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从舞台走向银幕:谈京剧《搜孤救孤》的“旧”与“新”.pdf

    • 资源ID:921441       资源大小:1.92M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从舞台走向银幕:谈京剧《搜孤救孤》的“旧”与“新”.pdf

    1、78I美5时代美学2 0 2 3/0 8从舞台走向银幕:谈京剧搜孤救孤的“旧”与“新”文/徐威威摘要:京剧戏曲搜孤救孤作为老生传统戏,经历了谭鑫培一余叔岩一孟小冬三代师徒的经典演绎,后由“小冬皇”之称的王瑜将其呈现成纪录电影京剧搜孤救孤搬上银幕,并获得成功。技术的登场让戏曲在媒介化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观演关系从物理现场性到媒介现场性的转变。关键词:搜孤救孤;戏曲电影;王瑜;媒介传播从1 9 0 5年开拍第一部戏曲片定军山开始,戏曲电影的发展就一直处于未完成的探索与尝试中,特别是在新媒介的促进下,艺术之间的转换和融合现象越发普遍。文章以搜孤救孤为分析文本,通过不同时期不同表演者的经典演绎分析其传

    2、播背后的媒介变化,从传统舞台经典到戏曲记录电影,探讨传统的艺术形式如何“旧”曲“新”唱。一、“旧”的绝唱:舞台经典说到京剧演员就不得不提及复杂的师承门派。谭鑫培作为当时京剧圈的第一老生,艺术造谐和影响力极大。而当时的余叔岩也出身于梨园世家,他自幼学戏,但痴迷于谭鑫培的表演。1 9 1 4年,他经人介绍拜师谭鑫培,经过多年锤炼,沉淀了丰厚的表演素养,他在吸取谭派艺术的精髓之上,对谭派进行创新改良。也是在这段时间,他与杨小楼、梅兰芳在京剧圈三足鼎立,奠定了谭鑫培之后最著名的老生艺术家之一的地位。搜孤就孤又名八义图,最早是由陆胜奎演出,当时剧主角为公孙白,经谭鑫培革新改为程婴为主角,后又由余叔岩创新

    3、成为余派代表作之一。这部戏是由著名古典戏剧赵氏孤儿改编而成,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赵盾一家三百多口被屠岸贾谋杀后仅留下其孤儿赵武,面对屠岸贾的搜查,程婴与公孙杵白定计救出赵氏孤儿的故事。整部剧的精华之处就在于一“搜”一“救”,有意思的是这部戏的名字虽然叫“搜孤”“救孤”,但舞台上主要表现的既不是“搜”,也不是“救”,而是程婴和公孙杆白如何商量决策说服“程妻舍子”,以及程婴和公孙杆白用计上公堂欺骗屠岸贾,假装拷问公孙杵白,在法场上与公孙白话别等。相比之下,元杂剧是没有舍子这段的,倒是有正面呈现程婴如何去公主府营救孤儿的戏;虽有拷打公孙杵白的戏,却没有法场祭奠。虽艺术呈现方式有差,但其侧重点仍是宣扬“

    4、忠信”“舍义”的传统道德观念。搜孤救孤虽为余叔岩的代表作,但它的高光时刻却是由传奇弟子孟小冬引起的。人称“冬皇”的孟小冬生于梨园世家,她自幼耳目染再加上她天资聪颖,一登台献唱就惊艳全场。她“冬皇”的名号,是2 0 年代末由著名票友、在天津办过天风报的沙大风君最先叫响的,他在天津商报副刊“游艺场”上撰写“孟话”,专门记述孟小冬女士的生活起居,称孟为吾皇万岁。这“冬皇”二字可以说是孟小冬的戏迷给她冠以的称号。1 9 47 年杜月笙在6 0 岁大寿上广邀上海的京剧名伶前来祝寿和义演,孟小冬也如期抵达。她于9 月7、8 两日的两场搜孤救孤在中国大戏院上演,一经登台就技惊四座,票价空前未有地达到50 块

