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近代词集校勘辩证举隅.pdf

    • 资源ID:643820       资源大小:1.13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近代词集校勘辩证举隅.pdf

    1、85近代词集校勘辩证举隅王湘华(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摘 要:近代词集编刊蔚然成风,出现四印斋所刻词 彊彊村丛书 校辑宋金元人词等精良之书,然校编繁复,讹舛与遗漏之处难免,尚存形声似误、词意象讹用、叠韵词误倒、词误用、节气之讹、节庆之日异等现象。兹以“绿忽忽”“画鼓”“萏菡”“都”“连”“五月日短至”“见惯”“二十三日”为例,试对近代词集几处漏校或需辨析的地方予以补正与辨别。关键词:近代词集;拾遗补正;辨别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082(2023)03-0085-05近代词创作与词集刊刻,双水竞流,互为促动,所校辑的词集,

    2、以选词精当、校勘之良而见长,然古籍校雠似扫落叶,误讹之处,潜滋暗藏,是良玉有瑕,在所难免。笔者在拜读近代词集之时,发现尚有可校之处及需要辨别的地方,取百家词 御选历代诗馀 彊邨彊邨丛书 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全宋词等对校,现不揣浅陋,对词集几处漏校或需辨析处试为补正和辨析。一、形声似误陈克豆叶黄:“粉墙丹桂柳丝中。帘箔轻明花影重。午醉醉来一面风。绿忽忽。几颗樱桃叶底红。”1按:赵万里所编校辑宋金元人词是处“绿忽忽”,御选历代诗馀作“绿葱葱”29,全宋词(新1版)为“绿匆匆”31074。细绎词意,当以御选历代诗馀为是。词写初夏景致,自然界是一派生机盎然,柳丝、花影、绿叶、红樱桃,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好一

    3、番“万绿丛中几点红”景致,“几颗樱桃叶底红”,照应“绿葱葱”。“忽忽”与“匆匆”有形似之处,“忽忽”与“葱葱”亦形似,极易发生混淆。“匆匆”“忽忽”意为时光飞逝、急速貌等,在宋词中使用时有不同意义,如陈克谒金门:“柳丝碧。柳下人家寒食。莺语匆匆花寂寂。玉阶春藓湿。”31070“匆匆”描写莺声急促不断。赵彦端念奴娇建安饯交代沈公雅:“旌旆匆匆从此去,赏湖风月。”31889这里“匆匆”指行色匆匆,鞍马不止。吕本中朝中措:“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31215“匆匆”意为笑声不断。而“绿葱葱”指草木青翠茂盛,意同“葱茏”,如陈三聘浣溪沙:“烟外好花红浅淡,雨馀芳草绿葱茏。苦语言文学第13卷第3

    4、期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Vol.13 No.32023年6月 Journal of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Jun.2023收稿日期:2023-03-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词学编年史(18401919)”(20BZW090)作者简介:王湘华(1964),男,湖南新宁人,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86无欢意敌春沈。”32606樱桃成熟期早,号称“百果第一枝”,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古有诗云:“三月樱桃年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樱桃开摘时间约为每年农历四月。这种生长规律与陈克词中所描述的情景相似,这时樱桃树长得郁郁葱

    5、葱,犹如玛瑙的红樱桃悬挂在繁茂的枝叶之间。徐渭樱桃诗:“樱桃琥珀珠,一树忽砗磲。入袖迷吴苧苧,如珩信楚书。朱唇尝处讶,翠叶东边舒。欲问丹阳鸟,曾衔此类无?”极力描写樱桃成熟时美妙情景,绿叶红果,相映成趣。故陈克此词应用“绿葱葱”为是。二、词意象讹用刘克庄沁园春梦方孚若:“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两,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材。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4按:词中“画鼓”,有词集版本为“鼻息”,似更妥

