乏对不同治理机制之间协调问题的考察 本文在当前激励企业创新多种治理机制并存的现实背景下 从内外部监督体系出发 考察国家审计在媒体关注和内部控制等多元治理机制中的协调作用 探究不同治理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在实践中多种治理机制如何有效协调提供理论支撑 以期通过对国家审计治理效应机制的完善和补充 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企业创新的效力()进一步从动
7、态视角验证了国家审计的正向促进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滞后性 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产生的双向因果及样本选择偏误等问题 本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运用双重差分法()、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进行稳健性检验 使得研究结论具有更可靠的稳健性和可信度 二、文献献综述与研究假说(一)文献综述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增长”战略的实施 我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激励政策来促进企业创新 旨在解决市场失灵 鼓励企业进行基础性和正外部性的研发活动 有效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和降低创新风险等问题 增加创新预期收益率 提高创新投入和产出 同时 可以为外部投资者提供研发项目的选择标准 并为前景良好的企业
8、向外部投资者获得补贴作为一个积极的信号 然而 现实中创新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象仍客观存在 相关文献研究认为由于委托代理问题和管理者激励不足问题的存在政府的干预反而对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 使得企业自身投入研发的动机减弱 导致创新资源配置扭曲 从而产生挤出效应 不能确保创新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难以提高企业创新 随着对财政激励政策和企业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视角开始转向审计监督已有关于国家审计微观经济后果的文献主要考察的是国家审计是否以及如何发挥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力 如治理腐败、提高国有企业的绩效、监督国有企业投资、抑制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等 有关企业创新驱动力问题 现有文献主要从内外部因
9、素关注了产权性质、公司治理、股权结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金融市场发展方面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近年来 学者们聚焦于政府干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对于政府行为对国有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侧重于考察财政激励政策、巡视监督、产业政策等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 关于国家审计能否促进企业创新的研究仍处于理论分析层面较多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部分学者认为 国家审计通过监督效应、激励效应等缓解道德风险问题 通过缓解地方政府干预降低对国企创新绩效的不利影响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审计监督和完善财政支持体系 促进国有企业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进而促进企业创新 还有少部分学者认为政府对创新的直接干预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会
10、引致企业不注重实质性创新 忽略真正的研发需求 反而注重策略性创新 如胡志颖和余丽()研究发现二次国家审计行为对企业创新投入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最近的文献表明 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能够发挥协同效应 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因此要建立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相协同的审计监督体系 郭檬楠和郭金花()以 年央企企业数据为样本 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及其协同社会审计对于降低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治理作用及协同效应 还有学者认为国家审计增加了外部媒体的监督、提升了社会审计的审计质量 李晓慧和蒋亚含()研究发现社会审计可以通过国家审计产生的“威慑力”效应和“顺风车”效应提高社会审计质量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国家审计介入后 由于受
11、到国家审计权威性外溢影响 社会审计收费会增加综上所述 已有大量文献关注了国家审计监督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应和对企业创新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大部分观点认为良好的内外部公司治理将会对企业创新动机和创新融资能力具有影响这些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但关于国家审计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作用较少提供经验证据 而国家审计协同多元治理主体构建了审计治理新格局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鉴于此 本文聚焦于审计监督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 考察了国家审计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 并分析国家审计协同不同李丹丹、张荣刚:国家审计治理视域下审计监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主体、协调不同监督机制的治理效应
12、为国家审计治理视域下审计监督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经验支持 并为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体系和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二)研究假说 审计监督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国家审计监督治理效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 促进企业创新是政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动能的持续释放 审计监督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驱动力和外部监督手段 第一 国家审计具有监督效应 通过运用各种资源去对各种违规问题进行整顿或者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 缓解道德风险问题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根据代理理论 在创新政策实际执行过程中 冗余资源能够诱发代理问题 会引发管理层的道德风险行为 如侵占或
