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3∕T 936-2022 公路桥梁整体顶升技术规程(浙江省).pdf

    • 资源ID:204706       资源大小:1.33M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33∕T 936-2022 公路桥梁整体顶升技术规程(浙江省).pdf

    1、ICS 93.040 CCS P 28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9362022 代替 DB33/T 9362014 公路桥梁整体顶升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s for overall jacking of highway bridges 2022-10-13 发布 2022-11-13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33 DB33/T 936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3 5 调查与评估.3 5.1 一般规定.3 5.2 设计阶段调查与评估.3 5.3 施工阶段调查.4 6 设计.4 6.1

    2、 一般规定.4 6.2 原结构验算.4 6.3 桥梁结构设计.4 6.4 顶升方案设计.9 7 施工.14 7.1 一般规定.14 7.2 同步控制方案.14 7.3 施工准备.15 7.4 施工作业.19 8 施工监控.22 8.1 一般规定.22 8.2 监控内容及要求.23 8.3 监控实施.24 9 质量检验.24 9.1 一般规定.24 9.2 分项工程检验评定.25 附录 A(资料性)台改墩施工步骤.26 附录 B(资料性)顶升支撑部位选择.35 附录 C(资料性)各类限位结构设置要求.39 DB33/T 9362022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

    3、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代替DB33/T 9362014内河桥梁整体顶升技术规程,与DB33/T 936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 1 章,2014 年版的第 1 章);b)更改了“术语与定义”(见第 3 章,2014 年版的第 3 章);c)更改了“基本规定”(见第 4 章,2014 年版的第 4 章);d)更改了“调查与评估”,细分了设计和施工的调查内容,并将评估明确为设计时要完成的工作(见第 5 章,2014 年版的第 5 章);e)增加了“设计”章节,包括一般规定、原结构验算、桥梁结构设计、

    4、顶升方案设计(见 6.1、6.2、6.3、6.4);f)增加了液压同步顶升控制系统(见 7.2.2);g)增加了施工准备,包括基本要求、桥梁结构加固、临时结构施工、SLHC 系统安装与调试和顶升前桥梁初始状态确认(见 7.3);h)增加了解除约束及处治(见 7.4.2),更改了试顶升(见 7.4.3,2014 年版的 6.5.3);i)将“墩柱接高”、“支座更换”(2014 年版的 6.6、6.7)合并为结构改造(见 7.4.5.1),增加了结构改造期间需要进行的检查和控制(见 7.4.5.3);j)更改了“梁体复位”更改为就位;(见 7.4.6,2014 年版的 6.8);k)更改了“临时结

    5、构与系统拆除”(见 7.4.7,2014 年版的 6.9);l)更改了“监控部位及内容”(见 8.2.1、8.2.2、8.2.3、8.3,2014 年版的 7.3);m)更改了“质量评定方法”为质量检验(见 9.1、9.2,2014 年版的 8.2、8.3、8.4)。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浙江省公路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市临平区交通运输局、杭州市余杭区交通运输局、上海先达特种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云桥交通科技有

    6、限公司、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河海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志杨、祁恺飞、郑华奇、杨琳、孙志良、马刚伟、赵玉贤、顾侃、张冬青、毕晓明、叶凡一、宋法宝、陈自辉、汪坚、李永青、叶茂、朱威、周润翔、翁明祥、李乐阳、唐翔、濮辉铭、龙伟、吴佳波、余盛桃、安康、陈弢、沈卫峰、李思望、翁国强、汤修华、何仲文、吉伯海、郑宏、周超、陈妙初、谢发祥、沈勤林、王靖、李大鸣、陈永辉、翟瑞兴、傅中秋、雷笑、莫海峰、徐声亮。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4年首次发布为DB33/T 9362014;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33/T 9362022 1 公路桥梁整体顶升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7、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梁整体顶升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调查与评估、设计、施工、施工监控和质量检验等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梁式桥及无推力拱式桥等桥梁整体顶升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72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T 512562017 桥梁顶升移位改造技术规范 JTG/T 223101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8、JTG 33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336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T 36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5220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D2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4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T D6401 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 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90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H10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9、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T J22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S 2051 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DB33/T 9362022 2 3.1 调坡顶升 slope gradient jacking-up 顶升后桥面纵坡发生改变。3.2 顶升基础 foundation of jacking-up 提供顶升支承反力的结构统称为顶升基础,包括直接利用的桥梁原基础、改造后的基础、新施工基础、抱柱梁等。3.3 台改墩 transform abutment into pier 桥梁顶升中根

