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13_T 022-2022文博研学旅行服务规范.pdf

    • 资源ID:350593       资源大小:878.9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4113_T 022-2022文博研学旅行服务规范.pdf

    1、 ICS 03.200 CCS A12 4113 南阳市地方标准 DB 4113/T 0222022 文博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2022-11-02 发布 2022-12-10 实施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课程教材与开发.1 5 服务设施.3 6 研学老师培训与配置.4 7 课堂组织.5 8 安全管理.7 9 研学旅行评价.10 参考文献.1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

    2、草单位:南阳市博物馆。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俊敏、田鈺新、王晓杰、王玉君、李红、倪小玉、刘红玉、姚军、李远、陈静、赫阳、陈涛。引言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是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通过实践性学习,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南阳市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文物、博物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性、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特点。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针对文博单位拥有研学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文博单位的社会教育功能,实现素质教育,推进文博单位研学旅行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特编制文博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3、文博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文博单位对研学旅行服务的要求以及研学旅行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文博单位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使用的服务规范,完善研学旅行管理体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文博单位 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历史遗址管理机构、名人故居、考古所、历史研究机构等文化事业单位。文博单位是文化公益单位,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播历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文博研学旅行 以文博单位资源、馆藏文物及陈列展览为载体,及其衍生文化资源为教育内容,以课程教育与实地参与为教育手段的

    4、一种文化旅行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目的,开展文博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探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活动。4 课程教材与开发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4.1.1 课程性质 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在课程活动主题的基础上,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4.1.2 基本理念 4.1.2.1 课程目标以文博资源为依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以提高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主义觉悟、道德品质素养和传统历史文化为主题。4.1.2.2 课程开发以博物馆文化、考古学文化、特色藏品资源、主题展览文化、历史文化知识

    5、拓展、实操能力培养等为重点。4.1.2.3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意物化意识能力、历史知识的梯度性认知能力。课程具有传统文化趣味性、特色性、互动体验性及统筹协调性的特点。4.1.2.4 课程评价注重活动参与度、学习有效性、创新实践能力、综合素养体现。课程教材与目标 4.2.1 课程目标 围绕博物馆资源、馆藏文物、陈列展览、文博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小学生爱国情感,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逐步提升和深化对社会、自我及历史的整体认识,提升价值认知、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4.2.2 教材指导思想 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全面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和教育方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建立中小学生利用文博单位学习的长效机制为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4.2.3 教材实施原则 以创新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目标,保障广大青少年研学旅行活动中对历史文化鉴赏的权益;促进文博单位资源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构建中小学生利用文博单位研学旅行实践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使文博单位学习成为中小学校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4.2.4 教材主要任务 应包括:a)开发文博类研学教育

    7、项目;b)建设文博单位研学教育资源库和项目库;c)加强课程教材中文博教育有关内容;d)加强文博教育资源统筹;e)建立文博单位研学教育的长效机制。4.2.5 课程设计 应有以下特性:a)整合性:以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体现个人、社会、历史与文化的联系,强化人文、科技、实践、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内在整合;b)唯一性:文博单位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预防同质化,根据地域特征制定科普类研学课程,提高人文素养;c)科学性:通过课程内容和活动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学活动,在真实、丰富的背景资源基础上,使学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获得更多知识;d)趣味性: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突破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时间、场地制

    8、约,突出趣味、灵活性;e)娱乐性:研学课程的设计需注重乐趣性、表演性、互动性、游戏性和启发性;f)体验性:教学内容多层面、多维度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发现、分析、体验、感受、解决问题,发展实践创新实操能力。课程实施 4.3.1 实施原则 遵循以下原则:a)培育学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革命光荣历史,传承民族文化;b)以“体验式学习”为目标,让学生触摸真实的历史与文化,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c)将研学旅行活动和各学科交叉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并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操能力;d)注重引导学生建构完善的自我成长体系。4.3.2 实施

