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L∕T 637-2019 电力用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力).pdf

    • 资源ID:98270       资源大小:568.31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L∕T 637-2019 电力用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力).pdf

    1、 DL / T 996 2019 ICS 29.220.20 K 84 备案号:-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637 2019 代替 DL / T 637 1997 电力用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Stationary valve-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ies for electric power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637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 . 2 5 型号编制 . 2 6 分类、

    2、规格和应用环境温度 . 3 6.1 蓄电池分类 . 3 6.2 蓄电池规格 . 3 6.3 蓄电池应用环境温度 . 3 7 技术要求 . 3 7.1 结构要求 . 3 7.2 安全性要求 . 4 7.3 使用性要求 . 5 7.4 电气一致性要求 . 6 7.5 耐久性要求 . 8 8 试验方法 . 9 8.1 测量仪器 . 9 8.2 试验前的准备 . 9 8.3 外观检查 . 9 8.4 内部检查 . 9 8.5 重量称量 . 9 8.6 端子检查 . 9 8.7 密封性检查 . 9 8.8 气体析出量试验 . 9 8.9 耐大电流能力试验 . 10 8.10 防爆能力试验 . 10 8.

    3、11 防酸雾能力试验 . 10 8.12 安全阀试验 . 10 8.13 耐接地短路能力试验 . 10 8.14 材料的阻燃能力试验 . 12 8.15 抗机械破损能力试验 . 12 8.16 耐寒耐热能力试验 . 12 8.17 容量性能试验 . 12 8.18 荷电保持性能试验 . 12 8.19 再充电性能试验 . 13 8.20 冲击放电性能试验 . 13 DL / T 637 2019 II 8.21 蓄电池间连接性能试验 . 13 DL / T 637 2019 III 8.22 端电压均衡性试验 . 13 8.23 内阻试验 . 13 8.24 60浮充耐久性试验. 14 8.2

    4、5 过放电敏感性试验 . 14 8.26 标志、标记耐久性试验 . 14 8.27 放电和冲击放电特性曲线试验 . 14 9 检验规则 . 15 9.1 检验分类 . 15 9.2 型式试验 . 15 9.3 检验项目和样品数量 . 15 9.4 检验判定准则 . 16 10 查询、订货和投标时应提供的资料 . 17 10.1 查询和订货时应提供的资料 . 17 10.2 投标时应提供的资料 . 17 11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 17 11.1 包装 . 17 11.2 标志 . 17 11.3 随行文件 . 18 11.4 产品保证文件 . 18 11.5 产品使用说明书 . 18 1

    5、1.6 随行配件 . 18 11.7 安装配件 . 18 11.8 运输 . 19 11.9 贮存 . 1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蓄电池的评估内阻及其应用 . 2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蓄电池极板和汇流排的结构尺寸 . 21 DL / T 637 2019 IV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 DL/T 6371997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进行的修订,与 DL/T 6371997 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电力用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 增加了吸附电解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胶体电解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试验室测量蓄电池内阻

    6、和现场测量蓄电池内阻等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型号编制; 补充了分类、规格和应用环境温度; 补充了外形尺寸和重量的结构技术要求; 补充了防酸雾能力、耐接地短路能力、材料的阻燃能力和抗机械破损能力的安全性技术要求; 补充了充电参数和再充电性能的使用性技术要求; 修改了端电压均衡性和内阻的电气一致性技术要求; 补充了 60浮充耐久性、过放电敏感性和标志、标记耐久性的耐久性技术要求; 删除了 GB/T 19638.1-2014 中已删除的耐过充电能力和过充电寿命的技术要求; 修改了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增加了查询、订货和投标时应提供的资料; 修改了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增加附录 A(资料性附录)“蓄

    7、电池的评估内阻及其应用”。 增加附录 B(资料性附录)“蓄电池极板和汇流排的结构尺寸”。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高压开关设备及直流电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8、汤浅蓄电池有限公司、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辽宁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电赛普检验认证(北京)有限公司、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威海文隆电池有限公司、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风帆有限责任公司徐水工业电池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赵梦欣、赵军、孔德龙、余伟成、黄哲忱、杨忠亮、王洪、李秉宇、李文震、罗汉武、隋喆、孙茗、张振乾、顾霓鸿、干银辉、

