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改性纳米SiO2超支化共聚物在中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性能研究.pdf

    • 资源ID:624836       资源大小:1.07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改性纳米SiO2超支化共聚物在中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性能研究.pdf

    1、为了提高中低渗油藏的采收率,采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以改性纳米 SiO2为核、聚丙烯酰胺为亲水支链的改性纳米 SiO2超支化共聚物(MSHP)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 MSHPs 的结构与流变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SHPs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平均粒径小,为 210 nm,并具有均匀的网状交联结构;使用幂律方程对不同条件下 MSHPs 的流变曲线进行拟合,质量浓度提高,K 值增大,溶液的黏度增大;对于质量浓度为 1 000 mg/L 的聚合物溶液,温度提高至 75,K 值从 15.510 降低至 8.915,增黏效果下降;而矿化度提高后,溶液表观黏度降低,高剪切速率下,出现剪切变稠现象油滴剥

    2、离与岩心驱替实验表明:相同浓度条件下的 SDS 溶液加入 1 000 mg/L 的MSHPs 后,油膜剥离速度显著提高;一次水驱含水率为 98%后注入 0.5PV 的 MSHPs 和后续水驱后,可进一步提高中低渗岩心的采收率分别为 12.1%和 14.2%关键词:改性纳米 SiO2;超支化共聚物;流变性能;提高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TQ31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93-2137(2023)10-1013-08 Enhanced Oil Recovery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Nano-SiO2 Hyperbranched Copolymers in Med

    3、ium-and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Tang Zhongli,Chen Jianuo,Zhang Donghui,Li Wenbin(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Abstract:A modified nano-SiO2 hyperbranched copolymer(MSHP)with modified nano-SiO2 and polyacrylamide as the core and hydrophilic

    4、 branch chain,respectively,was synthesized through a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reaction.This study aimed to improve oil recovery in medium-and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The structure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MSHPs were characterized through various experiments,which showed that MSHPs have g

    5、ood stability,a small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210 nm,and a uniform reticular cross-linked structure.The power law equation was used to fit the rheological curves of MSHP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the mass concentration,Kvalue,and viscosity of the solution were all increased.For the polymer soluti

    6、on with a mass concentration of1 000 mg/L,its K value decreased from 15.510 to 8.915 when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to 75,whereas the in-creasing effect of viscosity was reduced.As salinity increased,the apparent viscosity of the solution decreased,and shear thickening occurred at high shear rates.R

    7、esults of oil-drop stripping and core flooding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rate of oil-film stripp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adding 1 000 mg/L of MSHPs to SDS solution under the same concentration conditions.After a 98%water cut after preliminary water flooding,0.5PV MSHPs solution flooding an

    8、d extended water flooding c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medium-and low-permeability cores by 12.1%and 1014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第 56 卷 第 10 期 14.2%,respectively.Keywords:modified nano-SiO2;hyperbranched copolymer;rheological property;enhanced oil recovery(EOR)近年来,虽然绿色能源弥补了部分能源消耗,但石油仍然是人类社会的主要能源

    9、1-2 因此,非常规油藏的勘探开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低渗油藏储层是非常规资源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约占所有已探明油藏的 1/2,并且油气储量为已探明储量的 70%左右,经济价值极高3-4 而此类储层最为显著的特征为渗透率低(150mD)、孔喉尺寸小、比表面积高和严重的非均质性5-6 因此,针对中低渗油藏的特点,当前研究人员开展了水驱、化学驱提高采收率(EOR)的研究 这种储层具有严重的非均质性,导致气驱或水驱会绕过小孔道等中低渗区域,只在大孔道等高渗区域形成通路,出现指进效应,导致中低渗储层存在大量闭圈油无法采出 因此,采用气驱和水驱等常规采收率技术,估计有 60%70%的石油残留在储层内7

