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货币价值论——马克思论货币和危机.pdf

    • 资源ID:580998       资源大小:10.40M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货币价值论——马克思论货币和危机.pdf

    1、129货币价值论马克思论货币和危机德米夏埃尔海因里希著王一惠李乾坤中译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反思过程中,更多将批判集中于哲学和历史理论之上,而缺少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审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未脱离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设定的经济学理论论域,而没有认识到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范畴做出的革命性超越。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缺陷集中体现在对价值的理解上,它停留在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量的理论之上,因此也无法看到货币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解所具有的关键作用。对于马克思来说,价值的本质是交换的社会关系,它以货币为存在形式,货币是原子化的商品生产者进行社会化的必要中介,它不必以货币

    2、商品为基础。因此,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可以被理解为货币价值论。货币价值论也为理解资本主义流通的信用体系提供了基础。与均衡理论的解释相反,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机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也因此更适作者:米夏埃尔海因里希,德国马克思研究专家,曾任柏林经济与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原文载于PROKLA.Zeitschrift fuirkritische Sozialwissenschaft,H e f t123,31.Jg.,2001,Nr.2,S.151-176。本翻译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德国“新马克思阅读”运动的理论与思想史效应研究(19 CZX005)阶段性成果。130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3、总第2 8 辑)合于解释当代的资本主义。关键词:货币价值论马克思货币危机一、工人运动的传统马克思主义每一个关于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时具有何种价值的讨论,首先就要遭遇一系列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的刻板印象,这些印象不仅有广泛的受众,而且是社会科学争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印象与其说源于关于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争论,不如说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史。伴随着恩格斯大众化的晚期著作,在19 世纪末的社会民主党中就开启了这样的进程。在此进程中,马克思的批判的未竟事业,转变为无所不包的世界观,这些世界观是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简化了的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概念填充物的混合体

    4、。这种世界观为工人政党的宣传提供了简单公式并且为渴求教育但始终被排除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之外的工人运动提供了思想方向。这种世界观随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进一步发展和简化,它自19 30年代之后在苏联已成为党和国家的一种纯粹合法化意识形态。自2 0 世纪2 0 年代以来,社会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工人运动的这种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受到了不同方面的质疑。随着科尔施和卢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工人运动中的庸俗化、教条化已频繁被研究,参见:Fetscher,Iring:K a r l M a r x u n d d e r M a r x i s mu s.Vo n d e r Ph i l

    5、 o s o p h i edes Proletariats zur proletarischen Weltanschauung,Munchen,1967.,Negt,Oskar:Marxismus als Legitimationswissenschaft.Zur Genese der stalinistischenPhilosophie,Einleitung in:Nikolai Bucharin,Abram Deborin,Kontroversen uberdialektischen und mechanistischen Materialismus,Frankfurt/M,1974.M

    6、ehringer,Hartmut;Mergner,Gottfried:Debatte um Engels,2 Bde.,Reinbek,1973.,Fleischer,Helmut:Epochenphanomen Marxismus,Hannover,1993。Korsch,Karl:Marxismus und Philosophie,Frankfurt/M 1975.131货币价值论卡奇的工作以及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了这样一种形态,它发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中工人运动的危机的原因之一。然而,批判主要集中在其哲学和历史理论基础上:辩证法简化为普遍的“运动规律”

    7、和盛行的历史决定论。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不加批判的对待:虽然二三十年代,围绕马克思经济学的实际结果或假设结果(如“贫困化或“崩溃论”)展开了激烈争论,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经济学学说”的理论空间却并非如此,它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质疑。正是这个理论空间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通行看法。对这个理论空间来说,决定性的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政治经济学的转变,根本没有在理论构建上脱离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定义论域所划定的政治经济学。自恩格斯和考茨基以来,马克思被视为工人运动的伟大经济学家,他继承了古典的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在此基础上对

    8、劳动的剥削,反对资产阶级经济和谐的承诺,证明更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马克思在这里成了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为一致的代表;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在根本上的范畴区别消失了。另一个因素通常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统理解有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被理解为对“不公正的”关系的批判。劳动价值学说似乎赋予了工人要求全部产品的合法性,以致马克思所说的“剥削”就成为对正义基本要求的损害。从这个角度来看,资本主义最大的缺陷是错误的分配,这必须在福利国家中以改良或革命的方式进行改变。最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概念经常或多或少被理解为对现实关系的有意识的掩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中心任务在于揭开:它显示了这样

