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建构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转型_赵孟营.pdf

    • 资源ID:291819       资源大小:128.0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建构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转型_赵孟营.pdf

    1、总第 242 期北京社会科学2023 年第 6 期建构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转型赵孟营 收稿日期 20221201 作者简介 赵孟营(1966),男,江西瑞昌人,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教授。摘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蕴含的历史超越性要求重新审视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以完善共同富裕理论并为共同富裕实践提供新思路。当下共同富裕实践的主要约束条件是基础结构性张力和主体结构性张力,因此需要推进中国社会建设实践从支持型到建构型的历史转型,为财富增长效率的可持续性和财富分配公平的全面性提供逻辑基础和实践保障。建构型社会建设实践应包括财富增长效率的社会条件体系建设和财富分配公平的社会条件体系建设

    2、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稳定投资预期的社会条件建设、稳定消费预期的社会条件建设和稳定出口预期的社会条件建设;后者包括初次分配兼顾公平的社会条件建设、再分配突出公平的社会条件建设和三次分配优先公平的社会条件建设。关键词 共同富裕;支持型社会建设;建构型社会建设;社会条件体系 中图分类号 F124.7 文章编号 10023054(2023)0601200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62/j.bjsshkxy.bjshkx.230612一、引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完整表述,从生活实践的向度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超越性:共同富裕实践的基础是“富裕”,共同富裕实践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强调“

    3、富裕”的基础地位,是对中国传统社会平等实践逻辑的超越;强调“全体人民”这一主体,是对发达国家富裕实践逻辑的超越。中国传统的平等实践历来是以“不患寡而患不均”理念为逻辑起点。这一理念充分关注财富或利益分配公平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但忽略了财富持续增长对维持平等的基础作用,其结果只能是难以实现共同富裕。发达国家的富裕实践,以自由资本主义兴起为逻辑起点,仅关注财富增长和积累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但忽略富裕主体的全面性,其结果是国家内部经历了早期的剧烈阶级冲突,以及后期普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种族不平等,对外则发动了殖民侵略并引发了持久的国际冲突和广泛的国际不平等。本文基于“全体人民共同

    4、富裕”所蕴含的这一历史超越性,探讨如何构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认为构建共同富裕实践逻辑的路径在于推进中国社会建设实践从支持型向建构型转型,通过这一历史转型为财富增长效率的可持续021建构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转型性和财富分配公平的全面性提供逻辑基础和实践保障。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指出:既不能套用中国传统社会的平等实践经验,也不能复制发达国家曾经富裕实践经验的历史境遇,而是要探索一条人类历史进程中前所未有的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从而进一步完善共同富裕理论并为之实践提供崭新思路。二、中国社会建设历史转型的契机与内涵(一)中国社会建设历史转型的契机回顾共同富裕研究的相关文献可以发

    5、现,学者们在阐释共同富裕意义的前提下也分析了共同富裕的约束条件和实现路径13。不过对于后者,还有待进一步从整体实践的视角加以概括,以帮助我们获得关于共同富裕面临的实践难题和实践逻辑的整体图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概念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表述,在现实中也应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践。作为一个整体实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面临的约束性条件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难题:基础结构性张力和主体结构性张力。基础结构性张力,指的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即“富裕”)所面临的结构性张力。这种张力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宏大叙事意义上的物质富裕程度与生活实践意义上的物质富裕程度之间不契合;二是物

    6、质财富富裕水平和精神财富富裕水平之间不契合。关于第一方面的张力,经济学指标给出了清晰证据:2021 年中国大陆国民生产总值为 114.37 万亿元4,总量位列全球国家和地区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21 年中国大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8.10 万元4,位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行榜国家和地区第 63 位5;2021 年中国大陆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为 3.51 万元5,与美国还有较大差距。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的国家总体财富总量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居民个体生活实践中所能实际享有和支配的财富水平并不处于领先地位。关于第二方面的张力,由于目前尚无权威的精神富裕或精神财富评价指标,只能通过一些经济和社会指标来间

    7、接说明。2021 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的营业收入仅为 11.91 万亿元,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67 2021 年,在物质消费方面,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为 7178 元、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 1419 元、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 5641 元;而在精神消费方面,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为2599 元。4 精神消费仅为物质消费的 18.25%。2021 年中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 88.1%,仍有11.9%适龄幼儿未能入园;2021 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57.8%。4 这些数据间接说明,在国家总体物质富裕程度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同时,国家总体精神富裕程度并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居

