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类型分化及获取路径探析_唐慧.pdf

    • 资源ID:248245       资源大小:1.70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类型分化及获取路径探析_唐慧.pdf

    1、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79 摘要随着教育扩张,中等、高等学校差异化以及学生来源多元化,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类型发生分化,其获取路径不再由文理中学和普通高中毕业考试垄断,变得丰富多样。针对不同的高校类型、中学类型、教育形式以及结合不同的职业教育元素,德国高校入学资格演变出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和有专业限制的应用科学大学资格四种形式。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取路径趋于稳定和完备,既有维系文理中学主体地位的“

    2、皇家之路”,也有针对成人补取学校性质资格的第二条教育路径,还有在教育政策日程上日益重要的面向职业(教育)人士开放高校的第三条教育路径。德国高校入学资格及其获取路径在多样性和稳定性之间实现了制度化,体现了教育体系中逐渐增加的规制性、职业性和融通性。关键词高校入学资格;职业教育;学术教育;高中毕业考试DOI:10.20013/ki.ICE.2023.03.09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谱系图研究”(项目编号:20JZD055)。作者简介:唐慧,女,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研究助理,班贝格大学社会与经济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德国高校入学资

    3、格类型分化及获取路径探析唐慧1,2(1.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上海 201804;2.班贝格大学社会与经济科学学院,德国巴伐利亚州 96052)一、问题提出教育越来越被视为社会繁荣、经济昌盛和个体成功的关键,受教育机会成为衡量社会公平、机会平等的核心指标,原则上,每个人都应被允许参加任何类型和任何层次的教育。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体系能实现多大程度的公平,可以屏蔽家庭出身、社会地位、金钱财富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允许个体仅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和自由选择教育路径;二是,教育体系受到多大程度的规制,能够制度化所有教育机会和教育路径,保持稳定且透明。在“全民教育”倡议的推动下,随

    4、着义务教育的强制实施、中等教育的广泛普及、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关于教育机会的获得和教育路径的选择这一话题更多被推至高等教育范畴。这不仅限于对高等教育单个领域的讨论,而且涉及进入高等教育的相关衔接规则,即接受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过程以及获取高等教育就读机会的方式。在德国论及此话题,需考虑其历史发展的复杂性。19世纪末期以前,德国教育理想主义将无目的的普通教育与有合理目的、专业化的职业教育置于教育裂痕的两端,并不允许从职业教育理论视角来解读高校入学资格,1文理中学垄断了与其同处人文主义理论端的高校(当时指综合性大学)入学资格的授予,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新人文主义分裂”2。中图分类号:G649

    5、.3/.7.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23)03-0079-13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80 20世纪初期以来,德国职业教育凭借着经典职业教育理念强势发展,形成了自有的、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不仅在国内外确立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榜样地位,还形成了其他国家少有的、可获取高级职业型资格的完整的职业高等教育体系,即等值于不同层次学术学位的纯粹职业性质的职业进修教育。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教育的并行、共存局面在劳动市

    6、场中找到有效支撑:前者授予职业型资格,面向国民经济中手工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专业工作,后者授予学术型资格,面向健康、行政、法律、教育、科学、高级管理等领域的学术职业和活动。3两者的受教人群持不同类型的资格分别进入专业劳动市场和学术劳动市场。4德国的教育分野在远离于教育的职业教育与疏离于实践的普通学术教育之间明确形成。5这种分野牢牢地固定在德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教育关联甚少。但如今在德国,一是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技术变革、服务型知识型经济转变等社会外部因素变化,职业和工作变得多元复杂,绝大多数工作对资格的层次需求有所提高;二是面临着教育机会平等、个体教育选择多变等教育内部因素转变,教育需

