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陈治策现代戏剧反讽论.pdf

    • 资源ID:609577       资源大小:1.23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陈治策现代戏剧反讽论.pdf

    1、华夏艺谭12 李其澍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董卉川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陈治策现代戏剧反讽论陈治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戏剧史上被遮蔽的学人,于 1929 年在文艺与戏剧第 1 卷第 3 号上发表了创作生涯的肇始之作难为医生,由此开启了“外来改编剧”的写作之路,学界现有的研究也主要将目光聚焦于陈治策的“外来改编剧”上。陈治策一生撰写了篇目众多的“外来改编剧”,主要采用异域故事“中国化”、历史故事“时代化”、经典剧作“大众化”的改编策略。其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剧本荒”,为现代戏剧运动,尤其是对定县戏剧实验的开展、对现代戏剧“大众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陈治策还创作过三部根据中国本土戏剧

    2、改编的剧本。在撰写改编剧的同时,陈治策还写作了一些“非改编剧”(原创剧),主要有干不了亦得干 四个乞丐 爱国商人 疯了的壮丁 飞行传家 东京第一号囚犯等。在以往的研究中,却罕见对陈治策本土改编剧和非改编剧的阐释论述。无论是改编剧还是非改编剧,陈治策的剧作均洋溢着浓郁的反讽气质。讽刺和反讽是易被混淆的两个概念,讽刺的语表层与内蕴层的性质是相同的,通过夸张来扩大或缩小事实从而达到揶揄、调侃的目的,“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而反讽的语表层与内蕴层则是完全对立冲突的,“嘴所说的和意志所指的正好相

    3、反。这里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一个贯穿所有反讽的规定,即现象不是本质,而是和本质相反”。“无论是严肃深刻的现实批判抑或是幽婉抽象的智性玄思都为反讽奠定了基础,而反讽是二者的结合与升华”。陈治策的现代戏剧,擅以幽默反讽、命运反讽以及悲剧反讽来建构文本、布局全篇,由此描摹揭示、探索思考人性之复杂、民众之愚昧、社会之黑暗、政治之腐败,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关怀感与人文精神。一、幽默反讽幽默反讽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反讽类型,内中蕴含着嘲笑揶揄的因子,“在实际说出的与可能说出的之间有或大或小的差距”。幽默反讽也是陈治策戏剧创作的主要布局方式与艺术技法。陈治策以幽默反讽婉转地刻画角色形象,传递作品主题,控诉社会的黑暗、

    4、政治的腐败,揭示人性的丑恶。在东京第一号囚犯中,戏剧角色天皇嘴上喊着不要当皇帝,让老百姓革自己的命,做一个普通人:“我可以给人家当个书记,我可以到百货商店里给人家管管账,挣钱虽不多,可是摘 要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戏剧史上被遮蔽的学人陈治策,以改编剧创作闻名,既有外来改编,亦有本土改编。除了撰写改编剧,陈治策还写作了一些非改编剧(原创剧),主要有 干不了亦得干四个乞丐 爱国商人 疯了的壮丁 飞行传家 东京第一号囚犯等。无论是改编剧还是非改编剧,陈治策均擅以反讽幽默反讽、命运反讽、悲剧反讽建构文本、布局全篇,由此描摹揭示、探索思考人性之复杂、民众之愚昧、社会之黑暗、政治之腐败,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感与

    5、人文精神。关键词陈治策;现代戏剧;反讽华夏艺谭13又舒服,又自在。皇帝这份苦差事我干够啦,再也不干啦。”其内心实则不满皇权旁落,空有皇帝之名。因此,又常常叫嚣着要管教众臣,以此证明自己才是日本的主人:“今天,我要发一发皇帝脾气。要看一看,咱们这个小日本国究竟是他们当家,还是我这个皇帝当家?看是我这个皇帝管着他们,还是他们管着我这个皇帝?”当海军大臣掏出手枪时,天皇又吓得立刻躲在御棹下服软。本剧的剧名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反讽之意,剧作描写的主人公“天皇”与“东京第一号囚犯”之间构成了强烈的对立冲突。而戏剧角色天皇的所言、所想同其所行,也构成了强烈的对立冲突,反讽由此生成。同时,陈治策是以调侃揶揄的

