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基于云模型的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价_徐步朝.pdf

    • 资源ID:381829       资源大小:2.07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基于云模型的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价_徐步朝.pdf

    1、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基于云模型的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价徐步朝席敏(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作为一种创新型碳市场融资手段,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在为企业提供授信支持的同时,其在试点中日渐凸显的风险也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分析该业务的风险及形成机理并对其风险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商业银行加强风险应对,促进该业务良性发展。文章通过走访咨询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制定了一套该业务风险评价指标,基于多人决策的层次分析法为各评价指标赋予权重,继而通过云模型综合评价方法量化业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整体风险水平适中可控,质押企业经营状况、碳汇交易

    2、市场完善程度、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是导致业务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亟需多方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创新碳金融产品,增强商业银行对新型权利质押贷款违约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关键词:碳金融;林业碳汇质押贷款;风险评价;云模型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740(2023)03-0031-08收稿日期:2023-01-09作者简介:徐步朝,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供职于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席敏,现为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化,金融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方式正不断创新。2021年7月

    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规范与完善,碳排放权的商品属性不断增强,金融机构的碳金融业务逐步展开。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是为拥有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从事林木培育种植或者管理活动的中小企业专门设计的新型权利质押贷款业务,是目前国内碳交易市场上极具发展潜力的金融工具之一。与碳配额质押融资不同,碳汇质押贷款是用于鼓励减排的补充机制,具有授信范围广、成本低、还款灵活的优点。质押企业以未来的碳汇收益权设定质押来获得融资,再以植树造林产生的碳汇收入和经济收入作为主要还款来源,贷款额度与还款期限可根据项目运行、减排量产出等具体情况灵活设置,既满足了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又可防止企

    4、业因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植被面积减少,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碳市场起步较晚,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而林业碳汇项目会受到国家政策、项目类型、经营周期和认证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不可控因素较多,风险复杂多样。出于成本收益权衡的考虑,现阶段参与该业务的银行仍较少,已发放该种新型权利质押贷款的银行也面临着后续价值评估难、资金监管难、质权回收难等问题,相关金融风险防范福建金融FUJIAN FINANCE绿 色 金 融31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重点有待进一步厘清。结合商业银行开展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的实践经验,解析风险来源因素,建立相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该种新型权利质押贷款业务的风

    5、险,探讨商业银行防范和缓释碳资产质押融资风险的有效措施,对于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创新和碳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一)商业银行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发展相关研究。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作为一项创新型碳金融产品,目前与其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自2021年7月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我国第一个林业碳汇国家标准 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 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林业碳汇交易市场逐步完善、交易品种日趋丰富、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林业碳汇项目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商业银行纷纷探索开展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无论从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碳金融市场良性高效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引导企业科学合理配置碳

    6、资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角度,将林业碳汇收益权作为融资担保都具有积极意义(张冬梅,2015)。从商业银行的业务实践看,2014年起广东、福建、上海、北京等地相继为拥有CCER的涉林企业提供了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融资服务,企业所获资金主要用于环境修复、碳汇造林、企业绿色运营等方面(雷英杰,2021)。质押定价的方式主要以八个碳交易试点市场价格的加权平均价作为基准价,再按照适当的质押率折算质押价格。考虑到CCER价格与碳配额价格的关联性、市场价格波动率、项目与企业的经营周期等因素,有的商业银行还设置了安全的估值区间,为融资企业制定更为灵活的质押方案(巴曙松等,2022;蔡顼,2022)。但也存在林

    7、业碳汇相关的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的问题,这导致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出现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价值评估不专业、林业碳汇市场定价机制不健全、质权价值波动和变现困难等问题(雷英杰,2021),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发展。(二)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相关研究。从性质上看,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是一种典型的新型权利质押贷款业务,其面临的风险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权利质押贷款业务风险,也包括其自身特有的风险。权利质押贷款业务普遍存在质权确认法律依据不足、权利价值难以评估、银行质权难以实现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违约风险。新型权利质押贷款业务风险成因主要包括新型

    8、质押标的物估值困难、缺乏可转让性、新型权利质权实现困难等(李俊,2008)。根据质押物类型的不同,贷款的主要风险点也会有所不同,如以收益权为标的的质押贷款的主要风险点为法律风险与操作风险(杨湘玲,2008),以碳资产作为质押标的的贷款业务风险主要包括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与政策风险(樊震宙,2017),以林业碳汇权为担保进行融资的贷款主要面临着自然风险、人为风险、市场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张冬梅,2015)。同时,由于该种贷款的质押标的资产为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项目的收益权,其质押物资产状况还会受到林业碳汇项目风险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于林业碳汇项目风险的研究主要分为定性与定量分析。国