    9、刘颂菊、苗俊杰、祝夫勤、邵双喜、姬春华、谢爽、王志华、杨为、吴志琪、李晶、陈忠、王中杰、柯艳国、杨铭、王凤仁、袁洪涛、林晓东、陈冬、陈昌、胡德峰、葛宇林、王丽斋。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T 6371997。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DL/T 6371997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DL / T 637 2019 1 电力用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用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的分类、规格和应用环境温度、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查询、订货和投标时应提供的资料、包装、标

    10、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变电站、 换流站、 发电厂及其他电力设施中与直流电源设备或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设备结合在一起或固定在蓄电池室内,以浮充运行为主,用于控制、保护、动力、操作、事故照明及不间断电源或类似用途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08-20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2900.41 电工术语 原电池和蓄电池 GB/T 5048 防潮包装 GB/T 8166 缓冲

    11、包装设计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T 19638.1-2014 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第 1 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638.2-2014 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第 2 部分:产品品种和规格 DL/T 5044-201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41 和 GB/T 19638.1-201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valve-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

    12、y 在正常使用时保持气密和液密状态,当内压超过预定值时,安全阀自动开启,释放内部气体,内压降低后,安全阀自动闭合,阻止外部空气进入内部的铅酸蓄电池。 3.2 吸附电解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absorbed electrolyte valve-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y 通过紧密排列极板之间的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吸附液态电解质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吸附电解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又被称为超细玻璃纤维(AGM)吸附式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AGM蓄电池)。 3.3 胶体电解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gelled electrolyte valve-regulated lead-acid ba

    13、ttery 采用加入气相二氧化硅、硅溶胶、硅酸钠等材料的凝胶状电解质和PVC、酚醛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微孔隔板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胶体蓄电池)。根据正极板的构造差异,分为管式极板胶体蓄电池(以下简称管式胶体蓄电池)和涂膏式极板胶体蓄电池(以下简称板式胶体蓄电池)。 DL / T 637 2019 2 注:采用加入凝胶状电解质和玻璃纤维隔板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不属于本标准定义的胶体蓄电池,不应采用胶体蓄电池或容易引起歧义的名称。 3.4 标称电压 nominal voltage 用以标志或识别蓄电池的适当的电压近似值。 3.5 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 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并作为产

    14、品质量保证的蓄电池容量值。 3.6 实际容量 actual capacity 在指定的放电率、放电终止电压和温度的条件下,蓄电池输出的容量值。 3.7 蓄电池单体 cell 由极板、电解质、容器、极端、隔板和内连接件组成,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功能单元。 3.8 试验室测量蓄电池内阻 battery internal resistance for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在规定条件下蓄电池的电压变化与相应的放电电流变化之比,又被称为表观内阻。 注:试验室测量蓄电池内阻采用8.23规定的方法,测量结果与短路电流的参考值相关。 3.9 现场测量蓄电池内阻 battery

    15、internal resistance for field measurements 指蓄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蓄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它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极化内阻又包括电化学极化内阻和浓差极化内阻。 注:现场测量蓄电池内阻的测量仪器为内阻测试仪,测量结果用于辅助评估蓄电池的健康状态,也称为评估内阻。蓄电池的评估内阻及其应用参见附录A。 3.10 完全充电 full charge 蓄电池所有可用的活性物质已经转变为满荷电状态。 3.11 使用寿命 service life 蓄电池有效工作的总时间。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Ca 实际容量,单位为安时(Ah); C10 10小时率

    16、额定容量,数值为1.00 C10,单位为安时(Ah); I10 10小时率放电电流,数值为0.10 C10,单位为安培(A); Uflo 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的浮充电电压, 数值在充电参数范围内由制造商确定, 单位为伏特 (V) 。 5 型号编制 蓄电池的型号中宜含有表示“电力用”的特征标识,可采用以下规则: DL / T 637 2019 3 - D- 额定容量标识 电力用 型号标识 串联单体数量标识(为 1 时省略) 示例:6个单体串联的额定容量为100Ah的蓄电池的型号可命名为6-GFD-100。型号标识“G”表示固定型,“F”表示阀控式。 注:型号标识可由制造商自主选择。 6 分类、规格和

