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房颤管理(最终版)(1)PPT课件.ppt

    • 资源ID:749839       资源大小:4.79MB        全文页数:7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1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房颤管理(最终版)(1)PPT课件.ppt

    1、房颤的规范化管理 汉中市中心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 心二科心二科 耿李科耿李科 12015年中国数据:年中国数据:发病率:0.05%患病率:0.2人/100人(20岁)我国房颤患病人数超1000万新发患者不断增多 房颤患者人数 1000万以上万以上2房颤导致卒中数量每年约有52.5万l脑血管病患病率(总体、农村及城市)均呈上升趋势上升趋势l城市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高于农村l卒中患者至少有700万万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心源性卒中发病率占7.5%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Mehndiratta MM,et al.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14;85:1308131

    2、2.doi:10.1136/jnnp-2013-3069923我国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率较低,且不同医院相差较大Stroke.2016;47:1803-1810American Heart Journal,2016,179:186中国中国2016年三甲医院抗凝治疗率差别较大年三甲医院抗凝治疗率差别较大平均抗凝治疗率平均抗凝治疗率29.12%中国中国2016年非三甲医年非三甲医平均抗凝治疗率平均抗凝治疗率11.44%41.3%美国美国2016年平均抗凝治疗率年平均抗凝治疗率.调研北京地区20家三甲医院和12家非三甲医院的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情况4房颤给社会、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房颤卒中治疗的

    3、相关费用:每个患者一年花费为30438.3元,其中AF的治疗仅占0.3%,61.5%的费用用于住院治疗,21.1%的药物花费用于二级预防房颤导致脑卒中房颤导致脑卒中的治疗成本每年的治疗成本每年达到达到49 亿人民币亿人民币房颤治疗成本每年达到300 亿人民币300亿亿/年年49亿亿/年年 普通门诊病例:1500元x800万=120亿RMB 普通住院病例:5000元x250万=125亿RMB(并发症)病例:10000元x50万=50亿RMB中国卫生经济,2013(12):5-7VAL U E IN HE A LTH R E G I O NAL I S S U E S 2(2 0 1 3)1 3

    4、5 1 4 05目前我国房颤管理存在的4个方面问题中国循环杂志.2014年10月 第19卷第5期(总第129期):323-324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年 1月第 5卷第 1期:5-76中国进行房颤综合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提高房颤的早期诊断率规范房颤药物治疗普及和规范新型治疗技术成立房颤中心,建立我成立房颤中心,建立我国房颤综合管理模式国房颤综合管理模式开展房颤长期管理7中国房颤中心建设项目专家定稿会暨全国项目启动会 2016年12月27日,中国房颤中心建设项目专家定稿会暨全国项目启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8房颤中心对患者全程管理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规范

    5、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9心房颤动的定义 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房室传导存在时)。10临床分类新增临床分类新增临床分类新增临床分类新增临床分类:继发于结构性心脏病的房颤、局灶性房颤、:继发于结构性心脏病的房颤、局灶性房颤、:继发于结构性心脏病的房颤、局灶性房颤、:继发于结构性心脏病的房颤、局灶性房颤、多基因房颤、外科术后房颤、二尖瓣狭窄和人工心脏瓣膜相多基因房颤、外科术后房颤、二尖瓣狭窄和人工心脏瓣膜相多基因房颤、外科术后房颤、二尖瓣狭窄和人工心脏瓣膜相多基因房颤、外科术后房颤、二尖瓣狭窄和

    6、人工心脏瓣膜相关房颤、运动员房颤和单基因房颤关房颤、运动员房颤和单基因房颤关房颤、运动员房颤和单基因房颤关房颤、运动员房颤和单基因房颤11房颤病因(1)常见于心脏及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约占60%)。(2)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房颤动约占20%。(3)高血压心脏病(约占10%)。(4)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预激综合征等。(5)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房颤动。(6)无明显原因的特发性心房颤动。情绪激动、肥胖、急性酒精中毒、手术等。12房颤的筛查-ESC房颤指南13房颤的筛查一、房颤筛查对象:1)65 岁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筛查;2)TIA 或者卒中患者;3)植入起搏器的患者,程控时需要关心 AHRE