    7、求变得丰富且多样。尽管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教育之间的领域分野仍然存在,但绝对的分裂界线已开始融解,出现了沟通、衔接、结合的情况。讨论德国高等教育扩张及其相关进入规则和获取路径时,广义上涉及四种情况:第一,从以双元制为主的职业初始教育进入职业进修教育;第二,从普通教育进入学术教育,也就是文理中学进入高等学校;第三,从普通或学术教育进入职业进修教育;第四,从职业教育进入学术教育。第一、二种情况分别是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教育各自的传统路径,在教育体系中早已成熟、稳定。第三种情况时有发生,但在现实中存在直接过渡的障碍,衔接相对生硬。职业进修教育的准入条件是职业型资格和数年职业经历,文理中学毕业生、高校辍学

    8、生/毕业生通常需要通过再读职业初始教育才有进入的可能。例如,文理中学毕业生没有选择就读高校而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商务类职业中尤为常见。再如,高校辍学生/毕业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能力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之后再衔接职业进修教育。第四种情况则是近年德国教育政策推动并取得突破进展的重点,“从职业教育进入学术教育”实现了“高校的开放”。因而,仅从学术/高校教育这一狭义方面(而非广义的高等教育)考虑,德国高校入学资格获取主要涉及第二和第四种情况,即从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进入学术教育。二、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的类型分化(一)基本信息概览在德国,高校入学资格(Hochschulzugangs-berechtigu

    9、ng,HSZB;Hochschulreife,HSR)是统称术语。高校入学资格(HSZB)既指学校情境中,也指职业情境中获得的高校入学资格,常用于统称或单用于职业情境中获得的高校入学资格。高校入学资格(HSR)指学校情境中获得的高校入学资格,较少用于职业情境中获得的高校入学资格。具体的类型划分和适用范围如表1所示。在德国,对高校入学资格的理解,不仅涉及资格本身的类型划分,还与接收资格的相关机构(各类高校)和授予资格的相关机构(主要是高中阶段的各类学校)及其之间建立起的衔接路径密切相关。德国教育体系中与高校入学相关理念有:乔治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的“职业教育是

    10、人类教育的门户”;爱德华施普朗格(Eduard Spranger)的“通过职业,也只能通过职业才能通往更高层次的普通教育”;赫尔维希布兰克茨(Herwig Blankertz)的“普通教育的真相是职业教育”等。本文中高等教育(tertire Bildung)包括学术教育和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学术教育(akademische Bildung),在本文中同义理解为高校教育(hochschulische Bildung),不做区别处理,视描述情境而定;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指职业进修教育(berufliche Fortbildung)。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11、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81 表 1 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的类型划分、适用范围和关系说明类型划分适用范围关系说明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allgemeine HSZB/HSR)适用所有高校类型中的所有学程上层的高校入学资格通常具有覆盖下层的功能;箭头向下表明高校入学资格的覆盖面逐步变窄,可选的高校类型和学程相应减少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fachgebundene HSZB/HSR)适用所有高校类型中的特定学程数量较少,统计时往往被归入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Fachhochschulreife

    12、)适用应用科学大学中的所有学程有专业限制的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fachgebundene Fachhochschulreife)适用应用科学大学中的特定学程少见,只在个别州实施说明:“高校”泛指所有高等学校,主要指综合性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本文不另议艺术/音乐类高校、神学类高校等形式及其特殊招生要求。图1 德国教育体系中与高校入学资格授予的相关结构说明:(1)按文章内容需求,提取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ultusministerkonferenz,KMK)官网公布 德国教育体制基本结构图 中的相关部分处理而成。KMK.Grundstruktur des Bildungswesens in d

    13、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EB/OL.(2019-04)2021-09-20.https:/www.kmk.org/fileadmin/Dateien/pdf/Dokumentation/de_2019.pdf.(2)高校入学资格类型与学校、高校类型并不是一一绑定关系,图中仅列出来主要对应关系,与后续章节的具体论述内容并不冲突。资格授予的相关结构如图1所示。(二)演变历程剖析随着德国教育扩张,中等、高等学校类型分化以及学生来源多元化,高校入学资格及其获取路径不再只与(人文)文理中学绑定,变得多样而复杂。这种演变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加入有着密切关系,职业教育伴随了德

