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pdf

    • 资源ID:654021       资源大小:3.18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pdf

    1、第36 卷第4期2023年8 月D01编码:1 0.1 98 47/j.ISSN1008-2646.2023.04.001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Vol.36 No.4Aug.202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张骏(南京理工大学党政办公室,江苏南京2 1 0 0 94)摘要: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双一流”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序列中的“排头兵”,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南京理工大学建校7 0 年来,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

    2、育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为服务支撑“两个强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了重要贡献。迈上新征程,学校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焦“五条路径”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关键词:南京理工大学;立德树人;世界一流大学中图分类号:G64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1 1 2 0 2 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3、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南京理工大学发源于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成立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一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由党创办,因战而生。回望7 0 年的办学历程,全体南理工人收稿日期:2 0 2 3-0 8-0 6作者简介:张骏(1 96 4一),男,陕西西安人,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4、高等教育管理。本文引文格式:张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4):1 -5.一1 一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8-2 6 46(2 0 2 3)0 4-0 0 0 1-0 5始终铭记“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走出了一条“献身许国担使命,潜心耕耘育英才”的南理工之路,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踏上新征程,面对新挑战,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杰出人才,打造国之重器,奋力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南理工力量。一、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矢志培养又红又专人才人

    5、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是高校办学永恒的生命线。从“中国兵器技术的人才摇篮”到“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从“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的引路人”到“两化深度融合的排头兵”,南京理工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了一大批堪当大任的领军人才,将“又红又专”的优良作风与“强军兴国”的使命担当,烙印于一代代南理工人心中。一是始终将“心有大我,献身使命”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追求。1 9 53年哈军工成立伊始,毛泽东主席亲授训词,赋予了学校“大力培养急需军事人才、加速我军装备现代化”的光荣任务。自此,“强大国防、繁荣祖国”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永恒底色。办学之初,哈军工二系即炮兵工程系,就设置

    6、了新中国最早的火箭武器专业。1955年,创校先辈任新民教授向中央军委建议“加快研制中国火箭武器”,推动开启了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先河。1 96 6 年,学校移师南京办学,不久集体转业,但广大师生“改制不改色”,在特殊岁月里,依旧潜心科研、排除万难,研制出以“科8 2”无后坐力炮为代表的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改革开放后,南理工人参与国家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核高基”与“神光”等多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并在重装火炮、含能材料、微纳卫星、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航空发动机材料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突出业绩,成为我国高新技术武器领域的中坚力量,彰显了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的大格局与大气魄。建校7 0 年来,从这片热土

    7、上先后走出了近2 0 位两院院士、30 余位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50 余位将军。国庆7 0 周年阅兵方阵中,有2 4个受阅武器装备系统的总师、副总师由南理工校友担任。近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持续打造“军工底色、工信特色”思政育人体系,坚持开展“国防行”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党员“百时奉献”实践活动,牵头成立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广大毕业生牢记“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崇高追求,每年7 0%以上投身国防科技与工信事业建功立业,很多校友已成长为兵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骨干力量,“献身精神”成为南理工在人才培养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标签二是始终将“全员育人,以生为本”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哈

    8、军工办学之初,就牢固树立了“办学校好比开饭馆,教授就是掌勺大师傅,干部是端盘子的,学员才是就餐者”的重要思想,将“优秀的学员、良好的学风”视为学校的生命线。把“严”字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严密的教学计划、严谨的教学实施、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教学管理、严明的教学纪律,共同形成了强大合力,锻造出了新中国最早的高素质军工科研人才。学一2 一校转业地方后,依旧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倡导开展新生军事训练,要求学生坚持每天“晨跑打卡”、强健身体素质,注重打牢低年级学生过硬的数理基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构建了“多元化

    9、、个性化”人才培养新范式,积极推动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南理工学子捧回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斩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总冠军,一大批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持续涌现。三是始终将“尊师重教,教学为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要义。哈军工首任院长兼政委陈大将反复强调“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大力倡导“两老办学”方针,鲜明地提出“既要看到老干部们的长征二万五,也要看到教授们的十年寒窗苦”。他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率先垂范,雪夜中与新来专家促膝长谈,将自已的住所腾给知名学者,放手让各专业的教授们在办院治学中“唱主角”“挑

