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镜花缘》雅集书写及其文化意蕴.pdf

    • 资源ID:831684       资源大小:703.2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镜花缘》雅集书写及其文化意蕴.pdf

    1、镜花缘 雅集书写及其文化意蕴李璐含(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清代李汝珍的 镜花缘 是“以小说见才学”的代表作,其描述的雅集活动是作者“论学说艺”的载体。小说叙述了上苑雅集、女学塾雅集、卞园雅集等六次雅集活动。这些雅集书写具有揭示主题、预示情节发展的作用,也是导致小说结构碎片化、人物形象雷同化等艺术缺点的因素。就文化内涵来说,镜花缘 的雅集书写折射了清代盛极一时的才女文化,以及乾嘉学术风气对整个社会文化的浸染。厘清雅集与文本、社会文化的关系,有助于对该书的思想倾向做出正确评价。关键词:李汝珍;镜花缘;雅集;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2、009-7740(2023)03-0010-06收稿日期:2023-07-28作者简介:李璐含(1996原),女,四川德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李汝珍,生于乾隆时期,卒于道光年间,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 年),李汝珍随兄长李汝璜来到海州,长期寓居在板浦(今连云港市板浦镇)。海州与扬州相隔不远,海州学者如凌廷堪、许乔林、许桂林等,深受乾嘉学派之扬州一派的影响。李汝珍寓居板浦期间广交文人英彦,并师从凌廷堪学习音韵。乾嘉时期的社会文化、乾嘉汉学,以及海州学人研究音韵的风气,是他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文化土壤。镜花缘 是李汝珍耗费数十年心血创作而成的作品,胡

    3、适对这部小说十分欣赏,认为“李汝珍所见的是几千年来忽略了的妇女问题,他是中国最早提出这个妇女问题的人,他的 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1531。学界对 镜花缘的女性观、才女群像、才学等相关内容多有研究,如李灿朝的 镜花缘 才女群像新论、刘忠保的 从镜花缘 看李汝珍的女性观、姜莉的 镜花缘“妇女问题”再思考等。实际上,镜花缘的两大主题进步的女性观和炫耀才学的特色,均由贯穿小说的雅集书写体现出来。目前,学界大多关注到古代诗歌和文章对文人雅集活动的反映,鲜有人对小说中的雅集书写开展深入研究。明清章回小说中的雅集书写颇繁,其中以 红楼梦 和 镜花缘 为典范,甚至可以说 镜花缘 是继 红楼梦 之后

    4、大量描述雅集活动,并借此实现多样化艺术功能的一部作品。探究 镜花缘 雅集书写及其文化意义,把握作者的创作倾向和乾嘉时期的文化氛围,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 镜花缘 的内蕴,以及小说反映的清代才女文化与学术风气。一、镜花缘 中的雅集书写所谓“雅集”,即为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讨论学问的小型集会。雅集涉及两大要素:一是氛围适合的活动场所;二是参加雅集者情趣相投。明清两代,文人之间诗文酬唱蔚为风气,雅集则是文人交游、切磋艺文的重要场所,对推动诗文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康熙四年(1665 年)的江村唱和,康熙七年(1688 年)的红桥唱和,以及康熙十年(1671 年)的秋水轩唱和,对清词的发展均有助推

    5、之功。雅集不仅是推动诗词文赋创作的重要媒介,还深刻影响了其他文学体裁的创作。镜花缘 中描述的雅集活动共有六次,其回目分布、雅集地点、活动内容,以及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的相关信息见表 1。镜花缘 书写的六次雅集是故事发展的枢纽,反映了清代文人结社活动的某些共性特征,以及才女宴游雅集活动的社会生活场景。暖阁雅集中,武后趁着酒兴与上官婉儿赌酒吟诗。作者对此次雅集着墨虽少,但营造了十分浓郁的氛围,为上官婉儿显露才气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Sept.2023No.32023 年 9 月第 3 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空间。上苑雅集中