    17、应用环境温度 6.1 蓄电池分类 根据构造差异,蓄电池的类型可分为: a) AGM蓄电池; b) 管式胶体蓄电池; c) 板式胶体蓄电池。 6.2 蓄电池规格 蓄电池的品种规格如表1所示。 表 1 蓄电池的品种规格 蓄电池类型 标称电压 额定容量 端子类型 AGM蓄电池 2V 12V 3000Ah及以下 端子式 螺旋螺母式 管式胶体蓄电池 板式胶体蓄电池 6.3 蓄电池应用环境温度 蓄电池的应用环境温度如表2所示。 表 2 蓄电池的应用环境温度 蓄电池类型 适宜使用温度 储运温度 安装使用位置 AGM蓄电池 +15+30 -10+40 专用蓄电池室内、室内屏柜内、有温度控制的室外机柜或预制舱内

    18、 管式胶体蓄电池 板式胶体蓄电池 7 技术要求 7.1 结构要求 7.1.1 外观 DL / T 637 2019 4 蓄电池的外观应无变形、裂纹、漏液及污迹,标志、标记应清晰。 蓄电池的外形尺寸应符合GB/T 19638.2-2014。 7.1.2 隔板 AGM蓄电池应采用超细玻璃纤维隔板,胶体蓄电池应采用PVC或酚醛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隔板。 7.1.3 极板和汇流排 AGM蓄电池和板式胶体蓄电池应采用涂膏式正极板,管式胶体蓄电池应采用管式正极板;AGM蓄电池、板式胶体蓄电池和管式胶体蓄电池应采用涂膏式负极板。 不应由于极板和汇流排设计尺寸的不足,降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注:蓄电池的正极

    19、板厚度、汇流排截面积、汇流排与极板间距参见附录B。 7.1.4 重量 蓄电池的重量宜符合GB/T 19638.1-2014中表A.1。 蓄电池的重量应不超出同组蓄电池重量平均值的5%。 7.1.5 端子 端子与连接条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表面无凹凸、毛刺和胶污。 端子与连接条的接触面应与蓄电池壳面平行,端子式端子的轴线应与蓄电池壳面垂直。 端子式端子内螺纹的螺纹深度应不低于表3的规定。 表 3 端子式端子的内螺纹深度 标称电压 V 内螺纹深度 mm 2 20 12 14 蓄电池与刚性连接条连接后,端子与连接条之间的缝隙应不超过0.10mm。 7.1.6 密封性 蓄电池除安全阀外,其他各处均要保持

    20、良好的密封性,应能承受50kPa的正压。 7.2 安全性要求 7.2.1 气体析出量 蓄电池按8.8试验,单体蓄电池平均每安时小时对外释放出的气体量Ge、Ge在标准状态下应符合下述规定值: a) 在20及单体蓄电池电压为Uflo的浮充条件下,Ge应不超过0.04mL; b) 在20及单体蓄电池电压为2.40V的浮充条件下,Ge应不超过1.70mL。 7.2.2 耐大电流能力 蓄电池按8.9试验,试验后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应不低于其标称电压,端子、极柱及汇流排不应熔化或熔断,槽、盖不应熔化或变形。 DL / T 637 2019 5 7.2.3 防爆能力 蓄电池按8.10试验,当外遇明火时其内部不应

    21、发生燃烧或爆炸。 7.2.4 防酸雾能力 蓄电池按8.11.1试验,充电电量每1Ah析出的酸雾量应不大于0.025mg;或按8.11.2试验,石蕊试纸在充电过程中应不变色。 7.2.5 安全阀 蓄电池按8.12试验,安全阀应在10kPa35 kPa的范围内可靠开启,在3kPa30 kPa的范围内可靠关闭。 蓄电池开阀压力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应不大于10 kPa, 蓄电池闭阀压力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应不大于10 kPa。 7.2.6 耐接地短路能力 蓄电池按8.13试验,试验过程中对地短路电流不应大于12mA,试验后蓄电池不应有渗液腐蚀、烧灼迹象,不应有槽、盖的碳化区域。 7.2.7 材料的阻燃