    7、;4)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甲亢、心脏外科术后、慢性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14房颤的筛查15临床评估-症状和病史1.心排血量可减少25%以上。2.少数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心悸、胸闷;初发房颤中21无症状。3.心绞痛、心衰、晕厥。16临床评估-症状和病史4.动脉栓塞,体循环以脑栓塞最常见。风心病房颤患者中60、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90以上心源性血栓来自左心耳。5.房颤的临床类型(阵发,持续,永久)有无基础心脏病和可逆因素 药物疗效17临床评估-体格检查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颈静脉搏动不规则注意:心室律突然规整应该考虑1):恢复窦性心律2):演变为房速或者房扑3):完全性房

    8、室传导阻滞或者交界性心动过速。如使用洋地黄,考虑洋地黄中毒。18临床评估-心电图心电图:心律(证实房颤)有无左室肥厚,既往心梗 有无预激,束支阻滞 测量各心电图参数,判断有无药物作用 有无其他心律失常19临床评估-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瓣膜情况瓣膜情况 左右心房大小左右心房大小 左室大小和功能左室大小和功能 右室峰压右室峰压 左室肥厚左室肥厚 左房血栓左房血栓 心包疾病心包疾病20临床评估-其他检查动态心电图:诊断未明确的心律失常 评价心室率控制情况运动试验:心室率是否满意控制 运动诱发房颤 选择c类药物时除外心肌缺血食管超声:检测有无左房血栓 指导转复电生理检查:了解宽QRS心动过

    9、速的机制 了解起始心律失常 是否可进行消融治疗21房颤治疗新策略:1.抗凝治疗:升为第一位2.率律治疗:控制心室率,复律并维持窦律3.上游治疗:纠正病因和诱因房颤的治疗目标及策略22抗凝(抗栓)治疗房颤所致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20%。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约5%,是无房颤患者的5.6倍;瓣膜性房颤脑卒中发生率是无房颤患者的17倍。23中国房颤抗凝治疗现状CHADS2(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2的房颤患者:欧洲华法林使用率约为55,而中国约为20。全球华法林INR(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率(2.03.0),平均为50.3,中国INR达标率与印度相当仅为36。中国50以上的患者主

    10、要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中国未应用华法林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医师的选择,由于医师的经验不足,导致其不敢向患者建议应用华法林。(医患关系)24房颤的卒中预防机械心脏瓣膜或中度或重度二尖瓣狭窄机械心脏瓣膜或中度或重度二尖瓣狭窄评估卒中风险:评估卒中风险:CHA2DS2-VASc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否否0a1 2无需抗血小板或无需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抗凝治疗(IIIB)NOAC(IA)b考虑考虑OAC(IIaB)有明确的有明确的OAC禁忌证禁忌证的患者,考虑使用的患者,考虑使用LAA封堵装置封堵装置(IIbC)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评估禁忌证评估禁忌证纠正可逆性出血风险因素纠正可逆性出血风险因素

    11、VKA(IA)b,c是是OAC:口服抗凝药物:口服抗凝药物VKA:维生素:维生素K拮抗剂拮抗剂LAA:左心耳:左心耳a:包括不伴有其他卒中风险因素的女性:包括不伴有其他卒中风险因素的女性b:对于只伴有:对于只伴有1个其他风险因素的女性,个其他风险因素的女性,推荐等级是推荐等级是IIaBc:对于机械性心脏瓣膜或二尖瓣狭窄患者,:对于机械性心脏瓣膜或二尖瓣狭窄患者,推荐等级是推荐等级是IB252016年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卒中风险评估CHACHA2 2DSDS2 2-VASc-VASc评分评分根据CHA2DS2VASc积分,新指南提出了选择抗栓治疗策略的方案(图1)。积分2分需要抗凝药物治疗。1

    12、分 可阿司匹林或者抗凝治疗。0分 不需抗栓。2627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系统积分3分,提示出血高风险!须警惕,并定期复查;积分0-2分,出血低风险28评分越高 出血风险越大29HAS-BLED 评分用于出血风险的评估时,应避免将出血危险因素等同于抗凝治疗的禁忌证。不能仅依靠这些评分就将患者排除在抗凝治疗之外。出血高危人群往往也是栓塞高危人群,抗凝治疗对多数患者仍增加净获益。出血风险评估解读30可以干预的危险因素31非干预性出血因素32抗凝药种类凝血酶凝血酶间接间接抑制剂:抑制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凝血酶凝血酶直接直接抑制剂:抑制剂:DabigatranDabigatr