    6、,武后命群臣赴上苑赏花,在九十九根象牙签上写了九十九种花名置于签筒内,在场者每掣一签,便以其上所写花名为题作诗一首。上官婉儿在此次雅集中依然诗才超越群臣,才名大振。武后受此激励,意欲寻访能文的才女,以备召见并量才加恩任用。其后,镜花缘 多次通过人物之口提到上苑雅集,可见这次雅集的意义非同一般。第八回唐敖向林之洋解释何以“近来女子读书,如果精通,比男子登科发甲还妙”237时,介绍了上官婉儿与群臣在上苑雅集中的赛诗盛况,以及武后因此查访能文才女并开女子科考的举措。由此可见,这两次雅集是故事引子,为百花仙子降谪人间和武后为女子开科取士做了铺垫,更呼应了作者在第一回所言明的创作动因“此书所载虽闺阁琐事

    7、,儿女闲情,然如大家所谓四行者,历历有人: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其贤者彰之,不肖者鄙之;女有为女,妇有为妇;常有为常,变有为变”21。黑齿国女学塾的两次雅集,第一次雅集的参与者有卢紫萱、黎红薇、多久公、唐敖,第二次雅集的参与者有卢紫萱、黎红薇、唐闺臣等。这两次雅集相互呼应,不仅写出了参与者所论学问内容之丰富,而且在表现女子惊世才华的同时,还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在第一次女学塾雅集中,卢紫萱、黎红薇、多九公三人围绕音韵学、儒家典籍、史学等知识展开讨论。多九公学有不逮,偏偏自视甚高、好胜心强,在善于雄辞论辩、条分缕析和缜密推论的两位才女的追问中汗如雨下,最终狼狈逃离学塾。显然,作者是以衬托之

    8、法来表现女子知识之渊博和见闻之广博的。第二次女学塾雅集描述的是才女之间学问才识的比拼,唐闺臣与卢紫萱就 春秋 的内容要义、周礼 中的礼制仪范、中原历史与朝代更替等问题相互诘问,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表现了女子的机警之智、论辩之才和过人之识。李汝珍着墨最多的雅集,是绿香亭雅集和卞园雅集,其中描述卞园雅集的篇幅最长,约占全书四分之一。绿香亭雅集是众才女参加女科考之前的聚会,主要活动是作诗、猜谜、饮酒,休闲娱乐的成分较多。卞滨对才女们说:“你们只管多聚几日,等考事完毕,我们还要同你们做诗聚聚哩。”2397卞园雅集则是廷试放榜后才女们为了庆祝高中而举行的宴游集会,成为她们各显才华、呈现技艺的舞台。卞园雅集是

    9、 镜花缘 雅集书写的重头戏,对百名才女的才华技艺作了充分展示。由小说内容可见,才女们不仅学识过人,熟读经史子集,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医卜星算等知识,而且多才多艺,谙熟百家杂艺,如琴箫、书法、垂钓、斗草、弈棋等。可以说,卞园雅集书写是对才女群像的全方位、多层次描绘,着力表现了众才女的智慧、学问和才能。二、镜花缘 雅集书写的艺术功能(一)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镜花缘 问世以来,人们对它的评价各执一端、观点各异、高下不一。给予这部作品较高评价的人往往着眼于这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如胡适赞扬说“几千年来,中国妇女问题没有一个人能写的这样深刻,这样忠厚,这样怨而不怒”1530。贬低这部小说的人大多对李汝珍显才炫

    10、学有所不满,如杨懋建评论说,“作者自命为博物君子,不惜獭祭填写,是何不径作类书而表 1 镜花缘 中的雅集活动雅集所在回次组织者参与者地点主要活动暖阁雅集第三至四回武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暖阁赏雪吟诗上苑雅集第六回武后公主、上官婉儿等上苑赏花作诗女学塾雅集第十六至十八回卢秀才唐敖、多久公、卢紫萱、黎红薇黑齿国女学塾讨论古书注解等学问女学塾雅集第五十二至五十三回卢紫萱阴若花、唐闺臣等黑齿国女学塾谈论经史等学问绿香亭雅集第六十一回叶氏夫人众才女绿茶亭谈论茶艺与养生卞园雅集第六十八至九十四回卞滨等众才女卞园展示音韵、经史知识,以及抚琴、弈棋等技艺11必为小说耶?即如放榜谒师之日,百人群饮,行令纠酒,乃

