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课件.pdf

    • 资源ID:462357       资源大小:35.04MB        全文页数:37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4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课件.pdf

    1、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课件宣贯内容一、本规范定位及与其他规范的关系二、主要技术内容及强制性条文说明三、各章内容解析及关键技术应用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一、本规范定位及与其他规范的关系1.标准体系2.规范定位3.编制过程4.编制单位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标准体系的调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基础标准在某一专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 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 术语.符号、计量单位.图形.模数.基本分类、基本原则等的标准。综合标准_ 针对某一类标准化对象制订的覆盖面通用标准 较大的共性标准,它可作为制定专用标准的依据。专用标准针对某一具体标准化对象或作为通用 标准的补充、延伸。涉及质量、安全

    2、.卫生.环保和公众利益等方面的 目标要求或达到这些目标而必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 要求。对各层次标准均具有制约和指导作用。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标准体系的调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基础标准2项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修订中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修订中通用标准5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1-2008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2006专用标准31项城市停车设施通用规范 待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计规范 编制中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标准体系的调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基础标准2项通用标准5项专用标准31项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CJJ129-20

    3、09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报批稿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报批稿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06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标准体系的调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根据新的体系表,原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被 一本通用规范和若干专用标准代替。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标准体系的调整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实施日期城镇道路技术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 是开放的基础标准彳首政丁天里去彳五标准在修订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T 50162-921993-05-013市政公用丁程设计文件

    4、编制深度挪岸建后F9004116号9004-04-01“J AX/a厂口土以I X 1习世1 r piH不乙八九人二7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 2008-09-01z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2-05-01S藏错S首盛工而日力仝评价视范待编6城市道路环境控制标准待编8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2006 2006-10-019 城市停车设施通用规范10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计规范部标 待编部标 在编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2.本规范的定位本规范属于专用标准,是以城 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为依据,对

    5、城市道路路线设计有关 的道路横断面、平面和纵断面、道 路交叉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补充与完 善,细化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的条 文规定,如增加了小偏角平曲线长 度、圆曲线加宽、线形组合、交叉 选型等方面内容,并增加了总体设 计的内容和要点。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编制过程 立项阶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 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准备阶段:2008年11月3日成立规范编制组,拟定编制大纲;期间 考虑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正在编制过程中,部分技术指标的 确定需以通用规范为依据,所以本规范较原定的编制计划时间延长 了。2011年5月形成了规范初稿

    6、,2011年9月形成了规范中 间稿。征求意见阶段:2012年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2012年3月1日4月1 日进行网上公示和定向征求意见。送审阶段:2012年4月完成送审稿,5月30日召开规范专家审查会。报批阶段:2012年6月完成报批稿,7月上报住建部审批。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4.编制单位三院一校:延续通用规范相关章节的编制单位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二、主要技术内容及强制性条文说明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1.路线的定义 道路路线r o ute o f r o ad:道路

    7、中线的空间位置。道路线形r o ad al ig nment:道路中线的立体形状。路线设计是对道路布置进行具体设计,包括道路平面、纵断面、横 断面和道路交叉等设计内容,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还包括与交通组织、市政管线、公共设施、绿化景观、环境功能的协调。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特点 城市路网规划:城市布局、土地利用规划,是道路设计依据 道路组成多元: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设施带、交叉 口、出入口、停靠站、排水设施、交通设施、公共设施、地上和地下市政管线 道路功能多样:交通功能、服务功能、空间功能、环境功能、集约功能 行驶车种复杂:大客车、小客车、公交车、出租车、大

    8、货车、小货车、集 卡车、三轮车、自行车等 道路交叉密集:200-500 m,行人量大 沿线出入频繁:单位出入口、小区出入口 交通行为分散:行驶、停靠、停车、上下客、装卸 交通组织复杂:不同的道路条件下,满足机、非、人的交通需求,力求安 全、高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主要技术内容 共10章、32节、181条,其中强制性条文2条。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总体设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5横断面设计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6平面设计7纵断面设计8线形组合设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9道路与道路交叉平面交叉-同济大学立体交叉-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10道