    22、能力 蓄电池按8.14试验,蓄电池槽、盖应符合GB/T2408-2008中的8.4.1HB(水平级)和9.4V-0(垂直级)的要求。 7.2.8 抗机械破损能力 蓄电池按8.15试验,槽体不应有破损及漏液。 7.2.9 耐寒耐热能力 蓄电池按8.16试验,在环境温度为-30和+65的环境中分别贮存6h,试验后槽、盖之间无分离迹象,槽盖封合处和端子与盖封合处无裂纹、渗漏及溢流。 7.3 使用性要求 7.3.1 充电参数 AGM蓄电池的充电参数如表4所示,胶体蓄电池的充电参数如表5所示。 在表4和表5规定的范围内优先采用制造商推荐的充电参数。 表 4 AGM蓄电池的充电参数 类型 充电电流 Ic

    23、A 25时浮充充电电压 V单体 均衡充电电压 V单体 浮充充电温度补偿系数 mV/单体 范围 Ic2.5I10 2.202.27 2.302.40 -3-7 参考值 1.0I10 2.25 2.35 -3 表 5 胶体蓄电池的充电参数 类型 充电电流 Ic A 25时浮充充电电压 V单体 均衡充电电压 V单体 浮充充电温度补偿系数 mV/单体 DL / T 637 2019 6 范围 Ic2.5I10 2.232.27 2.302.37 -3-7 参考值 1.0I10 2.25 2.35 -3 注:制造商提供的充电参数无法获得时,可采用表4和表5中的参考值。 7.3.2 容量性能 蓄电池组按8

    24、.17试验,10h率容量在第一次循环时应不低于0.95C10,在第3次循环内应达到1.0C10,但应不超过1.2C10 。 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放电终止电压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 6 蓄电池的 10h 率容量性能参数 放电电流 Id A 放电终止电压 V 标称电压为2V 标称电压为12V 1.0I10 1.80 10.8 7.3.3 荷电保持性能 蓄电池按8.18试验,贮存180天后其荷电保持能力Rrf 应不低于73%。 7.3.4 再充电性能 蓄电池按8.19试验, 以Uflo恒压充电24h的再充电能力因素Rbf24h 应不低于85%, 恒压充电168h的再充电能力因素Rbf168h 应不低于

    25、100%。 7.3.5 冲击放电性能 蓄电池组按8.20试验,冲击放电时蓄电池组端电压不应低于202V。 不同标称电压蓄电池的预放电流和冲击放电电流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 7 蓄电池的冲击放电性能参数 标称电压 V 预放电流 A 冲击放电电流 A 冲击放电时蓄电池组端电压 V 2 1.0I10 6I10且不超过240A 202 12 2.5I10 10I10且不超过240A 202 注:管式胶体蓄电池可不要求冲击放电性能。 7.3.6 蓄电池间连接性能 蓄电池组按8.21试验,同组蓄电池间连接条电压降的平均值应不大于8mV。 7.4 电气一致性要求 7.4.1 端电压均衡性 蓄电池组按8.22

    26、试验,同组蓄电池的端电压均衡性应不超出表8的规定。 表 8 蓄电池的端电压均衡参数 DL / T 637 2019 7 项目 端电压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 mV 标称电压为2V 标称电压为12V 开路 30 60 浮充24h 200 480 浮充3个月 100 400 10h率放电 150 450 7.4.2 内阻 7.4.2.1 试验室测量蓄电池内阻 蓄电池组按8.23.1试验,AGM蓄电池的内阻不宜超出表9的规定,板式胶体蓄电池的内阻不宜超出表10的规定,管式胶体蓄电池的内阻不宜超出表11的规定。 蓄电池组按8.23.1试验,同组蓄电池内阻与平均值的偏差应不超过10%。 表 9 AGM蓄电池

    27、的内阻上限 额定容量 Ah 标称电压 V 内阻上限 m 100 12 8.0 200 2 1.0 300 2 0.8 500 2 0.6 注:表中未列规格AGM蓄电池的内阻上限宜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确定。 表 10 板式胶体蓄电池的内阻上限 额定容量 Ah 标称电压 V 内阻上限 m 100 12 10.0 200 2 1.20 300 2 1.00 500 2 0.75 注:表中未列规格板式胶体蓄电池的内阻上限宜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确定。 表 11 管式胶体蓄电池的内阻上限 额定容量 Ah 标称电压 V 内阻上限 m 100 12 12.0 200 2 1.50 300 2 1.40 500 2

