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省某地1035名老年人心理状况特点及相关性分析.pdf

    • 资源ID:718300       资源大小:1.39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四川省某地1035名老年人心理状况特点及相关性分析.pdf

    1、四川省某地 1035 名老年人心理状况特点及相关性分析周贵1),杨永学2),刘佳1),冯蕾3)(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2)老年医学科;3)培训科,四川 成都611130)摘要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某地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心理状况,探索老年人不同心理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为相关部门早期建立老年人心理状况干预策略找准切入点。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按照东、西、南、北、中确定抽样的社区,对社区在册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确定调查人群。2022 年 3 月 5 日至2022 年 7 月 22 日采用自制问卷量表对社区老年人开展现场调查,收集老年人基本信息、认知状况、抑郁状况

    2、、焦虑状况、精神病性症状等,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相关性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不同性别老年人社会支持(Z=-2.348,P=0.019)、焦虑(2=11.434,P=0.001)、认知障碍(2=120.56,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婚姻状态老年人认知障碍(2=5.105,P=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类型老年人在社会支持(H=14.512,P=0.006)、抑郁(2=7.033,P=0.008)、认知障碍(2=29.152,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在社会支持(H=12.019,P=0.0

    3、17)、认知障碍(2=56.752,P 0.001)差异具体统计学差异。老年人在社会支持与抑郁(r=-0.079,P=0.011)、社会支持与焦虑(r=-0.092,P=0.003)、认知障碍与抑郁(r=0.117,P 0.001)、认知障碍与焦虑(r=0.179,P 0.001)、认知障碍与精神疾病症状(r=0.188 P 0.001)、抑郁与焦虑(r=0.320 P 0.001)、抑郁与精神疾病症状(r=0.103,P=0.001)、焦虑与精神疾病症状(r=0.215,P 0.001)等方面相关性显著。结论老年人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心理状况存在差异较大,不同心理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相关部

    4、门应根据老年人口学不同特征制定心理状况综合干预策略,出现某一方面心理状况时,应开展与之相关的心理状况排查,才能早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健康老龄化。关键词疫情防控;老年人;心理状况;相关分析中图分类号 R73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 610X(2023)07 0142 06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Status of 1035 Elderly People in the Place in Sichuan ProvinceZHOU Gui1),YANG Yongxue2),L

    5、IU Jia1),FENG Lei3)(1)Dept.of Infection Management Division;2)Dept.of Geriatrics;3)Dept.of Training,Thechengdu 5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engd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Sichuan 61113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through a surv

    6、ey of the elderlyin Chengdu,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to find the cut-inpoint for the related departments to establish the intervention strategy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theearly stage.MethodsBy using a multi-stage sampl

    7、ing method,the sampled communitie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收稿日期20230510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1RX0084);成都市科技局重点研发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21-YF09-00046-SN);成都市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22402)作者简介周贵(1977),男,四川简阳人,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通信作者冯蕾,E-mail: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3,44(7):142147JournalofKunmingMedicalUniversityDOI:10.12259/j.iss

    8、n.2095-610X.S20230726CN531221/Rto the east,west,south,north,and central.From March 5,2022 to July 22,2022,a self-designed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nduct a field survey among the elderly in the community,collected basic information,cognitive status,depression status,anxiety status,psychotic symptom

    9、s of the elderly,etc.chi-square test andrank sum test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among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and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different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10、ResultsIt is based on the chi-square and rank sum test on the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difference among the elderly in terms of social support(Z=-2.348,P=0.019),anxiety(2=11.434,P=0.001),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11、2=120.56,P 0.001).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cognitive impairment(2=5.105,P=0.024)among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marital status.There were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cial support(H=14.512,P=0.006),depression(2=7.033,P=0.008),and cognitive impairment(2=29.152,

    12、P 0.001)among the elderly of different occupational types.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cial support(H=12.019,P=0.017)and cognitive impairment(2=56.752,P 0.001)among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s.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with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

    13、ssion(r=-0.079,P=0.011),social support and anxiety(r=-0.092,P=0.003),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pression(r=0.117,P 0.001),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nxiety(r=0.179,P 0.001),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symptoms of mental illness(r=0.188,P 0.001),depression and anxiety(r=0.320,P 0.001),depression and

    14、symptoms of mental illness(r=0.103,P=0.001),anxiety andsymptoms of mental illness(r=0.215,P 0.001).ConclusionsIt is different i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elderly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and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sychologicalstatuses.The relevant departmen

    15、ts should formulat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when a single mental state is found,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otherrelated mental state investigations,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ental state of the elderly and p