    10、-9.聚合物驱是一种技术成熟、被广泛应用于中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10-12 与水驱相比,聚合物驱可以改善注入液流度,增加水相黏度,具有运移、封堵和再运移等特点,改善非均质储层区域中水的流动路径,将部分闭圈油带出,从而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13.由于中低渗油藏尺寸相对较小的喉道和复杂的流路,导致在聚合物驱替的过程中,聚合物中分子链由于剪切退化而恶化,表现为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显著降低,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显现出来14-15 之后,研究者发现,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特定纳米颗粒或将纳米颗粒接枝到聚合物链条中可以显著提高采收率,所以聚合物-纳米材料被认为是解决油藏残余油的新方法16-17 夏惠芬等18分析实

    11、验,总结 HPAM 对残余油主要作用为携带,这种携带作用源于 HPAM 溶液黏弹性,黏弹性越好,驱油效率越高 Lei 等19合成了一种支化结构的线性聚合物 PEM,其中疏水基团与支化结构具有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 PEM 溶液的黏度、界面活性和耐盐性能 岩心实验表明:1500mg/L的 PEM 溶液注入岩心后,总采收率提高了 21.4%.程亚敏等20使用聚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对纳米 SiO2进行接枝改性,电镜和岩心驱替实验表明 SiO2纳米颗粒表面存在大分子链及良好的驱油效果 Yao 等21通过透明石英砂填充模型研究了HPAM 聚合物在孔道中运移和封堵机理孔隙尺度运移、表面

    12、沉积-释放、堵塞沉积再运移 实验结果表明:胶体力和水动作用力共同控制聚合物在多孔介质表面的沉积和释放,聚合物分子通过捕获、累积和桥接等堵塞机制封堵小孔喉,发生堵塞的喉道压力上升,有利于动员相邻孔隙或喉道内原油,提高波及体积和采收率 基于中低渗油藏内孔喉尺寸小、剪切力强等原因,驱油用聚合物驱流体的流变、剥离油膜等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合成了一种改性 SiO2接枝聚丙烯酰胺的超支化共聚物,用于中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 主要研究了该 SiO2超支化聚合物溶液的耐盐、耐温、流变性质、界面活性等,并进行了油滴剥离和岩心驱替实验,讨论了提升采收率的主要机制 1 实 验 1.1 实验材料 分析纯级丙烯酰胺(A

    13、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购买自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分析级甲苯、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购买自天津渤化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级乙醇,购买自利安隆博华(天津)医药化学有限公司;分析级氯化钙(CaCl2)、氯化镁(MgCl2)、氯化钾(KCl)、氯 化 钠(NaCl)、硫 酸 钠(Na2SO4)、碳 酸 氢 钠(NaHCO3),购买自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纳米二氧化硅(平均粒径 20nm)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购买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上化学药品均无需进一步提纯即可使用 采用陶之源超纯水机对自来水进行去离子化产生去离 子

    14、水 1.2 改性纳米 SiO2超支化共聚物(MSHPs)的制备 以改性 SiO2纳米颗粒为核心、聚丙烯酰胺为主要支链,并加入一定量 AMPS 引入抗盐基团,通过原位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改性 SiO2超支化共聚物 首先,称取 4.0g 纳米 SiO2和 80mL 甲苯于 250mL 圆底烧瓶中混合均匀 然后将一定量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滴加到烧瓶中,水浴加热至 80 下搅拌12h 利用常压蒸馏去除未反应的 A-151 和甲苯,使用乙醇多次清洗,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改性纳米SiO2单体(NSI)白色粉末 将按照一定比例称取的 NSI、AA、AM 和 AMPS功能单体溶解于 100mL 锥形瓶中指定量的去

