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pdf

    • 资源ID:310831       资源大小:8.33MB        全文页数:1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pdf

    1、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基础护理操作常规无菌技术基本操作(89)口腔护理(93)卧床病人洗头法(94)卧床病人沐浴法(95)褥疮的预防及护理(96)病房常用床的铺法(97)鼻饲法(102)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104)口服给药法(108)常用各种注射法(110)常用药物过敏试验法(116)静脉输液和输血法(120)吸氧法(136)吸入疗法(138)洗胃法(141)胃肠减压法(145)灌肠法(146)肛管排气法(149)简易通便及人工取便法(150)导尿法(151)中段尿留取法(155)膀胱冲洗法(155)热疗法(157)冷疗法(158)穿脱隔离衣法(159)手的消毒法(160)吸痰法(16

    2、1)人工呼吸机使用法(163)胸外心脏按压法(164)心内注射法(165)尸体料理(165)常用护理文件记录法(166)KHTH2二、外科护理操作规程HHTSS2 换药法 KJY。J(173)清创缝合法KJY。I(176)切开排脓法KJYo 3(178)拆线法 KJYo 2(179)胸管拔除法KJY。2(180)胸腔引流瓶更换法KJY。3(181)备皮法 KJYo 3(183)2KHTH2三、妇产科护理操作规程HHTSS2产前会阴消毒法KJY。2(187)会阴侧切术会Y。2(187)婴儿洗澡法HjYo 2(189)婴儿过度暖箱使用法EJYo 3(190)产后会阴擦洗法KJY。3(191)会阴部

    3、热敷法KJY。2(191)坐浴法 KJYo 5(192)阴道灌洗术KjYo 2(193)EHTH2四、眼科护理操作规程HHTSS2 洗眼术 HjYo 2(194)点眼法 KJYo 2(195)泪道冲洗KJY。2(197)泪道探通KJY。3(198)球结膜下注射KJYo 3(199)球后注射KJY。2(200)剪睫毛法KJY。2(201)眼浴法 RJY。2(202)结膜囊细菌培养法KJY。5(203)眼科换药与拆线KJYo 3(204)RHTH1五、耳鼻喉科护理操作规程HHTSS2 剪鼻毛法 HJYo 5(206)3鼻腔滴药法KjYo 2(206)鼻腔冲洗法KJY。5(207)鼻窦变压交换疗法K

    4、JY。2(208)上颌窦穿刺冲洗法上Y。2(209)咽鼓管吹张法KJY。2(211)咽部涂药法KJYo 3(213)咽喉部喷雾法KJY。2(213)耳道滴药法EJYo 5(214)耳冲洗法耳丫。3(215)KHTH六、手术室护理操作规程HHTSS2 洗手法 HjYo 2(217)穿手术衣法KJY。2(217)戴手套法KjYo 3(218)无菌器械台铺法KJY。2(218)空气消毒法KJYo 3(219)特殊感染手术处理规则KJY。2(220)手术体位KJY。3(222)铺无菌手术单法KJY。5(225)常用手术器械包KJY。5(228)KHTH七、儿科护理操作规程EHTSS2 体重测量法 KJ

    5、Yo 3(238)身高测量法KJYo 5(239)4各种牛乳配制法KjYo 2(239)一般喂奶法KJY。5(241)新生儿喂药法新Y。3(243)婴幼儿降温泡浴法KJY。2(243)尿常规标本留取法KJY。5(244)24小时尿标本留取法KJYo 5(245)早产儿暖箱使用方法KJY。2(246)股静脉穿刺术KJYo 3(247)KHTH2八、内科护理操作规程KHTSSI中心静脉压测定KJY。3(248)血气分析标本采集KJY。H(249)尿分杯试验KJYo 2(251)禁水试验禁Y。2(251)心导管检查及造影术KJY。2(252)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KJYo 2(253)冰盐水去甲肾上腺

    6、素胃内止血法KJY。J(255)腹膜透析术KJYo 3(256)体位引流法KJY。2(257)胸腔抽气术UJYo 5(258)人工心脏起搏与护理KJY。2(259)电除颤复律术HJYo 3(261)5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基础护理操作常规无菌技术基本操作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 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应每日用 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盖住,口罩须遮住口、鼻,并要剪指甲、洗手。3无菌物和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经灭菌处

    7、理后方可再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入 无菌容器内。4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 日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放在固定的地方,以便取用。无菌包在未污染 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镶)。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 使用,应予以更换或重新灭菌。7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6无菌技术的几种基本操作法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1)无菌持物钳(镶)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0 2%强化戊二醛)的大口容器内,容器底部垫无菌

