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基础心理学.ppt

    • 资源ID:1494574       资源大小:1.23MB        全文页数:14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基础心理学.ppt

    1、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冷中军Tel:13958199768QQ:1723768158讲在前面讲在前面一、心理咨询师的三大功用一、心理咨询师的三大功用源自三大人群源自三大人群1、从业的职业、从业的职业-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者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者 心理咨询师职业的目前状况心理咨询师职业的目前状况1)、国外:2)、国内:历程、现状2、促进自我心理成长、促进自我心理成长-心理学爱好者心理学爱好者3、促进你的系统心理成长、促进你的系统心理成长-自己或身边的人存在心理困扰者自己或身边的人存在心理困扰者1)、工作:和谐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2)、家庭:

    2、恋爱婚姻、夫妻关系、亲子教育3)、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人的心理困扰二、我们的教学特色二、我们的教学特色1、“4+1”模块教学模块教学 2、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指导学习:、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指导学习:1)、保证学习时间-过度学习2)、及时复习-遗忘曲线3)、如何看书-位置系列效应4)、如何做练习册-学习:及时做;检验:隔两日做;标记法3、关于、关于参考书参考书4、态度问题、态度问题-哲学观点:内因起决定作用;心理学观点:哲学观点:内因起决定作用;心理学观点:动机动机国外心理咨询现状1、流行的一句话:、流行的一句话:“人的一生,只需两个人相伴,就会幸福无忧!”2、心理咨询涉及的领域:、心理咨询涉及

    3、的领域:个人执业产业咨询:即对所有的劳动者的心理咨询,如企业的EAP、人力资源管理等教育咨询: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成长课题、学业辅导、人际辅导、职业规划、生涯辅导等医疗护理:患者心理疏导,如肿瘤患者的心理咨询等司法矫正:社会福利:残疾人、盲人、孤儿院、敬老院等社区咨询:邻里关系、家庭婚姻咨询等危机咨询:地震、地陷等自然灾害,战争、矿难、自杀等社会灾害中,牵扯到的相关人员都需要危机干预)国外心理咨询现状3、提供心理咨询的机构:、提供心理咨询的机构:儿童服务中心青少年工作机构婚姻家庭指导机构妇女服务机构大中小学校老人服务残障人士服务医院及保健中心社区服务机构事业企业部门精神康复机构惩教机构(工读学校、

    4、劳教所、监狱、戒毒所)个人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师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心理咨询师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2001年年4月月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推出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完成编写、审定及出版工作。,完成编写、审定及出版工作。2002年年7月月劳动部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培训劳动部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培训鉴定工作正式启动。鉴定工作正式启动。2002年年7月

    5、月经劳动部授权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在北京承办第一期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培训试点经劳动部授权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在北京承办第一期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培训试点班。班。2002年年8月月华夏心理教育中心首期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心理咨询师业余培训班开课。华夏心理教育中心首期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心理咨询师业余培训班开课。2003年年4月月第一次心理咨询师(员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第一次心理咨询师(员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2003年年8月月第二次心理咨询师(员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第二次心理咨询师(员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2003年年12月月第三次心理咨

    6、询师(员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第三次心理咨询师(员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级)正式启动。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级)正式启动。2004年年6月月6日日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2004年年11月月7日日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以后至今,每年进行两次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以后至今,每年进行两次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咨询师职业

    7、在我国的现状心理咨询师职业在我国的现状1、一个文件:、一个文件:五、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四)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2、两个事实:、两个事实: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4.14玉树地震现代社会公民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3、三个

    8、数字:、三个数字:中小学校每600到1000名中小学生配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大学每2000到3000名大学生配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监狱每1000名犯人配6名心理咨询师;香港监狱的心理咨询师就不是警察;“4+1”模块教学模块教学1、“4”模块模块基础模块: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诊断模块: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诊断技能(三级、二级)测量模块: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技能(三级、二级)咨询模块:心理咨询学、心理咨询技能(三级、二级)2、“+1”模块模块成长体验模块:个体咨询基本功训练、团体咨询、不同咨询理论流派的学习与体验、不同咨询技术的学习与体验、等等基础心理学参考书目彭聃龄主编普通

    9、心理学北师大出版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大出版黄希庭等译美戴维迈尔斯著心理学(第7版)北大王垒等译美格里格、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第一节第一节 绪绪 论论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人的心理的本质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心理学发展简史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定义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10、。心理学的不同分支基础心理学的任务:把上述研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最一般规律。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2、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等。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特征)心理过程人格心理现象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人的心理的本质1、心理是脑的

    11、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2.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3.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非常简单感觉阶段4.脊椎动物有脊髓和大脑,有各种感觉器官,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5.灵长类动物,大脑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它们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有了思维的萌芽,但是还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6.人类,有思维、意识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2.狼孩的故事说明:

