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pdf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pdf(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公路交通技术2 0 1 2年 8月 第 4期T e c h n o l o g y o f Hi g h w a y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A u g 2 0 1 2 N o 4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 中应力吸收层 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 陈 维 (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广州5 1 0 1 1 0 ) 摘要: 在对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设计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 4大关键技术问题, 并详 细解释应力吸收层技术发展现状, 探讨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旋转压实剪切试验( G T M) 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加铺沥青 文章编号
2、 : 1 0 0 9 6 4 7 7 ( 2 0 1 2 ) 0 4 0 0 1 3 0 5 中图分类号 : U 4 1 6 2 1 6 文献标识码 : B Re s e a r c h o n De s ig n Me t h o d s f o r Mi x t u r e s f o r St r e s s Ab s o r b in g L a y e r i n Re c O n s t r u c t iO n O f Ce me n t& Co n c r e t e Pa v e me n t s CHEN W e j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技术研究一直是各 国道路研究者关
3、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的改建技 术方案是为保持 旧路面整体性 , 采取板底下灌浆补 强 、 局部置换或修补等措施 ,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 直接加铺沥青罩层。这种方式可充分利用 旧水泥混 凝土路面的结构剩余强度 , 减薄加铺层厚度 , 但其反 射裂缝 问题一直是公路界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反射 裂缝的存在不仅影 响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 , 而且 由 于地表水沿反射裂缝 向下渗透 , 致使面层逐渐失粘 脱落, 路基强度降低, 从而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 命。如果在旧混凝土路 面板和加铺 层之 间设 置夹 层 , 不仅使沥青加铺层底面的应力或应变因偏离应 力集 中的接缝 ( 或裂缝 ) 端部而降低 , 而
4、且还可以改 善包括夹层在 内的加铺层结构 的抗弯拉和抗剪切能 力。应力吸收层是夹层的一种 。本文对应力吸收层 混合料设计特点进行 了深入分析 , 探讨应力 吸收层 混合料旋转压实剪切试验( G y r a t o r y T e s t i n g M a c h i n e , G T M) 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1 防止及减缓反射裂缝的措施 在旧混凝土路面板和加铺层之间设置夹层是一 种重要的防止及减缓反射裂缝的措施。迄今所采用 的夹层种类很多 , 大致可分为以下 3类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3 04 作者简介 : 陈维( 1 9 8 0 一 ) , 男 , 上海市人 , 硕
5、士 , 工程师 1 1 应力吸收夹层 在旧混凝土路面上设置 1 层高弹性低劲度的橡 胶沥青 软夹 层 , 厚 15 m m, 模 量 约 为 1 01 0 0 M P a 。其作用为降低旧路面与加铺层之间的粘附阻 力 , 使二者易于蠕动一 滑移 , 从而减少温度下降引起 的反射裂缝; 同时, 由于其隔开了接缝( 裂缝) 端部, 也可以降低加铺层底面的荷载应力。 据 F r a n c k e n 分析 , 软夹层对距面层底面 3 5 mm以上的加铺层以及位于接缝 ( 裂缝) 之间的加铺 层 内的荷载应力具有不 良影响 , 使其应力 和应变 比 不设夹层 时有所增 大。B l a n k e n
6、 s h i p等 将一 种 由 高沥青含量 、 高聚合物改性沥青 、 细粒碎石组成的热 拌沥青混合料作为应力吸收夹层 ( 厚 2 5 m m) , 这种 夹层可承受 2 0 0 0 弯拉应变荷载 1 0 0 0 0 0 次重复 作用 , 其抗弯曲疲劳能力强 , 且透水性较小 , 可提供 高弹性 以抵抗和部分 吸收拉应力、 剪应力 和弯 曲应 力, 且在加铺层出现反射裂缝后, 夹层仍能保持与旧 路面的粘结和不透水 。 Mo l e n a a r 的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应 力 吸 收 夹 层 ( S t r e s s A b s o r b i n g M e m b r a n e
7、I n t e r l a y e r , S A M I ) 应具有 以下性能 : 1 )抗剪。如果 S A MI 与 旧路面及加铺层 间粘层油的抗剪强度过低 ,S A MI 会过早 出现分层 现象, 致使加铺层很快开裂。2 )劲度。S A M I 的劲 度与其模量、 厚度有关 , 如果 S A MI 劲度很低 , 则在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4 公路交通技术 2 0 1 2丘 加铺层的底部会 引起很大应 变, 从 而导致加铺层开 裂 ; 反之, 如果 S A MI 劲度过高 , 或者特别薄 , 则温度 应力会被 1 0 0 传递 到加铺层 中,
8、 达不到 防治反射 裂缝的效果 。3 )韧度。如果 S A MI 韧度太低 , 则裂 缝将很容易在 S A MI 中扩展 , 使 S A MI 不具有防治效 果或者只有部分效果。 1 2土工 织物夹 层 土工织物夹层包括聚丙烯或聚酯编织物以及聚 乙烯 、 聚丙烯或聚酯无纺织物。无纺织物厚约 0 4 4 mm, 模量约 1 01 6 0 MP a , 临界应力 52 0 M P a , 临界应变 4 0 1 4 0 。编织物厚度较薄 , 约 0 4 0 7 mm, 模量较高 , 约 4 0 01 5 0 0 MP a , 临界应力和 应变分别为 4 01 4 0 M P a和 8 1 5 。无纺