    8、纱布,液面需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 或镒长的1/2,每个容器只能放置1把无菌持物钳(保)。(2)取、放无菌持物钳(镣)时,应将钳(镜)齿端闭合,不可触及 容器口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 转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钳端,用后立即放回容器中。如果到远 处夹取物品,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3)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触碰未经消毒的物 品,也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如有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重行 消毒。(4)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并更换消 毒溶液及纱布。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1次。2无菌容器的使用

    9、法:盛放无菌物品的容器称为无菌容器。其使用方法:打开无菌容器盖 时,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朝上,放在稳妥处,手不可触及容器的 内面,用毕即将容器盖盖严,避免容器内无菌物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从无菌容器中取物时,无菌持物钳不可触碰容器的边缘。手持无 菌容器时(如无菌碗)应托住底部,不可用手指触及容器的边缘或内 7面。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1次。3取用无菌溶液法:取用无菌溶液时,要先核对瓶签,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无菌溶液内有无沉淀,浑浊或变色,如无上述情况方可使用。(1)取用密封瓶装溶液法:打开无菌溶液瓶盖时,用两拇指先将 橡胶塞向上翻,再用拇指和食指把橡胶塞拉出,用食指和中指套住橡 胶塞

    10、。倒溶液时标签向上,先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 溶液至无菌容器中,倒后立即将橡胶塞塞好。(2)取用大、小烧瓶的溶液法:方法:这种瓶塞多用棉球纱布 垫(或耐热塑料薄膜和纱布垫)包扎好。盖布的内面为无菌区。打开时 先解开系带,手持瓶口盖布外面,不可触及盖布的内面及瓶口,倾倒 溶液的方法同密封瓶。注意点: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 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无菌溶液瓶内蘸取,以免 污染剩余的无菌溶液。4无菌包的包扎和打开法:(1)无菌包的包扎法:选择质厚、致密、未脱脂的厚棉布制成双 层包布包装物品,包的内面为无菌面,外面为污染面。无菌包在干燥 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无菌

    11、。将物品放在双层包布的中央,把包布的一角盖在物品上,然后折 盖左右两角(左右角尖端向外翻折),最后一角折盖后,用带扎紧。如 为玻璃容器,应用棉垫包裹,灭菌后成为无菌包。无菌包的打开法:8取出无菌包时,先查看名称、灭菌日期。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平坦处,解开系带卷放在包布边下。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开包 布外角,再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用无菌钳取出所需物品,放在事先备好的无菌区域内,如包内用物 一次用不完,则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24小时后 未用完须重新消毒。如不慎污染包内物品或无菌包被浸湿,外面微生 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也须重新消毒。如需要将小包内物

    12、品全 部取出,可将包托在手上打开,另一手将小包内物品全部取出,可将 包托在手上打开,另一手将包布四角抓住,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 菌容器中或无菌区域内。5无菌盘的铺法:无菌盘是将无菌治疗巾铺在洁净的治疗盘内,使之成一无菌区,短期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治疗和护理操作用。(1)一底一盖无菌巾的铺法:按无菌操作,取出一块无菌巾。用两手捏住或用无菌持物钳夹住无菌巾的左右两上角的外面,轻 轻抖开,从远端向近端铺于治疗盘上。根据需要放置无菌物品,再自 近端向远端覆盖一块无菌巾,无菌面向下,然后将四周大于治疗盘的 双层边缘向上反折。(2)半铺、半盖单层治疗巾铺法:先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一块治疗巾,放在治疗盘

    13、内。双手 捏住治疗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从远 端向近端铺于治疗 9盘上,内面为无菌面。双手捏住上层两角的外面,将上层成扇形折叠 于远端,开口边向外,露出下层的无菌面,放入无菌物品后再拉平上 层无菌巾覆盖于无菌物上,边缘对齐,将周围多余部分向上翻折盖严,以保持无菌。(3)双层底治疗巾铺法:两手捏住治疗巾一端的两角外面,轻轻抖开,从远端向近端,铺三折 使成双层底,上层成扇形折叠,根据需要放入无菌物品,边缘对齐,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保持无菌。(4)注意事项:铺无菌盘的区域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无菌面 不可触及衣袖和其它有菌物品,以免污染无菌区。覆盖无菌巾时注 意使边缘对齐。无菌盘不宜放

    14、置过久,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6戴无菌手套法:(1)单手戴手套法:戴手套前先将双手洗净、擦干,核对无菌手套袋面上所注明的 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将手套包打开,取出包内滑石粉,在较低的 位置涂擦双手(用剩的滑石粉不能再放回手套袋内),以一手掀起口袋 开口处,另一只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 戴上。掀起另一口袋,以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翻折内 面(手套外面)取出手套。同法戴好手套后将手套口翻转,套在工作衣 袖外面。轻轻推擦手套,使之与手贴合,不可强拉,如发现手套破 损或不慎被污染,须另行更换。10(3)两只手套同时取出法:同单手戴手套法。打开手套包。取出包内滑石粉,在较

