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金融学本科论文)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研究.docx

    • 资源ID:534667       资源大小:42.9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金融学本科论文)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研究.docx

    1、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研究【摘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是必然趋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已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本文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利率市场化,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建议。本文的独到之处是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去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利率管制;商业银行;目录【摘要】1【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利率管制;商业银行;1目录2第一章 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含义与理论演进过程3一、利率市

    2、场化的基本含义3(一) 利率市场化的定义3(二)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演进过程3二、国外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原因4(一)利率市场化的兴起4(二)国外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4(三)国外利率市场化的原因分析5第二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与现实体现6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6(一)利率市场化的初步探索6(二)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6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实体现7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和原因分析9(一)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宏观问题9(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微观问题12(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特殊性问题13第三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建议13一、宏观层面的政策与机制是最大保障13二、微观经济

    3、主体是经济发展的血液14参考文献15第一章 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含义与理论演进过程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含义(一) 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利率市场化( Liberalizat ion of Interest Rates)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包含三方面内容: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与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即将利率的决策权不再局限在金融货币当局,而是下放到各个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身根据社会资金供求关系和经济市场环境来调控利率水平。这样,就将形成一种全新的由社会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市场利率的机制,通常这个利率是由中央银行设定基准利率。我国的利率管制是逐步放开

    4、的,首先是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管制自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 关于稳健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思考 和讯新闻2012-8-27引用日期 201-04-2具体说来,利率市场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国风,材林:利率市场化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5月:(一)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完全解除对利率的品种结构、期限结构以及利率水平的直接限制,由金融资产的供需双方根据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自主形成。(二)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对利率的管理不再强制实施,转变为运用货币政策来改变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利用基准利率来间接影响市场利率的高低。其中再贴现利率、准备金利率和再贷款利率是由货币当局直接决定。【】袁彦

    5、,集团经济研究-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2007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是使利率能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相协调,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同时起到引导金融资产的高效配置。同时,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水平,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二)利率市场化的理论演进过程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e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1973年提出“解除利率管制,消除利率上限”的金融深化论,开启了20世纪70年代的利率市场化浪潮,新结构主义、新凯恩斯主义者和新制度者批判这一不完善的理论并没有在改革中取得理想效果。随后斯蒂格利茨等人在1994年发表“金融约束论” 【】Thomas H

    6、erman,Kevin Murdock,Joseph Stiglitz,Financial Restraint:A new analysis framework JEconomic Herald,1997,(5),通过研究分析一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组成的样本,提出发展中国家里具有存在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的情况,政府控制存贷利率并在金融部门收取租金从而稳定国家的银行体系,因而反对发展中国家对利率完全放开管制。1998年,Williamson和Mahar调研和研究分析三十多个国家,他们认为,在发达国家实现资本市场完全市场化时,发展中国家也不应该实行“金融约束” 【】Williamson,M“arn

    7、l:A survery 0f Finanrail Lihemlization【C】Essays inIntemational FinancePrinceton Uneversity,New Jers8y1998。在此基础上,同年麦金农对自己原来理论进行修改完善提出“金融控制论”。【】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中译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其指出,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欠发达、中央银行不能够承担最后贷款人以及没有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利率管制一旦被解除,银行很容易放松贷款审批而增加的贷款的风险,最终有可能导致银行倒闭;因而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并循

    8、序渐进放开利率的管制。Williamson和Mahar与Arten等人对若干发展中国家进行调研分析,指出当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达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方可逐步推进各项金融自由化的改革措施。国际上的大多数经济学家一直主张利率实现市场化,因为其具有三大效应:储蓄、投资效率、金融深化,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将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二、国外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原因(一)利率市场化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世界经济形势变得很严峻,高通货膨胀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削弱了各国政府所实施的许多对货币与信贷的控制,英国、加拿大、法国、荷兰等过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金融改革。创新的改革使各类金融机构间的利率差异逐

