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从《史记》“披山通道”看“披、陂、被”的同源关系.pdf

    • 资源ID:543983       资源大小:1.40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从《史记》“披山通道”看“披、陂、被”的同源关系.pdf

    1、 2 0 2 3年1月 第4 1卷 第1期合肥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H e f e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J a n.2 0 2 3 V o l.4 1N o.1 收稿日期2 0 2 2-0 9-1 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字文化圈 切韵 文献集成与研究”(1 9 Z D A 3 1 6);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与国别史研究专项“敦煌本王韵与唐宋诸本韵书比较研究”(1 9 V J X 1 2 6)作者简介张雨涛(1 9 9 6),男,浙江义乌人,上海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上古汉语语法。从史记

    2、“披山通道”看“披、陂、被”的同源关系张雨涛(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2 0 0 4 4 4)摘 要 史记河渠书“披山通道”不应写成“陂山通道”,“陂”直至 后汉书 时期才发展出“依傍”的含义。在古代“披”与“陂”是一组同源词,且存在互通现象,但需要分辨不同的义位,“披”字内部分为音“攀糜切”的披1和“彼义切”的披2,与“陂”形成同源关系的是“披2”;又,“披1”与“被”是古今字,两字在替换过程中,“披1”由于词义沾染也产生了“依傍”的含义,古代学人因此误认为“披1”与“陂”相通,造成误释。关键词 史记;考察分布;同源关系;“披”;义位概念 中图分类号H 1 0 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3、 6 7 4-2 2 7 3(2 0 2 3)0 1-0 0 0 1-0 5 史记河渠书 里有一段: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1还存在疑误的是“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一句。罗振玉在 古写本史记残卷 里就指出,古本该句写为“佗川渠陂山通道者,今本作 佗小渠披山通道者,川 讹 小,陂 讹 披。陂山者,凿高使夷如陂者也”。贺次君在 史记书录 里也遵从了此说法。辛德勇再次讨论了该问题,并着重论述了“披”和“陂”两词的含义就是“依傍”

    4、之义2。文章主要考察“披山通道”能否写作“陂山通道”,“披”与“陂”能否相通。本文认为,至少在 史记 时代,“陂”还没有发展出“依傍”的含义,河渠书 的“披山通道”并不能写做“陂山通道”。理解这一问题,还需要理清“披”“陂”“被”三字的同源发展关系,与“陂”相通的“披”字要区分不同的同形异音词。具体论述如下:一、“披山通道”不当写作“陂山通道”典籍整理中许多注家都把“披山通道”写成“陂山通道”,如唐代李贤注解 后汉书,在引用 史记的此文时,便是写作“陂山通道”3;唐代杜佑编撰 通典,在移用 史记河渠书 时,也是写作“陂山通道”4;甚至 汉书 的 沟洫志 同样书写作“陂山通道”5。可见,在古时的

    5、学者眼中,“陂”和“披”就是能相通,两个字的词义都是“依傍”之义。这样的观点一直影响到现代的学者,如 汉语大词典 在“披”字的第7个义项就列出“傍、靠近”;何乐士在 语法特点研究 一书中描述 史记 介宾短语特点时,也举出“披”的例子,认为“披”宾 表示动作行为依傍的处所,有“依”“傍”之义6。“披”有“依傍”义,似乎已是不刊之论。本文择取了先秦两汉的典籍,在 尚书 诗经以至东汉末年的 论衡 潜夫论 等1 8部著作中,对“陂”的分布进行全面的考察,一共找到1 0 0条关于“陂”的文例。观察1 0 0条语例中“陂”的词性,其中极少部分的“陂”用做形容词,如:(1)实其为亩也,高而危则泽夺,陂则埒。

    6、(吕氏春秋士容论辩土)(1)句中的“陂”显然和前句的“高、危”相对,意为“过度倾斜”,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又,有1 1处语例“陂”是用做动词(除 汉书沟洫志 的异文“陂山通道”),其含义都解释为“堵塞、阻碍”。这是“陂”的名词义“水岸、山坡”引申发展而来。如:(2)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途,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国1语周语中)韦昭注:“陂,障也。”(3)乃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吴语)韦注:“陂,壅也。”(4)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史记夏本纪)“九泽既陂”集解:孔安国曰:“九州之泽皆已陂障无决溢

