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径选择、建设逻辑与发展策略--基于21所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pdf

    • 资源ID:527008       资源大小:1.22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径选择、建设逻辑与发展策略--基于21所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pdf

    1、2023 年 6 月第 39 卷第 3 期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Jun.2023Vol.39,No.3【主持人语】(河南工业大学杨六栓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肩负着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本栏目 3 篇文章,围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推进新时代本科教

    2、育教学审核评估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从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径选择、建设逻辑与发展策略研究分析,到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价值、面临的挑战与实践路径进行研讨,再到新时代构建智能化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实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当前,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期待更多专家学者的相关成果呈现,以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收稿日期:2023-04-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

    3、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点 项目(AFA200009)作者简介:廖婧琳(1999),女,福建南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余小波(1961),男,湖南安乡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成人高等教育研 究。E-mail:。文章编号:1001-7488(2023)03-0001-11“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径选择、建设逻辑与发展策略 基于 21 所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廖婧琳,余小波(湖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410006)摘要:“双一流”建设方案是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路线指南。基于首轮“双一流”建设,运用 Nvivo12.0 Plus 质性工具

    4、对我国 21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公开的第二轮整体建设方案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路径选择上立足建设基础,修正建设目标的阶段划分、进程规划与内涵要求,调适建设内容、改革任务、预期成效与组织保障;建设逻辑普遍以“特色一流”为根本遵循,“学科一流”为基本方略,“人才一流”为发展命脉,“借鉴超越”为必然路径。未来“双一流”建设高校需在发展策略上做到坚持三个发展特色、处理好三组学科关系、构建三个人才生态群、立足双重战略视野,从而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建设方案;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1问题提出高等教育是

    5、展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高等教育体系水平与质量的提升则离不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从 2015 年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1,到 2022 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若干意见)2,“双一流”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全面落实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首轮42 所一流大学和 95 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到第二轮 147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及 331 个建设学科名单3,我国“双一流”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正式迈入发展新阶段4。“双一流”建

    6、设方案是“双一流”建设的路线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图和指南针,反映了高校建设“双一流”的价值取向和行动逻辑。作为“双一流”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受益主体,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结合建设经验与自身发展实际,陆续编制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整体方案,调整迈向世界一流的可行路径。基于此,本文对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进行文本分析,以期发挥“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中国方案、一流经验,带领各高校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聚焦重点创新与实质突破,争创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2研究设计2.1研究对象本文选取首轮“双一

    7、流”建设入选的 42 所建设高校,检索其中公开发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整体建设方案的高校。截至 2023 年 4 月 21 日,共检索到 21 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整体建设方案。21 所具体公布“双一流”建设整体建设方案的高校名单如表 1 所示。表 1 21 所公开发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整体建设方案的高校名单序号已公布高校序号已公布高校1上海交通大学12厦门大学2西安交通大学13大连理工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14东北大学4武汉大学15兰州大学5中山大学16西北工业大学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同济大学18中国海洋大学8北京理工大学19中央民族大学9东南大学20新疆大学10南开大

    8、学21云南大学11华南理工大学2.2研究方法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借助 Nvivo12.0 Plus质性分析工具对 21 份整体建设方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形成 6 个主范畴,28 个一级子节点,173个二级子节点,参考点数值 2113 项(1 次编码形成 1 个参考点)。其次,通过量化数据描述方案文本的话语内涵,梳理其共性与个性特征,探索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径选择,挖掘“双一流”建设的建设逻辑,探讨下阶段各高校建设“双一流”的发展策略。3高校建设“双一流”的路径选择根据总体方案与若干意见,选取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改革任务、预期成效、组织保障 6 个主范畴作为各高校建设“双一流

    9、”的主要路径。通过量化数据衡量本轮“双一流”建设各个要素在内容上的变化调整,描述高校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的发展转向与路径选择。3.1建设基础随着首轮“双一流”建设各项工作的有力推进,当前各高校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仍然存在。若干意见在内容要求上明确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要更加突出重点、聚焦难点,注重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和高质量建设。如表 2 所示,“双一流”建设高校主要从机遇挑战、理念定位、发展现状 3 个方面论述了本轮“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在机遇挑战方面,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竞争,各高校抢抓发

    10、展机遇,努力克服实践中的具体困难,迎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挑战,为全面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在理念定位方面,各高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个面 向”,践 行“四 个服务”,心怀“国之 大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加快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现状”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基础条件,包含国际影响力、整体水平、重大成就、优势特色等内容,体现了高校从高水平大学建设到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成效与经验。3.2建设目标建设目标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方向盘,能