    15、低的 位置涂擦双手。用手捏住两只手套的反折面,同时将两只手套取出,使两只手套掌侧对合。先将一只手套伸入戴好,余同单手戴手套法。(2)脱手套法:脱手套时,须将污物洗净,然后由手套口向下翻转脱下,不可强拉手 套边缘及手指部分,以免损坏手套。口腔护理(一)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病人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合并症。2清除口臭、口垢,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3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变化,有无特殊的口腔气味等,提供病 情的动态信息。4对口腔炎症、糜烂和溃疡等给予治疗处理。(二)用物治疗盘内放治疗碗(内盛朵贝尔氏溶液或生理盐水等漱口液及棉 球),或备较大的松头洗口棉签,弯血管钳,压舌板,弯盘,吸水管,棉签

    16、,石蜡油,1%龙胆紫,纱布,毛巾,手电筒。(三)操作方法11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2使病人头侧向操作者,取毛巾围于病人颌下及枕上,弯盘放 置口角旁。3用手电筒检查口腔粘膜有无出血、溃疡及其它变化。4用血管钳夹锦球或用洗口棉签蘸漱口液湿润口唇,用压舌板 轻轻撑开颊部,按纵向依次擦洗牙齿外侧、内侧、咬合面及口腔粘膜,再洗舌面,每擦洗一部位更换棉球1次。擦洗口腔内各部,帮助清醒 病人漱口。5擦干病人口唇周围;如口腔粘膜有溃疡可涂建龙胆紫,也可 用冰硼散或锡类散撒在溃疡处;口唇干裂可涂石蜡油。6撤去毛巾,使病人卧位舒适。清理用物,清洗消毒后备用。(四)注意事项1擦洗动作要轻,勿损伤

    17、粘膜及牙龈。2昏迷病人禁忌漱口。擦洗时要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 或棉签不可过湿,防止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发现痰多时要及时吸 出。3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应观察有无霉菌感染。4如有活动假牙,应先取下用冷水冲洗刷净,待病人漱口后戴 上。5传染病患者的用物按隔离消毒原则处理。卧床病人洗头法12(一)目的1清洁头部皮肤及头发。2预防和灭除虱、蛆,使头发清洁整齐、舒适。(二)用物治疗车上备大毛巾一条,橡胶单一块,灌洗桶及热水、污水桶、受水器、洗头粉或肥皂、灌洗架、另U针(可由病人自备毛巾、肥皂)。(三)操作方法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向病人说明目的。按需要给予便器,移开床旁桌,关上 门窗。2使病人仰卧,

    18、解开领扣,衣领向内反折,枕头移至肩胛部,上铺橡胶单和大毛巾。将床头一边大毛巾向内卷起,围在病人颈部,用别针固定。受水器放在病人头下。3 灌洗桶内装4 045的热水20003000ml,挂在灌洗架上,再把污水桶放在床下。4操作者靠近病人站立,松开病人的头发,用少量热水打湿头 发后,放洗头粉或肥皂,并迅速揉搓,洗净头发和头皮。5用清水冲洗净肥皂,冲洗时勿使水流入眼、耳和弄湿床铺。6取出受水器,协助病人躺卧好,用毛巾擦干头发并用梳子梳顺。137清理用物,整理床铺。8待病人头发干后梳好,再取出毛巾和橡胶单。(四)注意事项1注意室温、水温,及时擦干头发,以防病人受凉。2注意病情变化,如面色、脉搏、呼吸有

    19、异常时应停止操作。卧床病人沐浴法(一)目的1促进血液循环和皮肤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2使卧床病人清洁舒适。(二)用物护理车上备有毛巾、浴巾、脸盆、肥皂、水壶(内盛4 750热 水)、小剪刀、污水桶、清洁衣裤和被服。另备便盆及屏风。(三)操作方法1推护理车至床旁,将用物放在便于操作之处,向病人说明来 意,以取得合作。2 将清洁被服、衣裤按使用顺序放于床旁椅上,关闭门窗,调 节室温至2425以上,移开床旁桌,将床旁椅移到床尾,遮挡病 人,松开床尾被服,必要时给予便盆。3根据病情放平床头及床尾支架,将病人脸盆放在床旁桌上,14倒入热水2/3满,污水桶放于床尾。4铺浴巾于擦洗部位下面,将