    15、离子水中 随后使用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调整溶液 pH 2023 年 10 月 唐忠利等:改性纳米 SiO2超支化共聚物在中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性能研究 1015 值为 7.2,再向锥形瓶内补加去离子水至 50mL;通氮气去除溶液内的溶解氧,待水浴温度升至 45 后,使用滴管将引发剂(n(NaHSO4)n(NH4)2S2O8)11)滴加到锥形瓶中,聚合过程持续 8h,合成了MSHPs 产品 共聚反应的条件如表 1 所示 其中MSHPs 是纳米 SiO2表面 57%的羟基被 A-151 修饰的产物 改性及合成路线方案如图 1 所示 表 1 聚合反应各物质用量 Tab.1Amount of

    16、each substance in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物质 用量/g NSI 0.25 AA 9.28 AM 2.77 AMPS 0.65 引发剂 0.05 图 1 NSI和 MSHPs合成路线图 Fig.1 Synthetic roadmap of NSI and MSHPs 1.3 分析测试仪器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650,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激光粒度分析仪,Nano ZS90 型,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核磁共振波谱仪,Bruker Avance 400 型,布鲁克公司;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QUANTA 250 型,美国 F

    17、EI 公司;旋转流变仪,MCR 302 型,上海安东帕公司;界面张力仪,OCA 15EC 型,德国 Data physics 公司;超纯水机,TS-DI-10L/H,东莞陶氏水处理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微观驱替装置及岩心驱替装置,江苏海安市拓创科研仪器有限公司 1.4 MSHPs的表征 使用红外光谱对 NSI 和 MSHPs 进行了表征;使用重水(D2O)和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作为 NSI和 MSHPs 的溶剂进行1H NMR 分析;使用 Quanta 250 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MSHPs 样品在去离子水中的形态 1.5 油滴剥离实验 油滴剥离实验装置见图 2 进行了两组剥离实验,一

    18、组含有质量浓度 2000mg/L 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另一组含有质量浓度 2000mg/L 的SDS 和 1000mg/L 的 MSHPs 复合溶液 实验使用黏度为 20.90mPas、密度为 0.8541g/cm3的阿曼原油.样品槽下方放置加热装置,保持体系在 50 左右.通过上方和左侧的相机,记录原油油滴的俯视图和侧视图,使用 Image J 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校准与分析,得到油滴接触线尺寸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及稳定接 触角.图 2 油滴剥离实验装置 Fig.2 Experimental device of oil-drop stripping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MSHPs

    19、的结构与形态 2.1.1 红外表征 通过 IR 确定了 NSI 和 MSHPs 的化学结构,其 1016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第 56 卷 第 10 期 测试结果如图 3 所示NSI 的红外特征峰 为3419.2cm-1(OH 拉伸振动)、2977.5cm-1(CH2伸缩振动)、1629.6cm-1(CC 伸缩振动)和1093.5cm-1(CH 弯曲振动);MSHPs 的特征峰为 3411.5cm-1(OH 拉伸振动)、2931.3cm-1(CH2拉伸振动)和1644.9cm-1(酰胺基 CO 拉伸振动)结果表明,MSHPs 具有预期的结构 图 3 NSI和 MSHPs的红外光

    20、谱 Fig.3 IR spectra of NSI and MSHPs 2.1.2 1H NMR 表征 图 4(a)显示了 NSI 改性二氧化硅单体溶解在D2O 中的1H NMR 谱图 其中CH和CH2上的质子的化学位移分别为 1.30 和 2.81 图 4(b)显示了MSHPs 在 DMSO 中的1H NMR 谱图 其中CH2、CH2CH(COONa)、CH2NH、NH2和NH基团上质子的化学位移分别为 1.59、2.16、3.15、(a)NSI (b)MSHPs 图 4 NSI和 MSHPs的1H NMR图 Fig.4 1H NMR of NSI and MSHPs 6.89、7.69 所

