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周立波小说的欧化倾向》商榷.pdf

    • 资源ID:311567       资源大小:1.49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周立波小说的欧化倾向》商榷.pdf

    1、41邹理在 周立波小说的欧化倾向一文中认为周立波作品中的“当时候”“被所”“使”是欧化语法现象,其实不然,它们是汉语固有的语法现象。邹理又认为,作品中同义复音词“沉默、控制、嘶叫、激烈”与复合词“发表、拥护、咒骂、集体”是周立波时代由于翻译而创造的新词,其实也不符合语言事实,它们大多是汉语固有的词语,有的有悠久的历史,有的还很常见。一、介词框架“当时候”邹理指出:“周立波的这段译文吸收了外语中的许多表示法,如 当他们驰过那个屋子的时候,被一种城市的车夫和乡间的御者共有的野心所鼓励 这种复杂的句式在现代汉语形成之前是没有的。当时候,被所 这种从外语中吸收过来的句型增加了汉语的表达力。多重定语的名

    2、词组结构的大量运用,如类似 有着灰色屋顶的灰色的小屋、他的父亲的可怜的住屋 这种多重复句的运用,明显受到原文的影响,这些都表现出明显的欧化倾向。”1其实,“当时候”“被所”不是从外语中吸收过来的,不是欧化句式,而是汉语固有的。本节先说“当时候”。至少在清文康的 儿女英雄传 中已有“当的时候”,例如:(1)他当那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四海,全盛的时候,只小小一个泗上亭长,手提三尺剑,从芒砀斩蛇起义,便赤手创成了汉家四百年江山,似乎称得起个英雄气壮了。(缘起首回)上例的“当的时候”处于主语后面,是句中状语,下面的“当的时候”处于主语前面,是句首状语,例如:(2)原来当十三妹向她私下盘问的时候,她早已

    3、猜透十三妹要把她两路合成一家,一举三得的用意。(第 10 回)其他清代白话小说也有“当的时候”,例如:(3)原来李去病君当甲午交战的时候,因想要查看军情,也曾单刀匹马游过山海关一次,今相隔不到十年,那关外一带已全然变成哥萨克(俄罗斯骑兵种人)殖民地的样子了。(海天独啸子 女娲石 第3 回)周立波小说的欧化倾向 商榷崔山佳(浙江财经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杭州 3 1 0 0 1 8)摘要:周立波作品中的“当时候”“被所”“使”都不是欧化语法,而是汉语固有的语法现象。同义复音词“沉默、控制、嘶叫、激烈”与复合词“发表、拥护、咒骂、集体”不是周立波时代由于翻译而创造的新词,而是汉语固有的词语,有的有

    4、悠久的历史,有的还很常见。关键词:周立波小说;欧化;语法;词汇;近代汉语中图分类号:H 1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8-2 7 9 4(2 0 2 3)0 3-0 0 4 1-1 1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s h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P h i l o s o p h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2 0 2 3 年 5 月第 3 期M a y,2 0 2 3N o.3收稿日期:2023-03-2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

    5、基金重大项目“晚明以来吴语白话文献语法研究及数据库建设”(21&ZD301)作者简介:崔山佳(1957 ),男,浙江仙居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汉语、汉语方言、欧化语法等。42(4)胜三爷叫道:“当你受了重手法的时候,蒋五弟就上了擂台,杨香五、贾明、濮德勇三个才将你救下擂台。”(张杰鑫 三侠剑 第 6 回)(5)当他搬进来的时候,我因为在外面学堂里念书,也没有看见是些什么人。(符霖 禽海石 第1 回)“的时候”常常写成“之时”,所以,近代汉语中也有“当”与“之时”搭配的例子,而且时间还可提早,如:(6)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

    6、饱卧之时,或避事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清曹雪芹、高鹗 红楼梦 第 1 回)上例“当之时”用于主语后。(7)见前面有一道小河,却是干河,心中大疑,知向来此河有水,或当水涸之时,故此无水。(儿女英雄传 第 72 回)(8)那时西伯利亚铁路尚未全通,中间要步行经过许多沙漠荒僻的地面,当著严冬慄烈之时,行这雪窖冰天之地,那旅行苦楚,自然是说不尽了。(女娲石 第 3 回)(9)况当此滥极之时,独有一个未捐官衔,没有顶戴,更比不滥时难以为情。(梦花馆主 九尾狐第 61 回)清代笔记中也有“当之时”,例如:(10)当卫公入立之时,贾君年已七十左右。(薛福成 庸庵笔记 卷 4)(11)是时