    12、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的产生人的心理。3.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4.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5.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研究人的心理。6.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2.直到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

    13、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W)。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室,相继创办哲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出版了大量的心理学著作,培养了大批学生,这些人后来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对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4.为纪念冯特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人们把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诞生的标志。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心理学发展简史二、学派的纷争二、学派的纷争1、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纳用内省的方法,想找出构

    14、成人的心理(意识)的基本元素WilhelmWundt(1832-1920)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心理学发展简史二、学派的纷争二、学派的纷争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杜威、安吉尔、詹姆士杜威、安吉尔、詹姆士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William JamesJOHN DEWEY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心理学发展简史二、学派的纷争二、学派的纷争3、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华生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探索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认为心理(行为)无外乎是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John Watson(1878 195

    15、8)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心理学发展简史二、学派的纷争二、学派的纷争4、格式塔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Max WertheimerWolfgang KhlerKurt Koffka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心理学发展简史二、学派的纷争二、学派的纷争5、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SigmundFreud(18561939)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心理学发展简史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

    16、主义心理学1.20世纪5060年代,以罗杰斯(Rogers,C.R.)和马斯洛(Maslow,A.H.)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2.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中,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3.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所以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1.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2.它把人看作是

    17、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3.认知心理学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同时,计算机科学也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改进计算机的设计。4.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当前,认知心理学又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把行为水平的研究与相应的大脑神经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深入探讨认知过程的机制。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1、研究心理学的原则、研究心理学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辩证发展原

    18、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的手段和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辨证发展原则: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q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不能干预活动,不能控制条件。q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访谈法(提纲)问卷法(信效度、取样)q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

    19、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实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无关的额外变量)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与心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脊髓脑脑神经(12)脊神经(31)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脑干:延脑、脑桥、中

    20、脑间脑:丘脑、上、下、底小脑端脑(大脑皮层)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1、神经元的功能及分类、神经元的功能及分类2、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3、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4、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5、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一、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神经元的分类感觉性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二、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

    21、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干、间脑、小脑、端脑)桥脑延髓中脑小脑脊髓间脑(一)脊髓灰质(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白质(脊神经的神经纤维)最低级的中枢,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二)脑干延脑:椎体交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脑桥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和觉醒,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三)间脑丘脑:感觉(嗅觉除外)上丘脑:嗅觉下丘脑:内脏底丘脑:肌肉张力(四)小脑保持身体平衡。灰质在外,白质在内。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

    22、组成。两半球由胼胝体连接起来。大脑皮层,分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四个部分。大脑皮层的机能枕叶视颞叶听顶叶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额叶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单侧化右利手的人左半球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右半球空间形象思维占优势。布洛卡发现,左半球额叶损伤(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证明了左半球的言语优势。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结论: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内分泌系统的结构1.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等组成。它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

    23、互相支配的关系。2.垂体腺位于丘脑下部,受丘脑控制,由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组成。3.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部,由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个腺体组成。4.甲状腺位于气管下端的两侧,分泌甲状腺素,其功能是促进机体代谢,增进机体的发育。甲状腺分泌功能亢进或不足都要造成代谢机能的疾病。5.性腺男性的性腺是睾丸,女性的性腺是卵巢。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1.兴奋和抑制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

    24、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条件反射的抑制2.扩散和集中3.相互诱导4.动力定型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兴奋和抑制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是从静息状态到活动状态、从弱到强;抑制则相反。IvanPavlov18491936(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反射弧(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带来,不学就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

    25、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肉 流唾液(无条件反射)铃声+肉 流唾液铃声 流唾液(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被动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主动(桑代克、斯金纳)条件反射BurrhusF.Skinner19041990Edward L.Thorndike(1874-1949)(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物为信号刺激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为信号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一)条件反射的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分化抑制:(二)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

    26、动的基本形式扩散:一个地方神经细胞的兴奋引起周围其他神经细胞的兴奋(泛化)集中:不引起其他神经细胞的兴奋(分化)(三)相互诱导正诱导:一部位抑制引起周围兴奋负诱导:一部位兴奋引起周围抑制同时性诱导继时性诱导(四)动力定型动力定型: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形成的固定组合。如骑自行车。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动力定型的破坏会引起人的消极情绪反应。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感觉概述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感觉现象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各种感觉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概述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

    27、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感觉概述1、感觉的定义、感觉的定义每个感觉器官对物体一个属性的反映就是一种感觉。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可见,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感觉概述2、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感觉是由物体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感觉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人人都有感觉器官,但各人感觉器官的感觉能力却不相同。我们把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

    28、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2、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3、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E.H.)1840年根据实验指出,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II=K。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就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或