    8、民人均精神富裕程度就更低一些了)。基础结构性张力的存在,意味着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还不够坚固厚实,因此,如何消解这一张力就成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的前置任务。主体结构性张力,指的是共同富裕的主体 “全体人民”所面临的结构性张力,这种张力表现在不同的维度上。在政治维度上,国家治理基本上遵循行政区划逻辑,例如政绩考核、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统计、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制订与实施、公共安全管理等,都在强化行政区划逻辑,导致行政边界的壁垒较为普遍。省级行政区划、省内的各层级行政区划,存在着诸多各自为政的现象,因此处于不同行政区划的人民群众在公共事务参与条件和机会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在经济维

    9、度上,全国中等收入家庭人口比例目前只有 30%左右8,尚有 6亿人口生活在月收入 1000 元左右的条件之下9,一些职业群体如灵活就业群体、外卖员、卡车司机等缺乏稳定的职业收入保障。在社会维度上,“中产阶级”尚未定型10,城市中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社会待遇差异、性别社会待遇差异、城乡生活方式差异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青年婚121北京社会科学 2023 年第 6 期姻不自由的现象依然存在,育龄人口生育意愿低下。此外,老龄群体、残疾人群体、青年就业群体相对其他国家规模都较为庞大,利益诉求实现仍存在着困难。在文化维度上,价值观多元化现象依旧存在,城市亚文化共同体较为常见,乡村地方共同体的文化壁垒还在

    10、蔓延。主体结构性张力的存在,意味着人民群众达成共同富裕的标准共识和获得感一致性还有待统一,因此,如何消解这一张力就成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的基本任务。基础结构性张力和主体结构性张力的存在,将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进程带来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探索一条和欧洲“福利国家”实践进程不同的路径。欧洲“福利国家”的最终成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工业革命以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野蛮生长”长期的国内冲突和频繁的国际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福利政策设计和实施。这条路径,中国无法重复也无法模仿:中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并选择了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只能立足于自身现实,一方面设法建构不同于自由资本

    11、主义经济发展条件的、可持续保障财富增长效率的社会条件体系,以筑牢共同富裕的基础;另一方面设法建构不同于“福利国家”福利政策实施逻辑、可主导财富分配公平的社会条件体系。这两类社会条件体系的建构必须同步启动、互相协调、契合共进。这两类社会条件体系本质上是经济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无法依靠经济建设本身加以建构,只能依靠社会建设来加以建构。(二)中国社会建设历史转型的内涵社会建设历史转型,就是指社会建设实践要从不适应建构经济建设条件体系的社会建设类型转变为适应建构经济建设条件体系的社会建设类型。不适应建构经济建设条件体系的社会建设类型,可以称之为“支持型”社会建设;适应建构经济建设条件体系的社会建设类型,

    12、可以称之为“建构型”社会建设。简言之,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转型就是要从当下支持型社会建设实践转变为建构型社会建设实践。要理解社会建设历史转型的意涵,就有必要回顾一下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脉络。新中国社会建设实践长期以政府主导的“社会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包括就业、教育、医疗、助孤助残等方面的民政工作,基本上是由国家根据财政状况确定其发展规模。2004 年“社会建设”概念第一次在权威政治文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使用,标志着社会建设实现了从经验到概念的飞跃;2007 年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2013 年中共

    13、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关于“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社会建设的内涵,标志着社会建设实践迈入了“现代化”新阶段。从 2004 年至今,社会建设的实践内容逐渐丰富充实,不过社会建设的基调仍是以辅助经济建设为主:筑牢民生底线、解决经济发展进程中引起的附带问题、修补公共安全漏洞、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基层治理等。这种辅助力量型的社会建设,就是支持型社会建设。支持型社会建设为维护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了重要功能,但是当面临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需要的条件体系建设时,就不完全适应了。这是因为,条件体系是未来经济建设的社会性基础和保障,必须以领先于经济建设的节奏推进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这种领先经济建设节奏的

    14、社会建设实践,就是建构型社会建设。面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建设实践应当以建构经济建设的社会条件体系为主轴,这就是社会建设实践历史转向的本质内涵。三、确保财富增长效率的社会条件体系建设要消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结构性张力,实质就是要持续提高全体居民的人均财富水平,特别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直至达到全球221建构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转型领先地位。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国家确保财富增长效率的可持续性。国家财富增长的经济基础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支柱,因此可持续的财富增长效率的经济基础就包括可持续的投资增长率、可持续的消费增长率、可持续的出口增长率。确保财富增长效率的社会条件体系也