    6、戏谑笔法,塑造天皇的滑稽形象,令人捧腹,这就是典型的幽默反讽。通过幽默反讽,陈治策向中国民众揭示了日本侵略者誓死效忠、尊奉为生命信仰的天皇,不过是一个懦弱无能、贪生怕死、心口不一、贪恋权力的无耻傀儡,暴露了侵略者的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借助幽默反讽旨在振奋民族之精神,增强普通民众的抗日信心,与其改编剧普若米修斯的被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抗战已第七个年头,离最后胜利的时期越近就越艰苦。敬以普罗米修斯的不妥协的大无畏的精神贡献给为抗战建国而努力的战士们。这是我写此剧的唯一的理由。”在干不了亦得干中,富绅们一面发表慷慨激昂的爱国陈词:“诸位先生,诸位太太,中国四万万同胞不分老幼,不分贫富,要站在一条战

    7、线儿上,誓死抵抗。要流出最后一滴血!我们要抗战必胜,建国必成!有钱的要多出钱!有力的要多出力!中华民国万岁!中华民国万岁!”另一方面却对战争漠不关心、铿吝麻木:“你想,七七抗战纪念那一天,街上又是演讲,又是演戏,又是募捐献金。那一天,你整整睡了一天没起床。”“说我是大富户,未免有点儿言过其实。万儿八千块钱手里还有。可是我只能捐五毛钱,其余的我还留着预备长期抗战呢。”同东京第一号囚犯中的戏剧角色天皇一样,富绅们的所言同所行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立冲突,反讽由此生成。陈治策同样是以揶揄嘲笑之意塑造可笑丑陋的人物形象,以典型的幽默反讽,揭示批判了抗战时期豪绅富商们自私无耻、冷血吝啬的丑恶人性。四个乞丐的

    8、文章伊始,老道士就在向小道士传授为道之道:“傻徒弟,我们不过是借这些神像,骗一骗乡下人,好混两碗饭吃,其实哪里有什么神哪。”陈治策于开篇便以幽默反讽解构了道士的身份,揭示了人心不古的世相以及人性的丑恶。当乞丐们故意躲在神像后装神弄鬼来吓唬这个不信鬼神的老道士时,老道士却不像自己所讲的那样不惧鬼神,而是急忙给神像下跪,叩头求饶:“爷爷饶命,我们再不敢了。”老道士可笑的言与行之间再次形成了强烈的对立冲突,幽默反讽由此生成。陈治策在撰写改编剧,如市虎 难为医生 女房东 鸟国 伪君子 狐仙庙之时,亦是以幽默反讽来建构文本。以本土改编剧狐仙庙为例,该文的行文布局、形象塑造类似于非改编剧 四个乞丐。狐仙庙

    9、 中的戏剧主人公王半仙就像 四个乞丐中的老道士,信誓旦旦地标榜自己绝不行骗人之术:“我说的话你不必疑惑,我王半仙宁可以哄骗别人,可是绝不哄骗妇道人家。”而当王半仙被流氓假扮的县长敲诈勒索时则瞬间卸下伪装,承认自己假借狐仙的名义对乡民坑蒙拐骗。王半仙指天为誓的语言同其可笑可耻的行为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峙冲突,陈治策再次以幽默反讽来暴露人性的丑恶。幽默反讽是反讽的根基,也是反讽的初级形态,更倾向于喜剧,常见于政治讽刺和社会讽刺类型的文学作品之中。陈治策以幽默反讽建构戏剧剧本,避免了直白的批判和情绪的倾泻,彰显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以及对人性的理性反思。二、命运反讽命运反讽是反讽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陈治策