    7、陈蔡安敢构怨于楚,且吴伐陈而楚救之,楚迎孔子而陈转围之,陈君臣虽至愚劣,安敢当一大国伐我之时,更得罪救我之大国耶?(李岳瑞 春冰室野乘 卷上“拣魔辨异录”)(12)当此之时,惟有坚苦刻励,省咎引愆,庶可以格天心而挽劫运。(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卷 3)(13)丈三世史官,縆百余载,当兹礼崩乐坠之时,求野则获,古不云乎,历记前言往行、祸福存亡之道,非于君家得其贯纵,又将谁与归乎!(吴庆坻 蕉廊脞录序)其实,“当之时”在先秦时已有,例如:(14)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15)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晏子春秋)西汉司马迁的 史记 也有“当之时”,例如:(16)费昌当夏桀

    8、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於鸣条。(卷五)(17)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阳。(卷四十)上两例出自 史记 的“当之时”用于主语后,也有用于句首的,例如:(18)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卷二)(19)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卷四十)(20)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卷四十一)也有“当”与“时”搭配的,例如:(21)当是时也,晋不可敌,事之而后可。(左传)(22)当其时不能治也,后人之何罪?(左传)(23)当其贫困时,人莫省视;至其贵也,乃争附之。

    9、(史记 卷一百二十六)(24)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史记卷一百二十九)(25)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史记 卷一百三十)(26)当粤军入境时,王手疏报状,大略谓匪势如何猖獗、战守如何进行云云。(清 昂孙 网庐漫录)(27)当元炜饰词具禀时,不知其用意何在,或阴受贼计以陷江公?(清 薛福成 庸庵笔记 卷 1)43(28)当江宁合围时,黄以东征局总办创议盐米互市之举,由安庆便赴下游,爵帅率全军将领迎于江滨。(清徐宗亮 归庐谭往录)(29)闻此山本一土阜,当建园时,相度地势,运石担土,期年而成。(清李伯元 庄谐联话 卷 1)(30)按汉槎作此诗,当

    10、甲申九月时,年才十三,髫年得此,岂非异才?(清李岳瑞 春冰室野乘卷下)(31)当靳文襄时,只各省额解六十余万而已。(清欧阳兆、熊金安 水窗春呓 卷上)(32)叙永厅教官吴伯卿,谈乡闱果报云:川督黄寿臣当监临时,巫山县有秀才王某,昆仲二。(清丁治棠 仕隐斋涉笔 卷 2)上例“当时”放于主语后,也有放于句首的,例如:(33)其学使为潘香门,待士严厉,当发落时,呼某至案,谓文颇清析,字之点画,大不斟酌,不惩之,不知警也,命房书责掌十下。(仕隐斋涉笔 卷 2)(34)当开国时,凡征叶赫、乌拉诸部,及萨尔浒之战,王功最多。(清吴庆坻 蕉廊脞录 卷 7)还有“当”与“时候”搭配的例子,如:(35)盖人当读

    11、书时候,每不喜读书,故曰好读书不好读书,为少年人惜也。人当不能读书时候每喜读书,故曰好读书不好读书。(庄谐联话 卷 3)完全可以这样说,“当时”“当之时”“当的时候”“当时候”等都是从 左传 中的“当时”传承而来的。陈昌来 汉语“介词框架”研究 也举有不少从两汉的 史记 到清代的例子。2126-128陈昌来指出:“由此可以看出,介词框架 当 X 时 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框架中间的成分 X 由体词性成分占优势演变为谓词性成分居多,这和现代汉语中 当 X 时 中只能为谓词性成分的情况一致。现代汉语的介词框架 当 X 时候 在近代汉语中也能找到其来源,并且从开始出现到现代的情况都

    12、很相似。现代汉语介词框架 当 X 时 当 X 时候 正是经过古代汉语介词框架 当 X 时 和近代汉语 当 X 时候 发展演变而来的。”2128陈昌来的考察与我们是一致的。也有介词“当”与“以后”“的时节”“以前”“之际”“之间”等搭配的用例,如:(36)当玄宗天宝改元以后,把个杨贵妃宠得佚荡骄纵,帏薄不修;那杨贵妃的来历,倒也不消提起,致伤忠厚。(儿女英雄传 缘起首回)(37)你若果然是个寻常女子,我倒也不值得和你饶舌;你要算个智、仁、勇三者兼备的巾帼丈夫,只看当那纪献唐势焰薰天的时节,你尚且有那胆量智谋,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儿女英雄传 第 19 回)(38)这

