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复习题教学文稿.doc
《新闻心理学复习题教学文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心理学复习题教学文稿.doc(3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一、名词解释1、新闻心理学:新闻心理学属于新闻学和心理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是研究新闻传播者、采访对象和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和规律的科学。2、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指参与新闻活动的各类人,包括新闻的采制者、传播者(新闻传者和采访对象)、新闻的接收者(新闻受众)。3、新闻传播者:在我国一般称之为新闻工作者,国际新闻界大多称之为新闻从业人员,主要是指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制作和传播新闻的其他工作人员。4、采访对象:是新闻素材的主要来源,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索取情况的对象,包括被报道对象、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等等。5
2、、新闻受众:是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包括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等。6、新闻传播活动:是围绕着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中有关新闻信息的制作、传播、接收时开展的活动。7、新闻心理:作为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指是新闻现象或新闻活动在新闻活动主体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8、新闻信息:新闻信息是新闻传播的内容,是影响受众心理的主要刺激物,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9、客观性原则:在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忌主观臆想。10、整体性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把新闻活动中传、受双方的各种心理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研究,揭示新闻心理发展的总体规律。11、发展性原则:
3、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研究新闻心理现象。12、现场观察法:是指亲临新闻活动现场,通过观察新闻活动的传受双方在新闻活动重大行为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如参与采访、写作、收听、收看新闻等活动,观察、记录或拍摄他们的言行。13、访问调查法:是指通过开座谈会或访谈或问卷等方法直接获得新闻传播者或新闻受众双方的自我陈述,从而达到认知其在新闻活中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方法。14、档案分析法:又叫个案分析法,是根据对新闻工作者或采访对象的档案、新闻作品、日记、传记等文字或录音(录像)材料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及心理活动的方法,如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心理品质的分析。15、心理测验法:是运用心理测验量表对新闻活动的
4、传授双方(包括个体或群体)进行测验,从而了解其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16、解释水平:是指新闻心理学侧重研究的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去阐述新闻现象。例如用阅读心理学去分析报刊的可读性;用视知觉理论去研究电视的可看性等等。17、特有水平:是指把人们在新闻活动中特有的心理现象作为新闻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例如探讨人们在看电视过程中存在的“看新闻过目即忘现象”,探讨电视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时与观众之间的心理感应等。1、角色冲突:是指居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合的期待发生冲突的情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角色内部冲突和角色之间的冲突。2、角色互换:又叫“扮演他人的角色”,是指不同角色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或公开或隐蔽地
5、进行角色互换,旨在认知、体验与己有关的另一种角色,以便更自觉地履行本角色的职能。3、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主要代表人物是纽厄尔和西蒙。从广义上来说,它是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心理学;从狭义上看,它就是通常所说的信息加工心理学。4、角色期望:又叫角色期待,是指群体或个人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的行为期望。5、新闻价值:所谓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种需要的功能。6、第一信号系统: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认为
6、,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是条件反射。他把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作第一信号系统。7、第二信号系统: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是条件反射。他把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8、信息加工心理学:借用通讯技术、信息论概念和规律来描述人类的认知系统,它把人的不可见的内隐的认知过程类比为可观察到的外显的信息通道处理信息的过程,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全过程。9、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单线加工的特点”,
7、这种心理活动的功能主要是对外界事物的选择,在某一时刻内只能对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1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及其过程,是脑的智力活动的核心,对于其他心理活动起到统领、控制、调节的作用。11、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研究“人”(包括个体和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12、角色理论:20世纪初,美国著名社会学家G.米德把“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以此来说明人的社会化行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中产生的种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具有的社会身份即所承担的某种社会角色分不开的。1、心理素质:指人们为了适应
