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数字创业学习:内涵、研究议题与展望_徐飞.pdf

    • 资源ID:455067       资源大小:797.3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数字创业学习:内涵、研究议题与展望_徐飞.pdf

    1、数字创业学习:内涵、研究议题与展望*徐飞綦成双(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上海200433)内容提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数据作为第五大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推动数字创业实践的潮涌。其中机会是数字创业活动的核心,但数字创业机会建构的过程研究仍然存在空白。在建构主义视角之下,作为能够塑造创业个体认知与组织决策的学习行为,对于推进机会创造有重要作用。本文聚焦于数字创业学习这一构念,通过整合建构主义理论与数字创业的相关研究,探索数字创业主体在机会建构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阐释了数字创业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并依循“影响动因学习行为机会建构”逻辑,探索性地提出了数字创业学习的相

    2、关研究议题。本文认为,特定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在塑造数字创业学习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数字创业行动者通过开展“在想中学”的认知学习和“在做中学”的情境学习推进数字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并基于经验学习实现对数字创业机会的适应性迭代。本文旨在进一步揭示数字时代建构主义机会观与学习观的互动关系,丰富创新驱动创业的微观机理研究。关键词:创业学习数字创业建构主义创业机会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5766(2023)03019217收稿日期:2022 03 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创业集聚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研究”(22CGL006)。作者简介:徐飞,男,

    3、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研究领域为高技术战略与创新创业,电子邮箱:xufei sufe edu cn;綦成双,女,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高技术战略与创新创业,电子邮箱:qi123923163 com。通讯作者:綦成双。一、引言数字经济作为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已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倾注动力,也为创新创业布局带来发展机遇。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不仅推动了开源创业和内容创业等创业者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数字创业组织的涌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与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 年只有 11%的创

    4、业组织从其数字化项目中获得可观价值,这凸显了组织的数字化焦虑现状。因此,从人工智能等数字能力中获益,不只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一项推进知识应用民主化的学习挑战。数字技术创新如何真正驱动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学者们从更加微观的视角出发做进一步思考。数字创业是通过对数字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识别、评估和创造机会,最终创造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Sahut 等,2021)1 的过程。由此可见,机会在数字创业活动中的角色举足轻重。为了打开数字创新驱动创业过程的解释黑箱,需要对数字创业机会进行深刻解析。相较于传统创业,数字技术改变了创业者发现和创造机会的方式,这表现在:第一,数字技术的分层模块化结构使得数字创业29

    5、1徐飞,綦成双数字创业学习:内涵、研究议题与展望机会具有可生成性(Yoo 等,2010)2;第二,数字技术的实时匹配性特征使得数字创业机会具有高度动态性(肖静华等,2020)3。因此创意想法得以在数字技术所架构的设备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内容层中独立涌现或任意组合,形成多样化的数字创业机会集。然而,现有关于解释数字创业机会建构过程的研究仍比较欠缺。鉴于此,本文试图做出对数字创业主体如何通过知识学习建构数字创业机会的微观解释。数字创业想法何以转化为可行的数字创业机会?本文认为,机会建构是涌现的过程,离不开创业行动者主观能动的学习行为(Bao 等,2020)4。具有新进入劣势的创业者和初创组织,为寻

    6、求自身知识供给与知识需求间的动态均衡而开展创业学习。通过学习,创业者得以在互动和经历中建构意义。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历程中,可持续、多元化的学习行为俨然成为创业行动者获取创业所需的工具性或新颖性知识,保持创新性和竞争优势,推进创业机会建构的重要手段。追溯创业学习现有研究,发现部分学者借鉴组织学习理论的既有框架探讨了组织层面创业学习(Dutta 和 Crossan,20055;李雪灵等,20136;Ziad 等,20177),而对于个体层面创业学习,仍存在多学科视角纷繁交叉的问题(张秀娥和赵敏慧,2017)8。创业学习研究尚且缺乏综合性知识框架。尤其在数字技术发展的新情境下,现有研究难以全面系统

    7、地把握创业学习在数字时代的准确内涵和研究议题。因此,开展数字创业行动者的学习行为研究有其必要价值。鉴于此,本文首先对这一主题下的零散文献进行识别与综合。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Elsevier、EBSCO 数据库作为主要检索数据源。检索方式为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精确检索,并确定检索式为:数字(digit*)O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O 区块链(blockchain)O 大数据(big data)O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O 移动通信(mobilecommunication/5G)O 云