    10、据需要将原桥台改造为桥墩。3.4 梁体顶升 beam jacking-up 直接或通过分配梁将顶升受力点设于梁体底部进行顶升的方式。3.5 断柱顶升 break column/pier jacking-up 通过截断桥墩,将截断面以上的下部结构和梁体同步顶升的方式。3.6 工具式垫块 tool backing plate 顶升过程中用于接高、更换的构件。3.7 转换垫块 conversion backing plate 用于连接不同截面支撑柱的构件。3.8 分配梁 supported beam for force distribution 置于梁底,借助刚性梁体来分摊顶升荷载,实现均匀布置顶升

    11、支撑或增加顶升受力范围。来源:GB/T 512562017,2.1.10,有修改 3.9 抱柱梁 steel girdling of column/pier 依附于墩柱四周并与墩柱有效连接,将顶升力传递到桥梁上下部构造的梁式结构。来源:GB/T 512562017,2.1.9,有修改 3.10 钢抱箍 steel plate hoops 顶升过程中,沿墩柱外壁布置,对墩柱施加一定环向预压力的钢构件。DB33/T 9362022 3 来源:GB/T 512562017,2.1.11,有修改 3.11 液压同步顶升控制系统 synchronous lifting hydraulic control

    12、 system 由液压系统油泵、油缸、检测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机控制液压设备,实现全自动完成同步位移的系统(简称“SLHC系统”)。4 基本规定 4.1 在确定既有桥梁顶升改造前,应做好前期工作,包括现场调查、相关资料收集、结构检测和受力验算、必要的勘察和测量,并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论证及评估。4.2 桥梁顶升不应损伤原桥受力结构,不宜改变原桥受力体系。4.3 桥梁顶升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结构、构件及措施,应按 GB 50017、JTG D64、JTG 3362 等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4.4 顶升施工期间应封闭桥上交通,禁止车辆通行,并做好交通组织设计。4.5 对桥

    13、下有船撞风险的跨水域桥或有车辆撞击风险的跨线桥,应编制专项交通组织方案,采取防撞及保通措施,保障顶升改造期间桥下船舶或车辆通行安全。4.6 桥梁顶升应采用同步顶升,宜采用 SLHC 系统实施顶升。4.7 应制定监控方案,建立监控体系,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和重点部位、关键指标进行监测管控,施工中加强监控数据分析以指导施工。4.8 顶升完成后的桥梁应符合原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和顶升设计要求。4.9 顶升施工应注重保护环境,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应与顶升设计、施工同步实施。5 调查与评估 5.1 一般规定 5.1.1 应对拟顶升桥梁进行现状调查、检测与评估,并给出桥梁检测报告与评估结论。5.1.2 调查

    14、分为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调查的内容包括桥梁结构现状、相关资料和现场条件等。5.2 设计阶段调查与评估 5.2.1 设计阶段调查 5.2.1.1 收集原桥竣工图纸,掌握桥梁基础形式、结构尺寸、支座类型、桥梁荷载等相关信息。5.2.1.2 收集养护维修资料,掌握桥梁管养及维修加固信息。5.2.1.3 收集检测报告,掌握桥梁病害情况、技术状况及技术等级等信息。5.2.1.4 应结合桥梁既有资料对拟顶升桥梁做现状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主要构件的材料强度、裂缝和整体性等。5.2.1.5 应对净空、地形、地质、管线、桥下通车和通航情况、建设条件及作业环境等进行调查。5.2.1.6 利用原控制点或新建独立控制网

    15、对原桥特征点进行坐标、高程测量。5.2.2 技术状况评估 DB33/T 9362022 4 5.2.2.1 顶升设计前应按 JTG H11 进行一般性评定或适应性评定,结合现场调查资料、检测报告和试验结果按 JTG/T H21 综合评定桥梁各部件技术状况,确定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评定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通行能力和抗洪能力等,编制现状评估报告。5.2.2.2 大跨径或结构复杂的桥梁应按 JTG/T H21 进行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必要时可进行桥梁荷载试验,以评估桥梁的实际状态。5.2.2.3 根据 5.2.2.1、5.2.2.2 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分析桥梁采用整体顶升施工的可行性,并提出整体顶升前

    16、需要进行结构补强加固的方法和建议,以及整体顶升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5.3 施工阶段调查 5.3.1 对桥梁实体现状进行详细调查,核对桥梁检测结果和设计图纸。5.3.2 对施工用水、用电、施工现场及周边场地、管线、道路交通、内河航运等进行详细调查。6 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设计应包括设计调查、原结构验算、桥梁结构设计、顶升方案设计及概预算编制。6.1.2 设计应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工程条件、改造目标、技术标准、原结构检测评定结论、改造要求等,通过比选确定相应的顶升方案。6.1.3 临时结构及桥梁结构改造的设计应符合 JTG 3362、JTG D64、GB 50017 和 JTG/T