    13、日当安老爷、安太太说话的时节,那长姐儿正在一旁侍候,她听得老爷、太太这番话,一时便想到生怕老爷为着大爷动气,太太看着大爷心疼,大爷受了老爷的教导,脸上下不来,看着太太的怜惜,心里过不去;两奶奶,既不敢劝老爷,又不好救太太,更不便当着人周旋大爷。(儿女英雄传 第 33 回)(39)一讲到海军呢,当中日开战以前,俄国东洋舰队只有巡洋舰六只,西伯利亚海军团只有炮舰四只。(女娲石 第 4 回)(40)因康有为未中进士以前,当甲午战败之际,在京时曾结了一个保国会,这保国二字是很阔大的,不知是保中国还是保清国。(黄小配 大马扁 第 9 回)(41)当咸、同之际,张石琴则讲学于山东,四方来归者甚众,所居黄崖

    14、山俨成都市,其徒用古衣冠祭孔子,蜚语由是大作。(小螺庵病榻忆语 卷 3)(42)生平相业无可称述,然当己庚之间东朝意主废立,尝示意文勤,文勤力陈不可;庚子拳匪之讧,亦颇谏诤,几为端王诸人所诬陷,微荣文忠力保全之,亦与袁、许诸公同弃柴市矣。(蕉廊脞录 卷3)还有“正当”与“的时候”“之时”“之际”“之初”搭配的例子,如:(43)四人你问我答,正当高兴的时候,忽闻汽笛长鸣,呜呜不断。(九尾狐 第 45 回)(44)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正当殚心竭44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是我实不能忍为者。”(红楼梦 第 4 回)(45)但如今书中的胡宝玉,

    15、正当花开全盛之时,且撇去后日扫兴的话儿,仍归到现下在粤的本传。(九尾狐 第 19 回)(46)一日,正当颁之时,忽然有人报道:“前面已有一队洋兵,打着一个鹰的旗号,吹着喇叭,步伐整齐,一步步逼近关门。”(连梦青 邻女语 第 7 回)(47)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红楼梦 第 1 回)(48)两人正当商议之际,忽闻茶房在门外唤道:“珠姐,楼下有一个娘姨,说要见这里奶奶,可要引他上来吗?”(九尾狐 第 20 回)上面“正当之际”放于主语后,也有放于句首的,例如:(49)正当狐疑之际,那客巳掀帘进房。(九尾狐 第 25

    16、回)(50)正当安慰之际,听得尔霭里面唤道:“宝玉,你进来,我想着篮中有两块福建神面,你且拿去,叫阿金煎了与他吃,如果是食积,吃了也会好的。”(九尾狐 第 58 回)(51)常熟之去国也,正当戊戌变法之初。(清李岳瑞 春冰室野乘 卷下“纪翁协揆去国”)陈昌来还谈及“在 X 时/时候”,认为“在 X 时”作为介词框架也是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2128-130与“当时”相同,从中可见,先秦时期介词框架并非单一,而是较复杂。陈昌来说到“时间介词”时,又分为时段介词、时点介词,在时点介词中,举有“当(当时)”,又举有“正当(正当时)”。3182陈昌来认为“正当”也是介词,它可以与“时”搭配,而从上面的例

    17、子来看,“正当”除与“时”搭配以外,还可以与“时候”“际”搭配,组成介词框架。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下同)收“正当(d ng)”是动词:“正处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春耕之时。”收“正当(d ng)”是形容词,义项有二:合理合法的:行为|的要求。(人品)端正。没有收介词义,而上面所举例子中的“正当”无疑应该是介词,它同一般介词一样,也是从动词的“正当”语法化而来的。41671张斌主编的 现代汉语描写语法 收有介词表,有很多介词框架,但也未见“正当”。51239-1253以上可见,“当时候”之类介词框架确实是汉语固有的语法现象,而且有很悠久的历史。二、“被所”句式“被所”句式也是汉语所固有的。

    18、张延俊在 汉语被动式历时研究 第五章 中古汉语被动式“中古汉语 被 字式变体形式的多样化”中指出:“上古汉语 被 字式只有 被 V 式一种变体形式,进入本期以后,相继出现了 被 V 式、被 AV 式、被 A 所 V 式和 被 A 之所 V 式等变体形式,其中包括后来成为 被 字式主流类型的 被 AV 式。”书中举有“被 A 所 V”的例子,如:(1)又有诸丸散。并在备急药条中,今巫实见人忽有被鬼神所摆拂者,或犯其行伍,或愚相触突。(葛洪 肘后备急方 第一卷)(2)建武末,(卞彬)为诸暨令,被王敬则所杀。(南齐书卞彬传)(3)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