    29、者叫韦伯分数。韦伯分数对于不同感觉道的差别是很大的。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4、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Fechner,G.T.)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得出一个经验公式:以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不同感觉道的K值是不同的,那么,S=KlgR。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在增长,这就是费希纳定律。后来发现,费希纳定律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感觉现象1、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我们把这种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有

    30、些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有些则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对暗适应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需要3040分钟才能完成。对光适应则非常快,一两分钟即能完成。在光的作用下,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分解,这是对光适应的过程;在暗环境中视紫红质又重新合成,这是对暗适应的过程。不过视紫红质分解得快,合成得慢,所以对光适应快,对暗适应慢。戴上红色的眼镜可以保护对暗适应。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感觉现象2、感觉后象、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感觉后象有时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这种后象叫正后象;如果后象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这种后象叫负后象。彩色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例如红色的负后

    31、象是蓝绿色;黄色的负后象是蓝色。正后象和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自己做一个感觉后象的实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感觉现象3、感觉对比、感觉对比两张明度相同分别放到黑色背景和白背景上的灰色纸,黑背景上的灰显得亮;白背景上的显得暗,是对比的结果。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不仅明度有对比的效果,颜色也会发生对比。视觉有对比,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也都有对比的现象。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各种感觉道出现的对比分别叫做视觉对比(包括明度对比和色调对比)、嗅觉对比、味觉对比和温

    32、度对比等等。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感觉现象4、联觉的概念、联觉的概念我们把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看到红颜色我们会觉得温暖,看到蓝色会觉得清凉;听到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本来是一种刺激引起了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个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各种感觉1、视觉、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我们把这一段的电磁波叫光波。视觉器官视觉器官眼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外界光线通过角膜、前房和瞳孔进入水晶体,再通过玻璃体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是一个由视

    33、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薄膜,分为三层,最外边一层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一)视觉的适宜刺激光波:380780纳米(赤橙黄绿青蓝紫)珈玛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雷达广播频带交流电波长(米)可见光谱(二)视觉器官角膜前房瞳孔水晶体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各种感

    34、觉1、视觉、视觉颜色视觉颜色视觉色调(波长)颜色的特性明度(光的物理强度)饱和度(灰色所占的比例)色弱色觉异常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全色盲大多由遗传原因造成:隔代遗传,隐性基因色光混合:相加混合(不同光同时作用于眼睛)颜料混合:相减混合(颜料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颜色混合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各种感觉、听觉、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的感受性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的感受性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我们把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较高。人类听觉感受性和年龄有关,20岁以前随年龄增长感受性

    35、逐渐提高;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听觉器官听觉器官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听觉的特征听觉的特征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各种感觉、嗅觉和味觉、嗅觉和味觉嗅觉嗅觉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有气味物质的分子随着呼吸进入鼻腔,嗅细胞接受嗅觉刺激,将嗅觉刺激的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能,嗅觉的神经冲动沿嗅神经传至中央后回,产生嗅觉。味觉味觉分布在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是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味觉的

    36、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舌面的不同部位对这四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舌尖对甜、舌边前部对咸、舌边后部对酸、舌根对苦最敏感。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各种感觉、皮肤感觉、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感受器。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会引起热和冷的感觉。身体各部分皮肤的生理零度是不同的,同一皮肤表面的生理零度也会发生变化。皮肤的冷觉和温觉比较容易适应,痛觉难于适应。、平衡觉、平衡觉平衡觉又叫静觉,其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平衡器官过于敏感,容易引起前庭器官的高度兴奋,

    37、造成恶心、呕吐等反应。晕车、晕船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运动觉、运动觉运动觉又叫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各种感觉、内脏感觉、内脏感觉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它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的感觉。而且内脏活动有一定的节律,变化比较少,所以内脏器官向大脑输送的信息比较少,也比较弱。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痛觉、痛觉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都有痛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的区别在于

    38、,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皮肤感觉中的痛的性质很清楚,定位也很准确。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于适应。有人没有痛觉,这是很危险的。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概述、知觉的定义、知觉的定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和感觉的区别与联系知觉和感觉的区别与联系感觉感觉知觉知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认识了事物的整体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会有差别知觉来源于感觉,二者反映的都是事

    39、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所以感觉和知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形成对某一物体的知觉的时候,各种感觉就已经结合到了一起,甚至只要有一种感觉信息出现,都能引起对物体整体形象反映。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概述、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觉概述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分组原则1、整体性原则2、连续性原则3、相似性原则4、接近性原则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叫空间知觉,所以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距离知觉(