    17、 J22 的要求。6.1.4 支撑等临时结构验算应符合 GB 50017、JTG D64 和 JTG 3362 的要求。顶升过程中可不计入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应根据顶升桥梁所在地区地震烈度按 JTG/T 223101 做好抗震设计。6.1.5 顶升基础应根据顶升支撑部位布置、顶升荷载、顶升高度、原桥基础及结构特点进行设计。6.1.6 应根据桥梁病害调查、结构验算结果,将桥梁病害处治纳入顶升设计。6.1.7 顶升设计应考虑施工过程中顶升点的不均匀受力和相邻墩台位移差等对结构内力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6.1.8 顶升设计应考虑支座及垫石的施工作业空间要求,改造后梁底与墩顶间距应满足支座系统改造

    18、施工要求。6.1.9 顶升设计应对桥梁整体顶升施工前的重要技术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如对桥面系进行处理,减少顶升荷载。6.1.10 对桥下有交通需求的跨水域桥或跨线桥,桥梁顶升应满足桥下航道和道路所需净空。6.2 原结构验算 6.2.1 应按 JTG 3362、JTG 3363、JTG D60、JTG D64、JTG/T D6401、原结构设计文件等相关要求,对结构顶升改造前后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地基基础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结构承载力、稳定性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抗裂、应力和刚度验算。6.2.2 顶升后的上部结构验算应采用 JTG D64、JTG 3362 等相应规范的各类作用值及相应组合值,可计

    19、入温度、混凝土收缩及徐变、预应力、基础变位、安装应力等在内的各种作用。6.3 桥梁结构设计 6.3.1 桥梁结构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包括平面及纵断面设计、桥墩改造设计、桥台改造设计、上部结构设计、附属结构设计等。DB33/T 9362022 5 6.3.2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6.3.2.1 桥梁整体顶升后平面和纵断面线形指标应符合 JTG D20 的相关要求并与前后段顺接,顶升后桥梁平面中心线应与原桥一致。6.3.2.2 对需与顶升桥梁进行衔接的新建桥梁,特别对于桥梁宽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应做好平面衔接设计。6.3.2.3 对调坡顶升,顶升桥梁改造完成后与既有前后利用段间会形成折点,可通过桥面加铺

    20、调整桥梁纵断面线形,使竖曲线半径、坡长等符合 JTG D20 相关要求。6.3.2.4 根据桥梁顶升后平面和纵断面要求,对桥梁下部结构及基础、上部结构、附属结构、临时结构、前后衔接段等进行相应设计。6.3.3 桥墩改造设计 6.3.3.1 桥墩改造设计包括对基础利用和墩柱接高的设计。6.3.3.2 宜直接利用桥墩基础,并根据改造后的桥梁荷载对桥墩基础进行验算。6.3.3.3 墩柱接高可采用断柱接高和支座垫石接高两种方式,应根据顶升高度确定墩柱接高方式。6.3.3.4 断柱接高设计符合下列规定:a)接高段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高于原墩柱混凝土至少一个标号,并宜采用便于灌注和成型的细石微膨胀混凝土或自密

    21、实混凝土,接高段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完成;b)接高段主筋直径不应小于原墩柱主筋直径,主筋数量不应少于原墩柱主筋根数,箍筋间距应按不大于 100 mm 加密设置;断口处墩柱表面应做凿除处理,露出受力主筋,长度应满足 JTG/T 3650要求;被切断的墩柱主筋外露最小长度应综合考虑套筒连接的工艺要求、钢筋锚固长度等要求;c)主筋连接可采用焊接、机械连接等工艺,同一断面的接头比例应符合 JTG/T 3650 要求,当切断面在受压区且机械挤压接头符合级接头要求时,接头数量比例可不受限制;d)桥墩采用切断顶升施工工艺时,在墩柱接高后,应根据结构受力需要按 JTG/T J22 的相关要求做加固处理;e)墩柱