    16、romote healthyaging.Key word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Elderly;Psychological status;Correlation analysis自 2019 年末新冠病毒感染被公开报道以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经历不同毒株的变异,相继报告发生了 661 万人死亡,总感染人数达 6.39 亿人,造成全球未来 5 a 经济损失可达 82亿12,疾病对身体本身损害以及远期的身心的影响也有较多报道3,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疾病感染会对老年人身体带来极大伤害,甚至发生死亡4,老年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采取不正

    17、确的医学应对方式,加重了老年人在焦虑、抑郁等方面状况5,不同的心理状况也会影响了老年人精神疾病的发生。然而,国内外流行趋势下老年人新型冠病毒感染流心理状况研究较少,特别是不同心理状况之间的相关性很少涉及。本项目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心理状况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掌握社区老年人在认知状态、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症状、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现状,探索不同心理状况之间相关联系,为相关决策部门改善老年人心理状况找到切入点。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22 年 3 月 5 日至 7 月 22 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地理位置东、西、南、北、中先确定调查乡镇,再随机确定社区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员为调查研究对象。

    18、参照老年人定义、心理状况研究基本原则设立纳入标准67,(1)年龄大于或者等于 60 岁;(2)本人无听力障碍能正常参与问卷调查;(3)近 3 月以来,未参与过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干预活动。排除标准:(1)既往已确诊的老年痴呆患者;(2)本人患重大疾病,不能独自完成问卷调查;(3)外伤所致的精神疾病或者年轻时期已经明确的精神疾病患者。本项目通过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伦理审核文件编号 AF/542020-02.3,批件号伦审 2021-071(科)-01。第 7 期周 贵,等四川省某地 1035 名老年人心理状况特点及相关性分析1431.2调查方法采用自制问卷,经过检验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19、,量表一体化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725,效度为 0.613,取得知情同意后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调查,问卷调查完毕后,专业人员进行问卷核查,重点关注问卷填写的逻辑性及数据的真实性,符合研究要求的问卷进行编号,共完成 1126份问卷,有效问卷 1035 份,有效率 91.9%。1.3调查工具1.3.1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调查表,记录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吸烟及饮酒情况等,躯体疾病包括慢性病、焦虑、抑郁等多个方面。1.3.2心理状况评价量表心理状况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状态评价: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回忆力、命名力等,采用简易精 神

    20、 状 况 检 查 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作为判断痴呆患者的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8,根据得分分为无、轻度、中度3 级;(2)老年抑郁筛查量表(The 15-item GeriatricDepression Scale,GDS-15),包括 15 个维度,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明显,分数大于 8 分为抑郁症状9,抑郁根据得分分为有无 2 级;(3)老年焦虑筛查量表10,包括神经、胃肠功能、心血管等 11 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得分分为无、轻度、中度 3 级;(4)老年精神病性症状量表,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4 个类别;(5)老年人社

    21、会支持量表11,得分 01 分(差)、25 分(中等)、67 分(强)。1.4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双人录入,采用 SPSS22.0 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 spearman相关分析,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老年人中男性:女性为 11.3,年龄最低 60 岁,最高 93 岁,平均(71.846.41)岁。其中已婚 866 人(83.7%)、未婚 1 人(0.1%)、离婚 7 人(0.7%)、丧偶 161 人(15.6%),职业类型以农民 396 人(38.

    22、3%)、工人 303 人(29.3%)、干部174 人(16.8%)为主,文化以小学 370 人(35.7%)、初 中 297 人(28.7%)为 主,认 知 障 碍 299 人(25.0%),老年精神病性症状 328 人(31.7%),焦虑状态 211 人(20.4%),抑郁状态 26 人(2.5%)。2.2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心理状况比较女性的社会支持、认知障碍低于男性,而焦虑高于男性,不同性别老年人社会支持(Z=-2.348,P=0.019)、焦虑(2=11.434,P=0.001)、认知障碍(2=120.556,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已婚老年人认知障碍高于单身,不同婚姻

    23、状态老年人认知障碍(2=5.105,P=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类型社会支持(H=14.512,P=0.006)、抑郁(2=7.033,P=0.008)、认知障碍(2=29.152,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社会支持(H=12.019,P=0.017)、认知障碍(2=56.752,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2.3老年人不同心理状况相关性分析通过 spearman 相关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与抑郁(r=-0.079 P=0.011)、社 会 支 持 与 焦 虑(r=-0.092 P=0.003)、认知障碍与抑郁(r=0.117 P 0.0

