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心流”,幸福之问的最优解.pdf

    • 资源ID:831134       资源大小:835.7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心流”,幸福之问的最优解.pdf

    1、央视记者在街头,随机对各色路人提问:“你幸福吗?”这是 2012 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或许大家更记得的是那句啼笑皆非的回答“我姓曾”在当年引发了网上热议。对于内敛的国人来说,要将这样细腻的情感宣之于口着实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相信每一个人严肃思考这个问题时,心里都会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你幸福吗?”本身是一个简单的闭合问题,答案无非是与否,只是这是与否之间的力量都可以压得人在顷刻之间哑口无言。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也十分难回答。或许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的潜台词是,用优异的成绩换取学历,用学历换高薪的工作,用钱、地位、权利换来认可、尊重和幸

    2、福。我们似乎很难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路径里去想到“到底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否只有唯一的标准”,以至于长大后我们也不敢对自己发问,叩问现在的生活是否是我们想要的,这种叩问很可能是对成功信仰的背叛,是打开让人陷入恐慌和不安的潘多拉魔盒。主流幸福观当然是想要幸福快乐但离不开金钱地位。英文说幸福是“Well-being”,直译为“好的生活状态”,拥有生理满足与精神世界秩序井然的双重属性,显然对后者的追求是人与动物的直接区别。因此,对人来说幸福是比钱财地位更让人神往却又更难以企及的东西。那么在回答“你幸福吗?”这个问题之前,或许我们更需要讨论的是“幸福是什么?”“心流”,是来自内心的一股暖流爱因

    3、斯坦对“相对论”的解释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个男人和美女对坐一个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坐在火炉上一分钟,那么他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一个小时。”这恰与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教授提出的“心流”概念不谋而合。“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达到忘我的境界,甚至扭曲对时间空间的感受。这种体验本身会带来莫大的平静和喜悦感,甚至使人愿意付出旁人不理解的巨大代价以换得。米哈里致力于研究幸福感这一心理现象超过 30 年,致力于精确地分析幸福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形成的原因,可以说是世界上的幸福专家。研究的结果汇集在其学术著作心流一书中。想象一下你佩戴着一个

    4、电子呼叫器,每当呼叫器一响,你就要立刻记录当下的情绪和体验。这就是米哈里团队研发出的新方法,名为“心理体验抽样法”。不同于其他的心理学研究以访谈记录和问卷为主,为了追寻藏在时间长河里与个人感受息息相关的幸福奥秘,该方法简单直接,用以评估每位受测者的主观体验。这样的监测会持续一周,一周后受测者交回一份代表他个人生活剪影的记录。这种人生体验的剖面分析记录回收超过 10 万份。在海量的样本数据里,研究人员发现,当谈起一种神秘的体验时,大家都会采用非常相似的描述:内心感到一种甜蜜的暖流,米哈里将其称为“最优体验”,或是更传神的一个词“心流”。这种体验和财富地位并无关联,不论男女老幼,即使不同的文化背景

    5、下的人也有同样的感受。如果你以为“心流”是“肤浅的感官享乐”,这样的理解则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虽然毫无压力的享乐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快乐,但这样的快乐轻如鸿毛,是短暂的。正如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财富的人,在短暂的放纵之后,也会觉得空虚一样,“心流”通常在一个人极致地发挥了自己的体能与智力,沉浸在完成某项艰巨任务的过程中,而非坐心流,幸福之问的最优解 文 孙梦璇随笔70COMPREHENSIVE71EDUCATION TODAY今日教育December 2023享其成的时候。虽说案牍劳形,但沉醉其中时会生发出对生命的掌控感,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种掌握命运的感觉,在俯仰之间万物皆可为

    6、陈迹的世界里,是何等的惊喜。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奇妙的是,这一体验早在几千年前庄子庖丁解牛一文中就给出了示例: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杀一头肉牛。只见他熟练自如地按着牛,一瞬间仿佛人刀合一。庖丁在牛身上翻腾着,刀与骨叮当作响,既踏着桑林舞曲的节拍,又打着经首乐章的节奏。一切是那么的和谐一致,美妙动人。杀牛显然不是什么让人愉快的简单工作,但人就是有在苦涩生活中展现灵光的本领。可以说几乎人类所有的行动都可以有心流的最佳状态,缔造幸福的钥匙正掌握在自己手中。幸福不是追求的结果,而是分分秒秒的点滴体验,是附带的现象。“心流”,是需要一直培养的能力想要进入心流需要“明确的