    22、切割位置的选择应避开钢筋密集区域,并应满足墩柱钢筋连接接长的需要。切割位置宜选择在顶升基础顶面以上 2 m 范围内。6.3.3.5 对设置顶系梁的花瓶型桥墩宜断柱后单独顶升接高利用,可将顶系梁下方做调平处理后作为千斤顶支点,应对系梁承载力按 JTG 3362 相关要求进行验算。6.3.4 桥台改造设计 6.3.4.1 桥台改造设计分桥台接高和台改墩。6.3.4.2 桥台接高可采用支座垫石接高和台身改造接高两种方式,应根据顶升高度确定桥台接高方式:a)采用支座垫石接高时,应同时对耳背墙、挡块等进行接高设计,并考虑台后土压力变化造成的影响;b)当支座垫石接高无法满足承载力及稳定性要求时,应采用台身

    23、改造接高。采用台身改造接高时,应根据台身荷载变化对承台桩基进行验算。6.3.4.3 典型的台改墩按类型分桩接台帽改造为柱式墩、桩接台帽改造为盖梁柱式墩、座板台改造为柱式墩、U 台改造为柱式墩,台改墩施工步骤详见附录 A。典型的台改墩示意图见图 1图 4:a)桩接台帽改造为柱式墩,见图 1;DB33/T 9362022 6 图1 桩接台帽改造为柱式墩 b)桩接台帽改造为盖梁柱式墩,见图 2;图2 桩接台帽改造为盖梁柱式墩 c)座板台改造为柱式墩,见图 3;DB33/T 9362022 7 图3 座板台改造为柱式墩 d)U 台改造为柱式墩,见图 4;图4 U 台改造为柱式墩 6.3.4.4 台改墩

    24、设计符合以下要求:DB33/T 9362022 8 a)优先利用旧桩基,需要新建桩基时,新桩基、旧桩基间距应符合 JTG 3363 要求。当旧桩基不作利用时,新旧桩基间距应满足桩基成孔要求;b)新建承台与利用承台的结合部位应进行凿毛、植筋处理;c)台改墩后不宜改变原上部结构横桥向支点位置;d)临时支撑柱底部与原有盖梁凿除后端部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 0.5 倍支撑柱柱径(方形柱取柱边长)且不应小于 250 mm;e)当需要在原台帽下新建承台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新建承台应符合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的受力要求;2)新建承台设计应考虑原台帽拆除的施工操作空间,并要求后续施工专项方案应明确改造方案及流程;

    25、3)原有台帽部分凿除后与新建承台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台帽高度,并对台帽进行验算,搭接横桥向示意图见图 5;4)上部结构落至新建墩柱,完成体系转换后,应对剩余台帽进行拆除。图5 原有台帽与新建承台搭接横桥向示意图 6.3.5 上部结构设计 6.3.5.1 当原上部结构需要加固、改造,或桥面系存在顶升施工的制约因素时,需对上部结构进行改造设计。6.3.5.2 桥梁上部结构顶升应以联或简支跨为单位,设计应考虑单位整体的位置变化,兼顾相邻单位的顶升。6.3.5.3 调坡顶升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根据纵断面设计计算调坡点处不同联(跨)梁端间距,梁体转动时梁端不应发生接触,必要时应对梁端切割方案进行设计

    26、,切割时不得损伤梁端预应力及受力主筋;b)应根据顶升后梁端断面竖直度的变化,做好前后衔接段设计;c)应考虑由梁体水平投影面变化造成的支点相对位置变化,进行相应的结构验算,必要时应进行加固设计。DB33/T 9362022 9 6.3.5.4 对桥面铺装、护栏等荷载发生变化的顶升桥梁,其上部结构验算应考虑相应的荷载变化。6.3.6 附属结构设计 6.3.6.1 需通过加铺桥面铺装调整桥面线型时,宜采用轻集料混凝土作为加铺材料,或采用内设空心钢管等方式,减少铺装恒载。6.3.6.2 顶升后,桥梁护栏需结合调坡段铺装加厚实际情况,进行加高设计,并符合 JTG D81 的规定要求。6.3.6.3 桥台

    27、改桥墩,应根据前后桥梁联长选取伸缩缝型号。6.3.6.4 调坡顶升附属结构设计符合下列规定:a)桥梁纵坡改变后需重新考虑桥梁排水设计,纵坡变缓时宜通过增加泄水孔等方式强化桥面排水能力;b)应根据铺装厚度变化调整伸缩缝槽口设计;c)应根据梁底坡度变化、楔形块水平位置变化等做好支座垫石改造设计。6.4 顶升方案设计 6.4.1 顶升方案设计内容 顶升方案的设计内容包括顶升方式的确定及顶升支撑部位选择、利用原结构作为顶升基础、新建顶升基础、支撑结构设计、分配梁设计、限位结构设计等。6.4.2 顶升方式的确定及顶升支撑部位选择 6.4.2.1 桥梁顶升方式分为梁体顶升和断柱顶升。应根据顶升类型、顶升高