    24、01)、认知障碍与焦虑(r=0.179 P 0.001)、认知障碍与精神疾病症状(r=0.188 P 0.001)、抑郁与焦虑(r=0.320 P 0.001)、抑郁与精神疾病症状(r=0.103 P=0.001)、焦虑与精神疾病症状(r=0.215 P 0.001)相关性显著,见表 2。3讨论3.1轻度认知障碍的人口学特征本次调查发现研究现场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成为老年人群中的主流人群,然而,张文倩等12研究发现男性老年人出现缺乏社交和高共患病的可能性较女性低,女性老年人的期望寿命呈现出比男性长,但在生命过程后期由于身体结构的差异性健康状况可能更糟糕13,提示需要重点关注

    25、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为丧偶状态,亲人的离世会给老年人心理带来较大的打击,单身后的老年人面临中长期孤独,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需要相关社会部门对老年人心身疾病进行干预。然而,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简单的宣传教育对老年人的心理干预方式效果不理想14,因此,需要采用个性化、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老年人群在认识障碍、焦虑、精神病症状等方面患病率较高,这类疾病共同特点是早期不易从表面现象被发现,当表现出临床症状时病情已经非144昆明医科大学学报第 44 卷常严重,提示对老年人心理状况的早期筛查和处置非常重要。研究发现老年男性获得社会支持程度大于老年女性,这和 Ebimgb

    26、o Samuel O 等15研究不一致,可能是尼日利亚老年女性和中国老年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不一致,中国的传统文化男性参与社会活动较女性多,因而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多。本研究发现老年男性的焦虑状况低于老年女性,这和 Lin Huang 等16研究基本一致,女性的焦虑状况比男性高,提示针对老年女性需要更多关注焦虑的伴随症状失眠、身体状况等,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老年男性认知障碍较女性严重,这和 FurutoKato Sumiko等17研究基本一致,提示在认知障碍在老年男性中较女性高发,需要重点对老年男性开展认知障碍的相关排查,发现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早期积极进行干预。研究发现已婚老年人发

    27、生认知障碍的风险较单身老年人低,这和颜娉婷等18研究基本一致,有配偶的老人互相言语交流,可以减慢人体大脑生理功能下降,言语沟通对降低老年认知障碍有积极作用。不同职业类型老年人的得到社会支持不同,老年人的职业类型不同导致社会参与方式和程度不同,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相应出现差异19,提示对不同职业的老年人,需要关注他们的社交活动情况,增加对老年人群的关心与关爱。调查发现早期的职业类型对老年人的心理状况有长远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职业的老表1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人心理状况比较 n(%)Tab.1Thecomparisonofpsychologicalstatusoftheelderlywithdiffe

    28、rent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n(%)分类社会支持抑郁焦虑精神疾病症状认知障碍差中强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性别男11(2.4)187(40.7)262(56.9)9(2.0)451(98.0)72(15.7)388(84.3)133(28.9)327(71.1)121(26.3)339(73.7)女16(2.8)188(32.7)371(64.5)17(3.0)558(97.0)139(24.2)436(75.8)195(33.9)380(65.1)17(3.0)558(97.0)2/Z2.3481.04411.4342.951120.556P0.019*0.3070.

    29、001*0.0860.001*婚姻状态已婚18(2.1)321(37.1)527(60.9)20(2.3)846(97.7)172(19.9)694(80.1)45(5.2)821(94.8)238(27.5)628(72.5)单身9(5.3)54(32.0)106(62.7)6(3.6)163(96.4)39(23.1)130(76.9)11(6.5)158(93.5)61(36.1)108(63.9)2/Z0.1350.4550.9012.4645.105P0.8930.50.3430.1170.024*职业类型农民6(1.5)122(30.3)268(67.8)16(4.0)380(96

    30、.0)80(20.2)316(79.8)131(33.1)265(66.9)150(37.9)246(62.1)工人11(3.6)126(41.6)166(54.8)7(2.3)296(97.7)54(17.8)249(82.2)80(26.4)223(73.6)81(26.7)222(63.3)干部7(3.8)65(35.3)112(60.9)2(1.1)182(98.9)40(21.7)144(78.3)54(29.4)130(70.7)33(17.9)151(82.1)商人0(0)9(36.0)16(64.0)1(4.0)24(96.0)4(16.0)21(84.0)6(24.0)19(

    31、76.0)5(20.0)20(80.0)其他3(2.4)53(41.7)71(55.9)0(0)127(100.0)33(26.0)94(74.0)56(44.1)71(55.9)31(24.4)96(75.6)2/H14.5127.0334.19214.46229.152P0.006*0.008*0.3810.060.001*文化程度文盲3(2.9)32(30.5)70(66.7)3(2.9)102(96.1)30(28.6)75(71.4)43(41.0)62(59.0)37(35.2)68(64.8)小学8(2.2)126(34.1)236(63.7)14(3.8)356(96.2)72