    20、湿的毛巾(不滴水为宜)三折包裹 在手上,先擦洗面、颈部及耳后,用毛巾的四角分别擦净病人的双眼 及双耳,再用较干的毛巾擦一遍。5 为病人脱下衣服(先脱近侧,后脱对侧,如有外伤,先脱健 肢,后脱患肢),擦洗部位下面铺上大毛巾,按顺序擦洗两上肢,胸 腹部,协助病人侧卧,背向护士,依次擦洗颈部、背臀部,后洗下肢 及会阴。擦洗时动作要敏捷,用力得当,根据情况更换清水,在腋窝 及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应擦洗干净,并随时为病人盖好。6 擦洗时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异常,骨突部位擦洗后用50%酒精 按摩。擦洗后为病人换上清洁衣服(如有外伤,应先穿患侧,后穿健 侧)。7整理床铺,需要时换床单并梳头。清理用物,归还原处。8

    21、有特殊情况需作记录。(四)注意事项1严防病人受凉,擦洗时尽量少暴露病人,动作须敏捷、轻柔。2休克、心力衰竭、重症脑外伤、大出血等病人禁止擦浴。3酌情更换清水,注意保持适当温度。4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褥疮的预防及护理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15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形成溃烂和组 织坏死。(一)褥疮的预防1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2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使骨突出部位避免长期 受压。翻身时动作要轻柔,严禁推、拖、拉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3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单。4保护受压部位,垫以气圈、海绵垫、棉垫等,使用骨科矫形

    22、 器械的病人,其摩擦部位尤应注意。5 卧床病人每日定时用50%酒精或红花酒精浸润按摩骨隆突部 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二)褥疮的护理1淤血红润期:此期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护理,防止局部再度受压,有效地改 善局部血液循环。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2炎性浸润期:此期应保护皮肤,避免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有水泡时 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泡内液体,外涂2%碘酒,用无菌敷料包扎,保 持局部清洁干燥。也可用红外线、紫外线照射。3坏死溃疡期:16创面按外科换药法处理,除去坏死组织后,先涂2%碘酒,隔3 分钟再敷庆大霉素(2万单位/ml)纱布。或清洁创面后贴敷胰岛素(4 8单位/cm 2

    23、)纱布。同时,可辅以理疗或艾条灸治。如敷料被尿 液污染,应立即更换。发热者,应注意全身情况,加强营养,增强 抵抗力。必要时行植皮或转移皮瓣手术。附协助病人坐便盆法便盆必须清洁并经过消毒,无破损,有布(或纸)覆盖。1协助病人脱裤并使两腿屈曲,一手扶托病人的腰及尾舐部,同时嘱病人用足跟用力抵床面,使臀部抬起,另一手将便盆轻轻准确 地放在病人臀下(开口向下)。2女病人,可将手纸折成长方形,放于耻骨联合上方遮住外阴 部,以防尿液溅出污染被褥;下肢活动受限的女病人,小便时可给男 用小便器,使器口紧接于会阴下方。给男病人送大便器的同时递给小 便器。3便后,一手抬高病人腰及尾能部,一手取出便盆,遮上便盆 布

    24、。协助病人穿好下衣,整好床铺。病房常用床的铺法(一)备用床1目的:保持病室清洁、整齐、美观,准备接收新病人入院。2用物床、床垫、床褥、大单、被套、棉被或毛毯、枕芯、枕套。173卷筒式套被套法:(1)将用物按顺序备齐推至病床旁。(2)移开床旁桌离床约20cm,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15cm,将 用物按使用顺序放于椅上。(3)将床垫由床尾向床头(或床头向床尾)翻转,上缘紧靠床头,铺床褥于垫上。(4)将大单正面向上铺于床褥上,其中线与床的中线对齐,先铺 床头,再铺床尾。一手将床垫托起,一手伸过床头中线将大单塞入床 垫下,在离床头约30cm处,向上提起大单边缘使其同床沿垂直,另 一顶角对床头的等腰三角

    25、形,以床沿为界,将三角形分为两半,上半 三角覆盖于床上,下半三角形平整塞入床垫下,再将上半三角形翻下 塞于床垫下。沿床边拉紧大单中部边缘,然后双手拳心向上将大单塞 于床垫下,转至对侧同法铺好大单。(5)将被套反面向外平铺床上,开口端向床尾,封口端与床头齐,将棉被或毛毯铺于被套上,然后将被套及棉被从床头卷至床尾,自开 口处翻转、拉平、系带。(6)将被套的开口向床尾,被头距床头15cm铺成被筒,边缘向内 折叠和床沿平齐,尾端塞于床垫下。转至对侧,同法折叠另一侧盖被。(7)枕芯套上枕套,开口处背门,横放于床尾,再用两手平拖至 床头,放于棉被上。(8)将床旁桌、椅放回原处。4“S”形式套被套法:18与