    9、渐被消灭,信贷控制程度有所放松,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审批审核开始变得宽松,并且贷款利率与大额存款的利率不再受到管制。1973年石油价格的上涨扰乱了整个世界的宏观经济发展,而石油直接挂钩美元并影响美元的稳定性,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美元的稳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金融市场化的发展。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本已经放开利率管制的国家又开始加强了对利率的管制,并结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扩大。从而使利率市场化中止了几年,直到70年代后期,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I.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

    10、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的。才得以恢复。【】刘利,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版(二)国外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全球各国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开始了不同程度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方面是为了顺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提高金融资本配置的有效性,强化利率在市场经济中的杠杆调节功能。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危机,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的关键一环,美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逐步放松利率的管制。到了80年代,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开始超过传统业务,其收入并在银行收入中逐步取代传统业务的份额。而今,中

    11、间业务收入已远远超过银行传统存贷利差收入,并成为银行最主要的收入。从1970年到1986年,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从大额存款开始再到小额存款,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日本的本国利率市场化也是逐步展开的,1977年从国债利率的市场化开始,之后是银行间利率市场和存贷款市场的改革,不到二十年就完成了市场化改革。拉丁美洲国家的利率改革以智利为代表。智利从1974年5月起解除利率管制,并在11月解除了所有存款利率的管制。在拉丁美洲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后不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与银行改制的缺陷,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利率大幅上升且超过正常范围而且波动超过正常范围,进而出现利率“超调”的现象。(三)国外利率市场化

    12、的原因分析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同,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各有不同的原因,但究其根本,各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有着四个共同原因。第一,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长期实行凯尔斯经济政策,各国经济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陷入停滞膨胀的窘境,再加上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更加重了各国的通货膨胀。而高通货膨胀下,银行存贷利率因受政府管制而偏离市场自发形成的利率,利息补偿已无法抵减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致使银行存款无法得到保障甚至逐渐流出,造成“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

    13、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现象加剧。那些受管制的金融机构如银行,则努力寻求获得与不受金融管制的金融机构公平竞争的权力。另外,一些国家所发行的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巨额公债因利率不具备吸引力而无法在市场上顺利销售,于是政府开始重视利率的市场化。第二,国际贸易的扩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汇率与利率差距变动与国际资本流动的联系愈发紧密。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成熟、国际资本的频繁移动以及欧洲美元市场的不断扩大,偶走各主要国家的金融机构与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都显著增长。而因为政府的管制,各个国家

    14、的利率因缺乏弹性而与变动幅度大的欧洲美元利率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各国之间资金的流动性迅速提升进而扰乱其他国家的金融秩序。这种现象在19671970年高利率时期的英法两国经常发生。第三,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整。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长期以来欧美各国的主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两次石油危机下,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些货币政策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当货币政策目标本想将利率置于某一水平,但通货膨胀促使人们的预期物价上涨率上升,降低了实际利率,致使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长。而资金需求的增长,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利率将会不断上涨。为使利率回归到正常的市场水平,政府通常采取增加货币供给的手

    15、段来抑制利率上升,而货币国家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于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举措即利率水平任由市场供需决定成为当时各国国家货币当局的当务之急。英国于1968年10月后放开对公债利率的管制,让其由试产供需去决定;随后又废除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的协定,推动了利率的完全自由化。后来,其他各国也都因重视货币供给的金融政策而将利率管制废除。第四,金融工具的创新倒逼了利率市场化的加速进行。随着金融市场不断的发展,原有的受管制的利率所发挥的功能已经不够活力来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了。银行常利用各种方式逃避利率管制以提高有效放款利率,使利率管制形同虚设,从而引发了一场金融工具创新的革命。同时日新月异的科技

    16、的进步、即时精准的资讯传媒,又加速了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发展;金融工具的创新则冲击着旧有金融体制的运作与旧法令规章的框架结构。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发展与金融工具的创新的推进密不可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往来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中央银行不断创新货币政策目标与金融工具,促进着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英、法、德、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放开了政府对利率的管制;70年代,拉丁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等国家开始实施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亚洲地区各国的利率市场化80年代;非洲的利率的市场化始于80年代中期。第二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