    10、戏剧创作的重要建构方式与艺术手法之一。命运反讽又被称为情景反讽,是指人类被命运戏耍愚弄,最初意图的受阻与结局的意外转折构华夏艺谭14成了命运反讽,“The key point in this kind of irony is the active intent of the main agent to achieve some goal that ends up being thwarted by the very plan that was chosen”。人类采取某些行为以避免某个事件的发生,结果却事与愿违,不愿发生的事件依旧发生,初衷与结局形成了对立冲突,命运反讽由此生成。疯了的壮丁聚焦

    11、于抗战时代的热点问题“壮丁”,这也是当时的热门创作题材,如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艾芜的石青嫂子、路翎的罗大斗的一生、杜运燮的一个有名字的兵轻松诗(Light Verse)试作、许浒的奇怪的年龄等作均是描写反映此种问题。在疯了的壮丁中,村妇因担心独子被抽丁到前线作战,便让儿子扮作精神失常,借此逃避征兵。儿子却在剧作的结尾违背母意,主动承认自己装疯,并要求上前线作战:“我一点也不疯。(大声)我要往前线打日本鬼子出咯!”母亲让儿子装疯以避免被抽丁的初衷,与事件的结局儿子主动承认装疯并主动上前线作战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峙,命运反讽由此生成。陈治策以命运反讽揭示了新旧两代农民(母与子)的对立,反映了母亲的

    12、愚昧、歌颂了儿子的觉醒,同时也反思批判了抽壮丁这一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国民政府虽然表面规定地方征兵采取“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免征”的原则,但负责征召壮丁的乡长、保长、甲长们则以此牟利,被抽丁者均是贫苦大众,罕见地主豪绅子弟,“凡家有壮丁二人以上者,早已抽送无余,末后数次惟斟酌其家庭环境及生活状况,虽有适龄壮丁一人之家,亦因迫于上峰之督责甚严,强迫征送,以符政令,以致人心惶惶,舆情鼎沸,咸视服役为畏途”。社会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逼迫疯了的壮丁中的母亲做出愚昧的行为。爱国商人中的富商杨乃昌为了逃避学生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命自家掌柜把公司大部分的日货藏在后院地窖里,其余日货则贴上国货标签贩卖,还

    13、把公司招牌“昌盛洋货公司”中的“洋”字做成了可随时拆卸替换的“国”字,“把这些国货商标粘在日货上,把日货商标盖起来。这样子,用不了半天的工夫,我们公司里的日货就会摇身一变,都变成了国货”。杨乃昌还盘算自己的伎俩假若被学生拆穿,就请刚刚出席过自己生日晚宴,疏通了关系的公安局局长派巡警保护自己,“如果学生真和我闹,我给公安局打电话,叫巡警来抓他们这叫有钱能使鬼推磨”。无论杨乃昌如何“挖空心思”“深谋远虑”,奈何抵不过命运的“捉弄”,学生们不但发现了他招牌上的活字,还查出了他日货上所贴的假国货商标。杨乃昌每月出钱供奉饷银的巡警赶到之后,也只留下了一句:“刚才我临来的时候儿,我们局长说,说这都是学生们

    14、的爱国举动,不准干涉的。”便不再过问。杨乃昌终究难逃被学生们装进木箱游街示众的可笑宿命。杨乃昌竭力想要逃避学生检查、私自贩卖日货的初衷与最终被当众揭穿、游街示众的结局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峙,命运反讽由此生成。陈治策以命运反讽,嘲笑批判了见利忘义、大发国难财的无良奸商。在干不了亦得干中,陈治策除了以幽默反讽建构文本外,还以命运反讽布局全篇。于后方逍遥打着麻将的众富绅们琢磨的不是被敌人侵占的山河何时得以收复,而是何时能够再到沦陷之地享受生活,“希望他们赶紧收复华北,咱们好到北平去抽四川金堂雪茄烟去”。当这群贪图享乐的富绅们,还在讨论去何处避暑避难之时:“我看咱们还是决定往峨眉山去吧。那里又可避暑,又

