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从人口特征看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pdf

    • 资源ID:907516       资源大小:29.42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从人口特征看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pdf

    1、区域经济评论 2023.06REGIONAL ECONOMIC REVIEW【城市经济研究】从人口特征看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刘 云 中刘 嘉 杰摘要:都市圈是推动中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人口规模、年龄及素质结构三方面分析都市圈的人口特征,探讨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与近期趋势,结果表明:都市圈的规模差异部分来源于中心城市,更多来源于外围地区;多数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人口增长快于外围地区,处于集聚发展阶段;都市圈相较其他地区具有劳动力优势,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同时也与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一样面临潜在风险,尤其是都市圈的外围地区;都市圈相较其他地区具有人口素

    2、质优势,但也同样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在全国人口向都市圈集聚的趋势下,需要关注以都市圈为依托优化人口分布格局;在都市圈呈现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势的情况下,需要积极发挥结构性优势并应对潜在风险;此外,也需要进一步关注提升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外围地区的互动关系。关键词:都市圈;人口规模;人口结构;老龄化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66(2023)06002007收稿日期:2023-08-05作者简介:刘云中,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北京100051)。刘嘉杰,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1)。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阶

    3、段,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态日益多元复杂。不同于区域尺度上的城市群、大都市带等概念,都市圈是城市尺度上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具有支撑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方创琳,2021)。都市圈通常伴随超大特大城市的功能外溢而出现,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区之间具有紧密的功能联系,并呈现“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特征。近年来,都市圈对于优化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的重要意义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讨论,目前已有多项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强调了都市圈的发展目标。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向1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

    4、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指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等文件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都市圈发展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准确认识我国都市圈发展的现状与近期趋势,从而推动实现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人口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深入分析人口特征是理解城市与区域发展过程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针对一些典型都市圈开展了人口增长及其空间差异的分析(李国平等,2009;封志明等,2013),主要

    5、使用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指标,从集聚与扩散的理论视角探究了都市圈内部的人口变动现象及成因。但是,现有研究依然存在以下两点不足:第一,研究对象多局限于典型案例。虽然个例分析有利于深入解读演变过程与规律,但由于我国目前客观存在的巨大的区域发展差异,无法判20断全国都市圈发展的总体情况,更无法比较全国都市圈之间的发展差异,对精准施策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此急需补充一项基本的全局性研究。第二,研究视角多局限于人口数量,而人口结构通常被忽视。在当前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趋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实背景下,人口结构的意义愈显重要,比如人口老龄化、高素质人才的分布与流动等问题,不仅需要在全国尺度上开展深入研究,更需要

    6、在都市圈等特殊区域尺度上进行分析,都市圈作为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关键一环,其人口结构特征既可能有与全国总体的相似之处,也可能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存在,对此有必要补充都市圈人口结构特征的针对性研究。鉴于此,本文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规模、年龄结构及素质结构三方面分析我国都市圈的人口特征,讨论都市圈发展态势,以期为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一、都市圈的界定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界定目前在学术界仍然是一个存在诸多争议和探讨的问题。国外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界定通常依赖于通勤指标,而国内缺乏通勤指标的统计,且可以直接准确表征地域功能联系的其他指标数据也较为匮乏,故可采用以人口数据为基础,以县为基本空间

    7、单元的间接方法进行界定(周一星,2010)。这种方法既避免了对通勤等联系数据的过度依赖,也能够较好地反映外围地区自下而上的乡村城镇化过程,是符合中国现实的合理方法,已得到学术界的较多认可。而且随着人口统计数据的愈加完善,这种界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也相应提高。因此,本文使用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都市圈进行间接意义上的识别与界定,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根据人口规模确定目前已具备或接近都市圈中心城市规模实力的城市。2019年 意见 指出都市圈“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2022年 方案 进一步明确为都市圈“依托超大特大城市及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型大城市”,所以都市圈