    17、程与现实体现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至1986年我国进行了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1986年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初步探索,尽管都以失败告终但也给利率市场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而我国利率市场化实质性的步伐是从1996年开始的。同年6月1号起,国家解除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制;并允许同业拆借利率由市场自主形成,这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的初步实现,也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出的坚实的第一步。(一)利率市场化的初步探索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利率长期维持较低水平的做法,导致经济发展不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启利率改革进程。中央银行直接调控利率水平,并确定基准利率,商业银行有了一定

    18、的自主权,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在规定变动比例范围内自行调节存贷款利率,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过多次调整存贷款利率水平,优化调整利率结构,创新出新的利息计算方式,制定新政策规范货币市场秩序。具体做法包括: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灵活运用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适时地调整利率水平;根据企业发展状况调整计息方式与贷款利率水平;根据货币市场的波动不断调整同业拆借利率、规范票据市场等待成长环境。【】国风,材林,利率市场化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这些都为利率市场化的探索起到了基石的作用。1986年国家开始允许专业性银行间拆借利率的自由化,是利率市场化的开始。19

    19、88年,保值储蓄存款变为现实,并制定了国债二级市场交易利率。1991年上交所市场创新出反映供求关系的重要参考指标,制定出国债回购交易利率。这些有益的利率市场化探索都并未取得成效,如拆借市场的发展加剧了违规拆借的风险,保值储蓄的推出引发变相高息揽存的问题,国债回购交易的推出导致资金大量从银行流入股市。尽管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些探索也给后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二)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始于1986年1月,经过近20年努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实质性的步伐是从1996年开始的。同年6月1号起,国家解除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制;并允许同业拆借利率由市场自主形成,这是银行间同业

    20、拆借利率的市场化的初步实现,也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出的坚实的第一步。到今天,我国的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随着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形成,央行逐步改革放开存贷款利率的管制, “贷款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人民币业务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完成。但是,虽然我国部分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从现实状况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主要经历了四大变革:【】徐建华,我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基准利率问题研究,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一,首先是解除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管制。1996年1月,中央银行管辖下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初步形成,我国首

    21、次确定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CHIBOR)同业拆借利率:是以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为基准,再根据社会资金的松紧程度和供求关系由拆借双方自由议定的。由于拆借双方都是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其信誉比一般工商企业要高,拆借风险较小,加之拆借期限较短,因而利率水平较低。在CHIBOR成功实行半年后,央行制定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不再受央行直接限制,而是由市场资金供求双方自行确定,这一通知为后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打下基础,开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二,逐渐解除债券市场利率管制。1997年中央银行出台关于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允许全国统一的

    22、同业拆借市场开展债券市场的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它是一种场外交易市场,同时取消对回购利率和交易价格的限制。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第一次发行政策性银行债,它是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的,推动了我国债券市场建设。1998年财政部第一次在债券市场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国债,它是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发行的。因此,包括债券回购业务的开展、政策性银行债的发行、招标国债的发行为代表的债券市场改革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全面实现。三,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我国的存贷款利率市场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改革过程,对境内外币利率、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逐步改革。第四步,设立

    23、中国的基准利率SHIBOR。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围绕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2006年10月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开展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报价的方法,它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2007年1月,我国金融市场开始实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是中国的基准利率首次形成的标志。SHIBOR是国内货币市场人民币短期资金的供求状况的外在表现,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市场基准利率的完全形成,代表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全新的阶段。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实体现

    24、中国人民银行循序渐进解除利率管制以推进我国利率的市场化。现在,我国已经放解除了大部分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具体表现在一下几方面:一、货币市场方面,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同业存款利率先后被解除,并逐步实现了市场化;二、债券利率方面,仅仅企业债券的利率被政府管制,其他的债券利率都逐步解除了,目前已经市场化;三、外币存贷款利率方面,外币小额存款由政府监管,但外币的贷款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四、人民币存贷款及银行贴现利率方面,目前,人民币存贷款的管理方法是“贷款下限管理,存款上限管理”,银行贴现利率也受到政府管制;五、股票市场方面,IPO市场仍然是部分受政府控制,但股票市场

