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pdf

    • 资源ID:645420       资源大小:1.46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pdf

    1、D O I:1 0.1 9 3 2 2/j.c n k i.i s s n.1 0 0 6-4 7 1 0.2 0 2 3.0 1.0 0 1h t t p s:/x u e b a o.x a u t.e d u.c n引文格式:杨苏,李航航.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 0 2 3,3 9(1):1-1 1.YANGS u,L IH a n g h a n g.As t u d yo f t h e i m p a c to f t h er e n o v a t i o no fo l dc o mm u n i t i e

    2、so n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m e n to f c i t i e s:e m p i r i c a l t e s tb yt h eD I D m e t h o dJ.J o u r n a lo fX i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2 0 2 3,3 9(1):1-1 1.收稿日期:2 0 2 2-0 8-1 5;网络首发日期:2 0 2 2-1 1-0 3网络首发地址:h t t p s:/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3、 i l/6 1.1 2 9 4.n.2 0 2 2 1 1 0 2.1 0 1 9.0 0 6.h t m l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资助项目(S K 2 0 2 0 A 0 2 5 8);阜阳师范大学2 0 2 2省级科研平台开放课题安徽省农民工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F S K F K T 0 2 8 D);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资助项目(S K 2 0 1 9 A 0 6 4 1)第一作者:杨苏,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E-m a i l:y a n g s u 0 5 2 9a h j z u.e d u.c n通信作者:李航航,男,硕士生,

    4、研究方向为老旧小区改造、区域可持续发展。E-m a i l:6 4 4 8 8 6 1 5 7q q.c o m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杨 苏1,2,3,李航航1(1.安徽建筑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 3 0 0 2 2;2.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省建筑经济与房地产管理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2 3 0 0 2 2;3.阜阳师范大学 安徽省农民工研究中心,安徽 阜阳2 3 6 0 4 1)摘要:为探求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 0 1 7年颁布的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 0 0 82 0 2 0年中国1 1 8

    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如何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的设立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发现,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主要通过提升城市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关键词:老旧小区;可持续发展;双重差分;影响机制中图分类号:F 2 9 1.1;F 0 6 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6-4 7 1 0(2 0 2 3)0 1-0 0 0 1-1 1As t u d yo f

    6、 t h e i m p a c t o f t h e r e n o v a t i o no fo l dc o mm u n i t i e so n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i t i e s:e m p i r i c a l t e s t b y t h eD I Dm e t h o dYANGS u1,2,3,L IH a n g h a n g1(1.S c h o o l o fE c o n o m i c sa n dM a n a g e m e n t,A n h u i J i

    7、a n z h uU n i v e r s i t y,H e f e i 2 3 0 0 2 2,C h i n a;2.A n h u iC o n s t r u c t i o nE c o n o m ya n dR e a lE s t a t eM a n a g e m e n t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A n h u i J i a n z h uU n i v e r s i t y,H e f e i 2 3 0 0 2 2,C h i n a;3.A n h u iM i g r a n tW o r k e r sR e s e a r

    8、 c hC e n t e r,F u y a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F u y a n g2 3 6 0 4 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o r d e r t oe x p l o r e t h e i m p a c t o f o l dc o mm u n i t y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nu r b a ns u s t a i n a b l ed e-v e l o p m e n t,t h i sp a p e r t a k e s t h eo l d

    9、c o mm u n i t y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p i l o t u r b a np o l i c y i s s u e d i n2 0 1 7a san a t u r a l e x p e r i m e n t;b a s e do nt h ep a n e l d a t ao f 1 1 8p r e f e c t u r e-l e v e l c i t i e s i nC h i n a f r o m2 0 0 8t o2 0 2 0,i tu s e dt h ed i f f e r e n c e-i n-d i

    10、 f f e r e n c em o d e l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h o wt h eo l dc o mm u n i t yr e c o n s t r u c-t i o np i l o tu r b a np o l i c i e sa f f e c tu r b a n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 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11、fp i l o t c i t i e s f o r t h e r e n o v a t i o no fo l dc o mm u n i t i e sc a np r o m o t e t h eu r b a n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em e c h a n i s ma n a l y s i ss h o w st h a t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p i l o tc i t i e s f o r t h e r e n o v a t i o no f

    12、o l dc o mm u n i t i e sh a s a n i m p a c t o nt h e l e v e l o fu r b a n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o p m e n tm a i n l y t h r o u g h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l e v e l o f u r b a ns o c i a l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H e t e r o g e n e-1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X ia