8、变化的环境和顺利地完成任务而在心理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或基本条件。2、智力:是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言语表达能力诸因素的有机结合。3、能力:是智力在一定条件下开发和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指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特征。4、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时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5、动机:又叫“内驱力”,是发动行为使其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与导向作用。6、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
9、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对新闻工作者智力的激发、选择和调节作用。7、道德情感:属于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它是和人们已有的道德观念相联系的。当客观事物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时,主体就会产生一种肯定的、愉快的情感体验。由于道德观念的殊异将会导致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的不同的价值取向。8、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9、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并且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质特征,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制约作用。10、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人生、
10、对自然、对社会总的看法,它处于性格的最高层次,并对个性心理特征中的其他两个组成部分-气质、能力(内含智力)-具有统帅性的作用。它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的精神面貌。1、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是记者发现、认识、判断有价值新闻的一种特殊能力。也是记者对事实现象感觉器官敏感化的基础上(如敏锐地捕捉细节、观察神态、迅速的发现特点等等)头脑的判断能力、产生思想的能力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积极反应的思维敏感化。2、新闻敏感的顿悟性:新闻敏感的思维活动在表现形式上常常以顿悟的形式出现,它在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时候有一定的突发性。3、新闻敏感的灵活性:能迅速轻易地从一类对象转变到另一类对象上面;能
11、机动自由地从一种认识方向转向另一种认识方向,把一种认知方法改换称另一种认知方法;能随机应变地从新闻事实的接触中找到独特的采访、写作、编辑的角度。4、新闻敏感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一般是指人在思维过程中迅速地发现问题和当机立断地解决问题的能力。5、新闻敏感的创造性: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创造想象产生崭新思想的能力。6、尝试性思考:当一个陌生的、新奇的事物摆在记者面前时,记者先得出种种猜测、种种假设,然后根据知识、经验与现场得到材料,把不正确或不确切的猜测与假设一个个排除,在排除的过程中进行分析。记者这种猜测与假设的过程就是一种常识性思考。7、顿悟:在典型诱因出现的那一刹那,新的认识、新的
12、观点以喷发的形式从头脑里闪现出来的情景就是顿悟,它对认识具有非常显著的突破作用。8、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断与判断的过程。9、人际间的吸引规律: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喜欢”是人际关系亲密性的调节器,人与人之间主观感受到和体验到的直接和间接的、实在和希望的相互依存关系,是这种规律的基础。10、一致吸引律:记者在采访中,让对方知道自己与他的共同点或相似点,从而产生亲密感,增加吸引力。11、互补吸引律:采访时记者能在某方面满足采访对象的需要,特别是精神上的需要,会增加吸引力。12、时空上的接近:时空上的接近往往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加深了解的一个客观外在
13、条件。比如在空间上越小双方就越容易接近,相互之间更容易熟悉对方,就会成为朋友甚至知己。13、首因效应:是指人们交往中,比较重视前面的信息,而对后来的信息则不够重视的现象。14、近因效益:又称“最近效应”,是指双方在最近交往中的印象对交往关系的影响,它是以最后的印象否定以前的看法。15、晕轮效应:即“一好百好”的思想,因机械地看问题的方法所引起,这种认知将导致记者背离客观立场做出不合实际的报道。16、扫帚星效应:即“一坏百坏”的思想,是指对印象不好的人也会有一种机械的不符合逻辑的推导,一切都坏。这种认知将导致记者背离客观立场做出不合实际的报道。17、知觉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一种带有倾向性
14、的知觉事物的心向,是人在认知外界事物时的一种预测性的心理活动。18、定势效应:是指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的关于他人的或某种社会现象的固定的看法,它是一种简单化的思想方法,容易发生认识上的偏差。19、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和评价其人格依据的现象。1、新闻写作心理:是新闻记者在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认知、理解)和外化(物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2、内化:是指体外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向智慧、意识方面进行转变的过程。记者在新闻写作时的内化是指由体外物质性对象(采访对象、事件、实物等)的外部形式(语言、形态、事件发生的过程)
15、向智慧、意识方面(记者的各种心理活动)进行转化的过程。3、外化:指人们将内部的心理活动转化为外部活动形式的过程。记者在新闻写作时的外化则是指记者将内化了的新闻素材用语言或声音、画面转化为外部形式即新闻作品的过程。4、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是指记者在写作某个新闻作品时,内心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的特征:心理活动的完整性和相对稳定的时间性。5、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6、理性思维:又叫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7、常规思维: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
16、序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8、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创造力的核心。9、发散思维:是指按照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可能存在的各种答案,它以一个目标(一个事物)为中心,将思路辐射开去,进行一系列与主要目标相关的联想,以需求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案。10、聚合思维:是指人们依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聚合思维的方向是向着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以求对事物规律有透彻的认识或产生某种符合逻辑的结论。11、理论驱动归纳:是指通过采访活动事先事先已制定好的写作意图、计划的思维策略。12、材料驱动归纳:记者原有写
