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常见病的治疗一.pptx

    • 资源ID:896081       资源大小:10.27M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1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常见病的治疗一.pptx

    1、针灸常见病针灸常见病治疗学(一)主讲人:王鑫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治疗新进展WHO规定46种针灸有效病症神经系统:三叉神经痛、面瘫、面肌痉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癔病、末梢神经炎妇儿: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宫血、胎位不正、子宫脱垂、产后尿储留、小儿遗尿骨科疾病: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眼耳鼻喉科:麦粒肿、耳鸣、耳聋、急性咽炎消化系统:胃痛、胃下垂、腹泻、便秘、呕吐其他:带状疱疹、减肥 2024/4/2 周二内科病证 面瘫202 四月 2024针灸治疗学 头痛3头痛头痛一、概述一、概述1.1.定义:定义:又称又称“头风头风”,是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是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

    2、床表现的病症。病症。头痛头痛是指以眉毛以上向后到枕骨粗隆范围的疼痛,面部疼是指以眉毛以上向后到枕骨粗隆范围的疼痛,面部疼痛不包括在内。痛不包括在内。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约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约5050的神经的神经科就诊病人都主诉头痛,约科就诊病人都主诉头痛,约9090的健康人在一生中都曾有过的健康人在一生中都曾有过头痛症状。头痛症状。02 四月 2024针灸治疗学 头痛5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 头为头为“髓海髓海”,又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六腑之气,又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头。血皆上会于头。若若外邪侵袭外邪侵袭或或内伤诸疾内伤诸疾

    3、皆可导致气血逆乱,痰阻脑络,脑皆可导致气血逆乱,痰阻脑络,脑失所养而发生头痛。失所养而发生头痛。头痛的原因相当复杂,简单地概括:头痛的原因相当复杂,简单地概括:1.1.头颈部头颈部肌肉肌肉持续性收缩;持续性收缩;(如:如:紧张性头痛紧张性头痛)2.2.颅内外颅内外动脉动脉扩张、收缩或移位;扩张、收缩或移位;(如:如:血管性头痛血管性头痛)3.3.脑脑神经神经和颈和颈神经神经受压、损伤或化学刺激等均为头痛的常受压、损伤或化学刺激等均为头痛的常见原因。见原因。(如:如: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头痛)02 四月 2024针灸治疗学 头痛6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为了更好的治疗,需:为了更好的治疗,需:辨经和

    4、辨证。辨经和辨证。辨经:辨经:1.1.阳明头痛:阳明头痛:前额痛前额痛,包括眉棱骨痛和因眼、鼻、上牙病引起,包括眉棱骨痛和因眼、鼻、上牙病引起的疼痛在内。的疼痛在内。2.2.少阳头痛少阳头痛:偏头痛偏头痛,包括耳病引起的疼痛在内。,包括耳病引起的疼痛在内。3.3.太阳头痛太阳头痛:后枕痛后枕痛,包括落枕、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在内。,包括落枕、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在内。4.4.厥阴头痛厥阴头痛:巅顶痛巅顶痛,包括高血压引起的疼痛在内。,包括高血压引起的疼痛在内。5.5.全全 头头 痛痛:整个头部的疼痛,难以分别出具体的疼痛部位。整个头部的疼痛,难以分别出具体的疼痛部位。02 四月 2024针灸治疗学 头

    5、痛82024/4/2 周二9阳明经阳明经太阳经太阳经少阳经少阳经辨证:辨证:外感头痛:外感头痛:一般发病急,痛势较剧。一般发病急,痛势较剧。内伤头痛:内伤头痛:一般起病缓慢,痛势较缓。一般起病缓慢,痛势较缓。外感头痛:外感头痛:1.风寒:风寒: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渴,苔薄白,脉浮。2.风热:风热: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口渴欲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3.风湿:风湿: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

    6、胸闷,小便不利,大便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或溏,苔白腻,脉濡。02 四月 2024针灸治疗学 头痛10内伤头痛:内伤头痛:1.1.肝肝阳阳上上亢亢:头头痛痛而而胀胀,或或抽抽掣掣而而痛痛,痛痛时时常常有有烘烘热热,面面红红目赤,耳鸣发蝉目赤,耳鸣发蝉,心烦口干,舌红,苔薄黄,脉弦。,心烦口干,舌红,苔薄黄,脉弦。2.2.痰痰浊浊上上扰扰:头头痛痛胀胀重重,或或兼兼目目眩眩,胸胸闷闷脘脘胀胀,恶恶心心食食少少,痰多,苔白腻,脉弦滑。痰多,苔白腻,脉弦滑。3.3.瘀瘀阻阻脑脑络络:头头痛痛反反复复,经经久久不不愈愈,痛痛处处固固定定,痛痛如如锥锥刺刺,舌紫