    21、以从1H NMR 结果可以看出,纳米二氧化硅经过 A-151 改性后与 AA、AM 和 AMPS 共聚得到了 MSHPs 2.1.3 粒径分布 由于中低渗油藏内部孔喉尺寸小、平均面孔数少和孔隙率低等特点,导致驱油剂分子尺寸分布与中低渗油藏孔喉尺寸匹配性较差 因此,注入液中分子尺寸必须较小,才能满足中低渗油藏的孔喉注入要求 使用 20000mg/L 矿化水新配置的 1000mg/L 的MSHPs 的粒径分布见图 5 观察到样品的平均粒径为 210nm,并且样品的尺寸主要处于 142340nm,粒径分布集中,对小孔喉油藏的注入具有积极影响 曹瑞波等22研究表明,当油藏孔喉半径大于驱油剂分子直径的

    22、5 倍时,可以满足注入要求 故根据桥接原理与 MSHPs 的平均粒径(210nm),可将其注入最小孔喉直径为 1.05m 的低渗油藏中,不会堵塞 孔喉 图 5常温条件下去离子水溶液中 1 000 mg/L MSHPs的粒径分布 Fig.5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1 000 mg/L MSHPs in deionized aqueous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2.1.4 ESEM 形貌表征 为了研究 MSHPs 聚合物分子的溶液形态,利用ESEM 研究了质量浓度为 1000mg/L 的 MSHPs 溶液的形貌 测试过程中 E

    23、SEM 的主要参数为:加速电压(HV)为 20kV;检测器为 LFD;图 6 中电镜放大倍数(Mag)分别为 1000 倍和 5000 倍;工作距离(WD)为14.9mm.由图 6 中 MSHPs 溶液的微观形貌可以看出:MSHPs 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分子线团相互缠绕,形成了比较均匀的网状交联结构 这种结构有助于增强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防止分子经过中低渗油藏储层小孔喉时受到高剪切力被破坏,保留更高的体系黏度,具有更为优良的驱油效果 2.2 MSHPs的流变性能 利用 MCR 302 型旋转流变仪对 MSHPs 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仪器测试参数见表 2 2023 年 10 月 唐

    24、忠利等:改性纳米 SiO2超支化共聚物在中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性能研究 1017 (a)整体图 (b)局部放大图 图 6 MSHPs的 ESEM形态 Fig.6 ESEM morphology of MSHPs 表 2 MCR 302型旋转流变仪测试参数 Tab.2 Test parameters of MCR 302 表观黏度/(mPas)剪切速率/s-1 精确度/%0.0110 000 0.011 000 1.0 流变仪的剪切速率为 0.011000s-1,剪切速率对数增加,稳态取点,取点时间间隔最长不超过30s,分别测定了不同 MSHPs 浓度、不同温度和不同矿化度条件下的 MSHPs

    25、的流变性质 实验用矿化水的盐离子质量浓度为 20000mg/L,组成为 310mg/L KCl、3480mg/L MgCl2、1380mg/L Na2SO4、12830mg/L NaCl、430mg/L CaCl2和 1570mg/L Na2CO3 2.2.1 质量浓度对 MSHPs 溶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对 质 量 浓 度 分 别 为 500mg/L、1000mg/L、3000mg/L、5000mg/L 的 MSHPs 样品进行了稳态剪切测试,结果如图 7 所示 对-曲线剪切速率处于0.01100s-1范围内进行幂律方程拟合,原因是当剪切速率大于 100s-1时,此方程不能准确描述,参数结果列

    26、于表 3 幂律方程为 K n-1 式中:为表观黏度,mPas;为剪切速率,s-1;K为稠度系数,Pasn,K 值的大小代表了溶液内分子的增稠能力;n 为流动指数,无因次,表示流体与牛顿 图 725 时去离子水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的 MSHPs的表观黏度与剪切速率曲线 Fig.7Apparent viscosity and shear rate curvesof MSHPs with different mass concentrations at a fixed temperature of 25 and in deionized water 表 3不同质量浓度 MSHPs溶液-曲线拟合参数 T

