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举措_董逢威.pdf

    • 资源ID:471436       资源大小:1.07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举措_董逢威.pdf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2 年第 6 期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6,2022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举措董逢威1,汤晓波1,马 晟2,李培金3(1.华南农业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42;2.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 201620)摘 要:体教 融 合 作 为 党 和 国 家 对 我国 新时代教育和体育事业的一 项重要部署,对我 国学校体 育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指引,对新时代体

    2、教融合的目标与顶层设计进行解读,并分析了当前学校武术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导向及体 教融合政策 提出 了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顺策而为:制定武术进学校的目标与 路径;以 赛促教:改革武术竞 赛模 式;多容增效:改革学校武术师资聘用模式;打造特色:建设学校高水平武术运动队;强化政策保障机制.关键词:体教融合;学校体育;武术教育;问题;改革中图分类号:2020 年 4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审核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次审议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和体育工作的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对于我国

    3、学校体育的改革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2020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认真梳理武术、摔跤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为此,结合意见对当今学校武术教育改革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今学校武术教育的困境及具体改革路径,以期为今后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1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与顶层设计1.1 促进青少年享受乐

    4、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从“体教结合”到“教体结合”再到“体教融合”,是我国“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向大体育和大教育的融合,是从抽离、游离,到对教育缺失的修补和走向融入的过程”2.体教融合是以学校体育发展历史经验及困惑为据点,在学校体育发展特征和理念基础上提出,它打破了体育和教育的游离状态,在更深层次将体育教育的健康、育人价值融入到青少年培育之上.学校体育作为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基地”,在促进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过程 中 起 到 重 要 的 作 用.2018 年 9 月 10 日,在 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

    5、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是国家最高层面对学校体育育人价值的权威概括.这种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顶收稿日期:2022-06-13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WSH2019B008);2020 校级教改课题(5200/K20140).作者简介:董逢威,华南农业大学讲师.DOI:10.13408/ki.gjsxb.2022.06.011董逢威,等: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举措 第 6 期102层设计对学校体育教育及训练、竞赛的协同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部分,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青少年在习武过程中,不但

    6、炼成强壮的体魄、健康的身心,还可以养成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3,这与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相吻合.1.2 发挥学校体育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中的基础性作用学校作为学习文化知识、技能和塑人格的“营地”,也是 发现 和 培 养 人 才 的“基 地”,在 青少年学习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校体育教育则是青少年学习体育文化、发展身心健康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源头”,也是塑 造 和培 养 学 生 运 动 员“体 脑 平 衡”的重要载体.2016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学校应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

    7、组等形式,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这次体教融合的出台全面关注青少年健康发展,强调体育回归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并突出体教协同理念在培养青少年身心健康中的综合价值,以解决体教分离的历史问题,确立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价值定位和改革方向.对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机遇,在体教融合的目标与顶层设计下,应进一步认清当今学校武术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目标及路径,以明确学校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使武术真正走进、融入学校、课堂、赛场,成为学校教人、育人的一部分.2 深化体教融合下学校武术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2.1 学校武术教育目标定位不

    8、清体教融合作为新时代引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风向标,其目标就是完善青少年学习与体育锻炼、竞赛的互赢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武术作为传统体育,蕴含着优秀的文化基因及坚强的民族精神,在武化教育中,其意义已跨越直白的动作学习和身体锻炼,更多地是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弘扬.“以武术为载体传承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别是刚健自强的精神,这恰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需的精神支撑,也是当代青少年极其缺乏的精神气质”4.然而,学校武术教育尽管改革已将 20 年 之 久,“武 术 教 育 还 没 有 真 正在 学校 实现普及,也没有从根本上在学校扎根”5,以