    8、计 算(cloud computing)AND 创 业(entrepreneur*)O 新 创(newventure*/start-up*)AND 学习(learn*)O 知识(knowledge)O 认知(cognition)。经过对文献整体内容的仔细审查,结合研究情境和期刊质量进行文献排除后,本文有以下三点发现:第一,从学科视野来看,数字技术与创业学习这一研究课题正在近 5 年间(20182022 年)引发商学(管理学、创业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学科学者的研究兴趣;同时,主流管理学与创业学刊物(如 JB、SBE、MIS、JBV、SEJ)开始关注这一研究领域。刊物发文被引频次有迅速增长态

    9、势(如图 1 所示),说明数字技术与创业学习的相关研究正逐渐进入主流视野。第二,从研究情境来看,依据数字技术的不同类型对文献进行归类,发现大量研究聚焦于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关注数字平台网络效应下的知识流动与溢出(Antonelli 和 Patrucco,20169;Srinivasan 和Venkatraman,201810;Browder 等,201911;Malgonde 等,202012)。同时围绕人工智能等数字基础设施 的 研 究 增 多,关 注 组 织 内 部 知 识 的 协 同 与 治 理(Calvard,201613;Shrestha 等,202114)。第三,从理论基础来看,部

    10、分学者立足知识基础观,基于知识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显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隐化(internalization)的 SECI 模型进行细致探讨(Faraj 等,201615;Ben Arfi 和 Hikkerova,202116),也有学者立足组织学习理论,基于直觉(intuiting)、解释(interpreting)、整合(integrating)和制度化(institutionalizing)的 4I 多层次组织学习模型进行拓展研究。总体而言,在现有数字技术与创业学习的研究中,创业机会往往作为整体性概念伴随其中,但尚

    11、未被细致深入地讨论,鲜有文献从机会建构的动态视角整合数字创业知识的获取与转化过程。综上所述,数字创业学习相关探讨尚且处于实践领先于理论研究的现状,经典框架对于解释数字创业中微观行为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斟酌。鉴于机会建构在数字创业中的突出角色,本文试图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对数字创业微观行为的研究中,以期整合与揭示数字创业机会建构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完善数字创业的现有研究。本文在提炼数字创业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内涵之外,依循“影3912023 年 第 3 期响动因学习行为机会建构”逻辑,探索性地提出数字创业学习的相关研究议题。进而丰富数字技术对个体认知与组织决策的影响研究,深化数字情境、经验认知与行为互动在

    12、创新驱动创业的微观过程中的融合研究,推动建构主义思想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图 1研究议题下主流期刊发文被引频次统计资料来源:作者整理二、数字创业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界定鉴于数字技术对于创业的深刻影响,数字创业学习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如此,现有研究仍缺乏对这一概念的深入探讨,有待形成明确和系统性的研究范式。1 数字创业学习的理论基础对数字创业学习的探讨需要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理论发端于早期的知识社会学,主张个体通过行动和互动创造共同现实的社会化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的原理在于人类认知功能的适应性和能动性,即知识能够被社会个体主动加工而非被动接受,这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作用。作为建构主

    13、义思想的两大代表性理论,结构化理论和意义建构理论均强调社会环境与个体认知的相互作用。可以见得,建构主义理论是一门整合社会学派与认知学派的社会科学。建构主义作为解释数字创业学习理论基础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构主义机会观主张富有能动性、创造性和修正性的机会生产过程。根据社会学派的观点,创业是一种社会活动,创业行动如何演进本质上关注的是创业机会的涌现,以及创业行动者如何与社会环境中的多主体互动以实现对机会的建构。相较于传统的创业机会,数字技术的分层模块化和实时匹配性特征,使得数字创业机会瞬息万变(肖静华等,2020)3,更加具有跨边界性、共享性和可拓展性。因此数字创业行动者的机会

    14、建构具有相对多样的组合可能和无限的延伸空间(郭润萍等,2022)17。数字创业者借助数字技术开展更广泛的社会互动,并将头脑中的数字创业想法(机会雏形)落地为数字创业产品与解决方案(可行机会集)。第二,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渐进、持续和反复迭代的知识学习过程。根据认知学派的观点,创业是一种学习过程,是创业行动者在总结自身经验基础之上,通过有效的知识积累和行为试错,更新心智模式和战略决策的认知建构过程(Deakins 和 Freel,1998)18。相较于传统的知识学习,数字技术的开放性和连通性使得数字知识来源更加广泛多元,知识流动更加低成本(Nambisan,2017)19。因此数字创业行动者的认知