    9、或那样的理解对谁有用。有时,对意识形态的批判还Lukacs,Georg:Geschichte und Klassenbewuftsein,Darmstadt,1970.Anderson,Perry:uber den westlichen Marxismus,Frankfurt/M,1978.132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2 8 辑)被简化为从作者的社会地位而推导出的观点。如果“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出于某种立场或利益,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反过来的,它的“正确意识源于“工人阶级立场”或战胜资本主义的兴趣。诚然,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提供了上述观点的证据,但上述传统观点中的三个要素是否符合于政治经济学批判

    10、的关键内容,这一点值得怀疑。这种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传统理解直到2 0 世纪6 0 年代才从原则上受到质疑,这不仅是学生抗议运动的结果,也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新的视角解读资本论哲学和方法论方法的影响一一不仅仅追问了马克思叙述的结论,现在论证的方法结构越来越多地被考虑到。这样人们很快发现,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表述的传统观点与马克思声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其理想的平均形式”进行分类分析的主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论是在非常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形成的:在法国,阿尔都塞及其学生对“历史主义”的批判主要来自结构主义的影响;而在西德,重建马克思资本“逻辑”的各种尝试的讨论则受到黑格尔哲

    11、学研究的强烈在 Sweezy,Paul M.:Theorie der kapitalistischen Entwicklung.Eine analytischeStudie uber die Prinzipien der Marxschen Sozialokonomie,Frankfurt/M,1970.和Mandel,Er n e s t:M a r x i s t i s c h e Wi r t s c h a f t s t h e o r i e,Fr a n k f u r t/M,19 6 2.对马克思经济学的非常有影响力的论述中,直到19 7 0 年代都非常有影响,特别清楚地表

    12、达了这种传统观点。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考茨基对资本论第一卷的通俗介绍(Kautsky,K a r l:K a r l M a r x O e k o n o m i s c h e Le h r e n,St u t t g a r t,18 8 7.)和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三卷的附录,在那里他将马克思对商品和货币的简单流通的研究理解为前一一资本主义“简单商品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3年,第9 41页。Althusser,Louis:Das Kapital lesen,Reinbek,1972.Backhaus,Hans-Georg:Zur Dialektik

    13、 der Werform,in:A.Schmidt(Hg.),Beitrage zur marxistischen Erkenntnistheorie,Frankfurt/M,1969,S.128-152.Reichelt,Helmut:Zur logischen Struktur des Kapitalbegrifs bei Karl Marx,Frankfurt/M,1970.PEM:Projektgruppe Entwicklung des Marxschen Systems:DasKapitel vom Geld.Interpretation der verschiedenen Ent

    14、wirfe,Westberlin,1973.Bader,Veit-Michael;Berger,Johannes;GanBmann,Heiner u.a.(1975):Kriseund Kapitalismus bei Marx,2Bde,Frankfurt/M,1974.133货币价值论影响。随着对马克思论证的范畴结构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很快就被视作为不是为了仅仅提供另一种政治经济学(这是在传统观点假设不言而喻),而是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这种强调批评概念的对象不是个别的表述或理论方法,而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所依赖的范畴基础不仅个别经济学家的谬误,他们关于价值和资本的具体陈述应该受到批判,

    15、而且价值和资本直接被构成为经济科学对象的方式与方法也应该受到批判。马克思本人在提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时一再强调了这一点:“诚然,政治经济学曾经分析了价值和价值量,揭示了这些形式所掩盖的内容。但它甚至从来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内容采取这种形式呢?所以,马克思批判的不仅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结论,还包括他们提出了什么问题以及缺失了哪些特定的问题,这表明某些形式对他们来说是如此自然,不再需要受到质疑。然而,这种对象的形成只能独立于个别经济学家各自的能力和见解,当它基于自身的一种特定客观关系提供使其完全信服的证据。马克思称这种关系为“拜物教”:“颠倒”的范畴从社会语境的角度获得其合理性,在这

