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石蕴万象(下)——枣庄地区博物馆藏画像石述略_牛益宽.pdf

    • 资源ID:581354       资源大小:1.12M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石蕴万象(下)——枣庄地区博物馆藏画像石述略_牛益宽.pdf

    1、人文研究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两汉时期的画像石与画像砖主要分布在豫南鄂北地区、山东和苏北皖北、陕北和晋西北及四川地区。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祖籍是江苏徐州,徐州及其周边地区汉代的画像石遗存十分丰富,山东枣庄地区的画像石遗存即是其中的卓越代表。枣庄位于山东南部,在先秦、汉代时期,鲁南、苏北地区为同一文化圈,这一地域内出土的文物有着较强的相似性。同时,这里的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文化艺术也快速发展,是汉画像石分布的中心地区之一。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以及地面石阙等建筑的建筑用石,古人在石面上雕刻出各种图像,使其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实用性,成为考古

    2、学家研究汉代时期丧葬习俗、精神信仰、生活百态、艺术造诣的重要资料。枣庄地区汉代甚至宋代的古墓、祠堂等众多遗迹均有相当精美的汉画像石出土,枣庄市博物馆、滕州汉画像石馆均陈列着相当数量的汉画像石文物。枣庄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曾帮助考古界将汉画像石的发现提早到西汉早期,在此之前,考古界曾认为汉画像石出现在西汉中晚期。这一时期的画像石主题有“玉璧常青树”“牛耕务农纺织”“西王母”“孔子见老子”“车马出行图”“乐舞百戏图”“泗水升鼎图”等。文章根据枣庄市博物馆与滕州汉画像石馆收藏的重要画像石作品,将之分为数个类型展开叙述 1。一、吉祥瑞兽图画像石1.朱雀图画像石朱雀图画像石1 9 9 2 年出土于薛城区西

    3、小庄汉墓群。弧面浅浮雕,画面刻一朱雀,头低垂,两爪一前一后,全身羽贯,三缕羽尾上翘。此画像石外饰两层框,框内饰斜线纹 2,现藏于枣庄市博物馆,宽9 4 厘米,高9 5 厘米。2.瑞兽图画像石瑞兽图画像石1 9 9 1年出土于枣庄市市中区安城乡方庄汉墓,宽2 1 7 厘米,高4 7 厘米,现藏于枣庄市博物馆。该画像石为平面浅浮雕,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中间的隔板比较宽,不带任何装饰。上面雕刻着七只神兽,下面雕刻的分别是蟾蜍、九头兽、三头兽、羽人骑马。经近代学者考证,九头兽为“开明兽”。3.庭园异兽图画像石庭园异兽图画像石由正面和侧面构成。正面共有六层:第一层有一座三角石楼,石楼的两条斜边处各伸出一鸟

    4、首,石阙下面两边各系有骏马;第二至四层为人物拜谒的景象;第五层的中间刻有一块砧板,上面放着一个体积较大的东西,像是在屠宰牲畜,两边各站着两个人;第六层的中间处刻有一人正在推车,车边多人围观。侧面共分两层:上层有一只驮着三个人的骆驼;下层刻有形态各异的各种瑞兽。外部刻有单边框。该画像石出土于枣庄市市中区渴口汉墓群,现藏于枣庄市博物馆,雕刻手法为平面浅浮雕。二、双龙穿璧图画像石双龙穿璧图画像石原为枣庄市文物管理站旧藏,宽1 7 0 厘米,高4 8 厘米,现藏于枣庄市博物馆。该画像石雕刻手法为浅浮雕,二龙蜿蜒穿插在墙壁上,两个龙头相互对视。外面是方形的框,下面方框内有水波纹的图案装饰。现在人们普遍认

    5、为这表现的是一种与天地相连、孕育万物的原初之母,也是阴阳交合、人神交流、祖先膜拜、生育崇拜的文化原型。三、仙境图画像石仙境图画像石1 9 8 2 年出土于枣庄市市中区安城乡,宽6 0 厘米,高8 0 厘米,现藏于枣庄市博物馆。该画像石技法为二弧面浅浮雕,左上侧刻蹶张力士和犬逐兔,左下刻一人物和玉兔捣药,右侧有一株神树,树下一人手持鸠杖席地而坐。边框上刻双鱼纹,下饰双菱形纹和粗斜线纹 3。画中的神树形似扶桑树,扶桑树为古代传说中的神树,山海经?海外东经 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传说中太阳神羲和的儿子金乌(三足乌鸦,太阳之灵)从此处驾车升起。此处也有说是连通神界、人间、冥界的大门