    27、ab.3Fitting parameters of the -curve of MSHPs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mass concentrations 质量浓度/(mgL-1)K/(Pasn)n 500 14.35 0.566 1 1 000 15.51 0.476 9 3 000 47.23 0.688 0 5 000 67.08 0.735 1 流体偏离程度,代表溶液假塑性大小 从图 7 和表 3 中可以看出,随着剪切速率增加,体系黏度降低,剪切变稀明显,表明 MSHPs 溶液为非牛顿流体;随着 MSHPs 浓度的提高,体系的表观黏度增大,K 值增大,而 n

    28、值呈现先降低再增大的趋势,原因为当浓度提高时,溶液内 MSHPs 分子支化链的缠结更加紧密,增黏能力显著提升 其中质量浓度为 1000mg/L 的溶液 n 值最小,为 0.4769,表明此浓度下体系的假塑性最强,这有利于提高中低渗油藏采收率 2.2.2 温度对 MSHPs 溶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图 8 和表 4 分别为质量浓度为 1000mg/L 的MSHPs 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曲线和不同温度下MSHPs 溶液-曲线拟合参数 由图可明显看出,随着体系温度的提高,溶液表观黏度降低 分析可知,温度对 MSHPs 溶液具有双重影响:一为体系温度的升高,加速聚合物的热降解效应和分子链间的布朗运动,导致

    29、网状结构松散,体系黏度下降;二为温度的升高也会增强 MSHPs 分子间的热运动,使得分子链接触概率增加,有助于形成新的网状交联结构,保持体系黏度 从表 4 中可知,体系温度升高,K 值从15.510Pasn下降至 8.915Pasn,MSHPs 增黏能力下降,n 值略微下降,变化较小表明温度升高,MSHPs 溶液中支化链分子缠结形成的网状结构更为 1018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第 56 卷 第 10 期 松散,增稠能力降低,故温度升高时,热降解效应和分子布朗运动占主导地位 图 8 质量浓度为 1 000 mg/L MSHPs在去离子水中不同温度下的表观黏度与剪切速率曲线 Fig

    30、.8 Apparent viscosity and shear rate curvesof MSHP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deionizedwater wh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is 1 000 mg/L 表 4 不同温度下 MSHPs溶液-曲线拟合参数 Tab.4 Fitting parameters of the -curve of MSHPs so-lu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温度/K/(Pasn)n 25 15.510 0.476 9 50 12.010 0.466 1 75 0

    31、8.915 0.434 4 2.2.3 矿化度对 MSHPs 溶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由图 9 可知,当体系盐离子浓度增加,MSHPs 聚合物样品黏度下降;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去离子水体系的表观黏度持续下降;而在盐水中,剪切速率小于 10 s-1时,表现出剪切变稀现象;剪切速率大于10s-1后,体系黏度稳定,最终表现出剪切变稠现象发生了流体流型的转变 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在体系内加入的盐离子可以屏蔽聚合物分子链的电荷,导致 MSHPs 支链之间的静电斥力减弱23,分子链卷曲,MSHPs 溶液的黏度随之下降;在高盐条件下,MSHPs 溶液随剪切速率增大发生了假塑性流体到牛顿型流体再到胀塑性流体的

    32、流体流型的转变 分析 图 9 25 时质量浓度为 1 000 mg/L MSHPs在不同矿化度条件下表观黏度与剪切速率曲线 Fig.9 Apparent viscosity and shear rate curvesof MSHPs with different salinities at 25 wh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is 1 000 mg/L 表明,MSHPs 在盐水溶液中流型的转变与溶液内MSHPs 聚合物分子的团聚和分散形态有关 2.3 油滴剥离实验 使用界面张力仪测定了去离子水中不同质量浓度的 SDS,结果见表 5 由表可知,随着 SDS 质量浓度的提

