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学可能世界与元宇宙.pdf

    • 资源ID:734062       资源大小:1.39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文学可能世界与元宇宙.pdf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2023年7月Vol.23 No.4Jul.2023摘要:“元宇宙”的概念起源于科幻小说,它作为一种对世界存在模式的奇特构想吸引着许多人的关注。元宇宙在现实化的过程当中对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元宇宙文艺逐渐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从“可能世界理论”的角度理解元宇宙,意味着“世界”这一要素,在文学生产与接受的过程中,其本体地位将会发生变化。以元宇宙为代表的虚拟世界扩展了作者与读者的认识范围与实践领域,这也意味着虚拟世界“元”的存在为虚构与现实的转换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关键词:虚构;元宇宙;虚拟现实;可能世界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671-3699(2023)04-0048-07DOI:10.3969/j.issn.1671-3699.2023.04.009近两年“元宇宙”频繁登上热搜榜,但对元宇宙与文学关系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从可能世界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的例子。在文学虚构世界中出现的“元宇宙”属于可能世界的一种,在通信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它逐渐摆脱自身概念化的存在,开始从虚构向现实渗透,以一种虚拟存在的方式成为现实世界的补充。“元宇宙”作为可能世界实现了从虚构到现实的跨越,并且以虚拟的形态与现实世界相互渗透,将对人类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在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则很大程度表现为对“世界”这一要素的影响。“元

    3、宇宙”不仅意味着读者与作者的认识与实践领域的扩大,也意味着它自身作为虚拟世界“元”存在而带来的让虚构转向现实的更多可能性。一、“元宇宙”与“世界”(一)“元宇宙”及其关键要素斯蒂芬森(Stephenson)于1992年发表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首先提出了“元宇宙”(meta-verse)这一概念。“元宇宙”更直观的模样则是在 黑客帝国 头号玩家 等一系列科幻作品中被真正展现出来。元宇宙的概念虽然是由斯蒂芬森提出的,但他并未对其进行详细阐述,这也导致元宇宙缺乏一个明确且统一的定义。韩国学者崔亨旭将元宇宙定义为“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无限世界,一个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多维数字时空,里

    4、面既有基于实用目的被增强的现实,也有被现实化的虚拟想象,而人们可以通过现实世界中的入口进入其中”1。加拿大学者鲍尔(Ball)认为,元宇宙是一个实时渲染的3D虚拟世界的可互操作的大规模网络,可以使无限数量的用户同步和持续体验2。国内学者对其的定义也各有不同,喻国明教授认为元宇宙“是从互联网进化而来的一个实时在线的世界,是由线上、线下很多平台打通所组成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和文明系统”3。王文喜教授则从科学与技术的角度入手,认为元宇宙“实质上就是广义网络空间,在涵盖物理空间、社会空间、赛博空间以及思维空间的基础上,融合多种数字技术,将网络、软硬件设备和用户聚合在一个虚拟现实系统之中,形成一个既映射

    5、于、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4。从上述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们都强调了技术、交互、用户、虚拟这四个元宇宙的关键要素。技术是进行元宇宙讨论的物质支持与前提,缺乏技术发展的支撑,元宇宙只能停留在虚构文本当中,收稿日期:2023-01-03基金项目:2022年度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元宇宙语境下文学媒介与读者的关系研究”(NC22C319)作者简介:童志涛(1998-),男,四川泸州人,西华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艺理论。文学可能世界与元宇宙童志涛(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48第4期因此元宇宙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原有的IT技术是元宇宙出现的基础,“随着

    6、元宇宙的发展不仅会促进现有技术的升级换代,而且也会促进新技术的出现”4。交互则代表人与人、人与世界、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交互性”(interaction)作为元宇宙的重要特征之一,让“元宇宙不再是向受众进行单向信息输入,而是让受众拥有主动改造虚拟环境的创作工具,甚至不一定需要依赖特定界面,而是直接运用思维操控”5。由交互性可引出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需要具备的另一个核心要素用户,也就是人这一要素。用户的参与和互动是虚拟世界必需的组成要素,缺少人类自主的交往活动,元宇宙将失去其自身的意义,没有用户,虚拟世界将只是一个空洞的数据库6。虚拟则体现了元宇宙的性质,即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元宇宙的虚拟性

