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HIV_HCV共同感染患者肝脏病理改变分析.pdf

    • 资源ID:849742       资源大小:4.03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HIV_HCV共同感染患者肝脏病理改变分析.pdf

    1、性病、艾滋病防治331皮肤病与性病2023年10月第45卷第5期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Oct.2023,Vol.45,No.5【通信作者】潘国庆,E-mail:guoqing_【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自然基金项目(8226110125);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202201AY070001-070)【收稿日期】2023-07-13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肝脏病理改变分析杜芳1,潘国庆1,王霖2,李晓非2,苏国苗1,谢余澄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00;2.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41;3

    2、.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目的分析 42 例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肝穿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了解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及影响病程发展的因素。方法选取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2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住院患者中 42 例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对其进行肝活检穿刺,穿刺组织常规病理 HE、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制片,病理医师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对肝脏炎症、纤维化进行分级分期,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肝功能、HIVRNA、HCVRNA 和 CD4 和 CD8 计数等。结果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各炎症级别组 11 例肝功能生化指标 ALT、AST 无异常,3

    3、7 例组织学检查示肝脏有明显炎症及纤维化改变,由此可见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 ALT、AST 水平与肝脏病理改变不一致。结论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 ALT、AST 水平不应作为判断是否有肝脏损伤的主要指标。建议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在接受规范的 HAART 治疗时,即使肝功能正常也需要同时进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必要时可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关键词】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CD4 细胞;HIVRNA;HCVRNA;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图分类号:R512.91;R512.6+3文献标志码:Bdoi:10.3969/j.issn.1002-1310.2023.05.0

    4、10人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病毒性肝炎丙型(hepatitis C virus,HCV)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即血液(包括输血和输血制品)、性接触(包括同性接触和异性接触)、母婴垂直及静脉吸毒等途径传播。EUROSIDA 研究报道了来自西欧国家的1178例HIV/HCV共同感染患者中,74%为男性,中位年龄56岁,27.8%既往确诊AIDS,8%肝硬化1。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和 HIV 目标是将全球新发现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毒感染人数从 2022 年的每年 500 万减少到 2030 年的每年 50 万2。HIV/HCV 共

    5、同感染患者病情变化较为复杂,在疾病病程的评估、治疗方案的选取、预后评估等存在诸多争议。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多依赖肝功能的生化指标(ALT、AST 等)进行肝脏损害程度的判断,但此类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生化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血清酶学的改变受药物影响较大,不能客观的反应肝组织的损害程度,因此为了解肝组织在病程中的损害程度与肝功能、CD4细胞、HIVRNA、HCVRNA 之间的关系,对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2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住院患者中42 例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肝穿刺组织标本、血清学检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

    6、象42 例患者来自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感染科住院患者,并经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认抗 HIV 阳性,同时抗 HCV 阳性。1.2方法1.2.1肝脏穿刺使用美国 Biopsy 公司生产的 18G 一次性弹射活检针,组织长度1520mm。术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在穿刺允许范围内。B型超声预先定位,确定体表标记。皮肤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弹射切取一条肝组织。1.2.2病理检查肝穿组织长 1.5 2.2cm,肝组织以 10%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 6 24h,常规脱水、包埋、制片;特殊染色:Masson 三色、氨银染

    7、、亚铁氰化钾染色、D-PAS 染色、维多利亚蓝染色;免疫组化:HCV、CK7、CK19;特染及免疫组化试剂由福州迈新公司提供。镜下观察不少于 6 个完整汇管区,由 2 位资深病理医师依据2008 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作出病理诊断。1.2.3肝功能及 T 细胞亚群检测肝功能检测应用贝克曼 AU5400 生化仪,试剂由和光提供;CD4 计数应用贝克曼 DXFLEX,试剂由贝克曼提供;HIVRNA,HCVRNA 应用西安天隆扩增仪,试剂由达安提供。1.3统计学方法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数值变量用(x-s)描述,方差分析比较差异;计数资料用 n(%)描述,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等级

    8、间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频数小于 5 的用 Fisher 确切概率法得出 P 值。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一般情况42 例 HIV/HCV 共同感染病例中男性332性病、艾滋病防治皮肤病与性病2023年10月第45卷第5期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Oct.2023,Vol.45,No.532 例,占比 76.19%;女性 10 例,占比 23.81%,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平均年龄为 38.434.21 岁;患者中静脉吸毒感染占比较高;本研究中 36 例患者接受了规范的 HAART 治疗,见表 1。2.2实验室检测情况42 例 HIV/HCV 共

    9、同感染病例中血清 ALT 异常 40U/L 者 26 例,占 61.90%;AST异常 40U/L 者 27 例,占 64.29%;CD4 200 个/l 15 例,占 35.71%;HIVRNA 阳性 8 例,占 19.05%;HCVRNA 阳性 33 例,占 78.57%;HCV-RNA 阳性患者和 HIV-RNA 阴性患者占比较高,见表 1。表 142 例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基本情况n(%)变量患者例数构成比性别男3276.19女1023.81年龄 371433.33 372866.67感染途径静脉吸毒2150.00性传播1330.95不明原因819.05规范 HAART 治疗

