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民族交往态度与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路径新思考——基于南疆CL县6个城镇社区的调研分析.pdf

    • 资源ID:655041       资源大小:1.22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民族交往态度与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路径新思考——基于南疆CL县6个城镇社区的调研分析.pdf

    1、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RUM民族交往态度与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路径新思考基于南疆CL县6个城镇社区的调研分析王孝雪(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德州253034)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课题“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体系”(批准号:2020-GMZ-04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孝雪,女,山东德州人,山东华宇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建设与社会心理学研究。摘要:民族交往态度是比较持久的民族心理的内在结构,能有效衡量社区互嵌主体对交往交流交融意义的认知,能直接影响民族地区多民族社区嵌入程度的变迁与发展。CL县的民族交往主要表现

    2、为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的交往,通过对民族交往态度相关项目的测定,积极参与嵌入态度呈显性常态,但内隐性消极态度仍在很大程度上使互嵌主体选择性互嵌,影响民族地区多民族互嵌社区的“成熟度”。互嵌社区的未来终将成于民心,故大刀阔斧推动互嵌社区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拉近民族交往心理距离。关键词:互嵌社区建设;民族交往态度;路径一、问题的提出2014年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独创性的提出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民族地区如何处理民族问题、修复民族关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应对思路。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民族地区多民族社区实现“互嵌”所构筑的理想愿景是:物质空间关系层面上,各民族成员之

    3、间的居住形态是相互嵌入的杂居;精神空间关系层面上,各民族成员情感上相容。民族交往态度反映的是民族成员之间的认知结果、民族情感和心理距离,也是现实的民族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以及文化影响在民族心理上的投射1,能直接影响社区主体(少数民族与汉族或与其他少数民族)在互嵌社区建设过程中采取“要我嵌”还是“我要嵌”的策略选择。故这一理想愿景实现的关键取决于社区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态度是否构建出民族地区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所需的“心理支撑”。基于此,本文从民族交往态度角度出发对民族地区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展开新的思考。部分学者从学理层面对民族地区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进行探讨。陈光军建议从加强广泛、频繁、深入的互动、

    4、建立权利共荣体系,促进有机团结、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充分重视宗教人士、坚持正确的政策法规等五个方面实现宗教和谐,促进互嵌社区的建设;杨鹍飞提出建立健全各民族相互学习语言文化的机制、建立“28规律”式“房价民族互嵌度”逆向调整机制、建立各民族安全互助专项基金来实现“空间互嵌”和“心理互嵌”;王茂美认为通过培育与整合多民族社区村民的社区公共参与意识、提升多民族社区村民的互助与自组织能力、加强多民族社区的制度建设、提升基层管理机构的社区服务意识与治理能力才能实现互嵌式族际关系的构建;此外,周宁宁对民族互嵌型社区适宜模式进行探索,包括新村建设模式、人口流动自发模式、保障性住房模式、历史传统模式;还有学者

    5、从个案进行分析,姜禾以新疆和田市、杨荣以云南、陈光军以四川康定市为例,介绍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相关研究从学理建议和经验借鉴两方面为民族地区多民族社区实现嵌入式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然而,社区中各民族成员作为民族地区多民族社区嵌入式发展的关键实践主体,他们在长期生活中对另一个民族形成的固有偏见、消极刻板印象以及暴力恐怖事件所造成的“心理恐慌”客观上影响着民区域治理研究王孝雪民族交往态度与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路径新思考基于南疆CL县6个城镇社区的调研分析122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RUM2023 年 3 月第 1 期第十一卷总第四十一期族间的交往态度,影响其行为倾向与交

    6、往策略,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及成败。故我们试图从族际交往心理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以期能突破此问题的固有模式。二、调研点概况及调研方法CL县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域,自西汉以来,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民族先后有古代土著民族、来自内地的华夏民族的后裔、吐蕃族、西方少数民族的后裔、现代维吾尔族、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俄罗斯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土家族。各民族人口中,人数最多的是维吾尔族,其次是汉族和回族。2汉族在CL县的人口虽然不多,但民族交往历史十分久远,西汉时期,部分汉族士兵在和田一带屯垦戍边并永久生活;唐代汉文字成为和田一带的第二通用语言;清