    11、至累三四卷不能毕一日之事。阅者昏昏欲睡矣,作者犹津津有味,何其不惮烦也”3154。有的研究者则兼顾两面,如李辰冬指出,“镜花缘 的成功,在它以高度的想象来批评社会;而它的弱点,在生活的表现少,学问、知识的表现多”3155。陈寅恪说:“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4279镜花缘 的才学内容主要通过雅集书写展现出来,对这部小说思想主旨的认识和评价也应以雅集书写为切入点。暖阁雅集中,上官婉儿作一首诗,武后饮一杯酒,“起初是一首诗一杯酒,后来从两首诗一杯酒,慢慢加到十首诗一杯酒。上官婉儿刚把诗机做的略略活了,诗兴还未一分,武后酒已十分”21

    12、7。小说以夸张手法描述二人吟诗赌酒的过程,从诗歌艺术水平角度盛赞上官婉儿的诗才,称她的诗歌“胸罗锦绣,口吐珠玑”227。在场的文臣都赞叹说:“天生奇才,自古无二!”227黑齿国女学塾的两次雅集中,黎红薇、卢紫萱、唐闺臣、阴若花引众多古书谈论学问,蕴含了作者希望女子都能饱读诗书的美好理想。卞园雅集书写更是以才女的学问见识、才能技艺为表现重心,以不厌其烦的知识陈列和不厌其详的场景描述悬置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种几近西方酒神狂欢式的以铺陈才学为主要内容的雅集书写,属于典型的赋的手法,旨在形成类似交响乐中的“和声”一样的叙事效果。隐藏在雅集书写文本之后的,是作者“胆识与贤智兼收,才色与情韵并列”的才女理

    13、想。小说宣扬女性德才学识、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社会理想,以及宣扬女性权利、改变女性命运的政治理想。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没有内容丰富的雅集书写,镜花缘 弘扬女性风采的思想主旨就会减色许多。(二)参与故事情节的架构首先,雅集活动的开展预示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就故事情节而言,镜花缘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六回为序幕,主要叙述百花仙子在西王母寿宴上与嫦娥、风姨发生争执,立下赌约,武则天夺取李唐政权后,乘醉下诏令百花在严冬天气一齐绽放,导致百花仙子和其他九十九位花神都被贬降凡尘。第七回至第五十回为第二部分,主要叙述唐敖、唐小山(百花仙子的转世之身)和其他花神转生后的故事。唐敖应试高中探花,因被

    14、人告发而黜降为秀才,于是决意与妻弟林之洋结伴遨游海外,一路上救助了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最后在小蓬莱入圣超凡,了道成仙。唐闺臣得知消息后,不畏劳苦赴海外寻访,终未得见,只得回归中原。第五十一回到第一百回是第三部分,叙述的核心故事是武则天开科考试录取才女一百人,才女们举行庆祝宴会,在宴会上尽显其能,然后分别。此外,小说还叙述徐承志、骆承志、文芸等人起兵反对武则天,攻破酉水关、巴刀关、才贝关、无火关后逼迫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得以复位等一系列事件。在小说第一部分中的暖阁雅集和上苑雅集中,上官婉儿表现出了不亚于须眉的文学才华,激起了武后的欣赏之意和爱才之心。于是,武后下诏寻访天下女才,专为女子开科取才。此

    15、外,暖阁雅集中武后趁酒酣下诏令百花于严冬同时绽放,错乱了花期,导致百花仙子等一干仙人被贬凡尘,才有了百名才女在女科场上大放异彩、人生抱负得以施展之事。这两次雅集书写相当于 镜花缘 主题故事的导入部分,拉开了人间叙事的序幕。而小说描写的最后一次雅集卞园雅集,在将众才女才华展示活动推向高潮的同时,也预示了她们欢聚时光的终结和故事尾声的到来。其次,雅集书写对故事情节发展也造成了消极影响,导致故事情节碎片化。镜花缘 除了描述了上述六次雅集,还叙述了各种微小型集会,作者的主要目的是将聚会作为炫耀才学的空间载体,如第六十回描写的燕紫琼宴嘉宾的情形,第六十四回叙述的孟家、卞家才女们的聚会。这些场景描写与故事