    16、种语境中人们传达他们关于物的社会关系,从而使他们自已的关系在他们看来是物的关系。马克思所谈到商品世界的拜物教,Brentel,Helmut:Soziale Form und okonomisches Objekt.Studien zum Gegenstands-und Methodenverstandnis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konomie,Opladen,1989.继巴克豪斯的著作后(19 9 7 年收录于巴克豪斯)特别强调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源于对这一主题的新理解这一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年,第9 8 页

    17、。加粗强调2为本文作者所加。134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2 8 辑)与广泛谈论现代世界的不可思议或渴望简单联系无关。更确切来说,它是关于由社会交往的特定形式本身引起的“客观的思维形式”,它们看起来为分析这种交往提供了明显的自然范畴,以至相反地,这些特定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不可改变的社会的“自然形态”中出现。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总是意味着对认识的批判,对在这种认识中获得的意识形式的批判。但是,对拜物教的分析不局限于资本论第一卷商品拜物教的著名片段,这部分往往是相关辩论的唯一出发点,它贯穿了资本论的所有三卷。所有资产阶级生产关系都被拜物教化了,以至于在资本论第三卷的结尾处,马克思谈到一个“着了魔

    18、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代理人”(工人就像资本家一样)活动着。这也使上面提到的,仅仅把作为从一定利益出发的虚假意识来把握的意识形态理解失效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著名句子“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只是隐藏了关键点:资产阶级社会观念中根本的“颠倒”从不是有意识地产生的,它的所有成员首先都受制于这一颠倒。马克思在他对工资形式的分析中极为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作为“劳动的价格”(而不是劳动力价格)的工资是一种虚幻的用语”,但它产生于生产关系本身;然而,在工资形式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年,第9 3页。这种联系

    19、也在19 7 0 年代的Sohn-Rethel,A l f r e d:G e i s t i g e u n d k o r p e r l i c h eArbeit.Zur Theorie der gesellschaftlichen Synthesis,:Frankfurt/M.,1970;Sohn-Rethel,Alfred):Materialistische Erkenntniskritik und Vergesellschaftung derArbeit,Berlin:Merve,1971.和 Muller,Rudolf Wolfgang:Geld und Geist,Frank

    20、furt/M,19 7 7 的作品之后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了讨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3年,第9 40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 年,第550 页。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年,第6 16 页。135货币价值论上有着“工人和资本家的一切法的观念”。在这个批判概念的框架内,不可能因为资本主义的“不公平”而批判资本主义。最重要的是,在资本论中大多还是间接地或以脚注的形式与蒲鲁东的论争清楚地表明,马克思绝不会脱离资产阶级社会产生的颠倒关系来讨论正义观念:看起来“永恒公平”的原则仅在特定社会条件

    21、下才合理,因此,对公平规范的合理论证是无法实现的。所以,马克思也放弃将资本主义批判为“不公平”:马克思分析资本和劳动交换的要点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占有从不以违反等价物交换规律为前提道德化的资本主义批判例如左派李嘉图主义者就持这样的看法。马克思的各种探讨方式中找不到对资本主义的任何一种道德批评,通常满足于证明个别论点是道德的探索,根本没有深人研究马克思对道德判断的可能性的彻底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年,第6 19 页。黑体强工调为本文作者所加。正如颠倒不会归结为统治者的兴趣操纵一样,相反,从无产阶级的角度来看,可以推导出一种特别特权的认识可能性。如果一一像在

    22、马克思列宁主义中断言马克思因此能充分分析资本主义,因为他采取“无产阶级的立场”,那么这种情况是假设的。在马克思所强调的神秘化背景下,甘斯曼的立场似乎也表明马克思将他的价值理论与“对于雇佣工人的经验和利益”联系起来,他“在理论上重建(并因此合理化)的工资依赖者的参与者视角”来分析对象(GanBmann,Heiner:Geld und Arbeit.Wirtschaftssoziologische Grundlagen einerTheorie der modernen Gesellschaft,Fr a n k f u r t/M a i n,19 9 6,S.8 8.)不太可信。参见马克思恩格