    7、政府统一新疆后,政府官员、商人、采玉人等先后到CL居住并帮助少数民族修渠、找水、种庄稼,有的还和少数民族结亲成婚;CL设置县佐到新中国成立,共21位县佐和正、副县长,其中17位是汉族人,同时CL国民政府中不少委员都是由汉族人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地汉族人,包括转业军人、土改的工作团人员、从内地各省区招收知识份子青年学生、内地农民等陆续在策勒安家立业、工作和生活;20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内地和北疆的汉族个体经商者源源不断到CL县寻找商机,汉族人口不断增加。3由此可见,生活在CL县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着自发性的互嵌行

    8、为,拥有多民族社区内在社会结构特征。目前,CL县下辖2个镇、7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123个行政村4。至2014年末,CL县有15个民族属常住人口5,汉族人口3477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1890人,其中:维吾尔族161778人、哈萨克族32人、回族20人、其他民族60人6。汉族多分布于城镇7,除维吾尔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由于数量较少,故在2016年8月9月以CL县色日克街道办事处下辖的6个社区(加麦社区、玛合玛勒社区、友谊社区、英巴扎社区、麦迪尼页提社区、色日克社区)为调研点,以社区中的维吾尔族和汉族为考察对象,采取填写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民族交往态度中的相关项目进项测定。研究并分析其中发现

    9、的问题,以期对促进民族地区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建言献策。需要说明的是,问卷涉及到的内容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策勒县具体实际情况改编而成,且问卷采用维语版和汉语版,能有效避免使用不熟悉的语言来填写问卷时,对问卷内容理解有误差。此次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278份问卷,填写过程中能保障在一对一指导下填写问卷。填写问卷后,对部分居民进行访谈,同时对于被访谈者保留了其电话联系方式,在后续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又以电话录音的方式对某些不明确的问题进行了多次访谈。三、民族交往态度和心理距离的调查分析民族交往态度是群体态度中的一种,是交往主客体在族际交往中所持有的交往倾向性、交往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交往行

    10、为的一种综合指标,反映各民族成员之间的认知结果、民族情感和心理距离。8对于共居共建的多民族社区,民族交往态度对交往行为能提供具体信息及指导作用,这种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构成民族心理的重要内容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民族间的交往行为及交往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混居态度、交往形式态度、语言态度、交往心理距离等研究分析,探讨民族地区多民族互嵌社区的“成熟度”。(一)混居态度测量通过对CL县六个城镇社区的考察,社区各民族成员居住特点是:民汉杂居的同时,有较大范围的维吾尔族聚居区。社区中的汉族居民及除维吾尔族居民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居民人口数量基数过少,这是在人口结构上难以实现“互嵌”的客观事实。调查结

    11、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的混居意愿较高,且维吾尔族对混居持积极态度的高于汉族(83.9574.3),不愿意混居的维吾尔族低于汉族(5.79.9)。这表明,“被嵌入”主体(少数民族与汉族或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普遍对混居持积极及肯定的态度,在访谈中这点也得到了印证,认为混居可以互相帮助、相互学习,这有利于多民族社区“空间关系”层面上的“互嵌”。但与此同时,维吾尔族和汉族关于混居所持消极群体态度的原因又是不同的。在访谈中,部分汉族区域治理研究123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RUM居民表示,安全感是促使自己选择与本民族成员聚居的首要原因。暴力恐怖事件、刑事案件的发生,以及外部环境对民

    12、族身份的过度划分,使得民族分界意识悄然增强,所以更愿“抱团取暖”;部分维吾尔族居民户表示:语言和风俗习惯促使他们选择和本民族成员共同居住。和本民族成员共同居住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在风俗习惯方面,例如丧葬时,维吾尔族习惯由邻居帮忙操办丧事并待客,而如果邻居为汉族的家庭遇到丧事就有一定困难。表1混居态度(单位:百分比)非常同意同意不清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积极态度比例消极态度比例维吾尔族14.459.210.49.36.773.616.0汉族13.356.913.29.76.970.216.6族别态度(二)交往形式态度的测量对民族交往形式态度类别的划分参考李静在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9中对民族交往形