13、者违规使用公司研发资助的资源 国家审计作为“监管人”具有独立性、强制性和权威性 政府依法开展审计活动 高效地查处企业在经营投资方面的创新力度 严查企业上报的信息 有效监督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资助使用过程 降低创新资源的错配程度 最大程度地保障创新资源的合规性使用 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第二 国家审计通过威慑效应 开展科技创新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审计 抑制政策落实中的机会主义与寻租行为 通过监督和完善财政支持体系支持国有企业创新机制 国家审计署属于政府行政机关 审计结果公告具有公开性和较高关注度 通过曝光审计发现的问题 会对企业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 这将给尚未接受审计的国有企业管理层形成压力 同时 国家
14、审计的监督和威慑力越大 企业会更加谨慎的对待创新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效果 一旦被审计出违规操作 对企业融资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在新一轮体制改革下 政策落实审计的实施有利于及时揭示阻碍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过程中的漏洞 通过揭示审计中存在的违规操作和金融 对企业这种行为采取责令期限处理和改正等措施 帮助后续纠错机制纠正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偏差 增强国有经济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促进效率和动力的改革 第三 国家审计通过溢出效应 缓解管理层短视行为 增加国有企业长期性投资 激励企业进行实质性创新 由于创新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 创新价值容易被投资者低估 这会使得国有企业管理层容易出现短视行为 不愿意主动
15、投入长期性的创新活动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在干部任期结束时进行 可以引导国企管理者进行长期性投资 为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缓解“职业生涯忧虑”问题 随着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国家审计署在对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中特别重视国企中的研发创新活动 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鼓励 通过对国企领导人业绩考核 创新活动带来的高收益会提高管理者对创新活动失败的容忍程度 国企领导人会更加注重创新资源的运用来提升创新投资和绩效 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如下研究假说:国家审计通过监督效应、威慑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企业创新的提升()国家审计协同社会审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 随着审计质量、审计效率和审计专业化水平要求的提高
16、 以及实现国企审计全覆盖的要求根据协同理论 应该加强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协同 进而促进企业创新 国家审计的职责定位是国家机构运行的纠偏手段和执行保障 以监督制约公共权力为抓手 从宏观层面出发保障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创新资源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使用 提高国有企业经济信息的准确性 社会审计从微观层面出发基于“信息披露的鉴证”接受委托对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鉴证 对企业创新资助政策和企业研发合理使用进行有效监督 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 从本质上讲也是发挥监督作用 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所以 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根本目标都是服务国家治理需要 并
17、且在政治上具有一致性 在目标上具有趋同性 同时 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在审计监督活动中的区别也恰恰构成了审计监督体系中相互协作的机会 具体协同路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审计资源互补 一方面 由于国家审计资源有限 国企规模通常较大 无法对国有企业实现全面审计 对于科技资金和科研项目管理开展外部审计监督时涉及的内容包括财务收支、经营管理等方面 因此需要增加审计工作量和借助更专业的审计业务能力来实现 社会审计具有较高的专业化优势 并且资源不受到政府预算限制 其审计程序与国家审计也具有相通性 国家审计协同社会审计在国有企业监督中相互交叉 发挥不同主体审计优势 通过国家审计的知识溢出效应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实
18、现部门联动与信息共享 有效统筹整合审计资源 聘请社会审计人员参与国 年第 期企审计项目 通过高效的衔接方式增大协同效应共同对创新资助进行监督 同时 社会审计会由于国家审计的“威慑力”效应更加谨慎执业 进而提升审计质量 社会审计质量越高 越有利于提高国家审计效率 总之 审计资源的互补和协同有利于提高研发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第二 审计治理功能互补 年颁布的注册会计师业务指导目录 中有关国有企业社会审计的受托业务表明 社会审计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国家审计共同对国有企业发挥审计治理整体功能 社会审计发挥的是鉴证功能 监督被审计单位在使用研发资助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信息披露的真实
19、合法公允 进而提高研发资源配置的效率 而国家审计发挥的是监督、纠偏和预防功能 通过对社会审计报告依法进行核查 并对审计中存在的违规操作和金融行为采取责令期限处理和改正等措施 弥补社会审计治理功能的不足 共同促进企业创新政策的有效落实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国家审计发挥引领作用 有效协同社会审计 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 提高企业创新 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的异质性分析()媒体监督的异质性分析 作为一种外部监督 媒体监督和国家审计的价值目标一致 都是为了寻求“公正”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 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中介 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对企业存在外部治理作用 能够用自身收集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吸引公众