    7、也。”(5)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河渠书)“陂九泽”正义:颜师古云:“通九州之道,及障遏其泽也。”在形容词和动词以外,剩下8 0多条例句的“陂”都是用做名词,含义为“池塘水岸”或者“山坡”。在百条例句中没有找到“陂”有用做动词“依靠、依傍”的文例,因此,“陂山通道”这样的写法,在语言的社会性上是站不住脚的。往后考察,直到 后汉书 中才找到“陂”使用做“依傍”之义的语证:(6)陂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冯衍传)李贤注:“陂谓傍其边侧也。”(7)傍南山北,陂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西域传)李贤注:“循河曰陂,音彼义反。”后汉书 的时代距离 史记 所在的西汉中

    8、期至少有5 0 0年的时间,用后起的语言现象来解释早期的语言问题,显然是缺少说服力的。既然在 史记时期“陂”并没有“依傍”义的用法,那么“披”也不可能理解为“依傍”之义,“披山通道”自然不能写成“陂山通道”。“披”应当做原字读,其含义也是“披”字在当时语言中的常用义,即解释为“开辟、开凿”。汉语大字典 解释“渠”时,最基本的意义是“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可知“渠”最常见的就是人为开凿出的水道,天然和人工挖掘联系在一起。察看“渠”在文献中的分布,也是往往和“厮、穿、通、凿”等表示人工开挖的动词共现,即表示开凿河道之义。这和“佗小渠披山通道”(小型的河渠从山川水道开凿出来)在表义上是一致

    9、的:(8)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史记河渠书)(9)其后番系欲省厎柱之漕,穿汾、河渠以为溉田,作者数万人;郑当时为渭漕渠回远,凿直渠自长安至华阴,作者数万人;朔方亦穿渠,作者数万人:各历二三期,功未就,费亦各巨万十数。(平准书)(1 0)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滑稽列传)从这一点看,“披”也当归属于“厮、穿、通、凿”这一类动词范畴内,表示人工的挖掘、开渠,而不是“依傍”之义。二、“披”“陂”“被”三字的同源关系“披山通道”中“披”与“陂”的替换问题,其背后实质是“披”与“陂”的同源关系以及同源词之间的替换问题。两者在汉语史中确实存在易换

    10、现象,但并不适用于本文,而且能够进行置换也需要在义位层面上操作,基于相近语义和读音才能实现,这些都应该予以进一步辨析。关于“披”与“陂”二字的关系,王念孙早在 经义述闻“披”字条有详尽的论述:家大人曰:披,旁也。旁,步光反。说文 曰:“从旁持曰披。”“披”古读若“坡”,凡字从皮声者,古音皆在歌部,说见 唐韵正。士丧礼下篇“设披”,释文:“披,彼义反。”案:古声不分平去。郑注曰:“披络柳棺上,贯结于戴,人君旁牵之以备倾亏。”释名曰“两旁引之曰披。披,罢也,各于一旁引摆之,备倾倚也”,即所谓“从旁持曰披”也。周官丧祝“掌大丧劝防之事”,杜子春云:“防,当为披。”案:“防”“旁”声相近,“旁”“披”

    11、声之转。周髀 曰:“滂沱四隤而下。”“滂沱”即陂陀也,“滂”“陂”亦声之转,故杜氏读“防”为“披”矣。披之言为陂也。说文“陂,阪也”,陈风泽陂 传曰“陂,泽障也”,皆在旁之名,故 释名 曰:“山旁曰陂,言陂陁也。”司马相如 子虚赋“罢池陂陀”,郭璞曰:“言旁穨也。”汉书礼乐志 “腾雨师,洒路陂”,师古曰:“路陂,路旁也。”淮南兵略篇“精若转左,陷其右陂”,“右陂”谓右旁也。是“披”、“陂”皆有旁义。又曰:披,傍也。傍,布浪切。史记五帝纪“披山开道”,徐广曰:“披,他本亦作陂,旁其边之谓也。字亦作被。”汉书韩王信传“国被边”,师古曰:“被,犹带也。”余谓 魏策 曰“殷纣之国,前带河,后被山”,则

    12、“被”非带也。“国被边”者,国傍边也。史记苏秦传 曰“秦被山带渭,汉娄敬、贾谊并云 秦地被山带河”,上林赋 曰“被山缘谷,循阪下隰”。皆谓傍山也。故徐广曰:“披,傍其边之谓也。”“披”、“被”古今字耳。后汉书冯衍传“陂山谷而闲处兮”,李贤亦曰“陂谓 帮 其 边 侧 也”,引 史 记“陂 山 通 道”为证矣。7同样,段玉裁在 说文解字注 里对“披”字的解释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五帝本纪“黄帝披山开道”,徐广曰:披,他本亦作陂字,盖当音诐。陂者,傍其边之谓也。按披、2陂皆有旁其边之意,中散能知之。而 索隐 云披音如字,谓披山林草木而行以通道也,此则司马贞不知古义之言。盖俗解训披为开,广韵 云披,开也