    7、取代了它刚诞生时的虚构性,在计算机技术的加持下,它成为了物质性的存在,与虚构有了本质的区别。因此,从以上四个要素出发可以将元宇宙定义为:在各种核心技术支持下,以用户为核心,实现用户深度交互且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但这样的定义淡薄了人文气息与哲学思考,因此有必要把源自莱布尼茨(Leibniz)的可能世界理论引入对元宇宙的考察,这将有助于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元宇宙。(二)“世界”壁垒的游移柏拉图把世界分为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马克思将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自为世界。而按照莱布尼茨在 神义论(Theodicy)中的观点,世界又可以分为可能世界与不可能世界,可能世界是世界可能存在或者本可以存在的方式。元

    8、宇宙作为一个可能世界的存在是人们最直观的感受,但它从形而上的存在变得具体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莱布尼茨为证明上帝的正义性,正式提出“可能世界”这一概念。在神学层面,莱布尼茨将可能世界作为上帝全善与正义实现的基础,上帝从脑海中所有可能世界里选择了一个最好的,创造为现实世界。在哲学与逻辑学层面,“事物当其不自相矛盾时,就是可能的;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当他们属于同一个可能世界时,亦即当他们可能共同存在时,便是可共存的”7,即一个事物只要自身无矛盾性,就是可能的事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事物如果可以共存,便可以构成一个可能世界,因此可能世界可以有无数个。二十世纪以来,逻辑学将可能世界主要分为三类:我们能想象到

    9、的任何世界、逻辑上无矛盾的世界、不能被定义而只能通过举例说明的世界。然而,文学与逻辑学并不完全一致,它虽然也坚持矛盾律、排中律等逻辑要求,但受解构主义的影响,坚守传统逻辑思维并非是一条铁律,因此文学研究中应当给予可能世界更广阔的阐释空间,即认为可能世界是人们能够想象到的任何世界。现实世界是“我们现实系统的中心,是我们所处的世界”8,而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人类进行物质实践的世界。可能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替代选择,是可以成为现实世界但又并未成为现实世界的世界。从实际存在的角度看,可能世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际存在但由于主体的局限而无法被我们认知的世界”969,也叫“具实存性可能世界”,如由于认知能力的

    10、缺乏导致的对现实世界的误读;真正的可能世界则是另一类非实存性的,“它只是事物的一种可能趋势和状态,但并没有成为现实”970,如项羽并未自刎而选择渡江,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可能世界。现实世界只有一个,而可能世界可以有无数多个,可能世界的“现实化”并非是现实世界的替代,而是现实世界的补充。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元宇宙正是一种虚构的存在,它作为可能世界向现实世界侵入,与自身的虚拟性是密不可分的。虚构世界与虚拟世界虽仅是一字之差,但依然存在明显区别。“虚构”(fiction)兼具了“小说”与“虚构”两重含义,小说与虚构相互交织,将小说视为可能世界,更能体现元宇宙定位的游移。虚构的事物,例如金山、独角兽等,在现

    11、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它们在观念或者文学作品当中被虚构出来,作为一种抽象存在且不具有任何的物质属性。多勒泽尔将“虚构世界”定义为“由非现实可能事态组成的集合”,认为“虚构个体的存在与特性并不依赖于现实原型”10,虚构世界与人的想象力运作有关,且虚构世界的存在具有独立性,不依赖现实原型而存在。虚构世界既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媒介当中,也可以仅存在于纯粹的意识里,而文学虚构世界其实是作家在文学作品当中创造出来的一个非现实世界。童志涛:文学可能世界与元宇宙49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虚拟”(virtual)的物质载体是计算机,它是想象物或者现实存在物通过数字化模式以特殊形式存在于物质系统当中的状态,“