    19、4)其王本姓温,月氏人也。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其国。(魏书西域传)6195-197张延俊在该书第六章 近古汉语被动式 第四节“近代汉语 被 字式的发展”中指出:“本期 被 字式,新的变体形式 被 A 见 V(如 伍子胥变文 仆是弃背帝乡宾,今被平王见寻讨)使用极少,原有变体 被A 之所 V 式在中古时期有少量用例,近古时期基本消失。被 A 所 V 式在中古时期少用,近古时期有所增加,但是在 被 字式用例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只有约 2%(如 朝野佥载 第三卷 中宗之时,有见鬼师彭君卿被御史所辱,红楼梦 第七十七回 想是他过于生得好了,反被这好所误 等)。”6236-237

    20、蒋绍愚、曹广顺主编的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第十二章 被动句 指出:“洪诚(1958)指出,古45汉语的被动句最后和现代汉语相承接的句型是“为”字句,被字句原先没有“所”字,后来因为“为所”式的“所”字类化到被字句,成为“被所”式。冯春田(2000)指出,被所 式约出现于隋唐,晚唐五代有了较多的用例。”书中举有如下的例子,如:(5)我被烦恼箭所射。(佛本行经集 卷 24)(6)因被匈奴所破。(隋书西域列传)(7)若不志道法之玄,心都被符所损。(叶净能诗)(8)我是沙门,被尼众所笑。(祖堂集 卷 18 仰山和尚)7383向熹在 简明汉语史 下编 汉语语法史 第二章 中古汉语语法的发展 说到“被

    21、”字句在中古汉语中广泛应用,增加了多种格式。其中有“被 和 所 连用成 被(之)所式。”,并认为“这种 被字句式看来是受上古 为(之)所 式的影响而产生的。”用例除了举有 颜氏家训杂艺、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祖堂集 卷十八、百喻经债半钱喻 外,又如:(9)如彼灌顶大王不被怨敌之所侵扰。(唐菩提流支编译 大宝积经菩萨众品第四)8539龙国富在 中古汉译佛经被动与佛经翻译 一文中也提到“被 N 所 V”格式,例如:(10)若男若女,被鬼所持。(佛本行集经)9151我们也发现一些例子,如:(11)明法人道:“此诸物类,被仲任所杀者,必须偿其身命,然后各去托生。”(明凌濛初 拍案惊奇 卷 37)上例出自

    22、明代白话小说,其实清末的白话小说中也有,如:(12)华司德大惊道:“不好,一定赤溪之水被他所阻;不然,永远不竭的水,如何会干呢?”(陈墨峰 海外扶余 第 15 回)(13)那德国兵官一听是沈道台从前曾到过德国的,又听说是被拳匪头目刚毅所害,反加敬重,要请他到行营里面细细叙谈。(邻女语 第 9 回)(14)自从有了孟夫子这几句话,世界上一般好端端的男女,只为这件事被父母专制政体所压伏,弄得一百个当中倒有九十九个成了怨偶。(禽海石 第 1 回)(15)朱一新道:“闻前者足下被御史所参,今幸没事,特来问候。”(大马扁 第 6 回)(16)沈道台道:“若贵统帅所说被我所骗,此更为全球所笑。”(邻女语

    23、第 9 回)例(16)中前一部分有“被所”,后一部分还出现“为所”。综上所述,“被所”是汉语固有的语法现象,出现在中古汉语时期,虽然使用频率不是很高,但以后一直未中断过,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是延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的结果;同样,周立波作品的用例,也是继承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的用法,根本不是“欧化”用法。孙德金的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研究 说到“系统融合度标准”。孙德金指出:“我们把文言语法系统设为 A,现代书面汉语系统设为 B,把 A 系统中的语法成分在 B 系统中的相融性表现称为 系统融合度。系统融合度建立在成分间的对立程度上。系统融合度可粗分为三级:高融合度、中融合度、低融合度。”孙德金

    24、指出:“中融合度,是指 A 系统的某个语法成分(结构)虽然在 B 系统中存在基本对应的形式,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二者间呈互补关系,例如介词 以 和 用,于 和 在,助词 之 和 的,被动结构 为所 VP 和 被(所)VP 等。”1071-72现代汉语作品中既有“被所”,也有“为所”,因人而异,有的人前者用得多一些,有的人后者用得多一些。我们对 郁达夫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进行过统计,搜集到“被所”24 例,“为所”25 例,使用数量几乎一样多。“为所”“被所”在古代文献中都较常用,前者使用频率高一点,即使到了现代汉语“为所”仍有一定的生命力。就使用频率来看,现代汉语“被所”要比“为所