    9、致“我国大、中、小学武术教育出现表面繁华遮蔽中 的 名 存 实 亡 的 尴 尬 境 遇”6.此 种 境 遇 的 出现,一是武术没有被列入学校升学考试体育加试政策之内,没能引起学校及家长的重视.“在对南京市 72 位小学领导的调查显示,对小学武术 教 育 重 视 的 只 占 16.67%,一 般 或 不 重 视 为83.33%”7.可以看出,学校领导对于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为一般,没有制定出一个长期、有规划、清晰的目标,导致武术被边缘化.另外学校对政策重视程度不够,在执行时缺乏长远性和主动性,有比赛就临时组队训练,没有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学习、理解武术意义和精神.正如调研时某老师所说:“没有什么

    10、学校武术教育目标,都是根据上级文件和比赛通知,临时做一些部署安排,武术课也都被搁浅”,有的学校甚至武术课都被砍掉.体教融合的提出,再次敲醒了沉睡的学校武术,为学校武术教育的再起航指明了方向.2.2 学校武术竞赛体系及教学内容单一“竞 赛 作 为 体 育 发 展 的 杠 杆,赛 事 具 有 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8.然而,纵观现今我国武术比赛大多是“全盘采用以极少数高精尖专业运动员为受众群体的竞技武术套路,完全与学校武术普及教育内容脱节,根本不具备推动校园 武 术 普 及、引 领 校园 武 术 方 向 的 作用”9.而在广东省举办的大中小学武术锦标赛、名次赛等比赛中,几乎都是以竞技武术为主,传统

    11、武术只占据了赛事一角.如果没有传统武术、对抗比赛及教学的参与,“学校武术教育依然延续着单腿走路的模式”10.所以,学校武术竞赛及教学不应该让竞技化、模式化的现代武术竞赛理念吞没,应该引入多元化竞赛模式.学校武术除了竞赛内容、模式单调外,教学内容、形式也是沿用旧的素材.“武术教材大都是五步拳、初董逢威,等: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举措 第 6 期103级长拳与简化 24 式太极拳,这些标准化套路可以 从小学反 复教 到 大 学”11,以 攻 防 格 斗 为 基础的教学内容几乎为零.教学形式也是采用简单、机械的套路模仿,老师教得无精打采,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在对广东省高校调研

    12、时获知,武术普修课教学内容几乎都是以 24 式太极拳、太极扇、初级长拳为主,只有华南理工大学在近三年开设了武术长兵项目.另外,在对成都市中小学武术教学调研结果看,“在教学内容上,武术基本功教学和武术健身操占比 57.1%;拳术套路占 14.3%;器械、自选拳术及短兵教学各自占7.1%”12.可见,学校在武术教学内容选择上比较单一,只有很小比例的学校有开展自编的武术套以及本土特色武术作为教学内容.在体教融合倡议下,学校武术教育工作者如何破解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及改革和创新学校武术教学,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3 学校武术教师匮乏在学校体育教学项目中,武术虽被列入其中,但由于在教学内容、形式选

    13、择上陈旧、浅显以及专业武术教师的匮乏,以至于不能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军.武术教师作为学校武术开展的传授者,自身的专业水平影响着武术教学的进展及质量.而从目前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很多武术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无论是技术教学,还是文化内涵的讲解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13.武术特色学校调查显示,“非武术专业教师的比例高达 64.71%,专业武术教师仅占比 35.29%”14.另外,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中,武术课所占比重极少,而专业的武术教师仅占体育教师的 1/5”15.武术教师作为学校武术教育的主要传播者,他们的专业水平及知识素养对学校武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起有关键作用.从现在我国学校

    14、武术专业教师的配比来看,还没有达到基本的学校教育政策标准,并且专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现如今广大武术师资大多数来自于高校,学校中主项班的学生武术优秀者都没有几个,更何况选修班的学生”16.因而,“武术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都需要改革完善,这也是我国目前武术教育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17.体教融合的提出给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带来一个新机遇,期盼在这股强力的体教融合春风能够弥补武术教师数量和质量的短板,提升学校武术的教育价值.2.4 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缺失传统武术作为我国特色的身体文化,在其发 展 过 程 中 逐 渐 被 隐 喻 为 民 族 文 化 和 精 神 的象 征.传