    6、 4。四、双龙、对凤画像石这是一块石椁的侧板,宽2 0 9 厘米,高3 2 厘米,现藏于滕州汉画像石馆。此石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中层又分左、中、右三格,上层和中层左格画像为浅浮雕,中层中右格为阴线刻。画面上层刻有两条对尾回首的祥龙,右下角刻有一大一小两条对首的鱼,竖线纹地。中层左格前刻一人荷棒执盾,中间刻有一匹马,后面刻有一人,下有相向二鱼;画面中格刻有两只凤鸟口衔星宿;右格刻一蹶张,口衔一矢,双手拉弦,双脚踩弓;一大力士双手操砣。下层刻竖线纹。五、凤鸟衔星画像石凤鸟衔星画像石绘朱雀衔南斗,古人认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神灵镇守,分别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和北玄武。石蕴万象(下)枣庄地

    7、区博物馆藏画像石述略牛益宽摘要:秦汉时期,鲁南、苏北地区是同一文化圈,故该地域内出土的文物有着较强的相似性。两汉时,此地社会经济发达,文艺也随之迅速发展,诸多达官显贵或富庶人家的墓葬群使该地域成为画像石分布的中心地区之一。枣庄市博物馆与滕州汉画像石馆收藏汉代画像石数量丰硕,且绘画主题相同,艺术水平较高,是研究两汉时期鲁南、苏北地区历史与艺术的重要文物遗迹。该文论述两馆所藏重要画像石的基础史料。关键词:枣庄地区 滕州 博物馆馆藏 汉代画像石 历史艺术3 1图1图2朱雀是四神中的南方之神,起着守护南方的作用,在天文上由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七宿组成其形象。在该汉画像石上,朱雀的形

    8、象与人们想象中的凤鸟非常相似(图1)。这块汉画像石是汉代天文学的神化,也是汉代天文学在艺术领域的反映。该画像石现藏于滕州汉画像石馆,宽7 0 厘米,高6 4 厘米 5。六、斗鸡图画像石斗鸡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此画像石宽1 8 5 厘米,高6 5 厘米,现藏于滕州汉画像石馆。其工艺为浅浮雕。这幅画没有分明的层次,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左边是两只仙鹤在食鱼。中间是一位男子,他正挥舞着手臂,指挥着两只公鸡搏斗。鸡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它们强壮有力,羽毛紧密,脖子高高翘起,充满了凶狠的斗志。斗鸡的右侧是一只孤零零的仙鹤,仙鹤的右侧是一名正在抓鱼的男子。这幅画的下半部分是一匹骏马,左

    9、侧是四个骑士,为出行图。其后面是一个人,他跪在右边,对着一辆马车磕头,可能因为太过虔诚,头上的帽子都掉在了地上。这为人们了解当时的斗鸡形态和游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画面资料。七、其他类型画像石1.锻打兵器画像石这块画像石出土于滕州市龙阳镇黄家岭,宽1 4 0 厘米,高5 6厘米,现藏于滕州汉画像石馆。画面分成两个部分。上面左侧是锻炼兵器的图案,刻画了一个人拿着已经锻造完成的兵器,而画面中间的另一个人在专心锻造,右边的一个人双手拿着刀在一块石头上打磨,他的身边摆放着很多的武器。下层刻画了一片农田和农耕的场景,左边是一位成年人和两个孩子,他们带来了粮食和饮水,给农夫送上粮食,三个人则在田里锄草。一人

    10、提着篮子,像是在播种。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人扶着犁头,牵着一头牛和一匹马在耕地。在最右边的一棵树下,站着一个手持长鞭的管事。画面将牛马耕作、平整土地、播种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呈现在人们眼前。此汉画像石的上下两层均反映了汉代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2.元嘉三年画像石汉画像石上带有文字的比较少,因此也尤为珍贵。画像石上的文字如果刻在物象旁边,称之为“榜题”;刻在画图外,称之为“题记”。题记内容包括纪年、墓主人姓名、身份、生平事迹、墓室建筑费用等,从中透露出许多宝贵的史料信息,同时也体现出汉代高超的书法艺术水平。出土于滕州市姜屯镇的元嘉三年(1 5 3)画像石(图2),左侧的汉隶题记记载的是元嘉三年二月二