    6、。词紧扣“梦”而为,回忆昔日俩人相交相游之情,今昔对比,倍添凄然。“画鼓”句系用苏轼临江仙词意,苏词句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3369若用“画鼓”意象则与“被晨鸡轻唤回”矛盾。朱祖谋彊彊村丛书所录刘克庄此词,是处作“画鼓”,亦为不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5、张宗橚橚词林纪事6391等为“鼻息”,皆为妥当。同时,用“鼻息”这一意象按律亦谐。用夸张手法来描写鼻息,在宋词中常见,譬如张元幹幹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鼉鼉鼓。谁伴我,醉中舞。”31393从词意、来源、用律等看,景刊宋金元明本词此词句当以“鼻息”为宜。三、叠韵连

    7、绵词误倒康与之大圣乐:“千朵奇峰,半轩微雨,晓来初过。渐燕子、引教雏飞,萏菡暗熏芳草,池面凉多。浅斟琼卮浮绿蚁,展湘簟、双纹生细波。轻纨举,动团圞圞素月,仙桂婆娑。临风对月恣乐,便好把、千金邀艳娥。幸太平无事,击壤鼓腹,携酒高歌。富贵安居,功名天赋,争奈皆由时命呵。休眉锁,问朱颜去了,还更来么?”1按:“萏菡”当作“菡萏”。辞源:菡,胡感切,上,感韵,匣;萏,徒感切,上,感韵,定。“菡萏”为古叠韵连绵词,不能分开,为“荷花”的别称。如果将连绵词拆开或调换位置的话,则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如“芙蕖”“仿佛”等均为固定词。“菡萏”在文学作品里很早就使用,如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文选载

    8、三国魏何平叔(晏)景福殿赋:“菡萏赩赩翕,纤缛纷敷。”宋词亦常用,如欧阳修渔家傲:“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3192李弥逊小重山学士生日:“儒冠多误莫思量。十分酒,菡萏小池塘。”31376赵万里所辑康与之词作“萏菡”,如果说为协律而为的话,也不妥,盖“菡”“萏”韵律均同,也没必要倒置。可能的一种解释当为钞录或刊刻时误倒。御选历代诗馀选录康与之大圣乐词,此处作“菡萏”2420,甚是。四、虚词讹用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娖银胡觮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7按:“

    9、都”,词林纪事6315四印斋所刻词8125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9等是处做“却”。味词意,当以“却”为宜。“却”为一转折副词,有无奈意,该虚词将辛弃疾归隐无奈、空有一腔报国热血而无用武之地的心情真实表达。“万字平戎策”,平戎策,语出新唐书王忠嗣传,说王87曾上“平戎十八策”。辛弃疾曾写过美芹十论 九议等文,阐论抗敌之策。这里可概指词人满腹御敌之策略,而在昏庸无能的当政面前,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能退隐归耕,用“却”字更能起到衬托作用,语气更重。而“都”为总括副词,盖强调众,用“都”则略显平淡。刘祁归潜志卷八言该词为辛氏“退闲”之时作,落差之大,更令人唏嘘。依律而论,“都”为平声,“却”为仄声,是词

    10、此处当用仄声,故据此当用“却”字为宜。五、实词误用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5按:是词首二句,“连”当作“粘”,譬如校辑宋金元人词 宋四家词选皆为“天粘衰草”。以“粘”字将衰草之密、之广形象画出,渺渺茫茫,俱为秋草,让人心生愁怨。“草”在古典诗词中常作离愁之象征物,“粘”字把情人间缠绵、难以分舍之情生动表达。关于该词创作背景,严有翼艺苑雌黄载:“程公辟守会稽,少游客焉,馆

    11、之蓬莱阁。一日,席上有所悦,自尔眷眷不能忘情,因赋长短句,所谓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也,极为东坡所称道。”(宋史艺文志)词系即景言情之作,情景兼融。首二句切对精致,意境深缈。以“粘”入诗,流传有本,词林纪事卷六引钮玉樵云:“少游词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其用意在抹字粘字。况庚阐赋浪势粘天,张祜草诗草色粘天鶗鳺鶗鳺恨,俱有来历。”6184秦氏以“粘”入词,赋以“粘”新视阈,拓其词境。综观之,秦观所用“粘”字,雅致贴切,若易为“连”字,既平淡,也失却该词之内蕴,故知改动之不妥。秦词问世后,广为传唱,甚至翻写。琴操a仿秦观是词作满庭芳,以自身心境入词。虽感人,然搬袭之痕浓郁,未脱秦词窠臼。六、节