    9、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4.特点与修订的内容 经过了广泛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充分吸收了有关科研成果,在参 考国内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首次编制了适合我国城市道路特点的 路线设计规范,对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合理确定路线设计技术 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城市道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中的专用标准,与现行标准之间协 调配套;线形设计部分与原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相比,对直线长度、平曲线设置、小偏角平曲线长度、最大超高横坡度、圆曲线加宽、最大纵坡、最小坡长等取值进行了修订。道路交叉部 分,完善了通用标准的部分内容,其他规定仍采用专用标准城市 道路交叉口设

    10、计规程。首次引入了城市道路总体设计的内容和要点,强调了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和各类设施总体布置的要求,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5.强制性条文说明强制性条文: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制性条文协调委员会约和其他公众利益的,且必须严格执行的条文。强条委函C20123 40号关F回复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强制性 条文审杳意见的函 经专家评审和强条委审查,同意规范 列出的2条强制性条文,即规范报 批稿中的第6.6.1、10.2.1条作为强制 性条文。避免与其他规范相同的强制性条文,将 来全强条规范一一城市道路工程技术 规范住房和

    11、城乡速设部遒路与桥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经我 强条委审查,同意将第6.6.1.10.2.1条作为强制性条文,建议 修改第6.6.1条的条文说明.附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5.强制性条文说明6.6.1各级道路的停车视距不应小于表6.6.1的规定值。表6.6.1停车视距计(km/h)100806050403020kXr 1 又 11/停车视距(m)1601107060403020【条文说明】主要是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当车辆行驶时,驾驶员一旦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或迎面开来 的车

    12、辆,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车辆与障碍物或车辆与车辆相撞。完成此过程所需的最短行车 距离称为停车视距。【实施要点】视距是道路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在道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都应保证必要的视距。如平面上挖方路段的弯道和内侧有障碍物的弯道,以及纵断面上的凸形变坡处、立交桥下凹形 变坡处。同时,道路绿化、广告牌等设施也不得进入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如在人行横道处 中央分隔带不得种植高的乔木、基地出入口附近也不得设置影响驾驶员视线的广告牌设施。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5.强制性条文说明10.2.1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必须设置立 体交叉:1快速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2主干路、次干路、支

    13、路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车站、铁 路编组场的交叉;3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4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除有轨电车道外的城市轨道交通交叉。【条文说明】主要是明确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相交,必须设置立体交叉的条件,目的是保证道路、轨道交通的行车和行人安全。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5.强制性条文说明【条文说明】轨道交通线路包括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又分为地铁、轻 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浮、自动导向轨道和市域快速轨道等七大系统。道路 与轨道交通线路必须设置立体交叉的依据如下:1快速路交通功能强,服务水平高,交通量大,具有连续交通流、全部 控制出入口的特点。如果采用平面交叉,

    14、当道口处于开放状态时,汽车通过道 口需限速行驶,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功能;当道口处于封闭状态时,会造成严重 的交通堵塞。故规定必须采用立交。重要的主干路与铁路交叉,若交通流量 大,部分控制出入口,也必须采用立交。2高速铁路(时速高达250km/h350km/h)、客运专线,行车密度大(最小间隔时分可达2min1.5min)均为全封闭运行;铁路市内车站旅客流量 大,编组场作业繁忙,主干路、次干线、支路与它们交叉时,为保证道路畅通 和各自的行车安全,均必须设置立体交叉。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5.强制性条文说明【条文说明】3有轨电车与铁路同为轨道交通,而轨道、结构各异,相交时必须是立 交。无轨电车道虽

    15、无轨道,但其供电接触网、柱与铁路相冲突,也必须设置立 体交叉。4除有轨电车外的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等,行车密度大、全封 闭运行,故规定必须设置立体交叉。【实施要点】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部门的协调处理,既要保 证城市道路正常通行、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也要保证轨道交通正常通行、车辆 和行人的安全,避免相互影响。在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城市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应优先采用立体交叉,与铁路法的有关规定相一致。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6.体现节能减排等要求规范在技术内容方面,能全面贯彻和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体现国家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社会”要求,以及发展

    16、生态、环保、低碳的设计技术要求,主要反映在以下代表性条文的编写中:1)第1章总则:第1O1条提出了“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 合理,与城市环境相协调”。2)第3章基本规定:第303条提出了“路线设计应贯彻环境保护和 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国策,降低道路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的影 响,符合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设计原则”。3)第4章总体设计:第412条提出了总体设计应“符合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6.体现节能减排等要求4)第4章总体设计:第413条提出了总体设计应“落实节能环保、风险控制措施”。5)第6章平面设计:第6.1.1条提出了平面设计应“综