    11、十五日,赵寅的子孙为其母修建了这座墓室,用工多少,花费多少,以表孝顺。这与汉代的举孝廉制度有关。该画像石的画面内容非常精美,龙腾虎跃,祥鸟云集,在楼阁之中,两个人正在玩六博游戏,楼阁上面有几个女子正在观看。六博是一种棋艺,据说为老子发明,是两个人各用六枚棋子,一边投骰,一边走子,刚开始的规则是输者喝酒,后来演变为“意钱之戏”,具有赌博的意味。该画像石现藏于滕州汉画像石馆,宽2 1 0 厘米,高8 2 厘米 6。3.日月同辉画像砖日月同辉画像砖是一个祠堂的盖顶石,画面内容是 日月星辰天象图,宽8 8 厘米,高1 9 0 厘米,现藏于滕州汉画像石馆。该画像砖最上面是一轮明月,明月内有一对玉兔、一对

    12、蟾蜍,外面有双头蛇环绕,下方则是一只金乌背着一颗太阳。而在她的左右两侧,则是两名女子,一个是人形,一个是蛇,分别代表羲和和常羲。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帝俊的大帝,他的妻子是羲和和常羲,羲和生育了十个太阳儿子,常羲则生育了十二个月亮女儿。十个太阳每天被一只金乌驮着,轮流在天上巡逻,但是它们不听命令,全跑了出去,导致干旱,结果九个太阳都被后羿打死了。十二个月亮,每隔一个月就会有一次轮换,但最后十一个月亮都夭折了,只剩下最年幼的那个。因为她的体质较差,健康的时候,她的身体就会变得圆润,而她生病的时候,就会变成一轮弯月,这也是月有阴晴和圆缺的原因。古代人难以理解一些自然天象,于是他们发挥想象编造出这

    13、些美丽的神话传说。4.方相氏画像石传说中,方相氏是一个令恶鬼恐惧、具有驱鬼避邪能力的凶神。古人在修墓时,一般要举行方相氏驱鬼的仪式,称为“傩舞”。这块画像石上的方相氏面目狰狞,头上戴冠,身穿熊皮,右手持斧,左手扬幡,脚下云气腾升,正在做法驱除鬼怪,以保护墓3 2人文研究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主人的灵魂不受伤害 7。该画像石现藏于滕州汉画像石馆,宽1 0 0 厘米,高9 8 厘米。5.椎牛图画像砖椎牛图画像砖出土于滕州市王开村,宽1 7 5 厘米,高8 0 厘米,现藏于滕州汉画像石馆。该画像砖表现了楼阁、祥瑞、六博、宾客拜访等场面,中间正上方是

    14、一名男子,他的右手握着一只巨大的铁锤椎牛,牛的身后是一群仙人在拉着牛的尾巴。椎牛,又称击牛。宰杀牛时,需要用绳索捆住牛的身体,将牛身和牛蹄捆好,再用铁锤把牛击杀。牛是人们最重要的劳动伙伴之一,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所以我国古代对其实行了特殊的保护措施和政策。西周已有“诸侯无故不杀牛”的规定,汉朝法律对宰杀牛的人的刑罚十分严苛,淮南子 中也有“法禁杀牛,犯之者诛”的规定。只有在重大的祭祀时,且必须经批准后,才能宰牛。直到东汉中后期,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畜牧业的发展,牲畜的数量增加,椎牛才逐渐流行起来。6.庖厨图画像石庖厨图画像石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部是龙的纹饰,下部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庄园。

    15、画面中间坟墓的主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头戴冠冕,神情肃穆,背生双翼,象征着他已经飞升到了仙界。一个人站在他的身边,对着他行礼。画面左侧是宅院的厨房,墙壁上挂满了鱼和肉,一名男子正在用刀切着一块肉,下面一名男子正在准备宰杀一只山羊。右侧是一座由一条伸臂式悬梯和多重斗拱组成的水榭,它的屋顶是四阿式的,曲形拱门连接着悬梯和凉亭水榭,整体看起来优雅而庄严。一名垂钓之人坐在亭子里,身边放着一条被钓上来的大鱼,他手里拿着两根鱼竿,随后又钓了三条。另有一只乌龟在水里游,一只猴子正沿着悬梯往上爬。水榭的下面,一名男子在湖边捉鱼,一名男子拿着一张渔网准备网鱼,还有一名男子正在将一条鱼放在篮子中。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景象