    8、的中心城市至少为型大城市,由此便可初步确定全国都市圈的基本数量。根据2014年 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在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在500万人至1000万人区间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在100万人至500万人区间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又以300万人为界区分型大城市和型大城市。因此,以城区常住人口规模300万人为标准,2020年全国共有35个城市达到该标准,具备了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次,界定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空间范围。前文筛选的中心城市仅为确定都市圈数量的意义,并不直接等于中心城市的空间范围,因为城区常住人口的统计受到行政区划设置的影响,即对市辖区进行加总

    9、而忽略了各个市辖区的差异,但事实上有些城市的郊区市辖区尚不具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难以发挥功能扩散外溢、辐射带动外围地区的作用,故不应归属于都市圈的中心城市范围,而应归属于外围地区范围。理论意义上,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应具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从而发生功能外溢。因此,参考理论规律和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增长至90%及以上时便基本趋于停滞,据此设定区县单元的筛选标准:对于设区市,将城镇化率高于90%的市辖区界定为中心城市范围,其他市辖区界定为外围地区。举例而言,在此界定标准下,北京的16个市辖区中,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等7区属于中心城市范围,而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

    10、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等9区则属于外围地区范围。同时结合人口密度指标进行辅助界定,以1500人每平方千米为标准,对于城镇化率较高但人口密度较低的区县也视为外围地区而不计入中心城市。再次,界定都市圈外围地区的空间范围,同样以区县为基本单元。理论意义上,都市圈外围地区应与中心城市具有空间邻近关系和紧密的功能联系,前者的界定标准是和中心城市相邻或与已划入都市圈的区县相邻,后者则采用间接意义的界定标准,包括非农就业人口占比高于60%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占比高于75%。虽然非农就业60%的标准是21世纪初国内研究针对都市区外围地区的界定标准,在经历城镇化快速发展后的现阶段以该标准界定外

    11、围地区已不符合都市区的内涵,但却与更加丰富的功能联系内涵、更大地域范围的都市圈意义更加接近,能够纳入更多具有通勤联系以外功能联系的地区,故此处采用这一标准界定都市圈外围地区。从人口特征看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21区域经济评论2023年第6期最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空间范围控制和调整。参考国际经验和已有研究采用大数据等其他方法界定得到的都市圈空间范围,以中心城市边界到外围区县政府驻地距离100千米、80千米、60千米的标准分别控制“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形成的都市圈的半径。另外,对部分都市圈进行合并处理,包括将佛山计入广州都市圈、将东莞计入深圳都市圈、将苏州计入上海都市圈等,因为这几

    12、组城市距离较近,互为中心和外围,可视为一个都市圈,按照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命名。由此,最终界定得到全国32个都市圈,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别有15个、6个、7个和4个都市圈(见表1)。都市圈的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特征,东部地区占据全国都市圈的“半壁江山”,中西部地区的都市圈主要以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依托,西部地区的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尚没有足够大规模的中心城市形成都市圈。多数都市圈存在跨地级行政区的情况,南京都市圈由于特殊地理位置而出现了空间范围跨省的情况,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尚未超出地级行政区边界,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行政下辖的一些区县尚不具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未能与中心城市形

    13、成紧密联系。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都市圈北京都市圈、天津都市圈、石家庄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无锡都市圈、常州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厦门都市圈、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太原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南昌都市圈、郑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长沙都市圈南宁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贵阳都市圈、昆明都市圈、西安都市圈、乌鲁木齐都市圈沈阳都市圈、大连都市圈、长春都市圈、哈尔滨都市圈表1都市圈的界定结果资料来源:作者自行整理。二、人口规模特征都市圈人口规模差异大,差异来源主要是外围地区而非中心城市。统计发现(见图1),2020年全国32个都市

    14、圈常住人口规模的均值为1386.9万人,中位数为951.3万人,近一半都市圈的常住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人。上海都市圈的人口规模最大,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紧随其后,这三个都市圈的常住人口总量都超过了3000万人,而后是北京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总量略低于3000万人。重庆都市圈的人口规模也较大,体现了成渝地区作为全国区域性增长极的潜力。同时有一些凭借人才政策吸引人口迁入并取得经济较快增长的省会城市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都市圈(刘涛等,2021),如杭州、武汉等。但是,也有17个都市圈的常住人口规模低于1000万人,多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可见东部发达地区的都市圈相较其他地区具有较高的人口集