    11、够反映高校的阶段建设成效与发展定位。综观 21所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整体建设方案的基本思路,可在建设目标内容中发现存在的共同特征和变化趋势。3.2.1阶段划分:统筹与自主双线推进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整体建设方案中,各高校普遍从近期、中期、长期 3 个阶段明确了学校和学科建设目标并对标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三步走”的阶段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阶段目标高度一致:2025 年完全实现或基本实现2第 39 卷 第 3 期廖婧琳,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径选择、建设逻辑与发展策略表 2建设基础及子节点参考点数值主范畴一级子节点参考点数值二级子节点参考点数值建设基础机遇挑战理念定位发展现状28

    12、510798创新能力119经济社会发展104国家发展战略44领导人才需求12全球化意识4国际环境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2综合性优势与特色26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1共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8国际影响力66整体水平22重大成就6优势特色4近期目标;2030 或 2035 年实现中期目标;2050 年前后实现长期目标,体现出“双一流”建设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逻辑进路5。但是,也有部分高校在方案中仅提及聚焦近期“一步走”的目标,如中国海洋大学;或仅规划展望中长期“两步走”的目标,如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可见,高校间的建设基础存在一定差异,这将影响其改革建设任务的重点转向,也间接反映了高校在“

    13、双一流”建设中的改革能动性与办学自主性6,体现了大学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组织发展动力与自身逻辑的变革78。3.2.2进程规划:速度与质量并驾齐驱根据对 21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建设目标及子节点参考点数值的统计,将本轮公开“双一流”建设整体建设方案的 21 所高校分为表 3 展示的 5 个建设方阵。表 3 21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总体建设目标方阵分布分类学校名称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第一方阵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稳居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整体 进 入 世 界 一 流 大学前列整体 成 为 世 界 顶 尖 大 学、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第二方阵西安 交 通 大 学、武 汉 大学、中山大学、

    14、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初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基本达到/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整体建成/稳居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达到世界一流大学中上水平整体 进 入/跻 身 世 界 一 流大学前 列、具 备世 界 一 流大学前列水平第三方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 大 学、华 南 理 工 大学、兰州大学整体实力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整体 进 入 世 界 一 流 大学行列稳居 世 界 一 流 大 学 行 列、位居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第四方阵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更加鲜明部分 或 基 本 达 到 世 界一流大学水平保持 世 界 一 流 大 学 水 平、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

    15、大学前列第五方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 大 学、中 央 民 族 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初步 建 成 世 界 一 流 或特色一流/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特色大学)首先,本轮建设目标“稳中有进”。在阶段目标的实现时间节点上,本轮 5 个方阵相较于首轮均有所升级9,普遍通过提前建成时间,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进程。如第一方阵高校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看齐,目光瞄准顶尖大学,长期目标由首轮“成为世界顶尖大学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向“整体成为世界顶尖大学或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靠拢。5 个方阵在相同阶段从“世界一流大学”到“世界顶尖大学”,从“行列”到“前列”

    16、,从“中上水平”“跻身”到“稳居”,从“初步建成”“基本建成”到“全面建成”“整体实现”的目标表述转变,说明各高校在首轮“双一流”建3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设中,不同程度上实现了阶段目标的预期成效。其次,本轮建设目标“进中有序”。相比首轮建设中,个别高校存在的层次定位模糊、不切实际、盲目拔高等建设目标错位情况,本轮建设中的 5 个方阵在阶段表述上有明显细化和落地,突出了建设重点;在建设进程上有意调整轻重缓急,不唯速度和指标。如第四和第五方阵中的高校,由于分化差异明显,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基本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数量较少,相关高校结合首轮建设情况,认识到建设的长期性

    17、、艰巨性和复杂性,并基于自身办学理念定位和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更为科学可行的目标计划。具体体现在:调整应对策略,深化内涵发展,彰显优势特色,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争创一流。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把握自身核心竞争力、利用地域资源、立足学科特色等,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自主发展道路,在探索中逐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3.2.3内涵要求:大学与学科同步发展双一流“建设”中的大学与学科相互依存。一流大学为一流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流学科为一流大学的实现提供强力保障。随着“双一流”建设正式步入“学科为王”的发展新篇章,建设高校在本轮学科建