    7、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或细涩。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或细涩。4.4.气气血血亏亏虚虚:头头痛痛绵绵绵绵,两两目目畏畏光光,午午后后更更甚甚,神神疲疲乏乏力力,面色晄白,心悸寐少,舌淡,苔薄,脉弱。面色晄白,心悸寐少,舌淡,苔薄,脉弱。5.5.肝肝肾肾阴阴虚虚:头头痛痛眩眩晕晕,时时轻轻时时重重,视视物物模模糊糊,五五心心烦烦热热,口干,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脉。口干,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脉。02 四月 2024针灸治疗学 头痛1102 四月 2024针灸治疗学 头痛12四、治疗方法四、治疗方法治则:治则:疏经活络、通行气血,疏经活络、通行气血,以针为主,虚补实泻。以针为主,虚

    8、补实泻。处方:处方:局部取穴局部取穴 远端取穴远端取穴 辨证取穴辨证取穴02 四月 2024针灸治疗学 头痛13局部取穴局部取穴 远端取穴远端取穴 辨证取穴辨证取穴阳明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少阳头痛:太阳头痛太阳头痛:厥阴头痛厥阴头痛:全头痛全头痛:印堂、上星、阳白、印堂、上星、阳白、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空;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空;太阳、丝竹空、角孙、太阳、丝竹空、角孙、率谷率谷、风池;、风池;天柱、天柱、脑户、脑户、风池;风池;百会百会、通天;、通天;百会、印堂、太阳、百会、印堂、太阳、头维、阳白、风池;头维、阳白、风池;02 四月 2024针灸治疗学 头痛14局部取穴局部取穴 远端取穴远端取穴 辨

    9、证取穴辨证取穴1.1.阳明头痛:阳明头痛:2.2.少阳头痛:少阳头痛:3.3.太阳头痛:太阳头痛:4.4.厥阴头痛:厥阴头痛:5.5.偏正头痛:偏正头痛:6.6.全全 头头 痛:痛:合谷、内庭;合谷、内庭;外关、足临泣;外关、足临泣;后溪、申脉;后溪、申脉;太冲(太冲(行间行间)、内关;)、内关;太溪、涌泉太溪、涌泉合谷、内庭;外关、足临泣;合谷、内庭;外关、足临泣;合谷、外关。合谷、外关。02 四月 2024针灸治疗学 头痛15局部取穴局部取穴 远端取穴远端取穴 辨证取穴辨证取穴外感头痛:外感头痛:1.1.风寒风寒:2.2.风热风热:3.3.风湿风湿:风池风池、风门;、风门;曲池、曲池、外关

    10、外关;三阴交、三阴交、阴陵泉阴陵泉;内伤头痛:内伤头痛:1.1.痰浊上扰痰浊上扰:2.2.气滞血瘀气滞血瘀:3.3.气血不足气血不足:4.4.肝阳上亢肝阳上亢:5.5.肝肾阴虚肝肾阴虚:丰隆、足三里丰隆、足三里;合谷、太冲合谷、太冲、血海、膈俞;、血海、膈俞;气海、足三里气海、足三里;太冲、太溪太冲、太溪;肝俞、肾俞、肝俞、肾俞、太溪太溪。头维经前期头痛头维头维眉棱骨痛眉棱骨痛胃经浊热上攻胃经浊热上攻 外邪侵袭膀胱经外邪侵袭膀胱经解溪解溪昆仑昆仑四、操作四、操作1.1.头部腧穴大多应平刺,少数腧穴如太阳、天柱、风池可头部腧穴大多应平刺,少数腧穴如太阳、天柱、风池可直刺,但风池穴应严格注意针刺的

    11、方向和深浅,防止伤及直刺,但风池穴应严格注意针刺的方向和深浅,防止伤及延髓。延髓。02 四月 2024针灸治疗学 头痛182.2.急性头痛每日治疗急性头痛每日治疗1-21-2次,每次留针次,每次留针3030分钟至分钟至1 1小时;慢小时;慢性头痛每日或隔日性头痛每日或隔日1 1次。次。牙痛牙痛一、概述:一、概述:牙痛是口腔疾患中最常见的症状。牙痛是口腔疾患中最常见的症状。西医学中的龋齿、牙髓炎、牙周、冠周炎及牙本质过敏西医学中的龋齿、牙髓炎、牙周、冠周炎及牙本质过敏等均可引起牙痛。等均可引起牙痛。一般概括为两种类型:一般概括为两种类型:火牙痛火牙痛、虫牙痛。、虫牙痛。2024/4/2 周二五官