    14、国高校入学资格的整个分化历程。1.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在德国教育体系中,普通教育的学校型资格证书是进行后续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6文理中学教育与学术教育是教育历程上通过普通 高等阶段 职业的继续教育学历 专科学校 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 夜间文理中学/学院 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 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 13 职业型资格 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 职业 高中 19 文理教育的高中阶段 涉及的不同学校类型:文理中学,含三种教程的总合学校,职业/专科文理中学。12 中等阶段II 职业学校和企业(双元制职业教育)职业专科 学校 专科 高中 18 17 11 10 16 15 年级 10 年级后的中等学校学历(实科

    15、中学学历)9年级后的第一普通教育学校学历(主体中学学历)年龄 中等阶段 I 中等阶段 I 高等学校 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82 高中毕业考试紧密相连的连续层次。无论是7-8世纪成立的教会拉丁学校(文理中学的前身),还是14世纪进入德国的综合性大学,均深受人文主义影响,拥有共同的教育理论脉络。18世纪,德国逐渐形成对高校入学的直接规制,然而这种正式的规则并没有结束就读高校的社会特权现象。71788-1834年,普鲁士首先引入普通高中毕业考试

    16、,希望通过国家调控的考试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8其约束力的加强标志着德国高校入学资格授予制度化的开始。现在,文理中学的高中阶段分为1年的引入阶段和2年的资格阶段,普通高中毕业考试的通过标志着文理中学的高中阶段毕业和获得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证明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资格阶段的日常成绩(满分600,最低需达到200分);普通高中毕业考试成绩(满分300,最低需达到100分);由前两者组成的总成绩(满分900,最低需达到300分)以及根据相关公式换算成的普通高中毕业平均分(最高为1分,及格为4分)等。9102.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职业/专科文理中学及其毕业考试促进了有专业限制的高校

    17、入学资格的产生。职业/专科文理中学的各种前身出现于19世纪左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是源于巴伐利亚州的技术文理中学,当地政府建立与“基础学校或拉丁学校文理中学综合性大学”普通综合性高校教育路径平行的“基础/拉丁语学校工商业学校综合技术学校技术类高校”职业技术类高校教育路径。11另一种是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代表的经济文理中学,这类学校在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高校学科以及贸易大学成立后得以稳定和扩大。12建立职业/专科文理中学的初衷是希望可以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时授予高校入学和职业的双重资格。然而,为了获得与普通文理中学一样的平等地位(主要指高校入学资格的授予权),职业/专科文理中学开始采用普通文

    18、理中学的教学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直接的职业性,仅设置了一些与职业相关的重点科目。在高校学科分化背景下,职业/专科文理中学的出现拉开了高校入学资格的分化序幕。1964年,联邦各州关于学校体制统一化的协议,即“汉堡协议”13明确了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的作用,一是希望实现教育政策目标增加持有高校入学资格的中学毕业生数量,二是希望高校学科更加专业化,与中学中涉及的职业相关内容建立联系。发展至今,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取更多被放在职业高中的教育中,获取方式为职业高中的毕业考试。职业高中的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毕业考试的主要差别在于:除了德语、数学、外语等共同考试科目外,职业高中毕业考试可以选择

    19、1门职业方向的特定考试科目。特定考试科目包括经济与管理,农业、生物和环境技术,营养与家政,健康与社会,家政与社会护理设计,共6个领域。持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的学生只能就读由州或高校规定的相关专业。州与州之间关于此类资格的录取存在一些区别。例如,一些州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而一些州只需要学生具有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相关的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2020年的德国教育报告显示,只有不到1%的高校新生拥有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不具备教育统计学意义,所以在教育统计时往往被归入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之中,不做进一步区分,14但不可忽视其在教育政策中的意义。3.应用科学大学入