    28、 1.25 注:表中未列规格管式胶体蓄电池的内阻上限宜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确定。 DL / T 637 2019 8 注1:型式试验仅测量试验室测量蓄电池内阻。 注2:出厂试验宜测量试验室测量蓄电池内阻。 7.4.2.2 现场测量蓄电池内阻 蓄电池组按8.23.2试验,同组蓄电池内阻与平均值的偏差应不超过10%。 注1:验收试验仅测量现场测量蓄电池内阻,仅判断同组蓄电池内阻与平均值的偏差。 注2:出厂试验也可仅测量现场测量蓄电池内阻,仅判断同组蓄电池内阻与平均值的偏差,但要依据GB/T 19638.1-2014进行周期检验,测试数据宜符合表9、表10或表11的规定。 7.5 耐久性要求 7.5.

    29、1 60浮充耐久性 蓄电池按8.24试验,浮充循环时间应不低于表12的规定。 表 12 蓄电池的 60浮充耐久性参数 使用年限 a 浮充循环天数 d 5 180 8 300 10 360 7.5.2 过放电敏感性 蓄电池按8.25试验,充电168h过程中负极端子表面温度应不超过60,充电后10h率容量应不低于1.0C10。 7.5.3 标志、标记耐久性 蓄电池按8.26试验,标志、标记应耐久显示。 7.5.4 放电和冲击放电特性曲线 蓄电池组应具有不同倍率放电的电压-时间特性曲线和不同倍率放电1h后叠加冲击电流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 蓄电池组按8.27试验, 绘制蓄电池特性曲线的放电倍率和放电

    30、1h后冲击放电测试范围应符合表13的规定。 表 13 蓄电池的放电和冲击放电参数 放电倍率 冲击放电测试范围 A 放电终止电压 V 标称电压为2V 标称电压为12V 0I10 50450 1.0I10 50450 1.80 10.8 1.7I10 50450 1.75 10.5 2.5I10 50450 1.70 10.2 DL / T 637 2019 9 5.5I10 1.60 9.60 注1:放电倍率为0I10,指蓄电池在开路状态下叠加冲击电流,不需等待1h后叠加冲击电流,也不需绘制放电的电压-时间特性曲线。 注2:放电倍率为5.5I10,不叠加冲击电流,不需绘制放电1h后叠加冲击电流的

    31、电压-电流特性曲线。 8 试验方法 8.1 测量仪器 8.1.1 所用测量仪器的量程应满足测量需要。 8.1.2 测量对地短路电流和试验室测量蓄电池内阻的仪器应具有 0.1 级精度或 6 位半显示。 8.1.3 其他测量仪器应符合 GB/T 19638.1-2014 中 6.1 的要求。 8.2 试验前的准备 8.2.1 样品应是近三个月内生产的合格产品,贮存条件应符合 11.8 的规定,检验前应将其完全充电。 8.2.2 样品在表 2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下,以每单体 2.35V 限压、1.0I10限流,充电至电流在 3h 内不大于 0.1I10,认为样品已经完全充电。 8.2.3 样品在试验

    32、前或试验过程中,不应进行任何维护(例如:加水或加酸)。 8.3 外观检查 8.3.1 目视检查蓄电池的外观,应符合 7.1.1 的要求。 8.3.2 用符合精度的量具测量并记录蓄电池的外形尺寸,应符合 7.1.1 的要求。 8.4 内部检查 8.4.1 目视检查蓄电池的隔板,应符合 7.1.2 的要求。 8.4.2 目视检查蓄电池的极板,应符合 7.1.3 的要求。 8.4.3 用符合精度的量具测量并记录蓄电池的正极板厚度。 8.4.4 用符合精度的量具测量并记录蓄电池的汇流排尺寸,计算汇流排截面积。 8.4.5 用符合精度的量具测量并记录蓄电池汇流排底部与极板顶部的间距。 8.5 重量称量