    33、高,溶液界面张力降低,直到 SDS 质量浓度达到2000mg/L,界面张力下降至最小值(6.62mNm);然后随着浓度的提高,界面张力出现略微的增加,最终 达 到 6.87mN m 含 有 2000mg/L SDS 和1000mg/L MSHPs复 配 溶 液 的 界 面 张 力 为5.63mN/m,表明当加入 MSHPs 后,体系中产生了具有界面活性的分子,进一步促进了界面张力的降低 表 5 不同质量浓度 SDS溶液的界面张力与密度 Tab.5Interfacial tension and density of SDS solutionwith different mass concentr

    34、ations SDS 质量浓度/(mgL-1)界面张力/(mNm)密度/(gcm-3)0 45.51 0.998 3 500 18.88 0.998 5 1 000 10.14 0.998 9 2 000 06.62 0.999 3 3 000 06.65 0.999 6 4 000 06.73 0.999 9 5 000 06.87 1.000 1 两组实验油滴剥离过程及结果如图 10 所示 图 (a)显微镜俯视图 (b)显微镜侧视图 (c)油滴接触线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 10 油滴剥离实验过程 Fig.10 Process of oil-drop stripping experiment 2

    35、023 年 10 月 唐忠利等:改性纳米 SiO2超支化共聚物在中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性能研究 1019 10(a)显示了油滴剥离过程中油膜与玻璃板间的接触线,在内外接触线之间的环状区域为侵入的水膜;图10(b)展示了两组实验剥离结束后的侧视图,形成油滴-玻璃板-溶液三相接触角,SDS 溶液与 SDS 和MSHPs 复配溶液剥离接触后接触角分别为 145.5和155.8;图 10(c)显示,在含有 1000mg/L 的 MSHPs聚合物的 SDS 溶液的内接触线向内移动速度远远大于相同浓度的 SDS 溶液,故水膜的侵入速度与MSHPs 的加入具有一定关系 分析原因为:MSHPs的加入会使体系对

    36、油滴的结构分离压力增大,而结构分离压力是抵抗流体-固体之间吸附功使油膜脱离固体的特殊力,而产生分离压力与分子的布朗运动和分子间的静电斥力有关,吸附功与界面张力和接触角有关;随着 MSHPs 的加入,一方面会加剧体系的布朗运动和提高静电斥力,提高结构分离压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界面张力,三相接触角增大,吸附功降低,使油膜更易剥离 所以存在 MSHPs 的 SDS 溶液的剥离时间(10min)远远小于相同浓度 SDS 溶液的剥离时间(34min)2.4 岩心驱油实验 在渗透率分别为 20210-3m2和 27.810-3 m2的两块岩心评价了 1000mg/L 的 MSHPs 提高采 收率的能力 驱

    37、替实验的温度为 50,驱替液的注入速度为 0.5mL/min,结果及具体参数如图 11 和表6 所示 水驱后出水含水率大于 98%时,注入 0.5 倍岩心孔隙体积(PV)的 MSHPs 和后续水驱后,中渗岩心和低渗岩心分别可以提高采收率 12.1%和 14.2%.由图 11 可知,MSHPs 在低渗岩心内提高的采收率略高于中渗岩心内提高的采收率 分析原因为低渗岩心的孔喉尺寸与 MSHPs 分子尺寸之比小于中渗岩心之比,使得 MSHPs 会将孔喉内的一部分油带出,提高采收率 结果表明,MSHPs 具有良好的抗剪性能和驱替控制能力,在中低渗油藏中具有较好的提高采收率的能力 图 11 中低渗岩心水驱

    38、-MSHPs驱采收率曲线 Fig.11Recovery curve of water flooding-MSHPs flooding in medium-and low-permeability cores 表 6 中低渗岩心驱替实验 Tab.6 Flooding experiment of medium-and low-permeability cores 岩心 尺寸/mm 孔隙度/%水驱采收率/%总采收率/%EOR/%中渗岩心 25100 16.8 42.1 54.2 12.1 低渗岩心 25100 14.0 36.0 50.2 14.2 3 结 论(1)环境扫描电镜显示 MSHPs 溶液