    15、就包括稳定投资预期的社会条件、稳定消费预期的社会条件和稳定出口预期的社会条件。(一)稳定投资预期的社会条件建设经过 4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出现了大量投资友好地区,但是从全国范围看,仍然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地区性差异,并没有型构为一个均衡一致的投资友好经济体。要将国家建设为内部均衡一致的投资友好经济体,就必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作出决策部署。因此,未来稳定投资预期的社会条件建设主要就是指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社会条件建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社会条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均衡一体的投资高度安全条件和国家均衡一体的劳动力综合优势条件。投资安全是稳定投资预期的门

    16、槛条件,在一个成熟的统一大市场内,投资安全主要聚焦在投资回报率的可靠性上,但在一个缺乏成熟统一大市场的经济体内,投资安全的外延就非常广阔:政府的廉洁和效能、高度文明的居民共同体、社会秩序长期稳定、司法制度完善和司法体系的公正、开放包容的文化等。虽然这些条件在一些富裕地区已经率先实现,但是尚未实现国家整体意义上的均衡一致,因此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未来的中国社会建设应该着力以全国一盘棋的方式,整体推进统一市场投资安全的社会条件建设,包括:建构并实践全国均衡一致的各级政府廉洁准则和效能准则,建构并养成全国均衡一致的国民素养体系,建构并实现全国均衡一致的社会安全体系,建构并实现全国均衡一致的各

    17、级各类司法机构的执法规范,建构并践行全国均衡一致的包容开放的价值观体系等。这是一项艰难的长期建设任务,但唯有如此,方能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立坚实的逻辑起点。劳动力综合优势是稳定投资预期的主要条件。在一个成熟的统一大市场内,劳动力综合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上,包括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的知识、技术及能力等职业素养优势。但在一个缺乏成熟统一大市场的经济体内,劳动力综合优势的外延就变成国内比较优势了,主要体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和劳动力职业素养优势,此外还包括地方性的劳动力稳定性比较优势、劳动力服从性比较优势等。显然,这样的比较优势会造成极大的内耗,一方面使得国家整体上缺乏国

    18、际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反过来阻碍国家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未来,中国社会建设应该着力于均衡国家内部的地方性比较优势,避免国家内部的竞争和消耗,筑牢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基础,依靠国家整体推进的方式建构统一市场的、劳动力综合优势的社会条件建设,包括:建构并实践全国均衡一致的以人为本的劳动力价格体系,建构并养成全国均衡一致的劳动力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能力体系,建构并实现全国均衡一致的劳动力职业稳定性体系和职业纪律体系等。这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建设任务,能够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立可持续的动力机制。(二)稳定消费预期的社会条件建设2021 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 44.10 万亿元1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19、 2.41 万元13,而 2021 年全国居民当年存款总额为 102.50 万亿元14,居民人均当年存款为 7.27 万元。这意味着,在居民个人消费方面,尚有人均 4 万余元的消费潜力没有被释放。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居民无处花钱;二是居民不舍得花钱;三是居民不敢花钱。其中,不敢花钱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债务偿还储备。2010 年至 2021 年,中国居民信贷规模从 1.27 万亿元攀升至 8.26 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房贷)规模累计增长321北京社会科学 2023 年第 6 期595%,对整体居民债务规模的增长贡献达 76.5%。目前,城镇居民年收入的三成

    20、不得不用于还贷。15 另一个方面是对未来生活预期的不确定性。子女教育支出预留、医疗费用预留、家庭紧急情况预留等是居民保留存款的主要理由。通过经济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消费品就能解决居民无处花钱的问题。但是,依靠经济建设很难解决居民不舍得花钱和不敢花钱的问题,前者需要改变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后者需要巩固居民未来生活的确定性。显然,在当下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创造居民舍得消费和敢于消费的社会条件,提升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中国未来的社会建设就应该着力于建构稳定居民消费预期的社会条件建设。一是要培育居民现代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如强化休闲消费意识、品牌消费意识、商品更新换代意识

