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二十余年来中西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研究述论.pdf

    • 资源ID:1231998       资源大小:1.32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二十余年来中西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研究述论.pdf

    1、收稿日期:2 0 2 3-0 5-0 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2 2&Z D 2 7 5)作者简介:1.李利芳,女,文学博士,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李洁欣,女,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2 0 2 3年第5期总第2 9 6期 齐 鲁 学 刊Q I L U J O U R N A L N o.5G e n e r a lN o.2 9 6二十余年来中西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研究述论李利芳1,李洁欣2(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7 3 0 0 0 0)摘 要:伦理意识与秩序、能力的养成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伦理是儿童文学与生俱

    2、来的价值质素,儿童文学伦理问题有其自身独特的领域特征与专业内涵。二十余年来西方儿童文学研究呈现出强劲的伦理批评趋势,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生态伦理、叙事伦理与谎言问题、关怀伦理、幻想文学的伦理问题、情感与伦理的关系研究、儿童哲学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伦理研究六个方面。中国儿童文学立足个体性与社会性、儿童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与人类性等伦理关怀,在儿童文学审美价值实现与文化育人本质之间确立了社会主义儿童文学的基本价值原则与价值取向。二十余年来中国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和合”为内核的东方伦理、生态伦理、西方成长小说的伦理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研究和儿童哲学教育实践中的儿童

    3、文学伦理探究五个方面,其中以“和合”为内核的东方伦理正在对世界儿童文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关键词:二十余年来;儿童文学;中西;伦理批评;述论中图分类号:I 0 5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1-0 2 2 X(2 0 2 3)0 5-0 1 4 9-0 1 2儿童文学是服务于儿童精神需要与社会发展成长的文学类型。它是以儿童为“原点”,从童年出发,以“文学”这一艺术创造形态引领儿童与世界建立意义关系的活动。儿童文学遵从童年期生命特征与基本规律,扎根儿童现实生活,面向儿童的生活视域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它的根本使命是满足儿童精神生活,扶助与引领儿童精神成长。伦理探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它

    4、覆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关系处理中的所有行为规范,以及指导支持行为规范的一系列观念,伦理本质上求索人类的道德责任义务等根本性问题,伦理学就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科学。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伦理意识与秩序、能力的养成是其中的关键,因此伦理是儿童文学与生俱来的价值质素,也是价值建设核心。基于“儿童主体”这一基准范畴,儿童文学的伦理问题有其自身独特的领域特征与专业内涵,对于文学伦理学建构是一种积极必要的补充。儿童文学伦理批评是当下国内外新的学术热点,对这一学术问题域的逐步廓清,有助于我们推进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941一、西方文学研究的伦理转向与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的跟进伦理学

    5、作为西方哲学的一大分支,始终与文学研究紧密相连。伦理批评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文学的伦理批评最早以道德批评的形式在1 9世纪繁荣兴盛,而后又在“唯美主义”的冲击与道德批评自身的局限下开始走向衰落。1 9 8 0年代末出现的伦理批评试图将文学批评重新拉回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关注上。不同批评阵营的批评家们开始重审文学与伦理的关系。文学领域中韦恩布斯(W a y n eC.B o o t h)的 我们所交往的朋友:小说伦理学(1 9 8 8)集中体现了其对文学伦理问题的思考。道德哲学领域也出现了文学转向,玛莎努斯鲍姆(M a r t h aC.N u s s-b a u m)等一批哲学家纷纷

    6、将目光转向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启示带来的价值,这更进一步推动了文学的伦理批评复兴。解构主义批评派在1 9 8 0年代末开始聚焦文学伦理问题。列维纳斯(Emm a n u e lL e v i n a s)的他者伦理学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时间文学的伦理批评呈现出众声喧哗的理论样貌和纷繁复杂的学术风景,形成了文学研究领域的“伦理转向”。在此大背景下,儿童文学界逐渐重视从伦理视角去阅读、分析、阐释儿童文学活动中复杂多样的伦理关系,由于儿童读者与成人作者身份的不对等性,引发了作品中基于不同历史环境与文化背景差异性极大的伦理选择。哲学专业出身的美国学者克劳迪娅米尔斯(C l a u d i aM i

