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从“力行”到“实行”的重大转折——王阳明“实行”哲学的新辨析.pdf

    • 资源ID:908172       资源大小:1.28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从“力行”到“实行”的重大转折——王阳明“实行”哲学的新辨析.pdf

    1、收稿日期:2 0 2 3-0 3-0 3作者简介:袁新国,男,历史学博士,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2年,第2 5 6 6页。朱熹撰,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2 9 8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2年,第4 2页。2 0 2 3年第5期总第2 9 6期 齐 鲁 学 刊Q I L U J O U R N A L N o.5G e n e r a lN o.2 9 6从“力行”到“实行”的重大转折 王阳明“实行”哲学的新辨析袁 新 国(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 杭州3

    2、 1 0 0 0 7)摘 要:孔子曰“力行近乎仁”,还不即是“仁”。明代王阳明倡“致良知”“知行合一”之“实行”,“实行”即是“仁”。阳明从“力行”推至“实行”,这一“实行”思想贯穿于阳明的立身行事、为官讲学,是其一以贯之之道。致良知在于致,知行合一在于行,事上磨炼即格物。格物是格事,非格心,也非格理。格物工夫就是下学的工夫,知行合一落实于行。格物是致知工夫,知得致知,致知即致良知。致良知要突出“着实”之工夫,致良知在于致。知行合一即是致良知之工夫,知行合一之“知”即“良知”,知行合一即行良知。阳明之学,无论致良知还是知行合一,都落实在“必有事焉”,事上磨炼,即是行。关键词:王阳明;实行;致良

    3、知;知行合一;格物中图分类号:B 2 4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1-0 2 2 X(2 0 2 3)0 5-0 0 1 9-0 9明末心学流于禅弊,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被讥之为高蹈玄虚。世人认阳明倡导其始,流风所及于是,阳明为之所累。实不知阳明所发皆为针虚而倡实,由“力行”到“实行”,提倡“实行”哲学,可谓后世实学之开山者。后人所误不能致病于阳明也。一、针虚倡实,由“力行”到“实行”“力行”一词在 尚书泰誓 已出现:“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犂老,昵比罪人。”尚书孔氏传 对之解释:“行无法度,竭日不足,故曰力行。”“力行”即竭力而行。孔子到宋明理学家都有“力行”之说。礼记中

    4、庸 记“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孟子滕文公上 有“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之语,史记儒林列传 也有“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之言。这里的“力行”是一种政治实践,但从 中庸 开始也有了哲学思维的层面。到宋理学时代更为突出,朱熹很重视为学之“力行”,“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但在朱熹这里,为学是有次第的:“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他主张知先行后的“力行”。直到朱熹,“力行近乎仁”,还不即是“仁”,并且知行是分离的。王阳明也讲“力行”,但在他这里,“力行”是功夫也

    5、是本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真知即是行,明行即是知。“真知即所以为行,91不行不足以谓之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王阳明的主张是知行合一的,这就由“力行”走向了“实行”。阳明在论孔子不得已删述 六经 时,明确为学之目的:“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 六经 不必述。删述 六经,孔子不得已也孔子述 六经,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

    6、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天下之大乱在于虚文胜、实行衰;天下所不治在于文盛实衰,指出“实行”为治乱之根本。要对治这一弊病,在于“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也”,而“非以文教之”。故应提倡“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在论为学之大病时,强调务实,“为学大病在好名”。“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名与实对,要重在务实,不要好名。之所以有好名之心,是因为务实之心还不够。并进一步以解“疾没世而名不称”之“称”之声读,厘清名实关系:“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

    7、补,没则无及矣。”“称”在这里不是“称扬”或者“称述”之意,而是“相称”之意。君子不是担心到死名声不被人家称述,而是担心在死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做到与“君子”这个称呼相称。王阳明注重的是务实基础上的名实相称。如果“实不称名”,就如“声闻过情”,君子是深以为耻的。在时人对阳明“格致诚正”之说有“空虚顿悟”之误解时,阳明在 答顾东桥书 中辨明:“区区 格、致、诚、正 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自己为学和教人为学是在事上“体究践履,实地用功”,要经过“多少次第、多少积累”,不是空虚顿悟之说,而是实行实用之学。关于阳明“实行”哲学,其