    25、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六、信托和理财产品市场方面,2013年第三季度,银行信托产品和第三方理财产品都已经完成了市场化。图2.1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过程进展图19962000年在企业债、金融债、商业票据方面以及货币市场交易中全部实行市场定价,对价格不再设任何限制2003年之前,银行贷款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2004年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下浮下不设底2012年6月,存款上浮幅度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下浮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8倍;2012年7月,贷款下浮幅度为基

    26、准利率的0.7倍20002003年,分几步放开国内外币存贷款利率2006年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浮动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债券及货币市场利率放松外币存贷款利率放松本币存贷款利率放松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正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部分,截止今天,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完成了一大半,仅对存贷款利率还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包括:国内债券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贴现利率都已经基本由市场自主定价,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和外币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实现了。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和原

    27、因分析目前,我国全面实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不管是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否则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有可能退化为金融抑制。因而,在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极为重要,只有把问题解决了,利率市场化前进道路的阻碍才会被攻破,进而逐步走向成熟。(一)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宏观问题(一)利率市场化加剧了通货膨胀现代经济理论表明,提高利率会可以某种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但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现实状况来看,利率市场化并没有有效的抑制通货膨胀。通过对比我国19962013年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我们可以发现,利率的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率不减反增。下面通过列表对比

    28、,我们可以得到基本结论:利率市场化加剧了通货膨胀率。 表2.1我国19962013年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对比年份名义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19968.336.119975.670.819983.78-2.619992.25-1.420001.981.520011.98-0.320021.98-0.420031.981.220042.253.920052.251.820062.521.520074.144.820082.255.920092.25-0.720102.753.320113.55.420123.252.620133.002.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3年)在绝大

    29、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短期和中期效果来看,由于制度上的不同步引起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市场利率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取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一、利率的上升引起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导致市场资金成本的上升;而资金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企业生产的血液,资金成本的上升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引起社会上供给价格的上升,产生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二、较长时间的利率上升会致使一些企业经营因资金的长期不能正常补充而无法持续运作,最终被行业淘汰而破产,这将导致社会供给的减少。三、利率的上升产生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饥渴现象也在我国有一定的体现。利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

    30、社会投资欲望的减弱,但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前端企业增加项目开发投入,革新生产力与产品,进而扩大消费需求从而引起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而在利率从市场化现实发展过程里,我国高利率时期通常出现高通货膨胀现象,两者不无关联。因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利率水平上升将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二)财政收入的约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同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除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暴发的这一年外,我国财政赤字却呈逐年苦大的趋势,从1996年的529.56亿迅速增长至2013年突破万亿达到11002.46亿,17年间增长了近20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9.6%。

    31、实行利率市场化二十多年来,尽管利率回归到较低水平,通货膨胀也处于较低水平,但财政赤字却不断扩大,政府债务利息超过其负荷。短期的财政赤字可以促使政府加大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支出和国家转移支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刺激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投资支出的乘数效应又可以进一步增加投资需求,进而间接增加消费需求。列表对比我国19962013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与财政赤字情况,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长期的财政赤字,已经使政府财政背负沉重负担。长期的巨额赤字,政府需要靠借新债来偿还旧债,如此一来,国债的发行就像“滚雪球”一样膨胀,最终可能难以控制,爆发债务危机。表2.2我国1996201

    32、3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与财政赤字情况年 份财政收入(亿元)GDP(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财政赤字(亿元)19967407.9971176.610.4529.5619978651.1478973.011.0582.4219989875.9584402.311.7922.23199911444.0889677.112.81743.59200013395.2399214.613.52491.27200116386.04109655.215.02516.54200218903.64120332.715.73149.51200321715.25135822.816.02934.7200426

    33、396.47159878.316.52090.42200531649.29184937.417.12280.99200638760.20216314.417.91662.53200751321.78265810.319.3-1540.43200861330.35314045.419.51262.31200968518.30340902.820.17781.63201083101.51401512.820.76772.652011103874.43473104.022.05373.362012117253.52519470.122.68699.452013129209.64568845.222.