    15、聚水平,呈现一定的发展阶段差异。进一步将都市圈分解为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都市圈人口规模的差异并非主要取决于中心城市,而是更多来源于外围地区的差异,后者的方差、极差等统计指标均显著大于前者。由此可见,外围地区是决定都市圈总规模的关键,即中心城市功能外溢的空间范围,因为中心城市的增长并不会一直持续,而是在增长至一定程度后逐渐向外围地区扩散,与先集聚后扩散的理论规律相符。都 市 圈 的 人 口 规 模 增 长 呈 现 南 北 差 异。20102020年,全国32个都市圈的人口规模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但增量与增速的差异都较大(见图2)。增量方面,珠三角地区的都市圈人口增量最大,深圳都

    16、市圈和广州都市圈的人口规模增长均超过1000万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和一些内陆省会城市所在的都市圈,其他大部分都市圈的人口规模增量都低于200万人,可见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仍然显著。增速方面,一些人口规模基数较小的中西部都市圈如南宁都市圈、昆明都市圈等呈现较高图12020年都市圈常住人口规模资料来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都市圈)(万人)22增速,深圳都市圈和广州都市圈亦具有突出的高增速,以及快速崛起的新兴二线城市形成的都市圈如西安都市圈、郑州都市圈等,而上海都市圈和北京都市圈则因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控制而呈现较低增速。总体来看,都市圈人口规模增长的南北差异强于东西差异,南方都市圈的人口增速快于

    17、北方都市圈,与全国南北差异的格局基本相符。以超大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外围地区。将都市圈常住人口变化分解为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区,可以发现全国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区人口普遍增长,仅有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和天津都市圈外围地区为例外(见图3),前者反映了人口从中心向郊区的转移,后者则可能是因为受到多个大城市共同吸引的影响。进一步比较发现,以超大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与其他都市圈存在显著分异,前者的人口增量多源于外围地区,初步说明以超大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可能已进入扩散阶段,外围地区呈现较快的人口增长,而其他都市圈较多处于以中心城市人口增长为主的集聚阶段,但中心和外围的增量差异仍不

    18、能完全说明集聚与扩散的阶段差异,故下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分类。通过比较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人口占比变化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多数都市圈处于集聚发展的阶段。分别计算2010年和2020年中心城市占都市圈总人口的比例,比较发现有21个都市圈呈现中心城市人口占比升高的集聚特征,其他11个都市圈呈现中心城市人口占比下降的扩散特征,可见多数都市圈处于集聚发展的阶段,即中心城市吸引周边人口。但呈现扩散特征的都市圈并不都是处于扩散阶段,除了一体化发展较好的长三角地区都市圈,其他都市圈因一些特殊原因而导致呈现“扩散”特征,比如受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控制政策影响的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吸引力有限而周边地区县域经济较强的济南都

    19、市圈、福州都市圈等(见表2)。因此,总体而言,我国多数都市圈处于集聚发展的阶段,对于集聚程度已经较高的都市圈需要加快推动中心城市的功能扩散,而对于集聚程度比较有限的都市圈仍需要提升中心城市的规模能级,使之具备向外扩散和带动周边的能力。图220102020年都市圈人口规模增长情况资料来源: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都市圈)(万人)(%)图320102020年都市圈人口增量的中心外围差异资料来源: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万人)(都市圈)表2都市圈集聚与扩散的类型差异资料来源:作者自行整理。类型集聚型扩散型都市圈天津都市圈、石家庄都市圈、太原都市圈、沈阳都市圈、大连都市圈、哈尔滨都