    23、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年,第10 3页、脚注238;第6 13页、脚注2 4,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3年,第37 9 页。Wildt,Andreas:Gerechtigkeit in Marx“Kapital,in:E.Angehrn,G.Lohmann(Hg.),Ethik und Marx,Konigstein/Ts.,1986,S.149-173.Wildt,Andreas:Paradoxien in der Marxschen Moralkritik und ihre Auflosungen,in:L s s,Neue

    24、Folge,4/97,1997,S.210-242.参见对此类尝试的批评,例如,Haug,Wo l f g a n g Fr i t z:M a r x,Et h i k u n dideologische Formbestimmtheit von Moral,in:E.Angehrn,G.Lohmann(Hg.),Ethik und Marx,Konigstein/Ts.,1986,S.36-57.,Heinrich,Michael:DieWissenschaft vom Wert.2.erw.Aufl.,Munster,1999,S.372ff。136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2 8 辑

    25、)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拒绝是无可争议的,只是他并不以每个人都应该同意的某种道德标准来拒绝它。更确切地说,他要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来揭示,作为增殖过程的有组织的生产不可避免地会以牺牲工人的生活条件为代价(即独立于个体资本家的意愿)而发展,无论工资是高是低。马克思由此寄希望于工人有朝一日会废除资本主义:不是因为他们看到资本主义损害了某些规范性的基础,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一种美好生活的兴趣,而这在资本统治下是无法实现的。二、价值与货币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中,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基本上被理解为单纯的劳动量的理论(Arbeitsmengentheorie):这里的关键是商品的价值是由其生产所花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26、。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一种根本的范畴上的区别还没有被发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好像只是一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例如,马克思指出只有在一定技术水平之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构成价值,并以此区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创造价值)。通过劳动时间确定价值量,不仅对大部分马克思主义传统来说,而且对于主流的国民经济学说来说,都被说成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的理论核心。事实上,货币在以上这种观点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被从根本上简化成了对货币不同职能的研究。马克思在关于价值形式的片段和在关于交换过程的一章中所考察的货币的价值理论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一一对于

    27、许多作者来说,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只是对货币历史发展的简要复述。在马克思价值理论的这种观点下,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年,第49 1、58 0、7 43页。137货币价值论货币本身基本上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并无不同,即作为方便交换的一种手段。然而,货币对于价值理论本身来说似乎并不重要。假如一个人以简略的方式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理解为非货币的劳动量价值理论,这是大多数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观点,那么马克思就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后一位伟大的代表,这就绝不令人难以置信了。许多马克思主义作者反对这一点,他们指出,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他认识到了资本

    28、主义生产方式纯粹历史性的、暂时性的特征;但是,如果这是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之间的主要区别,那么它们的区别仅存在于对理论结果的解释,而不存在于理论建构的范畴基础。然而,马克思不仅在主流的经济学中被认定为过时,因为他被划分为早已被超越的古典学派;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流意见声称,马克思在“转形问题”上失败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的将纯粹的劳动价值换算为“生产价格”(也就是对于所有资本来说同样的“平均利润率”得以可能的价格)存在根本性错误,事实上每一个劳动量价值理论在这里似乎也出现了重大问题。2将价值理论简化为劳动量理论,就将价值理论的任务简化为相对Sweezy,Paul M.:Theo

    29、rie der kapitalistischen Entwicklung.Eine analytischeStudie iuber die Prinzipien der Marxschen Sozialokonomie,Frankfurt/M,1970 和Meek,Ronald L.:Studies in the Labour Theory of Value,Second Edition,London,19 7 5,在他们颇有影响的著作中完全忽略了对价值形式的分析,Mandel,Ernest:Marxistische Wirtschaftstheorie,Frankfur/M.Meek,Ron

    30、ald L.:Studies in the Labour Theory of Value,Second Edition,London,19 7 5.中将其视为纯粹的历史。生产价格也可在不了解价值的情况下被确定。这导致了众所周知的指责劳动价值论是“多余的”,这不仅是马克思的批评者提出的,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马克思主义”框架内提出的(例如Steedman,Ia n:M a r x a f t e r Sr a f f a,London,19 7 7.)。8 0 年代初开始讨论的转化问题的“新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益格鲁-撒克逊地区,将“转化限制在净产品上,从而避免了一些困难,但仍然存在于劳动量价