    26、上法(1)、同。(2)将被套正面向外,使被套中线和床中线对齐平铺于床上,开 口端的被套上层倒转向上约1/3,将棉被或毛毯竖折三折,再按“S”形横折三折,将折好的棉被或毛毯放于被套开口处,底边同被套开口 边平齐,拉棉被上边至被套封口处,再将竖折的棉被两边打开和被套 平齐(先近侧后对侧),对好两上角,拉平,系带。(3)铺成被筒,被头距床头15cm。(4)套上枕套,使四角充实,开口处背门放置,横放于床尾,再 用两手平拖至床头。(5)将床旁桌、椅放回原处。5被单法:(1)用物:除将被套改用大单两条外,其余用物同被套式。(2)操作方法:同被套式的一(4)。将大单反铺于床上,上端反折10cm 与床头齐,床

    27、尾按铺床法铺好床角。铺棉被于大单上,上端离床头 15cm,将床头大单反折于棉被上,床尾部分铺法同大单铺法。铺上罩 单,正面向上对准床中线,上端和床头齐,床尾部分折成45斜角 垂于床边,转至对侧以同法铺好。(二)暂空床1目的:(D供新入院的病人或暂离床活动的病人使用。(2)保持病室的整洁。2用物:同备用床,必要时备橡胶中单及中单。193操作方法:同备用床铺法,再将棉被被头向内反折,四折叠于床尾。被单法,可在床头将罩单向下包过棉被上端,再翻大被单,作 25cm的反折,包在棉被及罩单的外面,将罩单、棉被、大单一并三 折叠于床尾。根据病情需要,铺橡胶中单、中单,中线和床中线要对齐,其上 端距床头50c

    28、m,床缘的下垂部分先将一侧塞于床垫下,转至对侧将 橡胶中单、中单的下垂部分塞入床垫下。(三)麻醉床1目的:(1)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后尚未清醒的病人。(2)使病人安全、舒适及预防并发症。(3)保护床铺清洁,不被血液或呕吐物污染。2用物:(1)同备用床,另加橡胶单和中单各2条、另U针2个、弯盘、纱 布数块、血压计、听诊器、护理记录单、笔。根据手术情况备麻醉护 理盘。(2)麻醉护理盘用物:无菌盘内置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牙垫、通气导管、治疗碗、镜子、输氧导管、吸痰导管、纱布数块。无菌巾 外放血压计、听诊器、护理记录单及笔、治疗巾、弯盘、胶布、棉签、小剪刀、手电筒等。(3)必要时备:输液架、吸痰器、氧

    29、气筒、胃肠减压器。20(4)天冷时备热水袋及布套各2个,绒布毯。3操作方法:同备用床铺好一侧大单,铺一橡胶单及中单,上端距床头50cm,多余部分塞于床垫下。再铺另一橡胶单和中单,上端与床头齐,下端 压在中段橡胶单及中单上,床侧多余部分塞入床垫下。转至对侧,按 同法依次铺好床大单、橡胶单及中单。被单式或被套式盖被上端铺法与备用床同,两侧边缘向内折叠和 床垫齐,下端向内反折与床尾齐,再作扇形三折于一侧床边。套好枕套,将枕横立于床头。4铺床的注意点:(1)对齐中线。(2)注意平紧及折角手法。(3)注意节时节力。(四)有人床整理法1用物:床刷(加布套)或扫床巾。2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处,移

    30、开床旁桌椅,如病情许可,放平床 头及床尾支架。(2)松开床尾盖被,协助病人翻身至对侧,松开近侧各层被单,取床刷先扫净中单、橡胶单,分别搭在病人身上,然后自床头至床尾 扫净大单(注意将枕下及病人身下各层扫净)。最后将大单、橡胶单、21中单逐层拉平铺好。(3)协助病人翻身卧于扫净侧,转至对侧以上法清扫。(4)整理盖被,把棉被和被套拉平,叠成被筒,为病人盖好。(5)取下枕头拍松,放于病人头下。支起床上支架,还原床旁桌、椅,整理病床单元,保持病室中床旁桌、椅、病床各成一条线。(6)清理用物,归还原处。(五)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1用物:清洁大单、中单、被套、枕套,需要时备衣裤、床刷(加布套)或扫床巾。2操

    31、作方法:(1)备齐用物带至病人床前,按更换顺序放于床尾椅上,移开床 头和床尾支架。(2)向病人解释,按病人需要给便盆。病情许可时,放平床头和 床尾支架。(3)拆松盖被及底层各单,帮助病人侧卧或移向床的一边,背向 护士,枕头和病人一起移向对侧,将护士侧的中单卷起塞在病人身下,扫净橡胶中单,搭在病人身上,再将大单卷起塞于病人身下,扫净床 上渣屑。(4)将清洁大单的中线和床的中线对齐,一半塞于病人身下。靠 近侧的半幅大单,自床头、中间、床尾,先后展平拉紧折成斜角塞入 床垫下。放平橡胶中单铺上中单,连同橡胶中单一起塞于床垫下铺好。22帮助病人侧卧于铺好的一边,将污单拆下放于污衣袋或护理车上,扫 净床上

