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庐山白鹿洞书院建筑的文字空间营造研究 (1).pdf

    • 资源ID:578672       资源大小:2.46M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庐山白鹿洞书院建筑的文字空间营造研究 (1).pdf

    1、178摘要:以白鹿洞书院建筑空间布局形式和楹联匾额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书院的楹联匾额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历史文献探究书院匾联的文化内涵和主题意境。不同于中国古代工匠的传统建造,建筑文字空间的构建可看作是文人对于建筑的二次营造,在这个过程中,匾联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如今,书院这一传统的高等教育形式趋于消亡,研究白鹿洞书院匾联与其空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书院建筑类型空间内涵的研究,为从更广泛的层面去理解传统建筑营造的过程补充理论依据。Abstract:Ta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al spatial layout form of Ba

    2、iludong Academy and the plaque with a joint plaque as the starting point,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s of the plaque of the College are carried out,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matic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plaque association of the College are explored in combination with historical d

    3、ocuments.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raftsmen,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al text space can be regarded as the secondary construction of architecture by literati,and in this process,plaque lin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ng.Nowadays,the traditional form

    4、of higher education tends to die,and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que association of Bailudong College and its space is conducive to deepening the study of the spatial connot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type of the college,and supplement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ce

    5、ss of tradition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from a broader level.关键词:白鹿洞书院;楹联匾额;建筑文字空间;二次营造Keywords:Bailudong Academy;plaque with a joint plaque;architectural text space;secondary construction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传统民居的家训文化研究(项目编号:YS20211)文邓科瑞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王耀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周志仪南昌大学教 授硕 士(通讯作者)DOI:10.19875/ki.jzywh

    6、.2023.08.059引言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南唐升元四年(公元 940 年)在庐山建“庐山国学”,并派国子监九经李缮道出任山长1。宋朝更名为白鹿洞书院,朱熹曾在此讲学,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2。白鹿洞书院现有建筑多为 20 世纪 80 年代依原样重建,保留有大量前人的楹联题刻,据现场调研统计,白鹿洞书院现有匾额 18 方,楹联 27 副,若根据白鹿洞书院志中对于匾联的记载,则有楹联 65 副。这些匾联不仅能起到装饰门墙,点缀建筑空间的作用,更能营造一种庄严肃穆、治学严谨的书院环境氛围,在书院中形成独特的,具有教化功能的“文字空间”。书院的文字空间是运用

    7、楹联、匾额等文字装饰手法在原有建筑空间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审美化空间,是中国古代文人对建筑空间的二次营造。这种独特的空间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普遍存在。但不同于一般传统建筑,书院建筑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教育建筑类型,文人汇集于此,由于文人追求素雅高洁的空间意境,不常采用繁琐的雕刻等图像装饰,故多运用匾联题刻等文字形式的空间营造方式。而相较于建筑匠人对于空间的营造,主要由文人参与的文字空间的营造可以看作是对工匠已经完成的建筑空间的二次营造。在这个二次营造的过程中,参与空间营造的主体发生变化,不仅可以看见文人沿袭了传统建筑对于等级礼制的遵从,更能发现文人营造文字空间对于“礼乐相成”的深层文化内涵的倾向

    8、3。1 研究现状评述楹联匾额是文学在建筑上的一种独特表现,具有悠久的历史。国内对楹联匾额的研究有文学、历史学、民俗学、文物学等诸多方向。如赵金婕的学位论文清代匾额文化研究以江西及周边地区为例,把匾额按照样式、质地、功能等进行分类,对匾额文字的款识、正文、书法艺术、装饰、科举文化等进行了研究探讨4。在匾联与园林的关系方面,我国相关研究较丰富,如陈秀中着重分析了匾联在风景园林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及其形成的艺术美5。李衍德、胡玲凤针对性地分析了苏州古典园林匾联的艺术价值6。章采烈按照楹联表达思想内容的不同把园林中楹联分了三个层次7。魏绪英、王子燕、王晓勤以赣鄱流域书院园林为例,明确了书院园林景观具有

    9、3 种类型,并分析了其环境景观空间营造的特色8。在匾联和建筑的关系方面,陈新民对建筑与匾联的关系按照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了概述,并指出匾联具有标志建筑主题,标示建筑意境,阐发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等功能9。高源、李晓峰指出,匾联为书院中的常见部分,彰显书院文化意蕴,对书院起到一定装饰作用的同时,还能对书院中的士子产生教化作用10。近几年对于楹联的研究,多不再以匾联本身为对象,开始更多关注其所表达的精神志向,及其对于所在空间和环境产生的影响11-13。如王聪的学位论文 清代北京恭亲王府建筑中楹联题刻之作用研究,着重探讨了恭亲王府中楹联题刻在表达社会关系、彰显文化构成、构建空间秩序方面的作用14。目前