    8、弟子徐爱和钱德洪都有很好的体悟和总结。徐爱悟到“反身实践”:“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钱德洪总结阳明之学时,归之于“惟以实体得”:“然师门 致知格物 之旨,开示来学;学者躬修默悟,不敢以知解承,而惟以实体得,故吾师终日言是,而不惮其烦;学者终日听是,而不厌其数;益指示专一则体悟日精,几迎于言前,神发于言外,感遇诚也。今吾师之殁,未及三纪,而格言微旨,渐觉沦晦,岂非吾党身践之不力,多言有以病之耶?学者之趋不一,师门之教不宣也。”于是整理阳明的逸稿为 传习录,希望“读者不以知解承而惟以

    9、实体得,则无疑于是录矣”。刘宗周对阳明“致良知”也有很高的评价:“先生承绝学于词章训诂之后,一反求诸心,而得其所性之觉曰良知,因示人以求端用力之要,曰致良知。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工夫即本体,即下即上,无之不一,以救学者支离眩骛,务华而绝根之病,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02 齐鲁学刊2 0 2 3年第5期 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4 2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78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3 0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3 0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

    10、王阳明全集,第4 1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0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2 6页。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认为阳明之学为务实之学,可救治当时学者“支离眩骛,务华而绝根之病”,是孔孟以来最为“深切著明”者。并认为阳明之“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即知即行,即工夫即本体,是知行合一的。即知即行,致良知就是行良知,当真知时就实际已行了,当明行时就实际已真知了,这是“实行”的哲学,并非“力行”的哲学。黄宗羲也认为阳明是“行”的哲学,以救“空穷理”“知上讨分晓”之非:“先生之格物,谓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如博学、审

    11、问、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之者,行此数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对于阳明“致良知”在于“致”,马一浮给予了特别强调:“阳明语极分晓,岂有单传密授之说?良知人人具有,但不知致耳。良知便是本体,致便是功夫,安有内外?”良知人人本来具有,需要的是去体究;“致良知”是即本体即功夫,是知行合一的,需要的是去实行。阳明之学极其分明,并不隐晦,只是学者不肯下功夫践履罢了,只在冥想上打转。钱穆 阳明学述要 对明学的特点有个总体概括,第一个就认为明学最显著的倾向是“重行而轻知”:“明学的一般倾向,最显著的,是他们的 重行 而 轻知。宋儒本来已是看重修养方法

    12、,胜过一切的智慧的了;而这一种风尚,到明代尤见极端。他们爱切实,爱单纯”这对于整个明学来讲算是妥当的,但对阳明来讲,只对了一半。阳明固是“重行”“爱切实”,但并非“轻知”,而是知行合一的“实行”哲学家,这一“实行”思想贯穿于其立身行事、为官讲学,是其“一以贯之”之道。阳明之实行,无论致良知还是知行合一,都落实在“必有事焉”,事上磨炼,即是行。二、事上磨炼,重在实行致良知在于致,知行合一在于行,事上磨炼即格物。格物是格事,非格心,也非格理。格物工夫就是下学的工夫,知行合一落实于行。格物是致知工夫,知得致知,致知即致良知。致良知要突出“着实”之工夫,致良知在于致。知行合一即是致良知之工夫,知行合一

    13、之“知”即“良知”,知行合一即行良知。阳明之学,无论致良知还是知行合一,都落实在“必有事焉”,事上磨炼,即是行。(一)格物即格事,非格心,也非格理阳明的“实行”思想首先体现在对“格物”的理解。这是阳明为学根本入手处,也是工夫的着实处。他非常重视“格物”之工夫:“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中庸 言 不诚无物,大学 明明德 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他对后儒误解“格物”深感不安:“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

    14、得尽,岂有此理?”12 从“力行”到“实行”的重大转折 王阳明“实行”哲学的新辨析 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 0 0 5年,第1 4页。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1 9 7页。吴光主编:马一浮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 0 1 3年,第5 2 0页。钱穆:阳明学述要,北京:九州出版社,2 0 1 5年,第2 1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9 9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2 5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6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4页。何谓“格物”?阳明解“物”为

    15、“事”。“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物者,良知所知之事也”。徐爱向阳明请教所感时,阳明对其“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给与了肯定回答。“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阳明这里,格物即格事。所格之事又为何?阳明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