    7、 l l s)及时捕捉到儿童文学研究的伦理转向,1 9 9 7年发表的 儿童小说中的作者读者关系伦理应是较早讨论儿童文学伦理问题的文章。该文根据布斯的伦理批评思想关注到儿童小说中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的关系,以此发现许多小说作品表现出一种令人担忧的精英主义倾向,以及对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的颂扬。克劳迪娅米尔斯2 0 0 2年发表在 号角书杂志(T h eH o r nB o o kM a g a z i n e)上的 儿童文学中的精神残疾叙述:一种伦理评价基于伦理评价视角讨论儿童文学面向精神残疾儿童的叙述问题,作者认为,儿童文学中常常出现将儿童智力的低下与品德的低劣联系起来的现象,但事实上精神残疾

    8、儿童拥有他人没有的同理心或其他天赋,这类叙述启迪我们针对智力差异伦理价值观的重塑问题。克劳迪娅米尔斯还发表了 埃利诺埃斯特斯的 中的艺术和道德想象力 埃利诺埃斯特斯的 中的道德现实等系列文章,均运用伦理批评方法还原与解释儿童文学中儿童道德建构的多层次内涵。克劳迪娅米尔斯同时也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她长期致力于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研究,2 0 1 4051 齐鲁学刊2 0 2 3年第5期 杨革新:从伦理批评到文学伦理学批评:美国伦理批评的困境与出路,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 9年第1期,第5 05 7页。张德旭:西方文学伦理学批评:脉络与方法,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9、6年第2期,第2 0 9 2 1 4页。C l a u d i aM i l l s,“T h eE t h i c so f t h eA u t h o r/A u d i e n c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i nC h i l d r e nsF i c t i o n,”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t u r eA s s o c i a t i o nQ u a r t e r l y2 2(1 9 9 7:4):1 8 11 8 7.C l a u d i aM i l l s,“T h eP o r t r a y a lo

    10、 fM e n t a lD i s a b i l i t yi n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A nE t h i c a lA p p r a i s a l,”T h eH o r nB o o kM a g a z i n e(2 0 0 2):5 3 15 4 2.C l a u d i aM i l l s,“A r t i s t i c a n dM o r a l I m a g i n a t i o n i nT h eH u n d r e dD r e s s e sb yE l e a n o rE s t e s,”C

    11、 h i l d r e nsL i t-e r a t u r e i nE d u c a t i o n3 3(2 0 0 2):1 6 71 7 4.C l a u d i aM i l l s,“G o o d i nt h eW a yW i t c h e sE n j o yB e i n gG o o d:T h eR e a l i t yo fM o r a l i t yi nE l e a n o rE s t e ssT h eW i t c hF a m i l y,”T h eL i o na n dt h eU n i c o r n3 4(2 0 1 0:3

    12、):3 2 03 3 2.年主编的 伦理与儿童文学收录了1 5篇论文,这些文章有些是迪堡大学的普林德尔伦理学研究所(P r i n d l e I n s t i t u t e f o rE t h i c sa tD e P a u wU n i v e r s i t y)于2 0 1 3年举办的研讨会的研究成果。论文集旨在考察儿童文学试图向儿童传达价值观、激励他们遵守道德规则、塑造他们成为怎样的人以及长大后将创造怎样的世界的各种方式。米尔斯的总论很清晰地呈现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的基本价值规约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一研究趋势对儿童文学的教诲功能持有鲜明的价值判断,表现出学者们对伦理问题对儿

    13、童文学研究如此重要持高度共识。瑞典学者玛丽亚尼古拉耶娃(N i k o l a j e v aM a r i a)在2 0 1 4年出版的 为学而读:儿童文学的认知研究 中也阐明了上述共识,在谈到为什么伦理问题对儿童文学研究是必要的,她给出四点原因:一是伦理价值观支配着一个世界赖以存在的基本规则;二是伦理价值观支配着人的行为、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物理、社会环境的关系;三是伦理价值观与情感密切相关,这二者的冲突是人类存在的核心;四是伦理价值观构成我们身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儿童文学的年轻读者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伦理观念与道德体系,所以伦理问题在其中的表现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由此看,在事关个体存在