    33、8.5.1 用符合精度的磅秤称量并记录每只蓄电池的重量。 8.5.2 同组蓄电池的重量一致性应符合 7.1.4 的要求。 8.6 端子检查 8.6.1 目视检查蓄电池的端子,应符合 7.1.5 的要求。 8.6.2 安装刚性连接条,用力矩扳手按照制造商规定的端子扭矩,对连接条进行紧固。 8.6.3 用符合精度的量具测量端子式端子内螺纹的螺纹深度,应符合 7.1.5 的要求。 8.6.4 用符合精度、厚度为 0.10mm 的塞尺检验端子与连接条之间的缝隙,应符合 7.1.5 的要求。 8.7 密封性检查 将6只蓄电池按GB/T 19638.1-2014中6.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7.1.6

    34、的要求。 8.8 气体析出量试验 DL / T 637 2019 10 蓄电池按GB/T 19638.1-2014中6.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7.2.1的要求。 8.9 耐大电流能力试验 8.9.1 蓄电池按 GB/T 19638.1-2014 中 6.8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8.9.2 放电结束 5min 后,测记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应符合 7.2.2 的要求。 8.9.3 目视检查蓄电池的内部和外部,应符合 7.2.2 的要求。 注:试验期间应采取措施防备蓄电池爆炸,电解液和熔融铅飞溅的危险。 8.10 防爆能力试验 蓄电池按GB/T 19638.1-2014中6.10规定的方法进行

    35、试验,应符合7.2.3的要求。 8.11 防酸雾能力试验 8.11.1 滴定法 蓄电池按GB/T 19638.1-2014中6.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7.2.4的要求。 8.11.2 试纸法 8.11.2.1 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表 2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下静置 1h24h。 8.11.2.2 将蒸馏水润湿后的石蕊试纸 (pH 试纸) 悬放于内部空间为 1m3的容器内 1h, 试纸不应变色。 8.11.2.3 待蓄电池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时,将蓄电池放入该容器内。 8.11.2.4 以 0.2I10的电流对蓄电池持续充电 4h 后,将另一蒸馏水润湿后的石蕊试纸悬放于蓄电池的出气口

    36、上方 2cm 处,并继续充电 2h。 8.11.2.5 试验过程中,石蕊试纸应保持润湿状态。 8.11.2.6 试验后,石蕊试纸的颜色应符合 7.2.4 的要求。 注:以上两种方法可任选一种进行试验。 8.12 安全阀试验 8.12.1 将 6 只蓄电池按 GB/T 19638.1-2014 中 6.12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记录每只蓄电池的开阀压力和闭阀压力。 8.12.2 每只蓄电池的开阀压力和闭阀压力应符合 7.2.5 的要求。 8.12.3 6 只蓄电池的开阀压力一致性和闭阀压力一致性应符合 7.2.5 的要求。 8.13 耐接地短路能力试验 8.13.1 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表 2

    37、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下静置 1h24h。 8.13.2 待蓄电池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时, 将蓄电池表面擦净, 按图 1 所示的方法在蓄电池外壳上缠绕金属铅带或导电铝箔胶带。 在不影响绝缘的情况下, 槽盖封合处和端子与盖封合处应尽可能直接接触到金属铅带或导电铝箔胶带。 DL / T 637 2019 11 说明: 图中深灰色部分为金属铅带或导电铝箔胶带。 图 1 金属铅带或导电铝箔胶带的缠绕方式 8.13.3 将蓄电池水平放置, 按图 2 所示方法, 将蓄电池连接到端子与金属铅带或导电铝箔胶带间能施加直流电压 Udc的回路中,直流电压 Udc的负极与蓄电池的负极端子连接,直流电压 Udc的

    38、正极与金属铅带或导电铝箔胶带连接,并使金属铅带或导电铝箔胶带保持接地状态。 A+ Uflo- Udc+ 说明: Uflo 浮充电压,V; Udc 直流电压,V; 图中深灰色部分为金属铅带或导电铝箔胶带。 图 2 接地短路试验装置 8.13.4 蓄电池负极端子与金属铅带或导电铝箔胶带间的直流电压 Udc应符合表 14 的规定。 表 14 耐接地短路能力试验施加的直流电压 Udc 蓄电池标称电压 V 试验施加的直流电压Udc V 2 122 12 127 8.13.5 在相对湿度保持在 35%RH 以下的环境中,施加直流电压 Udc并以 Uflo对受试蓄电池浮充电。 8.13.6 在此状态下保持