    13、an(达比加群酯)(达比加群酯)、比伐卢定比伐卢定维生素维生素K K拮抗剂:拮抗剂:华法林华法林X X因子抑制剂:因子抑制剂:RivaroxabanRivaroxaban(利伐沙班)(利伐沙班)、ApixabanApixaban(阿哌沙班(阿哌沙班)33依据风险进行的抗凝治疗34 如果接受华法林的患者,INR 控制不稳定,应考虑换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而ESC指南根据临床研究显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抗栓疗效不劣于或优于华法林和颅内出血风险减少,建议优先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与新型口服抗凝药解读35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在抗凝策略中的重要性降低患者拒绝接受任何一种OAC(口服抗凝药),可考虑

    14、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单一治疗只限于因过高的出血风险而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者 36华法林最大疗效多于连续服药4-5天后达到,停药5-7天后其抗凝作用才完全消失。开始治疗给予1.5-3.0mg/d,至少每周测量1次INR,使INR2.0-3.0。INR值持续稳定,每月监测1次。37v9058名房颤患者v食管超声发现174例(1.9%)左房血栓患者v左心耳血栓151例,左房腔23例v华法林抗凝4818天,80.1%经TEE检查血栓溶解v未溶解的血栓即使延长抗凝治疗时间也很少溶解抗凝治疗使血栓溶解Jaber.AmHeartJ2000;15038华法林禁忌围手术期或外伤明显肝肾功能损害中重

    15、度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妊娠其他出血性疾病39INR增高或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处理40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与外周动脉疾病:建议此类患者仅应用华法林治疗,最佳策略尚有待探讨。41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或冠脉介入术:1、急性期需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联合治疗2、置入金属裸支架的房颤患者可短期(4周)进行三联抗栓治疗,随后应用华法林与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建议氯吡格雷)治疗。12个月后若患者病情稳定,则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42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3、尽可能避免使用药物洗脱支架,以减少三联抗栓治疗的

    16、疗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三联抗栓治疗(3-6个月),之后给予华法林加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治疗,必要时可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12个月后若病情稳定,可单独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43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1、在卒中急性期进行抗凝治疗将会增加颅内出血或梗死后出血的风险,因此不推荐为发病2周以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抗凝治疗。2、房颤患者脑卒中急性期推荐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每日150300mg。3、发病2周以后若无禁忌证应开始抗凝治疗,其治疗原则与一般房颤患者相同。44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心房扑动 回顾性研究显示,心房扑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与房

    17、颤患者相同,因此应遵循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原则对此类患者进行处理。45复律的抗凝原则 肝素或华法令直到肝素或华法令直到INR为为2.0,停用肝素,停用肝素药物转复为窦律后 华法林(华法林(4W)静注肝素 药物转复为窦律后药物转复为窦律后食管超声 华法林华法林(INR2.0-3.0)房颤持续时间不明或48h(3W3W)心房无血栓心房无血栓紧急转复紧急转复46左心耳封堵术4748左心耳封堵适应症房颤时间3个月,持续性、永久性房颤(非风湿性瓣膜病所致);18岁(建议 75岁1);CHADS2-VAS评分2分;HAS-BLED评分3分;可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有华法林应用禁忌证或无法长期服用华法林

    18、。49左心耳封堵50“率与律”之争 人们曾对复律和维持窦性心律寄有“美好”的期望,推测只要维持窦性心律就能更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就能更好保护心功能,就能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危险,从而省去使用华法林,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的麻烦。51“率与律”之争 但在医疗实践中,一是永久性房颤很少可能复律,持续性房颤中即使复律成功,长期用现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胺碘酮),一年可维持窦性心律者,仅一半左右,并且在这一半中,也有些患者会房颤复发,但因为用药后(尤其用胺碘酮)没有症状而未引起医生与患者的关注。52控制心室率目前对于反复发作、窦律难于维持、不能正规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或不能随访者,采用室率控

    19、制同样是AF的一线治疗。室率控制加之合适的抗凝治疗,患者的远期预后与维持窦律效果相仿。53控制心室率的标准症状性房颤患者,应严格控制心室率(静息时心室率80 bpm);左室功能正常的无症状性房颤患者,宽松心室率控制策略(静息时心室率110 bpm)541.受体阻滞剂2.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3.洋地黄4.上述药物无效时:胺碘酮5.决奈达隆控制心室率药物55胺碘酮2014美国指南:1、静脉应用胺碘酮可用于无预激房颤重症患者控制心室率(I,A降至IIa,B)2、当其他药物治疗不成功或禁忌时,口服胺碘酮可用于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IIa,C降至IIb,C)3、合并预激的房颤患者,不能静脉应用胺碘酮控制心室