    13、nU n i v e r s i 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2 0 2 3)V o l.3 9N o.1 i t ya n a l y s i ss h o w s t h a t i nt h ec e n t r a l a n dw e s t e r nr e g i o n sa n da r e a sa t a l o w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m e n t l e v e l,t h e i m p a c to fp i l o t c i t yp o l i c i e s i so fm o r

    14、es i g n i f i c a n c e.K e yw o r d s:o l dr e n o v a t i o nc o mm u n i t i e s;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d i f f e r e n c e-i n-d i f f e r e n c e;i n f l u-e n c em e c h a n i s m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成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考虑当前和未来需要,即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同时又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发展1-2。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众

    15、多,其中老旧小区由于年代旧、治安乱、环境差等特性已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已经步入终结增量、活用存量的时代3,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存量巨大的老旧小区,大拆大建的方法已不可行,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手段,也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必要之举。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 0 1 7年在厦门召开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座谈会,将广州、张家口等1 5个城市设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旨在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此后,国务院办公厅于2 0 2 0年发布 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全国开展老旧小区改

    16、造的相关工作做出全面系统部署,由此看来,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成为当前政府工作之重点。学术界也围绕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方法与实践等进行了相关探讨4-6,但鲜有学者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那么,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能否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其如何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上述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对于进一步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与现实意义,且有助于扩展政府对老旧小区改造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有理解。基于此,文章以我国2 0 1 7年颁布的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 0 0 82 0 2 0年

    17、中国1 1 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弥补了目前有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实证研究的缺乏。此外,进一步探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如何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是否存在异质性,从而为不同类型地区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思路及意见。1 文献综述从老旧小区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见当前老旧小区在城市发展浪潮中已经阻碍了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不论是对满足当代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还是对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都表明老旧小区改造刻不容缓7,存量巨大的老旧小区也的确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而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

    18、实施加快了老旧小区改造进程,也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提供了新动能。近年学术界对于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某一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政策为例展开的研究,旨在从中获得启发,进而为各地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制定提供针对性建议,例如冉奥博等4对北京老旧小区改造相关政策研究,发现政策文件存在分布散、目标单一等问题,提出要出台综合性的改造政策。梅耀林等5对江苏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指南展开研究,指出老旧小区改造应树立更新思维,将空间、社会、经济与治理统筹起来。二是对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政策的城市展开的研究,例如刘垚等6、李志等8都以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广州为例,研究广州被设为试点城市后的老旧小区改造的机

    19、制模式与实践成效,以期从中获得可供参考的经验。上述研究也都表明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制定可以加快当地老旧小区改造进程。从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两者关系的研究上来看,目前围绕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并没有一致性结论。一方面学者们认为老旧小区改造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例如J i a n g等9、M i s c h e n等1 0的研究都表明老旧小区改造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王承华等1 1的研究也提出老旧小区改造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并关注周边环境 优 化,从 而 促 进 地 区 发 展。而 另 一 方 面,X i n g等1 2的研究中提到许多城市都试图通过改造来解决城市可持续发

    20、展问题,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一致认为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制定可以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程,并已经关注到了老旧小区与城市可持续发2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 0 2 3)第3 9卷第1期 展的问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目前对于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研究涉及总体性政策的研究较少,二是少有学者聚焦于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三是学者们对老旧小区改造能否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并没有达成一致性的结论。综上,为了探究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衡量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效果,丰富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老旧小区

    21、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本文的边际效益在于:一是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丰富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相关研究;二是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丰富了双重差分模型的实际应用;三是探究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与异质性分析,丰富了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相关研究。2 理论分析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居住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也逐步提升。而老旧小区因房龄长、建筑破旧、基础及配套设施设备等落后老化,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已经逐渐脱离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发展进程,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 3。因此

    22、,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有利于和谐的城市化建设,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老旧小区改造可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绿化、基础设施等已经难以符合现行标准。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首要任务就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小区绿化面积、合理布局小区周边公园休闲娱乐设施、强化老旧小区垃圾管理等,而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环境改善,从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1 4。老旧小区改造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可以刺激社会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比如:按照住建部新安全标准全面加

    23、固老旧小区楼房,可以直接增加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生产的投资需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促使了电梯行业的相关投资需求;小区整体环境改善后,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室内装修、家电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可以盘活存量用地,激发当地文化、商业活力。例如:老旧小区改造以街区为尺度,保护历史文化区,改造过程中更是提倡建设五分钟生活圈,可以激发小区周边的商业活力。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发展,从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1 5。老旧小区改造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居住方面,老旧小区改造增加居民公共活动空间、规划小区绿化景观、补齐生活需求短板,实实在