    39、内存在大量的分子线团相互缠绕,形成了比较均匀的网状交联结构,有利于提高溶液黏度.(2)MSHPs 溶液的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特性;质量浓度增加,K 值增大,n 值先降低后增加,MSHPs 体系增黏效果增强,其中质量浓度为 1000mg/L 的溶液 K 值为 15.510,n值为 0.4769,具有良好的增黏效果和假塑性,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当温度从 25提高到 75后,K 值从15.510 降低至 8.915,增黏作用略有下降;高矿化度条件下,随着剪切速率的逐步提高,发生了流体流型的改变,其顺序为假塑性流体(0.0110s-1)、牛顿型流体(10100s-1)和胀塑性流体

    40、(1001000s-1).(3)中低渗岩心一次水驱含水率大于 98%后,注入 0.5PV、质量浓度为 1000mg/L 的 MSHPs 溶液和后续水驱后,可在水驱采收率为 42.1%和 36.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12.1%和 14.2%,表明MSHPs 具有良好的增黏、耐剪切、耐温和抗盐的能力,在中低渗油藏中有优秀的提高采收率的能力 参考文献:1 Adasani A A,Bai B.Analysis of EOR projects and up-dated screening criteriaJ.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Engineering

    41、,2011,79(1/2):10-24.2 Patel J,Borgohain S,Kumar M,et al.Recent devel-opments in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5,52:1539-1558.3 Wang H,Liao X,Dou X,et al.Potential evaluation of CO2 sequestration and enhanced oil recovery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42、in the Junggar Basin,ChinaJ.En-ergy&Fuels,2014,28(5):3281-3291.4 Dai C L,Chen W X,You Q,et al.A novel strength-1020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第 56 卷 第 10 期 ened dispersed particle gel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ap-plica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2016,41:175-182.5 Yekeen N,Padma

    43、nabhan E,Idris A K.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in foam-based fracturing fluid applic-ation i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J.Journal of Indus-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2018,66:45-71.6 Wang L,Tian Y,Yu X Y,et al.Advances in im-proved/enhanced oil recovery technologies for tight and shale reservoirsJ

    44、.Fuel,2017,210:425-445.7 Song Z J,Li Z P,Yu C S,et al.D-optimal design for rapid assessment model of CO2 flooding in high water cut oil reservoirsJ.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ineering,2014,21:764-771.8 Kong Xiangling,Ohadi M M.Applications of micro and nano technologies in the oil and gas

    45、 industryAn over-iew of the recent progressC/Abu Dhabi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hibition and Conference.Abu Dhabi,UAE,2010:SPE-138241-MS.9 Song Z,Li Z,Lai F,et al.Derivation of water flood-ng characteristic curve for high water-cut oilfields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3,40(2):216-223

    46、.10 Riahinezhad M,Romero-Zern L,McManus N,et al.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ailor-made water-soluble copolymers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polymer flooding applicationsJ.Fuel,2017,203:269-278.11 Myagchenkov V A,Kurenkov V F.Applications of acrylamide polymers and copolymers:A reviewJ.Polymer-Plast

    47、ic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06,30(2/3):109-135.12 Maurya N K,Kushwaha P,Mandal A.Studies on inter-faci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water soluble polymer grafted nanoparticle for application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J.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2017,70:319-330.13 S

    48、oleimani H,Baig M K,Yahya N,et al.Impact of carbon nanotubes based nanofluid on oil recovery effi-ciency using core floodingJ.Results in Physics,2018,9:39-48.14 Pu W F,Liu R,Li B,et al.Amphoteric hyper-branched polymers with multistimuli-responsive behavior i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mer floodingJ.RSC Advances,2015,5(107):88002-88013.15 Xin H,Ao D,Wang X,et al.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properties of copolymers of acrylamide with sodium 2-acrylamido-2-methylpropane sulfonate with nano silica structureJ.Colloid a


    注意事项

    本文(改性纳米SiO2超支化共聚物在中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性能研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