    32、渣屑,依顺序将清洁大单、橡胶单、中单逐层拉出,然后逐一 铺平,同上法铺法,帮助病人取仰卧位。(5)更换被套。使病人平卧,将棉被打开,撤出棉絮,把原被套 盖在病人身上,被套的两上角分别塞于病人肩下,以盖严肩部,棉絮 平铺于原被套上。打开清洁被套,内面向外铺于棉絮上,把棉絮装入 被套内。将近侧原被套推至对侧,然后将棉被折成被筒,床尾部分塞 入床垫下。推车至对侧,撤出污被套放于护理车下层,将棉被折成被 筒,铺好床尾。(6)一手托起病人头颈部,另一手迅速将枕头取出,更换枕套,置于病人头下。(7)支起床上支架,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还原床旁桌、椅,整 理病床单元,开门窗通风换气,将污被服送入污物室。鼻饲法

    33、鼻饲法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和 水分,以维持机体需要的一种方法。(一)适应症1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及口腔手术后或不能张 口者(如破伤风)。2拒绝进食的病人。3早产婴和病情危重的婴幼儿等。(二)用物23治疗盘内盛:治疗碗、消毒胃管(婴幼儿用胶硅管)、镶子、弯盘、50ml注射器、纱布、石蜡油、汽油或乙醛。棉签、胶布、治疗巾、夹子、别针、压舌板、听诊器。另备温开水适量,鼻饲饮料200ml,温度为3840。(三)操作方法1插胃管法:(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说明治疗目的,以取得合作。(2)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昏迷病人可取平卧位,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3)润滑胃

    34、管前段,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镶子夹住胃管 前段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到咽喉部时(1416 cm),嘱病人作吞咽动 作,同时将胃管送下。插入深度为4 555cm(相当于病分际到剑突的 长度),若病人出现恶心,应暂停片刻,嘱病人作深呼吸或作吞咽动 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以减轻不适。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 盘在口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维等情况,指示误 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4)昏迷病人,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 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应将病人头向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会厌部)时,以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 弧度,

    35、便于管端沿后壁滑行徐徐插入至预定长度。(5)插入后,用下列方法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将胃管末端接注射器,如能抽出胃液,证明胃管在胃内。用 24注射器从胃管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能听到气过水声,表明胃管在胃内。将胃管开口端置于水面下,病人呼气时如有气泡 逸出说明插入气管内。(6)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两侧,开口端接注射器,先回抽,见 有胃液抽出,即注入少量温开水,再慢慢注入流质或药液。每次鼻饲 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最后再注入少量温开水以 冲净胃管,避免食物存积管腔中变质,造成肠炎或堵塞管腔。(7)最后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夹子夹紧用别针固定 于病人枕旁,需

    36、要时记录饮食量。将注射器洗净放入治疗碗内,用纱 布盖好备用。所有用物应每日消毒一次。拔管法:用于病人停止鼻饲或长期鼻饲需要更换胃管时。(1)置弯盘于病人颌下,胃管开口端用夹子夹紧放入弯盘内,轻 轻揭去固定的胶布。(2)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胃管,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到咽 喉处时迅速拔出,以免液体滴入气管,拔出后,将胃管盘起来放在弯 盘中。(3)清洁病人口鼻面部,必要时,用汽油或乙醛擦拭胶布痕迹,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四)注意事项1插管动作要轻稳,勿损伤食道粘膜,要熟练掌握插管的深度及方法。每次灌注 25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中,并了解胃内容物存留情况,灌注的流汁 应无渣,以防阻塞胃管。2胃管保

    37、留时间,应根据病情决定,长期鼻饲者应每周更换1 次。更换时应在末次喂食后取出,次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以减少 对鼻粘膜的刺激。拔管时动作要轻敏,以免引起恶心,同时要夹紧胃 管,避免管内液体滴入气管。3灌食后尽量少搬动病人,以免引起呕吐,并注意加强口腔护 理,预防并发症。4有食道静脉曲张或食道阻塞者忌用。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法(一)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值:口温3637,肛温较口温高0.30.5,腋温较口 温低 0.30.5o1用物:测温盘或篮内盛体温计、纱布、记录本、笔及带秒针的表。2操作方法:测量前将已消毒的体温计拭干,甩体温计水银柱至35c以下。检查有无破损,并清点数目,放入测温盘内,对

    38、新病人 说明如何测 体温,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测量方法。(1)口腔测量法: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让病人闭口(勿用牙 咬),3分钟后取出,看明度数,记录。(2)腋下测量法:解开衣服,擦干腋下,将体温计的水银端放于26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10分钟后取出,看明度数,记录。(3)直肠测量法:使病人屈膝侧卧或俯卧,露出臀部,滑润肛表,轻轻插入肛门约34 cm(小儿23cm),3分钟后取出,擦净,看明 度数,记录。3注意事项:(1)测量体温前后,应检查体温计数目及有无破损,在甩表时,不可触及它物。(2)精神异常、昏迷及病儿测温时,护士应在旁守护并用手扶托,以防体温计失落或折断。对不合作、口鼻手