    12、科病症 牙痛19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无论是无论是风火外袭风火外袭还是还是胃火炽盛胃火炽盛,火邪循经上炎均可引起,火邪循经上炎均可引起牙痛。又因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牙痛。又因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虚火上炎亦可亦可引起虚火牙痛。引起虚火牙痛。实实风火外袭风火外袭风火牙痛风火牙痛火(热)火(热)胃火炽盛胃火炽盛胃火牙痛胃火牙痛 虚虚虚火上炎虚火上炎虚火牙痛虚火牙痛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牙痛20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牙痛每因冷、热、酸、甜等刺激而发作或加重。可伴有牙痛每因冷、热、酸、甜等刺激而发作或加重。可伴有牙龈红肿、牙龈出血、齿龈萎缩、牙齿松动、咀嚼困难或

    13、有牙龈红肿、牙龈出血、齿龈萎缩、牙齿松动、咀嚼困难或有龋齿存在。龋齿存在。1 1风火外袭:风火外袭:发作急骤,牙痛剧烈,牙龈红肿,喜凉恶热。发作急骤,牙痛剧烈,牙龈红肿,喜凉恶热。兼兼发热、口渴发热、口渴、腮颊肿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腮颊肿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2 2胃火炽盛:胃火炽盛:牙痛剧烈牙痛剧烈,牙龈红肿甚至出血,遇热更甚。,牙龈红肿甚至出血,遇热更甚。伴伴口臭、尿赤、便秘口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舌红苔黄,脉洪数。3 3虚火上炎:虚火上炎:牙齿隐隐作痛牙齿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午后或夜晚加重,时作时止,午后或夜晚加重,日久不愈可见日久不愈可见齿龈萎缩齿龈萎缩,甚则牙

    14、根松动。伴,甚则牙根松动。伴腰膝酸软腰膝酸软、头晕、头晕眼花,舌质红嫩、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眼花,舌质红嫩、少苔或无苔,脉细数。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牙痛21三、治疗方法:三、治疗方法:治则:治则:风火外袭、胃火积盛者:风火外袭、胃火积盛者: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只针不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只针不灸,泻法;灸,泻法;虚火上炎:虚火上炎:养阴清热、降火止痛,只针不灸,平补平泻。养阴清热、降火止痛,只针不灸,平补平泻。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牙痛22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牙痛23处方: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局部局部 +远部远部 +辨证辨证颊车颊车 下关

    15、下关 颊车颊车 (ST6ST6)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一横指(中指中指)。注:沿下颌角角平分线上一横注:沿下颌角角平分线上一横 指,闭口咬紧牙是咬肌隆起,指,闭口咬紧牙是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颊车颊车 下关下关颊车颊车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牙痛27处方: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局部局部 +远部远部 +辨证辨证颊车颊车 下关下关合谷合谷 二间二间 合谷 Hg(LI4)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122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牙痛29处方: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局部局部 +远部远部 +辨证辨

    16、证颊车颊车 下关下关合谷合谷 二间二间 风火外袭:风火外袭:翳风翳风、风池,、风池,胃火炽盛:胃火炽盛:内庭内庭、曲池,、曲池,虚火上炎:虚火上炎:太溪太溪、照海,、照海,龋齿牙痛:偏历龋齿牙痛:偏历翳风翳风 Y Yfngfng(TE17TE17)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下端前方凹陷中。翳风内庭内庭Nitng(ST44ST44)在足背,第、趾间,在足背,第、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内庭内庭神门神门 (HT7HT7)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神门豌豆骨外

    17、缘神门豌豆骨外缘太溪太溪 (KI3)(KI3)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太溪内踝跟腱间太溪内踝跟腱间照海照海 (KI6)(KI6)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 踝下缘边际凹陷中.照海踝下凹陷处照海踝下凹陷处照海照海太溪太溪偏历多数龋齿牙痛患者偏历处有条索状物,压痛明显。多数龋齿牙痛患者偏历处有条索状物,压痛明显。操作:操作:先针刺局部腧穴,再针刺远端腧穴,强刺激、泻法;先针刺局部腧穴,再针刺远端腧穴,强刺激、泻法;二间、内庭可点刺出血。二间、内庭可点刺出血。疼痛剧烈者每日治疗疼痛剧烈者每日治疗2 2次。次。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牙痛34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咽喉肿痛