    28、度、下部结构利用方案、支撑布置方案选择合理的顶升方式。以下情况宜采用梁体顶升,其他情况宜采用断柱顶升:a)既有下部结构无法利用;b)采用支座垫石接高进行桥墩(台)接高;c)依托下部结构布置千斤顶存在困难(如采用双柱式桥墩的整体式现浇箱梁);d)调坡顶升梁底角度发生变化,会对既有支座造成偏压破坏,存在顶升安全隐患时。6.4.2.2 顶升支撑部位选择:a)顶升支撑部位为顶升油缸直接或通过分配梁间接作用于被顶升结构的位置,根据原桥梁结构、荷载分布情况,宜按桥梁支点、横断面中心线对称布置;b)设计应对顶升支撑部位的桥梁结构根据 JTG 3362、JTG D64 的要求进行受力验算;c)当采用梁体顶升,

    29、顶升支撑部位应考虑结构改造所需的范围,根据支撑部位对被顶升结构进行受力验算。预制空心板梁、T 梁、小箱梁、现浇箱梁、钢箱梁、钢混组合梁、系杆拱桥、断柱顶升法、抱柱梁法等支撑部位选择见附录 B。6.4.3 利用原结构作为顶升基础 6.4.3.1 应根据不同顶升方式选择顶升基础,采用断柱顶升时可选择钢抱箍、抱柱梁、承台等作为顶升基础,采用直接顶升时可选择盖梁顶、墩柱顶、承台等作为顶升基础。6.4.3.2 宜利用原结构作为顶升基础,包括利用原承台、利用原盖梁或台帽、利用原桩基或墩柱等形式。当原基础或结构不能直接利用时,宜对其进行改造加固。6.4.3.3 利用原承台,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计:a)原承台平

    30、面尺寸及受力能够满足顶升要求时,可直接作为顶升基础;b)原承台平面尺寸或受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参照图 6 进行承台改造设计:DB33/T 9362022 10 1)对其进行拓宽、加大截面改造,新增混凝土与原承台通过植筋连接;2)承台改造后需对其进行承载力和抗冲切验算。图6 承台改造示意图 6.4.3.4 利用盖梁或桥台台帽作为顶升基础,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计:a)当盖梁或桥台顶面至被顶升结构之间可以布置千斤顶时,可以将盖梁或桥台顶面作为顶升基础;b)当盖梁或桥台顶面至被顶升结构之间不能布置千斤顶时,可参照图 7、图 8 在盖梁或桥台侧面增设牛腿作为顶升基础,牛腿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盖梁或

    31、桥台之间通过植筋连接;c)牛腿验算要求如下:1)当采用钢牛腿时,应根据 GB 50017 等规范的规定进行强度、稳定与变形,以及连接部的计算;2)当采用混凝土牛腿时,应根据 JTG 3362 的规定进行抗弯、抗剪、变形等验算。图7 盖梁侧面设置牛腿顶升基础 DB33/T 9362022 11 图8 桥台侧面设置牛腿顶升基础 6.4.3.5 利用桩基或墩柱作为顶升基础,应按以下要求进行设计或改造设计:a)桩基或墩柱通常不能直接作为顶升基础,可在桩基或墩柱四周增设抱柱梁或钢抱箍结构作为顶升基础,图 9 为钢筋混凝土抱柱梁顶升基础示意图,图 10 为钢抱箍顶升基础示意图;图9 钢筋混凝土抱柱梁顶升基

    32、础示意图 图10 钢抱箍顶升基础图示意图 DB33/T 9362022 12 b)钢抱箍设计应符合 GB 50017 等规范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抱柱梁应根据 JTG 3362 进行设计;c)新增混凝土结构与原结构接触面应进行充分的凿毛,必要时植入钢筋以提高承载力。6.4.3.6 因顶升增设的承台拓宽、牛腿、抱柱梁等临时结构,宜在顶升工程完成后进行切除,并对切割断面进行处理,恢复原样。对于不影响交通安全且不影响美观的临时结构可不做处理。6.4.4 新建顶升基础 6.4.4.1 无法利用原结构作为顶升基础时,可根据地勘资料和顶升荷载新建顶升基础。6.4.4.2 新建顶升基础的形式可根据地质条件、作业