    15、建构意味着在一定程度突破基于先前经验和知识的认知框架,需要动态适应、快速调整并科学决策。第三,建构主义理论强调通过学习建构机会。学习的目的在于创造意义而非获得意义,相491徐飞,綦成双数字创业学习:内涵、研究议题与展望较于被动的机会发现,学习行为更加关注如何推进主动的机会创造。在创业活动中,组织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创造有利机会(Corbett,2017)20。创业学习有助于增强创业主体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建构新的机会认知框架,提升其发现机会空白的能力(Barnett 等,2020)21。但学习作用的发挥受具体情境的影响,有学者发现,在新兴经济体中,学习对于帮助创业组织识别机会有更加

    16、重要的作用(Bao 等,2020)4。而在数据要素集聚情境下,数字技术的发展将创业学习推向了数字化机会认知与数字化能力延展的新窗口(Autio 等,2018)22。数字技术加速了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创业机会识别及开发过程,降低了创业的学习成本和资源获取门槛(余江等,2018)23,提高了创业过程中多主体价值共创和机会动态迭代水平,推动了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社会建构(Sussan 和 Acs,2017)24。因此,学习行为研究在新情境下所涌现出的内涵值得引起学者们进一步思考。2 数字创业学习的内涵界定数字学习俨然成为行动者获取认知线索和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学者们将数字学习界定为数字化信息和知识被选

    17、择、加工、内化为个体心智模式或认知图式,并转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Sweller,2020)25。数字化知识的演进呈现碎片化、个性化、泛在性、即时性、沉浸式等特征,显著影响个体对于记忆、知觉、思维(如概念、推理)以及信息表征形式(如言语、图示、认知地图)等内容的加工过程。数字学习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从基本的文本图像组合到动态媒体(如视频、动画),再到依托于平台的交互式媒体(如互动游戏、学习社区),最后到数字基础设施(如物联网、机器学习、区块链)四个阶段。数字学习推动技术应用社会化,支持学习者突破时间、地域和社会等级限制,推进社会包容发展和共同富裕(Suseno 和 Abbott,2021)26,因此

    18、对个体认知塑造乃至社会制度变革具有重要影响(Geissinger 等,2019)27。目前认知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学者对个体行动者的数字学习关注较多,而在创业学范畴,数据要素也正在促使创新创业行为更加动态复杂(魏江等,201428;蔡莉等,202129)。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创业行动者,与一般学习者不同,创业群体的学习行为往往伴随着对创新创业机会的建构。参照余江等(2018)23 对于数字创业的界定,本文首先从广义与狭义视角对数字创业学习的相关维度进行区分,以帮助理解数字创业学习的内涵。第一,在学习主体方面。广义的数字创业学习主体指代借助数字技术进行知识积累的全部创业者

    19、、创业团队和创业组织,而狭义的数字创业学习主体指代数字创业者、数字创业团队和数字创业组织。学习主体被要求以高能动性和即兴性,推进数据要素向新知识的转换(Nambisan,2017)19,在知识快速更新中拓展经验局限,以有效应对创业机会建构中的不确定性(Hull 等,2007)30。第二,在学习对象方面。广义的数字创业学习对象指代通过数字媒介所连接的他人,如用户、同行、投资人、行业专家等利益相关者,而狭义的数字创业学习对象还指代能够进行数据训练与算法模拟的数字基础设施,如人工智能等。学习对象从人延展到机器,从本地创客社区延展到全球网络(Browder 等,2019)11,涌现出多元化、大众化和无

    20、预定义化等特征,数字生态组织形式下跨平台跨部门的集体智慧优势被放大(Maciuliene 和Skarzauskiene,2016)31。第三,在学习条件方面。广义的数字创业学习机会衍生于泛在的学习环境,而狭义的数字创业学习机会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环境。依托开放的在线社区等,创业者获得学习机会,学习成本降低(Srivastava 和 Shainesh,201532;Ascensin 等,202133),但数据要素和数字基建投入为数字初创组织带来一定创新成本(Merendino 等,201834;杨祎等,202135)。第四,在学习方式方面。广义的数字创业学习方式以数字技术作为手段支持,人与人