    7、目标”“及时的反馈”“匹配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对自我意识的操控。简单来说就是要锻炼我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是进入心流的前提。注意力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充当了看门人的角色,在海量的信息世界里,挑选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进入意识进行加工,以帮助我们的大脑不会过载而死机。这一过程是其他心灵活动回忆、思考、感觉、做决定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注意资源是一直有限的精神能量。可以说,我们如何使用注意力,决定了会塑造怎样的记忆、思想和感觉,从而会创造怎样的自我。我们的注意力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孩子长到四五岁之后,有了一定行动能力,会开始模仿大人的行为:比如孩子自己穿衣服、扫地。这个时候,你发现他某个步骤做

    8、错了,你会怎么做?可能绝大多数家长第一反应都是立马告诉他这是错的,然后阻止他的行为,并亲自示范正确操作。又例如,当孩子在专心玩玩具的时候,家长过来对孩子说“宝贝,吃饭啦!”如果孩子没有回应,家长就开始吼叫了“为什么不听话!快点啦!”当孩子在专心看书的时候,家长端过来一杯水“宝贝,来,喝点水”。但其实无论父母是出于什么好意,都已经错在了第一步,那就是你打断了孩子。这样的场景,时时刻刻在无数个家庭中不停地上演。当孩子沉浸在玩具、书籍或者其他事情的时候,家长的反复介入打断,侵蚀着孩子原本就脆弱的专注力。一个人在投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学着不去打断他,即便知道这件事情是错的,也不应该立马打断,

    9、这是对一个幼小生命体的尊重,把发生一切可能性的权力交还给孩子。不随意打断孩子说话、做事,这应该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在孩子身边,父母更多的需要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当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是绝对的专注,为什么我们很难进入心流呢?因为心流活动需要能力与挑战的平衡。假如任务的难度过高,会随着挑战与能力的关系转变,个人的体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当两者均位于最高点时,最容易产生心流,即最优体验。高高低技能挑战激发焦虑忧虑冷漠无聊放松控制心流71EDUCATION TODAY今日教育December 202372随笔72COMPREHENSIVE令人

    10、感到挫败、紧张和焦虑,进而陷入对自我能力的怀疑;如果任务太过简单,我们的能力绰绰有余,在起初的轻松之后,便是无聊和乏味,并不能收获成就感。只有与能力相匹配的难度,激发个人全身心的投入才可能触发心流,个人价值得到极致的发挥。如今我们常常会听到许多家长抱怨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崩溃、忍不住暴跳如雷。成年人总是容易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孩子,自己与孩子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在父母看来非常简单的道理,孩子也需要时间和反复学习自行领悟。如果题目难于孩子目前的认知发展水平,父母的暴怒与不理解,只会让孩子更无助和焦虑。如果题目简单,孩子完成起来很轻松,也需要父母正确引导孩子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单纯夸奖孩子聪明。因为聪

    11、明是一个内部稳定且不可改变的特质,而努力是内部不稳定且可变的因素。这意味着可以引导孩子明白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达成目标。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他将 612 岁,也就是小学阶段,称之为“勤奋-自卑”时期。儿童脱离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进一步来到学校这个微型社会环境中,学会了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我。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儿童以稳定的注意力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体验学业的乐趣。如果一个儿童能顺利完成学业,持续地获得成功,他也会获得勤奋感,并在未来独立生活或承担工作时充满信心;反之,则可能会习得性无助而产生自卑。因此,小学阶段是锻炼孩子体验到心流

    12、的最佳时期。“心流”,打开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当我们知道了通向幸福的大道是控制意识,让更多的任务进入心流,放到更大的人生远景来说,如何拥有长期的幸福,找到人生的专注点?书中的一个研究案例给出了解答。15 岁的萨姆和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并无二致,健全的自我画像远还没有成形。想想初中时的自己,我们都对这辈子要做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没有独立的认知也没有清晰的目标。只是在社会环境潜移默化指令的驯化中知道有一个人生必做清单:上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一次偶然的家庭旅行,一家人去到百慕大的珊瑚礁旅行并潜水,一下子打开了萨姆心灵世界的大门。萨姆惊叹于瑰丽的海下世界,神秘、美丽而又危机四伏的海底世界令他如痴如醉,在回