    14、与发展的观念与实践体系中,伦理价值观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的支撑作用,它无时无刻不在深刻而系统地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与发展方向。因此玛丽亚尼古拉耶娃在她的儿童文学认知研究中,将对伦理知识(E t h i c a lK n o w l e d g e)的讨论纳入必要的部分,她感到这是将她此前所有论点放在一起来综合讨论的一种自然方式,也就是说,“伦理”是总括性的。英国学者丽莎塞恩斯伯里(L i s aS a i n s b u r y)的研究也很有代表性。她在2 0 1 3年出版的 英国儿童文学中的伦理学:未经审视的生活中指出,关于选择和道德意识的伦理话语是此书的关注中心。在伦理转向的背景下,

    15、她将注意力从“道德说教”转向了道德行动。通过对1 9 4 5年后儿童文学的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作者追溯了当代英国儿童文学在哲学探究层面展开伦理话语的方式。尽管自上世纪末以来,伦理批评已经显性地成为西方儿童文学界一种重要的研究趋势,但正如玛丽亚尼古拉耶娃的判断:“相应地,儿童文学批评中除了对特定文本的讨论外,还没有产生任何基于伦理批评的重要研究成果(例如,T a r r2 0 0 2;G u a n i o-U l u r u2 0 1 2;R i s k o2 0 1 2)。”这是一种相当审慎的说辞,内含了对这一领域研究推进不充分性的评价,也包含着对其作为儿童文学重要方法论建构的理论期许。二、

    16、西方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研究的六个方面考察二十余年来的西方儿童文学伦理批评,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生态伦理、叙事伦理与谎言问题、关怀伦理、幻想文学的伦理问题、情感与伦理的关系研究、儿童哲学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伦理研究六个方面。151 二十余年来中西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研究述论 C l a u d i aM i l l s,E t h i c sa n d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F a r n h a m:A s h g a t eP u b l i s h i n g,2 0 1 4).M a r i aN i k o l a j e v a,R e a d

    17、 i n gf o rL e a r n i n g:C o g n i t i v eA p p r o a c h e st o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Am s t e r d a m:B e n j a m i n s,2 0 1 4),1 7 7.L i s aS a i n s b u r y,E t h i c s i nB r i t i s h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U n e x a m i n e dL i f e(L o n d o n:B l o o m s b u r yP

    18、 u b l i s h i n g,2 0 1 3).M a r i aN i k o l a j e v a,R e a d i n gf o rL e a r n i n g:C o g n i t i v eA p p r o a c h e st o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Am s t e r d a m:B e n j a m i n s,2 0 1 4),1 7 9.(一)生态伦理在儿童文学中的表征儿童文学生态伦理从童年视角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根性生命对人类终极命运的现代性关切。它以文学的路径将童年的自然属性、自然价值

    19、选择与人类环境问题深度关联,体现出童年语境中人文艺术与科学精神融合视域下的伦理选择。现代社会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肩负生态美育重任的儿童文学持有怎样的生态伦理立场对小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澳大利亚学者约翰史蒂芬斯(J o h nS t e p h e n s)在2 0 1 0年发表的 公正与依恋:儿童叙事文本中的伦理与生态环境中讨论了儿童文学环境文学中集中体现的伦理、依恋和表征问题,指出叙事文本通过建构一种平行叙事,并以一种转喻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即受到威胁的自然与受到损害的生命相匹配的模式来体现主体间性),反映了个体意识和自然环境的相互渗透。2 0 1 8年学者尼娜戈加(N i n aG

    20、 o g a)等4人编辑出版的论文集 儿童文本和文化的生态批判视角收录了1 6篇论文,主要以当代北欧儿童文学和其他国际儿童文学的北欧版本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N a t C u l矩阵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批评维度。N a t C u l矩阵作为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对儿童文学与文化文本的比较与分析研究影响深远。该论文集共分“伦理与美学”“景观”“植物”“动物”和“人类”五部分,其中特别提出了儿童文学中跨物种伦理的概念。这些研究都深入具体文体和文本,紧紧围绕文学的审美属性与儿童文学的文类特征,较全面论及了藉由文学表达给儿童的生态世界意义范畴,尤其重视从阅读实践中解析儿童与生态建设的伦理达成,其问题意识与