    9、外学者认为政策风险和管理风险是林业碳汇项目面临的最主要风险(MohammadS.Mojtahedi et al.,2010;John Pearson,2020),国内学者根据碳汇造林项目生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得出其预期收益主要受到政策风险、自然风险、人为干扰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的结论(陈铭昊等,2021)。在林业碳汇项目风险测度上,国内学者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三角模糊数、结构方程等方法,对其风险进行量化并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绿 色 金 融金 融福建FUJIAN FINANCE32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认为在碳汇林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来自于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金婷等,202

    10、1;陈铭昊等,2021)。综上可见,关于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模式、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关于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对新型权利质押贷款业务的研究中,针对以股权、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和农村土地经营权作为质押物的贷款业务研究成果较多,而以碳汇、碳配额等碳资产的收益权为质押标的的相关研究较少;已有的关于新型权利质押贷款业务风险的研究,从企业信用风险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偏多,而结合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压力持续加大的实际,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因此,本文拟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的实践,识别该项贷款业务风

    11、险因素,构建该项贷款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云模型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该项贷款业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三、研究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一)研究设计。本文主要采用风险评价方法中的风险因素分析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风险影响因素加以罗列,梳理风险来源,结合专家访谈结果进一步判断识别风险转化条件和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然后基于系统性、科学性、代表性及可操作性原则,建立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对商业银行权利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价模型的补充,最后利用模型计算风险发生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并进行风险评价。在模型的选择上,首先采用多人决策的层次分析法识别风险因素并对其重要程度进行量

    12、化,计算得出各因素的权重;继而发挥云模型能够兼顾信息中的随机性、模糊性和不可预测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层次分析法下主观性较强的缺陷,综合计算得出较为客观准确的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价结果。(二)风险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专家访谈结果,以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分别从“宏观环境金融机构质押物标的”的维度,构建了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因素的层次模型。建立的风险指标体系的第一层为目标层A(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因素);第二层为准则层B(包括B1、B2、B3共3个指标);第三层为指标层C(包括C1,C2,C12共12个细分指标)。图1CCER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价

    13、指标体系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因素A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宏观因素B1金融机构因素B2质押物因素B3商业银行权利质押贷款管理制度落实情况C8权益质押相关制度规范C2低碳减排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变化C3碳汇林权属争议程度C1评估机构的权威性与诚信度C6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率C4碳汇估值技术的完善程度C5碳汇交易市场完善程度C9商业银行权利质押操作规范程度C7碳汇价格波动程度C10质押企业经营状况C11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C12福建金融FUJIAN FINANCE绿 色 金 融33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限于篇幅,各判断矩阵及权重向量的表达式在文中不再列示。四、业务风险评价(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各指标主

    14、观权重计算。本文采用多人决策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最大限度地克服单个专家对指标重要性判断的主观片面性。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邀请8位来自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从事权利质押贷款业务与风险管理相关工作的专家,依据自身工作经验和职业判断,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12个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再利用传统的九级标度法,将专家的判断术语进行定量化处理,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出各指标的主观权重。1.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指标权重。依据以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图,构建一级指标因素集合A=B1,B2,B3;二级指标因素集合B1=C1,C2,C3,C4,B2=C5,C6,C7,

    15、C8,B3=C9,C10,C11,C12。再根据九级标度法(表略)将专家的定性描述定量化,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赋值,得到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通过对各专家的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分别得到与一级指标因素集合A以及二级指标因素集合B1,B2,B3相对应的权重向量。2.一致性检验。对以上8位专家的打分结果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过程略),结果显示8位专家构造的所有判断矩 阵 均 通 过 一 致 性 检验,故可认定各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均为可接受的。对各位专家的权重计算结果采用加权平均的方 法 进 行 处 理,得到一级指标因素集合A所 对 应 的 权重向 量为A=(0.28 0.29 0.44),二级指

    16、标因素集合Bi(i=1,2,3)对应的权重向量分别为B1=(0.29 0.210.24 0.26),B2=(0.22 0.31 0.24 0.22),B3=(0.23 0.17 0.39 0.21)。最终得到各风险因素的综合权重及在目标层的总排序。(二)基于云模型的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价。由于影响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的风险因素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仅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风险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选择将云模型引入到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价。作为在定性概念和定量数值之间的一种不确定性转换工具,云模型的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和有效,其能够生成云图来直观反映风险的程度,从而达到较好的预警效果

    17、,因此被广泛运用于风险评价中。云的数字特征由期望Ex、熵En、超熵He三个参数所组成。其中:Ex表示云滴在空间分布的期望值,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则表示风险发生的级别;En表示定性概念的可度量粒度,其能够反映云滴的离散程度,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则表示风险发生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程度;He表示熵的不确定性度量,其值越大,表明云滴的离散程度越大,云的厚度也越大,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则表示风险发生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反映云滴的凝聚程度。表1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各风险因素综合权重及总排序风险因素综合权重排序风险因素综合权重排序C10.08175C70.06908C20.058712C80.063211C30.06559C