    16、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该画像石现藏于滕州汉画像石馆,宽8 0 厘米,高6 8 厘米。7.执笏官员画像石执笏官员画像石是一块带有题记的祠堂画像石,宽2 4 厘米,高9 4 厘米,现藏于滕州汉画像石馆。此画像石雕刻技法为减地阴线刻。图分为三个部分。上面刻着一些纪年文字,时间是永元十年(9 8)七月二十七日,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从其内容可以看出,这是颜氏祠堂的画像石。画的正中间有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块笏板,面向左站立。下面是一块镶有斜纹的方框。笏板,亦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文武百官在朝堂上见皇帝的时候用的器物。古代文武百官在朝觐皇帝时,会用手中的笏记载皇帝的旨意,或者把皇帝的话写在牌匾上,

    17、以免忘记。笏板在周朝时兴起,到了清代才被废除,由玉质、象牙或竹子制成,根据官阶而有所区分,代表着官员的身份和地位。8.四面立柱像画像石四面立柱像画像石,即立柱四面都有石刻画像,从左边到右边依次如下。其一,两层:最上面是一尊神人蹲踞像,双手上举;下面刻有二龙,二人相对而立,在此之间饰有云形纹路,周边有一圈单边框。其二,三层:上层刻有一只凤鸟,另二鸟首伸入画内;中层,一骑,一鸟首;下层,二人拱手相对而立,四周双边方框内填刻连弧纹。其三,从上到下刻四兽,四周双边方框内填刻连弧纹。其四,二层人物,四周单边框。立柱这种结构在墓室中起的作用类似于承重墙。该画像石现藏于枣庄市博物馆。9.人物建鼓图画像石人物

    18、建鼓图画像石出土于枣庄市市中区小山汉墓群,现藏于枣庄市博物馆。此画像石为阴线刻,画面共分三部分,左边一格中央上层刻有一个建鼓,左边刻着站着的两个人,一人手中持戟,一人拉弓射箭,右边刻着一个侧身站立的人;中间的格子刻有房屋,屋内刻有二人,一人于几后正襟危坐,一人向其跪拜,另各有一人在屋外左右两侧拱手站立,屋顶左右各有一飞鸟;最右格中间刻有建鼓,上面和下面都饰有绶带,一人立于左侧,腰间配有长剑,一人手持物立于右侧。外框的装饰为粗席纹。1 0.人物十字穿壁图画像石人物十字穿壁图画像石的雕刻手法为平面浅浮雕,出土于枣庄市市中区渴口汉墓群,现藏于枣庄市博物馆。该画像石左侧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十字穿璧纹,

    19、下层为对角斜线纹。右侧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刻有八人,头上戴冠,面向左侧着身子持物站立;中层刻有七人双手置于胸前并排端坐着;最下层刻有十字穿璧纹呈菱形排列状。外刻有框共三层,其间饰垂幛纹和菱形纹。1 1.迎宾图画像石迎宾图画像石为平面浅浮雕,出土于枣庄市薛城区大吕巷村,现藏于枣庄市博物馆。此画像石左侧刻有一座宅院,有着重檐式的双阙,楼阁内坐有七人,看起来极为热闹。楼阁左侧有两人迎一骑马之人,楼阁右侧则刻有一人站立持杖,还有二人跪着迎接客人。来客则有一导骑和车马两部,车后一人拱手而立。外刻有框两层,框间有三鱼纹饰和三菱形纹饰。枣庄地区作为汉画像石分布的中心地区之一,出土的汉画像石对于研究汉代历史与

    20、中国美术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上述汉画像石大多保存较为完好,且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但可参考的文献资料并不丰富,并且还有一部分画像石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受损严重,仍处于待保护、修复的阶段,某些细节部分难以被人们深入观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深度。但是,由于枣庄与滕州出土的画像砖遗存较多,故尚可借助其他近似图像予以补充,并不影响其作为历史信史与汉代重要美术载体的地位。参考文献:1 7 中国寺庙祠观造像数据库细览.中国寺庙祠观造像数据库 D B/O L .2 0 2 3-0 5-2 4 .h t t p:/d i g l w e b.z j l i b.c n:8 0 8 1/z j t s g/z g s m c g z x/c y g l t o t a l.j s p?c h a n n e l i d=9 1 7 4 0&p a g e=1.2 3 枣庄市博物馆.枣庄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集 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1 4.4 郑岩.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2:1 8 7-1 8 9.5 6 王兴蓉.滕州汉画像石建筑图像研究 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 0 2 0:5-7 5.(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编辑王雨晴3 3


    注意事项

    本文(石蕴万象(下)——枣庄地区博物馆藏画像石述略_牛益宽.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