    15、统 武 术 对 我 国 民 族 文 化、精 神 的 传 承应有着不同于竞技体育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和价值.而然,纵观现代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发展,武术教育只剩体育语境下身体锻炼、达标考试等功利性价值,在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以单纯的技术动作、套路学习为主.这种教育的倾向对于学校武术教育来说,过多关注技术动作和身体锻炼的培养,而对文化、武德的传授及人格的塑造出现了“缩水”,以至于“当前学校武术文化教育面临着多元性危机、象征性不在场、主体性缺失的现实难题”18.在当前武术文化教育不在场面前,我们应该勇于去面对学校武术教育存有的文化缺失现象,寻找正确的方式打通学校武术与教育文化之间的鸿沟,以赢得学校武术文化教育长

    16、期共赢的和谐发展.武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以简单的技术动作的传授和接纳为目标,应把武术文化、精神、武德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于教学之中,让武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开花结果.3 新时代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举措3.1 顺策而为:制定武术进学校的目标与路径学校武术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武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而在提升文化自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方 面也 有 着 积 极 作用.在中国 武术发展五 年 规 划(2016-2020 年)及关 于 全 面 加 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都提出,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要广泛开展武术课程

    17、,加强与教育部合作,力争青少年武术习练人口逐年递增 10%.同样,这次意见的颁布也给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提供政策指引,可以按照“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模式进行“一校一拳或一校多拳”的顶层设计和改革.在设计和改革中应顺策而为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目标与路径.首先,董逢威,等: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举措 第 6 期104让 90%以上的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教材都要有武术内容,根据不同的学龄段设计不同层次的武术教学内容,如小学可以以传统武术打基础,初中可以安排武术文化、拳术器械及对抗教学的结合,高中则可以更深一步学习武术精神、拳理等,让武术真正走进课堂,融入到每个学生的生活、学 习 之

    18、 中.如 广 东 省 鹤 山 就 以 咏 春 操 普 及全市中小学的业绩成为广东武术进校园的“标杆”,鹤山也成为全国首个武术进校园全覆盖的县市.其次,使 40%-60%的学校课余活动形式都含有武术内容,如夏令营活动、课外活动等,在内容安排上要体现出武术文化精神的培养及对抗形式的价值,让武术教学真正延伸至课外,以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2022 年广东省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武术项目就分别走进汕头金龙小学、珠海海湾小学、韶关风采实验学校、东莞横沥中学等 8 所中小学,掀起南粤武术热潮,促进青少年体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再者,力争 20%-30%的学校成立武术俱乐部或武术代表队,给竞技武

    19、术及传统武术爱好、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训练、比赛的平台,让武术文化在竞赛中传承.最后,抽出 5%-10%的学校设立为武术传统特色学校,使其成为武术 竞 技 后 备 人 才 的 培 养 基 地 或 优 秀 武 术 拳 种的传承基地,让武术人才或拳种在学校开枝散叶.所以,在新时代体教融合引领下,学校武术教育应“顺策而为”制定 武术进学校 目标和路径,使学校武术教育工程真正走上良性、和谐的发展道路.3.2 以赛促教:改革武术竞赛模式武术竞赛作为学校武术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检验武术教学、训练的有效杠杆.然而,在现代学校武术教育模式中,武术竞赛并没成为学校的规划重点,也没能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为此,在体

    20、教融合深化引领下,应加强武术竞赛模式的改革,在教育、体育部门协同组织下拟定赛事计划,使武术在多样化、体系化、经常化、地 域 化 的 竞 赛 模 式 改 革中 回 归“参 与 是 目的、竞技是平台、教育是手段”的赛事本质.对于武术竞赛体系改革,可以从内容、形式、方法上进行调试,以形成传统与竞技、对练与对抗、通级与晋段相结合的多元化武术竞赛模式.在赛事体系设置上可以以年龄、学段、级别进行逐级分类,如少儿传统武术锦标赛、等奖赛等,青少年武术冠军赛、锦标赛及传统武术特色学校联赛等,以达到武术赛事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全面开展.竞赛内容上,少儿武术可以以简单的传统套路和基本功为主;大中学可以选择传统套路为主