    10、治疗3685.71未治疗614.29HCV-RNA阳性3378.57阴性921.43HIV-RNA阳性819.05阴性3480.95ALT 402661.90 401638.10AST 402764.29 401535.71CD4+绝对计数 2002764.29 2001535.712.3病理学检查情况对 42 例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肝穿标本行 HE 染色,在镜下观察,不少于 6 个完整汇管区。Masson 三色见汇管区不同程度增大,纤维隔长短不一形成,纤维结节大小不一,3 例有窦周纤维化;肝细胞普遍水样变性,易见大核、双核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点、灶状坏死及桥接坏死;9 例出现脂肪变

    11、性,其中大泡性脂变 6 例,小泡性脂变 2例,大、小泡混合性脂变 1 例,4 例肝细胞内可见弥漫棕黄色粗大颗粒沉积,经亚铁氰化钾染色证实均为含铁血黄素颗粒(图 1 图 4)。图 1(HE200)肝细胞水样变性、脂肪变性,以大泡性脂变为主;肝窦内单个核细胞增生,多处点灶状坏死,可见 kuffer 细胞及大核肝细胞图 2(HE100)汇管区扩大,弥漫单个核细胞增生,以淋巴细胞为主;小胆管、纤维隔形成并分隔小叶,小叶内肝细胞灶性脂肪变性图 3(Masson 三色染色 40)小叶结构紊乱,纤维隔形成并分隔小叶,假小叶形成性病、艾滋病防治333皮肤病与性病2023年10月第45卷第5期Dermatolo

    12、gy and Venereology,Oct.2023,Vol.45,No.5图 4铁染色(亚铁氰化钾法)100)肝细胞内弥漫铁颗粒沉积,铁颗粒显示蓝色。肝穿组织各级炎症与血清学指标反应不同。根据慢性肝炎分级、分期标准4镜下判定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如表 2、表 3 所示,轻度炎症 G2 级 5 例,肝纤维化 S 2 级 5 例。中度炎症 G2 级 16 例,肝纤维化 S 2 级 16 例。重度炎症 G3 级 16 例,肝纤维化 S 2 级 2 例,S3 级 13 例,S4 级(早期肝硬化)1 例。活动性早期肝硬化 G4 级 5 例,中度肝纤维化S4 级(早期肝硬化)5 例。3讨论HIV 与 HC

    13、V 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即静脉药瘾、性传播、不洁输血及母婴垂直传播,HIV/AIDS感染者,特别是静脉药瘾者中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比例高达 70%90%,我国近百万 HIV 感染者中,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约占 1/35。本研究结果与姜雪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患者依从性差、HCV合并感染率高、求医意识差等因素有关7。本研究中,42 例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肝穿组织多数患者病理都有明显炎症(37 例)和纤维化(35例),肝硬化比例高(6 例),ALT、AST 正常范围11 例(26.19%)的患者中 9 例(81.81%)病理也有明显炎症和纤维化。在轻度炎症时有 80

    14、%、中-重度炎症时 31.3%、活动性肝硬化时 20%40%的病例会出现正常 ALT、AST 结果。长期用药、心脏疾病或严重感染等原因均会导致血清酶学ALT、AST升高;药物性肝损伤主要病理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类似,特征性表现主要为肝腺泡 III 带区域出现小泡性脂变及大小泡混合性脂变,窦内及汇管区出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白细胞的聚集,部分病变汇管区小胆管增生以及纤维组织增生并胶原化等,本研究患者的肝穿刺组织中均未发现此病理表现,可排外药物性肝损伤。HIV/AIDS 感染者中 HCV 与 HIV 之间相互作用是否加重肝脏损伤,促进病程加剧,说法不一8。有研究表明 HIV 对 HCV 肝组织的炎症活动

    15、和纤维化程度没有显著影响,合并感染 HIV 没有影响 HCV 肝脏组织病理学进程。也有学者认为合并 HIV 感染会表 2 不同炎症等级(G)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指标差异n(%)项目 G2(n=5)G2(n=16)G3(n=16)G4(n=5)F/2P年龄(x-s,岁)性别 男女ALT40U/LAST40U/LCD4100 拷贝/毫升HCVRNA1000 拷贝/毫升38.807.193(60.00)2(40.00)2(40.00)2(40.00)0(0.00)1(20.00)3(60.00)38.943.9713(81.25)3(18.75)9(56.25)10(62.50)8(50.00)1(

    16、62.50)13(81.25)37.883.5212(75.00)4(25.00)12(75.00)10(62.50)3(18.75)5(31.25)13(81.25)38.204.654(80.00)1(20.00)3(60.00)4(80.00)1(20.00)0(0.00)4(80.00)0.177-0.9110.8170.4930.6270.0880.1390.795表 3 不同纤维化程度(S)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指标差异n(%)项目 G2(n=5)G2(n=16)G3(n=16)G4(n=5)F/2P年龄(x-s,岁)性别 男女ALT40U/LAST40U/LCD4100 拷贝/毫升

