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十四节气”动态插画创作为例_蔡福琳.pdf

    • 资源ID:604926       资源大小:1.84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十四节气”动态插画创作为例_蔡福琳.pdf

    1、蔡福琳,等: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以“二十四节气”动态插画创作为例湖南包装第38卷2023年6月171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以“二十四节气”动态插画创作为例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Take the dynamic illustration of 24 solar terms as an example 蔡福琳 凃志初*CAI Fu-linTU

    2、 Zhi-chu*(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Wuhan,Hubei,430205)摘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将传统文化符号与动态插画结合,推动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承创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影响力。通过中华文化符号传承价值研究与现状分析,总结出内涵与形式并重、多文化符号关联、符号与插画融合、传播与效果提升的传承新思路;在文化符号提取、静态插画绘制和动态设计传播的创作方法指引下完成“二十四节气”动态插画设计实践。坚定文化自信,用坚守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方式讲好中华文化故事,让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符号走向世界。关键词:文旅融合;中华文

    3、化符号;动态插画;二十四节气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s are combined with dynamic illustrations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symbols and enhance the spread and influe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Through the research

    4、 on the inheritance value of Chinese cultural symbol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a new idea for the inheritance of connotation and form,multi-cultural symbol association,symbol and illustration fusion,communication and effect improvement is summarized;in the extraction of cultural symbols,st

    5、atic illustration drawing and dynamic design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reative method,the dynamic illustration design practice of Twenty-Four Solar Terms was completed.Strengthe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tell the 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by sticking to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

    6、opment,and let more outstanding Chinese cultural symbols go to the world.Keywords:I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Chinese Cultural Symbols;Dynamic Illustrations;Twenty-four Solar Terms文旅融合是当今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热议话题。从单纯追求视觉体验到注重文化精神内涵,将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符号与当代设计相结合,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如今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视觉艺术设计创作特别是插画创作百花齐放,呈现出多元

    7、发展与数字化传播的态势,它将对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极大地推动中华文化符号走向世界。作为中华文化符号中的重要代表“二十四节气”自 2016 年起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第 24 届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导演倒计时创意的演绎,让中华文化符号“二十四节气”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和独特审美特点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1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中华文化符号传承价值与现状文旅融合对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2018 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进行整合,将文化与旅游产业交叉重组,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成为大众关注热点。2022 年,国

    8、务院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发布,文旅融合将会朝着“以文塑旅”的方向演进,实现我国旅游和文化更全面融合,并以文化为导向,加强中华文化符号的保护与传播力度,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为我国文旅行业蓬勃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政策引领与帮扶下,文化旅游产业得到优质稳定发展,旅游业进入快速转型升级的新阶段1。1.1 中华文化符号传承价值中华文化符号是由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并传承发展的代表性符号,是中华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标识。其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更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动力。中华文化符号是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物质象征,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更

    9、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底牌,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长盛不衰的最有力、最基本的条件2。在高质量发展文化与旅游的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与民族产业相互融合,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播、人民对文化的认同有利于社会力量的凝聚,有助于社会的稳定。随着时代的进步,群众相关文化需求不断增强,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承与传播成为当今文旅发展背景下的重要研究内容3。1.2 中华文化符号传承现状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推作者简介:蔡福琳(1999),女,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凃志初(1977),男,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

    10、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E-mail:收稿日期:2022-11-09DOI:10.19686/ki.issn1671-4997.2023.03.0431722023年第3期湖南包装蔡福琳,等: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以“二十四节气”动态插画创作为例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就中华文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全面且深入的阐述,对推动中华文化符号的守正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相关政策带动下,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不断

    11、增强,中华文化符号传承创新有着极其有利的条件。2021 年文化和旅游部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全国共开展非遗文化活动 4 100 余项,“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中,约 7 000 多条年俗文化短视频于互联网线上媒体展示。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2 全年我国博物馆举办线下展览 3.4 万个、教育活动近 23 万场,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教育活动 4 万余场4。2023 年 6 月 10 日 人民日报 报道,我国“文化遗产数量大幅增长”“非遗人才队伍稳步增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顺利推进”“全国文物基础数据更加全面准确”。中华文化发展欣欣向荣,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中华文化符号