    18、90.10012C40.07227C100.07446C50.064110C110.16911C60.08944C120.09263绿 色 金 融金 融福建FUJIAN FINANCE34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风险等级评分范围特征参数低风险(75,80(78,0.67,0.2)中低风险(80,85(83,0.67,0.2)中等风险(85,90(88,0.67,0.2)中高风险(90,95(93,0.67,0.2)高风险(95,100(98,0.67,0.2)表2风险等级表云的生成可通过正向云发生器与逆向云发生器实现。正向云发生器是从定性概念到其定量表示的映射,可通过数字特征生成云团。利用样

    19、本的数字特征生成一定数量的正态随机数,通过隶属度函数随机生成云滴,来描述倾向的稳定程度,通过重复n次(一般为10002000次)可得到所需数量的云滴进而生成云图,较为常用的隶属度函数为“钟型”函数:=exp-(xk-Ex)22En2(1)式1中,xk为生成的正态随机数。逆向云发生器是实现从定量表示到其定性概念的转换模型,其可将大量数据转换为以数字特征(Ex,En,He)表示的定性概念。计算公式如下:Ex=x=1NNi=1xi(2)En=21NNi=1xi-x(3)He=1N-1Ni=1(xi-Ex)2-En2(4)式2式4中,xi表示样本中的数值,x表示数据样本均值,N表示样本数量。本文首先根

    20、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风险评价指标标准,依据云生成计算规则得到标准评价云模型数字特征值,通过正向云发生器得到风险评价等级标准评价云图;再结合风险等级表,邀请8位专家对12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进行赋值打分,统计样本采用逆向云算法得到综合评价值的云模型特征参数及评价矩阵,再根据层次分析法所确定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融合算法整合矩阵得到业务风险评价综合数字特征,通过正向云发生器得到风险综合评价云图;最后通过比较风险综合评价云图与标准评价云图,得出最终评价结果。1.确定风险评价指标标准。根据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特点,通过文献查询结合实际情况将总体业务风险等级划分为低风险、中低风险、中等风险、中高风险和

    21、高风险,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专家打分情况,确定风险分值区间上下限为(75,100,依据评语集数字特征的计算规则得到标准评价云模型数字特征参数Ex与En;He为任意常数,其取值越大则表示风险的随机性越大,本文根据专家经验确定He值取0.2。通过计算得到风险等级划分如表2所示。2.确定分级指标评价云。根据专家评分意见,运用公式并结合Matlab软件工具,可计算得到指标层的云特征参数。以细分指标碳汇林权属争议程度为例,8位专家对C1的打分结果分别为87、88、85、88、83、88、86、90,可计算得出Ex=86.875、En=2.0758、He=0.622,同理可得其他细分指标C2,C3,C12

    22、的云特征参数(见表3),并通过正向云发生器分别生成准则层的评价云图(见图2)。由图2可知,宏观因素指标的云滴凝聚饱和程度最高,而质押物标的因素指标的期望偏高、云滴分布跨度较大、凝聚饱合程度较低,表明较之宏观因素与金融机构因素,由质押物福建金融FUJIAN FINANCE绿 色 金 融35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图2准则层指标评价云图C386.2502.89830.6210C486.5003.13300.9800C587.7502.50660.8002C688.2502.82000.7714C788.1253.01580.3359C887.8752.93750.8885C988.7503.05

    23、501.2054C1088.3752.97661.0788C1190.3753.60331.0007C1288.2504.14161.2621C285.8752.31080.7068风险因素ExEnHeC186.8752.07580.6225表3指标层的云特征参数标的因素引发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较高,发生风险的概率显然较大。3.确定风险综合评价云。结合表1中的各指标综合权重和表3中的指标层云参数,通过融合算法将单一指标数字特征进行整合,可得到综合权重下的 风 险 评 价 综 合 数 字 特 征 值 为(88.0952 3.0479 0.8904),通过正向云发生器在Matlab中可绘出风险综

    24、合评价云图(见图3)。由图3可知,云滴集中分布在风险分值区间(85,90,故林业碳汇资产质押贷款业务整体风险水平适中,处于可控的范围内。该区间He值较高,云滴凝聚饱和程度较低,表明隶属度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较大。从专家的评分及意见看,主要是由于专家对于C9、C11、C12的评价出现了较大分歧,在风绿 色 金 融金 融福建FUJIAN FINANCE36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图3风险综合评价云图福建金融FUJIAN FINANCE绿 色 金 融险管理过程中亟需予以重点关注。五、结论与建议在目前的国内碳交易市场,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发展前景广阔,利用评价模型对其风险水平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加强相