    18、35咽喉肿痛咽喉肿痛一、概述:一、概述:咽喉肿痛以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咽喉肿痛以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属于中医学喉痹、急喉风、慢喉风、乳蛾、喉蛾的属于中医学喉痹、急喉风、慢喉风、乳蛾、喉蛾的范畴。范畴。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咽炎、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脓肿、咽旁脓肿、急性喉炎等病。脓肿、咽后脓肿、咽旁脓肿、急性喉炎等病。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咽喉肿痛36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 咽喉肿痛多由咽喉肿痛多由风热火毒风热火毒侵袭咽喉,或侵袭咽喉,或肺胃积热肺胃积热循经循经上扰,风火热毒蕴结于咽喉;或体虚、劳累、久病而致肺肾

    19、上扰,风火热毒蕴结于咽喉;或体虚、劳累、久病而致肺肾两虚,两虚,虚火上炎虚火上炎,灼于喉部而致。常因外感风热或食辛辣香,灼于喉部而致。常因外感风热或食辛辣香燥之品而诱发。燥之品而诱发。病位在咽喉,涉及病位在咽喉,涉及肺、胃肺、胃、肝、肾等脏腑。、肝、肾等脏腑。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咽喉肿痛37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发病较急,以咽喉红肿疼痛、咽部不适为主症,多伴发病较急,以咽喉红肿疼痛、咽部不适为主症,多伴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1风热壅肺:风热壅肺:咽部红肿疼痛,干燥灼热。咽部红肿疼痛,干燥灼热。可伴

    20、有发热、汗出、可伴有发热、汗出、头痛、咳嗽有痰、小便黄。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象头痛、咳嗽有痰、小便黄。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象浮数浮数。2胃火痰盛:胃火痰盛:咽部红肿,灼热疼痛,咽喉有堵塞感,咽部红肿,灼热疼痛,咽喉有堵塞感,高热高热,口渴喜饮,头痛,痰黄粘稠,口渴喜饮,头痛,痰黄粘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舌红、苔黄,脉数有力。黄,脉数有力。3阴虚火旺:阴虚火旺:咽部微肿咽部微肿、疼痛,喉间有、疼痛,喉间有异物感异物感,咽干喉燥,咽干喉燥,声音嘶哑,不欲饮水,手足心热,午夜尤甚,舌红、少苔,脉声音嘶哑,不欲饮水,手足心热,午夜尤甚,舌红、少苔,脉细数。细数。2

    21、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咽喉肿痛38四、治疗方法:四、治疗方法:治则:治则:风热壅肺、胃火炽盛者:风热壅肺、胃火炽盛者: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只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只针不灸,泻法;针不灸,泻法;阴虚火旺者:阴虚火旺者:育阴潜阳、降火止痛,只针不灸,平育阴潜阳、降火止痛,只针不灸,平补平泻。补平泻。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牙痛39处方:处方:以颈局部和手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局部局部 +远部远部 +辨证辨证天容天容天突天突列缺列缺照海照海 风热壅肺:风热壅肺:尺泽、尺泽、少商少商;胃火炽盛:胃火炽盛:内庭、曲池;内庭、曲池;阴虚火旺:阴虚火旺:太溪、三阴交;太溪、三阴交;少商(L

    22、U11)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0.1寸(指寸)。注:拇指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即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桡侧面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少商甲根桡侧角 去指甲角韭叶明2024/4/2 周二五官科病症 咽喉肿痛41操作: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诸穴均常规针刺;列缺、照海行针时可配合做吞咽动作;列缺、照海行针时可配合做吞咽动作;少商点刺出血;少商点刺出血;初起每日初起每日l-2次,后期每日或隔日次,后期每日或隔日1次。次。痛经痛经一、概述:一、概述:1.1.定义:定义: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女性较为

    23、多见。年女性较为多见。2.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痛经又称痛经又称“经行腹痛经行腹痛”。西医学将其分为西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原发性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继发性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继发性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2024/4/2 周二针灸治疗学 妇科病症 痛经42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痛经的发生与冲、任二脉以及胞宫的周期生理变化密切痛经的发生与冲、任二脉以及胞宫的周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与相关,与

    24、肝、肾肝、肾二脏也有关联。如若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二脏也有关联。如若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不和,脉络受阻,导致不和,脉络受阻,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不通则痛”;或;或胞宫失于濡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不荣则痛”。此外,情志不调、此外,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肝气郁结、血行受阻;、血行受阻;寒湿寒湿之邪客于之邪客于胞宫,气血运行不畅;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肝肾不足均可使胞脉不通、均可使胞脉不通、胞宫失养而引起痈经。胞宫失养而引起痈经。2024/4/2 周二针灸治疗学 妇科病症 痛经43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随着月经周