    21、之间发生知识或情感的互动(Schou 等,2021)36,而狭义的数字创业学习方式以数字技术作为要素参与,人与机器之间实现经验与算法的融合(Faraj 等,2016)15。在人际互动和人机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数字可供性支持知识溢出和价值共创的“社会化”(Ben Arfi 和 Hikkerova,2021)16,进而实现知识价值最5912023 年 第 3 期大化。本文聚焦于狭义的数字创业学习,旨在探讨行动者在数字创业机会建构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回溯现有研究,学者们已经围绕多媒体学习环境下的认知研究(Mayer,2014)37、认知情感研究(Plass 和 Kaplan,2016)38,以及数字学习

    22、环境下的认知情感社会研究(Schneider 等,2021)39 等进行了相关探讨。并且这一探讨正在延伸到创业领域,如 Shepherd 等(2021)40 提出连接创业者的认知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社会机制;单标安和鲁喜凤(2021)41 主张在数字创业情境下重新思考上述构念间的关联。因此,本文认为数字创业学习的内涵应具体包括以下三点:第一,认知建构。数字环境中多种要素的高交互性和机会的转瞬即逝,要求数字创业行动者转换心智图式,动态适应不确定性和风险性(Nambisan,2017)19。数字技术作为手段和要素重塑行动者的创业活动,帮助改变、优化其基于先前经验和知识的机会决策(Duan 等,2019

    23、)42,实时更新认知体系、注意力配置和行为动机。第二,社会互动。开放的数字社区和平台生态使得知识互动趋向公共性,可挖掘或可编排的社会资源线索增多,数字创业者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机会共创共享的热情更为高涨(Elia 等,2020)43。同时,数字创业者嵌入到广泛的非正式关系中,沉浸式地刻画数字身份,与其他个体行动者,甚至数字智能在互动中建立支持、信任等情感联结,激发自我意识(Neider等,2019)44 和群体意识(Bodemer 等,2018)45。第三,场景行动。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人的经验可以被推演为数据模型,并匹配适应不同场景的算法训练(吴小龙等,2022)46,从而快速响应用户等利益相关者

    24、的需求变化(Malgonde 等,2020)12,最终融合优化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有效行动决策。在此过程中,应用于各种场景的创业想法不断被验证与迭代,经验的获取与转化往复循环,形成推动数字创业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的内生动力。因此,本文认为数字创业学习可以被界定为:受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影响的数字创业主体,在适应性整合先前经验和后天知识的认知建构过程中,既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支持,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互动实现知识的积累与共创,又以数字技术为要素参与,通过需求驱动的场景行动实现知识的验证与耦合,最终推进数字创业机会识别、开发、迭代的学习行为。三、数字创业学习的研究议题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创业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

    25、动,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所以创业活动具有情境适应性和认知导向性(Mitchell 等,2007)47。机会创造是数字创业活动的核心,而学习是对机会创造的微观解释。根据刘志阳和许莉萍(2022)48 所提出的“情境思维行为结果”框架,本文依循“影响动因学习行为机会建构”逻辑,在剖析触发数字创业学习行为发生的情境与认知动因的基础上,系统性回答“数字创业主体如何通过学习行为实现机会建构”这一议题(如图 2 所示)。知识的获取与转化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具体情境,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在塑造行动主体的学习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吕迪伟等,2019)49。1 数字创业学习行为影响动因研究(1)外部环境。外部环境面临“技

    26、术市场制度”三元机会窗口,即技术进步、市场变革和制度创新为数字创业学习的发生提供可能。第一,技术机会窗口。数据要素作为核心引擎,推动数字工件、数字平台和数字基础设施等技术的进步。具体而言,数字工件嵌入在数字产品或服务中(Nambisan,2017)19,例如应用程序、电子芯片、软件开发工具包等,具有开放性、可交互性和可重编程性(Kallinikos 等,2013)50。数字平台是由多成员参与联系的一组数字资源,促进围绕整合不同层次产品或服务的知识创新与价值创造活动。数字平台架构的出现是数字技术和创新流程产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例如电商平台、在线社区和开源平台等,具有通用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冯军