    21、等。二是要加强对民生福祉的投入,这是稳定消费预期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社会条件建设,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全国均衡统一的全民义务教育体系、国家职业保障体系、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全民住房保障体系、全民养老保障体系、国家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消除匮乏忧虑,筑牢居民消费预期的确定性。民生福祉投入并不只是财政投入,而是包括法律、政策、治理技术、行政干预等在内的一揽子投入。这样才能突破各种地方行政壁垒,最终实现全国稳定消费预期的社会条件一体化。当前,学术界对于国家民生福祉投入已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要适度发展,避免福利社会陷阱。因此,在国家层面上,近期的重点是“全国均衡统一”的民生福祉发展,远期目标则是

    22、优质的民生福祉发展。在地方层面上,则应鼓励富裕地区先行建构优质民生福祉体系,以提升富裕地区的消费水平来支持不富裕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最终在全国建构均衡统一的民生福祉体系。(三)稳定出口预期的社会条件建设2021 年我国出口额为 21.73 万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只有 6.32 万亿元,不足三分之一4,而包含图书在内的各类印刷品出口额为 11.4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82 亿多元。16 这说明,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太强。要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原创性,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思想创新等。创新固然需要政府、企业

    23、等加大研发投入,但是创新的主体是人才,没有足够的创新人才形成一定规模的创新队伍,仅靠研发投入实现不了高水平创新。事实上,我国 2021 年的科技研发经费已达 2.80 万亿元17,已接近美国的一半。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创新队伍的培育本质上不是经济建设的任务,而是经济建设特别是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建设的主体前提。因此,要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稳定经济增长中的出口预期,在当前最紧要的是建构起培育创新人才和培育创新队伍的社会条件,即国家统一均衡的机会公平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地方因地制宜的人才激励机制。前者是国家层面社会建设的重点,后者是地方层面社会建设的重点。机会公平的人才成长环境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机会公

    24、平和就业机会公平。关于教育机会公平建设。一方面要提高义务教育年限,近期可提高到 12 年,实现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未来应提高到 16 年,实现大学阶段的义务教育。提升义务教育年限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战略意义:既能够为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从而扩大国家人才基数;又能够减轻居民家庭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释放消费潜能,从而反哺“富裕”基础。另一方面要建立全国统一均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公平分配,既为高质量人才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又可防止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固化。关于就业机会公平建设。要建构国家统一均衡的就业政策体系、职业待遇和职业流动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全

    25、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以保障人才全国自由流动机会;二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421建构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转型创业激励制度,以激发人才的创业精神。因地制宜的人才激励机制是地方层面社会建设的重点,目前全国各地都制订了吸引人才、奖励人才的政策措施,未来主要是推进落实。通过人才激励机制,能够在特定空间聚集一定规模的人才队伍,形成创新团队。四、财富分配公平的社会条件体系建设消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体结构性张力,其实质就是要在国家财富总量的约束条件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国家彻底实现这一目标。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建构一个国家内部统一均衡

    26、的公平分配体系。中国经济学家把财富分配公平体系设计为三个层次,初次分配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分配突出公平,三次分配优先公平缺口和短板,并提出了落实措施。但是,财富分配不只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财富分配的公平性更不只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公平性本身就包括客观尺度公平和主体公平满意度(公平感)两个方面,两个方面都受到国家内部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文化关系的强大制约。在未完全达成全体人民公平尺度共识和公平感共识的前提下,任何经济学意义的分配公平都难以消解人民内部的结构性张力。因此,只有先行建构一个能够促成全体人民达成公平尺度共识和公平感共识的社会条件体系并不断调整完善,才能使得经济学意义的分配公

    27、平转化为全体人民接受和认同的分配公平。建构这样的社会条件体系,就是今后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任务。依据经济学理论,财富分配公平的社会条件体系包括初次分配公平实现的社会条件、再分配公平实现的社会条件和三次分配公平实现的社会条件。(一)实现初次分配兼顾公平的社会条件建设经济学家主张,国家财富初次分配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但是,什么样的市场能够保证分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显然,只有一个法治主导的公平竞争市场才能够有效合理地完成初次分配,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怎么才能获得一个法治主导的公平竞争市场?只有充分实现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才能真正确立法治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并保证公平竞争的真正实现。由此可见,初次分配