    16、一物;意用于听讼,即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知是意之体,意之所用必有事,所格必有事,所格之事即事亲、治民、读书、听讼等,即为日常伦用之事。但阳明又讲:“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格物,如 孟子 大人格君心 之 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 明德,穷理即是 明明德。”格物可以说是正事、正心或格心吗?王阳明的不同用语有不同的针对性,同一用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就“理”言,都是一样的。“格物者,大学 之实下手处,彻首彻尾,自始学至圣人,只此工

    17、夫而已。非但入门之际有此一段也。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其所用力,日可见之地。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理一而已。”在这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同一个意思。但在具体指称时含义是不同的:“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故就物而言谓之格;就知而言谓之致;就意而言谓之诚;就心而言谓之正:正者,正此也;诚者,诚此也;致者,致此也;格者,格此也。皆所谓穷理

    18、以尽性也。”这里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就有不同的指称了。格物之“物”指的是“明觉之感应”。“明觉”为何?“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明觉”即良知。“明觉之感应”就是指应物而感,是为“事”。因此,就“理”而言,格物是格事,格事也是格心。但就具体指称而言,“物”即事也,王阳明有明确的说法,而“格物”为“格心”没有明确的说法。同时阳明用“格物”大都是在具体情境中使用的,所以阳明之“格物”为“格事”。虽有“格物穷理”“心即理”,还不能就说“格物就是格心”。22 齐鲁学刊2 0 2 3年第5期 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1

    19、 9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5 8 6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6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4 7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2 5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6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7 6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7 67 7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9 0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4 7页。这里的“物”为事之对象,比如事亲,“亲”是物,非“事亲”为物。(二)知行合一在于行,致良知在于致“格物是致知工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致知即致良知。“知者行之始,

    20、行者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这里的格物工夫所指为何?“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功夫。”格物工夫就是下学的工夫,知行合一落实于行。阳明又从学、问、思、辨、行来解释知行合一: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即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是故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

    21、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说而言谓之思;以求精其察而言谓之辨;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盖析其功而言则有五,合其事而言则一而已。学、问、思、辨都是学,即学即行,没有学而不行的;即行即学,也没有不行而可以为学的,学行是合一的。就“析其功而言”,为学、问、思、辨、行,学、问、思、辨为知;“合其事而言”,即知行合一。“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浅深难易之殊耳。”知行合一即是致良知之功夫,知行合一之“知”即“良知”,知行合一即行良知。那知行合一可谓就是致良知?即行良知就是致良知吗?阳明在为学落实于致良知时,曾有过一个致思的过程:“吾昔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

    22、。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故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如何致良知?“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致良知”;“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致良知是“朴实用功”“实落用功”。如何“朴实用功”“实落用功”?“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要事上

    23、磨炼。“夫必有事焉,只是集义。集义只是致良知。”那为什么不直接用“集义”,而用“致良知”?阳明解为:“说集义则一时未见头脑,说致良知即当下便有实地步可用工。故区区专说致良知,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着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着实致其32 从“力行”到“实行”的重大转折 王阳明“实行”哲学的新辨析 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6 0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3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4 2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3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4 54 6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1 1页。王守仁撰,吴

    24、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0 4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1 0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0 5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0 9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4 5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2 3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8 3页。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着实致良知则自无忘之病;无一毫意必固我则自无助之病:故说格致诚正则不必更说个忘助。”致良知是要突出“致”之“着实”工夫,体现“实行”之思想。(三)事上磨炼虽然阳明一再主张“夫学贵得之心”,并非悬空求心,而是心上磨事。这也是后学只知阳明“求

    25、心”,却对阳明如何求心没有真正理解,而走上了空虚顿悟之学。阳明说“圣贤论学,多是随时就事”,“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随时就事”之“事”为“日用事”,“随时就事”之“就”为“体究践履,实地用功”。就其理一言,身、心、意、知、物是一件,就其分而言之,都落实于物。“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弊而得致矣。”当有人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

    26、何?”阳明说:“是徒知养静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不能只养静,要用克己功夫,即“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阳明之致良知不是静坐冥想而得,是要在日常事物中实行磨炼,离开事物都是空无着落。他说:“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在这里,阳明一再强调致良知要在事上下功夫,这也是养心之良方。“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三、后人所误,不能病于阳明后人对阳明之学的误读主要在于对“四句教”和“知行合一”的理解。

