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浅析.pdf

    • 资源ID:835337       资源大小:1.28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浅析.pdf

    1、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S e p t.2 0 2 3,V o l.3 1N o.1 7 通信作者:刘萍,E-m a i l:9 0 6 1 3 1 7 1 5q q.c o m第一作者:王雅玉,E-m a i l:w a n g y a y u 0 11 6 3.c o m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浅析王雅玉,刘 萍(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 济南2 5 0 0 1 4)【摘要】张仲景在 伤寒杂病论 中论述了心悸的病机证治,提出其病机与心阳亏虚、气血不足、水饮内停、实热内扰、气机郁滞有关。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分别采用温补心阳、温阳降饮、补益

    2、气血、健脾利水、温肾利水、温中祛水、清热泻火、行气解郁、行气化饮等方法。该文以 伤寒杂病论 原文为基础,分析心悸相关病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以期在临床治疗中抓住患者的核心病机,精准辨证,合理选方用药。【关键词】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心悸;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 2 2 2 文献标识码:A D O I:1 0.1 9 6 2 1/j.c n k i.1 1-3 5 5 5/r.2 0 2 3.1 7 0 4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证,患者自觉心中跳动不适,惊慌不安,常伴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现代医学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皆可从心悸论治。早在汉代之前,医籍中便有不少有关心悸的记载,至汉代张仲

    3、景 伤寒杂病论 正式提出“悸”与“惊悸”的病名。在 伤寒杂病论 中有较多论述心悸相关病证的条文,散见于书中诸篇。仲景依据不同病因及临床症状对各种类型心悸进行辨证施治,用药精准,其治疗思路对后世辨治心悸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 伤寒杂病论 中心悸相关条文,对其证治、方药进行归纳分析,以期对仲景原文加深理解,指导临床。1 心悸的病因病机1.1 心阳亏虚 伤寒论 第6 4条:“发汗过多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太阳表证发汗解表当以微微出汗为佳,如果发汗太过,不但表证不除,还可致津液耗伤而出现变证。汗为心之液,发汗过多,心阳随心液外泄,心阳亏虚,中气不足,心神失于濡养,空虚无

    4、主,故见心悸不宁。医宗金鉴 言:“发汗过多,外亡其液,内虚其气欲得自按,以护庇而求定也。”1因此,此种心悸并非仅为心阳亏虚所致,同时伴有气液的亏耗2。伤寒 论 第1 1 2条:“伤 寒 脉 浮,医 以 火 迫 劫之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伤寒表证若以火疗之法强行发汗,津液大伤,非但表邪不解,反致心阳受损。伤寒论类方 言:“以火劫其胸中之阳,起卧不安者,此汤主之,此与少阴汗出之亡阳迥别。”3起卧不安为心阳不足的特征性症状,心为阳中之阳,汗出亡阳,首亡心之阳气。心阳不足,不能下济肾水,水饮上逆,夹火热上冲于脑,则见惊狂。本证心阳亏损较甚,以致亡阳,兼火邪内迫,水饮上逆,心

    5、神浮越,这是与桂枝甘草汤的区别之处。1.2 气血不足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 曰:“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此条所述为惊悸的脉象,脉动为气乱,气乱则惊,脉弱为不足,血虚脉弱,不足以养心,心气虚则悸,故弱脉主心悸。伤寒论 第1 0 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表证不会导致心悸,伤寒二三日即出现心悸且伴烦躁,悸为阳气虚,烦为阴血虚,故此证为中气亏虚、阴血不足、心失濡养所致,除见心中悸动外,还可见烦躁不安的症状。伤寒论 第4 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第2 6 4条:“少阳中风,两

    6、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表证当发汗,少阳病当和解,吐下之法皆为误治。吐下伤气,气虚则惊;吐下伤及脾胃,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血虚不足养心,故见心悸而惊。尺中脉微亦是气血不足的表现。上述3则条文皆为气血亏虚之轻证,仅见心悸、烦躁的表现,均可用小建中汤治疗。伤寒论 第1 7 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心主脉,脉之跳动赖心气鼓动,气血两虚,01 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9月第3 1卷第1 7期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S e p t.2 0 2 3,V o l.3 1N o.1

    7、7经隧不通,阴阳不交则脉结代,心气不宁则心动悸。伤寒溯源集 曰:“伤寒见结代之脉,则知真气已虚,经血枯涩矣此阴阳并虚,法当气血兼补。”4脉结代,心动悸,即为阴血枯竭、阳气衰微之表现,阴血枯竭则不能濡养心君,阳气衰微则无力推动血行,无阳以宣其气,无阴以养其心,心中悸动较甚,不能外达于脉之部位,故见脉结代。1.3 水饮内停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水停心下。甚者心悸,微者短气。”此处患者患有伤寒,患伤寒者,常伴脾胃虚弱,如果饮水较多,失于运化,则水停胃中,见心下满,上犯于肺则喘。水饮停滞中焦,轻者短气,重者心悸。伤寒论 第3 5 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必作利