    13、式的划分和本文研究的目的,确定通过政治交往态度、经济交往态度和社会生活交往态度三个维度来考察社区各民族居民之间的交往态度。其中政治交往态度具体涵盖“如果本民族成员与其他民族成员发生冲突,您会帮谁”和“您愿意与其他民族成员一起参加社区活动吗”两个问题;经济交往态度具体涵盖“您在购物时,遇到商家是本民族的人是不是会感到更亲近”“三种交往形式,您更愿意选择哪种交往形式”两个问题;社会生活交往态度涵盖“您在交朋友过程中,会不会因为对方是他民族成员而有所顾忌”“如果有所顾虑,那您的顾虑来在于下列哪方面”“您和他民族的邻居是否有互助行为”等三个问题。政治交往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社区不同民族成员均能保持良好

    14、的政治交往心态,当民族间发生冲突时,近九成的调查者表示,谁有理帮谁,而不会区分民族。这与汉族在CL县域有较长生活史及CL县人民政府在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工作使得社区各民族成员在政治交往中能保持成熟的心态是分不开的;针对是否愿意与其他民族成员一起参加社区活动时,近七成人表示赞同,但在对社区干部进行访谈时得知,参与社区活动以动员为主,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并不高,部分出于事不关己的状态。而对于以民族团结为基调的系列活动,参与者大部分是社区居民中的党员、驻区单位相关人员,活动开展也是依靠行政力量进行。经济交往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经济交往关乎每天的衣、食、住、行,发生较为频繁也比较容易,是生理需求引发的

    15、自主行为。在CL县城镇社区总人口中,维吾尔族人口占有绝对的优势,汉族则成了社区中的“少数民族”,汉族为获取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源愿意进行交往。所以,三种交往形式中,经济交往占比最多;同时,近九成的汉族人表示,在购买东西时,遇到商家是不是本民族的人都没有特别的感觉,而近八成的维吾尔族人表示,遇到商家是自己本民族的人会感到更亲切。在访谈中了解到,CL县域内从事商业活动的大多为维吾尔族,使得维吾族居民在发生经济交往活动时有更多的选择,同时部分维吾尔族对汉族商人存有偏见,认为汉族人做生意,总爱缺斤少量,哄抬物价等。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故相较于

    16、经济交往和政治交往而言,社会生活交往更容易考察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及交往层次。从调查结果来看,有七成多的人希望与他民族成员做朋友,在访谈过程中,一部分表示,出于对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的不了解及近几年族际意识的增强,使得交朋友的意愿较之前明显下降;同时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与维吾尔族虽混居在一起,但CL县维吾尔族城镇居民数量众多,故CL县城镇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维吾尔族聚居区,大部分情况下是与本族居民发生邻里互助行为。且对于杂居区的邻里而言,见面打招呼是最常见的行为,而将不同民族的邻居划归到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内的少之又少。(三)语言态度语言态度是人们对语言或语言行为所作出的评价和判断10。我们的研究关注的是

    17、在CL县这个多族群共同居住的地方,维吾尔族居民对于族际共同语言汉语的认同和评价及汉族居民对于少数民族语言区域治理研究王孝雪民族交往态度与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路径新思考基于南疆CL县6个城镇社区的调研分析124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RUM2023 年 3 月第 1 期第十一卷总第四十一期的学习和使用。表2和表3中的问题借鉴了孟红莉在新疆伊宁市维吾尔族城市居民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11中关于语言态度量表的设计,结合本文研究主题及CL县的实际情况,在保证量表编制最低可接受范围内,做适当删改。维吾尔族对汉族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见表2),近七成的维吾尔族社区居民表示希望

    18、能够讲流利而准确的汉语,六成维吾尔族表示和汉族交流时喜欢用汉语,并且使用汉语时也不会感到尴尬;CL县城镇居民并不觉得的会使用汉语会必然导致族群意识的淡薄,七成左右的人不赞同“如果使用汉语就意味着我的维吾尔族身份淡化了”这种说法;同时,维吾尔族城镇居民对汉语的社会功能评价较高,普遍认为熟练的掌握汉语不仅有利于找工作并能快速的适应工作,且七成左右的人认为汉语作为族际共同语言,在新疆公共场合使用是很自然的事情。在实际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存在一部分维吾尔族居民不会说汉语的情况,例如调研过程中乘坐的县城内的板车司机听不懂汉语也不会说汉语,烧烤店店主听不懂汉语也不会说汉语,大巴扎集市上的部分维吾尔族摊主听不