    27、(一)“四句教”的误读刘宗周说:“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超洁者荡之以玄虚,而夷良于贼,亦用知者之过也。夫阳明之良知,本以救晚近之支离,姑借 大学 以明之,未必尽 大学 之旨也。而后人专以言 大学,使 大学 之旨晦,又借以通佛氏之玄觉,使阳明之旨复晦,又何怪其说愈详而言愈庞,卒无以救词章训诂之锢习而反之正乎!”后学对阳明“良知”误读的情况,既有“猖狂者参之以情识”,又有“超洁者荡之以玄虚”。后学不知阳明之“良知”是为救当时为学之支离。用 大学 之旨以明之,非在于 大学 之文本,而后人专言 大学,并参于佛氏之玄觉,背离阳明之良知,使阳明之良知晦而不明。这非阳明之

    28、过也,而是后人所误也。刘宗周虽然看到了后学对42 齐鲁学刊2 0 2 3年第5期 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8 3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8 4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4 1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9 09 1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2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9 2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9 5页。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 0 6页。吴光主编:刘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 0 0 7年,第3 2 5页。阳明之学的误解,但其对阳明之学也有所误,主要是针对阳明“四句教

    29、”。黄宗羲专门在 子刘子行状 记载:(蕺山)先生以谓新建之流弊,亦新建之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有以启之也。其驳 天泉证道记 曰:“新建言 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如心体果是无善无恶,则有善有恶之意又从何处来?知善知恶之知又从何处起?为善去恶之功又从何处用?无乃语语绝流断港乎!”其驳良知说曰:“知善知恶,从有善有恶而言者也。因有善有恶而后知善知恶,是知为意奴也,良在何处?又反无善无恶而言者也。本无善无恶,而又知善知恶,是知为心祟也,良在何处?止因新建将意字认坏,故不得不进而求良于知,仍将知字认粗,故不得不进而求精于心,非 大学 之本旨,明矣!”盖先生于

    30、新建之学凡三变:始而疑,中而信,终而辩难不遗余力,而新建之旨复显。刘宗周认为阳明之“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是矛盾的,并进而认为阳明“良知说”将“意”字认坏,将“知”字认粗,只好求精于心。其实,王阳明是从知行合一上的贯通,刘宗周是从理论上的思考;王阳明在实行中而实知,刘宗周在话头上辨分晓。刘宗周可能没有理解阳明之贯通的实行哲学,不知王阳明重在后两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知也;“为善去恶是格物”,行也。先从知行上着手,即从事上磨炼,是落实到“行”的。不是悬空去理解“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而是在知行合一的同时才能印证。马一浮对此有正确的理解,当有人求教阳明“四句教”中前两句“无善无恶心

    31、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时,他说:“这两句且慢着,先理会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弟子王龙溪也是在这里误读了阳明之学,只看到了上半截,忽略了下半截,没有真正理解阳明“四句教”是“彻上彻下语”,以至有神秘的“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无则用神”的“四无”说,把良知作佛性看。刘宗周说:“王门有心斋、龙溪,学皆尊悟,世称二王。心斋言悟虽超旷,不离师门宗旨;至龙溪直把良知作佛性看,凭空期个悟,终成玩弄光景,虽谓之操戈入室可也。”这也致使后学对阳明之学背之又背,禅之又禅。黄宗羲在 子刘子行状 排列龙溪学传承说:“当是时,浙河东之学,新建一传而为王龙溪畿,再传而为周

    32、海门汝登、陶文简望龄,则湛然澄之,禅入之;三传而为陶石梁奭龄,辅之以姚江之沈国谟、管宗圣、史孝咸,而密云悟之,禅又入之。”(二)“知行合一”的误读黄宗羲对阳明之学评价很高,也有所继承。在 姚江学案 说:“有明学术,从前习熟先儒之成说,未尝反身理会,推见至隐,所谓 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 耳自姚江指点出 良知人人现在,一反观而自得,便人人有个作圣之路。故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矣!”并且对后学对阳明之学的误解也有所指出,一是后学“各以意见搀和,说玄说妙,几同射覆”,背离阳明立言之本意;二是只在知识上求见本体,并以此为良知,对阳明之良知误之又误;三是混同佛氏“本心”与阳明“心学”,不知阳明“心之所以