    17、HCVRNA1000 拷贝/毫升39.145.904(57.14)3(42.86)3(42.85)4(57.14)1(14.28)1(14.28)4(57.14)38.794.3012(85.71)2(14.29)9(64.28)10(71.42)6(42.85)1(7.14)12(85.71)38.203.3211(73.33)4(26.67)11(73.33)9(60.00)4(26.66)6(40.00)12(80.00)37.334.675(83.33)1(16.67)3(50.00)4(66.66)1(16.66)0(0.00)5(83.33)0.237-0.8700.5210.51

    18、30.8950.4600.0510.536334性病、艾滋病防治皮肤病与性病2023年10月第45卷第5期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Oct.2023,Vol.45,No.5对 HCV 感染者的自然病程造成不利影响,加速纤维化和肝硬化进展9。HCV 感染可促进 HIV 的病程,HCV 对 HIV 进展影响程度尚存在分歧10-12。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肝硬化失代偿年发生率3%4%,一旦肝硬化发生,10 年生存率为 80%;失代偿生

    19、存率仅为 25%,Graham CS13等报道,HIV/HCV 合并感染者发生肝硬化的相对危险度为 HCV 单纯感染者的 2.07 倍。在本研究的 7 例死亡病例中,轻中重度炎症 5 例肝硬化 2 例,2 例接受规范的 HAART 治疗5 例未抗病毒治疗。抗 HIV 治疗的 36 例患者中死亡2 例,未抗 HIV 治疗的 6 例患者中死亡的 5 例,提示抗 HIV 治疗有助于缓解 HCV 疾病进展降低 HCV 相关死亡。李志恒等14的研究表明 HCV 感染也会使 HIV患者免疫抑制加重,免疫功能进一步低下,肝脏损伤更加严重。HIV感染会对HCV的自然病程造成影响,加快肝硬化过程,提前进入肝衰竭

    20、期15。我们的研究结果中不同 HIVRNA 水平、CD4 水平、HCVR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纤维化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提示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病毒载量高低、免疫水平高低不能直接判断肝脏病变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提示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肝脏组织学 37 例都有明显炎症及纤维化表现,肝硬化比例高(14.28%),及时开展抗 HCV 治疗十分必要。ALT、AST 水平与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肝脏病理改变不一致,不应作为判断是否有肝脏损伤的主要指标,肝穿刺病理检查可科学、准确判定 HIV/HCV 共同感染患者肝脏病变情况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 Fursa O,Mocroft

    21、A,Lazarus JV,et al.The hepatitis C cascade of care in HIV/hepatitis C virus coinfected individuals in Europe:regional and intra-regional differencesJ.AIDS,2022,36(3):423-435.2 Corona-Mata D,Rivero-Juarez A.The road to HIV and HCV elimination among people who inject drugsJ.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

    22、l,2023,8(6):497-498.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4 王泰龄,刘霞,高琳,等.对慢性肝炎分类、分级分期的探讨 J.肝脏病杂志,1995,3(3):130-133.5 刘映霞,周泱,张路坤,等.HIV/HCV 共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研究 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杂志,2010,4(4):402-406.6 姜雪,赵燕,吉克春农,等.2005-2015 年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 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1237-1242.7 张超,李华,任强

    23、,等.陕西 1018 例 HIV/AIDS 病人 HBV、HCV 及 TP 合并感染情况 J.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0):999-1003.8 Heim MH.Innate immunity and HCVJ.J Hepatol,2013,58(3):564-574.9 董培玲,张可,吴昊,等.140 例成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互影响 J.临床荟萃,2004,19(2):61-63.10 Clausen LN.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solution and progression of HIV/hepatitis C virus in

    24、fectionJ.Dan Med J,2014,61(4):B4838.11 Ceccarelli G,dEttorre G,Mancone M,et al.Accelerate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fter execution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 with HIV/HCV coinfection: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ardiovasc Revasc Med,2011,12(4):262-265.12 Yoo TW,D

    25、onfield S,Lail A,et al.Effect of hepatitis C virus(HCV)genotype on HCV and HIV-1 diseaseJ.J Infect Dis,2005,191(1):4-10.13 Graham,C S et al.Influence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on the course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a metal-analysis.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vol.33,4(2001 Aug 15):562-9.doi:10.1086/321909.14 李志恒,崔燕,李晓霞,等.HCV/HIV 合并感染者肝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 J.医学动物防制,2021,37(1):1-4.15 杨炼,管小琴.HIV 的 T 细胞免疫及其对乙型、丙型肝炎的影响 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2,29(6):333-336.


    注意事项

    本文(HIV_HCV共同感染患者肝脏病理改变分析.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