    21、研究理路都值得我们比较借鉴。(二)叙事伦理与谎言问题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处于正在社会化过程中富有道德可塑性的儿童,他们极易受到文本叙事策略的影响。因此,儿童叙事向隐含的儿童读者传达什么道德内容以及用什么样的叙事策略来传达这些内容是非常重要的。2 0 2 1年维拉内勒克维尔德赫伊曾(V e r aN e l l e k eV e l d h u i z e n)的 罗伯特韦斯特尔 中的叙事伦理一文以 机枪手 为例,运用经典叙事学方法从潜在的哲学意义、故事伦理、话语层面等分析儿童文学向年轻读者传达伦理的多种方式。作者2 0 2 1年的博士论文 儿童战争文学中的移情、道德和正义运用认知叙事学的方法,考察

    22、移情、伦理和正义这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是如何在儿童战争文学中被创造和表达的,作者认为儿童战争文学通过叙事技巧构建出复杂的移情、伦理和正义的网络,为儿童提供培养同理心与伦理意识的有力训练场所。谎言是横亘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无法规避的问题,它也常常成为推动儿童文学叙事情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衡量主人公道德判断逐渐发展成熟的重要伦理维度。2 0 0 6年克里斯托弗林251 齐鲁学刊2 0 2 3年第5期 J o h nS t e p h e n s,“I m p a r t i a l i t ya n dA t t a c h m e n t:E t h i c s a n dE c o p o e

    23、 i s i s i nC h i l d r e nsN a r r a t i v eT e x t s,”I n t e r-n a t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i nC h i l d e r nsL i t e r a t u r e3(2 0 1 0:2):2 0 52 1 6.N i n aG o g a,L y k k eG u a n i o-U l u r u,B j r gO d d r u nH a l l s,a n dA s l a u gN y r n e s(e d),E c o c r i t i c a lP e r s p e c

    24、t i v e so nC h i l d r e nsT e x t sa n dC u l t u r e s:N o r d i cD i a l o g u e s(S w i t z e r l a n d:P a l g r a v eM a c m i l l a n,2 0 1 8).V e r aN e l l e k eV e l d h u i z e n,“N a r r a t i v eE t h i c s i nR o b e r tW e s t a l lsT h eM a c h i n eG u n n e r s,”C h i l d r e nsL

    25、i t e r-a t u r e i nE d u c a t i o n5 2(2 0 2 1):3.V e r aN e l l e k eV e l d h u i z e n,“N a r r a t i v eE t h i c s i nR o b e r tW e s t a l lsT h eM a c h i n eG u n n e r s,”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a t u r e i nE d u c a t i o n5 2(2 0 2 1):31 9.V e r aN e l l e k eV e l d h u i z e n,E

    26、m p a t h y,E t h i c s,a n dJ u s t i c e i nC h i l d r e nsW a rL i t e r a t u r e,D o c t o r a lD i s s e r t a-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yo fC a m b r i d g e,2 0 2 1.格罗斯(C h r i s t o p h e rR i n g r o s e)在 儿童小说中的谎言:道德与想象中以谎言为例,指出想象能够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2 0 1 3年凯瑞马兰(K e r r yM a l l a n)在 秘密,谎言与儿童小说

    27、一书中,以成年人认为儿童应该诚实且必须说实话为主题切入研究,探讨真话与谎话间的道德选择是如何在儿童文学中发挥作用的。此书将哲学和语言学理论引入伦理批评,对真实性和文学性关系的讨论亦指向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的关键美学命题。2 0 2 2年约克麦鲍尔(J r gM e i b a u e r)与贝蒂娜奎莫林麦鲍尔(B e t t i n aK mm e r l i n g-M e i b a u e r)的 对真相保持沉默主要讨论儿童小说中的谎言与欺骗问题,论文从故事伦理、话语伦理、叙事伦理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分析马茨瓦尔(M a t sW a h l)的青年小说 我在太平洋上空的气球 中的诚实和自我反思

    28、是如何体现的。(三)儿童文学中的关怀伦理研究“关怀伦理学”所倡导的作为道德核心的“关怀”“关心”的伦理思想,也是儿童文学希望儿童发展的能力。“关怀伦理学”由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C a r o lG i l l i g a n)在其著作 不同的声音(1 9 8 2)中最先提出。随后,内尔诺丁斯(N e lN o d d i n g s)的 关怀(1 9 8 4)对关怀活动包含什么又做了诸多现象学的解释。诺丁斯认为,关怀伦理学是关系到人们的需要、关系和反应的理论。从儿童文学研究领域看,关怀伦理在女性主义伦理分析中应用较为典型,美国学者玛丽珍妮特莫兰(M a r yJ e a n e t t eM