    28、兼顾公平的社会条件就是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目前的社会建设实践已经把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建设纳入进程,但还没有将其定位为分配公平特别是初次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条件,今后社会建设实践应以分配公平的社会条件建设这一逻辑来推进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的建设。当前,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最大难题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有法不依的表层原因是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淡薄,深层原因则是契约精神的匮乏。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有法不依的问题,就要以培育全体人民的契约精神为逻辑起点。培育全体人民契约精神的社会建设包括三项具体任务。一是应建构契约精神的教育体系,通过把契约精神的知识纳入教材、引入课堂的方式,帮助青少年树立

    29、契约意识、养成守信履约行为习惯,为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的实现奠定人口基础。二是应建构契约精神的普及体系,通过大众媒介和其他有效工具面向人民群众普及契约精神、宣传守信履约的范例,为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奠定文化基础。三是应建构契约精神的实践体系,建立城乡居民参与民主协商实践、矛盾纠纷调解实践、协同治理实践等基层治理机制,帮助居民在实践中养成契约意识和守信履约行为习惯,建立立法、行政、司法活动开放制度,为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国家治理提供渠道,为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奠定政治基础。(二)实现再分配突出公平的社会条件建设国家财富再分配主要通过政府依法强制调控实现,一方面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以收税和征收非税收入方

    30、式二次分配各收入主体的现金或实物,另一方面以教育、健康等公共服务供给方式521北京社会科学 2023 年第 6 期保障底线公平。国家财富再分配公平性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不同收入群体对政府征税税率和征收非税收入的公平尺度尚未达成共识,工薪群体呼吁提高个人工资收入征税的起征点,企业主体盼望降低税费比率,中低收入人群希望提高工资标准,困难人群盼望提升补助标准。二是政府公共服务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和城乡差异。中央政府在降低企业税费增加居民收入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两个方面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在全体人民缺乏收入公平尺度和服务公平尺度共识的前提下,政策目标即使全部实现甚至超预期实现,也难以保证全

    31、体人民达成基本一致的满意度,某些利益主体的不公平感甚至会强化。因此,今后社会建设应聚焦于促进全体人民达成利益分配公平尺度共识,为再分配公平创造社会条件。利益主体公平感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承认利益分配规则的公平性,其次是承认足额获得了按规则应得的利益。这两个承认的前提则是利益主体具备公平精神。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平尺度共识问题,就要以培育全体人民的公平精神为逻辑起点。培育全体人民公平精神的社会建设应以利益分配初步客观平等为基础,加强公平意识的教育和普及。一是应建构国家统一均衡的国民待遇标准体系,确保全体人民维持体面的生活方式。既为利益主体判断利益公平性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政府维持再分配公平性提

    32、供了客观依据,这是再分配公平最重要的社会条件。二是应建构公平精神的教育体系,通过把公平精神的知识纳入教材、引入课堂的方式,帮助青少年树立公平意识、养成公平待人的行为习惯,为实现全体人民公平感一致奠定人口基础。三是应建构公平精神的普及体系,通过大众媒介和其他有效工具面向人民群众普及公平知识、传播公平意识、激励公平实践,为实现全体人民公平感一致奠定文化基础。(三)实现第三次分配优先公平的社会条件建设第三次分配就是利益主体以慈善公益方式分配自己的财富和资源,其主要功能是优先补齐前两次分配仍然留下的公平缺口和公平短板。18 近年来,中国第三次分配的总量有了较大进步,年度慈善捐赠总额都在 2000 亿元

    33、以上。19 2021 年,全国登记志愿者总人数达 2.71 亿人,人均志愿服务时长达 7.44 小时。20 第三次分配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三次分配中的财富和资源供给总量还有待提升,需要更多的利益主体捐献自己的财富和资源;财富和资源的捐赠者与受赠人之间的对接机制和沟通方法不成熟,一些捐赠者或者缺乏对受赠人真实需要的了解,或者缺乏对受赠人人格的尊重;一些受赠人缺乏感恩意识,一些受赠人有受捐依赖和搭便车的习惯。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利益主体(捐赠方和受赠方)缺乏现代公益精神:许多有条件捐赠的人,因缺乏助人意识,没有捐赠行为;一些捐赠人因缺乏平等意识,视捐赠为恩赐,引发受赠人反感;一些受赠人因缺乏感恩