    27、政等,2021)51。而数字基础设施是能够提供协作或计算能力的数字技术工具和网络系统,被广泛691徐飞,綦成双数字创业学习:内涵、研究议题与展望应用到创业企业和转型企业智能化发展中,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 网络和 3D 打印技术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了创业活动的广泛化(Aldrich,2014)52,使得创新创业网络在资源汇聚上的广度得到极大拓展。第二,市场机会窗口。数据要素推动市场环境的变革,市场创新驱动创业行动者通过数字创业学习创造生产要素的新价值。首先,知识创造的市场氛围。市场鼓励配置更多数字化技术开发与转化的科研机构、技术人员等,能帮助数字创业者整合创业

    28、知识,编排核心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激活数字经济时代创业精神(Acs 等,2008)53。其次,转型升级的市场需求。金字塔不同层级的用户需求,如金字塔底部的 BOP 群体需求,驱动创业者对更多市场机会的认知。因此数字创业行动者需要充分结合对具体市场实践的考虑。最后,创新的市场交易形态。以数据交易所设立为典型的市场创新,在一定程度改变传统市场的竞合关系。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数据在市场中的流通,推动了学习行为在生产性市场(流程端)和创新性市场(价值端)的有效开展(周晓雪和崔淼,2022)54。第三,制度机会窗口。数据要素推动制度环境的创新,制度创新驱动创业行动者通过积极的数字创业学习获取合法性。首先,

    29、规制制度。旨在促进或规范数字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如平台反垄断法)影响创业行动者的学习行为。适当的政府政策规制拓展了数字创业学习的包容性和主动性(张勋等,201955;Mohsen 等,201956),但强监管成本也可能加大对数字创业学习失败的预期。其次,价值规范。旨在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社会价值观和信任文化影响创业行动者的学习行为。文化心理学认为已有的价值规范(如宗族文化)会通过内化效应和示范效应影响创业者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风险规避态度(Abubakre 等,2021)57。最后,文化认知。旨在提供数字创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认知体系建构影响创业行动者的学习行为。现有研究表明创业行动者的认知能

    30、力直接受到地区教育体系,特别是数字化商业教育体系的质量影响(De Clercq 等,2013)58,显著改变创业者的数字技术素养和学习信念,拓展创业机会识别的路径,变革判断机会可行性的能力。(2)组织情境。第一,组织设计。数字创业团队中成员背景的互补性越强,或者组织架构越扁平,越可能打破不同层级间个体学习的壁垒,加速数字知识在组织内的流动性。此外,用户作为新兴产业知识来源正在显示重要价值,组织对目标用户组合的设计(如目标用户的类型和数量)也会影响数字创业学习发生的阻力(Denoo 等,2022)59。第二,绩效反馈。数字创业组织学习行为的开展受到初创组织绩效反馈的影响。组织对于绩效的反馈与其学

    31、习承诺、开放心智和共同愿景等组织文化价值观以及组织注意力分配有关。研究发现数字创业活动的绩效反馈影响了创业主体在未来所采取知识搜索活动的广度、深度和远度(yan,2019)60。第三,组织社会网络。数字创业组织内部成员的知识网络多样性推动内部知识共享,关键决策者(如高管团队、董事会等)与外部伙伴在竞合关系中建立的社会网络关系(如个人、商业、政治关系),对拓宽数字创业知识集,改变数字创业机会信念有显著影响。(3)环境感知。第一,不确定性感知。环境不确定性是可以被个体所感知的主观存在。当技术创新和市场供需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时,学习行为可以成为帮助数字创业者降低风险的有效路径。研究表明信息行业或数

    32、字平台发展的成熟度、竞争度会影响创业组织对不确定性的感知,进而影响其学习的偏好(Klingebiel 等,2022)61。第二,社会认知。个体行为、认知和环境因素三者构成持续动态的交互关系。社会认知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意图与行为、外部环境中机会与威胁的感知与判断。学者发现在以“熟人社会”为特征的乡村地区,电商行业的数字创业学习成为具有响应性和模仿性的行为(张樹沁和邱泽奇,2022)62。第三,合法性认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同行间模仿成为获取行业合法性资源的重要手段,组织通常会观察同群企业的技术创新策7912023 年 第 3 期略并做出类似反应。因此数字创业与数字转型行为可能表现较强