    16、主要情节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导致故事情节在主线之外枝蔓横生,影响了故事的连贯性与生动性。如果说小说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雅集书写尚能与情节发展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读性的话,那么第三部分的雅集书写连篇累牍地炫耀学问知识,导致故事情节被割裂分散在密集呈现的博物知识中,形成了碎片化叙事,损害了故事的完整度与审美属性。(三)影响了人物形象塑造镜花缘的雅集书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具12有两重性,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凸显了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强化了读者对人物个性的直观印象。在暖阁雅集和上苑雅集中,上官婉儿独自一人与众文臣赛诗,其诗思之敏捷和诗意之高妙,令那些号称饱学之士的文

    17、臣们汗颜不已。黑齿国女学塾中,面对来自天朝大唐的唐敖、多九公二人,卢紫萱、黎红薇毫不怯场,表现得落落大方。她们先是彬彬有礼,虚心向多九公请教学问。待发现多九公并无渊博学问之后,她们没有立即拆穿他的真面目,反而以带有反讽意味的话语追问不已,使多九公陷入了尴尬境地。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作者将雅集作为表现人物学问载体的预设,削弱了人物的个性特点。鲁迅先生说:“(镜花缘)载着诸子百家,人物花鸟,书画琴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法,无一不备。还有各种灯谜,诸般酒令,以及双陆马吊,射鹄蹴鞠,斗草投壶,各种百戏之类。件件都可解得睡魔,也可令人喷饭。”5293作者频繁安排才女们在雅集上吟诗作赋、侈谈学问和显露才艺,影

    18、响了对人物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使人物淹没在丰富驳杂的文化知识之中,成为作者张扬才情、卖弄学问的道具。第六十九回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介绍参加宴集者的姓名,连续罗列了七十八位才女的姓名,对能够反映人物思想个性的言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却不甚用心。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罗列才学知识的心情过于迫切,以致完全忽视了应该根据人物特点来设定其才学知识,结果是如果将某人的才学技艺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身上,也没有丝毫违和之感。比如,卞园雅集中众才女行酒令,国瑞徴的飞句为“长春,列子 荆之南有蓂灵”,柳瑞春的飞句为“王祥,张河间集 备致嘉祥”,吕祥蓂的飞句为“张良,屈原 九歌 吉日兮辰良”等。这些飞句与她们的个性或

    19、性情毫无关联,说明人物只是作者输出知识的提线木偶。相比之下,红楼梦 所叙黛玉、宝钗等人的联诗,“笔下各能自尽性情,毫不乖舛”6565,且能以各人吟诵的诗句隐喻或暗示其性情与命运。镜花缘 艺术上不及 红楼梦 处,于此可见一斑。三、镜花缘 雅集书写的文化意蕴任何文学书写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语境和文化土壤。小说文本反映并阐释社会现实,而社会环境是文本产生的基础和依据。镜花缘 雅集书写的内容与明清之际的才女文化,以及文人结社、题画题字等社会风气遥相呼应,形成表里相称的互文关系,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一)反映了清代才女文化和女子结社之风明清两代,可谓才媛辈出。晚明以来,女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整体文化

    20、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大家族非常重视女子的德行教养和才华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以才学见识著称的女性。比如:吴江叶氏家族中的叶纨纨、叶小纨和叶小鸾三姐妹,“均称才女,尤以小鸾为惊才绝世”7238;王思任的女儿王端淑禀承家学,饱读诗书,兼通经史,有 吟红集 宜楼集 恒心集 和 留箧集 等传世;名闺淑媛顾太清深受家族文化浸染,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其词作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之美誉;幼而好学的吴藻诗书琴画样样精通,文学上别有造诣,著有 花帘词 一卷。社会大环境对女子施展才华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因而清代女子文学创作取得的成就,以及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机会,都远远超越前代。严迪昌在 清词