    5、银元仍一票难求,黑市票被黄牛炒得翻了五倍十倍,很多戏迷不惜花重金坐飞机来听戏,一些南北名家也去观摩,像著名须生马连良和香港杂志主编沈苇窗竟挤在中国大戏院二楼的同一张椅子上观看 2。没有买到票的戏迷,只能在家收听话匣子的实况转播,甚至为了收看转播将无线电收音机抢到脱销演出结束后,孟小冬就宣布告别菊坛,这两场搜孤救孤成了她的空前绝唱,创造了中国京剧史上的艺术巅峰。1947年9 月9 日,益世报(上海)对这一空前盛世进行了描述:名伶义演,继续延长三天,千呼万唤之孟小冬,终于与上海人士见面矣。“搜孤救孤”演来精彩万分,再加赵培鑫魏莲芳裘盛戎合演,愈觉绿叶之助,终场时,观众不散,要求小冬一见,掌声如雷鸣

    6、,虽然汪其俊老面皮,(汪自承认老面皮)为小冬解围,终未有效,掌声与嘘嘘声闹成一片,相持廿五分钟,在场负责人汗流決背,为之搔首,卅分钟时,幕重启,由赵培鑫等伴小冬出见谢场,向观众1审美与音乐7 9一一行礼时,欢声雷动,皆大欢喜而散。力报刘禅翁也在剧评中夸赞她“将余之真转演来神似”,甚至版块标题都为“大好名剧绝迹已久,孟小冬演后成红剧”,由此可见,孟小冬的这版搜孤救孤名气之大,影响之远。这最后一次演出保留了她的完整录音,也是当下戏曲界的一份宝贵财富,正是这份录音让多年之后的又一位女老生还原了“冬皇”的真实风采。从谭鑫培到余叔岩再到孟小冬,师徒三人的现场演绎实现了戏曲电影的“余脉相传”,而搜孤救孤作

    7、为他们的舞台经典佳作,也在一次次改良和迭代中走向新生。二、经典重现:初登银幕王瑜1 9 9 2 年被上海戏曲学校破格录取,她师从王思及,在京剧余(叔岩)派老生行当里,算第四代传人。和孟小冬一样,她也先后受过多位名家指导,学演过多个门派的剧目。1 6 岁时以一折文昭关被梅兰芳先生的女儿梅葆玥夸赞真像孟小冬,还被京剧名家谭元寿称赞为“孟小冬第二”。此后,“小孟小冬”的名号不胫而走,她也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获此殊荣,她认为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上天的恩赐,这也激励她继续学习、不断创新。近几年,她与团队主要致力于京剧的传播,利用自身的“偶像效应”打造自身品牌,制作京剧普及课堂、喜马拉雅录音

    8、课程等,以京剧为核心,媒介为手段,尝试用专业、新颖、好玩的内容和方式带领新的观众感受京剧的魅力。无独有偶,2 0 1 8 年9 月8 日,与7 1 年前的孟小冬一样,王佩瑜在翻新的中国大剧院完成了搜孤救孤的经典复刻。同样的日子在同样的地点上演了同一场戏码,不论是布置还是表演,完全模仿当时的场景,到场的京剧票友无不拍手叫绝。几十年来,王瑜把1 9 47 年的搜孤救孤录音听了无数遍,因为对孟小冬的向往和不辜负,这场戏对她来说非同寻常。2021年1 0 月2 8 日,戏曲记录电影京剧搜孤救孤于全国各地院线公映,把三年前的舞台搬演上了银幕。在提前几天的超前点映见面会上,主演王瑜现身上海FANCL艺术中

    9、心(艺海剧院),从舞台走向银幕前的观众席,与底下的观影群一起欣赏自己的表演。这是她第一次站在台下看自己演戏,她在交流会上说道:“这部影片对于我个人、对于这出戏,甚至对当代中国京剧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它实现了符合当今世界戏剧潮流的传播和记录。”不可否认,京剧搜孤救孤在探索京剧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完美融合上迈出了第一步。京剧搜孤救孤这一纪录式戏曲电影以“坤生”的发展历史开始,片子在满足余派观众的圆梦之旅外,还通过映前访谈的形式,记录并呈现京剧艺术家包括王瑜自已,以及传统文化大师迟金声、刘连群、柴俊等人对京剧的历史和艺术特点等观念的看法和理解,让观众欣赏到这一跨越时空的、互文的艺术佳作。作