    34、711002.4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3年)(三)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利率市场化后,社会资金都有趋向收益率高、回报率高的行业,其严重后果是公共设施生产部门遭到资金撤退而无法有序的运转,从而影响到某些行业链条的延续性,进而会影响到全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失衡,反过来会制约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和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利率市场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资金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某些行业或地区,其生产效率明显高或者回报率明显低,自然而然会引起资金的注意,吸收大量资金的流入;而生产效率先后对较低或者风险相对较高的

    35、产业或地区,将会被资金忽视甚至逐渐撤离。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可以自行对金融资产进行定价,因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资金使用效率的差异与风险程度的大小做出差异性定价,如此将出现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和不同的信用评级差异性定价的现象。不难发现,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具有优势,其市场经济体制最先实现,并且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的发达催生了信用体系的成熟,企业的坏账率远远低于其他欠发达的地区如西部地区,也就是贷款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较低,回报率相对高于其他不发达地区。因此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将加剧。因此,利率市场化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现状。通常情况,一个地区经济得

    36、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另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却严重滞后,在宏观角度整个国家繁荣与衰退并存的区域性差异。(四)利率市场化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方面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指标,并且以对资金在不同市场上的转换方式改变本国外汇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本国汇率。虽然我国的金融资本市场尚未完全解除限制, 但从1994年开始,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经常项目可以与国际货币包括美元、欧元等国际流通货币互相兑换,借助合法的渠道或非法的渠道,国外资本开始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在世界各地腾挪,只要发现某一个国家的资本有利率差;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利率的提高使我国的国内外利差增大,于是国际资本开始利用各种金融手段在

    37、我国资本市场进行利差套取。因此,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微观问题(一)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两大影响:增强竞争优势,革新传统业务商业银行,它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盈利性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直接影响它的。此前,我国利率受政府的管制,资金的价格是确定的,即由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利率。因此,在利率管制时期,商业银行的竞争几乎不存在;因为各个银行都在固定利率水平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各银行之间不会因为经营规模的大小、风控水平的高低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区别。而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管制权限被解除,商业银行开始拥有对利率的制定权力。一方面依据资金供求是否紧张不定期改变

    38、利率水平,另一方面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策略、业务风险程度等因素,自主地确定利率水平差异性产品。基于此,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竞争手段即价格竞争。但是,利率市场化也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强烈的冲击。银行业务包括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三大类业务,其中存款业务与贷款业务是传统业务,利差收入是银行利润主要来源,其中影响利差收入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后,由于资金市场竞争的自由,通常情况存款利率会有所上升,因为商业银行为稳定获得存款来源而最大限度的动用自主决定权来提高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在竞争自由的资金市场里,商业银行又会为获取优质客户而把贷款利率

    39、水平减低,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就是在这样高度竞争的市场下,存贷款利率水平走向越来越走向相反的方向,综合结果则是利率市场化将会大幅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因此,利率市场化,一方面革新了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的分配比例,另一方面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艾洪德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财务公司的影响:利率风险提高,资金成本增加与商业银行相比,财务公司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是集团公司的内部银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强,在利率市场化下其价格竞争优势明显弱于商业银行。其吸收的存款多为大额企业性存款,业务范围通常仅限于集团内公司

    40、内部成员提供融资服务。利率市场化后,大额存款利率一般是议价而定而非定价,一般来说是比存款利率高很多,因此财务公司的资金成本较高,承担着更高的利率风险。(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特殊性问题我国现阶段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存在着其特殊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我国利率制度管制严格。这是中国利率管制体制最大的特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的利率受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已有二十余年,但仍由国务院间接制定利率水平和调整存贷款利率,权限并没有完全放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经济形势与状况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制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利率政策方案,报批国务院审批并征得国家