    20、学资格应用科学大学的设立带来了新的高校入学资格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20世纪60年代,德国真正地进入高校扩张期,这不单是大学生数量的简单增加,更是高校体系的扩充与分化。作为综合性大学之外的第二种高校类型,应用科学大学带来德国高校教育数量与性质的双重扩张。德国第一代应用科学大学成立于 1969-1971年,除了新建校外,多数由高级技术学校、这也是传统的文理中学被称为人文文理中学的原因。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83 高等专科学校、工程学校、经济

    21、学校和社会学校转变而来。15较侧重于学科和研究,涉及特定专业性职业(如律师、医生、教师)培养的综合性大学来说,应用科学大学倾向设置工程、商业管理、社会工作和其他应用科学类的职业性课程,课程的应用、职业相关性极强。在这种情况下,对进入应用科学大学有了新要求,成为具有12年学校就读年限的特殊资历,即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为了匹配这种资格的形成,德国相应成立了专科高中,其可以被视为应用科学大学的前置学校。16发展到今天,专科高中仍是这种资格授予的主要学校类型。专科高中通常设置6个专业:经济与管理,技术,健康与社会,设计,营养与家政,农业、生物和环境技术。教育时长为2年(个别为3年),教育内容包括课程

    22、和专业实践。除了就读年限和专业外,可以分两种情况来看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与前述两类高校入学资格的关键区别。第一种情况,在专科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专科学校、专科学校等类型中授予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由于这些学校的录取条件通常是已完成职业教育/已从事一段时间职业工作,或者学校的教学过程本身包含足够的职业教育/实践,所以只需要考虑学校部分的分数(德语、数学、外语、专业相关的科目)。1718第二种情况,在文理教育的高中阶段授予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就需同时考虑学校部分和职业相关部分。学校部分总分为285分,职业相关部分可为根据联邦或州法律完成的职业教育,或者进行一年的定向实习,相当于至少一年持续参与根

    23、据联邦或州法律实施的职业教育;又或者参加自愿的社会年/生态年、兵役/社会服务或联邦志愿服务,如少于一年可换算成定向实习的一部分。19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证书是涵盖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的,20也就是说其对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具有覆盖能力。2020年,德国有大约38.1万人进入高校学习,78.5%持有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含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而21.5%持有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4.有专业限制的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1994年,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为进一步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等值性,决议研究高校入学资格结构分化的可能性,提出第四种形式有专业限制的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21但这是一种限

    24、制较多、不常见的高校入学资格,持有者通常只能就读应用科学大学中的特定专业,因此目前实施此类入学资格的州较少,巴伐利亚州是其中之一。巴伐利亚州关于获取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补充考试的考试规则22表明,参加进修教育的职业人士,可以在常规毕业考试之外参加额外的补充考试,通过笔试和口试(根据具体专业确定科目和形式)获取有专业限制的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这种资格具有极强的职业/专业对应性,例如,经国家考核的木材技术员可获得木材建造和扩建或木材技术专业的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考试科目为德语和数学;经国家考核的玻璃设计员可获得工业设计专业的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考试科目为德语和英语。23(三)新兴概念争议随着

    25、高校入学资格逐步分化,在德国衍生出了两个与以“Abitur”为基本词素的德语词汇,即“专业性质高中毕业考试”(Fachabitur)和“职业性质高中毕业考试”(Berufsabitur)。对于前者来说,虽然没有出现在联邦或州的官方条例中,但是日常使用频率较高,通常会被不同主体用于形容不同的高校入学资格。例如,有些群体将其等同理解为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取,而另一些群体则认为是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的获取。这并不存在一方或另一方的绝对使用错误。因此,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提醒:每当提到“专业性质高中毕业考试”一词时,都应该仔细检查使用的特定情境和具根据Autor:innengruppe Bil