    9、机构 4.3.2.1 成立研学旅行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设置专门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中心及教研组,承担研学课程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4.3.2.2 制定并落实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沟通协调,保证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4.3.3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研学团队 4.3.3.1 具备应变能力,控场能力。4.3.3.2 负责制定和实施研学旅行方案及课程开发的能力。4.3.3.3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讲解能力,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实践体验活动。4.3.3.4 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及组织协调能力。4.3.3.5 具有安全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和急救能力。

    10、4.3.3.6 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专业优势,承担研学课程导师的指导任务。4.3.3.7 积极争取社会知名专家成为研学课程的兼职研学导师,指导研学活动的开展。4.3.4 研学活动方式 4.3.4.1 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组织方式。4.3.4.2 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能力、特长、活动需要,明确分工,做到各尽其责,合理高效。4.3.4.3 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4.3.4.4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4.3.5 导师指导 4.3.5.1 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研学导师有效指导的关系。4.3.5.2 学生活动的组织

    11、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贯穿于研学活动实施的全过程。4.3.6 课程宣传 4.3.6.1 制作研学课程宣传手册。4.3.6.2 利用官方网站、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对研学课程进行广泛宣传。5 服务设施 硬件设施配套与利用 5.1.1 具备文博研学课程专业配套的资源与耗材。5.1.2 具备文博场馆优势,利用特色展览、馆藏文物、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等为研学资源。5.1.3 加强研学场馆建设,强化传统文化资源统筹管理,建立健全文博单位研学课程体系。教育服务 5.2.1 根据研学课程的主题,配备相应的文博专业配套设施,配备文博专业技术人员执教。5.2.2 根据研学课程内容,配备文博类专业研学服务辅助设备、文博类

    12、教具等,打造研与学、参观加体验的教育形式。5.2.3 设置有关文博、历史、考古、传统文化教育等的研学旅行课程服务,打造沉浸式、探究式、体验式文博教育课堂。导览服务设施 5.3.1 设置研学线路,标注研学教室,对研学场馆、餐厅、休息室和卫生间等标记标牌。5.3.2 重要交通路口、停车场等设置研学路线导览。5.3.3 设置救助站,救助站与临近医疗机构签订救助协议。5.3.4 危险地段、安全疏散通道、研学线路等重要区域设置明显提示标牌。6 研学老师培训与配置 培训制度 6.1.1 开展文博类研学旅行专(兼)职研学老师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对文物、博物馆基本知识、文博单位的陈列展览及相关展品的背景知

    13、识等业务能力。6.1.2 加强文博资源、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知识整合能力,提升文博研学课程方案的业务能力、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能力。6.1.3 对研学老师进行文博场馆和文物古迹景区的研学旅行安全培训,明确培训目标。6.1.4 对研学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的课程活动观察、规划、参与实施的业务能力培训。6.1.5 开发相应的文博主题研学课程培训,不断探索和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倡导参与式培训、案例培训和课程项目研究等,激发文博单位研学老师内在的学习动力。日常教研制度 6.2.1 健全文博、文物、考古和传统文化教育等专业引领、业务互助、合作研究;积极开展文博类主题课程教研及传统文化科普教育,及时分析、解决研学课

    14、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6.2.2 配备文博类专业技术专家导师,加强业务指导;组织开展研学主题课程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探究创新,提高文博单位研学整体实施水平。老师的配置 6.3.1 研学老师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及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能组织和指导体验式实操和研究性学习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具有相应业务能力的兼职人员。6.3.2 老师的分配 6.3.2.1 课程设计师 职责如下:a)依据文博资源、馆藏文物、主题展览和地域文化特色进行研学课程主题策划、内容设计开发、活动实施方案;b)结合文博类课程主题,安排、考察、设计研学场馆,场馆设施突出研学主题、排除安全隐患等;c)梳理研学活