    8、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3 0条:“卒呕吐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此两则条文所描述的病机基本一致,皆为脾失健运、水饮停滞中焦,然小半夏加茯苓汤伴有水饮上逆,故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脾胃之阳受损,水饮停滞中焦,阻遏阳气则四肢厥冷;水渍肠中可致下利;胃停水冲逆于膈,则见呕吐、心下痞满;心受水凌则见心悸;水饮冲逆则见眩晕。伤寒论 第3 8 5条:“霍乱热多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悸者,加茯苓二两。”霍乱为上吐下泻之证,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若患者不欲饮水,为中焦阳虚、寒湿内阻、清浊不分所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寒饮上凌于心则见心悸。此

    9、证与茯苓甘草汤证、小半夏汤之心悸虽均为水饮停滞中焦之证,然茯苓甘草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证以水饮实邪为主,此证以脾胃阳虚为主,为二者之区别。伤寒论 第8 2条:“太阳病发汗心下悸,头眩,身动真武汤主之。”真武汤证的心悸亦由水饮所致,其病机为发汗损伤阳气,肾阳虚弱,水饮停滞下焦。里有停饮,发汗而不利水为误治。发汗后伤及阳气,肾阳虚弱,水气内动,为阴寒之证。水气凌心则致心悸,水犯于胃则致胃中悸动;水饮内停,上犯清窍则见头眩;水邪乘虚犯于经脉,经脉动悸,则会“身动”“振振欲擗地”。1.4 实热内扰 伤寒论2 6 5条:“伤寒,脉弦细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胃不和,烦而悸。”少阳病发汗可损伤津液,致邪热传

    10、里而出现阳明实热证。阳明胃经与心相通,胃肠燥热,循经上扰于心,进而出现心烦、心悸等症。经络考 云:“胃足阳明之脉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5即述阳明胃经病变患者易出现心慌、心悸的症状。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曰:“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此处心气不足,意为心悸、心烦6。此证之心悸为上焦热盛所致,火热上扰心神则见心烦、心悸,火热迫血妄行则见吐血、衄血。1.5 气机郁滞 伤寒论 第3 1 8条:“少阴病,四逆四逆散主之。”本条虽言少阴病,但不见恶寒蜷卧、下利清谷、脉微细、但欲寐等全身虚寒的症状,因此应为少阳病6。少阳气机闭塞,热郁于内,上扰心神则见心悸,上犯于肺则见咳嗽

    11、,下注于肠则见泄利;气机郁滞、水液代谢失常则见小便不利,血运不畅则见腹中痛。伤寒 论 第9 6条:“伤 寒 五 六 日 中 风,往 来 寒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小柴胡汤主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经络考云“手少阳之脉布膻中,散络心包”“胆足少阳之脉以下胸中,贯膈”,少阳经经脉循行和心悸的发病部位密切相关,心悸的发作多与少阳不和有关7。少阳主胆及三焦,胆失疏泄,可影响三焦,导致其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则可出现水饮内停,因停积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饮停中焦,上凌于心则见心下悸。四逆散及小柴胡汤之心悸虽均由少阳气机不利所致,但具体病机略有差别。四逆散病机为腠理不和,气机闭塞,阳遏于

    12、内,热扰心神,无明显里虚之证8。小柴胡汤证为邪在少阳致枢机不利,邪在半表半里,故往来寒热;邪热郁于胸胁,则见胸胁苦满;邪热郁于胃肠,则见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外邪可内传于少阳,证明中气已虚,兼有气机不利,则易致水饮内生。故小柴胡汤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中气亏虚,兼有水饮停滞。2 心悸的治法2.1 温补心阳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能温补心阳,用于治疗发汗过多所致的心悸轻证,仅见汗出、心悸等症。方中桂枝温补心气,轻扬走表,甘草留恋中焦,载还阳气,一表一里,补中气而养气血,故外可止汗而内可除悸。桂枝、甘草辛甘化阳,甘草又可补益中11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9月第3 1卷第1 7期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

    13、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S e p t.2 0 2 3,V o l.3 1N o.1 7 焦,防止阳虚水逆的发生。2.2 温阳降饮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用于治疗心阳受损较重且伴水饮上逆之证,常见心悸、惊狂、卧起不安等症状。桂枝、甘草温补心阳;芍药助阴碍阳,故去之;甘草、生姜、大枣资助中焦之气,化生气血,培土制水;蜀漆、生姜祛除水饮;伤寒论类方 云:“以火逼汗,亡其阳中之阳,故用安神之品镇其阳于心中。”3故用龙骨、牡蛎固摄阳气,镇静安神。诸药合用,既可外散风寒通阳以逐邪,又内敛虚阳潜镇以固脱,从而达到散敛并施