    10、大梁”,奠定了学校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学校在南京分建后,也始终高度重视一线教学工作。比如,“独臂总师”祝榆生在担任炮兵工程学院教育长、副院长期间,主管教学科研工作,他反复强调“教学质量不好就是误人子弟”。为此,创立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三试”制度,即上新课必须试讲,布置的习题必须试做,实验课的试验、毕业设计也必须试做;同时还明确了教师要通过的“五关”,即思想关、基础关、外语关、教学关与实验关,始终将“严”字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回顾7 0 年办学历程,大家名师辈出,沈正功、鲍廷钰、浦发、许哨子、于道文、肖学忠、张宇健,一个个闪亮的名字都镌刻于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光辉史册之中,令人无比敬仰。今

    11、天的南京理工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服务国防行业、工信事业不动摇,聚力打造一流科技人才力量。近年来,学校围绕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久久为功打造“紫金人才体系”,构建激励广大教师尽展其才的“四型七类”职称晋升通道,注重教学工作在教师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师资队伍规模与质量快速发展,人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总数位列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尤其是我国中间弹道学创始人、军民融合事业倡导者之一的李鸿志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坚守“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王泽山院士等一大批育人铸魂的“大先生”,成为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楷模。二、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主动融入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党的十

    12、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3 南京理工大学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传承“忠诚国防事业,服务国家战略”红色基因,锚定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完善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格局,为服务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以及国防现代化建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答卷。一是深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两个强国”建设。一流大学建设应体现国家意志,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高校必须主动担当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科技自立自强核心关键,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瓶颈制约,紧紧围绕维护国家安全等领域,提升硬实力,展现新作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彰显服务国家的崇高价值和

    13、务实贡献。近年来,学校面向新兴前沿领域,新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等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单位。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持续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提升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学校科研项目经费到款保持连年递增,连续两届获得“国防科技十大进展”,获得国家科技奖励7 项,实现国家科技奖“五大奖种”全覆盖。牵头获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联合共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9个,实现了主干学科国家级平台的全覆盖;在航空发动机材料关键领域,实现了“0 到1 的突破;深度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和国防重大研究,涵盖陆海

    14、空天信等全领域,作为总师单位研制的某型车载炮武器系统亮相国庆7 0 周年阅兵式并列装部队。二是坚持国防和工信特色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的有效对接,主动在国家所需领域进行研究布局、揭榜挂帅。同时,还要聚焦服务地方发展主动作为,通过抓好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不断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贡献度。近年来,学校把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两个强国”建设以及“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重点产业强链补链,主动作为,为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贡献了应有力量。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

    15、展,与地方深度合作,高标准构建了“一校三区”的发展格局。同时,依托自身办学优势和地方产业需求,先后与南京市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打造了国家级军民一体化科教创新和产业开发基地;与江阴市合作新建了江阴校区,围绕落实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打造了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与淮安市共建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聚焦第四代含能材料、先进航空发动机材料等领域,打造了一流军民融合创新载体。三是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构建珠峰高峰引领、高原支撑的一流学科发展体系。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根本所在,学科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流大学未必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精而专、有特色的学校同样可以办成一流

    16、大学。为此,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汇聚“高原”,突出“高峰”。近年来,学校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部署,认真推进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和“六大工程”,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凝练了“强势工科、特色理科、精品文科、新兴交叉、医工结合”的“小综合”学科发展思路,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形成了独具特色、不可替代、行业引领的学科体系。尤其是高质量完成了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目标任务,并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兵器学科蝉联全国第一,化工学科获评全国顶尖学科;7 个学

    17、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材料科学进人前1%o;获批物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机械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目前,三大优势学科群主干学科全部实现“A类学科”全覆盖,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一3 一三、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4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伟

    18、业赋予高校的战略使命,为推动高等教育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当下提升办学质量,又要着眼未来打牢基础,找出实现跨越的新赛道。为此,南京理工大学必须坚持“一个统领”,聚焦“五条路径”精准发力,统筹谋划、大力推进各项教育事业发展。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统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学校党委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扛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切实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确保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构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融互促的良好格局,确保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