    18、设目标中进一步把学科建设摆在突出地位,以一流学科建设促进一流大学发展。在学科布局上,以国家战略急需为指引,重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技术”等与国家重大需求相关的应用领域;着力发展“生命医学”“化学”“食品与生物工程”等关系国计民生、影响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学科。在阶段目标上,力求短期内推动“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中期“在若干学科方向上跻身国际前沿、部分优势学科位列世界顶尖”,长期在“突出工科优势”的同时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特色”。由此可见,高校不再将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作为实现学科建设目标的唯一突破口,而是着眼于整合传统学科资源,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以实现整体学科专业布局的优

    19、化10。通过夯实基础学科、重视应用学科、强化优势学科、扶持薄弱学科、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等,做到“切合急需、水平出色、整体达标”,以综合性学科布局完善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学科建设目标的内涵发展,体现了新一轮“双 一 流”建 设 由 局 部 战 略 向 全 面 战 略 的 提升11。建设高校既通过一流大学建设健全一流学科建设制度体系,又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提升一流大学整体建设水平。这也为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即通过学科建设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跻身一流大学。3.3建设内容建设内容作为“双一流”建设整体建设方案的主体部分,是对整体建设思路的分解,也是建设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由表 4 可

    20、知,本轮“双一流”建设的建设内容依旧围绕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大基本职能,把强化育人核心地位作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重点,立足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文化传承,明确规划了下一阶段的建设内容。相比首轮频繁提及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本轮整体建设方案将“师资力量”作为首要任务,主张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进培育一流人才、优化岗位结构等措施,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科技人才、打造一流学术声誉、创造一流科研产出12。如,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计划、长聘体系与学术荣誉体系建设计划、高水平创新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培育发展金字塔计划、人才多元化发展体系建设计划等

    21、,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在科学研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重视成果质量、成果转化,重视科研创新能力及知识产权保护等评价指标,实施加大前沿基础研究、支持原始创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科研创新团队、打造高层次科研平台、推进辅助政府决策能力建设等措施。如,同济大学旨在通过“聚集大团队、构建大平台”加强协同创新,服务于“承担大任务、催生大成果”的目标。在人才培养上,各高校在方案中强化“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将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措施贯穿建设始终。此外,“双一流”

    22、建设离不开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如武汉大学创新推出“3+X”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本研一体化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等。针对成果转化,高校进一步深化校地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建设,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如,西安交通大学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服务国家及西部地区重4第 39 卷 第 3 期廖婧琳,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径选择、建设逻辑与发展策略大产业升级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营造科技成果转化反哺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就文化传承而言,“双一流”建设高校主要围绕自身文化品牌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质量建设中国

    23、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文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表 4建设内容及子节点参考点数值主范畴一级子节点参考点数值二级子节点参考点数值建设内容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文化传承1601471306454师德师风31一流师资28创新团队25领军人才24青年人才23教学名师15人才梯队5杰出人才4聘用机制3薪酬体系2国家战略35学科交叉32科研基地25创新体系16平台建设13学术前沿13研究能力13拔尖创新人才24课程体系21立德树人15创新创业教育14师资队伍13质量保障体系11教学模式9实践育人8思政教育8一流本科教育7技术转移28产教融合23全球化意识4新兴产业发展3区域经济转型1社会

    24、主义先进文化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文化传承8文化品牌6以文化人6一流大学文化5以文育人5文化自觉23.4改革任务从“统筹推进”到“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方面从实施策略的研究角度出发,另一方面受前期实际建设经验与国家阶段战略部署5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影响,围绕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要素,根据坚持党的领导、国际交流合作、社会参与机制、关键环节突破、内部治理结构等制定新一轮改革任务(表 5)。如表 5 所示,建设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始终明确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正确方向,把大学铸魂育人目标切实贯彻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在“国际交流合作”上,高校力图通过扩大

    25、国际合作范围、建设国际合作平台、扩大境外留学生招生以及推动师生境外访学等措施,解决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偏低的问题。“社会参与机制”重点强调社会协同合力,如厦门大学提出探索社会合作模式新路径、健全校友组织参与机制、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等。“关键环节突破”指高校通过人才培养、人事制度、科研机制、资源配置等体制机制改革,进行建设内容调整。从“内部治理结构”来看,建设高校提及治理体系改革的频率较高,具体包含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大学制度体系、学术发 展 体 制、民 主 管 理 和 监 督 机制、人力资源配置、理事会制度、信息公开机制等方面。基于建设内容和改革任务要求,本轮“双一流”