    12、要有生命力地传承与发展下去,就不能一成不变。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重新建立起人们对文化符号的认知以及认同感,是保证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活力的关键。需要在传承其核心文化内涵的前提下,运用现代技术,结合当代审美需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激发其在当今社会新活力。2 中华文化符号“二十四节气”传承创新思路“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民众几千年来遵循自然规律总结归纳出的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体现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劳作提供重要的指导。“二十四节气”在今天仍旧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作为中华文化重要代表性符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也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我国的第 5 大发明5。“二十四节气”流传发展至今,其文化特质和核心价值理念早已深深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2.1 内涵与形式并重从设计作品的内涵与形式角度出发,“形式”内含其表现形式,“内涵”则指中华文化符号中蕴含的意义、审美趣味、精神信仰等。在设计过程中,中华文化符号核心因子中心定位及其价值观不可改变,否则作品失去文化内涵,只剩空壳。同时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作品忽视市场需求,盲目追求文化内涵传承,会造成受众认同感不足,文化生命活力流失。应当重视并深挖“二十四节气”的深层含义,寻求恰当传承形式,顺应市场需求,提炼核心元素,实现设计作品内涵与形式的平衡并重。2.

    14、2 多文化符号关联中国自古便有“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和”与“大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凝结出的思想精华,放在多元文化符号并存的当今仍旧适用,正是如今不同文化交流碰撞塑造了多元的中华文化符号。将单个“二十四节气”文化符号设计的视角转向多元文化符号视角,有利于多元文化符号的发展与传承,延续单个文化符号的生命力,是对“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延续与传承6。如故宫博物院 2021 年推出的绘本 折出故宫二十四节气,将“二十四节气”与“故宫建筑”文化符号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融合与关联,实现多元文化符号相互关联,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2.3 符号与插画融合文化传播的关键在

    15、于人与文化的交流互动。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插画设计成为当前平面设计领域的热点之一。数字技术的进步使插画能够呈现与实现更为多样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形式,也使插画作品进一步通过电脑、手机等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将中华文化符号与插画设计相结合,是当前插画设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对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创新。李旻为 China Daily(中国日报)创作的插图(图 1),将插画作品作为载体,把剪纸这一文化符号通过纸媒和数媒进行广泛传播,使插画作品更具文化性。2.4 传播与效果提升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当前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重大的改变,文化传播的方式需顺应时代潮流,将数字媒体与文化符号相

    16、融合。当前插画在绘制方式、表现形式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有更多新的选择,插画艺术逐渐向动态化延伸。静态插画已经不能满足大容量信息高速传播的需求,动态插画作品通过添加时间轴这一元素,增大自身所承载的信息量,这是传统静态设计作品不能比拟的。相比起数字静态插画,数字动态插画在表现效果方面也占极大优势,在更具吸引力的同时,视觉效果更加突出7。短视频在当前时代拥有强大的传播效能,将静态插画动态化制作成短视频,有利于提升作品传播效果。图 2 是由台湾插画师 Cinyee Chiu创作的立春动态插画的两帧画面。比起传统的插画表现形式,Cinyee Chiu 将插画进行动态化的设计与处理,实现静态插画与动态设计结合

    17、,在视觉表达形式方面有了突破与创新,使其传播呈现更有利于当代数字媒体设备应用。3 中华文化符号“二十四节气”动态插画传承创新实践3.1 文化符号提取文化符号的传播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叙述手段和表现形式,将其文化内涵精准地传达出去。笔者抓住“二十四节气”自农耕图 1 中国日报 插画(李旻)。图 2立春关键帧(Cinyee Chiu)。173蔡福琳,等: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以“二十四节气”动态插画创作为例湖南包装第38卷2023年6月文明中诞生的特殊关系,对这一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涵进行总结和提取,选题以节气三候为代表的重要物候为主,适当结合经典节气民俗活动,进行创新的设计表达。

    18、3.2 静态插画绘制中国传统艺术崇尚唯心、写意,尤其是文人画中重视的写意精神宗旨,正是崇尚个性、简化形式的尚意和尚简。笔者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图 3)风格简约,契合中国传统艺术的唯心写意与简化形式。绘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中国传统艺术表达方式,画面融合中国盆景造型、中国传统纹样以及中国书法等多种文化符号,色彩的选取多采用中国传统纹样配色,如图 3 中 立夏 用色来源于图 4。实现“内涵与形式并重”“多文化符号关联”。3.3 动态设计传播动态作品相较于静态插画,在传播效能上占有优势。为了提升作品的传播效率与视觉效果,使作品能够适配现代多样数字传播渠道,笔者增添时间轴的概念,进行动态设计,通过软