    31、值论的框架,其中也包括强调的“劳动时间的货币表达”的框架,它不会改变任何东西,作用只是花费的时间和金额之间的一种比(转下页)138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2 8 辑)价格确定的依据。在这一点上,它提出了与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完全相同的问题。如果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真的被还原为这样的劳动量论,它实际上会与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处于同一理论空间;马克思不仅要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结果,而且要批判这些结果所依据的范畴基础,也就无法实现了。尽管在马克思那里存在一系列可以在价值的劳动量理论意义上理解的论点(尤其是他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对转形问题的处理),但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核心动力恰恰在于对前货币的劳动量理论的批

    32、判中。假如人们想起马克思如何根据价值理论确定古典理论的缺陷时,这一动力就会变得清晰起来。虽然他承认李嘉图比所有先行者都更一致地通过劳动来确定价值,但同时他也指责李嘉图:(接上页)例因素。从这个角度对价值理论的最新讨论,参见Foley,D u n c a nK.: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abour Theory of Value,in:Review of RadicalPoliticalEconomy32:1,2000,S.1-39,关于转换问题的纯定量争论的删节参见GanBmann,Heiner:Marx ohne Arbeitswerttheorie?Levi

    33、athan,Heft 3,1983,S.394-412.,Heinrich,Michael:Was ist die Werttheorie noch wert?Zur neuerenDebatte um das Transformationsproblem und die Marxsche Werttheorie,in:PROKLA 72,1988。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表现出一系列的矛盾,因为它代表了一场基于与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领域决裂的科学革命,但另一方面仍然坚持这一理论的要素。这些领域的要素在许多地方仍然存在,我试图在Heinrich,Michael:Die Wisse

    34、nschaft vom Wert.2.erw.Aufl.,Minster,1999-文中指出。汉斯-格奥尔格巴克豪斯在19 7 0 年代首次指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相反,同时也是一种货币理论,旨在批判前货币价值理论(参阅 Backhaus,Hans-Georg:Dialektik der Wertform.Untersuchungen zurMarxschenOkonomiekritik,Fr e i b u r g,19 9 7.参见关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批判内容,还有 Behrens,Diethard:Der kritische Gehalt der Marxs

    35、chen Werformanalyse,in:ders.(Hg.),Gesellschaft und Erkenntnis.,Freiburg,1993,S.165-190.和Rakowitz,Nadja:Einfache Warenproduktion.Ideal und Ideologie,Freiburg,2000.。R u b i n,Is a a k I.:St u d i e n z u r M a r x s c h e n We r t t h e o r i e,Fr a n k f u r t/M 19 7 3,他是少数没有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归结为劳动量理论的最早的作者之一

    36、。然而,直到19 7 0 年代,他的书才具有影响力。139货币价值论“这种劳动的性质,李嘉图并没有研究。因此,李嘉图不了解这种劳动同货币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了解这种劳动必定要表现为货币。”不理解“这种劳动”(即抽象的、创造价值的劳动)与货币之间的联系,或者根本不追问这种联系,人们也就无法指责传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提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个别商品生产者以私人的和特定的具体方式耗费他们的劳动。只有在此后交换的等式中,私人劳动才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成为抽象的、创造价值的劳动。这个等式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和传统马克思主义中都没有发挥核心作用,最多只是讨论了它量的方面。对于传统马克思主

    37、义来说,将个人花费的劳动时间归结到“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似乎已经足以实现这种同等的效用(Geltung),虽然这只涉及个别具体生产领域内的标准化,但还远没有涉及交换中不同具体劳动的同等的效用。单个劳动在交换中并不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将它们联系起来的是商品。同样的效用使商品获得了与其使用形态不同的“价值”。这里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在交换中相互对立的不同使用价值如何作为相似的价值而发挥效用?马克思在他价值形式分析框架中得出的答案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形式的特殊商品,只有当存在第三者能够作为价值的直接表现的情况下,才能作为价值相互联系,特殊商品才能与这个作为其价值表现的第三者联系。只有通过与直接作为价