    33、的同群效应(张国胜和杜鹏飞,2022)63,这意味着数字创业主体将有较大动力进行跟随学习。(4)个体认知。第一,先前经验。创业者先前经历所积累的社会网络和人力资本可降低创业学习中的壁垒,完善个体知识体系。创业者与数字化和信息化相关的,成功或失败的先前创业经验、管理工作经验、行业经验以及学术科研经验(陈逢文等,2020)64,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经验学习在数据要素向创业知识转化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个性特质。数字技术的渗透放大了创业者个性在学习中的效用,包括数字创业者的创业情绪、角色身份认知等。其中创业情绪包括创业伊始的创业激情和创业警觉性、创业进行中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创业韧性等。个人特质同时也是社会

    34、建构的产物。角色身份认知包括创业者的自恋形象以及对个人数字创业身份的社会认同和自我归属感等(Vershinina 等,2022)65。第三,行为动机。数字创业个体和组织参与在线平台的动机多种多样,包括经济动机、合法性动机、思想观念动机和知识学习动机等(陈光沛等,2021)66,不同动机对数字创业者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动性有差异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议题:议题1:数字创业学习的发生受到特定的客观环境(外部环境和组织情境)以及主观认知(环境感知和个体认知)的共同影响。接下来,通过整合建构主义机会观与学习观,探讨数字创业行动者在机会建构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借鉴学者们对于技术创业过程和组织创业学习阶段

    35、的既有研究(Elia 等,201667;Cope,200568),数字创业机会建构的动态过程将涉及数字创业机会识别(包括数字创业意愿形成与数字创业机会发现),以及数字创业机会开发(包括数字商业模式建构和数字创业组织成长)两大阶段。同时,作为对创业机会建构过程的延续,数字创业机会迭代能够实现对既有机会的修正或升级(Wood 和 McKinley,2017)69。因此,下文将分析数字创业行动者如何通过开展“在想中学”的认知学习和“在做中学”的情境学习实现对数字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开发,并在此过程中利用经验学习实现对数字创业机会的适应性迭代。2 数字创业认知学习与机会识别研究在数字创业组织成立前期,数字

    36、技术主要作为手段影响创业者个体意志。对数字创业知识的观察与积累使得个体开始面临基于固有经验的认知冲突,逐渐打破经验惯例,而后通过广泛的互动学习,个体之间、个体与数字智能之间实现知识流动与共创。行动者的思维、情感和认知模式发生改变,最终促进对数字创业机会的识别。第一,泛在式观察学习。在这一阶段,数字创业个体处于对知识的单向吸收状态。就预创业行动者而言,个体自身的数字学习经历和数字环境响应对塑造数字创业认知,改变认知偏差有重要作用。这表现在数字技术工件和移动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持下,预创业个体通过对数字知识学习和数字环境中主体行为的观察学习,积累知识,改变认知图式,数字创业意愿由此被激活或加强。现有研

    37、究认为,泛在式观察学习主要有两条发生路径:一方面,高校数字化教育和网络泛在学习。大学阶段的商务分析、人工智能课程等公共数字学习资源对年轻创业者树立创业认知和培养数字技能有显著促进作用(Nadeem,2020)70。同时计算机多媒体应用程序(如 MOOC 等)等虚拟环境中的个性化数字知识资源,为创业行动者开展即时性、碎片化的替代性学习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对数字环境中主体行为的泛在观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创新环境中,预创业行动者向同行学习,观察与模仿其他主体的数字化行为,从中识别有利的创业机会,明确数字创业信念(Siachou 等,2021)71。在此过程中,后发数字创业者向头部在位者展开的模仿式与

    38、获得式学习,为其自身的生成式创新奠定基础。研究表明 BOP 地区群体间对于电商创业行为的观察学习(张樹沁和邱泽奇,2022)62,在匹配数字创业认知中有显著意义。891徐飞,綦成双数字创业学习:内涵、研究议题与展望第二,互动式替代学习。在这一阶段,数字创业个体处于与外界的双向知识互动状态。就创业者而言,数字化知识的社会嵌入性和价值溢出性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其可配置资源和注意力的有限性,促进对数字创业机会的识别。这表现在以开放平台和数字智能支持下的社会互动,对创业者重组知识、更新认知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现有研究认为,互动式替代学习主要有两条发生路径:一方面,支持成员交流与价值交换的内容社交平台(如