    15、动环节,核算费用成本,制定研学老师规范制度、研学旅行活动方案、安全预案、应急预案、研学活动备用方案等保障措施,明确责任义务;d)设计制定不同学段、不同研学主题和相应课程的研学实践手册,建立研学成长档案。6.3.2.2 专业指导老师 职责如下:a)通过课程搜集、整理、鉴定、学习和研究,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整合知识;b)对传统文化、博物馆研究、文物保护、文物考古及利用业务基础,精准选题;c)具有良好的研学组织和协调能力。胜任研学活动的开展实施、历史文化的探究、学生安全管理。6.3.2.3 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职责如下:a)熟悉研学活动全部流程,对研学线路提前考察、评估、拟定相应的研学

    16、活动方案、制定研学与紧急备用方案;b)提供研学活动中的课程教学与指导,辅助学生完成参与体验;c)提供研学活动所需物资、研学教具、餐饮、卫生、安全救助等后勤保障,所提供物资和服务需按有关规定执行;d)制定行前、行中研学、行后展学具体实施方案,制定主题课程研学目标;e)进行研学课程综合评价、对课程进行全面总结、整理研学实践手册、课程调查报告、研学成长档案等相关事宜。6.3.2.4 策划咨询 职责如下:a)活动策划坚持活动知识性、教育性、探究性、实操性、团队协作和趣味性原则;b)课程策划目标以爱国情怀、认知感悟、文博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自然人文、科普教育为基础;c)宣传策划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

    17、大中专院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群体等为辅。7 课堂组织 前期沟通 7.1.1 同研学团体联络人沟通,确定研学时间、预约方式、研学内容、参与的研学课程、研学人数、是否需要函件、用餐及停车点、收费标准、讲解及研学指导人员配置等。7.1.2 对研学场景做出预设,根据已知信息对研学活动简单构思设计。组织准备 7.2.1 课前安排 7.2.1.1 面对面与研学联系人再次确认:进出口、车行路线、合影地点、课程设计、分流路线、洗手间、研学路线、课程场馆、研学教室及用餐点、休息室。7.2.1.2 制定致家长一封信,告知研学活动内容、研学主题、活动目的、注意事项及意外事件措施等,明确责任。7.2.1.3

    18、 确定研学课程安排、研学活动时间安排、研学路线计划、研学老师配置、活动接待人员、以及研学团体人数、随队老师情况、用餐及休息的安排计划。7.2.1.4 制作严密的研学活动课程表。课程表包括研学活动的细节,时间,地点,位置、活动安排,接待人员、参与活动的具体内容。与研学团体联系人一起做好课程前的知识搜集和储备。7.2.1.5 编制研学手册。手册内容涉及研学组织构架、课程简介、行程安排、研学课题、动手实践、研学评价,课后总结与反思等。7.2.1.6 将以上信息整理成表,形成报告,让参与研学活动的工作人员清晰了解研学活动的情况,并将其纳入研学成长档案。7.2.2 课堂计划 7.2.2.1 聘请具备专业

    19、技术人员参与设计或对研学工作人员进行研学学前专业培训。7.2.2.2 建设多学科研学课程开发团队,配合中小学现行版课程标准进行研学课程的设计,进行跨学科设计研学课程,多角度认识和分析研学资源,通过实践活动真正使学生收益。7.2.2.3 课程安排要有逻辑顺序,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和目的。7.2.2.4 研学主题明确,针对研学主题进行解读和分析研究。7.2.3 课堂目标 包括:a)文博知识、传统教育;b)道德与思想养成教育;c)社会教育;d)科学研究教育;e)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知识技能的培养;f)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7.2.4 课堂重点 包括:a)依据研学团体课程规划、育人目标、年