    25、”高一些,但后者并未绝迹。古代汉语不但有“被所”,还有变式,如 三国演义 有“被所”,例如:46(17)马超独自一人,恐被所算,乃拨马而回,夏侯渊也不来赶。(第 58 回)(18)孔明曰:“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第 94 回)(19)丞相万彧、将军留平、大司农楼玄三人见皓无道,直言苦谏,皆被所杀。(第 120 回)但施事成分有的在前文出现,有的在后面出现,如上例中(17)后面的“夏侯渊”,(18)即前面的“司马懿”,(19)即前面的“孙皓”。还有“被之所”,例如:(20)贤主说忠言也,不肖主反之。春秋传曰:忠为令德,非其人则不可,况不令之尤者也?故被不肖主之所诛也。(吕氏春秋至忠 高诱

    26、注)(21)为半钱债,而失四钱,兼有道路疲劳乏困。所债甚少,所失极多。果被众人之所怪笑。(百喻经债半钱喻)(22)如彼灌顶大王不被怨敌之所侵扰。(唐菩提流支编译 大宝积经菩萨众品第四)(23)自余众生,在于母胎,被歌罗逻及阿色陀之所覆蔽,而不能现。(佛本行集经)9151张延俊指出:“被 A 所 V 式和 被 A 之所 V 式属非主要变体形式,它们是在 为 字式的两种变体为 A 所 V 式和 为 A 之所 V 式的类化影响下,在 被 AV 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柳士镇(1992:327)说:这种影响集中表现为“被”字式由于受到“为”字式的发展居于主动地位,因而与之相比,相应的“被”字式总要显得晚近许

    27、多。这里所讲 为 字式对 被 字式的类化影响主要就是指 为 A 所 V 式和 为 A 之所 V式对 被 A 所 V 式和 被 A 之所 V 式形成的影响。”6197崔山佳也认为:“根据我们的统计,与 所 搭配的是 为 的例子比 被 的例子多,这可能与 被所 是从 为所 类推而来有一定的关系。”11还有“蒙所”,例如:(24)吴学究教唤集高唐州押狱禁子跟问时,数内有一个禀道:“小人是当牢节级蔺仁,前日蒙知府高廉所委,专一牢固监守柴进,不得有失。”(明施耐庵 水浒传 第 54 回)综上所述,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被所”是汉语固有的,且有很长的历史、多种变式。此外,还有众多的被动句式。应该说,无论是上古

    28、汉语,还是中古汉语,尤其是近代汉语,都有多种被动形式。三、“使”句邹理指出:“再次,使动介词的频繁使用。比如 兽性和友情,好像两道坚厚的高墙,夹着他走在生活的路上,两面都压迫着他,使他憎恨,也使他感激,使他感觉地上的悲凉,也使他感觉人间的温暖。汉语中也有使动用法的表述,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中的 劳 就有 使劳累 的意思,但这种表达法并不出现 使 这个介词。使动介词应该是伴随着对英语使动用法的翻译而出现的。”1我们以为,这也不符合汉语事实。汉语固然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样的使动用法,也有直接用“使”的用法。明代白话小说 拍案惊奇 就有如下例子,见表 1:表 1 拍案惊奇中的“使”

    29、句例句卷数使他不疑卷 2使他改过性子便了卷 2使他颠蹶狂谬,失志而死;使他丑秽迭出,愤郁而死;使他惊惧而已卷 4使他别无疑心卷 6勿使他人知之;尊师道术可使朕到月宫一游否;三藏使金刚神众押住一头;能使他出否;使朕一快卷 7使夫妻再得相见卷 847例句卷数遂使图婚者,爰生速讼之奸卷 10使我重见天日卷 11天使其然;使人简便好看卷 12而使父贫为盗卷 13何不使小弟相闻;使小生恢复故业卷 15使我们好看许多卷 16不可使外人窥看;使他空返卷 17使尊眷有不安之理;使你不疑卷 18使我得报家仇,雪冤耻卷 19也会得使人喜,也会得使人怒;使其仍读父书;不过使这几家治下百姓卖儿贴妇卷 20使我两人冥冥