    19、懂汉语也不会说汉语。当然这与CL县特殊的民族人口结构有着必然的联系,与汉族人交往相对少,语言环境单一,所以对于汉语既听不懂也不会说,但这从侧面反映不同民族成员间交往的广度离嵌入式的族际关系中预设的交往远景还较远。表2维吾尔族居民对于汉语的态度各态度维度百分比非常同意同意说不清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我希望我能够讲流利和准确的汉语10.158.912.711.56.8我和汉族人交流时,喜欢用汉语8.651.316.715.67.8当我使用汉语时我并不感到尴尬9.755.911.918.24.3当我听到一个维吾尔族人用汉语和其他人交谈时,我感到不自然3.624.612.357.81.7如果我使用汉语,就

    20、意味着我的维吾尔族身份淡化了2.515.911.459.310.9汉语是一种很有用的语言15.457.613.09.14.9如果我能够熟练的使用汉语,我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30.558.35.45.80.0如果我能熟练的使用汉语,我能够顺利的适应工作28.659.75.56.20.0汉语作为新疆地区在公共场合使用的主要语言,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13.956.212.715.91.3汉族对维语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只有近四成的汉族表示希望自己能够讲流利而准确的维语,由于能熟练且流利的说维语的汉族人较少,所以在与维吾尔族交流时,喜欢用维语的汉族只有三成左右。但是对于能流利说维语的汉族人,汉族人

    21、普遍表示敬佩,同时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如果在交流时,汉族人能使用维语,维吾尔族会瞬间觉得能拉近和汉族人的人关系。同时对于维语的社会功能也普遍表示赞同,认为会说维语,不仅能有更多工作的机会,还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在访谈中,社区干部对这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由于自己职业的特性,每天都要接触社区居民,且社区中维吾尔族居民占比又多,如果不会说维语,很多工作没有办法开展。对于生活在新疆的汉族人,是不是应该学习维语,近七成的人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会说双语的汉族人非常少,大部分只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用语。(四)民族交往心理距离“民族心理距离”用来考查民族交往过程中相互疏离的心理状态。这一概念指

    22、的是不同民族之间因民族文化、民族认知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在各自心理上对异民族产生的距离感。具体而言就是对异民族设防、妨碍其接纳异民族的人参与到自己文化生活中或使自己不愿意参与到异民族文化生活中的心理现象。12尽管维吾尔族和汉族在CL县共同生活了很长时间,形成了普遍的民族团结认知,但不可否认区域治理研究125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RUM的是,新疆“7.5”事件的发生及当前新疆处于三期叠加的反恐维稳特殊时期的客观事实的存在,而下意识的对“民族身份”的成员,心理产生特殊时期特殊的距离感,这在表4汉族的民族心理距离消极态度可见一斑。同时,在访谈中发现,宗教信仰也是造成民族心理距离

    23、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对他民族的宗教信仰不理解或者理解和认知有偏差。由于平时对于宗教信仰很少交流且从上面的社会生活交往可以看出,民族间仅限于浅层次的交流。除此以外,族际通婚交往持谨慎态度并恪守一定的心理距离,在访谈中发现,维吾尔族对于族际间通婚,尤其是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通婚是最不能被接受的民族间交往形式。很多新疆人都认为,20世纪60年代维汉通婚的数量较多,80年代以后就越来越少,而且通婚者承受的社会压力在增大。80年代以后维汉通婚数量减少,难度更大,除了经济和交通的发展使汉族男性可以增大择偶成本和扩大选择空间外,更主要的原因被归为,民族分界意识上升,新疆维汉两族社会,尤其是维吾尔族社会,对于维汉

    24、通婚者及其家庭的群体性压力增大,由此影响着维汉关系的变化。13表3汉族居民对于维语的态度各态度维度百分比非常同意同意说不清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我希望我能够讲流利和准确的维语6.330.928.828.95.1我和维吾尔族人交流时,喜欢用维语5.230.218.730.615.3当我听到汉族人用维语和其他人交谈时,我非常敬佩他17.269.810.92.10.0维语是一种很有用的语言13.256.411.116.13.2如果我能够熟练的使用维语,我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15.653.213.113.64.5如果我能熟练的使用维语,我能够顺利的适应工作15.351.612.914.35.9在新疆生活的汉