    10、,有关匾联的研究集中在文学、社会学、历建筑历史与理论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THEORYStudy on the Creation of the Character Space of the Academy Building in White Deer Cave,Lushan庐山白鹿洞书院建筑的文字空间营造研究179233|2023|08建筑历史与理论史学等领域,以建筑学视角探析匾联与建筑空间二者关系的研究则较少。本文以白鹿洞书院匾联与其空间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对书院和匾联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分类统计、类比分析等方法,总结归纳白鹿洞书院建筑文

    11、字空间营造手法。2 白鹿洞书院楹联匾额的空间功能2.1 标识空间主题白鹿洞书院现共有 5 组建筑,分别为:先贤书院、礼圣殿、白鹿书院、紫阳书院、延宾馆(图 1),每组建筑围绕一个主题以进为单位进行空间营造,匾联标识出空间的主题,同时也与书院整体的主题表达相呼应。匾联的内容根据所在建筑空间的主题而定。如先贤书院报功祠楹联:“白鹿无踪,与唐文宋理都成陈迹;青山都在,共民生国运大启新图。”报功祠是为祭祀历代有功于白鹿洞者而建,此联上联首先点明了报功祠建筑空间的祭祀性质,下联借青山抒发大展宏图之情。第三组建筑轴线上的藏书阁正面悬有清康熙皇帝所赐匾额“藏书阁”,两侧有朱熹所撰楹联:“清泉堪洗砚;山秀可藏

    12、书。”既符合藏书楼的建筑内涵,也与白鹿洞书院秀丽的山水风光相呼应,情景融合,事理圆融。再如第五组的延宾馆最北端建筑悬有匾额“春风楼”,据清末骆应炳春风楼记记载:“春风楼者,乃洞主日与诸生相接见,以为传习课艺之地。”此匾典出朱熹伊洛渊源录,意为如坐春风,也点明此空间为教育活动的场所。2.2 安排空间秩序书院的 5 组建筑都有明显的轴线,匾联起到强化中轴的空间序列的功能,书院沿着南北轴线纵深布置院落,设置牌坊、正门、藏书阁等单体建筑。匾联则依附于这些建筑,加强主体建筑的中心地位,形成主次有序、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书院主体空间序列,体现出特点鲜明的儒家礼制等级。如第二组建筑礼圣殿从南至北依次是:棂星

    13、门、泮池、泮斋、正学之门、礼圣殿,中轴线上的棂星门、正学之门、礼圣殿为这组建筑的主体建筑,其中,位于最北端的礼圣殿等级最高,殿门上悬有“礼圣殿”“生民未有”两方匾额,为清雍正皇帝题写。正面两侧悬有楹联,也为雍正皇帝所拟,都是赞颂孔子之意。殿内有“孔子行教图”石刻线像,上悬“万世师表”匾额,两侧也有楹联赞颂书院文运昌盛。礼圣殿以南为正学之门,有匾额一方楹联三副,其中匾额及两副楹联为明代所撰,正学之门两侧为东西泮斋,各悬有一副楹联,皆为现代所拟。等级最高的礼圣殿其匾联规格相较其他建筑更高,楹联数量更多,匾联的装饰也更加繁复,且多为古代所拟,甚至作者也更为尊贵。此外,轴线上的楹联内容多有理学内涵,如

    14、第四组建筑紫阳书院,其轴线上两副楹联都含有朱熹理学的内容。根据匾联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所在建筑等级的高低和建筑功能的区别,楹联匾额的形式产生相应的变化,形成主次有序的等级分别。比如位于中轴线上的正学之门上悬匾额“正学之门”一幅,两侧有楹联三副,而位于东西两侧的泮斋则各自只有一副楹联。楹联在字数上也明显多于两侧泮斋。比如东泮斋楹联“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香”都为短联,而正学之门三副楹联皆为长联。此外,楹联规格相较两侧泮斋更高,字体、装饰也更加端庄。2.3 营造空间意境书院不常采用繁琐的雕刻等图像装饰,故多用匾联为建筑空间点缀,美化空间界面。在对书院匾联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可归纳出匾联书法及字体上的规