    34、意识,视受赠为应得,引发捐赠人反感。显然,现代公益精神是实现三次分配优先公平的前提条件,因此,今后社会建设应聚焦于培育全体人民现代公益精神,以激发全体人民的公益慈善力量,提升捐赠人的平等意识和受赠人的感恩意识。培育全体人民现代公益精神的社会建设应以全体人民尊严的客观平等为基础,加强平等意识和感恩意识的教育和普及。一是应建构国家统一均衡的国民尊严标准体系,这一标准体系能够确保全体人民维持生命尊严和人格尊严的生存状态。这既为捐赠人选择捐赠对象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受赠人公平感获得提供了客观依据,这是第三次分配公平最重要的社会条件。二是应建构公益精神的教育体系,通过把平等观念和感恩观念纳入教材、引入课

    35、堂的方式,帮助青少年树立平等意识和感恩意识,养成平等待人和感恩爱己者的行为习惯,为实现全体人民平等意识和感恩意识奠定人口基础。三是应建构公益精神的普及体系,通过大众媒介和其他有效工具面向人民621建构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转型群众普及平等意识和感恩意识、激励平等行为和感恩行为,为实现全体人民平等意识和感恩意识致奠定文化基础。五、结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

    36、决防止两极分化。”21 研究发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逻辑的起点在于通过社会建设建构财富增长效率的社会条件体系,确保国家财富的可持续增长;基本任务是通过社会建设建构财富分配公平的社会条件体系,主导国家财富分配全面公平性的实现;标志是全体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转型,积极建构基于社会条件体系建设的共同富裕实践逻辑,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参考文献:1 谢伏瞻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N 人民日报,202110082 詹国辉,戴祥玉 新时代共同富裕:多重逻辑意蕴、现实难题与实现路径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

    37、科学版),2022(6):5173 王小章 社会主要矛盾、共同富裕与社会建设(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5224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 5676015.htm5 2021 世界各国人均 GDP 排行榜:新加坡第 5 位、中国60 位、马来西亚64 位 EB/OL https:/ 120353939?_trans_=000019_wzwza6 韩声江 全国两会闭幕,美国正式对钢铝产品征收关税EB/OL https:/ hao_ 203296387 美国娱乐产业产值 6 万亿,因为疫情,可能要归 0E

    38、B/OL https:/ 孙伊凡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财税政策效应分析 J 预算管理与会计,2022(11):20239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实录全文)EB/OL https:/ 10 高勇“中产阶级”概念的双重意蕴与关系取向 J 北京社会科学,2020(7):8896 11 陈偲 共同富裕视野下的社会建设 要素契合、制度优势与未来发展J 行政管理改革,2022(8):8187 12 王仁宏 国家统计局:2021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5%EB/OL http:/ 13 杨曦 31 省份 2021 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出炉上海北京均超 4 万元 EB/OL http

    39、:/ 14 2021 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EB/OL http:/ 5667894.htm 15 林采宜:中国居民的债务压力有多大?EB/OL https:/ 16 2021 年我国书籍、报纸、印刷图画及其他印刷品,手稿、打字稿及设计图纸进出口情况统计EB/OL https:/ 17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2021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 http:/ 5707547.htm 18 罗叶丹,邓国胜 共享理念视角下中国特色慈善理论的逻辑理路 J 北京社会科学,2022(2):96106 19 数字技术助力公益 我国年度慈善捐赠总额突破721北京社会科学 2023 年第 6

    40、 期2000 亿元EB/OL https:/ 20 我国志愿者总人数达 2.17 亿人,平均每万人中有1544 人 注 册 成 为 志 愿 者EB/OL https:/ 18929518 2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 人民日报,20221026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Logic of Common Prosperity: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Social ConstructionZHAO Meng-yingA

    41、bstract:The historical transcendence contained in the term of“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people”needs to reconstruct the practical logic of common prosperity to improve the theory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ractice of common prosperity At present,the main constraints of the pr

    42、actice ofcommon prosperity are the structural tension in the economic basis and the intersubject structural tensio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historical shift of China s social construction practice from asupportive one to a constructive one,providing a log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ar

    43、antee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the efficiency of wealth growth and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 constructive socialconstruction should include two aspect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conditions system of wealth growthefficienc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condition sys

    44、tem distributive justice of wealth The former includes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onditions to stabilize investment expectations,consumption expectations and exportexpectations;the latter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onditions that give priority to efficiency with dueconsideration to fairnes

    45、s in the primary distribution,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onditions that strengthenfairness in the secondary distribution,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onditions that give priority to fairness inthe tertiary distributionKeywords:common prosperity;the supportive social construction;the constructive social construction;social conditions system【编辑:王娜】821


    注意事项

    本文(建构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转型_赵孟营.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