    26、建设高校在吸取首轮建设经验的同时,继续以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优化管理评价机制、完善稳定支持机制为创新点,在新一轮建设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探索和分类建设,以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表 5改革任务及子节点参考点数值主范畴一级子节点参考点数值二级子节点参考点数值改革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国际交流合作社会参与机制关键环节突破内部治理结构12271454240基层党组织28校

    27、长负责制24思想政治工作19党管人才18意识形态工作17从严治党11党管干部3党风廉政建设2师资国际化29国际合作水平24留学生10国际学术影响5人才培养国际化3开放办学17资源共享16社会力量参与9政产学研合作3科研机制改革20人事制度改革12人才培养改革8资源配置改革2管理服务运行机制15大学制度体系8学术发展体制8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3人力资源配置2理事会制度2信息公开机制1资源配置体系16第 39 卷 第 3 期廖婧琳,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径选择、建设逻辑与发展策略3.5预期成效如表 6 所示,各高校对“双一流”建设成效的判断标准离不开国际影响、人才培养、整体实力、社会贡献、科学研

    28、究、队伍建设、文化传承等,这与“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内容与任务相呼应,为新一轮“双一流”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高校通过对“双一流”建设预期成效的评价进行动态调整,以阶段建设目标为评价节点;以大学与学科为评价对象;以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为评价重点;以改革实施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为评价内容;以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为评价标准;以监测、改进与评价“三位一体”为评价模式,落实建设主体责任,治本纠偏,持续提高建设水平。表 6预期成效及子节点参考点数值主范畴一级子节点参考点数值二级子节点参考点数值预期成效国际影响人才培养整体实力社会贡献科学研

    29、究队伍建设文化传承70686141373218国际影响力26中外合作办学16国际地位15国际合作平台8国际化办学水平3国际学术声誉2生源质量22人才培养体系21人才培养质量20人才培养核心地位4毕业生就业质量1核心竞争力19国际影响力16整体办学水平11世界一流8国内一流7协同企业18成果转移10成果转化机制8成果应用4服务社会能力1一流学科15科技创新能力9重大科研任务5科研创新团队4创新性成果2高水平研究基地2管理体制机制20一流师资队伍11队伍凝聚力1文化教育资源10一流大学文化5文化育人功能2传播中国声音13.6组织保障如表 7 所示,“双一流”建设的组织保障按照方案重视程度依次包括管

    30、理体制、组织领导、绩效考核、资金保障、资源配置等,体现出“破五唯”背景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政策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优7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化组织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具体表现在强化“体用结合”的科学评价方法,创新“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的差异化评价标准,构建“双一流”考核评价的多方协同与分类考评机制13,为“双一流”建设的特色发展提供保障力量。表 7组织保障及子节点参考点数值主范畴一级子节点参考点数值二级子节点参考点数值组织保障管理体制组织领导绩效考核资金保障资源配置8543372817运行机制34协调控制28管理办法20管理架构3党的全

    31、面领导22建设领导小组16领导核心作用5激励和问责机制26多元评估9绩效导向2资金募集13多元投入8集中支持6资金配置1财政补助10社会支持6资源贡献14高校建设“双一流”的建设逻辑厘清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制定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共同特点与整体逻辑,是高校建立改革共识、借鉴典型经验、合力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实践的重要基础。各高校有必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建设方案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基于“双一流”建设逻辑,寻找改革着力点与突破口,通过多样化路径进行实践探索。4.1“特色一流”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遵循扎根中国、剑指一流,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 流 大 学 始 终 是“双 一 流”建 设

    32、 的 目 标 所在14。处理好“特色”与“一流”的关系,需要在特色的基础上扩大比较优势,通过长期积累、协调发展、重点突破等增强核心竞争力15。建设高校对“特色一流”内涵的深化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作为落实“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组织保障,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挑战的新兴人才。二是坚持分类发展。立足发展新格局,建设目标既注重因地制宜又强调推陈出新,不一味追求整体指标完成度,而是根据本校优势特点进一步细化分期目标的实现形式,明确多元发展路径。三是坚持文化传承。在建设内容中以教育国际化为机遇,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推动具有

    33、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建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4.2“学科一流”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方略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16。在新一轮建设方案中,高校延续首轮建设中对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谋划,从两个方面完善策略制定与路径选择。一是面向国家需求,优化学科战略布局。围绕整体建设目标,立足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学校办学特色与学科发展规律,聚焦战略前沿,推动创新发展,按照建一流、夯基础、强主干、推转型、促交叉的思路优化学科整体布局,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院校行政建制关系,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学科组织架构与专业体系。二是聚焦内涵发展,优化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完善资