    10、为国内首部高清戏剧影像NTlive(Na t io n a lT h e a t r e L iv e)作品,京剧搜孤救孤是4K高清现场录制,通过互联网技术将高清影像拷贝到电影院进行播放,使用多机位、全中近景来捕捉人物神态,让观众在全方位地看到整个舞台的戏剧推进的同时,也增强了观众的剧场代入感,这种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影像赋予强烈表现力的方式能更好地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活力。NTlive是近几年开始在中国兴起,它始于2 0 0 9 年英国皇家剧院推出的一个创新项目,旨在向全世界传播优质的戏剧资源。相较而言,国内的高清戏曲影像还在发展初期,在这之前我国都是从国外引进戏剧作品,没有成熟和完备的体系。京

    11、剧搜孤救孤首创性地将这项技术嫁接在戏曲表演上,但由于技术引进时间问题,再加上资金、制作经验的不足,且在当时制作只有一次录演的机会,使得这部片子难免存在一些瑕疵。导演马骞在拍摄时使用了五台摄影机捕捉画面,但可能是受限于观众席,摄影机在对画面中的一些人物的关键表情捕捉时并不流畅,像程妻不舍时的情绪,只是使用了一个观众视角草草交代,在这方面导演应该提前制定丰富的镜头语言来传达戏曲中关键节点的情绪。其次,在对主创人员进行采访时,也缺少纪录电影该有的深度,只是让这些大家各抒已见,浅层面地停留在传统京剧史和对其艺术特点的看法上。当然,任何新技术的出现必然少不了责难声我们不能过分苛求一部戏曲电影能完全“再现

    12、真实”,毕竟正如王瑜认为的,这种高清戏剧表演影像记录还将继续下去,但肯定不能轻易替代演出表演,只是京剧市场推广与传播的另一种方式。梅兰芳曾说过:“戏曲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永远看不见自己的戏,这是一件憾事。只有从银幕才能看到自己的表演,而且可以看出自已的优点和缺点来进行自我批评和艺术上的自我欣赏。电影就好像一面特殊的镜子,能够照见自己活动的全貌。”3 经典重映,京剧搜孤救孤以新的身份初登银幕,王佩瑜现身观众席,对创作者来说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对演员和观众来说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三、“新”的尝试:隔“幕”观戏“观演关系”概念源于戏剧艺术,彼得布鲁克(PeterBrook)认为:“我们可以选取一个空间,

    13、只要一个演员在观众的注视下走过这个空间就足以构成一幕戏了。”4这句话强调了演员、观众和空间在观演关系中的重要性。随着新媒介的发展,以银幕为载体的新的观演关系将重新出现。80I美5时代美学2 0 2 3/0 8四、结语以往我们看戏曲,主要借助的就是舞台媒介,舞台既是演员表演的场所,也是观众想象的空间。早期的“舞台”大多是街坊小巷的“露台”上表演,露台之上,“百艺群工,竞呈奇伎”“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众山呼”5,尤以农村、集市为多,这些乡镇戏台四面开,好一些的搭建成简易的棚子进行表演,观众围站一圈欣赏,来来往往的观众形成了流动的观众群,演员只能朝向一边,被观众四周包围,处于一种被“凝视”

    14、的地位,这时两者之间的互动具有局限性;后随着戏曲观演之风兴盛,明清时期出现了茶馆戏园。不同于以往的露台式舞台,茶园式戏园的表演场地,从堂会厅堂中央的红戳转换到成靠一面墙壁建立、设有一定高度的方形台基、可供三面观演的戏台。这时候的观演之间形成了一个适当的观演距离,但这种模式存在着“观演关系”薄弱角度,因为“仅有四分之一观众面向戏台,边厢座位及边厢后的立看”也不正对戏台,只有后厅的立看才面对戏台”7。随着戏曲演出的职业化和规范化,茶园酒楼渐渐被改良成新式舞台,像天蟾舞台,至现在梅兰芳演出的中国大戏院,最初作为三星舞台,后改名更新舞台。从露台瓦舍到茶馆戏园再到新式舞台,实质上还是停留在观演时空一致性