    15、可以避难,不是两全其美吗?”最终的命运不是令其到向往之地享受生活,而是被凶悍暴躁的军官指派宪兵拿枪抵着脑袋,押送到了前线的战区服务团。隔岸观火、饱食终日、到安全之地享乐的初衷与最终被送往前线的结局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峙,命运反讽由此生成。陈治策擅以命运反讽式的布局,去控诉批判抗战时代豪绅商人的贪生怕死、麻木不仁。不只是非改编剧,其多部改编剧,如乔装的女律师 哑妻等,也表现出了典型的命运反讽的特质。以哑妻为例,剧作中的戏剧角色县长因妻子的喑症而苦恼,费劲心力托人治好妻子的喑症后,华夏艺谭15却又嫌弃妻子能够说话之后絮叨不停,因此想让妻子再次变哑:“你这个臭女人,从前哑巴的时候儿,只会晤哇唔哇的讨人

    16、厌!如今会说话啦,竟这样的吉吉瓜瓜吉吉瓜瓜聒噪死人。我真后悔,不该把你治好会说话。你等着吧,一会儿那个哑巴专家郭大夫可以把你治得比从前更哑巴。”县长急切想要治疗妻子喑症的初衷与妻子喑症痊愈后想要其再次变哑的结局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立冲突,命运反讽由此生成。在陈治策的笔下,反讽对象的初衷与事件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对峙冲突,人物的命运似乎被无形的力量所操控,命运反讽由此生成。借助命运反讽,陈治策描摹揭示社会问题,继而对人性、国民性进行深刻的剖析与反思。三、悲剧反讽英美新批评派所推崇的反讽,其实际成分已经摆脱了人们日常观念中所带有的戏谑、嘲笑的喜剧意味。在此之前,就有学者指出反讽所具有的悲剧特性,对此贡

    17、献最大的是英国学者康诺普瑟沃尔。“在提及索福克勒斯和命运反讽时,他暗示命运乃是半人化的力量:在怀有希望、恐惧、期待和允诺的人与邪恶而又不可更易的命运之间的对照,为悲剧反讽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戏剧观和瑟沃尔的命运反讽观,都涉及反讽对象是命运注定无知无觉的受嘲弄者的看法。瑟沃尔把两者熔(融)为一体,便引出了 戏剧反讽 他称之为 悲剧反讽的概念。”英美新批评派则使反讽进一步倒向了悲剧:“新批评的反讽概念完全摆脱了任何这种喜剧成分”。陈治策主要在一些改编剧中以悲剧反讽来建构文本。在普若米修斯的被困中,戏剧角色柔斯(宙斯)对普若米修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的行为大发雷霆,便将其绑缚在高加索

    18、山脉的一块岩石上,让一只饥饿的秃鹰天天来啄食其肝脏。当普若米修斯的肝脏被啄食完后,又重新生长出来,再度被秃鹰啄食,由此形成了一种无尽的苦痛轮回。同时,普若米修斯还要忍受风、雨、雷、电的轮番侵袭,这种苦难要持续三万年。上述难以忍受的肉体痛苦与心灵折磨,在反面戏剧角色若脱斯、比亚、海泛斯塔斯等人的口中却分别变成了“这风景的美丽都任你欣赏。我父柔斯那里是惩罚你,他不过让你在这里休养怕你寂寞,要送个老鹰来减少你的凄凉”“我父还要送给你一曲音乐,那音乐也许很嘹亮”。普若米修斯的悲剧命运,同反面戏剧角色口中喜剧似的描述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立与冲突,悲剧反讽由此生成。悲剧反讽的应用,更加反衬出柔斯对普若米修斯

    19、所施酷刑的残忍,更加凸显出普若米修斯所承受的悲剧命运。普若米修斯在面对自我悲剧命运时的大无畏精神,则给读者与观众以激励,给抗战时代的民众以鼓舞。在小妹妹中,妈妈和姐姐终日盼望傻子哥哥早些死亡,以减轻家庭的负担,“我是又可怜他又恨他,他把他爹爹气死啦,可是他倒不死。像他那样早死咯多好,活着有什么意思!吃不知道吃,拉不知道拉,还得要我们这些人伺候他。我吧,不必说,就算是该受他的折磨,难道你们这些人都该陪着他受罪吗?他的命值得活下去吗”。因此,为了让姐姐早日出嫁、让家人尽快解脱,妹妹故意将傻子哥哥引入水坑将其淹死,她的弑兄行为却受到家人的埋怨斥责,妹妹对此十分不解:“奇怪!他活着的时候儿,你们天天希