    20、龄特征和核心素养结合课程资源进行研学内容的设计;b)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深度结合,依据研学活动资源,设计研学主题,供学员进行选择、实践和学习,确定研学目标;c)按照研学课程目标、课程资源、亲自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体验和探究;d)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包括研学成果展示、研学体会分享、课前知识储备,研学资料搜集、研学成果的认定及课程互评。7.2.5 课堂分班依据 依据下列情况:a)依据学员不同年龄或不同年级学段;b)选择研学课程及研学内容;c)根据确定研学时间和日期;d)学员的兴趣爱好、实际情况、参与性或实践性。课堂互动组织 7.3.1 准备阶段 7.3.1.1 结合学员实际情况,为学员提供课堂互动

    21、主题,及提出问题的机会。7.3.1.2 引导学员构思课堂互动环节的主题,鼓励学员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及时捕捉课堂互动中学员生成的问题,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7.3.1.3 让学员积极参与研学课堂互动方案的制定,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责任分工、实施方法,对课程资源及课堂互动环节的实践性和参与性进行评估等。7.3.1.4 参与研学课堂互动的讨论策划,提高学员的活动规划能力。7.3.1.5 引导学员对课堂互动环节进行组内及组间讨论,吸纳合理化建议,不断优化完善课堂互动的实施。7.3.2 实施阶段 7.3.2.1 研学老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员提供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的机会。7.3.2.2 让学员经历多

    22、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员积极参与活动过程。7.3.2.3 在现场考察、设计制作、实验探究、动手实践、社会服务等课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7.3.2.4 加强对学员参与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员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7.3.2.5 指导学员重在激励、启迪、引导,不能对学员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7.3.2.6 指导学员做好研学课程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料的整理。7.3.3 总结阶段 7.3.3.1 指导学员选择合适的方式呈现课堂成果。7.3.3.2 多种形式的研学课堂成果呈现与交流,如作品展示、手抄报、绘画、摄影、研学班会等。7.3.3.3 对研学活动过程和课

    23、堂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促进学员自我反思与表达。7.3.3.4 指导学员通过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方式,反思成败得失,提升个体经验,促进知识建构。7.3.3.5 根据同伴及研学老师提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明确进一步的探究方向。8 安全管理 制度制定 8.1.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有专门人员负责研学旅行管理工作。8.1.2 制定研学应急方案、文物及公共设施安全保障措施、紧急预案等,对参与研学活动人员进行活动前培训。8.1.3 签订自愿报名协议及致家长一封信。8.1.4 对活动线路进行实地勘查,确保安全。指定专门的安全责任人,须有能力协调和处理突发事件。8.

    24、1.5 对活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如遇突发意外事故,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8.1.6 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预案及活动方案在活动前应上交教育局备案。安全培训 8.2.1 安全教育 研学旅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研学旅行中研学工作人员安全素质,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保证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与工作人员安全,需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8.2.2 培训的内容 应包括:a)安全法制教育;b)安全知识技能培训;c)防止事故的发生,规范事故的处理培训。8.2.3 具体形式 有以下形式:a)岗位安全教育;b)研学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c)各部门的安全教育;d)安全教育考核管理。卫生处置及救助 8.3.1 救助程序 8.3.

    25、1.1 指引或护送需急诊的学员到卫生处置室处置,病情较重及时就近通知辖区医护人员到现场救护。8.3.1.2 如遇重大伤、病或有生命危险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妥善地进行救治。8.3.1.3 如病情危重,研学场所不能处理时,应协调就近的医院治疗,转送时由指定的工作人员随同前往。8.3.1.4 做好处置、护送、救治医院联系记录。应急预案 8.4.1 实施原则 有效预防、及时处理和解决研学活动过程中遭遇突发情况的紧急解决方案,是在出现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确保学员和工作人员安全及研学活

    26、动正常进行。8.4.2 遵循的原则 应遵循以下原则:a)突发事件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突发性的危及研学旅行过程中有关安全、文物保护和研学工作秩序的事件;b)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好研学旅行安全保卫工作,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c)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d)研学旅行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强合作的原则;e)定期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处理进行专门教育,增强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f)研学旅行工作组应当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开展突发事