    12、虚拟”与数字共生,以“比特”代替“原子”塑造物质性。人们可以把虚构之物虚拟出来,却不能将两者简单等同。按照贝尔(Bell)的观点,“虚拟世界”是“一个共时的、持久的关于人的网络,人们在其中以虚拟形象表示自己,联网的计算机提供各种便利”6。虽然虚构世界与虚拟世界在细节饱和度上都不及现实世界,但虚拟世界的细节会更加充足。例如我们不能确定包法利夫人的后肩上是否有一个胎记,因为福楼拜并未在任何地方提及,而在元宇宙当中,UGC(用户生成内容)作为主流模式之一,意味着所有用户集体后生成虚拟世界,可对细节进行补充与刻画,而不是只依靠一人之力。此外,从体验感的角度入手,虚拟世界具有直观性,虚构世界具有精神性。

    13、在虚拟世界当中,人们通过自己的化身参与到虚拟世界当中,这些化身是他们在虚拟世界的图像化代表11,当元宇宙成为虚拟世界时,直观性便通过这些化身得以实现。二、元宇宙:从虚构到现实的跨越早在莱布尼茨证明现实世界是最好的世界时,可能世界与文学的联系就已经开始了。他明确地将文学虚构世界纳入可能世界的范畴,使之与现实世界区分开来12。元宇宙作为文学虚构世界出现时已是属于可能世界的范畴,但伴随技术的不断加持,它开始逐渐从虚构向现实跨越。(一)从TAPW到TAW:元宇宙的定位变迁文学虚构世界是特殊的可能世界,它与逻辑可能世界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学虚构世界作为可能世界而言“是一个形象可感的、具体生动的世界”122

    14、09,这个世界当中的人物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波动。按照罗侬(Ronen)的观点,“可能世界确实是未实现但可以被现实化的,而虚构世界在世界上既未被实现,也无法被实现,属于不同的可能性领域和不可能领域”13,虚构世界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世界。可能世界在本质上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而作为可能世界的虚构世界则完全不可以实现,这便存在了矛盾。虚构世界是特殊的可能世界,但并非是虚构世界整体变成现实,因为现实世界只有一个,虚构世界也永远不可能变为现实,变为现实存在的是虚构世界当中提出的一些相对新奇的概念。现实世界可以通过数字技术以虚拟的方式构建出所谓的虚构世界,由于虚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纳入现实的范

    15、畴,所以此时虚构与现实的边界会更加模糊。例如,并不是 雪崩 当中所描述的世界成为现实,取代了现实世界,或是我们的现实当中存在小说中描述的主人公,或是世界按照书中描述的法则进行,而是其中的“元宇宙”概念成为了现实。我们不会创造出史蒂芬森所描述的那种“元宇宙”,但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创造的“元宇宙”继承了它的特点。准确地来说,雪崩 整部小说所描绘的世界是一个虚构世界,是一个“由文本投射出来的现实系统的形象”8(即“文本宇宙”)中的一个世界,它相对于现实世界(AW)而言是一个可能世界,但对于叙述者而言则是一个“叙述真实世界”(NAW)中的虚拟世界。“元宇宙”在小说中实际上是通过虚拟化的过程,实现了从“

    16、文本替代可能世界”(TAPW)到“文本真实世界”(TAW)的转变,而文本真实世界对处于现实世界的人而言,依然是虚构世界。即使在 雪崩 所虚构的世界当中,世界的层次也并非单一的,元宇宙当中不论繁荣程度如何高于文本现实世界,它在文本当中最开始也是作为一种概念被发明,再通过数字技术使其虚拟化,最终步入虚拟真实,它在现实世界被“实体化”的过程也与之类似。对现实世界而言,元宇宙是通过语言可以表达出来的“非实际个体”,它作为文学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隔着两层,它对故事当中的人物而言拥有本体论地位,是“现实世界”当中真实的虚拟存在,拥有由“比特”塑造起来的物质性。对于读者而言,元宇宙是一个“新世界”,它必须调