    30、之中,遂为儿女姻眷;可使他来京师上贯道斋;可千万使他来京师上痒贯道斋;使宅上人眷不宁者,此子也;他如何能使家下不宁卷 21能使亡魂相见否;也使他阴魂晓得你来了;岂可使崔郎自此孤单卷 23使他绝了出外之念,死心塌地随他卷 24使吾老于此间卷 25不可使吾事败卷 26不久当使他夫妻团圆;特地使崔君与诸公不解卷 27使我得顶笠披蓑,携锄趁犊,;威使群毛震惊;吾师何术使京得见身外之身卷 28尽可使张郎来得;忍使顿成怨旷卷 29使我衔冤茹痛四五十年;使某心下洞然卷 30一怒使人愁;他日勿使剩蕊残葩,空随流水卷 32免使我两口儿悬望卷 33不使那边看见;使他们不疑心着我;也未可使他知道卷 34使他逃不得卷

    31、 36使仲任转生为人;使他每闻着报应卷 37岂可使令郎母子分离卷 38遂使旱风潜息,甘泽旋流卷 39上面例子中“使”后面有宾语(兼语),下面的例子则省略了宾语(兼语),例如:(1)惟有法善密奏道:“此是凶函,宣令番使自开。”(卷 7)(2)急忙里无个缘便,心中想道:“今日不期而遇,天使然也!”(卷 8)(3)人伦所系,风化攸关,恳乞天合明断,使续前姻。(卷 10)(4)卢疆道:“万一不能勾脱,只求兄照管我狱中衣食,不使缺乏。”(卷 14)(5)是时阉官骄横,有个少马坊使内官田令孜,是上为晋王时有宠,及即帝位,使知枢密院,遂擢为中尉。(卷 22)续表 148(6)府判读罢,道:“既有风致,又带诙

    32、谐玩世的意思,如此女子,岂可使溷于风尘之中?”(卷 25)(7)棋罢,方开言道:“说罢,顾贫僧道:尔既见此事,尔须与世人说知,也使知祸福不爽。”(卷 32)(8)等闲送上空门路,却使他年自择窝。(卷 34)还有“使得”的用法,例如:(9)程朝奉道:“常言道:有钱使得鬼推磨。”(卷 10)汉语大词典(第 1 卷)收“使”,义项八是:“致使,让。”这一义项的用例如:(10)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诗郑风狡童)(11)其言有感触,使我复凄酸。(唐韩愈 秋怀诗)(12)阮大笑谓叔曰:“今使汝二人一叙旧情可乎?”(清刘瀛 珠江奇遇记)(13)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所有滞重的物质长上翅膀。(艾青 艾青诗

    33、选 自序)121325汉语大字典“使”义项二是:“让,致使。”例句除 诗经郑风狡童 外,尚有:(1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唐杜甫 蜀相)(15)不要因胜利而使脑筋昏乱,自高自满。(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 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13179从上可见,“使”的“致使,让”义,至迟在 诗经 时期已经产生。现代汉语词典“使1”义项有五:派遣;支使。使用。让;致使。使命办事的人。假如。前 3 个义项都是动词,第 4 个是名词,第 5 个义项是连词。义项“让;致使”的例子如:“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1189看 拍案传奇 中的例子,“使”应该属于义项;所以,单是

    34、拍案惊奇 就使用这么频繁,充分说明“使”的这种说法是汉语固有的语法现象,根本不是什么外来用法,不是“使动介词应该是伴随着对英语使动用法的翻译而出现的”。张斌详细描写了兼语句,在说到兼语谓语句的类型时,他把兼语句分为三类:“使令”类兼语谓语句;“称呼”类兼语谓语句;“有无”类兼语谓语句。其中“使令”类兼语谓语句最重要,又细分为 8 类,其中有一类是“使让”义,例如“这里的山水让人流连忘返”“干旱使这些山区的农民变得越来越穷”“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5464-465这里的“使让”义的兼语句,就是我们上面所举的“使”字句。同时,邹理认为“使”是使动介词,汉语似乎没有这个名称,“使”应该是动词

    35、。四、关于复音词邹理指出:“另一种是新创造的复音词,这类词占大多数。这种新创词又分两种情况:一、同义复音词,如 沉默、控制、嘶叫、激烈 等;二、复合词(具有词组性质,但和原文对照,却又是一个单词),如 发表、拥护、咒骂、集体 等。上述这些复音词是符合汉语构词规律的。应当指出,上述词汇不是周立波本人所创造的,但在周立波时代,这些词汇都是新词,因为这些词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晚唐至清代话本、杂记、小说等文体的语言)中都不曾使用过。”1上面的说法也不符合汉语事实,因为无论是“沉默、控制、嘶叫、激烈”,还是“发表、拥护、咒骂”,都不是新创造的“复音词”,而是早在周立波以前就存在了,而且有的甚至很早,且