    12、气之讹朱祖谋白石道人歌曲跋:“癸丑五月日短至,彊彊村老民朱孝臧跋于苏州寓园。”11按:“五月日短至”当为“十一月日短至”。癸丑年为民国二年(1913),这一年的“冬至”为:农历为1913 年11月20日,公历为1913 年12月22日。跋中有一关键语“今年秋,陈彦通方恪于吴门得江研南乾隆二年手録録白石道人歌曲,亦陶南村本也”。朱氏所刻江本为陈方恪b所得。“今年秋”,所指与跋中“五月”矛盾,结合“日短至”,故“五月”当为“十一月”之误。1913 年秋,陈方恪于苏州得江炳炎研南于乾隆二年手抄白石道人歌曲本,系出自陶宗仪南村钞本。公历1913 年12月22日(农历a琴操,杭伎,后为尼。青泥莲花记:苏

    13、子瞻守杭日,有伎琴操,颇通佛书,解言辞,子瞻喜之。一日,游西湖,戏语琴操曰:“我作长老,汝试参禅。”琴操敬诺。子瞻问曰:“何谓湖中景?”对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何谓景中人?”对曰:“裾拖六幅潇湘水,鬓锁巫山一段云。”“何谓人中意?”对曰:“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操问:“如此究竟如何?”子瞻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操于言下大悟,遂削发为尼。(引自张宗橚辑.词林纪事.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2年第525页)琴操皈依佛门,似幡然醒悟。b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浩翠楼、屯云阁、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之弟,因在族中排

    14、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十一月十五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王伯沆、周大烈等名士,又得沈曾植、梁鼎芬、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与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均点列其名。陈方恪有名士气,风流倜傥,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8811月20日),朱祖谋以江炳炎钞本为底本,以陆钟辉乾隆癸亥(1743)刻本、张奕枢乾隆己巳(1749)刻本为校本,首次校编江本成,参阅其他词籍及校文,并撰跋记之。朱祖

    15、谋于民国二年(1913)十一月校编白石道人歌曲成,并授梓;而彊彊村丛书(包括白石道人歌曲)初刻于民国六年(1917)。前者参见朱氏白石道人歌曲跋。后者见曹元忠、朱祖谋“序”。七、词倒乙周邦彦尉迟杯:“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仍见惯、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憀憀,梦魂凝想鸳侣。”12按:词句“冶叶倡条俱相识,仍见惯、珠歌翠舞”,朱祖谋宋词三百首此处做“仍惯见珠歌翠舞”13,宋七家词选14四印斋所刻词8646亦作“惯

    16、见”。“见惯”,当以“惯见”为宜。从语意看,惯见,常见,暗含对歌女的眷恋;见惯,是见多了习惯了,甚至有麻木、厌倦之意。两者比较,以前者为好。“冶叶倡条”,即闲花野草之类,代指一般的艺伎,如吴潜贺新郎寓言:“看冶叶,倡条浑俗。比似江梅清有韵,更临风,对月斜依竹。看不足,咏不足。”33473珠歌翠舞,盛赞艺伎清脆歌喉与曼妙舞姿。这些场景在词人京华生活里是常见的,也与后面所表达的孤寂、无聊心情形成对比。按词谱,句当为“平仄仄平平仄仄”,二字均仄,系梁令娴女士钞写之误。词作层次清晰,近代词家陈洵海绡说词评曰:“小槛对疏林,欢聚对偎傍,珠歌翠舞对冶叶倡条,仍惯见对俱相识,是搓挪对法。”154873道出是

    17、阕用词之妙,言明“惯见”之是。八、节庆之日异葛胜仲蓦山溪天穿节和朱刑椽二首(其一):“春风野外。卵色天如水。鱼戏舞梢纹,似出听、新声北里。追风骏足,千骑卷高岗,一箭过,万人呼,雁落寒空里。天穿过了。此日名穿地。摸石俯清波,竞追随、新年乐事。谁怜老子,使得暂遨游。争捧手,乍凭肩,夹道游人醉。”11按:“天穿”即“天穿节”,为旧俗,亦名补天节,盖为纪念女娲氏补天事。是日官民盛妆而出,踏青戏游,文人雅士吟诗填词,颇为闹热。葛氏和词将节气风俗作形象描述,也彰显词人豪气。对该节俗,相关宋词民俗研究专著未有论及。有关天穿节的最早文献当为王嘉拾遗记所载。至于天穿日为何日,向有不同说法,一谓正月二十日,清代类