    25、期而发作。疼痛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疼痛可可放射到胁肋、乳房、腰骶部、股内侧放射到胁肋、乳房、腰骶部、股内侧 阴道或肛门阴道或肛门等处。等处。一般于经期来潮前数小时即已感到疼痛,成为月经来潮一般于经期来潮前数小时即已感到疼痛,成为月经来潮之先兆。甚者疼痛难忍,面青肢冷,呕吐汗出,周身无力,之先兆。甚者疼痛难忍,面青肢冷,呕吐汗出,周身无力,甚至晕厥。甚至晕厥。妇科检查、盆腔妇科检查、盆腔B B超扫描和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超扫描和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2024/4/2 周二针灸治疗学 妇科病症 痛经441.1.寒湿凝滞: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冷痛,得热

    26、则舒,经血量少,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黯有块。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2.2.气滞血瘀: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暗、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血块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涩。3.3.气血不足:气血不足:经期或经后小腹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隐痛喜按,且有空坠不适之感,且有空坠不适之感,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神疲乏力,头晕眼花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弦。舌淡、苔薄

    27、,脉细弦。2024/4/2 周二针灸治疗学 妇科病症 痛经45四、治疗方法:四、治疗方法:治则:治则:寒湿凝滞、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用,泻法;气血不足:气血不足: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2024/4/2 周二针灸治疗学 妇科病症 痛经46处方:处方:以足太阴经腧穴为主。以足太阴经腧穴为主。局部局部 +远部远部 +辨证辨证2024/4/2 周二针灸治疗学 妇科病症 痛经47关元关元(中极中极 气海气海)十七椎十七椎地机地机三阴交三阴交寒湿凝滞寒湿凝滞:灸水道灸水道气血瘀滞气血瘀

    28、滞:合谷合谷 太冲太冲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血海血海 脾俞脾俞 足三里足三里寒湿凝滞寒湿凝滞:关元关元 中极中极气滞血瘀气滞血瘀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气海气海神门神门 (HT7HT7)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神门豌豆骨外缘神门豌豆骨外缘十七椎操作:操作: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寒凝血瘀者针后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寒凝血瘀者针后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发作期每日治疗发作期每日治疗1-21-2次,间歇期可隔日次,间歇期可隔日1 1次,月经来潮前次,月经来潮前

    29、3 3天天开始治疗。开始治疗。2024/4/2 周二针灸治疗学 妇科病症 痛经50单纯性肥胖症单纯性肥胖症1.1.概述概述 根据发病原因不同肥胖分为根据发病原因不同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和和继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两两大类。大类。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原发性肥胖)没有其它明确病因,是指在(原发性肥胖)没有其它明确病因,是指在一定的遗传易感背景下一定的遗传易感背景下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进食过多)以及(进食过多)以及静静止少动止少动的生活方式引起热能摄入、贮存明显多于消耗的平衡的生活方式引起热能摄入、贮存明显多于消耗的平衡失调所致的脂肪积聚、体重增加。失调所致的脂肪积聚、体重增加。继发

    30、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存在其他明确病因如下丘脑垂体感染、皮存在其他明确病因如下丘脑垂体感染、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2024/4/2 周二单纯性肥胖症51 一般所称的肥胖是指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占所有肥一般所称的肥胖是指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占所有肥胖者的胖者的9595以上。以上。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脂肪堆积,脂肪分布以颈及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脂肪堆积,脂肪分布以颈及躯干或臀部为主,显著肥胖者常伴热、多汗、行动不灵活、躯干或臀部为主,显著肥胖者常伴热、多汗、行动不灵活、易感疲劳;因横膈抬高常觉呼吸短促,不能耐受较重的体力易感疲劳;因

    31、横膈抬高常觉呼吸短促,不能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严重肥胖时可有血压增高、左心室肥大,最终导致心活动;严重肥胖时可有血压增高、左心室肥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有些患者可伴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易发生动脉粥力衰竭;有些患者可伴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心脏或胆石症。样硬化及缺血性心脏或胆石症。2024/4/2 周二单纯性肥胖症522.2.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 1)西医对肥胖的认识)西医对肥胖的认识 正常成年人的正常成年人的能量摄入能量摄入和机体的和机体的能量消耗能量消耗长期维持在平长期维持在平衡状态,脂肪量亦维持在一定水平,使体重保持相对稳定。衡状态,脂肪量亦维持在一定水平,使体重保