    14、、阴阳同治之功。2.3 补益气血 小建中汤、炙甘草汤 小建中汤用于治疗气血亏虚心悸之轻证,中虽已亏,表尚未和,故不可大补9。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倍芍药意在补益阴血,加饴糖调建中州。桂枝汤服用时常啜稀粥温服而令汗出,而此方不用,故其意重在补益中虚,而不在解表证之邪。炙甘草汤证气血亏虚较甚,为心悸重证,可见脉结代的表现1 0。方中生地黄、阿胶、大枣、麦冬、麻子仁滋养阴液、宁心安神,人参、桂枝、炙甘草、生姜益心气、通心阳,助气血化生。其中人参味甘寒,可安神、止惊悸。生地黄用至1斤,煮之以酒7升,酒性温热,可使生地黄寒凉之性转为温性,意在温补肾脏。气血亏虚较甚,常累及五脏之根,致肾气虚弱。脉之跳动虽由

    15、心所主,而脉跳动有力,赖于肾气上升与心阳相济。故炙甘草汤虽有滋阴养血、通阳复脉的功效,但其用意以补助肾中气化,使其壮旺上升,与心中之气相济为要1 1。2.4 健脾利水 茯苓甘草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茯苓甘草汤证之病机以水饮实邪为主,中焦阳虚不甚明显。水饮所致心悸兼症较多,患者可见咳喘、呕吐、下利、四肢厥冷等症。方中茯苓淡能利水,甘能宁心助阳,生姜用量独重,辛可散饮,二药与甘草合用兼可补益中气,防水饮再生;桂枝2两、甘草1两温振阳气,仅为桂枝甘草汤中桂枝4两、甘草2两用量的一半,可见此证阳虚之轻。小半夏汤降逆散水、和胃止呕,用于治疗支饮呕吐、用药后呕吐、心下水停等证未愈,又出现眩晕、心悸的症状,为

    16、病重药轻,水饮结聚较甚,且已呈上冲之势引起,故加茯苓3两,一则配半夏、生姜健脾和胃,二则淡渗利水以助散饮邪,三则宁心安神以平心悸,可见仲景用药之考究。2.5 温肾利水 真武汤 肾虚水泛之心悸用真武汤治疗。附子可起少阴之沉寒,复气机之畅行,蒸化水饮,张锡纯称之为“果有真寒,无所不治”的强势之药1 2。黄帝内经 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以白术苦温健脾、温补中焦以治水,茯苓健脾淡渗利湿,二药配合附子以化气利水。水饮上逆,配伍生姜发散肺胃水气,并能温经散寒。芍药通经利水,同时可制约附子、生姜辛燥伤阴之性。此方虽以温振肾阳为主,但仍不忘健运脾胃,脾胃健则水有所制,可增强化气行水之功。2.6 温中祛

    17、水 理中丸加茯苓 理中丸加茯苓主治脾胃虚寒、水湿不化、水气上逆扰于心所致的心悸,以脾阳亏虚为主,而水饮实邪不甚。方中干姜、白术温阳散寒化饮;人参、甘草、茯苓健脾益胃,补益中土,防水饮再生;茯苓淡渗利水,与人参同用,宁心安神,为止悸要药。诸药合用,以温中散寒为主,兼能化饮利水,则中焦可温,寒湿可化,心悸可平。2.7 清热泻火 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泻心汤 仲景虽未明确提出阳明实热内扰之心悸的治疗,而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为阳明内热证的主治方药,故推测可用二方治疗此证心悸。若见大便干、谵语者,可用小承气汤,方中大黄清热泻下,枳实、厚朴消胀除满、行气导滞;若仅见心烦者,可用调胃承气汤,方中大黄苦寒泄热

    18、通下,芒硝咸寒润下,炙甘草固护胃气,大黄与甘草同煎,减其荡涤泻下之性,主要取其泄热之力。上焦热盛所致心悸用泻心汤治疗。方中重用大黄,唐容川谓其“既速下降之势,又无遗留之邪”,取其清热泻火、苦降行瘀之功,达上病下取之意;黄连泻中焦之火,治心火诸病,合大黄入血分清热;黄芩泻上焦之火,清气分之热。三药合用,折三焦之火,火降热清则心悸可平,血可自止1 3。2.8 行气解郁 四逆散 四逆散主治气机闭塞、阳郁于内所致的心悸。方中柴胡疏肝气、畅脾气,使气畅而四肢通;芍药收敛阴血,与甘草相伍,为芍药甘草汤之意,可生津血、泄郁结、畅气道1 4;枳实调理气机,与芍药相伍,即为枳实芍药散,可宣畅气血,解中焦郁滞;甘