    19、件 After Effects 进行动态制作,尝试设计与技术的结合。如图 5 为作品 立夏 动态插画中的两帧画面。插画动态效果的设计应当根据静态画面的风格、构图以及后续动态插画的传播效果等需求进行,在考虑静态插画中画面元素间关系的同时,还需考虑到画面元素在动态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关系8。“二十四节气”动态插画中树叶的飘落轨迹、动物昆虫的活动路径等动态效果都经过仔细的考虑,保证每一帧的画面都相对美观。为进一步提升动态效果,提高创作效率,笔者在进行动态效果制作时并未完全让画面元素大幅度运动或添加动画剧情,而对部分元素进行动效制作,如画面中的树叶、蝉翅、水波等元素进行小幅度的运动,实现画面的动静对比。

    20、运动方式则是通过模拟现实的方式进行,遵循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和物理运动规律,如惯性、重力等,设计与技术的结合,让观看者从动态插画中体验到真实感,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借此动态插画令受众拥有沉浸式的体验,强化观者的视觉感受。短时长的动态插画在传播效能上更占优势。动态插画区别于拥有剧情的动画,过长的无剧情视频会让人枯燥乏味,且短时长的动态插画于互联网上拥有更为强大的传播效率。因此笔者将动态插画的时间合理控制在 5s 之内,在提升视频表现效果和受众观看感受的同时,增强其传播效率。3.4 产品开发传播动态插画作品的应用应当注重与媒体融合,线上和线下共同传播。笔者创作的“二十四节气”与华中非遗公众号合作,参

    21、与湖北文明网的“画说节气”栏目创作。公众号文章以作品赏析以及节气科普的形式发表,视频、图片与文字充分结合,对动态插画内容进行解读,并对“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科普。同时利用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流量大、传播快的传播优势,进一步推动“二十四节气”文化符号在互联网线上媒体的传播。文创产品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符号向社会传播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文旅融合促进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发展,反之文创产品也可为文旅融合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呈现载 体9。要把“二十四节气”的插画作品和文创产品结合起来,除了简单运用传统节气文化符号表象,还要重视与文化内涵的结合。图 6 将“二十四节气”插画应用于日历的制作,

    22、图 7 为“大暑”油纸伞,其功能对应大暑三候中最后一候“大雨时行”。图8为“小暑”团扇,对应小暑三候中的一候“温风至”。恰当的动态插画作品以及文创产品在延续大众对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认知和心理感受的同时,还能使民众对“二十四节气”产生新的视觉形象。图 6 插画日历。图 7油纸伞。图 8团扇。4 结语结合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与中国传统美学,对中华文化符号“二十四节气”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多元文化符号相互关联,提取其内涵和精髓进行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符号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传承至今,“二十四节气”文化符号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完美实现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在静态插画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化视觉呈现,将视觉传播与

    23、文创产品设计相辅相成,运用文化叙事的手段和视觉表现形式呈现在公众视野中。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化符号赋予其新时代特征,用传承与创新设计的方式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参考文献1李小雨,常佳蓓,凃志初.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以“鄂州八景”旅游文创设计为例J.湖南包装,2022,37(5):164-167.2陈伟,卢德平.共同体意识与现代性转化:中华文化符号传播的时空价值与规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学报),2021,43(11):12-20.(下转第 180 页)图 3“二十四节气”插画。图 4景泰蓝量器把手 图 5 立夏 动态插画中两帧。纹样。1

    24、802023 年第 3 期湖南包装许悦:“艺工结合”下的嵌套式育人模式研究以乡村公益文创教育为例(4)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策略,实现内部和外部资源优化配置。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工作室可联合筹建,实现乡村和高校公益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专业实践课程和实践过程的嵌套。4 “艺工结合”下的文创教育与公益实践启示综合上述研究和总结,基于乡村公益文创教育实践的嵌套式育人模式研究,有以下几点启示。(1)树立正确的设计导向和价值观,优化教育教学顶层设计公益文创教育融合设计教学与公益实践,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设计导向和价值观。在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下,文创项目的公益性和高校公益机构的融合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倡导