    34、源配置机制,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监督、考核、激励相配套;改进学科评价及反馈机制,健全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突出以评促建的评价导向,加快学科建设从重规模数量扩张向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转变。8第 39 卷 第 3 期廖婧琳,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径选择、建设逻辑与发展策略4.3“人才一流”是“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命脉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成效保障和本质内涵17。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的方案内容中更加突出育人导向,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和人才支撑。一是坚守国家立场,服务社会需求。将创新人才培养 作为贯穿各 项 建 设 内 容 的 重 要 纽带1

    35、8,通过人才培养反哺各项改革建设任务。二是立足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在建设目标、内容及预期成效中把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人才摆在突出位置,加快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三是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三全育才。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资源保障等方面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素,坚持课程、实践、管理、文化与服务育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和跨文化能力,具备中国文化素养和报效国家人民的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世界一流人才。4.4“借鉴超越”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路径“双一流”建设既具有由高等教育发展逻辑与基本规律决定的共性,也包含由大学自

    36、身影响因素造就的个性。我国高校需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走好借鉴经验与超越创新并行的发展道路。从国内来看,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实践中充分证实了国家“扶优扶强扶特”思路的可推广性,在新一轮建设方案中也持续发挥了领头羊的示范作用,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典型经验与参考样本,带动了更多高校加入建设行列。但纵观“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的公布情况,首轮入选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高校中仅有半数面向社会公开了整体建设方案,方案内容中诸如目标表述模糊、任务内容同质化、模式化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从国外来看,成功的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发展模式为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范例参考,“双一流”建设整体建

    37、设方案主要内容的制定大多借鉴国内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共性经验。然而,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还是高校层面的建设方案,都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走高校自主发展的特色建设之路”布局进建设目标达成速度的调整期,贯彻于建设内容守正创新的修正中,落实在改革路径结合实际的选择里,形成我国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标准模式与特色逻辑。5高校建设“双一流”的发展策略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和新挑战,“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深刻认识争创“特色一流”是“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培育“一流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抓手,培养“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借鉴超越”是“双一流”建设的方法;在未来的方案制定与策略实施过程中注重坚持三

    38、个发展特色、处理好三组学科关系、构建三个人才生态群、立足两个国际视野,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5.1坚持三个发展特色“一流”是“特色”的鲜明表征,“特色”是“一流”的策略体现19。两个向度的交织为高校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路径提供了三个特色的发展理路。一是坚持目标建设具有学校特色。高校在顶层设计与自我治理过程20中应系统研究、科学谋划,注重办学理念明确清晰,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坚持自主探索,深化综合改革,实现个性化发展。二是坚持学科建设强化学科特色。适应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特色优势构建和完善学科体系。在顺应经济社会和文化科技发展浪潮的同时,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凝练学科

    39、建设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布局,以优势特色学科带动学科交叉融合实现重点突破。三是坚持文化建设体现中国特色。更加重视校风学风和大学文化建设,凝练办学传统、培育时代精神、促进中外人文交流、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为中国特色走出国门打上中国文化烙印。5.2处理好三组学科关系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21,“双一流”建设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落实学科自身发展及其绩效评价要求,把握重点建设与协同共建,处理好三组学科关系,真正实现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相 辅 相 成、学 术 研 究 和

    40、 成 果 应 用 相 互促进。一是协调高峰学科与高原学科的关系。一方面,在整体布局上优先发展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实力较雄厚的学科,强化学科特色,实现重点突破;另一方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9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合作研究22,打造学科“航母舰队”,以“高峰”带动“高原”23,通过学科群促进优势学科与发展中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最终带动学校整体学科水平提升。二是平衡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建设高校需带头表率,一方面要重点建设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特色学科,注重扶持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学科24;另一方面要减少学科藩篱、打通学科边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

    41、然科学交叉融合,创新培育学科增长点,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一流学科体系25。三是均衡学术型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关系。强化分层发展、重点建设的总体思路,尊重学科差异,以学科定位和发展需求为依据,分层次、分类别灵活设置建设周期,避免一刀切,防止对学科的差别化歧视,保障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科的均衡发展。5.3构建三个人才生态群“双一流”建设中的人才培养需要高校聚焦人才汇聚、资源丰富和管理规范三组要素26,着眼于专业生态、学术生态和育人生态建设,努力打造素质能力强、创新氛围浓、育人质量高的世界一流大学人才生态群。一是加强课程建设,打造拔尖创新学科专业生态群。加快金课优质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多样