    39、30 天,每天观测一次对地短路电流,应符合 7.2.6 的要求。 DL / T 637 2019 12 8.13.7 30 天结束后,目视检查蓄电池的外壳及金属铅带或导电铝箔胶带,应符合 7.2.6 的要求。 注:试验期间应采取措施防备触电、蓄电池爆炸和起火的危险。 8.14 材料的阻燃能力试验 蓄电池按GB/T 19638.1-2014中6.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7.2.7的要求。 8.15 抗机械破损能力试验 蓄电池按GB/T 19638.1-2014中6.1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7.2.8的要求。 8.16 耐寒耐热能力试验 8.16.1 将 3 只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表

    40、2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下静置 1h24h。 8.16.2 待蓄电池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时, 将 3 只蓄电池在恒温箱内水平放置, 用刚性连接条连接,并用力矩扳手按照制造商规定的端子扭矩,对连接条进行紧固。 8.16.3 将恒温箱的温度设置为-30,并保持 6h。6h 结束后,将恒温箱的温度恢复至表 2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并保持 2h。 8.16.4 将恒温箱的温度设置为 65,并保持 6h。6h 结束后,将恒温箱的温度恢复至表 2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保持 2h 后从恒温箱内取出蓄电池。 8.16.5 目视检查每只蓄电池的槽盖封合处和端子与盖封合处,应符合 7.2.9 的要求。 8.1

    41、7 容量性能试验 8.17.1 蓄电池组完全充电后,在表 2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下静置 1h24h。 8.17.2 待蓄电池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时,以表 6 规定的放电电流 Id持续放电。 8.17.3 测记放电开始前的蓄电池组开路电压、 放电开始时的蓄电池组端电压和表面温度。 在放电期间,测记蓄电池组的端电压,端电压的测记间隔应不低于 60min。 8.17.4 在放电期间,放电电流 Id的波动不得超过规定放电电流值的1%。 8.17.5 放电末期要随时测记每只蓄电池的端电压,以便确定蓄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的准确时间。 8.17.6 放电至蓄电池组中有一只蓄电池的端电压降至表 6 规定

    42、的放电终止电压时,放电终止,记录放电持续时间 T。 8.17.7 用放电电流值 Id(A)乘以放电持续时间 T(h)计算实测容量 Ct(Ah)。 8.17.8 当放电开始时的蓄电池组表面温度不是基准 25时,应按式(1)换算成基准温度 25时的实际容量 Ca。 ()251+=tCCta (1) 式中: Ca 基准温度25时的实际容量,Ah; Ct 放电开始时蓄电池组表面温度为t时的实测容量,Ah; 温度系数,1/;=0.006; t 放电开始时的蓄电池组表面温度,。 8.17.9 基准温度 25时的实际容量 Ca应符合 7.3.2 的要求 8.17.10 放电结束后,静置 1h2h,对蓄电池组

    43、完全充电。 8.17.11 根据测记数据,绘制放电的电压-时间曲线和充电的电压-电流-时间曲线。 8.18 荷电保持性能试验 DL / T 637 2019 13 蓄电池按GB/T 19638.1-2014中6.1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7.3.3的要求。 8.19 再充电性能试验 蓄电池按GB/T 19638.1-2014中6.2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7.3.4的要求。 8.20 冲击放电性能试验 8.20.1 蓄电池组完全充电后,在表 2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下静置 1h24h。 8.20.2 待蓄电池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时,以表 7 规定的预放电流放电 1h,在不停止预放

    44、电流的情况下,叠加表 7 规定的冲击放电电流,冲击放电时间为 0.5s。 8.20.3 测记放电开始前的蓄电池组开路电压和放电开始时的蓄电池组端电压。 在预放电期间, 测记蓄电池组的端电压,端电压的测记间隔为 10min。 8.20.4 在冲击放电时,测记蓄电池组的端电压,应符合 7.3.5 的要求。 注1:蓄电池组的蓄电池数量见表17。 注2:管式胶体蓄电池可不进行本项试验。 8.21 蓄电池间连接性能试验 8.21.1 蓄电池之间用连接条连接,用力矩扳手按照制造商规定的端子扭矩,对连接条进行紧固。 8.21.2 蓄电池组完全充电后,在表 2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下静置 1h24h。 8.21