    39、术或呼吸困难等病人,不 可测口腔温度。(3)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病人不可由直肠测温,坐浴或灌肠后 须待30分钟后,方可测直肠温度。(4)如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应重复测量。(5)虽然金属汞不会经消化道吸收引起人体中毒,但如病人不慎 咬破体温计而吞下水银时,须注意观察病人口腔粘膜情况,及时处理 玻璃碎屑所致的局部损伤。(6)除特殊情况外,尽量不由直肠测温,防止寄生虫的感染。4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法:(1)消毒:常用的消毒液有1:2000毫升的万福金安(须加盖)。消毒液须把体温计全部浸没,于半小时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擦干后 备用。消毒液可每三天更换1次。肛表须先用肥皂及清水擦洗,然后 27再放入消

    40、毒液中。(2)检查法:定期检查体温计的准确性,将所有体温计的水银甩 至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以下的温水内,3分钟 后取出检视,若体温计之间相差0 2以上者或水银柱有裂隙者,则取出不用。(二)测量脉搏的方法正常值:在安静状态下成人约6 0100次/分,幼儿较成人快,老人较慢。凡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都可用来诊脉。常用的有梯动脉,其次是颍动脉、颈 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1用物:带秒计的表、记录本、笔。2操作方法:(1)病人取坐或卧位,手臂放在舒适的位置。(2)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动脉上,压力大小以清楚 触到脉搏为宜,计数半分钟,将测得的脉搏数乘以2,记录。心血管 病人和异

    41、常脉搏应测1分钟。(3)注意事项:诊脉前应使病人安静。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易与 病人的脉搏相混淆。如发现病人脉搏短细,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 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同时开始数1分钟,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如心率为96次,脉率为70次,写成96/70 28次/分。(三)测量呼吸的方法正常值:成人1620次/分,小儿较快,老年人稍慢。1用物:带秒针的表、记录本和笔。2操作方法:(1)在病人安静的情况下测量。为了避免病人紧张,护士的手不 离开诊脉部位,似数脉搏状,但注意观察病人的胸部或腹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2)当危重病人气息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于病人鼻 孔

    42、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加以计数。记录1分钟的呼吸次数。(四)测量血压的方法正常值:成人收缩压为12 018 7Kpa(9014 00mmHg),舒张压力为8 012 0Kpa(6 0-90mmHg)o 测量部位:常在上肢肘窝的肱动脉或下肢窝 的动脉测量。1汞柱式或弹簧式血压计测量法:(1)用物:血压计、听诊器。(2)上肢测量法:测量前须休息片刻,取坐位或卧位,露出上臂(袖不可过紧,必要时脱袖)。伸直肘部,手掌向上,使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面 29上(坐位时,肱动脉平于第4肋软骨,卧位时在腋中线)。放平血压 计,驱尽袖带空气,平整无折地缠在上臂中部,松紧适宜,太紧可使 血管在未注气之前即受压,致测

    43、得血压偏低,太松则反之。在肘窝 部扪到肱动脉的搏动点,将听诊器放于肘窝动脉处。关闭气门,握住 输气球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时(因袖带内压力大于心脏收缩压,无血液通过),再慢慢放开气门,使汞柱缓慢下降,并注意汞柱所指 的刻度。当袖带内压力逐渐下降与心脏收缩期压力相等时,血液即能 在心脏收缩时通过被压迫的血管,从听诊器中可听到第一声搏动,此 时汞柱上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随后搏动声继续存在并增大,当袖带 内压力等于心脏舒张期压力时,搏动声突然变得低而弱,此时所指刻 度为舒张压。记录结果,采取分数式,即收缩压/舒张压Kpa(mmHg)0(3)下肢血压测量法:与上述方法相同,但病人须俯卧,所用袖带须宽大

    44、,缠于大腿下 部,其下缘在 窝上35cm处,听诊器则置于 动脉上,一般来说,用普通测上肢血压的袖带来测定动脉血压,其结果要比肱动脉血压 高 2 6 75 33Kpa(204 0mmHg)。2电血压计测量方法(上肢测量):(1)同汞柱式或弹簧式血压计测量操作法。(2)袖带平整无折地缠在上臂中部,传感器须放在动脉搏动最明 显的部位。(3)开启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按下打气电钮,袖带内即自行充 30气,同时电表指针移动,待稳定时,二针所指读数即为收缩压和舒张 压。看明数值记录。(4)如病人须定时测量血压,则按下计时电钮(如每5分、15分、30分测一次),到时血压计即能自动示出读数,护士只须按指定 时间