    15、的基础上,一旦现场表演夏然而止,作品的传播活动也随之终止。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去现场观看戏曲的原因,这种观演同时在场的“活”的过程本身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随着数字技术的革新,新媒体数字影像技术延展了舞台时空,呈现出新的观演关系。改造以镜框式舞台为代表传统剧场建筑,避免观演隔离,创造一种演员和观众共享的公共空间,这恰恰是以银幕为传播媒介的新技术的“专利”,观众可以与戏曲演员共同现身影院,共享这一公共空间。以NTLive为代表的这种拍摄方式还原了舞台现场,通过别具匠心的舞美设计、明暗交替的光影变化和丰富的视听语言重构舞台空间,最大限度地使戏曲保留了自身的特性,让具有可复制性的表演能够接受更多观众的注视

    16、。除此以外,戏曲电影还尝试与3 D技术嫁接,如导演滕俊杰指导的霸王别姬曹操与杨修和最近上映的3 D全景声京剧电影贞观盛事都是实现艺术跨媒介创作的经典之作,通过3 D视觉效果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美国南加大常务副院长在看完霸王别姬后惊叹道“被3 D全景声强烈吸引着、互动着,一气呵成看完全剧。”它重视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感,用虚拟技术让观众深陷其中,渐渐忘却“三面墙”的存在,使人不在现场犹在现场。学界一般认为,戏曲电影包含舞台艺术纪录电影、戏曲艺术电影、戏曲故事电影三类样式8。京剧搜孤救孤的拍摄采用的是NTlive这种高清戏剧影像的记录方式,从这层意义来说它更像是舞台艺术纪录电影。也许这部记录式戏

    17、曲影片重复的仍然是中国电影开山之作定军山的老路,但其以演员为中心、以影像为辅助的模式一直没变。银幕观戏,打破了剧场原有的空间属性,打破了人们传统意义上对戏曲的理解,当人们静下心来去观赏,从这种特殊体验中我们或许能感受到另外一种参与感:对另一重“无时间性”空间的窥视和加入。如果非要说戏曲影像作品,如何重新续写经典来吸引观众,银幕观戏或许不失为一种选择。一直以来戏曲与电影都处于一种水火不容的状态,随着社会大变局,我们不得不承认戏曲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戏曲搜孤救孤采用了NTLive的拍摄方式,是中国戏曲的一次新尝试,也为中国传统戏曲的创新和传播注入新的生命,使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国戏曲的魅力。我

    18、们可以发现在传媒日益便捷和发达的今天,戏曲媒介发生了颠覆,观众的“现场性”体验逐渐从“身体的现场性”转向“媒介的现场性”。因此,强调新的观演关系对戏曲艺术的生态发展和健康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注释:刊于益世报(上海),1 9 47 年9 月9 日0 0 0 4版。见禅翁力报中搜孤救孤谈会,1 9 47 年9 月3 日0 0 0 4版。高清戏剧影像NTLive的概念源自英国国家剧院2 0 0 9 年推出的项目:“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ationalTheatre Live)一种戏剧新媒体传播实验。参考文献:1王鹤:孟小冬:余音绕梁叹冬皇 J.同舟共进,2 0 1 9(9):54-57.2沈苇窗,一代

    19、奇女子“冬皇”之由来 J.中国京剧,2 0 0 8(1):14-15.3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 9 8 4:3.4张先戏剧艺术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5329.5高昂现代视听媒介中的戏曲观演传播 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 0 0 9.6陈建森戏曲与娱乐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3231.7吕茹近代上海剧场的早期改良一一茶园 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 0 1 3(1 1):1 7 3-1 7 4.8黄宝富,张勇:戏曲电影的身体仪式 J.当代电影,2 0 1 1(1):157-160.作者简介:徐威威,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史。编辑:宋国栋


    注意事项

    本文(从舞台走向银幕:谈京剧《搜孤救孤》的“旧”与“新”.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