    24、在地提升居民居住质量1 6。此外,在改造过程中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倾听居民诉求,满足居民诉求,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居民满意度。这些举措可以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进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综上,老旧小区改造改造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改造涉及面极其广泛,小到基础设施改造大到精神文明建设,每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影响都是多维的,对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见图1。图1 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F i g.1 E f f e c tm e c h a n i s mf o ro l dr e s i d e n t i a l a r e a

    25、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nu r b a n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3.1 模型设定本文旨在评估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而在评价政策执行效果中常用的方法是双重差分模型1 7-1 8。该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试点城市)和对照组(非试点城市),3 杨苏,等: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对实验组加以政策影响,而对照组是未受到政策影响的,从而通过政策实施前后的时间趋势差分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是否实施政策的差分,以消除其它随

    26、时间与城市变化而不可观察的因素,从而确定政策实施的净效应。这种方法在现有的许多政策效果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9-2 1。为了测度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的净效应,尽可能减少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前的差异,本文选择2 0 1 7年7月前(一般当年7月前颁布的政策视为当年颁布,7月后颁布政策视为第二年颁布)从未颁布过有关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城市作为对照组(政策检索时,第一遍检索根据北大法宝网,第二遍根据各城市政府网、住建局官网进行的筛选)。此外,本文研究期为2 0 0 82 0 2 0年,参考邓荣荣等2 2的做法,由于政策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考虑2 0 1 8年后对

    27、照组颁布相关政策,故未对对照组进一步剔除,又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最终选择了包括1 5个试点城市在内的1 1 8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将被列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范围内的1 5个城市作为实验组,研究样本中的其余1 0 3个城市作为对照组,对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这一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行评估。具体模型设定为:S c o r ek n=0+1D I Dk n+2c o n t r o l sk n+k+n+k n(1)式中:k表示城市;n表示时间;S c o r ek n表示k城市在第n年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D I Dk n代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c o n t r o

    28、 l sk n为选定的一系列控制变量;k、n分别为城市固定效应、年份固定效 应;k n为 随 机 扰 动 项。本 研 究 重 点 关 注D I Dk n的系数1,它反映了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若1显著为正,则表明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的颁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推升作用。3.2 变量说明3.2.1 被解释变量本文以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S c o r e)作为被解释变量。众多学者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科学评估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综合评价,且多指标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2 3-2 5。在评价方法

    29、上多运用AH P法、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据此文章在参考了众多学者的评价指标体系后,构建了囊括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计1 9个指标层1,2 5-2 9,见表1。考虑到AH P法是进行主观赋权,而熵值法是进行客观赋权,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科学,参考潘雨洪等3 0的做法,本文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熵值-AH P法。先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运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再通过AH P法对熵值法得到的权重进行修正,进而测算出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具体权重计算方法见式(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城市都有东、中、西部城市,也都有一、二、三、四线城市以及省会城市和非

    30、省会城市,两组城市并没有明显的特征差别。i=a oi+(1-a)si(2)式中:0a=2 0 1 8时,P o l i c y=1,否则为0。3.2.3 控制变量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增加了政府规模(g o v)、对外开放程度(t r a d e)、科技创新(t e c)、金融发展水平(f i n)四个可能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控制变量3 1-3 3。政府规模(g o v),一方面反映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规模会影响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进而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使用人均政府财政支出作为替代变量。对外开放程度(t r a d e),开放是城市发展必要的条件,使用人均进出口额作为

    31、替代变量。科技创新(t e c),创新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用取对数的政府科学技术投入额作为替代变量。金融发展水平(f i n),本文认为金融业在当今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用取对数的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作为替代变量。4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 0 2 3)第3 9卷第1期 表1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体系T a b.1 U r b a n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l e v e l i n d i c a t o rs y s t e m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权重i属性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环境

    32、经济社会工业废水排放量/1 04t0.0 1 8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t0.0 1 67-工业烟尘排放量/t0.0 1 5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0.0 4 16+人均绿地面积/(m2人-1)0.0 6 2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0 1 6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0.0 5 28+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人-1)0.0 9 51+人均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美元人-1)0.0 3 42+人均G D P/(元人-1)0.0 8 59+第三产业占G D P比重/%0.0 5 22+第二产业占G D P比重/%0.0 2 6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人-1)0.0 9 70+人口

    33、密度/(人 k m-2)0.1 0 04+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1 0-4人-1)0.0 6 79+人均道路面积/(m2人-1)0.0 5 78+普通高等院校师生比/%0.0 4 14+人均年末储蓄余额/(元人-1)0.0 8 86+失业人口占比/%0.0 2 86-3.3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性统计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2 0 0 82 0 2 0年的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及各省市统计局,部分缺失值采用线性内插法补齐,本文样本观测数为15 3 4,具体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2。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T a b.2 V a r i a b l ed e s c r i p t i v