    17、合技术经济、土地利用、征地拆迁、文物保护、环境景观以及航道、水利、轨道等因 素”。6)第7章纵断面设计:第7.1.3条提出了“综合交通安全、建设期间 的工程费用与运营期间的经济效益、节能减排、环保效益等因素,合理 确定路面设计纵坡和设计高程”。7)第8章线形组合设计:第811条提出了“道路线形设计应做好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三者间的组合,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并应适应地形 地物相和周边环境,满足行车安全、排水通畅等要求”。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6.体现节能减排等要求8)第8章线形组合设计:第851条提出了“道路线形应充分利用地 形、自然风景,宜保留原有的地貌、地形、树林、湖泊、建筑物等景观 资源,

    18、使道路与自然融为一体,与沿线环境相协调”。9)第9章道路与道路交叉:第9.1.2条提出了“道路交叉形式应根据 相交道路的等级和功能、交通流量和流向、地形和地质等要求,进行技 术、经济及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合理确定”。10)第10章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第1014条提出了“道路与轨 道交通线路交叉设计应符合国家关于安全、环保、卫生和抗震等有关标 准的要求”。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7.规范的效益预测 技术价值:完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系,规范城市道路路线技术指 标,指导城市道路设计,提高国内设计咨询单位的技术服务水平。经济效益:为交通出行者提供安全 便捷 环保 人性化的出行环 境,降低工程造价、

    19、减少城市交通出行成本、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社会效益:适应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合理灵活运用标 准指标,达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约资源、促进城 市道路与城市环境相和谐为目的。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三、各章内容解析及关键技术应用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1总则1.0.1为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合理确定路线设计技术指标,达到 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制定本规范。【条文说明】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本规范是根据修订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所规定的道路等级、设计速度、设计车辆、道路建筑限界、车道宽度、路线交叉分类等基本要求及 其主要技术指标编制,以达到规范城

    20、市道路工程设计为目的。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的路线设计。【条文说明】规范的适用范围。街坊内部道路、厂矿等专用道路不属于本规范范围。新建道路必须按照本规范进行设计。改建道路受特殊条件限制,达不到本 规范规定标准时,经技术经济论证,近期工程可做合理调整,但远期工程应满 足本规范的要求。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1总则1.0.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市政专项规划,合理确定道路等级、平纵线形、横断面布置、交叉口 形式等。【条文说明】规范的共性要求。城市一般有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以及道路、排水、防洪等市政专项 规划,设计应在规划基础上,综合考虑与道路有

    21、关的城市轨道交通、铁路、航 道、河道、航空、管线、交通设施、无障碍设施以及环境保护、绿化景观等技 术规定,合理确定道路路线设计方案。1.0.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执行相关标准的顺序执行。如城市道路设计通用标准、专用标准以及相关的桥梁、隧道、排水、给水、电力、燃气、电信、防洪、铁路、轨道交通等规范。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2术语和符号2.1术语【条文说明】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出现了许 多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中未能定义的术语。同时,随着设计 理念的更新、认识的深入,原有一些术语的定义也不尽恰当,有必要进

    22、 行补充。2.1.7总体设计g ener al desig n【新增术语】为系统、全面地协调道路工程项目外部和内部各专业间的关系,确 定本项目及其各分项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指标和设计方 案,完成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总体目标而进行的设计。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2术语和符号2.2符号【条文说明】本规范图、表中出现的所有符号,统一在此文字表述。A缓和曲线参数;协 设施带宽度;b 一一超高旋转轴至路面边缘的宽度;叫一一绿化带宽度;E一一建筑限界顶角宽度;h缘石外露高度;一一非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一一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4-人行道最小;争高。/一一路拱设计坡度;L超高缓和段长度;R