    15、律,既轴线上多用小篆、隶书、楷书、草书等历史相对久远的字体,这些字体相较于更晚出现的行书、行草的飘逸洒脱,显得更加端庄沉稳,而两厢、泮斋等处的行书、行草则更能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这些匾联不仅通过书法字体来装饰门墙,更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吸收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形成了另一层次的艺术美5。在书院园林化的空间区域,书院常设置亭台小品,将山、水、林、泉等园林意向引入书院,塑造融洽的学习、交流环境,以激发文思,此处的匾联多以描写山川景色为主,装饰上也更加轻快活泼。如先贤书院西碑廊楹联:“千年余波流圣泽;四围深翠护儒关。”上联描写书院四周青山绿意盎然,如屏如峘,拱卫着先贤传道授业之所,下联写白鹿洞南

    16、面的贯道溪千万年来潺潺而流,如同孔子的教化源源不绝。相较于轴线上的主体建筑,这些园林化区域的楹联不再含有理学内容,而是多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将山川景色引入楹联之中,更多一分活泼、灵动之美。可以看见,书院内两种风格的匾联组合井然有序、相互呼应,形成了生动而富有文化底蕴的主次空间,使人在空间体验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匾联与空间环境的融合对人心性、气度、情致的陶冶。通过不同园林要素的空间布局、建筑院落的巧妙处理,形成具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与“礼乐教化”氛围的人工建筑环境空间15。3 白鹿洞书院文字空间的特征3.1 时空交融的多维性类似于西方教堂建筑中常见的时间性,在白鹿洞书院中,匾联也产生了中国传统建筑中难

    17、得一见的多维性的时空交融。书院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代,历经 1200 余年,其楹联匾额也跨越了多个朝代,匾联装饰其所在空间的同时,空间也因楹联匾额为不同时代所作,而具有了时间的属性,这种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产生了多维性的时空,给人独特的空间体验。使用的典故时代不同。如第三组建筑的明伦堂有楹联:“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智仁独得之天。”此联为朱熹所作,上联典出孟子尽心上,描写书院位于深山之中,在此地读书,能够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下联出自论语雍也,描写书院美景有山有水,智者仁者皆得其乐。颂读朱熹的这副楹联,结合白鹿洞书院地处偏僻,山水交映的环境特点,仿佛先贤“与石木居,与鹿豕游”的场景

    18、就在眼前,就如同置身于先贤所处的时代中,楹联为学子提供了一个与先贤对话的场所。这种置身典故中的感受和现实的冲击使人产生穿越时空一般的感受。不同时代的文人墨宝齐聚一堂,也是一种时空交融。书院每一组建筑图 1白鹿洞书院(图片来源:作者改绘)图 2白鹿洞书院图(图片来源:作者改绘)180都有明确的主题,每一进院的匾联内容围绕主题而作。如第一组建筑先贤书院有报功祠和朱子祠,都为祭祀历代有功于白鹿洞者而建,先贤书院共有 4 副楹联,明代和现代各两幅,虽然作者先后所处的时代相距近五百年,但创作的楹联都不约而同地紧紧围绕先贤书院纪念性的主题而作。书院空间被不同时代而同一主题的楹联强调出了时间这一维度上的属性

    19、。3.2 学与居的诗意性书院“择胜地而建”,取“藏之名山”之意。这种选址既受到佛老思想、五行风水等因素的影响,也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念相符,是中国先贤天人合一、寄情山水情怀的重要体现。书院将自然气韵与人文精神融合,创造出了独特的教育文化16。书院建于庐山五老峰南麓,三面环山、一面向水,清代毛德琦曾对白鹿洞书院做过详尽描写17(图 2)。正如孟子滕文公下所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种思想被后世的士人所接受,逐渐演化成儒家寄情山水的精神。其次,受到佛教禅林精舍与道家“致虚极,守静笃”思想的启发,使士人建立书院,主动肩负起力辟佛老、发扬儒

    20、学的重担。“学之于堂,习之于斋”,斋舍是学子生活起居的地方,同时也有研学读书的功能。白鹿洞书院自古为居学一体的形式,斋舍主要布置于轴线两侧,常常和廊、亭、轩、榭相互联系,点缀以描写风光的匾联,形成开放融洽的学习、交流环境。正如海德格尔所提的“保养生长的筑造”,与书院注重文字空间内容与环境的交融显然是不谋而合的。在书院非轴线、园林化、生活化的空间区域,描写环境的楹联内容不只是简单赞颂书院山水风光的秀丽,而是多使用融情于景的手法,凭借描写书院或者庐山的美景,将对书院先贤的歌颂、对自我的激励和警示等融入其中(图 3)。这类匾联侧重于营造诗意的环境以激发文思:书院巧借优美的自然景致,营造园林化的池亭苑