    41、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等部门的一致同意后方可下达到地方实施。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在利率制定过程中并没有终极决策权,它仅仅是向下传达国务院的旨意,其所掌握的仅仅是一定的利率幅度调整权限。这也就说明,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有限,其推行的利率政策尚未完全脱离政府的干预。二、我国利率政策有滞后性。我国中央银行调整利率需要经过繁复的过程:中央银行感知市场形势的变化中央银行与有关部门财政部、银行、企业商讨座谈中央银行拟定调整方案向国务院报批审核国务院审批同意商业银行自身调整利率水平社会经济主体调整市场行为市场作出相应反应。数据显示,我国的货币政策滞后性明显,其中货币扩张政策到实际的社会产出效益之间的时滞为1

    42、5个月,货币紧缩政策则为9个月。【】郑先炳 ,银行千能:货币与银行功能的新观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三、我国管制性的利率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支付通过货币来表现,货币流向引导资源的流向。经过二十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已有了大幅提升,但利率的形成机制的竞争性却远远比不上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因此资金的配置效率、利用效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社会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有很大挖掘空间。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实物和货币,利率就是货币的资金价格,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当实物价格已实现市场化,货币的资金价格在客观上需要尽快走向市场化。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43、是畸形不健康的,只有两者协同市场化,才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四、我国利率市场化不能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国银行保险等机构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外国资本在中国合资设立金融机构的限制逐步被放开,由此导致大量国际资金涌入国内市场。国际的金融创新高度发达,在这样的全球环境影响下,创新的货币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新工具,逐渐被引进中国资本市场,必然使我国的银证监管难度空前,我国的金融机构被暴露在全球的利率市场化中。相对于有活力与竞争力的国际金融机构,我国的金融机构处于劣势,无法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第三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建议一、宏观层面的政策与机制是最

    44、大保障利率与物价高度具有高度相关的关系。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表示方式,主要受金融市场资金供需双方状况的影响;物价是商品的价格表现,主要受商品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资金是社会生产的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强弱是经济运行的健康与否的标志。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密切相关,物价的上升与下跌伴随着金融市场上利率的上升与下降。通货膨胀率与利率通常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往同一方向、大致相同的比例变化,共两者同反映资金价格变化情况。利率市场化的完善之路,我国应该从五个宏观层面着手:第一,简政放权,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运作效率。根据经济形势调整财政支出水平,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不断完善税制改革,严格监管企业报税以及海关等税收监管与监

    45、督。以尽快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第二,及时有效的对市场变化作出相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确保我国利率水平的市场自主定价的顺利进行,从而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或降低通货膨胀率。第三,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不发达地区与落后产业,使资本得到合理有效配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落后产业的再兴起。从而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繁荣国内市场,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第四,逐渐打破我国资本项目的国际封闭,鼓励外资来华投资与本国资本的对外投资,进一步与国际经济相承接,顺着全球贸易的趋势进一步开放我国的资本市场。从而使人民币尽快国际化并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

    46、力。第五,完善金融市场与运行机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在运行机制、交易规模、对经济的影响程度等方面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统一建立并开展完善的全国性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与债券市场,形成统一的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水平和债券回购利率水平,从而降低我国的资金市场的金融风险,维持我国市场经济的金融秩序,维持我国货币市场的稳 定发展。因此,中央银行的调控机制不断成熟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都将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完善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二、微观经济主体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企业是我国利率改革的微观基础,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利率水平的上限。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育时期,企

    47、业进入市场的程度、承受能力大小、成本费用率高低、经营效益的差距很大,因此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考虑企业当前的状况与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改革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度。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直接,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对传统业务的打击是最沉重的,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利率定价权,制定最优利率水平确保自己的传统业务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金融衍生品,提高银行自身的中间业务收入,改变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格局。对于财务公司,同样可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利率风险与融资成本,从而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参考文献


    注意事项

    本文((金融学本科论文)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研究.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