    38、值发挥效用的第三者的联系,特殊商品才可以作为价值相互关联。仅仅交换两种产品还不能构成一种社会有效的价值关系。这种价值关系只有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6 卷第2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 7 3年,第18 0 页。黑体强调为原著所加140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主义评论(总第2 8 辑)两个产品能够与价值的社会有效性表达一一即与一个“一般等级物”一一相关时才存在。这个充当“一般等价物”角色的东西,就是货币。因此,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以及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对价值和货币理论的区别是双重的。一方面,价值不能固定为单个商品的实体属性,价值只存在于商品与商品的关系中,而这种关系只有通过商品与货币的

    39、关系才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货币也不仅仅是一种计算单位。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形态差异是根本性的:商品是也具有价值的使用价值。相反,作为货币发挥功能的物被认为是价值的直接化身;它是具有特殊性的价值。在资本论第一版中,马克思为此选择了一个直观的比较:“这就像除了分类组成动物界不同属、种、亚种、科等等的狮子、老虎、兔子和其他等等所有实在的动物以外,还存在着作为整个动物界的单个体现的动物一样。商品只要它作为价值对象物发挥效用,从而与货币联系在一起,那就意味着为了商品生产的劳动:假如像马克思反对李嘉图时所强调的尽管马克思将抽象劳动称为“价值物”,但相关的比喻表明它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物质:马克思将资本论中的客观

    40、性描述为“幽灵般的对象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 0 0 1年版,第51页),而在第二版的修订稿中,他甚至称其为“纯粹梦幻的客观性”(MEGAII.6:32)。在这个手稿中,马克思也比在资本论中说得更清楚,发现劳动产品仅在交换的等式中才与价值对象性相适应:“因此,孤立地考虑劳动产品,它就既非价值也非商品。它只有在它与其他劳动产品的统一性,或者各种劳动产品作为同一统一的结晶,人类劳动被等同起来的比例上才变得有价值”(MECAI.6:31)。产品只是作为交换过程中的商品并保持其价值对象性,这一事实当然不被排除,在其生产过程中已经预见到了它们的价值特征影响生产决策:只有对价值的预

    41、期不能与价值本身相混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6 年,第47 页。141货币价值论那样,它要“以货币形式呈现”,那么它只能是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因此,对马克思来说,货币是抽象劳动的“直接存在形式”,抽象劳动与货币不同,它根本无法表达。这也是马克思反对用各种“小时券”的直接衡量劳动时间的原因。因此,对于马克思来说,货币不仅仅是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所理解的计算和流通手段。它是原子化的商品生产者进行社会化的必要中介:它们只能通过货币的物质形态相互联系。马克思所强调的这种经济关系以某种方式表现的强制性,被资产阶级契约理论传统中的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解释为有意向性的

    42、和理性行动的结果:商品所有者按一定比例交换他们的商品,因为这些商品对他们来说代表了一定数量的劳动或使用量,他们使用货币,因为它促进了交换(“降低了交易成本”),等等。由于货币本身并没有意义,而只有被认为是一种对交换的技术上的便利,因此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将货币量仅仅看做覆盖在劳动量和资本货物的“现实领域”上的“面纱”,由此出发可以抽象出一个基础的理论层面。货币的独立意义(它在现代经济学行话中的“非中立性”)对马克思来说不仅体现于只有通过与货币的联系才能建立起许多不同私人劳动之间的连贯的社会联系,通过货币的这种联系的中介还包含了破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 9 8 年,第

    43、450 页。概述的货币价值理论经常被指责将价值分解为流通现象,但它却在生产中出现(例如,Trenkle,Norbert:Was ist der Wert?Was soll die Krise,in:Streifzuige3/98(Wien),1998.批判:Heinrich,Michael:Untergang des Kapitalismus?DieKrisis unddieKrise,i n:St r e i f z u g e 1/9 9(W i e n),19 9 9 a。这种反对揭示了对价值的类似物质的理解,这种理解仍然基于马克思所批判的拜物教。但价值只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客观反映,没有这

    44、种关系,也就没有价值。价值只存在于交换的等式中(以前它只是一种想象的、预期的价值)这一事实并不排除价值量取决于生产条件一正如马克思在多处明确指出的那样,这种情况也并非完全如此。如果生产超出社会需求,则消耗的剩余劳动也不被视为创造价值(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年,第12 8 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3年,第7 59 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6 卷第2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 7 3年,第59 5页)。142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2 8 辑)这种联系的可能性。与在一个行动中直接创造的直接产品交换不同,“商品形态