    32、(19.5)298(80.5)121(32.7)249(67.3)136(36.8)234(63.2)初中8(2.7)100(33.7)189(63.4)5(1.7)292(98.3)61(20.5)236(79.5)90(30.3)207(69.7)63(21.2)234(78.8)高中7(3.9)81(45.3)91(50.8)3(1.7)176(98.3)32(17.9)147(82.1)53(29.6)126(70.4)22(12.3)157(87.7)大专及以上1(1.2)36(42.9)47(55.9)1(1.2)83(98.8)16(19.0)68(81.0)21(25.0)63

    33、(75.0)10(11.9)74(88.1)2/H12.0192.7255.3216.69556.752P0.017*0.0990.2560.1530.001*P0.05。表2老年人不同心理状况之间的 spearman 相关分析Tab.2Thespearmancorrelationanalysisofdifferentmentalstatusintheelderly项目分组社会支持认知障碍抑郁焦虑精神疾病症状社会支持相关系数1.0000.0330.0790.0920.040Sig.(双尾)0.2960.011*0.003*0.196认知障碍相关系数0.0331.0000.1170.1790.1

    34、88Sig.(双尾)0.2960.001*0.001*0.001*抑郁相关系数0.0790.1171.0000.3200.103Sig.(双尾)0.011*0.001*0.001*0.001*焦虑相关系数0.0920.1790.3201.0000.215Sig.(双尾)0.003*0.001*0.001*0.001*精神疾病症状相关系数0.0400.1880.1030.2151.000Sig.(双尾)0.1960.001*0.001*0.001*P0.05,*P0.001。第 7 期周 贵,等四川省某地 1035 名老年人心理状况特点及相关性分析145年人社区可以开展心理干预与社区娱乐活动,降

    35、低老年人的抑郁状态。职业类型对老年人认知障碍也有影响,与杨学琴20研究的基本一致,职业类型影响老年人早期社会活动、生理机能,近而对认知障碍发生有产生长远的影响,提示相关部门需要针对职业类型给老年人认知障碍带来的风险,提前构建有效的应对措施。不同文化水平的老年人进入老年生活后,自身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感不同,从社会获得的体会不一致。文化水平高的老年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降低,这和苟梦琪等21研究大体一致,早期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大脑活动有积极影响,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自身价值观和幸福感增强,会共同影响认知障碍的发生,提示对老年人开展文化教育可以防止老年认知障碍的发生。3.2老年人不同心理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本研

    36、究发现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存在负相关关系,国内学者也发现社会支持较高人群的抑郁状况相对较轻2224。同样,徐澳等25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越高,其焦虑程度越低。提示家庭-社区-社会应联合行动,多层次提高居家老人的社会支持,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才可以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26。认知障碍与抑郁、焦虑、精神疾病症状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学者王锦秀等27研究发现老年认知障碍患者易伴抑郁、焦虑等,提示老年人出现焦虑、抑郁状况时,需要重点进行认知障碍方面的排查。调查发现认知障碍与多种疾病共同存在,这和国内学者李庆28研究基本一致,提示老年人出现视力、听力减低,以及精神疾病、中风、遗传病时,不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

    37、病,还需要关注相关疾病认知障碍。调查发现抑郁与焦虑、精神疾病症状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与秦立伟等29研究情况基本一致,提示当老年人出现焦虑症状时,应同时测评其抑郁情绪,判断是否有抑郁的发生。抑郁重的老年人精神疾病症状也较重,长期抑郁得不到缓解,会加重了精神疾病症状,抑郁和精神疾病症状之间的关系已经通过病理生理过程得到相关证实30,提示老年人早期出现抑郁心里状况时,非常有必要开展与抑郁相关的多方面检查,找到导致抑郁状况的具体原因,才能准确实施干预策略。另外一方面,当老年人出现精神疾病症状时,积极综合干预治疗抑郁,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是非常有益的。焦虑与精神疾病症状也存在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建立社区老年人帮

    38、助的社团、咨询办公室和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心理问题管理提供所必要的支持,可以降低老年人的焦虑状况31。在新冠病毒感染期间,老年人入院就医、家人参加疫情防控、外出购物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带来老年人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精神疾病症状等心理状况较大的波动3235。疫情加重老年心理疾病发生的风险。提示,需要根据老年人目前心理的状况特点,制定具体的干预手段,才是改善老年人心理状况的源泉。本次调查研究采用老年人心理状况的测评表,结合国外早期相关研究内容,调查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下心理状况之间差异性以及相关性,为本土化老年人心理状况改善提供参考依据。但是,本次老年人心理状况研究基于横断面的调查,涉及内容较