    17、整自己的本体论立场,经历“再中心化”过程才能进入到文本当中。(二)从文本真实到现实虚拟:元宇宙与现实的距离元宇宙作为虚拟现实被纳入现实系统之中成为一个补充成分,需要实现从虚构到现实的跨越。现实与虚构虽然对立,但并非泾渭分明,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通达的。“如果一个世界能够从系统50第4期中心世界通达到其他世界,这个世界在现实体系中就是可能的,这种关系叫做可通达关系”14,“可通达性”(accessibility)是元宇宙实现从虚构到现实跨越的基础。瑞恩在 可能世界、人工智能与叙事理论(Possible Worl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NarrativeThe

    18、ory)当中,对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可通达关系作了细致梳理,并制定了九个详细标准用于考察832-33:A.属性同一性(缩写为:A/属性)B.库存同一性(B/相同库存)C.库存兼容性(C/扩充库存品)D.时间兼容性(D.编年)E.物理兼容性(E/自然规律)F.分类兼容性(F/分类)G.逻辑兼容性(G/逻辑)H.分析兼容性(H/分析)I.语言兼容性(I/语言)这九个标准严格按照递减顺序排列,越往后排列意味着偏离的程度越大,即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越远。按照瑞恩的观点,某些特性是文本必备的,它构成了我们理解文本的基础,例如语言兼容性;但还有些则是可以忽略或者被其他特性所取代,例如用库存兼容性代

    19、替库存同一性。九个标准中满足得越多,与现实世界就越贴近。但瑞恩还指出,“虚构宇宙总是至少在一个属性上与我们的现实系统存在差异”833,否则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就会完全等同,虚构世界自身的存在也会消失。比较虚构世界中的“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中已经出现并逐渐完善的“元宇宙”雏形,可以发现元宇宙从文本虚构到现实虚拟的路径,从而对虚构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进行重新考量。瑞恩的标准是从现实世界出发,考量虚构世界的实体、时空与逻辑等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即以现实世界作为本体参照物,去观察虚构世界当中的“映象”。但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可通达关系是不同的,元宇宙作为虚构世界早于现实世界而存在,所以他们的关系更类似于虚构世界中

    20、的元宇宙为现实世界中的元宇宙的发展提供启发与方向。如果同时满足A条件与B条件,那么就意味着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客体属性与库存清单上实现完全共享,两个世界绝对兼容,实现重叠,此时虚构世界将会不复存在,所以大多数现实主义小说和历史小说建构的虚构世界都是用C取代B,但保持A条件12268。但对于元宇宙而言,库存容量的比较实际上是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元宇宙是现实世界的库存之一,在虚拟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元宇宙当中可以创造出所有现实世界中的库存,甚至创造出现实世界中没有的物种,这也是对分类兼容性(即标准F)作用的消解。但元宇宙不能创造一个与自身属性相同的虚拟世界中的“元宇宙”,所以元宇宙可以作为现实世界的

    21、补充存在,而不是一个虚构存在需要核实其库存容量。D标准是从时间维度考察可通达关系,元宇宙与现实世界在时间上不一定完全平行,元宇宙的时间或许会快于现实世界,因为时间在元宇宙当中更加意识化,完全可以被参与者操控,这一点可以参考虚拟游戏当中的时间。现实世界的成员进入虚构世界时若需要重置时间观念才能了解文本现实世界的整个历史,那便偏离了现实世界,而元宇宙能完成某种“本体论跨越”,作为现实的补充存在。元宇宙的建设基础是现实世界,它并不需要一个杜撰出来的历史背景,它的时间是接续在现实世界之后,并与之平行的。或许作为“元存在”的元宇宙所创造出来的次级世界需要对时间进行重置,但这并不是对元宇宙的时间的重置,而

    22、应当被归入对元宇宙的具体应用的范畴。至于标准E,元宇宙即使在虚构世界当中,依然是寄托具体技术而存在的,这与现实世界一致,但元宇宙当中的次级世界或许会有所不同。“现实事物用语言表达并脱离具体使用语境时,它在本体论上就具有或转变为可能性状态,这就使它超越了具体时空而可能进入非现实存在的可能世界,这就完成了本体论的跨越”12271,对于实存的元宇宙,它的本体论跨越是相反的,是从可能到现实的跨越。G、H、I三个标准分别从逻辑、分析和语言三个维度对可通达关系进行分析,这三者是保证现实世界成员能理解虚构世界的深层次条件。对G的偏离,会导致矛盾事态的出现,例如一个人既生又死;而对H与I的偏离,则会直接导致交