    23、圆曲线半径;S一铁路平交道机动车驾驶员侧向最小瞭望视距;友一一铁路平交道=1机动车距道口停车线的距离;股一一路侧带宽度:秣一一非机动车道的车行道宽度;强一一机动车道或机非混行车道的车行道宽度;-两侧分隔带宽度;猿,-中间分隔带宽度;以一一分幅式高架路机动车道的路面宽度;优整幅式高架路机动车道的路面宽度;明一一检修道宽度;例一一侧向净宽度;心一一非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编一一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照-一人行道宽度;强非机动车道的路面宽度;股机动车道或机非混行车道的路面宽度;他一一红线宽度;%两侧分车带宽度;心一一安全带宽度;的一一中间分车带宽度;一一超高渐变率,超高旋转轴与路面边缘之间相对升降的比率

    24、;/i超高横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3基本规定本章主要写路线设计有关的“控制要素”和“设计标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3.0.1城市道路根据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和服务功能等,可 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各级道路的设计速度应 符合表3.0.1的规定。表3.0.1各级道路的设计速度道路等级乂用设计速度1008060605040504030403020【条文说明】城市道路应以功能为主进行道路分级。道路等级是道路设计的先决条件,是确定道路功能、选择设计速度的基本 条件。每条道路在路网中承担的作用应由整个路网决定。道路等级一般在规划阶段确定,设计阶段当遇特殊情况需

    25、变更道路等级时,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中心区道路全市性道路客运道路交通性道路速快路 干 主生活性道路 工业区道路 区域性道路 货运道路商业性道路行政区道路,环路,客货运道路路 干 次城市道路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快速路在城市路网中具有大交通量、过境及中长距离交通功能,为机 动车快速交通服务的道路应选用快速路。快速路应采用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 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实现连续交通流,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 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类似于大动脉地面快速路高

    26、架快速路地道快速路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主干路在城市道路网中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以交通功能为主的道路 应选用主干路。主干路应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的形式,并控制交叉口间 距;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次干路在城市道路网中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以集散交通功能为 主,兼有服务功能的区域性道路应选用次干路。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 的出入口,但应设置在交叉口功能区之外,且相邻出入口的间距不宜小于80m。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支路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解决 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

    27、功能为主的道路应选用支路。支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 物的出入口,但宜设置在交叉口功能区之外。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条文说明】城市道路的功能一般是综合性的,规范也是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带有普遍的适用性。当城市道路作为货运、防洪、消防、旅游等功能使用时,由于在道路的设 计车辆、交通组成、功能要求等方面存在一些特殊性需求,除应满足相应道路 等级的技术要求外,还应满足专用道路和其通行车辆的特殊要求。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美国道路分类、分级位置功能作用占总里程()田,八二名24-交1三乂刀”儿其他主要干线乡村道路次要干线系统较图运行速度,最少干扰4-8,(612含主干)主要集散道

    28、路(郡内出仃走廊)集故道路系统20 25/A 1 t d V 1 t d IrJr-i I-+-.hl V 1/+柏吉;首月冬率幺本匕;隹:本EG;主力空的;井中n地力坦岭示筑刁果16又任技 刖iztcn iiOU/。际甘 ZlL 攻主干道系统510具d也向速A l En其他主干道(部分或非控制出入)珈r hi首路1 U 1 J 1 1 J 白工丁/集散街道系统510地方街道系统65 80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加拿大道路分类、分级表3.12加拿大道路分类项目类别城市地方道路城市集散道路城市干道城市快速路交通服务功能交通为第二位交通与用地出 入同等交通为第一位最优的流动性用地服务用

    29、地出入第一位用地出入第二位无用地出入口20000交通流特征间断流间断流仅在信号交叉II及 行人过街横道上间 断间断流设计速度30-5050-8050-10080-120H由流状态F2070307040 9070100型小客车及服务性 车辆:川光型.各种类型 货车20%各种类型重型车20%跖二H.的由接地方道路 集散道路地方道路 集散道路1 集散道路 干道 快速路干道 快速路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德国道路分类、分级Fr eewaysHig hways and ur ban str eetstype o f einir o iuiien tRur alInside ur ban ar

    30、 easRo adside accessNo accessWitl i access to buil t-up ar easPr edo minant fimctio nCo imectio nAccessStayCateg o r yImpo r tance o f co nnectio nAAALBcDELo ng distance 0/1AAIALIBICIDIEISupr a-r eg io nal nAAHALnBncnDnehReg io nal inAADIalhiBincmDmEniSub-r eg io nal IV-AL IVBIVCIVDIVEIVLo cal V-ALV

