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中国美术中的黄河图景及其精神内涵_屈健.pdf

    • 资源ID:468723       资源大小:2.04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新中国美术中的黄河图景及其精神内涵_屈健.pdf

    1、美术学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新中国美术中的黄河图景及其精神内涵屈 健 刘艳卿 摘 要 黄河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新中国美术的重要表现对象。新中国美术中的黄河图景及其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黄河治理图景与披荆斩棘的奋斗精神、黄河革命图景与英勇奋发的抗争精神、黄河家园图景与汇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在美术创作中,艺术家们不仅用图像的语言展现了黄河图景和黄河形象,而且以典型聚焦的方式凝练和升华了黄河文化与黄河主题,形成了一种人与河、物与艺的精神共同体。关键词 新中国美术黄河美术黄河治理图景 黄河革命图景 黄河家园图景 精神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以其博大的气势、宽广的心胸,汇纳百川、兼收并蓄,形成了

    2、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文化系统。汉书 中记载:“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黄河生态的保护和发展,多次赴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宁夏等地进行视察。年 月,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年 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再次强调了黄河文化的重要性,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以一泻千里之势,从青海三江源一路奔腾,锻造了雄伟苍莽的山川景观,积淀了悠久浑厚的历史记忆,融

    3、汇了百川入海的壮阔气势,成为一种独特的象征,深层地联结着中华民族过去、未来的情感走向,也决定了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意识的厚度。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海飞教授指出,“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孕育和发生场域,成为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基础和构成主体,成为中国人永恒的思想和精神家园。”在黄河流域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华儿女,骨子里流淌着一股深厚的黄河情怀。这种情怀含蕴着“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标识,兼具博采众长、多元一体的文化特性。在中国美术史上,这种黄河情凝结在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彩陶纹饰中,流淌在顾恺之的 洛神赋图、傅抱石的 黄河清、杨立舟和王迎春的 黄河在咆哮 等图像叙事中,定格在石鲁的

    4、 东渡、周韶华的 黄河魂、何鄂的 黄河母亲 等经典形象中。这些艺术作品,以多样的视觉表现力传达了中华民族对黄河的质朴情感和根性文化,共同绘制出了新中国美术创作中的黄河图景,丰富了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一、黄河治理图景与披荆斩棘的奋斗精神历史上,黄河下游决口泛滥 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无情的自然灾祸所带来的家园破碎和流离失所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痛楚,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治理水患而披荆斩棘、无私奉献。于是,“黄河宁,天下平”成为一种共识,从大禹治水、汉武帝“瓠子堵口”,到潘季驯“束水攻沙”纵观古今,对黄河水患的治理和黄河流域的生态建设历来是一件兴邦安民的大事。中华民族在与黄河水旱灾害博弈

    5、抗争的过程中,逐渐历练出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新中国美术创作中,黄河作为一条精神纽带,将普通民众的忧患意识与悲悯心理上升为一种披荆斩棘的精神象征与和衷共济的家国情怀。艺术家将中华儿女改变个体命运的努力、维系精DOI:10.16230/ki.yyxb.2022.04.026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神共同体的自觉,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以图像叙事的方式进行了多维度的呈现和阐释。世纪中后期,美术作品中主要表现的是通过现代化建设来治理黄河的图景,如吴作人的 三门峡工地(油画,)、李桦的 征服黄河(版画,)、何海霞的 驯服黄河(中国画,)、傅抱石的 黄河清(中国画,)、关山月的 龙羊峡(中国画

    6、,)、苗重安的龙羊峡的黎明(中国画,)等作品。进入新时代后,艺术家们聚焦黄河的视角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征服黄河水患的治理工程转向了对黄河生态建设的关注和描绘。王克举的组画 黄河(油画,)将写意性与写实性相结合,生动地再现了黄河流域的生态之美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此外,许江的 黄河黄(油画,)、范迪安的 黄河激浪(油画,)、冯远的 黄河写生组画(中国画,)等作品,均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态度,诗意地融入艺术家对主体生命意识的体验,在“人自然社会”的复合维度中,将黄河生态和黄河精神升华为对人类命运的整体观照与思考。王克举 黄河(局部)油画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出现了大量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7、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历史,为世界多泥沙河流综合治理提供了一份充满智慧的中国方案。为了展现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场景,反映中华儿女在治理黄河水患中的决心和勇气,描绘激情澎湃的奋斗画卷,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纷纷将艺术创作的焦点汇聚于三门峡。吴作人于 年前往三门峡采风,回京后仅用一周时间就创作了 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油画,)。画面中,粗犷雄浑的山水与正在钻探施工的建设者们形成了惊心动魄的对比,强调了修建三门峡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的艰难,更显示了新中国建设者们不畏险阻、披荆斩棘的奋斗精神。年,黎雄才来到三门峡,以图像语言详细记录了三脚架、起吊机、运送工具和建设