    20、率(IIb,B降至III,B)4、胺碘酮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的地位降低56心率控制57节律控制直流电复律药物复律维持窦律58直流电复律59直流电同步转复优先考虑1、成功率8088,加上药物几乎达到1002、术前用奎尼丁、胺碘酮、索他洛尔、或普罗帕酮3、能量与房颤颤动波周期的长度和有效不应期均呈反比,与V1导联f波振幅呈负相关,100J200J4、停用洋地黄2天,纠正低血钾(使血钾4mmol/L)5、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心衰、低血压等并发症措施:措施:60药物复律61房颤的非药物治疗房颤的非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根治治疗起搏治疗房颤体内心房转复除颤器(IAD)外科迷宫术新的预防心房颤动患

    21、者栓塞的方法经皮左心耳封堵术62房颤的非药物治疗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导管射频消融2015年中国房颤指南中写到:对于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A)63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2014年美国房管理指南中导管消融的适应证:1、至少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无效或不能耐受,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A),对阵发性房颤的限制减少;2、至少一种AAD无效或不能耐受,有症状的持续性房颤(a,A),证据等级由B变为A;3、症状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权衡利弊及药物和消融治疗临床转归后,可在AAD之前行导管消融治疗(a,B),进入一线治疗;64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推荐

    22、级别逐渐提高65房颤的电生理基础1.多子波折返学说2.局灶驱动伴颤动样传导3.肺静脉波假说66房颤的电生理基础肺静脉及其周围的心房组织是房颤维持的关键部位,一方面有来自肺静脉的局灶快速兴奋在此处易于出现颤动样传到,另一方面易于在此处形成折返激动,从而使房颤的维持更具自稳性。67房颤的电生理基础心房电重构是指房颤的反复发作或连续电刺激所导致的心房肌有效不应期进行性缩短和离散度增加,频率适应性下降、消失和反向变化等。心房电重构仅仅是房颤过程中的一种电生理现象,而并非房颤机制的本质。68房颤导管消融1.肺静脉前庭环形消融 分别进行左、右肺静脉前庭环形消融隔离2.节段性补充消融 在完成主环消融径线后,

    23、通常肺静脉前庭的电学隔离还不完全,部分节段可能残存传导,因此需要在消融线上或偏肺静脉口侧,寻找残存传导部位的最早激动点,进行节段性补充消融69房颤导管消融3.心房峡部线性消融 若术前有右房房扑发作史,或肺静脉隔离术后有右房房扑发作4.心房碎裂电位消融 属于房颤基质的消融5.心房神经节消融6.上腔静脉标测消融70消融常见并发症1.急性心脏穿孔2.血栓栓塞3.肺静脉狭窄4.术后左房房速5.左心房-食管瘘6.膈神经麻痹71冷冻球囊消融房颤72冷冻球囊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尤其是病例不多、操作经验不够熟练的中心或术者,采用冷冻球囊对阵发性房颤进行消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广。随着绿色电生理理

    24、念和技术的实行及推广,可实现极低射线量(甚至低于10mGy)下完成整个消融术,且几乎可实现造影剂零使用,而冷冻球囊往往需要数百乃至上千mGy的放射剂量,数十毫升甚至更多的造影剂。另一方面,除了广为人知的膈神经损伤之外,最近比利时学者报告,由于冷冻球囊导管过粗,随访1年时,高达20%的患者可能残留医源性房间隔缺损。73个体化治疗是临床工作的首要原则。而冷冻球囊消融不符合此原则。阵发性与持续性房颤的主要区别在于,顶部甚至二尖瓣峡部是否参与房颤的维持,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换言之,某些阵发性房颤患者,单纯的环绕肺静脉口周消融或者冷冻都不足以消除房颤。但如果进行顶部甚至峡部消融,即可获得成功。因此,不认为冷冻球囊会成为阵发房颤的首选术式,至少在主要中心不应该、也不会成为首选。74上游治疗1.定义 通常将针对房颤发生的病因、基质治疗称为房颤的“上游治疗”控制血压、治疗OSAHS、戒烟、控制体重、治疗甲亢等2.药物:ACEI、ARB、他汀类降脂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75上游治疗上游治疗76总结总结-四大关键变化四大关键变化1.CHA2DS2-VASc取代CHADS22.阿司匹林地位下降3.新型抗凝药成为治疗新选择4.导管消融的地位更加突出5.我国患者评估和治疗不充分。77房颤的紧急处理流程78谢谢79


    注意事项

    本文(房颤管理(最终版)(1)PPT课件.ppt)为本站上传会员【可****】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