    18、书渊鉴类函卷一三岁时部载:“补天穿。拾遗记云:江东俗,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相传女娲氏以是日补天故也。”故可知东晋之时,是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节的。李觏正月二十日俗号天穿日以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感而为诗:“娲皇没后几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间闲妇女,一枚煎饼补天穿。”宋及宋以前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次日为穿地日。一谓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譬如明代正德所修陕西朝邑县志卷一风俗云:“二十三日置煎饼屋上补天,是日仍不得食米。”可见明代以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节。从文献记录看,似以正月二十日之说为多,尤其是方志记载,譬如富平县志 同州府志 临潼县志 蒲城县志 渑池县志 阳城

    19、县志 高陵县志等所记,皆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天穿节有补天穿、天穿射等民俗活动,葛词描述的就是该日郊外射箭活动等情状。杨慎词品:“葛鲁卿蓦山溪一曲,咏天穿节,郊射也。”15517杨氏论及葛胜仲此词,“词不甚工,而事奇,故拈出之”15517。葛词写景生动传神,尤以首句“春风野外,卵色天如水”为佳,“卵色天”,系用唐诗“残霞蹙水鱼鳞浪,薄日烘云卵色天”句意。卵色,蛋青色,形容天的颜色。褚人获坚瓠补集补天穿云:“卵89色天,盖谓天青似卵色也。”古人常化用之,譬如沈青箱过台城感旧诗:“夜月琉璃水,春风卵色天。”孙光宪的河渎神汾水碧依依:“一方卵色楚南天,数行斜雁联翩。”苏轼和林子中待制诗:“共把鹅儿一

    20、杯酒,相逢卵色五湖天。”参考文献:1 赵万里,校辑.校辑宋金元人词M.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排印本.1931.2 沈辰垣,等编.御选历代诗馀(附箧中词广箧中词)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8:9.3 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全宋词M.新1版.北京:中华书局,1999.4 吴昌绶,陶湘.景刊宋金元明本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9:973.5 毛晋辑.宋六十名家词M.刻本.1888(清光绪十四年).6 张宗橚橚,辑.词林纪事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2.7 唐圭璋.全宋词M.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8 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M.上海:上海古

    21、籍出版社,1989.9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7.10 周济.宋四家词选M.刻本.1832(清道光十二年).11 朱祖谋.彊彊村丛书M.第三次校补本.1922.12 梁令娴,编.刘逸生,校点.艺蘅馆词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78.13 上彊彊村民,重编.唐圭璋,笺注.宋词三百首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16.14 戈载辑,杜文澜,校注.宋七家词选M.曼陀罗华阁重刊本.1885(清光绪十一年).15 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Dialectical Examples of Collation of Mod

    22、ern Ci-collectionsWANG Xiang-hua(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Jishou University,Jishou,416000,China)Abstract:Abstract:The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modern ci-poetry has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and there have been excellent books such as Ci-Poetry Engraved by SiYinZhai,JiangCun Series of

    23、 Ci Books,and Collation,Annotations and Compilations On Poetry of Song,Jin and Yuan Dynasties.However,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ofreading and editing,errors and omissions are inevitable.There are still some phenomena such as misuse of phonograms,word imagery,vowel rhyme words and errors in sol

    24、ar terms and festivals.Taking Lvhuhu,Painted Drum,Lotus Bloom,Dou,Lian,The Minimum Day in May,Commom Occurrence,Twenty-three Days as examples,this paper tries to supplement and correct several omissions or discriminations in modern ci-collections.Key words:Key words:modern ci-collections;supplement and correct;identify(责任编辑 日孜万古力喀哈尔)


    注意事项

    本文(近代词集校勘辩证举隅.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