    39、多,时间却相对较少,心理状况容易受到外界较多因素的影响,调查内容多使用定性问题,难免会导致研究结果偏倚,因此,对本研究成果实践应用需要考虑其应用范围。参考文献 梅斯医学.如何结束全球新冠疫情?Nature最新: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386名专家达成共识EB/OL.(2022-11-13)2023-06-23.https:/ EB/OL.(2020-05-21)2022-11-13.https:/ M,Zhao X,Liu Z.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distress,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Anxiety,Mental

    40、Pres-sure,and athletic burnout of chinese college football ath-let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Sustainability,2022,14(12):1-13.5李湘君,王中华.社会关系类型与空巢老人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3,50(5):848-853.6罗微,程鹏.空巢老人社会参与状况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23,36(4):37-42.7郭慧峰,潘锋丰,耿慧,等.平均动脉压与高龄老人认知8146昆明医科大学学报第 44 卷功能减退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41、,2019,36(3):526-529.张红.中文版GDS-15和PHQ-9在老年人抑郁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20.9周滢.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情绪问题多模态特征融合分类模型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10张瑞雪.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社会支持、慢性病自我效能和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D.辽宁:锦州医科大学,2017.11陈涛.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年龄与性别差异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1.12魏蒙,王红漫.中国老年人失能轨迹的性别,城乡及队列差异J.人口与发展,2017,23(5):74-81,98.13刘堃,翟向明,刘丽萍,等.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

    42、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4):861-864.14Ebimgbo S O,Chukwu N E,Okoye UO.Gender differ-ences in family support to older adults and implications forsocial work in south-east NigeriaJ.Journal of AgingStudies,2021,59(1):100979.15Lin H,Xiao S,Shi L,et al.Impact of multimorbidity onsymptoms of depression,anxiety

    43、,and stress in older adults:is there a sex difference?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12(1):1-8.16Furuto-Kato S,Araki A,Chiba Y,et al.Relationshipbetween the thyroid function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the elderly in JapanJ.Internal Medicine(Tokyo,Japan),2022,61(1):3029-3036.17颜娉婷,刘丹,程桂荣,等.老年人婚姻状况与轻度

    44、认知障碍及痴呆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2,43(2):229-237.18王一卉.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对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影响D.兰州:兰州大学,2021.19杨学琴.社区居民抑郁状态及早期干预有效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20苟梦琪,孙海清,杨源瑞,等.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1,27(5):982-986.21刘艾红,彭颖洁,朱文莉,等.社会支持、抑郁对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0):2690-2693.22景璐石,冯景蕙,陈贤清,等.农村丧偶老年人

    45、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1):2414-2416.23金雅茹.社区老年人衰弱与抑郁:社会支持的中介及调节作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9.24徐澳,王伟炳,朱丹红,等.COVID-19疫情下上海市社区居民社会支持、焦虑及睡眠质量关系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2,26(2):188-192,217.25王莉,吴松起,施雁,等.居家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7):2289-2295.26王锦秀,王剑涛,胡月,等.抑郁和焦虑与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

    46、学,2022,29(4):536-543.27李庆.疾病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6-117.28秦立伟,罗艳艳,常红娟,等.社区老年人孤独感、抑郁与自我感知老化的关系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2,39(4):445-449.29位彦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抑郁症状与局部功能连接、血浆瘦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8.30Nagoor K,Darivemula S B,Reddy N B,et al.Prevalenceof mental illnes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ociodemo-g

    47、raphic factors in the rural geriatric population in chittoor,andhra pradesh,India:a community-based study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EealthPromotion,2018,7(1):1-7.31周倩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老年病科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21.32黄斌英,张婷婷,邹国娟,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调查和防控分析J.全科护理,2020,18(8):935-937.33Dhakal U,Koumoutzis A,V

    48、ivoda J M.Better together:So-cial contact and loneliness among U.S.older adults duringCOVID-19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2023,78(2):359-369.34Yang H,Hu J.Loneliness or abandonment:The adaptabil-ity of the elderly in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 during Anti-COVID-19 epidemicJ.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review,2022,4(1):1-28.35第 7 期周 贵,等四川省某地 1035 名老年人心理状况特点及相关性分析147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某地1035名老年人心理状况特点及相关性分析.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