    32、持相对稳定。若神经、精神、遗传、饮食等因素使摄人能量过多或消耗能若神经、精神、遗传、饮食等因素使摄人能量过多或消耗能量过少,多余的能量除了以肝糖原、肌糖原形式贮存之外,量过少,多余的能量除了以肝糖原、肌糖原形式贮存之外,脂肪就成为多余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长期能量代谢障碍,脂肪就成为多余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长期能量代谢障碍,可引起肥胖症。可引起肥胖症。2024/4/2 周二单纯性肥胖症53(2 2)中医对肥胖的认识)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本病的发生总因本病的发生总因多吃、贪睡、少动多吃、贪睡、少动,与肺、肝、脾、胃、,与肺、肝、脾、胃、肾等诸多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多责之于肾等诸多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33、多责之于脾胃脾胃。病机主要为:肺失宣降,胃肠腑热,肝郁气滞,脾肾阳病机主要为:肺失宣降,胃肠腑热,肝郁气滞,脾肾阳虚、痰湿闭阻。其中虚、痰湿闭阻。其中痰湿闭阻痰湿闭阻为主要环节。为主要环节。2024/4/2 周二单纯性肥胖症553.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目前,中国目前,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肥胖问题工作组”根据根据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中国年代中国人群有关数据的汇总分析报告,提出了适合中国成人的肥胖人群有关数据的汇总分析报告,提出了适合中国成人的肥胖标准:标准:体重指数体重指数 体重体重身高身高2 2 (体重:体重:kgkg;身高:;身高:m)m)正常:正常:18.518.523.923.

    34、9;超重:大于或等于超重:大于或等于2424;肥胖:大于或等于肥胖:大于或等于2828。腹部肥胖标准:腹部肥胖标准: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5cm85cm,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0cm80cm。2024/4/2 周二单纯性肥胖症56(1 1)痰湿闭阻:)痰湿闭阻:肥胖以面、颈部为甚,按之松弛,肥胖以面、颈部为甚,按之松弛,头身沉头身沉重重,心悸气短,胸腹满闷,心悸气短,胸腹满闷,嗜睡懒言嗜睡懒言,口黏纳呆,大便黏滞,口黏纳呆,大便黏滞不爽,间或溏薄,小便如常或尿少,身肿,舌胖大而淡、边不爽,间或溏薄,小便如常或尿少,身肿,舌胖大而淡、边有齿印、苔腻,脉滑或

    35、细缓无力。有齿印、苔腻,脉滑或细缓无力。(2 2)胃肠腑热:)胃肠腑热:体质肥胖,体质肥胖,上下匀称,按之结实,消谷善上下匀称,按之结实,消谷善饥,食欲亢进饥,食欲亢进,口干欲饮,怕热多汗,急躁易怒,腹胀便秘,口干欲饮,怕热多汗,急躁易怒,腹胀便秘,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有力。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有力。(3 3)肝郁气滞:)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连及乳房和脘腹,时有微痛,胸胁胀满,连及乳房和脘腹,时有微痛,走窜不定,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喜叹息,得嗳气或矢气则走窜不定,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喜叹息,得嗳气或矢气则舒,纳呆食少,苔薄白,脉弦。舒,纳呆食少,苔薄白,脉弦。(4 4)脾肾

    36、阳虚:)脾肾阳虚:尿频,小便多,肢体倦怠,腰腿酸软,面尿频,小便多,肢体倦怠,腰腿酸软,面足浮肿,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足浮肿,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2024/4/2 周二单纯性肥胖症584.4.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治则:治则:痰湿闭阻:痰湿闭阻:健运脾胃,化痰除湿,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健运脾胃,化痰除湿,针灸并用,平补平泻;胃肠腑热:胃肠腑热:清胃泻火、通利肠腑,只针不灸,泻法;清胃泻火、通利肠腑,只针不灸,泻法;肝郁气滞:肝郁气滞:疏肝理气,理脾和胃,只针不灸,泻法;疏肝理气,理脾和胃,只针不灸,泻法;脾肾阳虚:脾肾阳虚:健脾益肾、温阳化气,针灸并用

    37、,补法。健脾益肾、温阳化气,针灸并用,补法。2024/4/2 周二单纯性肥胖症59处方:处方: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为主。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局部局部 +远部远部 +辨证辨证 +随症随症2024/4/2 周二单纯性肥胖症60中脘水分关元天枢 大横 膈俞处方:处方: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为主。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局部局部 +远部远部 +辨证辨证 2024/4/2 周二单纯性肥胖症63中脘水分关元天枢 大横 曲池 合谷 内庭 丰隆 上巨虚足三里 三阴交阴陵泉 痰湿闭阻:内关 足三里胃肠腑热:合谷肝郁气滞:期门 太冲脾肾阳虚:肾俞 脾俞 气海 足三里足三里上巨

    38、虚丰隆三阴交阴陵泉操作:操作:心俞、脾俞、三焦俞、肾俞不可直刺、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心俞、脾俞、三焦俞、肾俞不可直刺、深刺以免伤及内脏;脾胃虚弱、真元不足者可灸天枢、上巨虚、阴陵泉、三阴脾胃虚弱、真元不足者可灸天枢、上巨虚、阴陵泉、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足三里、肾俞等穴;交、气海、关元、脾俞、足三里、肾俞等穴;其他腧穴视患者肥胖程度及取穴部位的不同而比常规刺深其他腧穴视患者肥胖程度及取穴部位的不同而比常规刺深0.5-1.50.5-1.5寸。寸。2024/4/2 周二单纯性肥胖症66胃胃 痛痛 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