    31、DVEVu su a l l y not h a ppening in pra ctice probl ema ticvety probl ema ticnot a l l ow ed or not possibl er o ad typemo to r wayo ther r o adssituatio nr ur al ur banenvir o nment|l imited,c fr ee accessaccessfunctio n-J1 II II1 l ink I(devel o pment 1 1 l eisur e 1Il AA|AL|B|C_0|H|德国按道路功能分为:高速公路

    32、、快速干线、主干线、干线道路、集散道路、小区道路,后面4种主要在城市内部。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日本道路分类、分级表3.1 日本道路分类高速国道及汽车专用道路其它道路非市区市区非市区市区第种用.神第巾第四种分4级分2级分5级分4级另外,对于各种划分的道路,又分为普通道路和小型道路两种.在道路构造令的说明和运用(2004)中,道路的划分是根据道路种 类、规划交通量、道路所在地区及地形状况来确定的,共分为两类四种,各 类下再分级。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道路分类、分级一我国台湾道路空分言殳言十特性快速道路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服矛务道路 集散道路巷道1.迤出管制有81部分妞 八、

    33、扭 八、2.行峡串辆各罹汽串各槿串率两各槿隼辆各槿隼辆各罹隼率两3.隼道敦(罩向)2以上2以上2以上1或21或24.中央分隔带有有有或瓢分“八扭八、B淖道(快f勤分隔带扭八、有或瓢有或瓢分八、扭八、6.檄隼道扭八熊有或瓢有或瓢有或瓢扭八、7路肩正主1)有皿八、皿八、皿八、皿八、B路遏停隼信主2)禁止原即禁止可规制可税制可烧割9.公隼事用道有或瓢有或瓢有或瓢iffi八、10.公隼停靠站(言主2)禁止允言午允言牛允言牛扭 八、1L人行道扭 八、路版1路他路1有或混合12悌。踏隼道娅 八、路值I平面或立 醴路他路但J平面或立 醴有或混合13.行人穿越言殳施立醴平面或立 醴14公共言殳施带有或瓢有有有

    34、有或瓢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项目城市规模与人(万人)200快速路0 4z0 5主干路0 81 2次干路1 21 42支路341白H乂 XY3、廿A InV mW20。0.3。一 4。一 81 一 21 21一 4341中等城市1.0 1.21.2 1.434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一 项目 一城市人口(万人)=干路=支路=534道路网密度(km/km2)154546 50m/h(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下约能源.2 无相应的管理条例占用空间小 私家车的1/20低噪音电动自行车-暂不考虑问题产品规定1997年6月20日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 全通用技术条件GB 177

    35、61-1999,其中规定最高车速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年 5月1日实施)中尚未有相应的管理条 例,参照电瓶车的要求,最高限速为 15km/h,目前与非机动车共用路权。动力能源电池的污染问题对非机动车行车安全的影响3基本规定行人站立时的外廓尺寸为0.5mX0.6m的椭圆形,行走时的占用空 间为1.0m(纵向)X0.75m(横向)。道路设计中采用行走时的占 用空间,最小高度采用2.0m。(a)人体椭圆(b)行人所需的前行空间行人站立空间的人体椭圆与行人所需的前行空间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3.0.8道路建筑限界几何形状应为净高和净宽边界线组成的空间界线(图3.0.8),顶角宽

    36、度(Q不应大于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的侧向净 宽度(必)。道路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条文说明】本条道路建筑限界规定是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基础 上,图示中增加了缘石外露高度(加和安全带宽度的表示,使道路建 筑限界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界线。当缘石高度不能保证车辆行驶的侧向净宽度 时,应考虑适当加宽侧向宽度。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Affifi 饿带阚化带 机膘行车道跳动辅 朋加4帝 帆蚌道 能帝阚北帝Aff8(a)无中间分隔带中间分碣带隔舔帝 M机动车注 珞绿将两H施标 箱路或机非沮行车道或带或绿化带人行道 检修道或人行道 车行道 检修道或人行道(b)有中间