    33、环境、支撑布置等现场情况,选择采用桩基、扩大基础或地面硬化,顶升基础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6.4.4.3 设计及验算要求如下:a)新建基础采用桩基、扩大基础形式时,应按 JTG 3363 相关规定验算;b)采用地面硬化作为顶升基础时,应进行沉降、局部承压等的验算,有条件时应进行等载预压。6.4.5 支撑结构设计 6.4.5.1 顶升支撑结构应根据顶升荷载、顶升高度、桥梁结构特点、施工条件、经济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顶升支撑结构形式有钢管柱、钢箱混凝土垫块等,根据顶升高度和基础条件选用相应的支撑形式。6.4.5.2 顶升支撑体系设计内容应包含钢管柱、加固杆件等,并符合以下要求:a)承载力和稳定性符

    34、合 GB 50017 等规范的相关规定,根据可能存在千斤顶失效或不同千斤顶受力不均衡的情况,适当考虑安全储备;b)与顶升基础及各构件之间竖向、水平向及斜向节点连接可靠;c)相对于顶升结构对称布置。6.4.5.3 顶升支撑体系应验算以下内容:a)竖向顶升荷载取值:顶升荷载为被顶升结构自重、固定在被顶升结构上的分配梁自重和千斤顶自重三者之和;当顶升过程处于冬季时,应按 GB 50009 相关规定考虑雪荷载作用;b)水平荷载取值:应考虑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水平荷载,并不低于竖向顶升荷载总值的 2%;c)顶升支撑体系应采用结构计算软件整体建模,计算结果应符合 GB 50017 等规范的相关规定;d)当采

    35、用钢结构时,应对单支撑按压弯构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强度和稳定性根据 GB 500172017 等规范进行验算。6.4.6 分配梁设计 6.4.6.1 应根据被顶升结构类型、支撑体系布置等确定是否采用分配梁。当顶升基础与被顶升结构之间受条件限制布置顶升支撑困难,或为了增加被顶升结构的整体性,可在两者之间设置分配梁,进行受力体系转换。连续箱梁腹板下方直接布置顶升支撑困难,或对空心板、小箱梁、T 梁等预制梁顶升时宜设置分配梁。6.4.6.2 分配梁宜采用钢结构形式,图 11 给出了分配梁应用示意图。DB33/T 9362022 13 图11 分配梁应用示意图 6.4.6.3 分配梁应与顶升支撑体

    36、系采用结构计算软件整体建模分析,分配梁受力应分别按主动千斤顶受力和跟随千斤顶受力两种工况进行验算,计算结果应符合 GB 50017 等规范的相关规定。6.4.6.4 分配梁与被顶升结构之间的支撑部位应设置调平块调平,且应避开箱室等空心部位。6.4.6.5 分配梁设计时综合考虑顶升荷载、安装条件、成本及通用性等因素。6.4.6.6 分配梁长度应匹配被顶升结构宽度,并符合吊装需要。6.4.7 限位结构设计 6.4.7.1 为保证被顶升结构平面位置偏移在允许范围内,各类桥梁应设限位结构,包括纵向、横向限位结构。6.4.7.2 当直接顶升梁体时,可利用桥台、墩柱、盖梁、伸缩缝等设置限位,也可独立于桥梁

    37、原结构设置限位。6.4.7.3 各类限位结构设置要求见附录 C。6.4.7.4 限位装置约束被顶升结构的立杆竖直度偏差不应超过 1H(H 为顶升高度)。6.4.7.5 限位结构与被顶升结构的间距应根据被顶升结构的位置变化、顶升到位后允许误差等因素进行确定,除断柱顶升中墩柱格构限位外,其它限位结构与被顶升结构的间距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 限位结构与被顶升结构的间距要求 限位类型 限位结构与被顶升结构的间距 mm 横向限位 10 纵向限位 等高度顶升 10 调坡顶升 L+10 桥面联间限位 限制联间横向相对位移,根据需要调整联间伸缩缝宽度 注:L为限位柱所在位置桥梁水平投影长度变化。DB33/

    38、T 9362022 14 6.4.7.6 限位结构应对强度、不同限位方向的结构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按表 2 进行取值。表2 限位结构水平荷载 限位类型 荷载性质 取值要求 横向限位 横桥向荷载、调坡顶升过程中顶升分力、顶升支撑及千斤顶安装竖直度误差产生的水平分力作用 应考虑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水平荷载,并不低于竖向顶升荷载总值的2%纵向限位 等高度顶升 调坡顶升 7 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桥梁顶升工程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专项审查论证,按照审查意见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7.1.2 专项施工方案内应包括同步控制方案(含同步顶升控制、SLHC 系统方案