    25、族人,应该学习维语13.650.319.611.35.2表4民族心理距离消极态度(单位:百分比)维吾尔族汉族与其他民族的人在一起,我会有距离感29.933.8四、民族地区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路径新思考如前面问题提出部分所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民族地区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后,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地区多民族社区实现嵌入式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但还没有学者从民族交往态度的角度进项专门的考量,来评定互嵌主体对国家实施这一宏伟构想的交往实践认知与回应。尤其是对于南疆,在汉族人口比重偏少,客观条件下难以实现混居的情况下,如何恰如其分的找到适合这种情境下的嵌入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而通过对民族间交

    26、往态度的考量,不仅可以看清民族间显性和隐性消极交往态度的影响因素,还能剖析影响因素形成的缘由,追根溯源找到实现多民族社区嵌入式发展的良方,提高国家在互嵌社区建设中投入的大量人、财、物的效果,提升民族地区多民族社区中的各民族成员的获得感。杨鹍飞用空间属性和精神属性进行交互,指出民族互嵌型社区分为区隔型、接触型、融洽型、交融型。其中交融型“民族互嵌型社区”是建设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理想愿景,社区内各民族成员相互杂居,精神关系融洽,不存在歧视现象,交往交流交融形式多样且丰富,几乎没有意识到彼此的差异。并通过河南省两个典型的互嵌实践实例证明这种构想并不是象牙塔里的“纸上谈兵”。14通过民族

    27、交往态度相关项目的测定及评价发现,CL县属接触型“民族互嵌型社区”,即各民族成员积极参与的嵌入态度呈显性常态,但内隐性消极态度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互嵌主体,使之在嵌入方向、程度及行区域治理研究王孝雪民族交往态度与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路径新思考基于南疆CL县6个城镇社区的调研分析126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RUM2023 年 3 月第 1 期第十一卷总第四十一期为方式上做主观性选择。即CL县各民族成员在社会生产、工作生活方面必须的交往外,深层次的互动较少,受民族分界意识、宗教心理、语言、群体因素等的影响,彼此间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离感,同时心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居住隔离。值

    28、得注意的是即使交往增加,心理距离也不易消除,而心理距离如果不除,交融型“民族互嵌社区”也就无法实现。本文以拉近“民族交往心理距离”为目的,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民族地区多民族互嵌社区进行思考。首先,民族分界意识是民族自我区别的心理,是以民族特征、特点为基础和标准,认识异民族的一种心理。以本民族的民族特征的征象为标准,遇异时就产生相异感、区别感,即一个民族的成员遇到另一个民族的成员时,他们自觉到属于不同的民族。15访谈得知CL县的民族分界意识是逐步形成并强化的,一方面,当前以民族团结为基调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或媒体对外宣传等,都在无形中强化不同民族成员对民族身份的感知;另一方面,当前新疆外于“三期叠加”

    29、的特殊时期,一部分宗教极端分子实施暴力恐怖事件的同时,也给整个群体造成“污名化”,使得其他民族成员不自觉的与发动暴力恐怖行为的民族成员划清界限;除此以外,境外分裂势力假借宗教的名义影响新疆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民族分界意识的形成。这需要在以后的互嵌社区建设工作中,加强各民族成员的民族认知,不仅要加强民族交往主体对自己民族的认识,还要加强对民族交往客体的认识。只有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宗教习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有了正确理解,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实现族际间的跨文化交流。当然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从事社区工作的干部及地方精英在这个过程中勇于承担这一繁杂工作的重担,在大刀阔斧推进

    30、互嵌社区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民族认知相关工作的“绣花功夫”。其次,少数民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地区,信教人数众多,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所以,宗教因素就成了影响民族交往态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子。宗教正是通过一系列看似超世俗的宗教教义、宗教礼仪和宗教活动强化人们对于世界的共同认知,塑造一种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话语体系,从而把不同地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语言的人聚集在一起实现宗教群体内部的凝聚力与和谐,这种凝聚力与和谐使得一种宗教或一个宗教团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挥强大的社会控制力量16。如果与持有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进行交往,那么,尊重交往客体的民族信仰是影响对方所持交往态度的一个重