    23、流的不成立,代表着读者与作者共通意义空间的缺失。元宇宙的诞生是务实的,如果语言与分析不兼容,元宇宙的存在就会失去意义,就像失去用户的虚拟世界,也将变成一个空洞的数据库。童志涛:文学可能世界与元宇宙5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瑞恩将可能世界比作环绕着现实世界的卫星世界,“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通过 通达关系 建立关联,距离系统中心近、与真实世界可通达的世界是可能世界,距离系统中心遥远、与真实世界不可通达的世界则是不可能世界”15,在虚构世界当中的元宇宙与现实世界是可通达的,而对作为现实系统的补充的元宇宙而言,它与现实的关系是一种交融的状态。三、元宇宙视域下的文学作为现实世界的补充,虚拟世界是特

    24、殊的人化自然,因为它是在比特的基础上由人的现实实践与虚拟实践共同构建出来的。文学活动是人的精神活动,按照艾布拉姆斯(M.H.Abrams)的观点,世界、作家、作品与读者四个要素要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客观基础,对作家创作、作品世界以及读者阅读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这一传统直到浪漫主义兴起才有所改观,但是即使如华兹华斯(Wordsworth)所言“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的情感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也需要经过对客观世界当中人、事、物复杂的能动性转化后才能产生。在文学作品当中,即使是一些如罗素所认为的“空”的

    25、能指,无论它们有多么千奇百怪,依然能在客观世界当中找到原型。对于读者而言,世界构成了他们阅读的基础,客观世界当中的自然、人为因素共同塑造了他们的“前理解”,现实世界里的我们很难想象存在一个对世界没有任何了解的人能够识字阅读。(一)虚拟实践与文学理论与文学活动相关的“世界”主要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可能世界视域下,客观世界是现实系统的中心,而主观世界中构想出来的则是可能世界的一类。“元宇宙”在 雪崩 中作为虚构世界存在时,是作家想象力的体现,是作家将主客观世界结合后发挥能动性所创造出来的可能世界。数字技术与虚拟技术让元宇宙从可能走向了现实,“社会数字化的元素通过互联网进行呈现,再造了一个 线上

    26、世界”16,这个线上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虚拟世界的形成又源于虚拟实践的产生,虚拟实践的产生使人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构建出完全数字化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既不是虚假的世界,也不是虚幻的世界,而是实实在在以数字化信息的形式存在着的客观世界”17。元宇宙只能由技术人员创造出虚拟的实践空间,而这个空间当中的内容需要参与者们进行填充,这个填充的过程就是虚拟实践发生的过程。由元宇宙提供的广阔空间,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实践领域,文学中作家与读者的实践空间也得到扩大。在许多互联网游戏,特别是沙盒游戏当中,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进行虚拟实践,在虚拟世界当中进行创造。但这与元宇宙的虚拟不一样,如果互联

    27、网时代游戏的虚拟是二维的,那么元宇宙当中的虚拟将更加三维立体。人们通过重力感应装置等,突破对电子屏幕的局限,互联网游戏当中的虚拟实践就像把电子屏幕当做窗户,人站在窗户后面对这个世界进行“观望”与“指挥”;而元宇宙更类似于穿上“化身”,亲身体验整个世界,通过化身所感受到的,与在现实当中感受到的别无二致,这是深层次的、沉浸式的虚拟,将“虚”打破,更多带给人“拟”的真。现实世界得到了补充,作家所需要反映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的客观性导致原本属于作家主观世界当中的一些精神性构想成为客观存在,这种破坏性的“掠夺”无疑会修改文学家对“世界”的认识,反映在作品上最明显的是内容的变化。此外,在