    45、.3 待蓄电池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时,以 3.0I10电流持续放电。 8.21.4 放电期间,在蓄电池端子根部测记两蓄电池之间的连接条电压降,应符合 7.3.6 的要求。 8.22 端电压均衡性试验 8.22.1 开路端电压均衡性试验 8.22.1.1 蓄电池组完全充电后,在表 2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下静置 24h36h。 8.22.1.2 待蓄电池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 蓄电池的开路端电压基本不变时, 分别测记每只蓄电池的开路端电压,开路端电压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应符合 7.4.1 的要求。 8.22.2 浮充端电压均衡性试验 8.22.2.1 蓄电池组完全充电后,在表 2

    46、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下静置 1h24h。 8.22.2.2 待蓄电池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时,以 Uflo对蓄电池组浮充电。 8.22.2.3 浮充运行 24h 后, 分别测记每只蓄电池的浮充端电压, 浮充端电压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应符合 7.4.1 的要求。 8.22.2.4 浮充运行 3 个月后, 分别测记每只蓄电池的浮充端电压, 浮充端电压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应符合 7.4.1 的要求。 注:出厂试验和验收试验仅进行浮充运行24h后的浮充端电压均衡性试验。 8.22.3 放电端电压均衡性试验 8.22.3.1 蓄电池组按 8.17 进行 10h 率容量性能试验,在放电期间,每小时测记

    47、一次每只蓄电池的放电端电压,在放电末期随时测记,直至放电结束。 8.22.3.2 每次测记中放电端电压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应符合 7.4.1 的要求。 8.23 内阻试验 8.23.1 试验室测量蓄电池内阻试验 DL / T 637 2019 14 8.23.1.1 蓄电池组完全充电后,在表 2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下静置 1h24h。 8.23.1.2 待蓄电池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时,通过两点测定法测定每只蓄电池的内阻。 a) 第一点(Uan,Ia): 以电流Ia=4.0I10对蓄电池组放电20s,测记每只蓄电池的端电压Uan(n为蓄电池编号),间断5min,不充电确定第二点。 b)

    48、第二点(Ubn,Ib): 以电流Ib=20I10对蓄电池组放电5s,测记每只蓄电池的端电压Ubn。 8.23.1.3 用测定的两点电压值(Uan、Ubn)和电流值(Ia、Ib)通过式(2)计算得出内阻 Rin。 abbnaninIIUUR= (2) 式中: Rin 内阻,; Uan、Ubn 两点测定法测定电压值,V; Ia、Ib 两点测定法测定电流值,A; n 蓄电池编号。 8.23.1.4 按式(2)计算每只蓄电池的内阻。 8.23.1.5 每只蓄电池的内阻应符合 7.4.2.1 的要求。 8.23.2 现场测量蓄电池内阻试验 用内阻测试仪测量并记录现场测量蓄电池内阻,应符合7.4.2.2的

    49、要求。 8.24 60浮充耐久性试验 8.24.1 将 3 只蓄电池按 GB/T 19638.1-2014 中 6.23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8.24.2 在温度为 60的环境中,蓄电池不进行温度补偿,相对湿度控制在 35%RH 以下;在试验过程中,蓄电池不加水或加酸。 8.24.3 每只蓄电池的累计浮充循环时间应符合 7.5.1 的要求。 注:试验期间允许施加安全保护措施。 8.25 过放电敏感性试验 8.25.1 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表 2 规定的适宜使用温度下静置 1h24h。 8.25.2 待蓄电池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时, 将蓄电池输出端与一个电阻连接, 其阻值应使蓄电池的初始

    50、放电电流达到 1.0I10,并保持 30 天。 8.25.3 30 天结束后,在开路状态下静置 1h2h,然后以每单体 2.35V 限压、1.0I10限流,充电 168h。 8.25.4 在充电过程中,每 1h 测记一次负极端子的表面温度,应符合 7.5.2 的要求。 8.25.5 按 8.17 进行 10h 率容量性能试验,测得此时换算成基准温度 25时的实际容量 Ca。 8.25.6 基准温度 25时的实际容量 Ca应符合 7.5.2 的要求。 8.26 标志、标记耐久性试验 蓄电池按GB/T 19638.1-2014中6.2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7.5.3的要求。 8.27 放电和


    注意事项

    本文(DL∕T 637-2019 电力用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力).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服务填表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