    40、一)肌肉线索(一)肌肉线索(生理线索生理线索)1 1调节。调节。指水晶体的形状指水晶体的形状(曲度曲度)由于距离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例如,看近处的物体,眼睛的水的改变而变化。例如,看近处的物体,眼睛的水晶体曲度变大;物体移向远方,眼睛的水晶体曲晶体曲度变大;物体移向远方,眼睛的水晶体曲度变小。水晶体曲度的变化提供了物体距离的信度变小。水晶体曲度的变化提供了物体距离的信息。调节作用只能在较小(息。调节作用只能在较小(1 12 2)的距离范围内)的距离范围内起作用。起作用。2 2辐合辐合。辐合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辐合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物体近,辐合角大;轴会聚到被

    41、注视的物体上。物体近,辐合角大;物体远,辐合角小。根据辐合角的大小,人们也物体远,辐合角小。根据辐合角的大小,人们也能获得距离的信息。能获得距离的信息。距离知觉距离知觉(二)、单眼线索(二)、单眼线索:对象的重叠:遮挡的物体看起来离我们近,被挡的物体离我们远;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近的物体看起来大、清晰、稀疏;远的物体看起来小、模糊、密集;明暗、阴影:根据光线照射形成的阴影来判断物体的远近;运动视差:在作相对位移的时候,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移动得快,远的物体移动得慢。眼睛的调节作用:要看清楚物体,总要通过眼肌的收缩或舒张,让眼睛的水晶体变得平些或凸些,以调节焦距,使视像聚焦在视网膜上。距离知觉

    42、距离知觉(三)、双眼线索(三)、双眼线索:双眼视差: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做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2、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们对时间的知觉可以以计时器,例如钟表提供的信息为依据,也可以根据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生物钟是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3、运动知觉、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物体运动的速度在一定范围的时候,人们才能知觉到运动,物体位移的速度太快或太慢

    43、人们都不能知觉到运动。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现象。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4、错觉错觉错觉的定义错觉的定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其次可以看到,错觉所产生的歪曲是有条件的。错觉是客观存在,是有规律的而不是主观意想出来的。错觉的种类错觉的种类线条长短的错觉线条方向的错觉面积大小的错觉不同感觉到相互作用产生的错觉错觉的应用错觉的应用错觉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错觉有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消极的影响。第四节第四节 记忆记忆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

    44、忆过程记忆及记忆过程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表象表象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三个记忆系统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记忆及记忆过程1、记忆的定义、记忆的定义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奠基石。2、记忆的分类、记忆的分类记忆按其记忆按其内容内容可分为五种:可分为五种: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记忆按记忆按是否意识到是否意识

    45、到可分为两种:可分为两种:外显记忆:内隐记忆:记忆按记忆按能否加以陈述能否加以陈述可分为两种:可分为两种: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记忆及记忆过程3、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念书、听讲、经历某个事件的过程就是识记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回忆,又叫再现再现;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再认。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三个环节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记忆都不可能实现

    46、。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记忆及记忆过程4、遗忘及遗忘规律、遗忘及遗忘规律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H.)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1885年出版了他研究记忆成果的著作记忆,对此后记忆的研究,甚至对整个心理学的实验研究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后人用他的实验数据,以间隔的时间为横坐标,以保存量为纵坐标,画了一条说明遗忘进程的曲线,叫保持曲线。有人也把这条曲线叫遗忘曲线。从这条曲线来看,遗忘的速率越来越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

    47、先快后慢。时间保存量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表象表象1、表象的定义、表象的定义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实际上表象就是在记忆的分类中所讲的形象记忆。表象所回忆出来的内容一定是事物的形象,而不是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者语言的描述。2、表象的特征、表象的特征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表象既具有直观形象性,又具有概括性,这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或者说,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三个记忆系统1、什么是三个记忆系统、什么是三个记忆系统按信息的编码

    48、、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无论在信息的编码、加工、储存和提取方式上,还是在信息储存的时间长短上,都不同于其他系统。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三个记忆系统2、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互联系、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互联系(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 定义定义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一般又把视觉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图象记忆图象记忆,把听觉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声象记忆声象记忆。瞬时记忆的特点瞬时记忆的特点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外界刺激

    49、物的形象。因为瞬时记忆的信息首先是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加以登记的,因此,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一般认为,瞬时记忆的容量为920比特。图象记忆保持的时间为0.25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不会长于4秒。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了。否则,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也就是遗忘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三个记忆系统2、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互联系、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互联系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 定义定义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特

    50、点短时记忆的特点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记忆广度。如果超过短时记忆的容量或插入其他活动,短时记忆容易受到干扰而发生遗忘。为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可采用组块的方法,即将小的记忆单位组合为大的单位来记忆,这时较大的记忆单位就叫做块。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形象;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忆,而且视觉记忆的形象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此外,也有少量的语义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在短时记忆中加工信息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时又要从长时记忆中把这些知


    注意事项

    本文(基础心理学.ppt)为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