    34、 es t a t i s t i c s变量名称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综合得分(S c o r e)3 3.2 86.4 8 01 9.5 06 0.8 7环境得分(E N s c o r e)1 3.1 31.3 8 06.1 4 01 7.7 3经济得分(E C s c o r e)1 0.3 73.8 2 04.6 4 02 5.2 2社会得分(S s c o r e)9.7 7 02.7 2 04.3 6 02 0.6 5试点城市(D I D)0.0 3 000.1 7 001政府规模(g o v)84 2 955 6 811 3 44 25 7 8对外开放程度(t r a d e)

    35、1 46 6 33 94 5 65.5 0 03 6 89 3 6科技创新(l nt e c)1 0.0 31.3 8 06.6 2 01 4.7 1金融发展水平(l nf i n)1 6.1 81.1 9 01 3.1 22 0.1 04 实证结果与分析4.1 平行趋势检验双重差分法使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在政策实施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有共同的发展趋势。为了检验是否满足此条件,参考李政等2 0、郭磊等2 1的做法,本文统计了2 0 1 7年及其之前年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与非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平均值,并画出折线图。由图2可以看出,相对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具有更高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同时,老旧小

    36、区改造试点城市与非试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说明本文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可持续发展水平满足共同趋势条件,双重差分模型适用于本文中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设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效应评估。4.2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本部分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评估“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估计结果见表3。表3中第(1)(5)列显5 杨苏,等: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示了逐步添加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D I D)系数都在5%的估计水平下显著为正,且系数值变化不大,非常稳健,足

    37、以说明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的设立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以第(5)列为例来观察控制变量,政府规模(g o v)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政府规模的提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l nt e c)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科技创新的投入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外开放程度(t r a d e)和金融发展水平(l n f i n)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其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图2 平行趋势检验F i g.2 P a r a l l e l t r e n dt e s t 表3 基准回归结果T a b.3 B e n c h m a r k

    38、r e g r e s s i o nr e s u l t s变量(1)S c o r e(2)S c o r e(3)S c o r e(4)S c o r e(5)S c o r eD I D0.8 1 0*(0.4 0 0)0.7 1 2*(0.3 5 9)0.7 1 3*(0.3 6 0)0.7 0 0*(0.3 5 4)0.7 0 9*(0.3 5 9)g o v0.0 0 03 2 5*(0.0 0 00 3 49)0.0 0 03 2 3*(0.0 0 00 3 54)0.0 0 03 1 8*(0.0 0 00 3 55)0.0 0 03 1 8*(0.0 0 00 3 55

    39、)t r a d e0.0 0 00 0 16 7(0.0 0 00 0 47 1)0.0 0 00 0 15 8(0.0 0 00 0 46 4)0.0 0 00 0 16 3(0.0 0 00 0 46 7)l nt e c0.3 2 3*(0.0 8 89)0.3 2 0*(0.0 9 30)l nf i n0.0 7 41(0.4 2 7)C o n s t a n t3 3.2 5*(0.0 5 1 5)3 0.5 1*(0.3 0 1)3 0.5 1*(0.3 0 2)2 7.3 2*(0.8 9 1)2 6.1 5*(6.6 7 8)城市固定是是是是是年份固定是是是是是N1,5

    40、3 41,5 3 41,5 3 41,5 3 41,5 3 4R20.9 1 80.9 2 70.9 2 70.9 2 70.9 2 7 注:*、*、*分别表示1%、5%、1 0%的显著水平,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下同。4.3 稳健性检验4.3.1 安慰剂检验为了检验随机因素和遗漏变量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参考丁焕峰等1 9、赵蔡晶等3 4的做法,本文从1 1 8个样本中随机抽选1 5个作为“伪实验组”进行安慰剂检验,并将该过程重复2 0 0次,将其与年份虚拟变量的乘积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重新进行回归。图3汇报了核心解释变量估计系数的概率密度分布图,其中蓝色散点构成的虚线表示非真实政策变量的回归系

    41、数分布情况,红色实线为蓝色散点连接的平滑曲线,右侧虚线则表示基准回归(表3第(5)列)中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系数0.7 0 9。由图3不难看出,基于随机样本进行安慰剂检验的回归系数分布在0附近,并且符合正态分布。证明基准回归的结果是稳健的,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的设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并非偶然。4.3.2 更换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方法为了排除由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带来的结果的偶然性,参考丁焕峰等1 9的做法,重新单独运用熵值法测算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再次进行基准回归,估计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的设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依然显著。6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 0 2