    33、为心不在明觉,而在天理”。他在 姚江学案 中有记述: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乃后之学52 从“力行”到“实行”的重大转折 王阳明“实行”哲学的新辨析 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2 5 32 5 4页。吴光主编:马一浮全集,第7 4 2页。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1 7页。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2 5 3页。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1 9 7页。者测度想像,求见本体,只在知识上立家当,以为良知。则先生何不仍穷理格物之训,先知后行,而必欲自为一说邪!夫以

    34、知识为知,则轻浮而不实,故必以力行为功夫。良知感应神速,无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此其立言之大旨不出于是。而或者以释氏本心之说颇近于心学,不知儒、释界限只一理字先生点出心之所以为心不在明觉,而在天理黄宗羲在批评后学误读阳明之学时,也对阳明之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阳明注重“行”,阳明之“格物”教人只是一个“行”,“致字即是行字”,“必以力行为功夫”。相对来讲,黄宗羲理解阳明之学为重“行”的哲学,认识还是很到位的,但“力行”并非阳明为学之真正本意,这与他对“知行”的关系的理解有关。黄宗羲之所以主张“力行”,还是缠绕于知先行后的老路,先知后才竭力而行。就如

    35、“力行近乎仁”,还不即是仁,对于“知”“行”还没有真正贯通。而阳明之学是贯通之学,真知时已行,明行时已真知,即知即行、即行即知的知行合一的实行,实行即是仁。所以,黄宗羲提出“力行”之说,重在于“行”,是对阳明“实行”之学的部分继承,但还并非阳明之“实行”。(三)误读之原因后学之所以对阳明之学有这些误读,与没能真正理解阳明求之于心的真义有关。在阳明这里,良知是人人本有的,但由于外物所蒙蔽,需要致良知,把良知呈现出来,这就在于“致”,不在于“良知”。如何致良知,就“必有事焉”,需要事上磨和事上立,“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正”,在“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时,吾心良知得以呈现,同时事事物

    36、物也皆得其正。这也是知行合一之实行。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不能行的不是真知,不是真知即不能行的,知时已行,行时已知,知行没有先后,而重在实知实行。阳明虽重心,并非悬空求心,而是心上磨事。心上磨事,就需格物,格物是格事。而此“事”非具体对象之物,而是人与对象之物的关系,比如事亲,不是在“亲”上,而是在如何“事亲”上。这是后学虽从外在之物上调转头来,却只抬头看天,没有低头看地,只知求心,不知如何求心,而致空虚之学。同时,后学大都也没有阳明为学中的博综众学之学思,更没有他所经历的千死百难之磨炼。“泛滥于词章”,“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出入于佛老”,“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印证“五经”,这是阳明学思之路

    37、,既有知识的积累,也有深入的思考,而后悟证。谪守龙场,险被追杀,荡平诸寇,起兵讨濠,这是阳明的千死百难的经历磨炼。在居夷处困中磨心,在险被追杀中磨身,在荡平诸寇、起兵讨濠中磨事。磨心、磨身都是在事上磨,一归于磨事,随时磨,随事磨,行中知,知中行,彻上彻下,上学下达,贯通心、性、意、知、行,可谓“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为“立言、立功、立德”。非是后学所为之支离,只闻阳明学说之结论,未经阳明为学之工夫;只学阳明之体悟,未有阳明之磨炼。钱穆在 阳明学述要 中对此有非常到位的论述:他所认识的“良知”,决不是一件现成的东西,也不是平易简单的把戏,更不是空疏无着落的一句话。要

    38、研究王学的人,不要忘了他成学前的那一番经历。他说“立志”,说“诚意”,说“事上磨炼”,说“知行合一”,说“易简”,说“真切”,凡他说的一切,我们要把他自己成学前的种种经历来为它下注释。若忘了他的实际生活,空来听他的说话,将永不会了解62 齐鲁学刊2 0 2 3年第5期 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1 9 7页。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2 0 12 0 2页。他说话的真义。若空听了他的说话,又忘了你自己当身的实际生活,那便更不会了解他说话的一番真义所在了。后学误会阳明,岂可病于阳明?在中国哲学发展历程中,自 尚书 提出“力行”,到 中庸 重视“力行