    19、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科学决策、求真务实。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高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建设好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断完善制度规范体系,持续优化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为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使命,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同时,大力弘扬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积极引导全校干部师生形成“共思、共谋、共担、共进、共享”的干事创业文化氛围,为学校争先进位、快速发展提供源源

    20、不竭的强大精神动能。二是聚焦深化学科建设内涵的路径,筑牢一流大学发展的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2 1 为此,学校要结合学校特色、办学需求以及远景目标,巩固兵一4一器、化工、光学、机械、控制等传统工科优势,大力加强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学科建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语言学、社会学以及具有特色知识产权等文科建设,加快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安全工程等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在医工结合领域开启培育工作,积极打造服务国家战略、具有鲜明特色

    21、、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学科生态体系。三是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提升一流人才培养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此,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和关键,把筑牢理想信念作为第一要务,完善和丰富“军工底色工信特色”的思政工作体系内涵,传承发扬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把创新培养模式作为长久课题,不断探索实践完全学分制、书院制、未来技术学院、卓

    22、越工程师学院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好“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利用好雄厚的科研优势,把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做实、做出成效;把提升培养质量作为永恒追求,建立“招生一培养一就业”联动机制,构建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向优秀学生开放科研资源,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推进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畅通学生成长通道。四是聚焦高端引领科学研究的路径,打造一流创新发展的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2 为此,学校要布局战略性科研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学科优势,强化兵器领域不可替代地位,建强现有魁元实验室、复杂多体系统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加强通用领域国家级平台建设;开展

    23、引领性科学研究,聚焦世界科技前沿与重大基础性科学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和技术需求以及行业产业发展重大难题,在深海、极地、电磁频谱、网络空间等领域抢占新发展空间,大力推进陆海空天信全面发展;优化有组织科研生态,持续提升跨单位、跨院系、跨学科、跨团队的内外部协同攻关能力,建立以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的资源投入机制,提高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五是聚焦协同引育师资队伍的路径,构筑一流师资成长的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24、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 为此,学校要加大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实施战略科学家“领航行动”、领军人才“护航行动”、青年人才“启航行动”,完善“青年教授”体系;纵深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落实“破五唯”导向,畅通教师队伍发展体系,在“四型七类”的基础上探索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型的教师评价,完善同行评议,压实引才育人工作责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典型南理工人、南理工事,传承发扬好南理工的优良作风,营造识才用才爱才敬才的向上氛围,引导广大教师成为以自身实践引领教育学生的“大先生”。六是聚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路径,拓展一流开放办学的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25、,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 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2 1 为此,学校要实施科学研究国际化工程,通力打造国际科研“协作体”,强化Fundamental Responsibility Fulfillment of Virtue Cultivation andFeature-specific Top-class University Construction(The Party Commitee,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Jiangsu,210094)A

    26、bstract:High educa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constructing an educationally powerful country.“Double Top-Class Universi-ty takes a leading position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with great honor and responsibility.Ever since its found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ists

    27、in its educational principles,namely,“talent cultivation for the Party andfor the Nation,and has trained numerous outstanding personnel in the past 70 years.Especilly centering on major nationalstrategies in the new epoch,NJUST ha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werful Country

    28、Construction throughTechnology and Talent Training,to the national defense modernization and to the high-level technological autonomy.Steppingonto a new march,NJUST would insist on intension development and the Partys leadership,and focus on a comprehensive FiveRoute planning and targeted commitment

    29、,so as to quicken its worlds feature-specific top-class university construction.Key words: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irtue cultivation;worlds top-class university教师交流访学、海外引智、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等支持力度,培育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积极融人全球创新网络;实施人才培养国际化工程,通力打造国际教学“联合体”、国际高等教育“共同体”,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深耕计划”,探索与世界一流高校联合建立人

    30、才培养长效合作机制,试点建设国际实验班,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实施全英文本科专业大类招生,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实施国际影响力提升工程,重点主办品牌国际学术会议,创办国际期刊,开展国际智库建设,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参考文献:1中国政府网。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0OL.(2 0 2 30 5-2 9)2023-08-03.htps:/ N人民日报,2 0 2 3-0 5-30(0 0 1).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 0 1 7:37 6-37 7.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EB/0L.(2022-01-10)2023-08-03.http:/ Jun一5一


    注意事项

    本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