    39、),同步控制方案应以施工图设计顶升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或补充。7.1.3 应制定监测与控制方案,建立顶升监控体系,实施顶升监控工作,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和重点部位、关键指标进行监测管控。7.1.4 顶升施工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对改造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的堆放、运输及处置均应按 JTG/T 3650 相关规定处理。7.1.5 顶升准备工作完成后,应办理桥梁顶升工程开工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正式开始顶升作业。7.1.6 顶升施工中的各道工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控制。各道工序完成后应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符合相应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7.1.7 施工作业区应按 JTG F90

    40、 规定设置防撞围挡,防范车船撞击支撑体系结构。7.1.8 顶升施工应协调、平稳,并应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及时修正顶升位移参数。7.1.9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应凿毛处理,露出新鲜混凝土面,凿毛深度不宜少于 6 mm,清洗干净后,方可涂界面处理剂。7.2 同步控制方案 7.2.1 同步顶升控制 7.2.1.1 按以下要求制定同步顶升控制:a)当全桥顶升高度相同时,可采用全桥整体等高同步顶升方案;b)对于调坡顶升工程,可根据各墩顶升高度、相邻不顶升部分桥梁的影响、顶升前的坡度等因素,采用先等高顶升再调坡顶升、先调坡顶升再等高顶升或全桥按比例同步顶升方式;c)对于结构类型不同的主桥、引桥可采用分别顶升。7.

    41、2.1.2 同步顶升控制区域划分符合以下要求:a)为了保证被顶升结构受力体系基本不变、姿态可控,应按照顶升结构范围,根据位置相近、对称和荷载相近的原则将顶升结构进行同步顶升控制区域划分;1)当全桥采用等高度顶升时,每个墩相对桥梁中线不少于两个同步顶升控制区域;2)对于连续梁调坡顶升工程,可将中墩按照四个象限划分为四个同步顶升控制区域;3)当采用排架式顶升,千斤顶线状布置时,可根据控制精度要求适当增加控制区域数量。DB33/T 9362022 15 b)同一个控制区域设一台位移传感器和一台液压传感器,区域内千斤顶液压宜连通。7.2.1.3 按照以下要求进行顶升行程设计:a)按照设计顶升高度、支座

    42、压缩量和施工所需空间,确定总的顶升高度;b)考虑以下因素设定每个行程的顶升量和顶升速度:1)千斤顶的额定行程;2)工具式垫块的匹配高度;3)总顶升高度。c)根据单个行程量,确定转换高度。7.2.1.4 按照划分的顶升控制区域,完成顶升高度行程的分解。7.2.1.5 工具式垫块和转换垫块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工具式垫块应方便施工安装和拆除,其高度应与千斤顶每次顶升设计行程相适应,并根据顶升高度设计成进阶式,常用高度为 0.1 m、0.2 m、0.5 m、1.0 m 等;b)按照顶升转换高度进行支撑转换的设计;c)当采用不同管径的支撑进行接高时,不同管径支撑之间应通过转换垫块进行连接,转换垫块分

    43、别与上管节、下管节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转换垫块的受力应符合要求。7.2.2 SLHC 系统方案 7.2.2.1 SLHC 系统方案要求:a)应在完成同步控制方案后进行 SLHC 系统方案编制,通过 SLHC 系统控制每组千斤顶完成单次顶升行程实现同步顶升,满足同步顶升精度要求;b)应采用技术先进、信息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的 SLHC 系统方案;c)位移传感器精度不低于 0.2 级,液压传感器精度不低于 0.1 MPa;d)顶升宜采用双作用千斤顶,当受施工空间限制时可采用薄型单作用千斤顶。7.2.2.2 SLHC 系统具备以下功能:a)顶升、暂停顶升、降落各工况均可实施同步控制;b)当同步误差超限或

    44、受到外界干扰时能够自动停机且自动关闭液压油路,防止油路失压;c)液压泵站应具备单机操作和同步顶升功能;d)液压千斤顶应具备保压功能,在超高和超重顶升工程中尚需同时具备机械自锁功能;e)液压千斤顶需配备可转动球头,以保证千斤顶与顶升支撑面全接触,避免局部承压;f)应能避免顶升过程中因油路失压造成支承失效,宜采用同步跟随装置及其它有效措施;g)应能控制顶升工况及支撑工况的同步精度。7.2.2.3 千斤顶配置数量按照 GB/T 512562017 中式 4.3.5 进行估算。7.2.2.4 应结合施工现场,根据控制区域的划分,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布置控制主机、液压泵站和液压管路。7.3 施工准