    37、分隔带(C)隧道内图3.0.8道路建筑限界(单位:m)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mcW/nib,帽ac-U.ZMD 0.25m)a)Or a0.25mW车行道 台 人行道WtWmb I Wk=0.25m i035 m)b)献石外雷肖度 0.25m组用nc 或 Jmb 眄c=0.25mi _s+队二T媾处桥孵构d谑防撞护栏时?立缘石外露高度。)应小于或 等于25cm;当立缘石外露高度(力)大于25cm时,应加宽路缘带宽度,使 安全带宽度(sc)包含在路面宽度内。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3.0.9道路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道路的最小净高应符合表3.0.9的规定。表3.0.9道路

    38、的最小净高部位行驶车辆类型最小净高(m)各种和动车4 5机动车道/Zi_Q久非机动车道自行车、二轮车2.5人行情彳人2 5/Xi J XS1 J XX【条文说明】本规范道路最小净高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 2 的规定一致。最小净高是针对设计车辆制定的,对通行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双层客车、或其他超长、超宽、超高特种车辆的道路,应根据实际通行的车辆 类型确定道路净高,并应结合路网条件设置完善的交通管理和行车安全措施。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3.0.9道路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2同一等级道路应采用相同的净高。【条文说明】目的是交通管理措施的一致性,如高架路系统、主干路系统应

    39、采用 相同的净高标准。若道路系统内的部分节点有近、远期实施方案,可另行考虑。3城市道路与公路以及不同净高要求的道路之间应衔接过渡,并应 设置必要的指示、诱导标志及防撞等设施。【条文说明】城市道路规范采用机动车为对象的最小净高为4.5m;公路规范采 用道路等级为对象的净高标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的最小净高为 5.0m,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最小净高为4.5m。因此,与公路衔接的市区外 围的主要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最小净高宜取5.0m。当净高要求不一致时应 衔接过渡,制定交通管理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净高要求不同的城市道路之间,也应设置必要的限高标志和防撞设施等。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

    40、基本规定3.0.9道路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4对加铺罩面、冬季积雪的道路,净高宜适当预留。5对通行无轨电车 有轨电车 双层客车等其他特种车辆的道路,最小净高应满足车辆通行的要求。【条文说明】如双层公交车辆4.2m,消防车个别车高超过4m。道路下穿宽度较宽或斜交角度较大的构筑物时,其路面 距离构造物下缘任一点的高度均应满足道路净高要求。电力架空线、交通信号灯不得倾入道路建筑限界内,并 预留适当安全距离,以防超限车辆拉断电线或损坏信号灯设 施,而影响电网和道路的安全运行。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3基本规定3.0.10各级道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年限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级道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年限:对快速路

    41、、主干路,应为20 年;对次干路,应为15年;对支路,宜为10年15年。2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 计划通车年。【条文说明】设计交通量是确定道路等级、评价道路运行状态和服务水平的重 要参数。预测时应考虑远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口与岗位分布、出行 总量、机动车增长、路网条件、出行方式的影响,为道路车道数的定量分析提 供依据。在确定道路横断面车行道宽度时,远期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年限作为道 路设计年限的指标,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的规定一致。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相关内容参见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的规定。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

    42、范宣贯3基本规定3.0.11道路路线应避开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塌陷、地震 断裂活动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当不能避开时,必须采取保证道路安全 运行的有效措施。【条文说明】该条为防灾要求,应对道路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 调查、勘察,查清其对道路工程的影响程度。遇有不良工程地质路段应慎重对 待,视其对路线的影响程度,对绕、避、穿等方案进行论证比选。当受到规划、用地等因素限制难以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工程和管理措施。体现了“安全至上”的理念!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4总体设计对照原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为新增加的 章节内容,是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 第3

    43、.L4条“道路应做好总体设计,”的规定要求的内 容补充、延伸。本章共二节,“一般规定”、“总体设计要点”,写 法思路基本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重点是哪些道路或 交通设施需要做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内容?如何协调外 部 内部的关系?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4总体设计4.1 一般规定【3条】4.1.1 快速路、主干路、大桥和特大桥、隧道、交通枢纽应进行总体 设计,其他道路可根据相关因素、重要程度进行总体设计。【条文说明】明确了哪些道路和交通设施需进行总体设计。快速路(如采用高架、隧道、路堑、地面等道路型式)、主干路(如采用 主辅路断面布置、快捷路交通管理等型式)、大桥及特大桥、隧道、交通枢纽 等项目,