    20、市圈、宁波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厦门都市圈、南昌都市圈、青岛都市圈、郑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长沙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南宁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贵阳都市圈、西安都市圈、乌鲁木齐都市圈北京都市圈、长春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无锡都市圈、常州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济南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昆明都市圈三、年龄结构特征都市圈相较其他地区具有劳动力优势。统计发现,都市圈人口年龄结构与全国总体相比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特征(见表3),即1564岁的人口比例相对较高,而014岁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相对较低,反映了都市圈相对于其他地区所具有的劳动力优势。但从时序变化上来看,2010

    21、2020年都市圈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头翘”的变化从人口特征看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23区域经济评论2023年第6期特征,即014岁与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上升,而1564岁的人口比例下降,既反映了都市圈与全国总体一致的老龄化趋势,也反映了都市圈相较于其他地区依然较强的人口增长潜力。珠三角地区的都市圈劳动力优势最为突出,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北部以及山东省的都市圈面临少子化和老龄化危机。统计发现,深圳都市圈1564岁人口比例最高,达到80.7%,表现出突出的劳动力优势,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基础,其他多数都市圈的1564岁人口比例处在70%76%的区间内(见图4)。分四大区域板块来看,虽然目前东部地区

    22、的都市圈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的都市圈具有更高的劳动力比例,但后者的儿童比例并不低,仍具有后发增长的一定潜力。东北地区都市圈的平均劳动力比例与东部地区相近,但儿童比例较低,老年人口比例较高,人口增长动力不足。此外,比较南北地区发现,南方都市圈的劳动力优势更强,北方都市圈的老龄化风险更为严峻。都市圈的劳动力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心城市。2020 年,全国都市圈中心城市 014 岁人口、1564岁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比例分别为13.6%、74.7%和11.7%,外围地区的三个比例分别为15.1%、72.8%和12.1%,表明都市圈的劳动力优势更多来源于中心城市。统计发现,有24个都市圈呈现中心城市劳动

    23、力优势强于外围地区的特征(见图5),虽然这符合集聚发展的规律,但下一步也需要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对外围地区的带动能力,关注都市圈范围内的人口流动,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空间流动。另外,北京、上海及东北地区的一些都市圈表现相反,因为这些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常住人口多为本地老年人,老龄化现象突出,且北京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有大量外来劳动力在中心城市工作,但通常因难以负担的住房压力而居住在郊区,所以导致了这些都市圈中心和外围的负差值。四、素质结构特征都市圈相较其他地区具有人口素质优势。2020年全国都市圈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平均为25.4%,比全国均值的15.5%高出近10个百分点,可见都市圈相较其他地区具有

    24、一定的人口素质优势。具体到每个都市圈,北京都市圈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最高,达到36.6%,其他大部分都市圈的该比例数值在20%30%之间,仅有福州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低于20%(见图6)。比较各个都市圈人口素质结构与人口年龄结构可以发现,外来的流动人口多为普通劳动力,体现于年龄结构之中,而未能体现于素质结构之中。在现阶段的都市圈集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数量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但在后续都市圈的进一步增长过程中,劳动力数量优势的意义便会逐渐弱化,因而有必要从人口素质的角度考虑都市圈的持续增长潜力,比如深圳、广州等都市圈的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多而结构复杂,需要结合产业布局对不同技能

    25、素质的劳人口年龄结构014岁人口比例1564岁人口比例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2010年都市圈12.02%79.49%8.49%全国17.95%68.55%13.50%2020年都市圈14.49%73.54%11.97%全国17.97%68.50%13.52%表3都市圈平均年龄结构资料来源: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都市圈)图42020年都市圈人口年龄结构资料来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注:按照1564岁人口比例从大到小排序。图52020年都市圈中心外围的劳动力比例差异资料来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都市圈)(中心和外围的比例差值)24资料来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都市圈

    26、)(%)图62020年都市圈人口素质结构动力进行空间布局上的引导优化。都市圈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心城市。计算中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的比例差值发现,这一差值普遍为正,多为10至20个百分点之间,可见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人才优势普遍强于外围地区(见图7)。这一结果显示了都市圈内部发展的差异,即都市圈的良好发展态势很可能高度集中于中心城市,而外围地区依然处于滞后状态,未能得到中心城市有效的辐射带动,这便与都市圈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预期目标存在差距,因此需要更加关注都市圈内部的人才流动问题。昆明都市圈和长春都市圈为特例,其中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都较弱,人才外流可能对都市圈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