17、作计划被打乱,根据已经变化的新情况或突然发生的事件,做出新的考虑。这种考虑是从事实材料直接引发的,被称为材料驱动归纳。1、胆识:胆识是人格力量的表现,它是人的态度倾向和行为的结合。有胆识者,是大智大勇者,慎思笃行者,有魄力、有博大胸怀者。胆识是新闻编辑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新闻编辑人格的体现。2、新闻编辑的“胆”:是指新闻编辑的胆量和气度,是编辑人格的体现。编辑的“胆”表现在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魄力及镇定果敢的坚毅精神和谋略。3、新闻编辑的“识”:是指新闻编辑的认识和见识,是编辑人格的体现,也是胆量产生的基础和动力。新闻编辑的“识”表现为:甘为他人作嫁衣裳和独具慧眼。4、独立于场的人:一般不受
18、外界环境(场)的干扰,能依存自我(自己的知识经验)作为参照标志,确定对事物的态度和自己的行为。5、场依存性者: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外在参照标志不那么主动对外来信息加工。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说的更多地尊重外在信息,从占有的外在信息出发,加工信息。6、新闻编辑的全局意识:新闻编辑在工作中立足全局的心理活动,即新闻编辑自觉地有意识地从全局出发,选择修改编排稿件(节目),以发掘新闻事实中有益于全局的最大价值。7、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指新闻编辑在工作中立足于受众、服务于受众的心理活动。即新闻编辑自觉地有意识地从受众利益和需求出发,选择修改编排稿件(节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所需所求。8、心理互动:是指通
19、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心理影响。心理互动可以表现在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中,又可以凭借大众传播媒体互施影响。1、把关人:“把关人”一说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勒温所提出的有关传播者的理论,他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显然,勒温指的“把关人”是包括所有新闻从业人员的。2、人格化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主持人不是演员,不是在表演,他们的形象是人格化了的,是以“真我”的身份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这种人际交流中的“拟态”传播即人格化传播。3、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20、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4、角色认知:在扮演角色之前应当对角色内涵有所了解和认识,这在心理学中称为“角色认知”。有了准确的“角色认知”,才可能以一定的行为准则将自己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定位在一种公认的规范当中,尽其所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5、角色定位:就是将从事某一职业的主体的所作所为,规范在一定职业所必需的思想行为准则中。6、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将从事播音和主持工作的人的所作所为规范在播音员、主持人所需的思想修养及行为准则中,以满足受众对他们应有的角色期待。7、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双重角色: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既以个体的身份展示别具个性的播音和主持,又以体现媒介性质、特色为己任,因此,
21、我们称其为双重角色。8、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每个人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形成的千差万别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9、移情:作为心理学的一般用语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能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情。10、反应时:即反应时间,指人的反应潜伏期,即从刺激出现,到人做出明显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反应时越短,应变能力越强。1、新闻受众心理:是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在受众原有心理基础上由新闻信息传播而引起的一种心理反映。2、新闻传播媒介内容:就是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
22、介所传播的新闻、言论及其他作品,是新闻传媒实现自己功能的主要手段。3、新闻受众的需要:是一种精神需要,它是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愿望。4、新闻受众的接收动机:是受众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引起和维持个体接收新闻的活动,并使这一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5、新闻受众的兴趣:是受众对新闻媒介所传递的新闻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的选择性倾向,它是受众接收、认知、理解新闻信息的一种社会性动机。6、求真心理:就是指新闻受众需要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和世界真实情况与新鲜的、变动的期待心理。求真心理反映了人类的理性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愿望。7、求快心理:是指人们从时间上重视新闻信息的客观价值,要求看到最近发生的新闻,较快地调节
23、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此外,在审美心理上,也有先睹为快的特征。8、求短心理:对受众来说,求短不仅能及时得到新的信息,而且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信息的量会更大,并且在心理上还有易于理解、视觉不疲劳等长处,所以求短心理反映了读者心理机能上的需要。9、求新心理:新闻必须报道新的人物、新的事件,以新取胜,这对于受众才有新鲜的感觉,受众这方面的期待心理是求新心理。10、求近心理:是指受众对于自己周围发生的或与己有关的新闻更容易注意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亲切感,比如受众对所熟悉事物的亲近感,与受众个人特征接近的亲切感,与受众知识经验相关的熟悉感。11、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只能
24、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的或少量的信息上,而对其他信息则视而不见,不予注意。12、选择性理解:人们对自己关注的信息的理解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经验以及自己的偏好去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3、选择性记忆:受众对自己理解的信息也只能记住其中与自己关系最大的或者特点最鲜明的一部分内容,而将大量的其他信息忘在脑后。14、受众与传播者的心理互动,是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心理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15、信心反馈:是指传播者从受众那里得到关于自己发出信息的反应情况,这是检验传播是否到位,是否有功效以及效能、效力如何的基本方式。16、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 心理学 复习题 教学 文稿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1587****927】。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