    25、可持续发展的协作形式,赋予文创类设计教育较大的自由度,有利于教育课程的灵活安排和文创实践的深入实施。师生在公益实践和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地选择场地和交流形式,在实践中开阔师生的设计视野和胸怀。基于项目实践、文创教学和调研案例,围绕课程建设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构建文创教育实践过程和艺工融合的嵌套式课程变化响应机制,能够促进文创项目实践效能的提升,为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2)针对乡村文创公益特色,凝练嵌套式课程模块 针对目前纯实践课程和项目化教学易缺失过程性的弊端,文创教育结合乡村公益的育人形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呈现设计实践过程。第一,从思想上强化学生的艺术文化普

    26、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二,从形式上,学校可以与乡村社区进行合作,共同建立相应的产教融合机制,特别是过程性评价机制。第三,高效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及设计环境,强化设施管理,并应用到实际创作中去。第四,嵌套内容上,使学生不断完成项目目标,采取互动和沉浸式学习实践方式,增强项目推进过程中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和实践引导性。第五,嵌套育人模式有助于课程模块的灵活调整、增减和更新,不断适应新的文创教育要求和变化,落实劳动和美育等课程内容,实现过程性教学和实践模块的嵌套。(3)融合“艺工结合”理念,深化文创教育的特色化实施路径“艺工结合”理念对课程的系统性、深度及广度具有很高的要求。文创教育特色课程模块可分为通

    27、识、核心、选修、实践和指导课程,并需考虑课内外的评价和复盘环节。体系构建以研究型和导向性为主,教学性和示范性为辅,注重文创教育对艺术、工艺与科技的融合,还可以结合科技创新等项目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在实施策略方面,乡村公益文创实践和嵌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明确的主题,由多学科或相近学科背景人员协作解决具体问题。文创教育应用的嵌套式育人模式将相关学科整合至一个教学单元里开展团队教学活动,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串联同一时间段内的教学内容,在学科框架内进行课程内容和实践的紧密嵌套,打通知识输送环节,让学生自主建立学科间的关联性。这种教学模式特别适用于跨学科协作,是一种纯粹的课程整合设计途径。文创教育对交叉

    28、学科的嵌套式整合提升了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是体现“艺工结合”教学理念和助推三全育人策略的有效动力。5 总结与展望“艺工结合”理念下,以乡村公益文创教育为例进行育人模式的探讨,是形成特色化教学的重要发力点。艺术创新和设计传承、传播乡土、民族和中国的文化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艺工结合”理念下应将产业化、公益化和嵌套育人模式融合,以促进设计学科和乡村振兴的双重发展,把传承、宣传和创新文化当作设计教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以设计类学科作为切入点,协同其他学科领域,促进设计学科和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发展,培养“新设计”人才,实现打造“中国好设计”的目标。参考文献1吴尚君,吴佳桉.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

    29、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探析J.湖南包装,2019,34(4):118-121.2张晓瑾.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的问题、归因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5(15):26-28,31.3叶正飞.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150-155.4谢笑珍.“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81-87.5张大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做实“三个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20(3):1-3.6宋建明.当“文创设计”研究型教育遭遇“协同创新”语境:基于“艺术+科技+经济学科”研与教的思考J.新美术,2013,34(11

    30、):10-20.7陈敏之,何瑛,许倩.面向服装专业的 SPOC 翻转课堂建设思路与实践J.新西部,2018(6):150,138.8杨建生,张军,殷海华,等.地方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实践工作室”构想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2(7):151-153.9何轩,冉苒.项目驱动式“版式设计”在品牌设计课程群中的教学实践J.湖南包装,2022,37(3):174-176.10许悦,张玉春.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知识重构与课程模块化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1):81-84.11范炜焱,郑丽虹.设计赋能:苏州大学“看见大山”公益帮扶项目实践与模式探索J.公共艺术,2020(5):32-43.12冯圣媖.跨界融合视角下基于公益文创 IP 研发的特色专业群构建J.大众文艺,2019(15):236-237.13文问,文卫民,黄彬彬,等.基于在地文化体验的文创型乡村微更新研究与实践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04):103-105.(上接第 173 页)3田海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武陵山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3(02):45-51,183.4张雪.各地推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EB/OL.(2023-06-11)2023-06-29.https:/


    注意事项

    本文(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十四节气”动态插画创作为例_蔡福琳.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