    42、化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专业办学水平,推进教育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通过学科、教学与科研资源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哺人才培养。二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优良诚信学术生态群。坚持行政与学术系统协同推进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学术生态建设理念,以师德师风为第一要务,以思想政治素质为第一标准,着力建设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精、育人水平高的优质教师队伍;大力优化学术环境,营造健康学术氛围,促进优秀教学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健全学术评价制度,完善学术治理体系,在广大师生中树牢学术正气。三是坚持文化建设,构建成风化人校园育人生态群。以社会主义核

    43、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整合优势育人资源、协同育人有机体为合力,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大学文化建设中,构建彰显中华文化自信、体现学校优势特色的文化生态群,营造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相适应的校园环境,构筑思想净土、道德高地和真善美阵地,形成大学的正向感召力,夯实育人根基。5.4立足双重战略视野学习借鉴是 大学自我 发 展 的 有 效 途 径 之一27,但就当前“双一流”建设而言,理念创新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加快“双一流”建设,亟须我国高校统筹国内外战略大局,立足国内与国际双重视野,在借鉴与超越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在国内坚持“长板促短板”的非均衡发展视野28。一方面,已经具有显著优势成效的建设高校仍需进一步明

    44、确冲顶世界一流的梯次目标,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在保证大学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问责权29的同时,为其他高校提供典型示范,激发“双一流”建设的内生动力与外生合力。另一方面,地方高水平大学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引领,将“双一流”建设深化为高校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打造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区域高水平大学集群,以此发挥极化效应、涓滴效应和辐射作用30,以“点”的发展带动“线”的提升,最终实现“面”的覆盖。二是在国外坚持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化战略思维。一方面要扩大教育开放,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借鉴国际先进高等教育理念和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经验,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

    45、国际声誉。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治理,拓展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出中国贡献。同时,更要立足本土文化,打好自身根基,不唯学科排名和大学排行,在“双一流”建设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以战略指引强化质量意识,实现特色发展。参考文献: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1-05)2022-10-26.http: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22-02-14)2022-10-26.http: 39 卷 第 3

    46、期廖婧琳,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径选择、建设逻辑与发展策略202202/t20220211_598706.html.3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22-02-11)2022-11-25.http: 42 所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Nvivo 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1(5):22-26.6林杰,洪晓楠.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国 家 行 动 与 大 学 自 主 办 学 的 耦 合J.大学教育科学,2020(2):26-32.7蒋洪池,王如雪,徐绍红.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若干 偏差及其修

    47、 复 J.江苏 高 教,2019(1):14-19.8杨移贻.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J.徐州工程 学 院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2015,30(3):99-103.9乔增伟,李锦春.新时代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问题与策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0(10):132-139.10 申超,杨梦丽.一流学科建设蓝图是如何描绘的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10):37-42.11 周守军.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的“中国方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9):140-147.12 周光礼,武建鑫.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中国高教研究,2016(1):65-73.1

    48、3 张伟,张茂聪.我国高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校际经验:基于 6 所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297(5):26-32.14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北 京 大 学 师 生 座 谈 会 上 的 讲 话(2014 年 5 月 4 日)N.人民日报,2014-05-05(2).15 马源.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演化、探索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4):70-87.16 张伟,赵玉麟.大学跨学科研究系统建构及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6):47-58.17 郭新丽,宁波,

    49、何珊.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范式创新 J.宁波大学学 报(教育科学版),2023,45(2):100-107.18 韩双淼,谢静.“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研究:基于 C9 高校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21(5):30-37.19 郭书剑.“双一流”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江苏高教2018 年高层论坛综述J.江苏高教,2018(6):1-5.20 韩延明.中国高校必须强力推进特色发展:研读潘懋元先生高校特色发展理论之感悟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8):35-41.21 顾海良.“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7(10):15-16.22 陈

    50、洪捷,巫锐.“集群”还是“学科”:德国卓越大学 建 设 的 启 示 J.江 苏 高 教,2020(2):1-8.23 张德祥.高 校 一 流 学 科 建 设 的 关 系 审 视J.教育研究,2016,37(8):33-39,46.24 佚名.一流学科建设需要“比翼双飞”J.中国高等教育,2018(7):64.25 荆林波,杨佳乐.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绩、问题及建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9(5):150-158.26 王琪,程 莹.世 界 一 流 大 学:共 同 的 目 标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7 伯顿R 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


    注意事项

    本文(“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路径选择、建设逻辑与发展策略--基于21所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