    29、 o r a n)的研究最有代表性。她主要研究女性主义伦理,特别是关怀伦理与青少年幻想文学之间的关系,她的多篇文章都将关怀伦理学相关理论应用于儿童文学研究。2 0 0 9年其所著 朱迪博尔顿“秘密”系列中的人际关系、写作和关怀伦理一文认为,在朱迪博尔顿(J u d yB o l t o n)的“秘密”系列中,作家试图通过建立一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来规避自我牺牲对女性的自我形象构成的威胁,这种关怀伦理在满足他人需求的同时也要求满足女性自我的需求。2 0 1 6年她在 与众不同:马德琳英格小说中通过他者获得的伦理认同中分析了作家马德琳英格笔下的儿童如何通过他们的幻想探索来发展对“他者”的同理心。(四

    30、)幻想文学中的伦理研究幻想文学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文体,其通过想象造就的诸多可能世界呈现出不同的伦理表征,且善与恶的基本伦理概念能够摆脱现实主义儿童文学的局限,在幻想世界中获得更自由自如的表现,创造更鲜明的对立冲突,由此其伦理书写及问题研究便成为一个重点领域。除了以上玛丽珍妮特莫兰对儿童幻想文学的关怀伦理研究外,莱克瓜尼奥乌鲁鲁(L y k k eG u a n i o-U l u r u)351 二十余年来中西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研究述论 C h r i s t o p h e rR i n g r o s e,“L y i n g i nC h i l d r e nsF i c t i o n

    31、:M o r a l i t ya n dt h eI m a g i n a t i o n,”C h i l d r e ns l i t e r a t u r ei nE d u c a t i o n3 7(2 0 0 6):2 2 92 3 6.K e r r yM a l l a n,S e c r e t s,L i e sa n dC h i l d r e nsF i c t i o n(L o n d o n:P a l g r a v eM a c m i l l a n,2 0 1 3).J r gM e i b a u e ra n dB e t t i n aK

    32、mm e r l i n g-M e i b a u e r,“B e i n gS i l e n tA b o u t t h eT r u t h:N a r r a t i v eE t h i c s i nM a t sW a h ls Ib a l l o n g v e rS t i l l ah a v e t,”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 i nE d u c a t i o n(2 0 2 2):11 6.美 弗吉尼亚赫尔德:关怀伦理学,苑莉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4年,第4 04 1页。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北

    33、京:北京出版社,1 9 9 9年,第1 3 7页。M a r yJ e a n e t t eM o r a n,“U s eY o u rH e a d,J u d yG i r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W r i t i n g,a n da nE t h i co fC a r e i nt h e J u-d yB o l t o nM y s t e r i e s,”C l u e s2 7(2 0 0 9:1):2 23 2.M o r a n,M a r yJ e a n e t t e,“M a k i n gaD i f f e r e n

    34、c e:E t h i c a lR e c o g n i t i o nT h r o u g hO t h e r n e s s i nM a d e l e i n eLE n-g l esF i c t i o n,”E t h i c sa n d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F a r n h a m:A s h g a t eP u b l i s h i n g,2 0 1 4),7 58 8.2 0 1 5年出版的专著 幻想文学中的伦理与形式以叙事理论与伦理批评的方法集中探讨了 指环王 哈利波特 暮光之城 三部长篇幻想文学作品,认

    35、为幻想文学的叙事结构、形式与作者的伦理观、价值观均有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此书运用詹姆斯费伦(J a m e sP h e l a n)的修辞叙事理论来描绘系列作品中的“伦理进程”,认为每个文本中的叙事策略都创造了一个明显的“伦理宇宙”。它还指出挖掘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价值观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不仅需要关注故事中人物的伦理选择,还需要关注作品的审美特征所提供的伦理启示。这一研究更加澄清了幻想文学中伦理问题的复杂性及其研究难度。(五)情感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众多文学批评家,如苏珊娜基恩(S u z a n n eK e e n,2 0 0 7)、布莱基维尔梅勒(B l a k e yV e r-m e u