    44、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协调量大、工程较复杂,项目各专业之间、与 旁邻工程的关联性较强,该类工程应进行总体设计,做好总体布置方案,并要 求在设计文件中以一定形式表达出来。其他道路若涉及与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大型地下管线、城市景观等协 调,以及需要分段、分期设计的道路,可按相关因素进行总体设计。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4总体设计4.1 一般规定4.1.2总体设计应贯穿于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系统、全面地协调 道路工程项目外部与内部各专业间的关系,确定本项目及其各分项的 技术标准、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指标和设计方案,并应符合安全、环 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条文说明】明确了总体设计的要求。总体设计应

    45、贯穿于道路设计的全过程,做好每个阶段应完成的工作内容。总体设计强调项目的系统性、全面性。协调本项目与外部项目、社会、环境之间的内外关系,处理道路与桥梁、隧道、管线、交通设施、照明、绿化景观等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本项 目的工程范围、技术标准、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指标、道路型式、横断面布置 和总体设计方案,提出外部关联工程的衔接条件、设置要求、设计界面、配套 接口、会签认可、有关部门确认等内容。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4总体设计4.1 一般规定4.1.2总体设计应贯穿于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系统、全面地协调 道路工程项目外部与内部各专业间的关系,确定本项目及其各分项的 技术标准、建设规模、主要

    46、技术指标和设计方案,并应符合安全、环 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条文说明】明确了总体设计的要求。在实现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交通功能方面应达到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和可达性等;二是环境保护方 面要求道路建设应尽量减少对空气、声环境、生态及人类生活环境要素的负面 影响(如采取降低噪音、减少废气排放、防止水土流失等);三是资源节约方面要求道路建设应能有效利用土地、能源、人力等资源(如节约用地、减少拆 迁、少占耕土、降低能耗、原有道路或旧料利用等),符合绿色交通、低碳建 设的设计理念。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4总体设计4.1 一般规定4.1.3 总体设计应包

    47、括下列主要内容:1制定设计原则;【条文说明】设计原则作为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指导思想以及对总体设计方案 的评判标准,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1)对工程项目功能性品质追求的理念,如交通功能完善,满足应有的(或各 种)交通方式的需求;坚持一定的功能性技术标准,使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技 术先进性和高效合理的使用性能;2)满足规划思想,符合规划要求,使工程项目具有充分的规划依据;3)坚持工程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可能地满足各层次使用者的需 求;4)注重环境保护,体现资源节约,努力达到环境友好型的工程项目设计;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4总体设计4.1 一般规定4.1.3 总体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48、制定设计原则;【条文说明】设计原则作为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指导思想以及对总体设计方案的评判标准,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5)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达到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资源节省、安全可靠;6)根据需求逐渐增长的特点,采用近远期分步实施的方法,达到既满足使用 要求,又减少近期投资,使项目具有最大的性价比;7)注重道路景观协调,满足绿化指标要求;8)工程设计方案在征地拆迁、维持交通、施工方案等方面具有可实施性。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4总体设计4.1 一般规定4.1.3总体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制定设计原则;2明确道路性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条文说明】城市

    49、道路还是公路性质?道路的功能定位、服务对象与道路等级、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有 关,可根据其所处的区位、交通特性、区域环境来确定。服务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服务对象可分为客运交通、货运交通、客货运交通等。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4总体设计4.1 一般规定4.1.3总体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制定设计原则;2明确道路性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3确定技术标准、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指标;【条文说明】技术标准包括设计道路及相交道路的等级、设计速度、道路净空、铁路限界、航道等级与限界、荷载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抗震设防标准、安全 等级等,主要排水技术标准包括雨水设计重

    50、现期、径流系数、污水量等,并列 出采用的规范及标准。建设规模应根据预测交通量和建设条件综合确定,满足交通发展需求。在确定工程技术指标时,应注意地区特性与差异,精心做好路线设计;必 要时宜进行安全性评价,以保障行人和行车安全。因条件受限而采用规范的极 限值或对快速路线形组合设计有难度的路段,可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并采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4总体设计4.1 一般规定4.1.3总体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4确定工程范围、总体方案和道路用地,并协调与相邻工程的衔 接等;【条文说明】总体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经技术经济综合论证,提出推荐方 案,设计方案内容包括路线走向、道路型式、横断面布置、路段和重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宣贯课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