    42、3)第3 9卷第1期 图3 安慰剂检验结果F i g.3 P l a c e b ot e s t r e s u l t s 表4 更换评价方法的基准回归结果T a b.4 B e n c h m a r kr e g r e s s i o nr e s u l t s f o rc h a n g i n ge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 s变量(1)S c o r e(2)S c o r eD I D1.1 0 2*(0.5 0 1)0.8 9 8*(0.4 4 4)C o n s t a n t2 5.6 1*(0.0 6 57)2 7.6 6*(7.9

    43、 5 0)控制变量否是城市固定是是年份固定是是N1,5 3 41,5 3 4R20.9 0 90.9 1 95 机制检验与异质性分析5.1 影响机制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究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的设立是如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的,参考任晓红等3 5、李一平等3 6的做法,本文选择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中准则层的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其中第(1)列是以环境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第(2)列是以经济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第(3)列是以社会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由(1)列可知,以环境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中,核心解释变量系数为负,且结果不显著。可能的原

    44、因是,本文研究的政策实施时间为三年,由于试点政策作用,试点城市必定会加快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由于改造不是重建,因此在改造过程中会照顾现有居民的生活,导致施工时间长,环境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改善。由(2)列可知,以经济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中,核心解释变量系数为正,但结果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对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而 言,由 于 投 资 回 收 周 期 和 风 险 不 确 定 性 较强3 7,而十五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对于老旧小区改造模式也处在探索时期,所以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由(3)列可知,以社会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中,核心解释变量系数为正,且回归结果在1%

    45、的水平下显著。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消除安全隐患、促进和谐宜居社区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因此,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社会效益尤为突出3 8。表5 二级指标基准回归结果T a b.5 S e c o n d-l e v e l i n d e xb e n c h m a r kr e g r e s s i o nr e s u l t s变量(1)E N s c o r e(2)E C s c o r e(3)S s c o r eD I D-0.1 5 2(0.1 0 6)0.0 5 32(0.3 2 7)0.8 0 7*(0.1 9 0)C o n s

    46、 t a n t0.5 0 0(2.7 5 9)7.6 5 9*(4.1 3 7)1 7.9 9*(3.8 3 9)控制变量是是是城市固定是是是年份固定是是是N1,5 3 41,5 3 41,5 3 4R20.7 4 10.9 2 30.8 5 85.2 异质性分析鉴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东部地区,由于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经济实力强、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等优势,其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式与中西部地区都有显著差异。故文章将样本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进行回归,考察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设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回归结果见表6中的(1)、(2)列。由(1)、(2)列回归结果

    47、可知,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尽管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普遍低于东部地区,但由于其在资源禀赋、人口密度以及生态环境、政策执行力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使得其在被列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后,试点政策更能发挥作用,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这也在7 杨苏,等: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 一定程度上表明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存在边际递减效应。表6 异质性分析基准回归结果T a b.6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a n

    48、 a l y s i sb e n c h m a r kr e g r e s s i o nr e s u l t s(1)(2)(3)(4)变量S c o r e(东部地区)S c o r e(中西部地区)S c o r e(高持续发展)S c o r e(低持续发展)D I D-1.0 0 62.1 0 2*-0.3 8 00.8 5 8*(0.6 7 1)(0.4 7 0)(0.5 6 8)(0.4 3 0)C o n s t a n t4 6.3 6*1 1.3 2-1 1.2 8 2 0.5 9*(2 5.9 1)(9.7 7 7)(1 8.8 8)(7.0 5 4)控制变量是是

    49、是是城市固定是是是是年份固定是是是是N5 9 89 3 63 5 11,1 8 3R20.8 6 30.9 0 20.9 4 60.8 6 6为了进一步检验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是否的确存在边际递减效应。本文在参考刘成杰等3 9、范建双等4 0的做法后将样本分为两组,考虑到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2 0 1 7年颁布,本文以2 0 1 7年为基准期,将2 0 1 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于样本平均水平的城市归为高持续发展水平组,低于平均水平的归为低持续发展水平组。对划分好的两组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见表6中的(3)(4)列。由(3)(4)列回归结果可知,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

    50、市政策对低持续发展水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对高持续发展水平城市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在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本就缺乏增长动能,而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实施加快了老旧小区改造进程,给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从而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在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由于自身发展水平本就较高,且发展动能较多,仅依靠老旧小区改造并不能明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也再次说明,对于低发展水平的地区,试点政策更能发挥作用,即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存在边际递减效应。换言之,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政策对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的地区更像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的地区而言更像是“


    注意事项

    本文(老旧小区改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