    39、知乎、抖音、eddit 等)。基于数字可供性,在线社区、社交媒体等开放式数字内容社区,在助力创业者知识创造(Phang 等,2015)72、获取社会支持、整合集体智慧(Dejean 和 Jullien,2015)73、加强机会信念(Pidduck 等,2021)74 等方面展现出优势。作为具有影响力的非正式社会领域,内容社交平台支持数字创业者与具有不同隐性知识的个体(如用户、同行、潜在投资者等)实时对话,寻求知识互动与情感共鸣,在此过程中不断获取关于数字创业想法和创意原型的验证、反馈,并进行更新、重构(Meurer等,2022)75。另一方面,支持互补知识开发的开源社区平台(如 Github

    40、平台、Linux 中国等)。开源社区作为技术开发者创意实现和创新迭代的关键情境(Soto-Acosta 等,2014)76,为应用软件和互补软件的开发提供创客互动空间(Troxler 和 Wolf,2017)77。在新兴技术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数字创业者不仅依托平台与其他创客互动,而且依托与数字智能的互动来优化同用户需求(如创意想法、技术功能、原型设计及商业模式偏好等)相关的知识图谱,从而识别可行性创业机会(Frey 等,2011)78。由此可见,在数字创业机会识别阶段,数字技术支持创业行动者融入泛在的学习环境和开放的社会互动关系。来源于不同主体的数字知识进行快速扩散和集成,新的知识源得以不断再

    41、生成。泛在式观察学习和互动式替代学习作为两种“在想中学”的数字创业认知学习方式,通过建构认知地图、进行迁移类推实现对数字创业想法的形成和修正(Leatherbee 和 Katila,2020)79。具体而言:第一,建构认知地图。数字创业者接受数字化教育,获取多渠道的数字创业学习资源,这迎合数字创业者进行创业知识搜索的需求,强化数字创业机会创造的信念。同时,借助数字智能的知识学习促使创业决策者认知模式改变,将注意力配置转移到更加需要灵活性、判断力和创造力等隐性知识的创业活动中,提升其对高价值和战略性工作任务的关注(Kaplan 和 Haenlein,2020)80。第二,进行迁移类推。数字创业者

    42、参照自身、团队和同行等利益相关者的过往经验,对现有数字创业想法进行部分调整和完善。对成功或失败事件的有效类推,帮助数字创业行动者生成匹配多种创业机会的新知识。一定程度上克服个体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约束,优化数字创业想法和创意原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Shrestha 等,2021)14。因此,本文提出以下议题:议题 2:在数字创业机会识别阶段,数字创业个体/团队通过泛在式观察学习和互动式替代学习实现“在想中学”,形成并修正数字创业想法与创意原型。3 数字创业情境学习与机会开发研究在数字创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数字技术主要作为要素应用到创业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中。创业组织在不断地实践和试错过程中,对数字产

    43、品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进行场景化的探索与开发。数字创业组织内部以及组织间通过合作持续整合与内化数字规范,最终促进对数字创业机会的开发。第一,启发式试错学习。在这一阶段,创业行动者逐渐发展成为组织,将数字知识应用外显化,以实现组织知识验证。面临新生劣势的数字初创团队,开始进行围绕数字创业资源编排、数字化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开发的数字商业模式建构活动。他们从创新型平台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境化启发中不断试错,累积经验,获取竞争优势。现有研究认为,启发式试错学习主要有两条发生路径:一方面,支持双边或多边交易的创新型平台(如拼多多、COSMOPlat 或其他自建平台等)。创业组9912023 年 第

    44、3 期织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消费端和工业端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反复训练分析,动态打靶用户个性化和实时化需求(Malgonde 等,2020)12,实现对最小可行性产品的持续验证。在不损害竞争差异化前提下,参与者依托平台开发内外部关系和资源整合能力(Srinivasan 和 Venkatraman,2018)10,进一步推动用户导向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Andersson 和 Mattsson,2015)81。另一方面,建设场景匹配的数字基础设施(如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驱动场景化变革,如体验场景化、服务生态化、运营数字化、业务敏捷化等,要求数字创业组织在实践中不断迭代试验,以完成与动态情境