    26、dungsberichterstattung(AGBB).Bildung in Deutschland 2022-Ein indikatorengest tzter Bericht mit einer Analyse zum BildungspersonalR.Bielefeld:W.Bertelsmann Verlag,2022.附件表格“Tab.F2-1web依据高校入学资格类型、性别划分的1995年、2000-2035年高校学习资格者和比例”计算得出。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27、 EducationNo.General 84 体指代,信息提供方具有解释权。24对于“职业性质高中毕业考试”来说,更多是对奥地利和瑞士类似举措的借鉴与理解。奥地利既有在学徒制期间或之后通过职业性质高校入学资格考试授予高校入学资格的项目,也有同时授予高校入学资格和职业型资格的5年制职业高级中学。瑞士则是通过在职业初始教育基础上扩展普通教育授予直通应用科学大学的资格,而文理中学学生不能直接就读瑞士应用科学大学,需要先进行一年职业实践。25这些举措可以填补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制度空白,26因为德国既没有联邦统一规制的双重资格教程,也缺乏真正属于职业教育的高校直通考试,高校入学资格中的职业元素更多是以职

    28、业相关科目存在。德国开始尝试在部分州启动旨在整合职业型资格和高校入学资格的试点项目。例如,巴伐利亚州的“职业性质高中毕业考试”试点项目结合了“职业初始教育和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总体来看,尽管这两个新兴概念在德国均有被提及,但他们目前均未正式被归置入州和联邦教育制度中。德国高校入学资格受到国家官方条例规制,类型日益分化,获取规则逐步标准和细致,获取路径也愈发多样。高校的开放,让原本不是文理中学的学生也有机会就读高校,通过多样的、与职业相关的高校入学资格,申请人可以进入差异化高校体系中的不同机构和项目。职业教育在这样的演变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三、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取路径在德国,各类高

    29、校入学资格的获取路径已然发生变化,原因之一是普通高中毕业考试确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200多年来,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发生了明显转变;原因之二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教育经历了动荡、剧烈的政策讨论和思虑期,各类教育改革大量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取路径最终在多样性和稳定性之间实现制度化。(一)通往高校教育的“皇家之路”传统教育路径较最初的学校组织和考试结构来说,文理中学和普通高中毕业考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未丧失过主体地位,仍被视为就读高校的“皇家之路”27,是德国最传统的进入高校路径。2018年,德国获得普通高校入学资格的学生(33.92万名)中,71.7%来自传统

    30、的文理中学,9.3%来自同时拥有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教程的总合学校。如今,在文理中学,除了获得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外,也多了获得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的可能性。文理教育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进入资格阶段的2个学期后,如果不想或无法获得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那么可以根据相应的科目和分数要求申请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学校部分),并需要完成职业相关部分。28(二)成人教育中的补取之路 第二条教育路径20世纪60年代,在乔治 皮希特(Georg Picht)“教育灾难”的警告下,对更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储备”的需求促使教育向更加灵活、开放的体系转变。这为以往仅通过文理中学才能进入高校的封闭通道开启另一扇

    31、门,借由“第二条教育路径”为成年人提供补取教育资历的机会,这属于继续教育范畴。这条路径让成年人在工作之余仍有机会在学校体系的正规秩序里获得中学学历和高校入学资格,一般通过成人业余大学、夜间学校(含夜间文理中学)和学院29实现。2018年,获得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9.39万名)中,大约有0.4%来源于此路径;获得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的学生(33.92万名)中,则约有1.2%来源于此路径。较过往来说,来自这条路径的学生占比在逐渐下降。这条路径处于教育研究、政策的边缘地带,根据AGBB.Bildung in Deutschland 2020-Ein indikatorengesttzter B

    32、ericht mit einer Analyse zu Bildung in einer digitalisierten WeltR.Bielefeld:W.Bertelsmann Verlag,2020.附件表格“Tab.D8-7web 根据学校类型、资历划分的2006年、2012年和2018年普通教育型学校和职业教育型学校的毕业生和毕业资历”计算得出。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85 不被公众所熟知,但在教育资历越来越重要和倡导终身教育的当