9、织物 夹层的主要作用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夹层相似, 而 编织物由于模量稍高, 对加铺层仅有少量加筋作用。 1 3格栅 格栅包括聚丙烯或聚酯土工格栅、 玻纤格栅和金 属格栅。土工格栅厚约 0 81 1 mm, 模量约 9 0 0 2 5 0 0 M P a , 临界应力和应变与编织物相近。金属格 栅厚约 2 4 mm, 模量可达 8 0 0 01 0 0 0 0 MP a , 刚 度大的夹层对于降低加铺层内因温度下降而引起 的 应力和应变的作用不如软夹层 , 但对于降低因荷载 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的作用则远大于软夹层 。如果 采用复合式夹层 ( 即下层为应力 吸收层 , 上层为金 属格栅) , 虽然
10、可以像 软夹层那样 减少温度引起 的 反射裂缝 , 但仍存在不能降低加铺层的荷载应力。 应力吸收层可以全部或部分消减水泥混凝土板 收缩变形对上部沥青面层的影 响, 其最大特点是特 种聚合物改性沥青受力后产生的粘结流动是 以大分 子链段为单元的整体移动, 在一定的变形范围内, 这 种固有的流变特性使得应力吸收层在外力冲压 、 推 挤作用下能发生塑性变形 , 从而可有效缓冲中、 上面 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形成的剪切变形。因此 , 应 力吸收层是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 的一种防止反射裂 缝 的措施。 2 应力吸收夹层混合料设计特点 应力吸收夹层混合料的材料组成、 级配特性不 同于一般热拌沥青混合料 、
11、 稀浆封层 、 沥青砂砾石。 其典型特征是集料细( 小于 5 m m) , 矿粉用量大 , 油 石比大 , 空 隙率低 , 饱 和度大 , 细石料基本上悬浮于 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浆之 间, 与上下面层 的粘结性 较好 。 针对于应力吸收夹层沥青混合料 , 国内学者也 在级配和结合料 2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广州大学 吴旷怀 在对应力吸收夹层沥青混合 料的研究 中, 选用粘弹性高的 S B S改性沥青 , 进行应力吸收夹层 ( S A MI ) 沥青混合料配合 比设计 , 并对其各项性能进 行了试验研究 和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廖 卫东 研 发出一种新型的 S A MP A V E应力吸收夹层改性沥
12、青 结合料。并通 过参考 S T R A T A 应力 吸收夹层沥青 混合料设计 , 提出相应 的体积指标 , 并建议采用 6 0 贯入试验评价混合料 高温性能 和采 用半 圆弯拉 ( S C B) 疲劳试验评价混合料抗裂性 能。周燕 、 陈拴 发 、 刘丹等人 根据应力吸收夹层混合料 目标配合 比和生产配合 比变动很小的要求 , 采用变 i 法并结 合我 国规范 、 美 国规范和科 氏推荐级 配对 S a mp a v e 混合料级配进行设计。李祖仲 、 陈拴发等人 通过 低温弯 曲试 验 、 拉 伸 和 拉 压 疲 劳 试 验 分 别 分 析 S a m p a v e应力吸收夹层沥青混合
13、料抗裂 性能 、 拉伸 与拉压疲 劳性 能指 出, S a m p a v e特种改性沥青混 合 料具有优 良的低温抗裂 、 抗拉伸和抗拉压疲劳性能。 邢明亮等人 通过对 自主研发的 S a m p a v e特种改性 沥青 、 K o c h特种沥青 、 S B R改性沥青 的应力吸收夹 层混合料以及不同矿料级配的应力吸收夹层混合料 进行低温弯曲破坏和低温蠕变试验 , 分析沥青结合 料和矿料级配对应力吸收夹层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 性能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 出, 在应力 吸收夹层混合料 设计方面 , 目前 国内还无成熟的设计方法可循 , 对 于 其体积参数及控制指标 , 现行沥青混合 料设
14、计规范 中也没有作明确规定 , 因此 , 对于应力吸收夹层配合 比的设计方法 , 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 尽管 S u p e r p a v e 混合料设计方法在设计 时考虑 了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但设计过程 中确定体积参数 时 , 有些参数带有 经验性 , 如矿料有效相对密度 、 有 效沥青含量 、 设计空 隙率等 。此外 , 原 有 S u p e r p a v e 结合料规范并没有考虑改性沥青结合料, 因此, 在实 际工程应用 中应充分考虑 S u p e r p a v e设计方法用于 应力吸收夹层混合料的适应条件 。 在应力 吸收 夹层 配合 比设 计 时, 需 充 分结 合 S
15、u p e r p a v e 结合料设计方法 的优点 和应 力吸收夹层 工程实际的特点 , 主要考虑以下 4点因素。 1 )S u p e r p a v e 结合料设计方法一般是在 固定空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2年第4期 陈 维: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 中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设计方法研 究 l 5 隙率( 4 ) 下估算 沥青 用量 , 考虑 到应力 吸收夹层 工程的实际特点, 其空隙率应控制在 1 3 之 间。 2 )应 力 吸收夹 层集 料最 大公 称 尺寸 一般 为 4 7 5 mm, 其矿料级配与 S u p e r p a v e
16、结合料级配存在 较大差别。迄今为止 ,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方法还没有专 门涉及最大公称尺寸为 4 7 5 m m的混合料设计。 3 )应力吸收夹层是在实践中总结 出来的, 根据 其使用功能, 对材质 、 级配特性 、 沥青结合料、 油石 比 有特殊规定 。 4 )因为马歇尔试件成 型过程 与道路实际压实 有较大差异 , 对于应力吸收夹层混合料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方法采用的旋转压实成型方法能较好模拟路面 的压实。 鉴于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方法采用 的旋转压实成型 方法 的优越性 , 本文借鉴其设计理念对应力 吸收层 混合料进行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改建 应力 吸收 混合 设计 方法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k****o】。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k****o】,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