    36、 l e,2 0 1 0)、帕特里克科姆霍根(P a t r i c kC o l m H o g a n,2 0 1 1)、韦恩布斯(W a y n eC.B o o t h,1 9 9 2)和玛莎努斯鲍姆(M a r t h aC.N u s s b a u m,1 9 9 0,2 0 0 1),都从理论上阐述了情感在伦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情感与伦理看似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但正如帕特里克科尔姆霍根(P a t r i c kC o l m H o g a n)所言:情感是利己的,而伦理始于为他人的幸福而约束自我的情感。因此,情感与伦理的对立性便成为世界文学矛盾冲突的起源,在儿童文学中自然成

    37、为表征与影响儿童主体性道德发展的关键问题域。2 0 1 8年玛丽亚尼古拉耶娃在 情感与伦理:对儿童文学的启示中认为,情感与伦理、欲望与责任、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之间的平衡构成了儿童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此外,玛丽亚尼古拉耶娃的 为学而读:儿童文学的认知研究(2 0 1 4)一书第七章“伦理知识”与第八章“言说的伦理和反应的伦理”也集中论述了情感与伦理的关系,认为儿童小说中的情感经常以与伦理价值观相对立的方式出现,儿童文学中的伦理常常与情感、移情问题相伴而行。这是结合认知批评对儿童文学的伦理问题研究的全新尝试,为伦理探究与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开辟了新道路。(六)儿童哲学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伦理研究的融合

    38、引导儿童进行哲学式思考对儿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伦理学作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对儿童逻辑思维能力与道德责任感养成意义深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李普曼在著作 教室里的哲学 中指出:“小说为我们提供了培养道德敏感的途径”,指向儿童文学对儿童道德观念与伦理价值的培养功能。小说之所以能成为儿童伦理探究与道德教育的最佳场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间接的方式,给了儿童一定的自由。在小说里“儿童可以毫无顾忌地去阐述并最终确定哪些哲学观点对自己最有意义”。李普曼还提出,伦理探究并不是将具体的价值观强加给儿童,而是要“通过对价值、标准和习俗451 齐鲁学刊2 0 2 3年第5期 L

    39、 y k k eG u a n i o-U l u r u,E t h i c sa n dF o r mi nF a n t a s yL i t e r a t u r e:T o l k i e n,R o w l i n ga n d M e y e r(L o n d o n:P a l g r a v eM a c m i l l a n,2 0 1 5).V e l d h u i z e n,V e r aN e l l e k e,“N a r r a t i v eE t h i c s i nR o b e r tW e s t a l lsT h eM a c h i

    40、n eG u n n e r s,”C h i l d r e nsL i t-e r a t u r e i nE d u c a t i o n5 2(2 0 2 1):5.P a t r i c kC o l m H o g a n,W h a tL i t e r a t u r e T e a c h e sU sa b o u tEm o t i o n(C a m b r i d g e:C a m b r i d g e 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2 0 1 1),6 16 2.M a r i aN i k o l a j e v a,“E m

    41、o t i o n sa n dE t h i c s: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A f f e c t,E m o t i o n,a n d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N e wY o r k:R o u t l e d g e,2 0 1 8),8 19 5.美M.李普曼:教室里的哲学,张爱琳、张爱维编译,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 9 9 7年,第2 0 8页。美M.李普曼:教室里的哲学,第2 0 6页。进行长期的自由的思索”来完成,这样的伦

    42、理探究比“强调儿童必须尽本分的道德教育更能增强儿童的道德责任感”。这启示我们儿童文学中的伦理教诲也绝不是简单的对儿童进行道德训诫,而是发扬文学的审美优势,创造性生成儿童体验与共情的审美情境,通过儿童主体性的伦理探索,去实现儿童完全意义上的自主认同。2 0 1 2年彼得R科斯特洛(P e t e rR.C o s t e l l o)主编的论文集 儿童文学中的哲学中收录了1 8篇论文,多篇文章涉及儿童文学与伦理的讨论。其中,柯特刘易斯(C o u r tL e w i s)通过 时代广场上的蟋蟀 着眼小说中的人物如何在友谊中生活在一起,以及他们如何表现出同情心的方式问题。克劳迪娅米尔斯则以尼采的