    27、件的应急管理监测和处理工作;g)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依照规定及时报告;h)建立疫情常态化管理小组及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应急预案,明确各操作环节上的处理步骤、处理方法和具体责任。8.4.3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可根据自身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参与编写,组建编写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8.4.4 应急预案分工及职责 8.4.4.1 主要职责 包括:a)统一领导、协调研学旅行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制定研学旅行安全预案和安全措施,安排研学活动安全工作,处置突发事件;b)抓好研学旅行活动中各类安全事

    28、故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督促检查研学旅行活动中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8.4.4.2 分工及职责 成立研学旅行活动安全应急工作组。应急工作组分指挥部、辅导员组、安全组、后勤组、救助处置组五个工作小组。职责如下:a)指挥部:负责统筹安排研学旅行活动过程的所有事宜,各项工作的布置、检查督促、落实情况,并做好和学校及研学机构相关事宜的沟通与协调;b)辅导员组:负责对接研学旅行机构、参与研学旅行活动学员和工作人员;负责研学学生的活动组织,如讲解、活动开展、课程实施、用餐午休等;负责学员的清点、安全保障;处理学生的请假等突发事情;协助处理有关安全、生活事宜;维持好研学活动的纪律,防止违规操作等。c)安全组:负

    29、责研学旅行活动中的各项安全工作。检查督促各种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安全设备的配备情况;做好安全人员的组织与分工;对学生活动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或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做好掉队学生的安排和意外安全事故的组织处置工作。d)后勤组:负责研学旅行活动所需物品准备与保管;负责协调安排研学活动所有人员的用餐及休息;协调餐品的准备,组织学生有序就餐;积极应对各种突发的食品安全问题。e)救助处置组:负责研学旅行活动中及时对简单伤员或患者进行伤病的处理和救治。8.4.5 应急预案的实施 应包括:a)突发事件报告制度;b)应急事故处理程序;c)应急事故处理方法。8.4.6 应急事件处理原则 包括:a)保持镇静、

    30、沉着应对、就地救助原则;b)报警、求援原则;c)维持秩序、迅速疏散原则。8.4.7 具体突发应急事件 包括:a)活动中的应急事件处理;b)饮食卫生应急处理;c)人身意外伤害及疾病的应急处理;d)学员打架斗殴应急处理;e)学员走失应急处理;f)火灾应急处理;g)地震、洪灾、暴雨、疫情等灾害应急处理。9 研学旅行评价 遵循的原则 以学员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评价的方向以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为原则,是学员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发展导向 9.2.1 应以表现性评价为基本方式。9.2.2 通过对学员研学活动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分析,了解学员的个性与特长,不断激发学员的潜能,积极推进研学实

    31、践活动的有效进行。9.2.3 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员及时获得关于研学活动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要避免评价过程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9.2.4 要对学员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学员的思想、创意和体验,杜绝对学员的作品随意打分和简单排名等功利主义做法。写实记录 9.3.1 研学老师要指导学员客观记录参与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主题、持续时间、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9.3.2 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如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等。9.3.3 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为研学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必要基础。建立档案 9.4.1 档案是学员自我评价、同

    32、伴互评、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9.4.2 指导学员分类整理、编排、汇总、归档,形成学员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科学评价 9.5.1 依据课程目标和研学手册,结合对研学旅行活动中的观察,对学员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写出有关研学旅行活动情况的评语,引导学员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9.5.2 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研学老师评价相结合。9.5.3 倡导多样性和鼓励式评价,采用学员成果展示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9.5.4 评价结论成为学员自励、自省、自信的助推器,更全面地认识、理解和与学员沟通的契机。参考文献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2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3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 4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 5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6博物馆条例


    注意事项

    本文(DB4113_T 022-2022文博研学旅行服务规范.pdf)为本站上传会员【Fis****91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