    33、今社会,仍有必要给予较早离开教育体系的成人重获资历的机会。(三)职业(教育)人士的教育转换之路第三条教育路径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的分化、发展和丰富说明职业(教育)人士进入高校绝非新鲜事物,关于这条路径的探索早就进入德国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政策的视野中,其共同兴趣汇集在了职业(教育)人士获取高校入学资格的多样路径上。尽管此前早有实施,但直至近些年,职业(教育)人士获取高校入学资格的路径才随着外部大框架的稳定趋于完整和完善。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对学校情境和职业情境中的路径进行了整合与分析。一是,根据职业教育类学校(双元制中的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专科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专科文理中学和专科学校)的框架

    34、协议制定在学校情境中获取高校入学资格的条例;二是,以1959年特殊技能职业人士的高校入学考试30、1982年 关于有特殊技能职业人士的高校入学考试的协定31、2002年和2008年高校体制外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在高校学业中的换算 等为基础,形成了2009年未持有学校性质高校入学资格的职业资格者的高校入学决议。32在路径整合分析过程中,术语的使用也得到了规范,区别了两种“高校入学资格(HSZB和HSR)”的内涵。整体汇总后,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于2009年颁布通过职业教育开始高校学习路径和准入,33设计了持有职业初始、继续教育资格获得高校入学资格的A路径和通过职业性质教程获得高校入学资格的B路径。201

    35、5年,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基于前述文件颁布完整方案 通过职业教育进入高校路径和准入,规则更加详细与明确,为那些职业(教育)路径上希望进行高校学习的人提供多种成长路径。最终呈现三大条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取路径。34A路径,指向在职业教育法和手工业条例框架下完成职业(初始)教育与职业进修教育的人员获取高校入学资格的可能性,面向的是已获得初始、高级职业型资格并有职业经历的人群。B路径,指向学生通过获得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后转入补习类学校或者直接通过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专科学校额外教程获得高校入学资格的可能性,面向的是获得初始职业型资格但继续在学校体系中就读的人群。A、B路径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C路径,指向持

    36、有中等学校学历的学生在图2 通过职业教育进入高校 路径与准入(A路径和B路径 持有职业型资格)资料来源:根据KMK.Hochschulzugang ber berufliche Bildung Wege und Berechtigungen.Information des Sekretariates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vom 08.09.2015 R/OL.(2015-09-08)2023-01-11.https:/www.kmk.org/fileadmin/veroeffentlichungen_beschluesse/2015/2015_09_08-H

    37、ochschulzugang-ueber-berufliche-Bildung.pdf.整理绘制。全日制职业教育类学校中通过不授予职业型资格的学习方案获取高校入学资格的可能性,面向的是经过职业相关教育但不旨在职业型资格的人群。C路径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第三条教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86 育路径是指没有在传统学校情境中但凭借职业型资格和职业经验获取高校入学资格的一种路径。35 基于这个狭义界定,只有A路径明确属于所谓的第三条教育路径。但如果

    38、对第三条教育路径作广义理解,指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进入高校的路径,那么便可将A、B、C路径全部包含在内。通过职业教育进入高校路径和准入图3 通过职业教育进入高校 路径与准入(C路径 不持有职业型资格)资料来源:同图2已在德国全境范围开始实施,文件中的统一标准打开了职业教育向高校教育过渡的局面,使得教育体系中形成了职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取制度。基于此基本框架,绝大多数的州相互承认这类群体的高校入学资格效力。总体来说,16个联邦州均对此有进一步的附加条款,学生仍需根据各州不同的具体规则做出学业选择和安排。36四、德国高校入学资格体制的特性分析逐步分化的高校入学资格及其日益清晰的获取路径,共