    45、备 7.3.1 基本要求 7.3.1.1 顶升设备使用前应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明、标定证书等。7.3.1.2 应按照 JTG/T 3650 的要求完成施工场地的建设,组织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的进场,办理报验工作,特殊工种应按照相应规定持证上岗或上岗前进行考核,合格后上岗,对施工人员完成安全教育。7.3.1.3 应做好桥梁整体顶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专项方案等技术交底工作。7.3.1.4 根据顶升方案做好如下准备工作:DB33/T 9362022 16 a)明确千斤顶的详细布设及顶升荷载;b)宜配置顶升跟随保护装置,并应配置符合技术和安全要求的顶升设备,明确进场前的检

    46、测、保养维修和调试计划和要求,确定顶升过程中检查和保养要求;c)应配备临时电源、备用液压泵站、液压千斤顶、位移传感器和液压传感器等;d)应进行动态评价安全作业,明确风险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确定应急预案并配备应急物资;e)顶升作业范围内,应设置警戒线及相应警示标牌,非作业人员未经允许不应出现在警戒范围内。在顶升作业周围应设置通行区,通行区内不应堆放杂物等。7.3.1.5 建立现场高程和平面控制网,做好顶升施工测量工作。7.3.2 桥梁结构加固 7.3.2.1 应按设计文件工作内容对工程构件进行加固。7.3.2.2 加固施工、验收应符合设计文件、JTG/T 3650、JTG F90、JTG/T J

    47、22、JTG H10 等相关标准要求。7.3.3 临时结构施工 7.3.3.1 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基础施工:a)当利用原承台作为顶升基础,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处理:1)将原承台顶面支撑点位置用混凝土或灌浆料找平;2)支撑宜采用植筋方式与承台固定连接;3)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进行充分凿毛并冲洗干净,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结构的良好结合;4)新旧结构之间的植筋应按JTG/T J22等有关规范规定施工,并按照要求进行植筋拉拔试验。b)当利用盖梁或桥台台帽作为顶升基础,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处理:1)若盖梁或桥台台帽顶面不平,可用水泥砂浆或灌浆料找平;2)盖梁顶面到被顶升结构底面空间略有不足而将混凝土保护层适当凿除的,

    48、应按照设计文件中明确的凿除和修补方法,完成相应的工作。c)当利用盖梁或桥台台帽侧面增设牛腿作为顶升基础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处理:1)钢牛腿与盖梁或桥台之间通过植筋连接,应按照植筋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2)植筋前用钢筋探测仪探明盖梁或桥台内钢筋分布情况,必要时调整植筋位置,植筋孔位相对于支撑点对称布置。d)当利用桩基或墩柱在桩基或墩柱四周增设抱柱(桩)结构作为顶升基础,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处理:1)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进行充分凿毛并冲洗干净;2)混凝土浇筑前做好钢支撑地脚螺栓的定位预埋。e)当在墩柱四周增设钢抱箍作为顶升基础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处理:1)对钢抱箍体进行验收,检查焊缝饱满度,焊缝厚度

    49、、有无脱焊、漏焊;2)对高强螺栓进行验收,检查有无质量缺陷,垫圈等配套物件是否完全;3)抱箍安装在墩柱上时与墩柱应密贴。为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 5 mm10 mm 厚橡胶垫;4)钢抱箍螺栓应首先进行预紧,然后用扭矩扳手进行检测;5)在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人对钢抱箍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7.3.3.2 按照以下要求进行顶升支撑安装:a)宜采用钢管柱作为顶升支撑结构,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安装:DB33/T 9362022 17 1)第一节钢管柱与基础之间使用法兰盘通过地脚螺栓连接,每节钢管柱安装到位后及时与相邻钢管进行螺栓连接,调直后将所有螺栓拧紧

    50、;2)钢管柱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竖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 3,连接螺栓上满拧紧;3)钢管柱与加固杆件通过钢抱箍或连接钢板连接,避免将钢管柱与加固杆件直接连接;4)节点连接(焊接或栓接)质量应符合要求。b)当钢箱垫块作为支撑结构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安装:1)钢箱垫块支承面要保证平整,平整度允许偏差1 mm,以免因局部受力破坏;2)每一节垫块安装完成后要保证与相邻垫块之间完全接触、不应出现局部脱空情况,当出现脱空时用环氧砂浆找平后重新安装。7.3.3.3 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分配梁安装:a)分配梁进场后应进行验收,包括尺寸、焊缝质量、支承点位置是否严格按图纸制作等;b)分配梁安装前应检查被顶升结构已按照


    注意事项

    本文(DB33∕T 936-2022 公路桥梁整体顶升技术规程(浙江省).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