    36、都较常用。汉语大词典(第 5 卷)“沉默”条共有三个义项:犹沉静;深沉闲静。例如:(1)杜琼沉默慎密,诸生之纯也。(三国志蜀志杜微周群等传论)不说话;不出声。例如:(2)二公沉默良久,曰:“可于客户坊税一庙院。”(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升沉后进)沉寂;寂静。例子最早的如:(3)叮当!叮当!清脆的打铁声,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刘半农 铁匠 诗)141013“沉默”一词,我们在北京大学语料库(CCL)中找到更多例子。49汉语大词典(第 6 卷)“控制”条的注释是:“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例如:(4)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魏书太祖道武帝纪)15714“控制”一词,我们在北京大学语料库

    37、(CCL)中也找到更多例子。汉语大词典(第 3 卷)“嘶叫”条共有两个义项:(马)鸣叫。例如:(5)咬金就把呼雷豹带住,一发将他痒毛一拉,他就嘶叫一声,众马即时跌倒。(说唐 第 36 回)声音凄厉或沙哑地喊叫。例子最早的如:(6)各个男人都发气地吼,赶着那群无知、无理性的女人跑,女人又发狂的跳着,又不知所以,便拼命地嘶叫起来。(丁玲 水 二)“嘶叫”一词,我们在北京大学语料库(CCL)中找到更多例子,且有更早的例子,如:(7)驽骀嘶叫知无定,骐骥低垂自有心。(全唐诗)(8)过了三日,只见兴福来见包公,包公令牵出那骡,唤兴福出城,张龙押后,吩咐依计而行,令牵从原路拐骗之处引上路头,放缓任走但逢草

    38、地,二人拦挡冲咄,那骡径奔归路,不用加鞭,跟至四十里路外,有地名黄浪村,只见村里一所瓦房旁一扇茅屋,那骡遂奔其家,直入茅屋嘶叫。(明安遇时 包公案)16502汉语大词典(第 6 卷)“激烈”条共有 5 个义项:激起高亢。例如:(9)长歌正激烈,心中怆以摧。(文选苏武 之二)激昂慷慨。例如:(10)裴公辞激烈,袁相涕飘零。(宋苏舜钦 代人上申公祝寿 诗)猛烈,剧烈。例如:(11)狂风激烈翻春涛,薄雾冥濛溢清沚.(唐何敬 题吉州龙溪 诗)激动。例如:(12)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明高启 送王推官赴谯阳 诗)急进。例如:(13)此人无党无系,又不激烈,而遂久被缧绁,殊莫名其妙。(鲁迅 快集致许寿

    39、裳)15171-172汉语大词典(第 8 卷)“发表”条义项有七:进上表章。犹显示。发抒;表达。宣布;公布。在报刊上登载。犹泄露。中医学名词,谓发散表邪。其中义项“在报刊上登载”的例子有三,例如:(14)每天大概都有四篇洋洋洒洒的长文章发表。(邹韬奋 萍踪寄语 三十)(15)序文因尚须在刊物上发表一次,正在托人另抄。(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16)我一篇一篇地写,一篇一篇地发表。(巴金 总序)17550我们在北京大学语料库(CCL)中找到更多例子,而且至少在民国小说中已有,例如:(17)驩兜上次发表一篇文章,数说帝尧罪恶之后,更与朝廷脱离关系。(钟毓龙 上古秘史)(18)近如牧野男爵,为关于山

    40、东问题,说明日本之地位,曾发表其声明于新闻纸上,余于此确认此项之声明,即日本于所口约者,严正确守山东青岛连同中国主权,均须交还中国。(蔡东藩、许廑父 民国演义 第 107 回)(19)周撰将朱正章的事情对他说了,只没说成连生的名字,求他做成一篇三面记事的文章,赶急在 时事新闻 上发表。芳井道:“时事新闻 发表的事,我不能为力。”(不肖生 留东外史 第14章)至于义项宣布;公布的例子举的是巴金 秋 一,老舍 四世同堂 三十、五十二,也是偏迟,因为在民国小说中也多次出现。此略。汉语大词典“拥护”义项有四:扶助;保护。簇拥;跟随卫护。围裹。对制度、党派、领袖、政策等表示赞成支持。义项最早的例子如:5