    13、到学校后也久久不能忘怀。于是,他就下定决心做进一步探索,在高中选修了许多门生物课程,目前正向海洋科学家的目标迈进。海底世界惊心动魄的美霸道地闯进了萨姆的意识,使他彻底爱上了海洋科学。这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并不是他的自我或目标主动投射注意力,或是父母老师要求的,这与他一向喜欢做的事、对大自然的美的喜爱产生了共鸣。他觉得探索海洋的神秘值得继续追寻,于是这次意外事件逐渐内化成一系列清晰的目标学习更多有关海洋的知识、选修相关课程、进大学、做一名海洋生物学家。这时的萨姆不再需要别人告诉他,他是谁,他该做什么,萨姆完成了自我的构建。最终,在这个故事里,成为海洋生物学家这个目标引导萨姆把注意力集中于海洋与海洋

    14、生物。目标和注意力形成一套循环的因果关系。最初,他是无意间发现海底世界之美的,注意力帮助他重塑自我目标,后来,他刻意去追求海洋生物学的知识,自我就开始塑造注意力。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兴趣、潜能大不相同。单一的目标即使很好,也只能吸引一个群体中十分之一的人去追求。他人提供的目73EDUCATION TODAY今日教育December 2023标,必有其主观偏好和私利,因此目标要自己去寻找。孩子是否能积极地探索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所在,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密不可分。米哈里认为:好的环境就是不替孩子设立目标。家长当然不可以什么都不管,但家长设定的、不可以做的界线要清晰,界线之

    15、内的空间是孩子的,即给他留下较大的自选空间,并且家长对孩子当下的兴趣、所做的事情和感受要留心和重视。人生目标的获得不能抄袭,没有捷径。米哈里说:“获得最优体验的手段,不能浓缩成一个秘诀,也不能背诵下来重复使用,每个人必须自行从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中学习。”父母和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呵护孩子心中好奇的火种,鼓励探索,允许不那么听话,允许不循规蹈矩,铺好更宽更广的道路,让自由的灵魂可以在旷野肆意奔跑。“心流”,做减负教育下的快乐小孩“内卷”和“躺平”无疑是当下最热的两个议题。“内卷”原是一个人类学的学术名词,现在更多用来指大家在同一赛道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

    16、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与之相对的词是“躺平”,是指在无力反抗的裹挟中逐渐缺乏奋斗的信念,从而选择自我放弃。放在教育赛道里的“内卷”和“躺平”意味着什么呢?是“卷”孩子:用各类补习班填满孩子的亲子时光,是不停刷题攀比成绩。孩子的“躺平”是啥也不干,啥也不学,任其自由发展。在躺平和内卷之间,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从心流理论的逻辑来看,“卷”的本质应该是“提升自己”,“躺”的本质是“避免内耗”。幸福不是躺平,是在将个人智力和体力发挥到极致的时刻,每次挑战都是获得幸福的契机。2023 年 10 月 15 日起,教育部颁布新规,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立规定则,打响了反内卷的又一枪。如果没有辅

    17、导班,孩子的学业会落后吗?如果没有大量的作业,孩子会在学业竞争中胜出吗?对于长期在焦虑中挣扎的中国父母来说,无疑又多了一层焦虑。随着“双减”政策的重锤落地,教育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孩子的学业负担大大减轻,也将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双减”政策背后,更需要家长引起重视的是,如何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因此,家长更需要补课和学习。父母不能再用自己成长的时代经验去判断未来不确定的社会,没有任何一条既定的轨道是绝对正确的。而“双减”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可能留出时间空白来供家庭谋划。如果家庭利用了这个时间的空白,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那么就可以培养出人格独立、内心温暖善良、有活力和灵性的孩子,而

    18、不是一个个不快乐又紧绷的小孩。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也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去思考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和“幸福是什么?”一定程度上是有重叠的。想想现在一线的教师,有谁感到作为一位老师的幸福呢?如果我们每个老师在教育的面前都是感到疲惫不堪的,那么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又能走多远呢?教师自己都感受不到幸福,又怎会培养出拥有幸福能力的孩子呢?减负教育,不光是对学生的减负,也是对老师的减负。让学生探索多元人生,让家长放下攀比和焦虑,让老师重拾职业的幸福感,教育之路也许就可以揭开本质的面纱。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73EDUCATION TODAY今日教育December 2023


    注意事项

    本文(“心流”,幸福之问的最优解.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