    28、虚拟实践的过程中,参与者的身份有双重属性,他们既是现实世界的成员,也是元宇宙的成员,元宇宙让虚拟实践更加直观与多样,也让文学作品的接受者拓宽认识与实践场域,能够识别更多的“鸟兽草木之名”,更了解人的内在世界。文学创造活动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它的繁荣程度与物质生产并不绝对同步,“它的繁荣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18112-113。元宇宙超前的虚拟性意味着虚拟的文学创造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必定会以现实为基础,但不能与虚拟技术完全同步。元宇宙当中的虚拟实践同文学创造活动一样是精神性的生产活动,它是直接从精神构想到三维的虚拟符号

    29、,而非52第4期以语言文字的方式呈现,因此元宇宙的虚拟实践会改变文学形态。(二)虚拟世界与赛博文本“赛博空间”主要指由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技术所打造的虚拟空间。作为虚拟世界的元宇宙实际上也属于“赛博空间”,“尽管它们的起源极为不同,但 赛博空间 和 虚拟 几乎已经可以互换了,尤其当 虚拟 附加在 现实 之前的时候。在流行的想象中,计算机将我们带入赛博空间,并且赛博空间是一种虚拟现实”1978。但“赛博文本”并不是伴随计算机出现的特定文本类型,而是“透视所有形式的文本的一种视角,一种把文学研究的领域扩展到包括现今那些在文学领域之外或边缘之处甚至因纯粹外部原因而与文学对立的现象的方式”2018。赛博

    30、文本并不是只存在于计算机当中的超文本形态,按照亚瑟斯(Aarseth)的观点,印刷文本当中也存在赛博文本形式,“赛博文本是透视文本机械组织的视角,当读者的阅读过程需要介入文本的机械组织,并在此物理层面进行操作以形成阅读的符号序列,那么这种行为就是遍历行为,这种文学文本就是遍历文学文本”21,而最早的遍历文本可以追溯到 易经,用蓍草进行演算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对占卜文本的解读。元宇宙当中的文本可以理解为一种遍历文本。如前文提到,元宇宙当中也会存在次级世界,因为元宇宙作为一种“元”存在,其实不只是一个可能世界,它可以创造出许多次级世界,将更多可能世界以虚拟的方式在元宇宙当中实现。作家在元宇宙当中创造的

    31、作品,是一个虚拟的文本,这以文本与现实当中的印刷文本如果一致便不是属于元宇宙的文本,而是现实印刷文本在元宇宙当中的复现。元宇宙的成员进入元宇宙脱离不开对沉浸感的追求,而无疑遍历文本便是元宇宙中与沉浸感交融最深的文本形式。试想你不是在读 包法利夫人,而是成为包法利夫人,你就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叙述顺序。当然在印刷文本当中也能造成类似的效果,例如法国文学 作品第一号(Composition No 1),书页散落成一百多张,读者每次阅读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来随机重新组合书籍,每个人阅读的都是看似相同但又不同的故事。但是,印刷文本难以满足读者对沉浸感的要求,即使每页书都像扑克牌一般被摆弄,读者在这个过程

    32、当中也只是对叙述者的部分能力进行操控,并不能真正成为包法利夫人,决定是否服下那一瓶毒药。元宇宙对沉浸感的追求,决定了遍历行为不仅仅是在物理层面上进行操作以形成阅读的符号序列,而是用户可直接成为故事中的人物,三维地去“阅读”文本。在科幻剧 西部世界 当中,作家为进入乐园的游客设计了上千条主线与支线,且每条故事线的触发都是随机的,为游客提供空前的真实感与沉浸感,但是所有的故事线都由作家写好,任何偏离故事线的内容都会被判定为违规,因此在本质上还是属于对阅读符号序列的组合。元宇宙中的遍历文本则是将可能性给予了读者,作家所规定的主线并不是读者需要遵守的,而只是一种可能性,读者的每个选择都可能是主线。“文

    33、学写作的创新力量部分来自于文本结构的变化,卡尔维诺、纳博科夫、阿波利奈尔、雷蒙 格诺等二十世纪的先锋文学家让人们领略到了排印技术带来的文学变革”22,元宇宙当中的遍历文本使人的感知维度扩大,这种感知不仅仅停留在思维上,情感、身体都是其内容之一,而作家在这里的角色更类似于次级虚拟世界的设计者,只对通达标准进行规定。四、结语虚构与现实的关系在文学理论研究当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诗比历史更真实”的观点。元宇宙从虚构到现实,无疑向人们证明了虚构与现实存在边界模糊。瑞恩的九大标准详细地为人们研究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提供了启发,但这些标准并不是固定的,在元宇宙到来后这种标