    8、者们的劳动过程,创作了全景式构图的黄河三门峡(中国画,),在一堵一放之间,不仅勾画出波涛汹涌的大河景观,而且彰显了人民力量的强大和坚定。钱松嵒曾惊叹于三门峡建设的宏大场景,创作了 三门峡工地(中国画,);谢瑞阶用黄河的壮阔气势反衬出勘探工人的奋斗精神,创作了 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程(中国画,);赵望云以其惯用的“旅行写生”之笔,深入工地,完成了系列水墨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写生作品,创作了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强烈时代精神的 三门峡写生(中国画,)。可以说,世纪、年代,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因其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成为黄河主题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对象。一大批艺术家深入建设一线展开近距离体验和多角度

    9、观察,以图像的方式描绘了黄河汹涌湍急、乘风破浪的水势,烘托出中华儿女团结一致、以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的进取精神。九曲黄河奔腾向前,其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在与黄河水患的上千次搏斗中,中华儿女以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形成了不惧艰险、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主体精神。因此,以黄河治理和生态建设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既包含着对黄河本体的歌颂,又渗透出对中华儿女奋斗精神的褒扬,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作人 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 油画 二、黄河革命图景与英勇奋发的抗争精神黄河不仅见证了各民族之间的碰撞融合,而且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延安为中心诞生的红色文

    10、化,在黄河文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 世纪中叶,党中央率领革命战士东渡黄河、挺进太行、纵横华北,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擘画,谱写了宏伟壮丽的革命历史。在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中,英勇奋发的抗争精神常常会在民众长期的压迫中形成巨大的力量,尤其会在寇深祸亟的危局中、在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得到彰显和强化。杨力舟和王迎春的 黄河三联画(中国画,),通过“黄河怨”“黄河在咆哮”“黄河愤”的层层推进,将汤汤大河的桀骜不驯与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融汇成一首悲壮的民族精神史诗。詹建俊和叶南的 黄河大合唱 流亡奋起抗争(油画,)与 黄河三联画 有异曲同工之妙,“流亡”中的黄河水怨而不怒、待时而发

    11、,“奋起”中的壶口瀑布峥嵘激越、铿锵蓬勃,“抗争”中的大河波涛澎湃、势不可挡,艺术家以黄河水的不同动势展现了在苦难和挫折面前,人民大众由忧患到反抗的觉醒历程。杜键的 在激流中前进(油画,),以雄健有力的笔触,通过激荡汹涌的河水与沉着坚定的人物对比,表现了黄河浊浪之中船工奋力抗争的场景,赞扬了人的力量和精神。杨力舟、王迎春 黄河三联画 中国画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新中国美术中的黄河图景往往与革命、抗争联系在一起。领袖的飒爽英姿、战士的浴血奋战、民众的同仇敌忾,为黄河图景注入了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抗争精神。在中国革命战争中,东渡黄河这一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不仅是一种战略战术,而且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12、。年 月,为开辟抗日前进道路、扩大根据地,毛泽东由陕北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 沁园春雪,隐含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决心和信心。年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 万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年 月,在中国革命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重要时刻,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迎来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由此可见,东渡黄河因其重要的历史意义而成为艺术创作中的经典题材。正如李惠子所言,在美术创作中,“渡黄河 背后镌刻着中华民族、人民大众和革命的价值观,它直接地与国族象征、革命主义联系在一起。”石鲁的 东渡(中国画,),选取毛泽东 年率