20、关注 并且影响公众舆论方向 形成所谓的媒体治理效应 这种治理效应主要通过监督效应来实现 由于媒体与审计机关、政府部门都保持着较高的独立性 媒体监督实际上担任着社会“隐性的法庭”的角色 社会大众能够通过媒体监督获取信息 通过对信息的多方传递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 国家审计针对制定的国有企业审计计划 会重点关注媒体对国企相关报道的全面跟踪和深入剖析 当国有企业内部出现如创新资源分配不合理 策略性地操纵研发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时 对国有企业治理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审计结果公告予以披露媒体监督通过对审计结果和国企审计整改结果进行相关报道 审计结果公开会受到社会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通过媒体报道信息
21、传播功能和监督治理功能 提高了审计监督内容的覆盖广度和审计目标 使得媒体报道对资源配置的合理使用效率产生正面影响 进一步放大了国家审计的威慑作用 促进企业提高创新投入和产出 国有企业为了维护外部形象会及时进行内部整改 由于声誉机制的存在 使管理者为了个人前程而自我约束审计纠偏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显著 因此 媒体通过充分地发挥其监督功能 通过利用行政机关介入及声誉机制 在新闻报道的渲染下 公众舆论会迫使和监督企业出于自身声誉保护的目的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能够对国家审计治理效应发展起到正向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国家审计有效协调媒体监督机制发挥治理效应 媒体关注度越高 国家审计对企业
22、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内部控制的异质性分析 作为企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着重于内部监督国家审计与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外部监督的重要主体 在促进企业创新过程中拥有共同的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通过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确保企业有效进行创新活动 对企业创新机制具有监督和风险管理作用 目前关于国家审计和内部控制的治理功能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研究认为国家审计与内部控制能够相互促进 存在互补关系 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治理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侧重于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对企业创新资金的决策机制和使用方向进行监督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综合管控 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企业内部各种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确保创新资金能
23、够持续投入到创新活动中 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国家事后审计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和制度支持 国家审计通过企业高质量的内部控制 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理效力 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 因此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国家审计的治理效果 另一种观点研究认为 国家审计与内部控制在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替代效应 由于国家审计属于事后行为 为了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人员会减少投入 削减实质性程序实施范围 事后的国家审计治理效应会被“挤出”而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 审计人员出于风险导向认为面临的初始风险较高 会加大审计实施强度和威慑力 从而提高了国家审计的治理效应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对立假说:国家审计有效协调
24、企业内部控制治理效应 在促进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国家审计和内部控制存在互补关系:国家审计有效协调企业内部控制治理效李丹丹、张荣刚:国家审计治理视域下审计监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应 在促进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国家审计和内部控制存在替代关系 三、研究设计(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以 年沪深 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 参照证监会 年的分类标准 删除了金融类行业、或者 公司以及数据缺失的样本共得到 个上市公司 个观测值 为了使结果更稳健 在此基础上分别构造了实验组样本和对照组样本 审计署自 年发布了审计结果公告 审计介入年度为公告年度的上一年本研究以审计署介入年份(年)来衡量 考虑到被审计央企会提前了解审计署的审
25、计计划 且采用双重差分模型需要至少提前一年的数据 同时考虑到审计结果的滞后效应 本文界定被审计署介入当年及之后三个年度取 因此 本文的研究样本期间为 年 利用数据库中的“实际控制人名称”信息和手工查找年报中的“实际控制人情况”同时比对国泰安数据库()中上市企业 将中央企业集团名称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名称”进行匹配 并进行手工复核 匹配筛选出央企控股的全部上市公司同时为了更好地比较国家审计前后上市公司的变化 本文选取 年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集团年度财务审计”结果公告 匹配筛选出被审计署审计过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该组作为实验组样本 为了更有效地观察国家审计的效应删除了前后多次被审计的央企集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审计 治理 视域 监督 企业 创新 影响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