    43、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两种道德观为方法,对马克斯菲斯特(M a r c u sP f i s t e r)的图画书 彩虹鱼(T h eR a i n b o wF i s h)如何引起读者不同反应的方式进行了解读,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思考图画书是如何通过图画与文字处理复杂伦理的问题。另外,克劳迪娅米尔斯全面串联儿童文学与哲学关系的文章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哲学儿童文学从儿童文学的多种体裁分析入手,指出最能引发儿童哲学思考的是儿童幻想小说与儿童科幻小说,因为这类文体能够引导儿童在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展开对比。2 0 1 4年托马斯E沃滕伯格(T h o m a sE.W a r t e n b e r

    44、 g)的著作 给小孩的大想法:通过儿童文学教授哲学通过八部儿童文学作品展示了小学阶段哲学教学的内容。其中伦理内容部分以 龙与巨人 的故事呈现,讨论了人如何能够在避免危险的同时证明自己的勇敢这一议题。2 0世纪7 0年代,李普曼的著作 聪聪的发现(H a r r yS t o t t l e m e i r esD i s c o v e r y)的出版标志着儿童哲学的建立。自这一学科诞生之时,就与儿童文学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另一支柱性人物马修斯于1 9 8 0年出版的 哲学与幼童 一书又进一步思考了儿童文学作家对儿童哲学天然的心灵观照。随着儿童哲学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儿童哲学与

    45、儿童文学的内在亲缘关系。伦理学作为哲学的一大分支,更是与儿童文学相交相融,产生了极富理论价值与教育实践意义的关联研究成果。三、中国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的发展及五个研究方面中国传统文学思想高度重视文学的教诲功能,文学与伦理、伦理学长期保持着水乳交融的关系。二十余年来,基于中西比照与融合视野,中国文学伦理批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 0 0 4年聂珍钊发表 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一文,正式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界定了其内容与对象,提出诸多核心术语。近年来,聂珍钊等学者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建设与具体批评551 二十余年来中西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研究述论 美M.李普曼:教室里的哲学,第2 2 2页

    46、。P e t e rR.C o s t e l l o,e d.P h i l o s o p h yi n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L a n h a m,M a r y l a n d:L e x i n g t o nB o o k s,2 0 1 2).P e t e rR.C o s t e l l o,e d.P h i l o s o p h y i n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L a n h a m,M a r y l a n d:L e x i n g t o nB o o k s,2

    47、 0 1 2),x x.C l a u d i aM i l l s,“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f o rU p p e rE l e m e n t a r ya n dM i d d l eS c h o o l,”P h i l o s o p h yi nS c h o o l s: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f o rP h i l o s o p h e r sa n dT e a c h e r s(N e wY o r k:R o u t l e d g e,

    48、2 0 1 3),1 4 11 5 1.W a r t e n b e r gTE.,B i gI d e a s f o rL i t t l eK i d s:T e a c h i n gP h i l o s o p h yt h r o u g hC h i l d r e nsL i t e r a t u r e(L a n-h a m,M a r y l a n d:R o wm a n&L i t t l e f i e l d,2 0 1 4).M a t t h e w s,G a r e t hB,P h i l o s o p h ya n dt h eY o u n

    49、 gC h i l d(M a s s a c h u s e t t s: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1 9 8 0).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外国文学研究2 0 0 4年第5期,第1 62 4页。实践出版了系列颇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中国儿童文学伦理批评传统及现状均氤氲于大的文学语境,呈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但同时由于其以儿童为中心的文学活动属性,使其具备自身独特的伦理批评理论研究命题与思想范畴。整体看,当前我国儿童文学伦理批评无论是与世界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的对话交流,还是与国内文学界整体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话语建设相比

    50、,均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与空间,缺乏系统性的代表性的专门研究成果。但我们需注意的是,中国儿童文学伦理批评具有自身深厚的学术传统与丰裕的思想资源,需要基于学科学术史、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开展专项研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起始于2 0世纪早期的思想启蒙运动,它的先天文学基因承载着民族自立自强、国家想象、人的解放与儿童的独立等多重价值使命。作为一种非常自觉的文化设计,现代中国儿童文学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在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思想与现代儿童观的有机融合下,从关切儿童精神需求这一根本价值目标出发展开原创性、主体性价值探索。以儿童本位与文学的教诲功能为双逻辑支点,中国儿童文学立足个体性与社会性、儿童性与人民性、


    注意事项

    本文(二十余年来中西儿童文学伦理批评研究述论.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