    25、关风险应对,能够有效地促进该项业务向好向善发展,从而为经济绿色转型与“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本文针对新型权利质押贷款业务,制定了一套科学适用的评价指标;基于多人决策的层次分析法为评价指标赋予权重,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单个专家判断的主观片面性;通过云模型综合评价方法,将风险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纳入考量,较好地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相对客观准确地反映该项业务的风险水平。从各风险因素综合权重及风险评价云图看,现阶段林业碳汇资产质押贷款业务整体风险水平适中可控,专家学者对该项业务的发展较有信心。鉴于权利质押贷款业务的特殊性,该项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仍在于质押物标的本身,即影响碳汇收益权的因素。其中

    26、,由综合权重排序结果可知,质押企业经营状况、碳汇交易市场完善程度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是影响该项业务的前三大风险因素。因此,为有效降低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增强商业银行风险应对能力,推动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多方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抵御碳汇价格波动风险。要尽快推动CCER项目审批重启,扩大碳市场参与主体,提升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同时引入行业自律机制,引导控排企业、第三方核证与估值机构等市场主体有序参与;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分配和交易规则,扩大碳抵消项目入市规模,提高可用于碳抵消的比重,稳定供给侧以保障市场供需平衡;健全碳价保护机制,适时实施价格调控,可借鉴欧盟

    27、碳市场经验,引入市场稳定储备机制,通过利用回购、拍卖等手段抵御碳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从而实现碳价稳定。(二)创新碳金融产品,降低碳汇林经营风险。要推进林业碳汇市场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应用,利用碳排放权期货市场提供的远期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高效配置,发挥衍生产品的套期保值、对冲风险的功能,降低信贷融资合同存续期内碳汇价格波动风险,保证质押物标的价值的稳定;探索林业碳汇等碳资产证券化,开展更多元化主体参与的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积极推动林业保险发展,推广碳汇指数、林业碳汇价格、林业碳汇履约保险产品,依据碳汇损失和约定价格对交易双方进行适当的风险补偿,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三)增强商业银行对新型

    28、权利质押贷款违约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要规范商业银行37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绿 色 金 融金 融福建FUJIAN FINANCE权利质押业务全流程风险缓释管理和监测制度,加强林业碳汇收益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强化授信后定期回访与价值跟踪,实时监测碳汇林及其经营状况,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提供碳资产管理、碳交易咨询、存碳业务等相关辅助金融服务,提高碳汇价值市场转化率,防范流动性风险;深化银担合作,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对林业碳汇贷款应保尽保,在现有碳汇专项基金基础上完善风险补偿制度,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参考文献:1孙铭君,彭红军,丛静.碳金融和林业碳汇项目融资综述J.林业经济问题,2018,(5).2刘

    29、精山,任杰,吴志芳,等.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海南金融,2022,(8).3南星恒,杨丹.基于质押融资流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13).4刘军.商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研究J.会计之友,2014,(21).5张冬梅.林业碳汇权融资担保的法律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6雷英杰.全国首笔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落地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把“死资源”变成“活资本”J.环境经济,2021,(14).7巴曙松,朱茜月,张帅.当前中国具有碳资本特性的碳金融产品的发展趋势评估J.杭州金融研修学

    30、院学报,2022,(6).8蔡顼.我国企业的碳金融实践J.时代金融,2022,(5).9李俊.我国商业银行新型权利质押贷款的风险与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8,(6).10杨湘玲.新型权利质押贷款法律及操作风险探析J.科技信息,2008,(12).11樊震宙.商业银行碳资产抵质押信贷业务风险研究基于国内碳市场试点经验的分析J.现代金融,2017,(8).12陈铭昊,刘强,吴伟光,等.林业碳汇项目综合风险评价研究以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林业碳汇项目为例J.农业展望,2021,(6).13金婷,高沁怡,曹先磊,等.林业碳汇项目风险测度及其影响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21,(3).14陈贵林.一种

    31、定性定量信息转换的不确定性模型云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6).15郭学品,罗自强,石春.基于云模型的网购满意度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8,(23).16付犇,詹晓玲,雷刚.基于层次分析云模型的化工机械系统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0,(3).17Mojtahedi S.,Mousavi S M,Makui A.Project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simultaneou-sly using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techniqueJ.Safety Science,2010,48(4).18PearsonJ.CarbonCaptureandStorage:Efficient Legal Policies For Risk Governanceand Compensation by Michael G.Faure andRoy A.Partain Published by MIT Press,2017,360pp.19.75,hardback.J.Review of Euro-Pean,Comparative&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2020,29.(责任编辑:王勉)(责任校对:王勉吴湧超)38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云模型的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价_徐步朝.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