    20、望他早死;现在真死了,你们又说我不对嘞。而且刚才你们大家都还说他死得好嘞。怎么又来怪起我来?”家人强烈盼望傻子哥哥死亡的心愿,同傻子哥哥被妹妹亲手杀死后家人对妹妹的指责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反讽由此生成。傻子哥哥的死亡是一出典型的家庭悲剧,陈治策以悲剧反讽来审视拷问人性,反思这出家庭悲剧生成的根源所在。悲剧反讽的应用使剧作的矛盾更为集中猛烈,戏剧冲突中蕴含着作者本人理性沉思的因子,使作品更具艺术张力。在钱中,逃荒到城里的穷人王明和老夏蜗居在一个幽暗的地窖里,王明于理智上并不华夏艺谭16想偷盗老夏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血汗钱:“老夏,我看了你在这个星期里无时无刻不痛苦着,我真是比谁都难过我躺在这里听着

    21、你我为你心里不安(又咳嗽着)一晚,又一晚,我起来我极力想把那钱归还你。”但对贫穷的恐惧、对生存的渴求,又驱使他无法按捺内心的欲望:“这好像是降在我的身上的一种疯狂一样,但是我怎么也不能够抑制下去。就是在那一会儿,我也还是很清醒的。好像电光一闪似的,我在这许多年来第一次看见了我自己,我看见了那金钱的欲望把从前的王明变成了一个爱钱的东西了。”王明的理智沉思和情绪举动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峙冲突,反讽由此生成。偷盗的情绪行为也令王明陷入了深深的苦痛与悔恨之中,这是一出典型的社会悲剧。陈治策借悲剧反讽探索了人类的灵魂,揭示了底层民众贫穷困苦的现实人生,控诉了黑暗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如果说克制反讽更注

    22、重艺术布局上的效果那么悲剧反讽则昭示着生命的悖谬本质”,悲剧反讽的应用使剧作的表意层和内蕴层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对峙,增强了作品戏剧冲突的效果,反讽式的布局,又使剧作渗透出理性沉思的因子,发人深省,由此直抵读者和观众的内心,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反讽与悲剧的结合赋予了陈治策现代戏剧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极具震撼人类心灵的力量。结语挖掘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被遮蔽者,是新历史主义历史观的题中之义,对陈治策戏剧创作尤其是本土改编剧和非改编剧的挖掘阐释,无论对于中国现代戏剧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都是一种有益的补充。陈治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典型的被遮蔽者,他的戏剧创作由改编剧和非改编剧构成,改编剧中的普若米修斯的

    23、被困在文体形式上是典型的“戏剧化的诗”。“诗剧主要分为 戏剧化的诗 与 诗的戏剧化 两种文体形式。戏剧化的诗 是在戏剧中融入诗的因子,使戏剧升华为诗剧。诗的戏剧化 则是在诗歌中融入剧的因子,使诗歌升华为诗剧。诗的戏剧化又可以细化为两种文体形式,一是纯诗的戏剧化,二是散文诗的戏剧化”。陈治策在对外来题材、外来戏剧进行改编的同时,还对现代诗剧此种冷门体裁进行了文体实验,这也是以往学界所忽视的重要一环。陈治策的戏剧创作主要集中于抗战时期,以反讽建构文本,以反讽呈现世相、反思人性,以反讽揭露批判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反讽的应用,使陈治策的现代戏剧并非情绪倾泻似的鼓动呐喊,也并非直抒胸臆似的指教说理,而是