    45、相适配的学习行为。在围绕确定和不确定化场景的情境适配学习中,数字技术帮助组织快速预测并动态迭代基于数据学习的知识发现,探索有益于合理且可持续价值分配的创新商业模式(Davenport 和 onanki,201882;Ghasemaghaei,201883)。因而创业组织可以从不同学习情境中受到启发,以动态调整对数字创业机会的开发。第二,嵌入式合作学习。在这一阶段,创业组织通过嵌入数字规范,将数字知识的价值内隐化,以实现组织知识耦合。嵌入式合作学习与组织成员的信念和行动模式相关。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支持下,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帮助突破组织内部惯例的藩篱,建立基于能力和关系信任的商业生

    46、态(朱秀梅和刘月,2021)84,提高创业组织成长的可持续性和互利规范性。现有研究认为,嵌入式合作学习主要有两条发生路径:一是跨功能团队的“人与人”合作。区块链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颠覆基于“分层、分权和分工”的传统组织形态,催生基于“共创、共治和共享”的分布式自治组织形态,有助于建立支持跨功能团队合作的扁平化、虚拟化平台生态组织。在这种协同模式下,价值共创关系涌现,多主体间的嵌入式合作学习成为赋能数字创业机会集涌现的重要方式(Chalmers 等,2021)85。二是团队内部的“人与机器”合作。在团队成员间建立对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协同和信任关系是这一阶段的关键。组织内部需要加强数据管道、

    47、算法开发和民主化应用能力,培养创业行动者协同逻辑推理与机器学习的整合决策的能力,注意力配置导向长期战略的能力,以及延伸学习范围、探索新创业知识领域的能力。同时,数字创业机会的开发是一种集体行动。从人力资本治理的角度来看,那些不能及时高效学习的成员将被组织淘汰。这说明规模化的组织转型要跳出技术部门的狭隘视野,需考虑组织内其他部门在数字转型学习中的适应性(Kamalaldin 等,2020)86。由此可见,在数字创业机会开发阶段,数字初创组织需要克服新创弱性,结合精益创业的原则获得持续性成长。数据要素要转化为对组织有价值的新知识,考验的是创业行动者如何通过新旧知识的交互实现组织内数字意义的建构与调

    48、整。启发式试错学习和嵌入式合作学习作为两种“在做中学”的情境学习方式,通过试错、试验和拼凑方法实现数字创意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迭代落地(Leatherbee 和 Katila,2020)79。具体而言:其一,试错方法。数字创业组织开发数字化产品解决方案的诸多备选集,即潜在机会集,在不断地匹配用户需求的试错调整过程中积累经验,直至开发满意的最小可行性产品。其二,试验方法。通过大规模自然试验,数字创业组织对多样化产品方案进行商业可行性验证,使得产品能够随环境和市场变化进行即时升级,缓解数字创业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失败风险。其三,拼凑方法。依靠数字技术的分层模块化特征,数字创新能够有丰富的组合可能。数字创业

    49、组织灵活编排手头数字资源,重新组合现有方案,在某一确定的贡献领域内连续开发数字创业机会。因此,本文提出以下议题:议题 3:在数字创业机会开发阶段,数字创业团队/组织通过启发式试错学习和嵌入式合作学习实现“在做中学”,验证并优化数字创业产品与解决方案。4 数字创业经验学习与机会迭代研究贯穿在数字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两个阶段的始终,数字创业行动者需要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持续性的反思、忘却和前瞻学习,主动遗忘无价值知识并不断生成获得新颖知识的动力,从而002徐飞,綦成双数字创业学习:内涵、研究议题与展望将已有经验转化为可用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对数字创业机会的迭代。第一,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鉴于数字创

    50、业环境的复杂多变,数字创业行动者需要不断反思先前的数字化经验,实时更新认知图式。首先,从经验改变的来源来看,开放式数字平台为创业主体与同行、投资者、用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即时互动提供可能。外部知识帮助创业主体不断完善基于自身行动经验下的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洞察与反思,推进对数字创业机会的调整。同时,数字智能吸收大规模的人类知识和经验,通过持续学习与纠错实现生成式内容创新。这些生成式内容也正在成为帮助数字创业主体打破局限、反思不足的动力。其次,从经验的属性来看,不论是应用程序的上架或下架,数字商业模式的成功或失败,当数字创业活动的表现低于或高于预期时,数字创业主体需要对绩效表现做出迅速的思考与行动反馈。


    注意事项

    本文(数字创业学习:内涵、研究议题与展望_徐飞.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