    45、变化分解为W-G和G-W两个分离的、可以相互独立的行动:卖而继续买,停留于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的货币之上,就将打碎社会再生产的联系。因此,有了货币就存在“危机的可能性”,在货币的(必然)存在中,马克思看到了对“萨伊定律”的驳斥,古典主义(以及新古典主义)基于该定律声称市场经济在原则上(前提是没有外部干扰)不存在危机:无危机的假设是由于非货币的经济学的虚构。在马克思之后,直到凯恩斯才在他的探索中发展了一种“生产的货币论”,赋予了货币一种近似于核心的角色,同时也将萨伊定律视为一个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进行批驳。然而,他在论证时没有以价值理论为基础,可以说是从“完成的现象”的角度出发的,而

    46、这一现象对马克思来说只是在他的叙述结束时产生的结果。不仅如此,对于主流凯恩斯解释者来说,凯恩斯对新古典主义的基本批判很快就被弱化了,被纳入到“新古典综合”的框架内,甚至被纳人到新古典主义范式之中。然而,马克思的货币概念也有一个重大缺陷,因为马克思假定货币从基础上必须与货币商品绑定在一起。马克思虽然也看到流通中的价值符号可以代替货币商品,但他认为这些价值符号只是货币商品的代表。然而,自从19 7 0 年代初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以来,人们再也不能说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以任何方式依赖于某一种货币商品。有反对意见认为,马克思分析了他所处时代的(建立在某种货币商品之上的)货币体系,并且这个体系在进一步发展

    47、的过程中脱离了货币商品,那么人们就将马克思的分析再次简化为了对资本主义某个阶段的研究,这与他自已要求的作为“理想的平均水平”资本主义生产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年,第13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6 卷第2 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 7 3年,第57 0 57 1页。143货币价值论式相悸。然而,马克思对货币商品存在的坚持并非强制性的:严格遵循价值形式分析可以认识到,只有商品世界需要一种独立的价值表现,正如上面引用的动物例子所表明的那样,物种也必须作为个体存在。也正如作为特殊个体的“动物”不能真正与具体动物并存一样,价值本身也不能直接存在;二者都只能由特殊

    48、个体来标明。个体本身是否必须是标明了它的属的成员,或者是否有其他东西作为这样的符号(Zeichen),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它无法在简单的流通层面上决定。可是,在资本论第三卷对信用体系的分析中,出现了支持这样一个事实的论点,即只有符号性的货币才能适应发达的资本主义体系。然而,马克思并未深人阐发这些论点,因为他相信货币体系与货币商品联系起来的必然性。商品和货币之间的联系与马克思自己的信念相反,可以在他提供的基础上脱离货币商品而发展。在资本论中,货币的含义不仅限于在价值形式分析的框架下发展的价值和货币的关系,而且也包括对货币功能的叙述,它贯穿了全部三卷的论证。资本作为增殖的价值是马克思用公式GW

    49、-G 引人的。对于资本运动来说,处于中心的并非是在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中的作为有形资本货物,而首先是预付款。然而,由于马克思当时首先考察了“资本的生产过程”,而仅仅假定了中介性的流通活动,因此可马克思在价值形式分析中必须以货币价值为前提的论点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其他的所有东西都已经假定了国家的存在。这可以通过简单的流通这一事实来反驳,商品和货币并不依赖于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而只是依赖于“资产阶级总生产过程的抽象领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指向了它所预设的条件。(MEGAII.2:68f,vgl.auch MEGAII.1.1:177)另请参阅 GanBmann,Heiner:Geld und

    50、Arbeit.Wirtschaftssoziologische GrundlageneinerTheorie der modernen Gesellschaft,Frankfurt/Main.,1996,Kapitel8对马克思信用理论及其与货币价值假设的一致性的详细讨论。我在Heinrich,Michael:Die Wissenschaft vom Wert.2.erw.Aufl.,Muinster,31999,S.2 33f f a n d 30 2 f f 中更为详细地阐述了这些论点。144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2 8 辑)能带来这样的印象,即他发展了一种非货币的积累理论,在这种理


    注意事项

    本文(货币价值论——马克思论货币和危机.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