    13、、分也、散也。木部柀训析也,柀靡字如此作。而浅人以披训析,改柀靡为披靡,莫有能諟正者。8从王念孙的记述来看,“披”和“陂”“被”是一对同源词关系,这三个词有其共同的义素,即“边旁、边侧”,引申成动词便为“依傍”之义,因此,“披”与“陂”相通,也有“依傍”的含义。那么“披”字与“陂”字是否存在相通的情况呢?本文认为是存在的,但是需要区别“披”字内部两类不同的词。殷寄明将“皮”声的字分为三类三种含义,而又将“披”分别置于两个表示不同义的“皮”声下,当“皮”声表示“分析、分解”义时,其“披”字则用作“分开、裂开”的含义;而当“皮”声表示“不平、不正”义时,那么“披”字也有“旁侧、不正”之义,且这里的

    14、“披”是和“陂”处于同一组中,表示两者的同源关系9。很显然,表示“分解”义的“披1”和表示“不平”义的“披2”是两个不同的词,只不过都采用“披”这个字形来表示。说文 讲“从旁持曰披”,认为“旁侧”乃是“披”的本义,其实这样的说法需要进一步精确。“披1”应该是“皮”字的本义,王术加分析“皮”字言“金文皮字象兽头(上有角)、兽尾,并附兽皮之形,右下方象手。皮的本义是用手从兽体剥皮(动词),引申为皮革、皮肤(名词)”1 0,“披1”的“劈开、分、裂”等义项应该都是由“从兽体剥皮”引申出来的,集韵作“攀糜切”,普通话读p;而以“旁侧”为本义的是“披2”,集韵中作“彼义切”,普通话今读b,它是由表示古丧

    15、具的含义引申而来的。仪礼既夕礼“设披”,陆德明 经典释文 注“彼义反”,读音一致,是为证。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两个“披”不容混淆。王念孙和段玉裁所认为的“披”有“旁、傍”之义,实质上就是指“披2”,经义述闻 和 说文解字注 中援引“披”有“旁”义所采纳的语证正是 仪礼 中音“彼义反”的“设披”,但在说明时仅采取徐广对“披山通道”的注解,这显然是不充分的。“陂”与“披2”是同源词,是基于“不平、不正义”这个语义层面上,而基于“分解义”的“披1”和“陂”则没有互通的可能性。进一步来看王念孙的论述,后人将秦汉时期的“披”误理解为“依傍”的含义,很有可能是受“被”字的影响。王氏末言“披”与“被”相通

    16、,乃古今字。实际上“披”和“被”确实有同源关系,王力先生在 同源字典 中就论及,“皮”“被”“披”“帔”乃是并滂旁纽,叠韵,即是一组同源字。在描述“披”和“被”关系时也说到“披,披在身上的意义,古只作 被”1 1,即是说在表达“覆盖”之义时,古时作“被”,而后由“披”字代替。探究这组词的本源义,都是由声旁“皮”字以贯穿各字。说文 言:“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段注曰:“取兽革者谓之皮,因之所取谓之皮矣。引申凡物之表皆曰皮,凡去物之表亦曰皮。”这里的“因之所取谓之皮”就是后来抽象出的“覆盖”的含义,而“取兽革者谓之皮”就是上文提及的“分解、分析”的含义。又 说文 解释“被”字言:“被,寝衣也,长

    17、一身有半”,释名释衣服:“被,被也,所以被覆人也”,很显然,“被”的本源义就是来自于“皮”的“覆盖”之义。张博将“皮”声字的同族词衍生划归为“二元辐射性义衍”型,并论述“皮 的本义为剥取兽皮,剥取 即从一物中剥离分析出另一物,兽皮 蒙冒被于兽体之表,故 皮 的本义隐含 分析 和 加被 两个义素。以这两个义素为基点,源词 皮 分别孳生出 簸、诐、柀、旇、破、披、耚、翍、鲏 和 被、帔、髲、鞁、貱 两 组 词”1 2。张 文 认 为“被”的 源 义 是“加被”,且“加被”和“分析”就是“皮”声同源词的基点源义,“披”字和“被”字在起源上就是联系十分紧密的一对词,因此才会有“被”与“披”两字的古今字