    24、隐隐显现着智性沉思的因子,使其现代戏剧具有了较强的艺术张力和艺术感染力。(责任编辑:翁婷皓)注释:陈治策(1894年-1954年),河南荥阳县(现荥阳市)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1924年开始在美国华盛顿卡尼基大学专修戏剧。1927年回国后与熊佛西、余上沅等创办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还曾与赵元任、陈衡哲、熊佛西、余上沅等组织北平小剧院。改编自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剧目屈打成医。胡斌,胡淑英.论陈治策的“外来”改编剧J戏剧,2013(05).陈治策根据外国戏剧改编的作品一共有16部,根据发行时间的先后顺序,如下:难为医生(改编自莫里哀的屈打成医)刊载于戏剧与文艺1929年第1卷第3期

    25、;伪君子(改编自莫里哀的同名戏剧)刊载于戏剧与文艺1930年第1卷第10-11期;哑妻(改编自法朗士的同名戏剧);钱(改编自高尔特的同名戏剧);小妹妹(改编自许司的同名小说);爱人如己(改编自安特列夫的邻人之爱);市虎(改编自格雷戈里夫人的同名小说);乔妆的女律师(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求婚(改编自柴霍夫的同名小说)于1933年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印行;月亮上升(改编自格雷戈里夫人的同名戏剧);醉鬼(改编自亚穆柏的可怜的裴迦)于华夏艺谭171935年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印行;视察专员(改编自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于1936年由“国立”戏剧学校印行;断头台上(改编自萧伯纳的魔鬼的门徒)刊载于

    26、戏剧岗位1939年第1卷第2-3期;女房东刊载于戏剧岗位1941年第3卷第1-2期;鸟国(改编自阿里斯托芬的同名戏剧)于1942年由独立出版社印行;普若米修斯的被困(改编自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刊载于戏剧岗位1944年第4卷第2期;同陈治策根据中国本土戏剧改编的作品有:纪念日(改编自叶郁生的同名戏剧)于1933年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印行;狐仙庙(改编自郝耀五的同名戏剧)于1934年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印行;王四(改编自熊佛西的牛)。鲁迅.什么是“讽刺”?答文学社问A.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二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40.丹麦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 以苏格拉底为主线A

    27、.汤晨溪译.克尔凯郭尔文集1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12.董卉川.论中国现代散文诗剧的现代特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2).赵毅衡.重访新批评M.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155.陈治策.东京第一号囚犯J.戏剧战线,1941年(02).同上陈治策.普若米修斯的被困J.文艺先锋,1944(02).陈治策.干不了亦得干J.铁风出版社,1931:8-9.同上:.同上:.陈治策.四个乞丐M.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3-4.同上:.郝耀武,陈治策.狐仙庙M.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4:19.David C.Littman,Jacob L.Mey:The nat

    28、ure of irony:Toward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irony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1(02).陈治策.疯了的壮丁M.战时演剧,1939(01).从茅盾春蚕秋收中老式农民老通宝和觉醒的青年农民多多头的冲突,到叶紫丰收火中云普叔和立秋、少普的对立,再到李辉英丰年中孙三爷同孙庆祥的矛盾,新旧农民的代际冲突始终是现代作家反复书写的重要母题。农民之间的代际冲突,背后反映的是文化的冲突。子一代年轻农民受到启蒙,在革命、抗战中成长,成为觉醒者,与固守乡土传统的父一代农民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江津县政府训令第二区查酌办理(1939年役字1

    29、00号),四川江津市(现重庆市江津区)档案局:江津县政府档案,案卷号1(101)-318-1。陈治策.爱国商人M.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13.同上:.同上:.陈治策.干不了亦得干M.铁风出版社,1931:3.同上:.陈治策.哑妻J.广播周报,1937(140).英DC米克.周发祥译,论反讽M.昆仑出版社,1992:31-34.赵毅衡.重访新批评M.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151.陈治策.普若米修斯的被困J.文艺先锋,1944(02).陈治策.小妹妹J.文学修养,1944(04).同上陈治策.钱M.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29.同上:.同董卉川,张宇.论中国现代散文诗剧的文体发源与历史流变J.南方文坛,2022(05).


    注意事项

    本文(陈治策现代戏剧反讽论.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