    19、草益脾补土,与柴胡相伍,有“辛甘发散为阳”之意。四药相合,调土疏木,和解枢机,调畅道路,输布阳气,则诸症可除。2.9 行气化饮 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茯苓 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茯苓主治少阳枢机不利、中气亏虚、水饮内21 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9月第3 1卷第1 7期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S e p t.2 0 2 3,V o l.3 1N o.1 7停所致的心悸。方中柴胡助少阳枢转,以引邪外出;半夏、人参、甘草补益中焦脾胃,助柴胡祛除外邪,且半夏祛痰降逆止呕;“心下悸,小便不利”,为水停心下所致,而无明显热盛之症1 5。因此,去苦

    20、寒之黄芩,加茯苓淡渗利湿。诸药合用,疏利少阳三焦,补益脾胃,使少阳三焦枢机畅达,气行则水行,脾胃之气旺盛,则水液运化亦无停饮之弊。3 小结通过分析 伤寒杂病论 可见心悸多与心、肝、脾胃、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病因有外感六淫、气血阴阳失调、饮食不节等,虚证多见阳虚或气血两虚,实证多见水饮上逆、实热内扰、气机郁结。仲景重视阳气不足在心悸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桂枝、茯苓为其治疗心悸的常用药物,在温补心阳的同时注重补益脾肾阳气,以防水饮内生。治疗中应辨明病变部位、寒热虚实,据其病机选用温补、通利、清热、祛饮等方法,合理选方用药。参考文献1 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6.2 郑丰杰.

    21、伤寒论 辨治心阳虚三方证治解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 0 1 6,3 9(1 2):9 7 3-9 7 7.3 徐大椿.伤寒论类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 0 1 1.4 钱天来.伤寒溯源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 0 0 9.5 张三锡.经络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 0 1 2.6 胡希恕.胡悉恕伤寒论讲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 0 1 7.7 唐飞,刘建和.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治疗心悸J.中医药临床杂志,2 0 2 0,3 2(2):2 5 6-2 5 8.8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 0 1 1.9 夏一娇,王凤荣.从虚实角度辨证论治心悸浅

    22、探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 0 1 0,2 4(1 0):3 4-3 5.1 0 徐田红,徐淑江.张仲景和法定悸规律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2 0 0 2,1 7(7):3 9 1-3 9 2.1 1 李园园,朱初麟,王永霞,等.炙甘草汤在心律失常治疗方面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 0 1 0,3 7(8):1 4 9 4-1 4 9 5.1 2 张锡纯.中药亲试记M.刘观涛,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 0 0 7.1 3 刘惠杰.于增瑞活用四逆散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 0 2 0,2 6(6):8 5 2-8 5 4.1 4 苗婷婷.三黄 泻心 汤的 研 究进 展J.湖南 中医 杂志

    23、,2 0 1 6,3 2(3):1 9 0-1 9 2.1 5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 0 0 9.(收稿日期:2 0 2 2-0 7-0 3)作者:冷雪琴,E-m a i l:l e 0 6 3 6 3 9 01 6 3.c o m从五运六气和开阖枢理论解读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体会冷雪琴(山东省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山东 淄博2 5 5 4 0 0)【摘要】该文主要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进行解析,从五运六气和开阖枢理论解读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应用体会。顾植山教授从五运六气和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灵活运用该方,强调利用运气结合时象、证象、脉象发挥柴胡桂枝干姜汤调理少阳枢机的作用,将厥阴病

    24、引出少阳,或邪气由少阳刚入太阴之时,阴证机转回少阳则病愈。【关键词】五运六气;开阖枢;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顾植山中图分类号:R 2 8 9;R 2 2 2 文献标识码:A D O I:1 0.1 9 6 2 1/j.c n k i.1 1-3 5 5 5/r.2 0 2 3.1 7 0 5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 伤寒论,具有解表清里、温中散结、清 肝 胆 之 热、温 脾 胃 之 寒 的 功 效。笔 者 自2 0 1 6年4月开始跟诊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深入研究了五运六气和开阖枢理论并阐释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体会,扩大了本方的应用范围。基于该理论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功效、方证,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1 五运六气和开阖枢理论依据五运六气理论见于 黄帝内经素问 运气七篇大论,是契合“天人合一”思想治疗疾病、调节健康的理论。五运六气主要探讨了“天人合一”以实现人体31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9月第3 1卷第1 7期


    注意事项

    本文(《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浅析.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