    27、响。近十年都市圈呈现人才集聚态势。计算都市圈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与全国总体的差值发现,2010年都市圈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比全国总体高出8.1个百分点,2020年这一差距扩大为9.9个百分点,可见全国的人才分布持续向都市圈集聚。从都市圈的横向对比来看,长三角地区和一些西部省会城市的都市圈的大专及以上人口比例增加较多,近年吸引了较多人才流入,东北地区的都市圈人才比例增长最慢(见图8)。人才的集聚可为都市圈注入强劲的增长动力,但人才吸引力较弱的都市圈则可能面临增长乏力的难题,需要根据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流入。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

    28、查数据,从规模、年龄结构及素质结构三方面分析都市圈的人口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全国32个都市圈的人口规模差异较大,这种差异部分源于中心城市,更多源于外围地区,多数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人口增长快于外围地区,处于集聚发展的阶段;(2)都市圈相较其他地区具有劳动力优势,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同时也与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一样面临潜在风险,特别是都市圈的外围地区;(3)都市圈相较其他地区具有人才优势,但也同样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增强全国范围内都市圈分布的均衡程度。本文利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界定得到现状意义上的32个都市圈,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

    29、分别有15个、6个、7个和4个都市圈,与当前全国的人口分布和经济格局基本匹配,但都市圈的界定也应具有政策意义与规划意义,即需要超越现状意义对未来发展进行充分考虑,相应地预留增长空间和提前谋篇布局,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流动模式的多元化和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动,都市圈的空间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对此可考虑在中西部地区自上而下地设立一些都市圈,通过一定的政策扶持推动都市圈发展,使之成长为区域增长极,从而充分发挥都市圈支撑城市资料来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图72020年都市圈中心外围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差异(都市圈)资料来源: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都市圈)(%)图820102020年都市圈

    30、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变化情况从人口特征看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中心和外围的比例差值)25区域经济评论2023年第6期群和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第二,在全国人口向都市圈集聚的总体趋势下,需要关注以都市圈为依托优化人口分布格局。都市圈既是人口集聚的高地,也是经济产出的高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这是市场环境下各类要素自由流动的结果。下一步也应继续顺应理论和市场规律,引导人口向都市圈集聚,在局部地区的集聚中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均衡。都市圈以外的地区应结合地域功能优化人口布局,比如对生态功能主导区需要酌情控制人口规模,通过居民点合并、转移等方式进行合理引导。第三,在都市圈呈现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势

    31、的情况下,需要积极发挥结构性优势并应对潜在风险。都市圈相较于其他地区具有突出的人口年龄和素质结构的优势,应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提升经济效率,带动区域发展。本文统计的人口均为常住人口,即包括非本地户籍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对于都市圈人口结构优势的贡献不容忽视,所以要想长期稳定发挥都市圈的人口结构优势,就需要加快推进流动人口的“落地”,一方面稳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关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方针,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消除都市圈内部的制度壁垒,促进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第四,需要进一步关注提升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外围地区的互动关系。在都市圈内部,应根据不同都市圈的人口集聚态势,

    32、对已处于扩散阶段的都市圈,应顺应人口相对扩散的趋势,优化都市圈外围地区的公共服务布局,引导人口向都市圈的外围地区分布;对于尚处于集聚阶段的都市圈,也要做到有“疏”有“聚”,不宜将人口和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市,而应结合中心与外围的功能布局与分工合作关系对人口分布格局进行优化。中心城市在功能提升的过程中势必需要疏解一部分人口,外围地区则需要有所承接,特别是承担关键产业功能的地区应当成为都市圈内部的人口副中心。第五,加强对都市圈发展的细分引导。全国32个都市圈的人口特征差异较大,发展状况不同,对都市圈的发展需要加强细分引导。在一般性的发展规则和导向之外,应根据各个都市圈的类型和具体状况,确定各个都市