    21、史 中指出,“前人著作中通常称为 闺秀的女性作家,到清代其数量的浩瀚,名家之众多,真正是盛况空前,史所未有”7562。镜花缘 中的众才女自幼接受教育,学问渊博,才华横溢。如唐小山“到了四五岁,就喜读书,凡有书籍,一经过目,即能不忘。且喜家中书籍最富,又得父亲、叔叔指点,不上几年,文义早巳精通”279。镜花缘 中才女受教育的情况,正是明清之际女性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的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李汝珍一反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偏见,认为“今日灵秀,不独钟于男子”,着力表现才女们在文才诗情、经史学问、武艺才干、经济治世等方面的过人之处,因而其笔下的女性人物成为明清现实社会中才女的写照。较高的文化修养

    22、和丰富的才情文思,激发了明清才女们对风雅生活的向往之情,形成才女结社之风。结社酬唱历来属于文人士子之事,至清代闺阁女子结社唱和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时的才女们不再满足于独自吟咏,也像封建文士那样交游酬唱,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讨论学问、切磋诗艺,女子诗社遂应运13而生且蓬勃发展。一些文名卓著的文人如袁枚还招收女弟子,“先后收列门墙的女性诗弟子包括其胞妹等在内总数在五六十人之多,并至少举行过二次大规模的 闺阁 社集活动”7714。这些知名文人女弟子的集会与酬唱活动更易引起关注,如康熙年间著名的蕉园诗社诸闺秀,“分题角韵,接席联吟,极一时艺林之胜事。终清之世,钱塘文学,为东南妇女之冠,其孕育滋乳之功,

    23、厥在此也”8385。据莫立民 清代女子诗社研究 一书统计,见于文献记载的清代女子诗社近三十个,清代堪称我国古代女子诗社演进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912,其时女子结社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色彩。镜花缘 中的才女们在集会时分韵联诗、争比才艺,是清代知识女性雅集活动的艺术化再现,也是当时社会女子结社之风的反映。清代女子开展的结社聚会活动虽然较为常见,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诗作,但是记录活动具体情形的文字较少,使得后人难以窥其面貌。而 镜花缘 中的相关描写,使我们可以了解女子结社聚会的具体情形。女子雅集一般选择清幽雅致或风景秀丽的场所,如李汝珍笔下的卞园凝翠馆,对面是个戏台,两旁都是丹桂,周围山石堆成一道松岭,四

    24、面接连俱是青松翠柏,极其清雅2427,是女子游赏娱乐的绝佳场所。雅集的具体活动内容有联句、对韵、弈棋、抚琴、赋诗等。封建文士在聚会时可以推杯换盏、交谈甚欢,或分韵赋诗,或同题唱和。女子在雅集中也能效其风尚,享受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享受到的欢乐。清初,山阴祁氏家族商景兰婆媳举行的梅市唱和要求即景题咏,“引葡萄之树,芍药之花,题咏几遍。经梅市者,望若十二瑶台焉”10727。这一雅集活动吸引了嘉兴才女黄媛介远道而来参与酬唱,成为流传一时的佳话。清代女子结社赋诗的生活图景以文学想象的方式在 镜花缘 中得以显现,如上苑雅集时上官婉儿作诗近百首,卞园雅集时道姑为众才女所作的百韵诗更是佳句联翩。(二)反映了乾嘉

    25、时期的学术风气文学具有时代性,“不特诗文,小说亦然,因时代、社会环境之变异,而产生不同形态,反映当时社会风尚和社会制度,故小说作者的生活时代、环境,及作者之学养对作者思想皆有巨大影响”323。清廷为巩固其统治,一面采用怀柔政策,奖励学术、礼待文人,一面施以高压,大兴文字狱。乾嘉之际,封建文士惕于文字之祸,回避现实矛盾而专注于学术研究,注重考据、强调实证的乾嘉朴学迅速崛起。当时的知识分子以严谨的态度,采用训诂、校勘、注释、考据、辨伪等方法,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整理和考订,形成了新的学术风气,一时间精研经史成为士人的时尚。李汝珍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长期居住海州板浦地区,其师友亲朋中有不