    13、领中央机关从陕北东渡黄河进入华北的重要历史瞬间,以剧烈动荡的墨彩交响、汹涌磅礴的笔法气势和震撼人心的视觉张力,将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事件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艾中信的东渡黄河(油画,),以“直指黄河问渡津”为突破点,通过奔涌不息的黄河水与势不可挡的革命大军之间的互相映衬,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视觉紧迫感,反映了箭在弦上的高涨士气与英勇杀敌的不屈精神。高泉的 东渡黄河(油画,),以雕塑般的造型、大刀阔斧的用笔、单纯有力的色彩,展现了朱德、左权、任弼时、邓小平等革命领袖整装待发、气度非凡的神韵,将黄河水的浑厚平静与领袖的气定神闲、胜利在握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此外,彦涵的 八路军东渡黄河深入敌后(

    14、油画,)、艾中信的 夜渡黄河(油画,)、钟涵的 东渡黄河(油画,)、赵益超和张明堂的 东渡黄河(中国画,)等作品,均以独特的图像叙事和震撼人心的画面,描绘了英勇抗争的民族史诗。在美术作品中,无论是场景性刻画,还是领袖特写,艺术家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将不畏艰险、英勇奋发的抗争精神与“东渡黄河”这一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关键事件融汇成宏大的图像叙事,展现了恢弘壮阔的黄河革命图景。总之,黄河孕涵着民族抗争的精神之光,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精魂。史鸿文和李萌指出,“黄河文化精神的凸显,不能停留在人水关系的情感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深挖其内在蕴含

    15、,形成一套涵盖真善美不同领域的价值引导体系,也就是要形成一套源于黄河又用于黄河的价值体系,并成为引导黄河子民砥砺前行的价值规则。”在美术创作中,艺术家们不仅用图像的语言展现了黄河流域的革命图景,而且以典型聚焦的方式凝练和升华了黄河红色文化,形成了一种人与河、物与艺的精神共同体,蕴含着红色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深刻内涵。高泉 东渡黄河 油画 三、黄河家园图景与汇纳百川的包容精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绕高山、穿峡谷、走戈壁、越平原、汇溪涧、纳百川,纵横奔腾五千里,以雷霆万钧的气势、兼收并蓄的胸怀,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交融交锋的中心,

    16、不仅滋养了汉民族的形成,而且见证了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多民族的统一,产生了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内涵丰富的文明形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不同族群和观念间的反复碰撞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彰显了博采众长、多元一体的思想特征。同时,黄河流域作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将西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进行整合融汇,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视野和精神内涵。为了表现黄河文化的包容性和厚重性,艺术家们常常在作品的思想内涵、主题凝练和图像语言等方面展开探索与创新。何鄂的大型雕塑 黄河母亲(雕塑,),由母亲、幼儿及波浪形水纹构成,塑造了

    17、一位侧卧于黄河岸边、神态娴雅的母亲形象,象征着安详和蔼的黄河母亲;她怀中嬉戏的幼儿形象,象征了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母亲哺乳孩子的情节表现了黄河汇纳百川的胸怀和厚德载物的品德。尚扬的 爷爷的河(油画,)中,爷爷白色的头发胡须和古铜色的身躯诉说着历史的厚重沧桑,他用饱经风霜的粗壮四肢为儿孙撑起一个安然舒适的家园;不谙世事的孩子无忧无虑,听着爷爷用深沉沙哑的声音讲述黄河的故事,脖子上的长命锁凝聚了几代人用心血和汗水浇铸而成的希望,也暗示了这条古老的“爷爷的河”永葆奔腾不息的生命力。该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滚滚黄河奔流不息,从爷爷流向儿孙,从过去流向未来,是祖祖辈辈延续至今的精神源泉。陈逸飞的 黄河颂

    18、(油画,),以宽银幕式构图,描绘了一位青年战士秉枪巍然站立于黄河岸边的山岭高崖之上,以旭日般的朝气和自信眺望远方,初升的太阳和展翅的大雁象征着民族的未来和无限的活力。黄河颂 以“微小”彰显“宏大”的叙事方式,将钢琴协奏曲 黄河 进行了艺术化的诠释和拓展,不仅表达了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而且蕴含着艺术家把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家国情怀。此外,傅抱石、关山月的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石鲁的 赤崖映碧流(中国画,)、陈忠志的 黄河儿女(中国画,)、周韶华的 黄河魂(中国画,)、方济众的 黄河远上图(中国画,)、王旭东的 黄河源(中国画,)、王西京的 黄河,母亲河(中国画