    34、准或许会有进一步的修改。元宇宙的虚拟性、沉浸性要求文学创作朝着遍历文本贴近,打造具有元宇宙特性的文学作品。虚构与现实互渗,是作为可能世界的元宇宙现实化之后不可避免的趋势,元宇宙对现实世界的虚拟部分进行补充,扩充人们的虚拟实践与认识领域,而这样的领域又是从文学虚构当中找到的灵感。总之,元宇宙的发展预示着数字人文将进入新的阶段,传统文学理论面临解构的困境,如何在适应元宇宙的文艺要求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需要人们提早考虑。童志涛:文学可能世界与元宇宙5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参考文献:1 崔亨旭.元宇宙指南:虚拟世界新机遇M.宋筱茜,朱宣,阚梓文,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39.

    35、2 BALL M.Framework for the MetaverseEB/OL.(2021-06-29)2021-12-21.https:/www.matthewball.vc/all/forwardtothemetaverseprimer.3 喻国明.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人的连接”的迭代、重组与升维: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J.新闻界,2021(10):54-60.4 王文喜,周芳,万月亮,等.元宇宙技术综述J.工程科学学报,2022,44(4):744-756.5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范红,何佳雨.元宇宙在国家形象传播领域的应用前瞻:“元宇宙与国

    36、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研讨会综述J.对外传播,2021(12):60-63.6 BELL M W.Toward a Definition of“Virtual Worlds”J.Journal of Virtual Worlds Research,2008(1).7 罗素.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M.段德志,张传有,陈家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77-78.8 RYAN M L.Possible Worl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d Narrative Theory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1:v

    37、ii.9 赵炎秋.可能世界理论与叙事虚构世界J.文艺争鸣,2016(1):69-75.10 DOLEEL L.Heterocosmica:Fiction and Possible WorldsM.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8:16.11 MESSINGER P R,STROULIA E,LYONS K,et al.Virtual worlds-past,present,and future:New directions in socialcomputing 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9(5):20

    38、4-228.12 张瑜.可能世界理论与文学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0.13 RONEN R.Possible Worlds in Literary The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51.14 邱蓓.可能世界理论J.外国文学,2018(2):77-86.15 邱蓓.文本作为世界:论虚构叙述世界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0-55.16 方凌智,翁智澄,吴笑悦.元宇宙研究:虚拟世界的再升级J.未来传播,2022(1):10-18.17 张竑.“虚实之间”的秘密:再议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J

    39、.学术探索,2019(7):1-6.1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2-113.19 RYAN M L.Cyberspace,Virtuality and the Text M/RYAN M L.Cyberspace Textuality:Computer Technology and LiteraryTheory.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 Press,1999:78.20 AARSETH E.Cybertext:Perspectives on Ergodic LiteratureM

    40、.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g University Press,1997:18.21 聂春华.从文本语义学到文本媒介学:论艾斯本 亚瑟斯的遍历文学理论J.文学评论,2019(2):40-47.22 聂春华.论艾斯本 亚瑟斯的赛博文本类型学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05-112.Metaverse and the Possible Worlds of LiteratureTONG Zhitao(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0,China)Abstract:The concep

    41、t of“Metaverse”derived from science fiction,and has attracted muchattention as a peculiar imagination of the mode of world existence.In the process of realization,metaverse began to have an impact on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making the Metaverseliterature an unignorable issue.Under

    42、standing the Metave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possible worldstheory”means that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ement“world”will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production and reception.The virtual world represented by the Metaverse expands the cognitive andbehavioral field of authors and readers,which also means that the“meta”existence of the virtual worldbrings more possibiliti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fiction and reality.Key words:fiction,Metaverse,virtual reality,possible worlds责任编辑:卢斐斐54


    注意事项

    本文(文学可能世界与元宇宙.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