    21、囿,将山、水、林、泉等园林意向引入书院,注重创造清幽的环境,同时匾联内容注重与建筑、园林景观、自然环境的融合,讲求变化有致,通过匾联形成生动而富有文化底蕴的空间环境,使庭院空间与人之间达到天人合一境界。比如礼圣殿西泮斋楹联:“一篇烟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上联描写烟雨之中的书院犹如王维的画作一般,气韵高古,下联赞叹云山千形百态,犹如杜诗体兼百家。此联将杜甫、王维的作品和书院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东泮斋楹联:“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香。”将“诗”“茶”“梅花”“月”等清雅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赋予空间以诗意,也体现了古代文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3.3 事理圆融的教化性白鹿洞书院楹联匾额等组成的建筑

    22、文字空间是书院教导士子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增加对儒家道德观念的认同感和对程朱理学的信仰,也可参考文献:1李才栋.白鹿洞书院考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刊,1985(增刊1):2-57.2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志考述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出版者不详,2009:403-409.3鞠叶辛,刘万里.礼乐相成中国传统书院建筑空间文化内涵初探J.城市建筑,2017(23):91-93.4赵金婕.清代匾额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9.5陈秀中.境是天然赢绘画 趣含理要收精微试析楹联匾额在风景园林中的审美价值J.中国园林,1992(01):39-46.6李衍德,胡玲凤.苏州古

    23、典园林匾额楹联的艺术J.中国园林,1994(04):13-15.7章采烈.中国园林的标题风景园林楹联类析J.中国园林,2002(02):67-70.8魏绪英,王子燕,王晓勤.赣鄱流域书院园林景观空间营造艺术特色J.广东园林,2021,43(06):41-45.9陈新民.中国建筑上的匾额和楹联J.南方文物,2003(03):95-96+89.10高源,李晓峰,董禹含.赣东北地区民间书院建筑形制解析J.城市建筑,2018(29):18-22.11原慧艳,孙爱萍,郝桂萍.晋商大院楹联中的晋商精神J.晋中学院学报,2021,38(05):36-41.12王钰,朱强.基于匾额楹联研究的畅春园造园意境初探

    24、J.三山五园研究,2020(01):100-114.13王钰,朱强,李雄.畅春园匾额楹联及造园意境探析J.中国园林,2020,36(06):130-134.14王聪.清代北京恭亲王府建筑中楹联题刻之作用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15魏绪英,王子燕,王晓勤.赣鄱流域书院园林景观空间营造艺术特色J.广东园林,2021,43(06):41-45.16谢文庆.藏之名山:宋代书院选址的教育意蕴J.泰山学院学报,2020,42(02):132-138.17毛德琦.续修四库全书-白鹿洞书院志M.周兆兰,增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8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第五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2010.以培养士子的道德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不难发现,白鹿洞书院匾联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使用典故多,理学内涵多。楹联的内容或相互映照、或比拟象征、或直抒胸臆,通过多种艺术手法体现出文人独特的审美意趣和程朱理学的深刻思想内涵。在对白鹿洞书院匾联进行内容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各组建筑的主题,可归纳出此类匾联的共有特点,即:白鹿洞书院匾联所提取、引申的儒家经典,是朱熹为白鹿洞书院所制定的 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世之要、接物之要的一种独特的物化表现形式18。如第二组建筑礼圣殿有楹联:“诏有格言,求真才于正学;教无异类,体至理于常行。”此联既点明了程朱理学的“正学”地位,又说明了

    26、书院的教育理念,鼓励学子在日常生活中格物致知,进而修身治平。从匾联与空间的关系上来看,不同于传统说教的形式,匾联等组成的建筑文字空间实现其教化作用是空间体验者所主动接受的,因此对比传统被动的耳提面命式的说教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此类匾联理学内容的教化作用使人在空间体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伦理的引导与礼法的约束,从而接受儒家礼制无声的熏陶。匾联所组成的建筑文字空间形成特定的场合和氛围教化士子以膜拜之心承袭儒家礼制文化传统,规范个人行为。结语南宋时期的儒家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提出“理”是最高范畴,最终形成理学。白鹿洞书院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这和古代江西文化繁荣、教育科举强势的背景是分不开的。白鹿洞书院的文字空间,是千百年来文人创作的珍贵文化遗产,更是程朱理学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在这个空间二次营造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儒家礼法的继承和对于“礼乐相成”的深层文化内涵的倾向。图 3楹联匾额分类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注意事项

    本文(庐山白鹿洞书院建筑的文字空间营造研究 (1).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