    26、少乾嘉学派的成员。无论从社会大环境还是从周边小环境看,李汝珍长期浸润于乾嘉学术的文化氛围之中,深受其学术风气的影响。镜花缘 蕴含的丰富文史经学知识,渗透的考据思维和批判精神,都是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所致。比如,在乾嘉学者追求博学精神的影响下,镜花缘 以大量篇幅叙述了有关音韵学、考据学的知识。胡适指出,李汝珍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博学的时代,故那时代的小说,也不知不觉的挂上了博学的牌子,这是时代的影响,谁也逃不过的”1531。乾嘉学者继承了顾炎武提倡的博学以文、多学而识的传统,致力于成为饱学之士。李汝珍也是遍览群籍、才学富赡的文士,如他在镜花缘 第一百回中自称“读了些四库奇书”。他的好友许乔林在 镜花

    27、缘序 中称赞该书“枕经葄史,子秀集华,兼贯九流,旁涉百戏”11。不但如此,镜花缘塑造的才女形象,也带有了乾嘉学派的印记。第十八回中,多久公与卢紫萱、黎红薇谈论学问,引述的经史典籍有 毛诗 易经 汉书 周礼 仪礼 左传 尔雅 等。卢紫萱说:“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2211这番话正是乾嘉学者求博求实的治学精神的体现。镜花缘 中涉及大量音韵学知识,更是乾嘉学派的分支扬州学派的风气熏染所致。李汝珍不属于扬州学派,但其师友多有精研音韵的,是扬州学派的中坚力量,如凌廷堪、徐铨、许乔林等。李汝珍与他们“论文之暇,兼及音韵”5165,吸收了扬州学派以

    28、音韵训诂之学为学问根基的思想。李汝珍将扬州学派之风气带入 镜花缘 创作,对音韵之学格外关注。第十七回中,卢紫萱所说的“读书必先识字,要识字必先知音。若不先将音辨明,一概似是而非,其义何能分别?14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2198,全然是扬州学派学术主张的翻版。要之,尽管世人对以小说见才学的 镜花缘 褒贬不一,甚至有人指出李汝珍一味炫耀才学,对小说结构、人物形象多有损害。但是,笔者以为小说的雅集书写是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的,读者可以透过文本感受到作者在学术上的勤苦用心,领略清代才女文化的无穷魅力。参考文献:1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上海:上海书店,1979.2李汝珍.镜花缘M.张友鹤,

    29、辑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3苏淑芬.镜花缘研究M.中国台北:台湾出版社,1978.4陈寅恪,陈美延.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7严迪昌.清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8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M.上海:上海书店,1990.9莫立民.清代女子诗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10朱彝尊.静志居诗话M.姚祖恩,黄君坦,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1张蕊青.镜花缘 与清代中期的学术思潮J.宁波大学学报(人

    30、文科学版),1999(4):13-16,40.The Collection Writing of Flowers in the Mirror andIts Cultural ImplicationLI Luhan(College of Literatur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Abstract:LI Ruzhen s Flowers in the Mirror in the Qing Dynasty is an example of“learning from novels”and theactivities des

    31、cribed are the carrier of his“theory of art”.The novel narrates six gathering activities,such asShangyuan gathering,women s school gathering and Bianyuan gathering.These elegant collections have the functionof revealing the theme and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and are also the factors th

    32、at lead to the artistic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novel structure and the similarity of the characters.In terms of culturalconnotation,the collection writing of Flowers in the Mirror reflects the talented woman 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of Qianjia on the whole social culture.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collection and the text and social culture is helpful to make a correct eval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tendency of the book.Key words:LI Ruzhen;Flowers in the Mirror;collection;cultural implication15


    注意事项

    本文(《镜花缘》雅集书写及其文化意蕴.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