    31、要因素。但存在的问题是,不同教派之间对外的信息共享是很少的,这里的信息共享指的是,不同教派对自己的宗教信仰很清楚,但对于其他教派的宗教信仰则知只甚少。例如,在访谈中,一个维吾尔族居民说,对汉族人烧香拜佛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为更好推进民族地区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是时候对不同的宗教习俗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实现“共享”。然后,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同时也是民族身份的象征。语言的使用,已经能反映出民族认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关系,特别是不同层次之间的认知结构和模式。语言认同只是民族认同诸方面之一,但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在CL县的调研过程中,语言使用呈现一种“梯度选择”的特征,即不同民族的人相遇,首先选择其

    32、中一个民族的语言,如果不懂,再选择另一个民族的语言,如果还不懂,就只能借助外力(如翻译)来解决。一般情况下,外地人进入CL县,首选语言是维语,比如我们入CL县城镇社区调研,每次都有翻译跟随。人们选择语言时,心目中有一个反映当地人口规模与民族关系的“圈层结构”17。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社区居民中维吾尔族居民会说汉语只占42.6%,会说维语的汉族人只有32.7%(当然这两个数据与样本选取对象及样本量有关,实际情况还需大样本考察),这必然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交往产生影响,或者干脆放弃与他民族的交流。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使维汉双语借由信息的传播,得以广泛的学习,同时社区还应在现有基础

    33、上开展相关活动及宣传工作,目的是明确告知构建互嵌社区及学习双语的意义何在。使得双语学习成为一种时尚。最后,民族内部,民族群体的规范、隶属的特点、群体道德及压力情景等都对民族交往态度有着制约,产生民族的群体规约、遵从从未和压力屈从等。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自己的感知、判断、评价、行为等民族群体不一致的现象。此时,在个体内心就会产生一些选择,要么按照群体的规范、社会的要求行事,即以从众行为来放弃自己内心不一样的感受,但是,我们也会遇到二者不能协调的情况,这时候个体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可能从众心理与行为是屈从群体压力、免受处罚或被孤立境况的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群体因

    34、素对族际通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对年轻人进行访谈时,维吾尔族女孩有时会被汉族青年追求,就算自己很喜欢,也会在父母及亲友的反对声中放区域治理研究127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RUM弃,汉族男孩有想和维吾尔族女孩结婚的意愿,觉得维吾尔族女孩人美心善,父母和亲友反对的少,但迫于维吾尔族女孩的家族反对,很难实现族际通婚。群体的态度和行为事实上影响着生活的很多方面,一般而言,群体成员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在态度取向有很高的相似性。那么在互嵌社区建设中就完全可以通过民族团结典型个案,以点带面,不断增进民族交往意识,使“机械团结”趋于“有机团结”发展。综上,民族地区多民族社区要实现嵌入

    35、式发展,社区主体具备的潜在“内生力量”是不可忽略的。本文从民族交往态度角度出发对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进行思考,试图通过增强民族认知、共享相关宗教信息、扩张语言习得途径、培育民族交往意识等来消除对另一个民族形成的固有偏见、消极刻板印象以及暴力恐怖事件所造成的“心理恐慌”,拉近“民族交往心理距离”,为民族地区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构建出所需的“心理支撑”,达到各民族成员能容忍不同价值标准的存在,并能赞善不同的价值标准,如同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美美与共”,那么距离实现“要我嵌”到“我要嵌”的自然转化也就不远了。注释:参见陈光军:藏区城镇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和谐宗教关系的构建,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杨

    36、鹍飞:边疆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王茂美:多民族社区自治:互嵌式族际关系构建的实践场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参见周宁宁:民族互嵌式社区适宜模式初探以新疆为例,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参见姜禾:以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促进民族交融以新疆和田市为例,新西部(理论版)2016年第4版;杨荣:云南民族互嵌研究,云南大学2014年7月;陈光军:藏区城镇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和谐宗教关系的构建基于康定市实地调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引自杨鹍飞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一文,“成熟度”指社区内民族关系和谐的程度,和谐程度越高,民族互嵌社区的成熟度越高。参考文献:189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3策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策勒县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4策勒概况EB/OL.策勒县人民政府网站,http:/


    注意事项

    本文(民族交往态度与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路径新思考——基于南疆CL县6个城镇社区的调研分析.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