    33、圈的发展方向和支持政策,提高政策和规划实施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参考文献1 方创琳.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建设 J.经济地理,2021(4).2 李国平,陈秀欣.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 J.地理研究,2009(1).3 封志明,杨玲,杨艳昭,等.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与空间格局分析 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1).4 周一星.城市地理求索:周一星自选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 刘涛,刘嘉杰,曹广忠.中国城市人口户籍迁移的估算及时空特征:新型城镇化的落户政策导向 J.地理科学,2021(4).Assessing China s Metropolitan Are

    34、as Development:Insights from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Liu YunzhongLiu JiajieAbstract:Metropolitan area is one of the crucial spatial carriers to promote high-quality urbanization in China.Based on the datafrom the sixth and seventh censuse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r

    35、opolitan areas from three aspects,namely,population size,age,and quality structure,and discuss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cent trends of metropolitanarea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ze disparities in metropolitan areas are partly attributable to central cities,but also largelycaused b

    36、y the peripheral areas.Most metropolitan areas are in the stage of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towards the central city,where the population of the central city is growing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peripheral areas.Metropolitan areas have a labor forceadvantage compared to other areas,especially in their

    37、 central cities.However,metropolitan areas also face potential risksconsistent with the national trend of population ageing,particularly in their peripheral areas.Additionally,metropolitan areas havean advantage in terms of population quality over other regions,although it is primarily manifested in

    38、 their central cities.Under thetrend of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towards metropolitan areas,attention needs to be drawn to optimizing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pattern based on metropolitan areas.With metropolitan areas presenting advantages in terms of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andquality structure

    39、,there is a need to positively utilize structural advantages and cope with potential risks.Further attention alsoneeds to be paid to enhanc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entral cities and peripheral areas of metropolitan areas.Key Words:Metropolitan Area;Population Size;Population Structure;Aging Soci

    40、ety(责任编辑:柳阳)26刘云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经济增长。刘云中研究员多次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重大课题研究,如“十一五”到“十四五”规划的前期研究、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城市中国”“2030年的中国”;多次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招标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课题。在 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中国软科学财政研究 人民日报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中国证券报 中国经济时报等报刊发表中国国内地方保护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

    4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逻辑演进等文章近百篇。参与撰写的高墙还是陷阱 农民工市民化 均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参与的课题研究多次获得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和一等奖,主持的中国产业地区间转移等课题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研究成果奖,撰写的转移支付对我国省市自治区财力平衡的影响等报告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调研报告奖,外贸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量化分析与预测获全国商务发展研究一等奖。2023年10月24日,由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与河南实践暨区域经济评论创刊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玲杰研究员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42、副校长刘荣增教授致欢迎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叶光教授主持会议,来自浙江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省经济战略学会、河南省中原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的4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王玲杰副院长首先回顾了 区域经济评论创刊十周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她表示这十年是奋进的十年,也是非凡的十年。接着,王玲杰副院长发表了题为强化区域协同创新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她认为,区域协同创新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和引擎,在梳理区域协同创新的关键点、着力点后,提出了强化创新政策协同、强化创新资源协同、强化创新人才协同和强化创新生态协同的对策建议。之后其他与会专家

    43、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和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社长张富禄研究员做总结发言。他认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重要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区域经济应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基于资源禀赋找准每个区域的突破点,把握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将文化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最后,张富禄研究员向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和学者以及每一位支持期刊建设的读者和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十年春秋不忘初心,十年相伴砥砺前行。蓦然回首,区域经济评论已走过了十年历程,十年来取得的进步与成绩离不开每一位读者与作者的支持。为了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评论会继续秉承“总结区域发展经验,探析区域经济政策,创新区域经济理论,服务区域经济实践”的办刊理念,致力于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广大学者和经济工作者提供学习、交流阵地,为区域经济研究顺利开展提供学术平台,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学事业服务。(彦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刘云中研究员 学者风采习近平经济思想与河南实践暨区域经济评论创刊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注意事项

    本文(从人口特征看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