    19、,)等作品把黄河的性格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以宽厚博大的母亲河喻指华夏儿女的精神归宿和情感寄托。由此可见,在新中国美术创作中,黄河不仅承载着祖辈的记忆,也蕴藏何鄂 黄河母亲 雕塑 周韶华 黄河魂 中国画 着新生的希望。记忆回望过去,希望走向未来,在过去与未来的双重张力中,艺术家建构起了中华儿女心中亘古不变的精神家园。此外,还有一部分作品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世世代代生长在黄河岸边的劳苦大众,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的现实图景。石鲁的 黄河两岸度春秋(中国画,),山势横陈,水流湍急,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让厚重的土地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刘文西的 黄河子孙(中国画,),以恢弘磅礴的气势、摄人心魄的力量,颂扬了黄

    20、河船工守护家园的不懈努力和坚强意志。赵望云的 黄河系列从高山俯视黄河(中国画,)、钟涵的 黄河初醒(油画,)、力群的 黄河人家(版画,)、段正渠的 撒网(油画,)、李 岩 的 搬 新 家(中 国 画,)等作品,在立意、构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敏锐的艺术感知力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黄河两岸人民生机盎然的新生活,反映了黄河家园的新面貌,谱写了黄河故事的新篇章。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为了全面深入地展现黄河文化的深沉厚重、博大精深及其汇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几代艺术家孜孜不倦地探索图像语言对视觉形象的升华与拓展空间、对主题思想的凝练和塑造方式,或以全视角描绘宏大场景,或以具

    21、体物象承载深厚历史,谱写了恢弘壮丽的黄河家园图景,形成了极具符号表征和多重叙述建构的“集体记忆”,并在对这一记忆的不断甄选、重构和思考中,完形黄河图像与时代精神的共情,使得黄河图像具备了民族身份认同和情感结构建构的双重价值。可以说,艺术家的每一次尝试、每一个脚印、每一步推进,都融汇于黄河文化的博大胸襟中;作品中的每一道色彩、每一个造型、每一种语言,都包纳于黄河文化的兼容并蓄中。每一位艺术家的努力、每一件艺术作品的呈现、每一种图像语言的表达,就如同一条条支流,源源不断地汇聚于黄河图景的鸿篇巨制中,共同塑造了黄河母亲的光辉形象,建构起了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结 语无论是伏羲氏作网罟、仓颉创文

    22、字、神农氏制耒耜、嫘祖始蚕丝等文献记载的故事传说,还是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现的器物标本;无论是儒释道的百家争鸣,还是诗文词赋的百花齐放,每一项文明成果的出现都是黄河儿女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晶。可以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元素的重要原创平台,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历久弥新、绵绵不绝;黄河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在历史前进的关键时期攻坚克难、生生不息。因此,美术创作中的黄河图景在内容、风格和审美思想等方面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发展样态。吴雪杉认为,“黄河 的图像意义需要借助黄河之外的视觉元素来阐发。这些视觉元素是可替换的。每一次替换就构成了一次意义的重新书写。这些

    23、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新书写不仅丰富了黄河的象征意义,也为进入这些历史书写得以生产的时代提供了路径。”纵观新中国美术对黄河的描绘和刻画,不同时期表现的内容主题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世纪 年代,正值新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美术作品中,黄河往往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以烘托人的力量,反映“人定胜天”的不屈意志;世纪、年代,受新思潮的影响,黄河图景出现一种诗意的表达,艺术家更加强调精神内涵的挖掘,非常注重情感的抒发,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探索“人河合一”的故事讲述方式;新时代以来,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受到重视,美术创作开始转向以黄河为本体的视觉观照,侧重从黄河形象的塑造中探寻民族“根”与“魂”的文化渊源。可以说,新中国

    24、美术中的黄河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望历史和观察现实的独特视角,在对黄河记忆的图像叙述中凝聚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在对黄河文化的图像阐释中涵育家国情怀的深厚根基。基金项目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资助项目、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项目、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新中国西部题材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注 释班固: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中华书局,年,第 页。王海飞:论黄河文化的形成过程、内涵与形态,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第 期,第 页。李惠子:民族革命记忆:世纪“渡黄河”的图像策略与内涵表征,载 美术 年第 期,第 页。史鸿、李萌:论黄河文化精神的生成逻辑,载中州学刊 年第 期,第 页。吴雪杉:重写“黄河”,载 美术研究 年第 期,第 页。作者简介屈健,博士,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艳卿,博士,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注意事项

    本文(新中国美术中的黄河图景及其精神内涵_屈健.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