    21、,竞技套路为辅的竞赛模式.在赛事举办时间上要抓住校内课余时间周周有比赛、校际周末月月有比赛、假期组织跨区域及全国性比赛,以形成校内、外相结合的常态化赛事.另外,各地教育部门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举行具有地域特色的武术比赛,如河南少林拳、广东洪拳、福建南拳等,以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和传承.由于新冠疫情,线下部分武术赛事活动暂停,一些武术比赛只能搬到线上进行,“线上”比赛,虽然不能完全复制线下比赛,但也达到了一定的竞赛效果.3.3 多容增效:改革学校武术师资聘用模式学校武术教师作为学校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的主导者,在整个武术教育和青少年身心健康 培 养 过 程 中 有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22、 作 用.然 而,在长期学校武术教育进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及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真正能够胜任学校武术教 学、训 练、竞 赛 者 少 之 又 少.因 此,在体 教 融合指引下,为达到学校武术改革预定目标,优秀武术教师成为关键,进行武术师资聘用改革成为必要条件.高等院校武术教育体系作为输送武术人才和培养学校优秀武术教师的基地,同时也是衔接武术人才培养和学校武术教育的链条,在四年高等院校武术教育培养体系中,应把专项技术和教育能力作为关键一步,培养模式上以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并重,套路和对抗兼而学之;武术知识和教学能力作为毕业入岗考核之一,让他们在学习、竞赛中不断提升自己,为 将 来 走 进 学 校 武

    23、 术 教 育 行 业 打 下 坚 固 的 基础.为 了 更好 地 落 实学 校 体 育 美育 兼 职教师管理办法及缓解学校武术教师短缺问题,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不同的师资岗位,聘用退役运动员或教练员担任学校武术教师,以提升学校武术师资水平,达到优秀武术资源的合理 流 动 与 共 享.另 外,学 校 还 可 以 通 过 教 育 部门以购买服务方式向社会聘请民间武术家参与董逢威,等: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举措 第 6 期105学校武术教学、训练之中,以形成武术活动多样化.再者,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在职在岗的武术教师定期进行教学能力和专项运动技能培训;或者选派优秀

    24、武术教师参加校外技能培训,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3.4 打造特色:建设学校高水平武术运动队自 1987 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以来,高水平运动队成为学校体育的一张特色“名片”.高水平运动队体系的建设,不管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对学校体育工作提 升 以 及 体 育 后 备 人 才 的 培 养 都 起 到 促 进 作用.在意见中也提出基础、高等教育阶段的高水平运动队改革方案,加强教育和体育部门的 联 合 培 养,以 确 保 运 动 员 文 化 教 育 质量.围绕此次改革方案,武术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号召,以增加武术高水平运动队在学校各教育阶

    25、段的“覆盖 率”,扩 宽 武 术后 备人 才 的 培养 渠 道.因此,在小、初、高阶段建立武术运动队,一方面可以为学校争夺荣誉,成为学校特色项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种阶梯式培养模式为国家、省队及高校输送高素质竞技人才.基础教育阶段武术运动队的建立和培养,不仅抓住了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关键期,还扩大了武术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在基础教育阶梯基础上,应扩大高校武术高水平运动队,这也与 意见提出的“鼓励高校积极申报设立高水平运动队,合理规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项目覆盖面,加大对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力度”的精神相吻合.建设高校武术高水平运动队,不但可以为精英运动员提供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可以“推进高

    26、校办省队 高校办国家队 承担国际赛事任务等集约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整合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同时也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提供“高端化”、“精英化”服务.3.5 体教互赢:强化政策保障机制学校体育特长生作为学校体育的标杆和校运动队的核心,同时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对象.长期以来,他们在训练和学习之间并没有达到平衡点,再加上一些“生硬”的学校管理制度,使部分特长学生不能顺利升学、毕业,以 至 于 阻 断 了 他 们 运 动 生 涯 和 继 续 深 造 的 机会.为进一步落实新时代体教融合,达到人才培养一体化,意见给出了“评价、升学、学籍管理”等“优 惠”政 策.在体 教 融 合 政 策