    45、去检视便可记录。3注意事项:(1)血压计要定期检查,以保持其准确性,并应放置平稳,切勿 倒置或震动。(2)打气不可过猛、过高,用后驱尽袖带内的空气,卷好,输气 球须放于盒内固定的位置,以防玻璃管折断。(3)如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先使汞柱降至“0”点 再测,必要时测两上臂或下肢,以做比较。(4)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作到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5)对偏瘫病人,应测量健侧肢体的血压。(6)防止血压计本身造成的误差:如水银不足,测出血压可偏低。若水银柱上端通气小孔被阻塞,空气进出有困难,可造成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偏高现象。口服给药法(一)目的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利用,达

    46、到治疗的目的。(二)用物31药盘、小药卡、服药本、药杯、量杯、药匙、滴管、乳钵、湿纱 布、水壶内盛温开水、治疗巾。(三)操作方法1小药柜法:(1)摆药前洗手,将服药本和小药卡查对无误后,再根据服药本 上床号、姓名、药物、浓度、剂量、服药时间顺序备药。先摆固体药,再摆液体药,最后摆个别病人的专用药。(2)片、丸剂用药匙取药。昏迷、口腔食道手术后的病人及小儿 患者,以乳钵研碎加水服用,或采用鼻饲法,注药后用温开水冲净。(3)水剂、混悬剂,需摇匀药液。右手持瓶,瓶签向上,左手拇 指指量杯上所需刻度处,与视线平齐,倒药后用湿布擦净瓶口。需连 续备多种水剂时,更换药液品种应洗净量杯。(4)药液不足1ml

    47、,须用滴管测量,滴管应稍倾斜,使药量准确(1ml以15滴计算)。(5)油剂或按滴数计算的药,先放水在药杯内,避免药液附着于 杯上,不能全部服下。(6)药物备好后,应由另一人核对,发药时需备温开水,送到床 前再查对一次,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咽下再走,收回药杯。(7)服强心药物的病人,服药前测量心率和脉搏,低于60次/分32不可服用。有特殊检查需推迟服药或病人不在时,将药带回治疗室,并要交班。(8)用适当的方法给药以保证疗效。如止咳糖浆最后服,服后不 饮水;磺胺类和发汗药,服后多饮水;刺激食欲的健胃药饭前服;助 消化药饭后服。(9)发药毕随即收回药杯,并洗净消毒备用;带油药杯先用纸揩 净再用

    48、肥皂水洗后消毒。传染病人最后发药,服药用具单独处理。2中心药房备药法(病区药房):(1)查房后护士根据医嘱,整理好药卡、服药本和药杯,一起放 进药盘内,送至中心药房备药。(2)药房备好后,由病房护士核对无误,取回病房再次核对无误 后,按时发给病人。(3)特殊或个别病人专用药或贵重药,以处方取药,按时发给。(4)临时给药或急救药品,病房可备定量的药物,用后按处方补 回,要有专人负责,定时查对。(四)注意事项1病人自带药物,无医嘱应禁止服用。2铁剂及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可用吸管服用。3药物标签不明者禁用。4服药后严密观察效果,出现不良反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妥善处理。常用各种注射法33(一)注射

    49、原则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注射前操作者应洗手、戴口罩。2操作时保持注射器、针头及药液的无菌。消毒时以注射点为 中心,向外旋转涂擦,直径应在5cm以上,待干后方可注射。3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如发现药液有变 色、沉淀、混浊、失效或安甑有裂痕,则禁止使用。数种药物混合时 应注意配伍禁忌。4根据注射途径、药量及性质选择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应完 整无裂缝,不漏气;针头应选择型号合适、无钩、无锈、无弯曲的锐 利针头。注射器和针头衔接紧密。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避免在发炎、化脓感染、硬结、疤痕及患皮肤病处进针。6注射药物应按规定临时抽取,立即注射,不可过早将

    50、药液抽 入注射器内。注射前,须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同时要防止药液浪费。7在进针后,注射前应抽动活塞,静脉注射必须见有回血后方 可注入药液;皮下、肌肉注射见有回血应拔出重新进针,不可将药液 注入血管内。8进针时针梗不能全部刺入组织。遇折针时勿移动病人,绷紧 并下压折针周围皮肤,以露出断端,迅速以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349熟练掌握技术,做到无痛注射。(二)药液抽吸法1自安甑内吸取药液法:将安甑尖端药液弹至体部,用酒精棉签消毒安甑颈及砂轮后,在安甑 颈部划一锯痕,然后重新消毒,拭去细屑,折断安甑,用注射器将针 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甑内的液面下,抽动活塞,进行吸药。吸药时不得 用手握住活塞,只能持活塞柄


    注意事项

    本文(护理技术操作规程.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