    39、同构成了德国高校入学资格体制的核心元素。不同高校入学资格的不同获取路径,体现了职业教育与高校入学资格之间的互动与融通。正是有了职业教育的加入,德国的高校入学资格类型和中等学校、高等学校格局才变得多样与丰富。如约翰 杜威(John Dewey)所说:“各派哲学理论的冲突集中在有关职业的因素在教育上的适当地位与作用的讨论。”37德国高校入学越来越规范、公平和透明,整个社会深受其益。德国高校入学资格体制具有以下特性。(一)高校入学资格的类型分化是教育体系中多元素相互作用的产物1.高校入学资格的类型分化是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体系分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从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类型分化的历程可以看到,德国教育体系中

    40、,多样的中等学校与高等学校产生的重大意义。例如,职业/专科文理中学的最初设立带来了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并将这一资格授予权传递给职业高中和其他学校;应用科学大学及其前置学校专科高中的新建带来了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尽管现在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取路径与学校类型已开始解绑,可以在不同学校获得相同的高校入学资格,也可以在同一学校获得不同的高校入学资格,但总体来看,最初绑定的路径仍占据着优势地位。例如,2018年,获得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中,51%来自专科高中,22.2%来自职业专科学校,18%来自专科学校。2.高校入学资格的类型分化是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教育实现“等值,但不同类”理念的产物德国高

    41、校入学资格的类型分化,一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教育的等值性。职业(教育)路径上的群体同样拥有进入高校体系学习的机会,高校并没有将此群体拒之门外。另一方面,表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教育的不同类型属性。职业(教育)路径上获得的能力与知识可以部分转换成普通学术教育体系的能力和知识,也可以锚定学术教育中特定专业,然后根据职业和专业相关性进行更多转换。但在转换过程中,学生始终需要进行普通教育科目补习或额外考试,以满足学术教育路径的要求。反之亦然,如果学术教育人士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

    42、e EducationNo.General 87 生性和政策促进性的变动或改革一直都存在,普通高中毕业考试开启高校入学资格体制的制度化进程,其他高校入学资格在发展过程中萌芽、明确,共同形成当下的体制格局。高校入学资格类型及其获取路径从需求生成走向属性确立。高校入学资格体制促使联邦各州 高校法和学校法进行相关内容修订。一方面涉及高校法规定的录取规则。联邦各州高校法有所差异,但均有关于综合性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录取规定,并有针对职业(教育)人士相关入学的修订条款。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法规定的教育教学规则。联邦各州学校法 要针对不同学校提供的教育进行学习过程和资格获取的管理。38总体来说,高

    43、校入学资格体制在法律规制下以公共教育体系中绩效原则代替了绝对主义的选拔和晋升,避免了不透明的学习权利分配规则。2.教育体系职业性的增加从德国高校入学资格体制发展来看,不管是资格本身分化还是其中涉及的中等、高等学校类型分化,都可从中窥到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和重要性。从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到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和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职业相关科目、职业教育元素、职业实践/实习取代了原有的人文性质科目,这种替代意味着职业(教育)相关的能力在烙印着“职业性”的德国社会是受到重视和被需要的,在后续专业学习中也是真实可用和有效的。从综合性大学到应用科学大学,表明直接面向学生的就业、职业能力在高校教学中日益重

    44、要。德国科学委员会明确提出,应用科学大学的建立旨在基于科学基础、以实践导向和职业导向的方式培养学生,使他们能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39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及普及化阶段发展,40尤其是博洛尼亚进程实施本科、硕士分层教育以来,高等学校纵向分化越来越明显,一部分高校希望通过加强研究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而另一部分高校(以私立为主)希望通过设计贴近实践且满足大众需求的学程得以发展41,这种实践导向的分化与职业教育的距离并不远,也就为通过职业教育进入高校的希望进入职业进修教育获取师傅、技术员等高级职业型资格,则需额外补充职业教育和职业经历。这也说明职业(教育)路径与普通学术教育路径各有特点,彼此的