    39、近心窝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部,又称作又称作“心痛心痛”、“胃心痛胃心痛”等。本病等。本病与与“真心痛真心痛”有本质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有本质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功能症等,为一种临床症状。胃肠神经功能症等,为一种临床症状。胃胃 痛痛1、病因:、病因: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 实证;实证;脾胃虚弱脾胃虚弱 虚证。虚证。2、病机:、病机:实证实证 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虚证 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则痛。胃胃

    40、痛痛1 1、实证主症:、实证主症: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可分为寒邪犯胃、饮饥时痛减,纳后痛增。可分为寒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气滞血瘀。食停滞、肝气犯胃、气滞血瘀。2 2、虚证主症:、虚证主症: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可分为脾胃虚寒、胃阴不痛甚,纳后痛减。可分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足。1 1、基本治疗:、基本治疗:治法:治法:和胃止痛。足阳明、手厥阴经、和胃止痛。足阳明、手厥阴经、相应募穴为主。相应募穴为主。主穴:主穴:足三里足三里 内关内关 中脘中脘 方义:方

    41、义:腑会中脘、足三里腑会中脘、足三里 远近配穴远近配穴法,可和胃气,理气机,止胃痛;内关法,可和胃气,理气机,止胃痛;内关 为为心包络穴,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心包络穴,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胃胃 痛痛 1 1、基本治疗:、基本治疗:配穴:配穴:寒邪犯胃寒邪犯胃 胃俞胃俞;饮食停滞;饮食停滞 下脘、梁下脘、梁门门;肝气犯胃肝气犯胃 太冲太冲;胃阴不足;胃阴不足 三阴交、三阴交、内庭内庭;气滞血瘀;气滞血瘀 膈俞膈俞;脾胃虚寒;脾胃虚寒 气气海、关元海、关元、脾俞、胃俞脾俞、胃俞。胃胃 痛痛 2 2、其他治疗:、其他治疗:穴位注射法:穴位注射法: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脾

    42、俞。每次俞、脾俞。每次2 2穴,以丹参或当归注射液,穴,以丹参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穴1-2ml1-2ml,隔日,隔日1 1次。次。耳针法:耳针法:胃、肝、脾、神门、交感、十胃、肝、脾、神门、交感、十二指肠,王不留行籽贴压。二指肠,王不留行籽贴压。胃胃 痛痛 针灸对胃脘疼痛、上腹胀满不适、嗳气、针灸对胃脘疼痛、上腹胀满不适、嗳气、恶心等症状效果较好。恶心等症状效果较好。胃痛的临床表现有时可与肝胆疾患及胰腺胃痛的临床表现有时可与肝胆疾患及胰腺炎相似,须注意鉴别。炎相似,须注意鉴别。溃疡病出血在穿孔等重症时,应及时采取溃疡病出血在穿孔等重症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措施或外科治疗。平时注意饮食规

    43、律,忌食刺激食物。平时注意饮食规律,忌食刺激食物。胃胃 痛痛 病例分析:病例分析:患者张某,男,患者张某,男,4343岁,商人。有胃脘痛岁,商人。有胃脘痛病史十余年,每因精神紧张而复发,曾做纤病史十余年,每因精神紧张而复发,曾做纤维胃镜检查提示:维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近几天。近几天由于工作紧张连续熬夜而出现胃脘部疼痛,由于工作紧张连续熬夜而出现胃脘部疼痛,疼痛连及胁部,嗳气,大便秘结,疼痛连及胁部,嗳气,大便秘结,2-32-3天一行,天一行,自觉心烦嘈杂,口苦,舌质淡红,黄腻苔,自觉心烦嘈杂,口苦,舌质淡红,黄腻苔,脉弦。脉弦。(试分析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取(试分

    44、析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取穴、方义、其它治疗方法)穴、方义、其它治疗方法)中医诊断中医诊断:胃痛胃痛胃痛胃痛 辨证分型辨证分型:实证实证实证实证(肝气犯胃型肝气犯胃型肝气犯胃型肝气犯胃型)治则治法治则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为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为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为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为主主主主 取取 穴穴:足三里、内关、中脘、太冲足三里、内关、中脘、太冲足三里、内关、中脘、太冲足三里、内关、中脘、太冲 方方 义义:足三里足三里足三里足三里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中脘中脘中脘中