    18、关系。此外,还可以通过归纳“被”字核心义以说明“被”的义项关联。王云路曾指出:核心义“是由本义概括而来,贯穿于所有相关义项的核心部分,是词义的灵魂,因而是看不见的,通常没有一个具体词是这个意义”1 3。一个词的核心义实质上就是从本义抽象出来的潜在义,这种潜在义会贯穿词的所有义项。根据 汉语大词典 所列举的义项,“被”一共有3个读音2 5个义项,除去通假字和一些虚词用法,剩下的义位有:1.被子;2.表面;3.覆盖;4.遍布;5.延及;6.加上;7.配、合;8.具备;9.给予;1 0.手握持处;1 1.握持;1 2.蒙受;1 3.搭衣于肩背;1 4.穿着;1 5.精神上的负担;1 6.依傍;1 7

    19、.劈开(第1 3个以及以后的义项今天都写“披”)1 4。通过分析这些义项可以得出“被”的核心义应该为“某一事物加著于另一事物上”,义项1就是其本义。某物加著于一个物体上,自然是将该物体给覆盖,引申出义项2、3、4、5、6、1 3、1 5;又,覆盖某物体,即表示赋予该物体某件事物,于是引申出义项7、8、9、1 0;动词义1 1、1 2、1 4、1 6即是表示某物拥有另一物的过程,显然“被”的“依傍”义就是从“一件事物加诸另外以事物”这一核心义发展而来,这同样也符合“被”的词源义“覆盖”,即3一件事物依傍另一事物,相当于该事物覆盖在另外的事物上。除了 经义述闻 所举的例证外,在典籍里还能找到其他的

    20、语料:(1 1)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史记齐太公世家)(1 2)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淮南子要略)(1 3)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洎,声教讫于四海。(汉书地理志下)(1 1)(1 3)句的“被”都应该被理解成“依傍”。在上文已经论证,“被”和“披”是古今字的关系,音“攀糜切”的“被”在后来被“披1”给代替了,于是出现了两个词含义混同的现象,“披1”在取代“被”时,同时也继承了“被”的义项,其中就包括了“依傍”之义;又由于“披”与“陂”音近,且此时又共有“依傍”之义,才会出现徐广为“披山通道”一语所注的“披,他本亦

    21、作陂,旁其边之谓也。字亦作被”,将“披”“陂”“被”三个词都混淆在一起,导致后人也不明缘由,错误地把“披”后起的含义当作秦汉时期的意义。文献中如:(1 4)山西带修溪一百余里,茂竹便娟,披溪荫渚,长川径引,远注于沅。(水经注卷三十七淹水、叶榆水、夷水、油水、澧水、沅水、泿水)(1 4)句中的“披”显然应该理解为“依傍、依靠”,这正是“披1”在替代“被”字后产生的意义。此外,上文 汉语大词典 中“被”还列出了“劈开”之义,而通过核心义分析,“被”字不可能发展出这一义项,很明显就是在“被”“披”古今字替换时,“被”通过词义沾染而拥有了“劈开”之义,后人行文不明缘由,既然“披”与“被”相通,因此也认

    22、为“被”也有“劈开”之义。“被”“披”与“陂”三字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披、被、陂”三字的同源关系图事实上段氏和王氏所犯的错误就是王力先生在 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 中所提到的“偷换概念”,王力先生指出“凡是一词多义的地方,都可以偷换概念”,并举例证“广雅释诂 翫(玩)、俗,習也。翫 与 習 是同义词,俗 与 習 是同义词,但 翫与 俗 不是同义词,因为 習 是多义词,兼有 狎习和 习俗 等义,如果把 翫 字解为 习俗 的意义,那就大错特错了”1 5。“披”和“陂”也是同样的道理,“披”也是个多义词,兼有“分解”(披1)和“边侧”(披2)的意义,“陂”与“披2”自然是近义词,但如果认为“披1”也

    23、和“陂”一样,有“边侧”的含义,那就谬之千里了。其根本在于古人不能区别字和词,也不能从义项出发来通摄词义,简单地以“字”当做“词”,以“词”来归纳词义的发展,蒋绍愚就提及“在讨论词义的发展变化和同义词、反义词等问题时,都不能笼统地以词为单位,而要以义位为单位”,且又说“混同字词以及混同一个词的不同义位的毛病,在传统训诂学中是常见的”1 6。王氏和段氏正是忽略字与词的区别,将“披1”与“披2”等同为一个词,没有在义位层面上总结词义,笼统地将“披1”与“披2”都看成“陂”的同源词,导致训“披1”也有“傍”之义。段、王就是犯以今律古的毛病,拿后来的义项去解释前代的词义,当然是不可信从的。三、结语综合