    45、分野仍然存在,目前尚未出现全民学术教育或全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二)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取路径逐步走向透明化、规范化1.从分散单列走向透明并列高校入学资格的每一条获取路径均不是从一开始就稳定在教育体制中,普通高中毕业考试也是逐步确立的,从普鲁士国家向当时、后续的国家扩散,直到成为统一的中央高中毕业考试。通过职业教育获得高校入学资格的路径最初分别在学校情境和职业情境中生成,前者如通过专科高中、职业高中等,后者如通过特殊技能考核/考试。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对学校情境和职业情境中的路径进行综合梳理后最终明确了三类路径:持有职业型资格和职业经验的(相对)“直接”进入路径;持有职业型资格加以学校性质知识的“补

    46、习”进入路径;在不持有职业型资格的情况下通过学习一些职业科目的“相关”进入路径。通过职业教育进入高校路径和准入对三类路径中具体子路径的前置条件、就读年限、学习内容等进行明确,规则清晰、透明。2.与各类学校框架协定中的规范内容形成统一口径在德国,每种学校类型都有独立的框架协定,其对学校的教育目标、形式、课时、考试和资历等进行全面约定。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取过程涉及德国高中阶段的所有学校,各种学校框架协定均对自身涉及的高校入学资格的类型及其获取路径有所解释,从而形成整体规则上的逻辑接洽。这不仅需要有关机构清楚地了解每一种学校类型、高校入学资格类型及其获取路径,还需要各方达成共识、统一实施。(三)高校入

    47、学资格的体制制度化促进了教育体系内涵式发展1.教育体系规制性的加强教育体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内3.2023No.3982023年第 3期(总第398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88 路径开发提供充分支撑。与直面企业需求和旨在授予职业型资格的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专科学校不同,职业/专科文理中学、职业高中、专科高中更多是社会政策和教育政策下的产物,从职业教育视角去切入教学,在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教育之间建立沟通桥梁。职业教育丰富了教育的可能性、使得教育路径多样化,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48、。3.教育体系融通性的增强高校入学资格的获取与学校类型脱耦,是教育体系融通性的一种表现。42文理中学和普通的高校入学资格之间、职业/专科文理中学和有专业限制的高校入学资格之间、专科高中和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之间的最初绑定关系开始松动。如今,在不同的学校类型中进行不同程度和科目的补习,便可以获得所希望的高校入学资格。尽管过去绑定的形式还是获取对应高校入学资格的主要形式,但高校入学资格体制已经或多或少独立于普通教育类、职业教育类学校类型而发展,这意味着在保持组织结构特性的情况下,学校与路径之间的交流、转换障碍在消除,教育体系融通性在增强。此外,分化的高校入学资格与职业专业、专业均相关,体现了教育职

    49、业与高校专业在一定程度上的内容融通性。考试科目的可替换说明涉及职业知识的某一科目、涉及职业实践的某一部分与后续的专业学习紧密相关。对专业学习成效来说,这种安排会比原来人文性质科目更加实用、有效。五、结语教育扩张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高等)教育,停留在教育体系的时间越来越长。各界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供给的范围愈加广泛,这一方面使得教育体系更加分化和多样,另一方面也使得独立的教育子领域之间的分界线变成模糊,领域出现交叠。在德国当今社会,通过文理中学和普通高中毕业考试进入高校的传统路径越来越受到挑战。在劳动市场就业机会的刺激和终身教育的愿景之下,高等教育在人们教育生命周期中的位置也发了重大变

    50、化,在高中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之间建立更多的融通路径成为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43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以一种特殊方式服务于技术工人的培养,让年轻人融入工作、就业和社会。44由于德国职业教育本身蕴含着一定的“全人教育”思想,存在与普通学术教育的能力换算和专业衔接多种可能性,也就予以了各界努力的可能性。从体制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成就了德国高校入学资格及其获取路径的丰富性、多样性。由职业教育进入高校教育的体制制度化,是德国融通性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让人们看到职业教育的延展性、现有高校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包容性以及不同的教育机会和多样的教育路径。在制度化过程中,除了前文所涉及的内容


    注意事项

    本文(德国高校入学资格类型分化及获取路径探析_唐慧.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