    45、脘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内关内关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宽胸解郁,行气止痛;宽胸解郁,行气止痛;宽胸解郁,行气止痛;太冲太冲太冲太冲疏肝和胃。疏肝和胃。疏肝和胃。疏肝和胃。其他治法其他治法:可配合使用穴位注射法或王不留行可配合使用穴位注射法或王不留行可配合使用穴位注射法或王不留行可配合使用穴位注射法或王不留行籽籽籽籽 贴压耳穴。贴压耳穴。贴压耳穴。贴压耳穴。呕吐 病名含义病名含义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上逆从口吐出的病证。上,胃内容物上逆从口吐出的病证。寿寿世保元世保元:“呕吐者,饮食入胃而

    46、复出也。呕吐者,饮食入胃而复出也。”呕与吐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区别,呕与吐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区别,东垣东垣十书十书呕吐干呕哕欬逆辨呕吐干呕哕欬逆辨:“夫呕者,声夫呕者,声物皆出者也。吐者,物出而无声者也。至物皆出者也。吐者,物出而无声者也。至若干呕与哕,皆声出而无物也。若干呕与哕,皆声出而无物也。”后世言后世言呕吐者,即古代文献中的呕,因呕、吐常呕吐者,即古代文献中的呕,因呕、吐常同时发生,呕中寓有吐,故合称为呕吐。同时发生,呕中寓有吐,故合称为呕吐。2024/4/2 周二内科病证 面瘫762024/4/2 周二内科病证 面瘫77【治疗治疗】治治则则:和和胃胃降降逆逆,理理气气止止呕呕。以以手手厥厥

    47、阴阴、足足阳阳明明经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穴及相应募穴为主。主穴:主穴:中脘中脘 内关内关 足三里足三里 2024/4/2 周二内科病证 面瘫78 寒吐寒吐上脘、胃俞上脘、胃俞温中散寒温中散寒 热吐热吐合谷、金津、玉液合谷、金津、玉液清泄邪热清泄邪热 食滞食滞 梁门、天枢梁门、天枢调理肠胃,消积导滞调理肠胃,消积导滞 痰饮痰饮膻中、丰隆膻中、丰隆健脾化痰健脾化痰 肝气犯胃肝气犯胃阳陵泉、太冲阳陵泉、太冲疏肝理气疏肝理气 脾胃虚寒脾胃虚寒 脾俞、胃俞脾俞、胃俞健脾胃,补脏气健脾胃,补脏气 针针刺刺方方法法:实实证证用用泻泻法法,虚虚证证基基本本方方以以平平补补平平泻泻,脾脾俞俞、胃胃俞俞针针用用补

    48、补法法,寒寒证证加加灸灸。呕呕吐吐发发作作时时,可可在在内关穴行强刺激并持续运针内关穴行强刺激并持续运针1 13 3分钟。分钟。2024/4/2 周二内科病证 面瘫79 泄泻泄泻 泄泻,亦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清泄泻,亦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清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如水样而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如水样而言。2024/4/2 周二内科病证 面瘫80【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泄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神志失泄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神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的功能障碍。调及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的功能障碍。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泄泻泄泻曰: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

    49、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本病的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与肝肾有。本病的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与肝肾有关。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故关。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故不论是因为湿盛困脾,或是由于脾虚不运,总属不论是因为湿盛困脾,或是由于脾虚不运,总属脾胃运纳不健,小肠受纳和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脾胃运纳不健,小肠受纳和大肠传导失常所致。2024/4/2 周二内科病证 面瘫81 【辨证辨证】(1)辨缓急)辨缓急 急急性性泄泄泻泻(暴暴泻泻)属属实实,多多因因外外邪邪、饮饮食食所所伤伤。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盛为主。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盛为主。慢慢性性泄泄泻泻(久久泻泻)属

    50、属虚虚,或或虚虚中中挟挟实实,多多为为久久病病体体虚虚,或或情情志志郁郁怒怒,脏脏腑腑功功能能失失调调而而成成,发发病病缓缓慢慢,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发生。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发生。2024/4/2 周二内科病证 面瘫82 【辨证辨证】(1)辨缓急)辨缓急 急急性性泄泄泻泻(暴暴泻泻)属属实实,多多因因外外邪邪、饮饮食食所所伤伤。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盛为主。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盛为主。慢慢性性泄泄泻泻(久久泻泻)属属虚虚,或或虚虚中中挟挟实实,多多为为久久病病体体虚虚,或或情情志志郁郁怒怒,脏脏腑腑功功能能失失调调而而成成,发发病病缓缓慢慢,迁延日久,每


    注意事项

    本文(常见病的治疗一.pptx)为本站上传会员【可****】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