    41、0(20)然而中国目前的革命政党向全国人民所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我是看见的,我是拥护的。(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15931我们发现,义项“对制度、党派、领袖、政策等表示赞成支持”,民国蔡东藩、许廑父的 民国演义 有几十例之多,例如:(21)惟蒙、藏两部一时尚不暇办理,但由袁总统派员赍书,劝令取消独立,拥护中央。(第 9 回)汉语大词典(第 3 卷)“呪骂”(“呪”亦作“咒”)的注释是:“用恶毒的话漫骂。”例子有三:(22)呪骂祖先,必是家计不成。(唐李商隐 杂纂)(23)太太 病也不大发了,只是在家坐着哭泣呪骂。(儒林外史 第 27 回)(24)大家的话,虽

    42、然口气,音调,事实,各有不同,但都是咒骂与不平。(老舍 骆驼祥子 十)16262我们在北京大学语料库(CCL)中找到许多“咒骂”,其中单是明西周生的 醒世姻缘传 中就有 25例“咒骂”。以上可见,“沉默”等词语有的在古代汉语中有,有的近代汉语中有,如“沉默”至迟在 三国志 中已有,它绝对不可能是“周立波时代”的“新词”。结语现代汉语确有“欧化”现象,但有“扩大化”嫌疑,尤其是语法,是三要素中发展演变速度最慢的,要“欧化”更难。崔山佳指出:“我们以为,欧化语法现象 是确实存在的语法现象,但毋庸讳言,确实存在着 扩大化 之倾向。究其原因,一是所谓 两层皮 的问题,外语学者的汉语功底不够扎实,汉语学

    43、者的外语水平有限。二是没有很好利用汉语尤其是近代汉语的研究成果。”1810邹理 周立波小说的欧化倾向 此文竟然发表在 文学评论。查阅“中国知网”,其博士学位论文是 周立波与外国文学,又有不少论文涉及周立波,看来主要是研究现代文学的,所以,他说出“多重定语的名词组结构的大量运用,如类似 有着灰色屋顶的灰色的小屋、他的父亲的可怜的住屋 这种多重复句的运用,明显受到原文的影响,这些都表现出明显的欧化倾向”的话就毫不奇怪了。这就涉及第 3 层“皮”,是研究文学的人发表了语法、词汇论文,竟然把“多重定语”与“多重复句”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搞混了。邹理的参考文献中有王力的 中国现代语法19334-373、思果

    44、的 译道探微2054等。中国现代语法是语言学名著,但因为出版时间早(1943 年),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资料匮乏,通过列举 红楼梦 儿女英雄传 例句,来探讨现代汉语好多重要理论问题。但在涉及“欧化语法现象”方面则是有缺陷的。为了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应该关注新的研究成果,就汉语来说,不但要关注现代汉语的成果,还要关注近代汉语的成果。吕叔湘在 近代汉语指代词序(1)中指出:“根据这个情况,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至于现代汉语,那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211吕叔湘在为刘坚 近代汉语读本(序 2)所作的序中又

    45、认为:“我们的看法是,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的一个阶段,它的语法是近代汉语的语法,它的常用词汇是近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发展而已。”222可见,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是近代汉语,也就是说,现代汉语与近代汉语关系紧密。参考文献:1邹理.周立波小说的欧化倾向J.文学评论,2012(1):173-181.2陈昌来.汉语“介词框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3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5张斌.现代汉语描写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16张延俊.汉语被动

    46、式历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向熹.简明汉语史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龙国富.中古汉译佛经被动式与佛经翻译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0孙德金.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崔山佳.“被所”“被”字句历时考察J.语言与翻译,2013(2):5-11.1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1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K.第2版.成都:四川

    47、辞书出版社,2010.14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5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6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6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3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17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8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18崔山佳.汉语欧化语法现象专题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3.19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0思果.译道探微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1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江蓝生,补.上海

    48、:学林出版社,1985.22刘坚.近代汉语读本M.修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Discussions on the Europeanization Tendency in the Novels by Zhou LiboCUI Shanjia(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Hangzhou 310018,China)Abstract:The expressions common to Zhou Libo s novels such as when,be m

    49、ade,and make,etc.,are not to be taken as a Europeanizing structural feature;rather,they are aboriginal to Mandarin Chinese grammar.Likewise,the many synonymous polysyllabic words he employed like chenmo(沉默),kongzhi(控制)、sijiao(嘶叫),jilie(激烈),and compound words like fabiao(发表),yonghu(拥护),zhouma(咒骂),and jiti(集体),were not newly coined terms by way of translation in his time;rather,they were word constructs which had not only enjoyed a long history but had,as well,made more than rare appearances in literature.Key words:novels by Zhou Libo;Europeanisation;grammar;vocabulary;early modern Chinese


    注意事项

    本文(《周立波小说的欧化倾向》商榷.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