    39、”,“力行”由政治实践开始向哲学思维转变。“力行”思想在中国哲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这涉及对尊德性与道问学、顿悟与渐修、上学与下达等重大哲学问题的认识,即内圣外王的为学路径与方法。具体来讲,就是知与行的关系问题。“力行”什么?就是“道”“理”等,那么在行之前要先知道所要行的是什么,这就意味着知行是分离的,并且是知先行后。阳明之前,大体都是这种认识。而阳明一改成说,提出“知行合一”的实行之学,贯通尊德性与道问学、上达与下学,使儒家“内圣外王”之学再放光芒。这是哲学上的重大转变,也是后来之实学的真正先导。责任编辑:张方玉A Mm a j o rT u r n i n gP o i n tF

    40、r o m“P r a c t i c eW i t hE a r n e s t n e s s”t o“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A N e wA n a l y s i so f W a n gY a n g m i n gsP h i l o s o p h yo f“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YUANX i n g u o(Z h e j i a n gA c a d e m yo f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H a n g z h o u3 1 0 0 0 7,C h i n a)A b s t

    41、 r a c t:C o n f u c i u ss a i d,“p r a c t i c ew i t he a r n e s t n e s si sa l m o s tb e n e v o l e n t”,b u t i t i sn o t j u s t“b e n e v o l e n c e”.W a n gY a n g m i n ga d v o c a t e d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p r o m o t i n gc o n s c i e n c e”a n d“u n i t yo fk n o

    42、 w l e d g ea n da c t i o n”,a n d“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i s“b e n e v o l e n c e”.Y a n g m i n gp u s h e df r o m“p r a c t i c ew i t he a r n e s t n e s s”t o“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a n dt h i s“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i d e o l o g yr u n s t h r o u g hY a n g m i n gs a c

    43、t i o n s a n d l e c t u r e s f o r o f f i c i a l s,w h i c h i sh i s c o n s i s t-e n t a p p r o a c h.T h ee x t e n s i o no f i n n a t ek n o w l e d g e l i e s i na c h i e v i n g i t,t h eu n i t yo fk n o w l e d g ea n da c t i o n l i e s i nd o i n gi t,a n dt h er e f i n e m e

    44、n to ft h i n g si st h ee s s e n c e.G r i do b j e c t sa r eg r i dt h i n g s,n o tg r i dm i n d s,n o rg r i dp r i n c i p l e s.S t u d y i n gt h ep h e n o m e n ao fn a t u r e i st h ep r o c e s so f l e a r n i n g,w h i c hi n t e g r a t e sk n o w l e d g ea n da c t i o ni n t op

    45、r a c t i c e.K n o w l e d g e i s t h ep r o c e s so fo b t a i n i n gk n o w l e d g e,a n do b t a i n i n gk n o w l e d g e l e a d st ot h ee x t e n s i o no f i n n a t ek n o w l-e d g e.T ot h e e x t e n s i o no f i n n a t ek n o w l e d g e,o n em u s t h i g h l i g h t t h e“r e a

    46、 l”e f f o r t,a n d t h e e x t e n s i o no f i n n a t ek n o w l-e d g e l i e s i na c h i e v i n g i t.T h eu n i t yo f k n o w l e d g e a n da c t i o n i s t h ep r o c e s so f c u l t i v a t i n gc o n s c i e n c e,t h e“k n o w l e d g e”o f t h eu n i t yo fk n o w l e d g ea n da c

    47、 t i o ni st h e“c o n s c i e n c e”,a n dt h eu n i t yo fk n o w l e d g ea n da c t i o ni st h ea c to fc o n-s c i e n c e.T h es t u d yo fY a n g m i n g,w h e t h e r i t l e a d s t oc o n s c i e n c eo r t h eu n i t yo fk n o w l e d g ea n da c t i o n,i s i m p l e m e n-t e d i nt h

    48、e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 r em u s tb es o m e t h i n gt od o”.P r a c t i c e i nt h i n g s i s t h ep r a c t i c eo f a c t i o n.K e yw o r d s:W a n gY a n g m i n g;i m p l e m e n t;t h ee x t e n s i o no f i n n a t ek n o w l e d g e;u n i t yo fk n o w l e d g ea n da c t i o n;g r i do b j e c t s72 从“力行”到“实行”的重大转折 王阳明“实行”哲学的新辨析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4 44 5页。


    注意事项

    本文(从“力行”到“实行”的重大转折——王阳明“实行”哲学的新辨析.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