    27、保 障下,武术也应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制度,打通武术对口升学绿色通道,使运动员在竞赛、升学等道路上享受优惠服务政策,以解决武术特长生人才断档等现实问题.如建立由小、初、高组成对口升学单位,小学培养的武术运动员可以直接进入对应的初中就读.同样,初中培养的武术特长生可以全部被对应高中录取,以保证武术竞技人才的流动性和连续性.通过高中阶段文化与武术技能的学习,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武术专业的深造,这也为高校武术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提供了优秀生源,进而形成小、中、大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在大学期间,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要求运动员除了技术专、精外,在文化学习上也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不然将延期或者不能毕业.真正“将

    28、文化育人与运动训练育人有机融合在一起,由重运动训练、轻文化学习的培养方式向“体教融合、全面发展”的培养方式转变”19.4 结语体教融合作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被提出,这已表明国家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为我国今后体育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体教融合基础和背景下,武术作为校园体育项目之一,不能因循守旧,而要顺应时代潮流鼎故革新.本文结合意见阐述了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与顶层设计,并分析了当前学校武术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结合当前问题以及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对体教融合战略下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今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体教融合大力推进下,希望更多武术人为

    29、学校武术教育的“良性”发展献计献策,以更好地实现学校武术教育的全面开花.参考文献:1 王登峰.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与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1-4,12.2 李爱群,等.理念、方法、路径:体教融合的理论阐释董逢威,等: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举措 第 6 期106与实践探讨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7):5-12.3 薛欣,高永强.新时代“课程思政”理念下学校武术教育的回归与定位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5):74-80,2.4 杨建营.基于民族复兴目标的学校武术传承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20,40

    30、(11):20-30.5 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J.体育学刊,2006(2):76-78.6 王岗.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J.成都体育学院报,2011,37(5):84-87.7 张雁行.体教融合背景下南京市小学武术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22.8 刘海元,展恩燕.对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思考 J.体育学刊,2020,27(6):1-11.9 杨建营,王家宏.学校武术竞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析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5):114-118.10 郭发明,等.学校武术教育中技击功能的传承现

    31、状及对策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1):33-38.11 彭鹏,等.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审视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12):46-51.12 胡潇.体教融合视域下成都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困境与优化策略研究 D.成都:成都大学,2022.13 杨斌,等.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校武术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J.军事体育学报,2020,39(1):107-110.14 牛清婷.河南省武术特色学校武术师资现状与对策研究 D.开封:河南大学,2018.15 田文林.武术段位制在中小学推广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教学与理,2018:113-115.16 张晓旗,等.体教融合背

    32、景下学校武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J.武术研究 2021,6:15-19.17 宿继光.学校武术教育的当代困境与出路 D.太原:山西大学,2016.18 门世豪,李臣.新时代学校武术教育的价值向度 J.湖北体育科技,2020,39(6):540-545.19 崔兰英,周家颖.高等院校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 研 究 J.西 安 体 育 学 院 学 报,2013,30(6):742-745.责任编辑:张敬斌 Realistic Dilemma and Reform Measures of School Martial Arts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

    33、rts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the New EraDONG Feng-wei1,TANG Xiao-bo1,MA Sheng2,LI Pei-jin3(1.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2.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3.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1620)Abs

    34、tract: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wi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deployment made by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in the new era,which plays a guiding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in China.Based on,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goal and top-level design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35、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and analyzes the realistic dilemma faced by the current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n schools.On this basis,with the problem orientation and the policy of integrating sports with education,specific reform measures of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n schools are put forward:formulat

    36、ing the goals and paths of introducing martial arts into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policy;reforming the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 mode and promoting sports through competitions;reforming the recruitment mode of martial arts teachers in schools to improve divers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eaching team;building a high-level school sports team of martial arts as a school characteristic;and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mechanisms.Key words: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school sport;martial arts education;problem;reform


    注意事项

    本文(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改革举措_董逢威.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