    24、上文的论述,“披山通道”中“披”不能写做“陂”,应当如字读,义为“开凿、开辟”。史记 时代“陂”还没有发展出“依傍”的含义,直到东汉以后的中古时期,“陂”才拥有了“依傍、依靠”的义项,因此,“披”和“陂”发生相通至早也要到东汉以后才会发生。“陂”不能简单地同“披”相通,“披”字分为音“攀糜切”、表“分解”义的披1(今念p)和音“彼义切”、表“不平”义的披2(今念b),真正与“陂”构成同源词关系的是披2。因为“披1”和“被”是古今字关系,当“披1”在替换“被”时,由于词义沾染使得“披1”也产生了“依傍”之义,古代的学人不能分清字与词及词的义位等概念,“披1”与“披2”产生了混淆,于是错误地以为“

    25、披1”也产生了“依傍”等义项,将“披1”与“陂”同义置换,加之缺乏语言的历史性,以后起的意义加诸前代的语言内容,便将“披山通道”误写为“陂山通道”。参 考 文 献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 0 1 3:1 7 0 5.2 辛德勇.史记新本校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 0 1 7:3 9 2-3 9 9.3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5:1 0 0 2.4 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 9 8 8:1 7 2.5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 9 6 2:1 6 8 4.6 何乐士.史 记 语 法 特 点 研 究 M.北 京:商 务 印 书 馆,2

    26、 0 0 5:1 6 9.47 王引之.经义述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7:1 8 5 6.8 许慎.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6 0 2.9 殷寄 明.汉 语 同 源 字 词 丛 考 M.上 海:东 方 出 版 中 心,2 0 0 7:1 0 0.1 0 王术加.偏旁部首简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 9 8 5:8 5.1 1 王力.王力文集:第八卷(同源字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9 2:5 7 6.1 2 张博.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3:5 7.1 3 王云路,王诚.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M.北京

    27、: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4:1 9.1 4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 9 9 4:1 2 5 7 2.1 5 王力.王力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0:5 2 9.1 6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5:3 9.(责任编辑 钱立青)H o m o l o g o u s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t h e“P i,B e i,P i(披、陂、被)”a sS e e nf r o mt h e“P i S h a nT o n gD a o(披山通道)”i nt

    28、 h eS h i j iZ HANGY u t a o(C o l l e g eo fL i b e r a lA r t s,S h a n g h a iU n i v e r s i t y,S h a n g h a i2 0 0 4 4 4)A b s t r a c t:I n“T h eB o o ko fW a t e r w a y s”i nT h eR e c o r d s o ft h eG r a n dH i s t o r i a n(史记河渠书),“p i s h a nt o n gd a o”(披山通道)s h o u l dn o tb ew r i

    29、 t t e na s“b e i s h a nt o n gd a o”(被山通道).T h em e a n i n go f“B e i”(陂)a s“l e a n i n ga g a i n s t”(依傍)d i dn o td e v e l o pu n t i l t h ep e r i o do f t h eB o o ko ft h eL a t e rH a nD y n a s t y(后汉书).I na n c i e n tt i m e s,“P i”(披)a n d“B e i”(陂)w e r eap a i ro fh o m o l o g o

    30、u sw o r d s,a n dt h e y w e r ei n t e r c h a n g e a b l e.H o w e v e r,i t i sn e c e s s a r yt od i s t i n g u i s h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m e a n i n g s.T h ec h a r a c t e r“P i”(披)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s,“P i1”p r o n o u n c e da s“p a n m i

    31、q i e”(攀 靡 切)a n d“P i2”p r o n o u n c e da s“b i y i q i e”(彼义切).T h eo n e t h a t f o r m sah o m o l o g o u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i t h“B e i”(陂)i sP i2.I na d d i t i o n,“P i1”a n d“P i”(被)a r eb o t ha n c i e n ta n d m o d e r nc h a r a c t e r s.D u r i n gt h ep r o c e s so fs u

    32、b s t i t u t i o n,d u e t ot h es e m a n t i c i n f l u e n c e,“P i1”a l s oa c q u i r e dt h em e a n i n go f“l e a n i n ga g a i n s t”,w h i c hl e da n c i e n t s c h o l a r s t om i s t a k e n l yb e l i e v et h a t“P i1”a n d“B e i”(陂)w e r ei n t e r c h a n g e a b l e,r e s u l t i n gi nam i s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K e yw o r d s:S h i j i;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d i s t r i b u t i o n;h o m o l o g o u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P i(披)”;c o n c e p to fm e t a m e s i s5


    注意事项

    本文(从《史记》“披山通道”看“披、陂、被”的同源关系.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