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不同生物炭对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影响.pdf

    • 资源ID:891463       资源大小:2.25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不同生物炭对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影响.pdf

    1、江西农业学报 2023,35(11):128134ActaAgriculturaeJiangxiDOI:10.19386/ki.jxnyxb.2023.11.019不同生物炭对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影响龙 云1,吴强建1,陈莎莎1,桂 伦1,吁 安1,龚贵金2,陈柳萌1,康美花3*(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2.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西 新余 338000;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摘 要:为探讨不同生物炭对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影响,以赣南稀土尾矿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玉米秸秆、玉米芯、水稻

    2、秸秆、稻壳、芦苇秸秆、椰壳、杏壳、核桃壳、竹子及木屑生物炭10种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生物炭特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低有机质(4.07 g/kg)土壤条件下,生物炭的施用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矿化,在培养的第15天后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基本稳定,其中木屑生物炭的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最强,为CK的3倍,以玉米芯生物炭的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最弱,较CK无显著差异。(2)二项式拟合曲线结果表明,生物炭pH值、C含量及N含量与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的拟合值R2分别为0.7417、0.4524和0.6148。(3)通过对木屑和玉米芯生物炭的红外光谱及比表面积、孔径分析可知,玉米芯生物炭较木屑生

    3、物炭具有更加丰富的有机官能团和较大的BET比表面积、孔径和总孔体积。综上所述,外源生物炭的添加促进了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其中以玉米芯生物炭的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最弱,且生物炭适宜的特征参数在减弱土壤有机碳矿化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关键词:生物炭;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参数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23)11-0128-07Effect of Different Biochar on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Rare Earth Taili

    4、ng Areas in Southern Jiangxi LONGYun1,WUQiang-jian1,CHENSha-sha1,GUILun1,YUAn1,GONGGui-jin2,CHENLiu-meng1,KANGMei-hua3*(1.InstituteofAgriculturalAppliedMicrobiology,Jiang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Nanchang330200,China;2.JiangxiZhengheEcologicalAgricultureCo.,Ltd.,Xinyu338000,China;3.Instituteof

    5、PlantProtection,Jiang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Nanchang330200,China)Abstract:Inordertoexploretheeffectsofdifferentbiocharonsoilorganiccarbonmineralizationcharacteristicsoftailingland,tenbiochartreatmentsofcornstover,cornkernel,ricestraw,ricehusk,reedstraw,coconuthusk,apricothusk,walnuthusk,bam

    6、booandwoodchipbiocharweresetupinrareearthtailingslandofsouthernJiangxitostudythesoilorganiccarbonmineralizationandthecharacteristicparametersofbiochar.Theresultsshowedthat(1)theapplicationofbiocharpromotedsoilorganiccarbonmineralizationunderloworganicmatter(4.07g/kg)soilconditions,andtherateofsoilor

    7、ganiccarbonmineralizationwasbasicallystableafterthe15thdayofincubation.Theaveragerateofsoilorganiccarbonmineralizationofwoodchipbiocharwasthestrongest,whichwasthreetimeshigherthanthatofCK.Theaveragerateofsoilorganiccarbonmineralizationofcorncobsbiocharwastheweakest,whichwasnotsignificantlydifferentf

    8、romthatofCK.(2)TheresultsofthebinomialfittingcurvesshowedthattheR2ofthefitbetweenbiocharpH,Carboncontent,nitrogencontentandthecumulativemineralizationofsoilorganiccarbonwere0.7417,0.4524and0.6148,respectively.(3)Throughtheanalysesofinfraredspectra,thespecificsurfaceareasandporediametersofthewoodchip

    9、sandcorncobbiochar,thecorncobbiocharhadricherorganicfunctionalgroupsandlargerBETspecificsurfacearea,porediameterandtotalporevolume.Thestudyshowedthattheaddition收稿日期:2023-09-19基金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4BBG74007);江西省重大科技研发专项“揭榜挂帅”项目(20213AAF02023);江西省定南县科技重大专项“生物炭介导下能源植物高效固碳技术研究与示范”。作者简介:龙云(1993),女,江西抚州人,

    10、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土壤修复。*通信作者:康美花。11 期龙云等:不同生物炭对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影响129ofexogenousbiocharimprovedthemineralizationofsoilorganiccarbonintherareearthtailingssiteinsouthernJiangxi,andthemineralizationofsoilorganiccarbonwastheweakestinthecaseofcorncobbiochar.Thesuitablecharacteristicparametersofbiocharha

    11、dabetterpotentialinattenuatingthemineralizationofsoilorganiccarbon.Key words:Biochar;Rareearthtailingarea;Soilorganiccarbonmineralization;Characteristicparameter赣南地区具有丰富的离子型稀土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是我国开采历史最长、开采规模和产量最大的地区1。长期开采导致矿区植被及矿床表面腐殖层被剥离、破坏,且酸性浸提液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矿区生态退化及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池浸、堆浸等早期工艺产生的大量尾矿未能得到妥善处置,致使周边土地

    12、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2,严重破坏了稀土矿区的土壤结构及其微生物群落,导致土壤呈强酸性,氮、磷及有机碳等养分含量极度贫瘠,若无人为干预,植被难以自然恢复3。因此,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和微生物栖息的场所,对土壤进行有效改良是提升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手段。生物炭是以农林废弃物、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料为原料,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高温裂解炭化形成的高度芳香化稳定多孔富碳物质4,其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稳定的芳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大量的有机官能团,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及环境保护等方面5-6。阮泽斌等7在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中发现,添加生物炭的土壤pH值提升了0.230.31,有效改良了土壤

    13、的酸性环境。王薇薇等8-11研究表明,生物炭施入土壤中,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优化了土壤通气透水性,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改善了土壤微生态环境,有利于土地生产力的恢复。张文丽等12-15研究发现,由烟秆、玉米秸秆、木枝及稻壳等原料制成的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库的提升。然而,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存在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即生物炭施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存在正激发效应16-17和负激发效应18-19,这可能与土壤类型及生物炭性质等因素有关,生物炭施入土壤后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着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其可通过阳离子-相互作用、表面络合、离子交换和孔隙阻塞吸附有机化合物等方面影响着土壤有

    14、机碳矿化20-22。目前,生物炭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在稀土尾矿地土壤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生物炭特征参数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相关研究甚少,对生物炭在赣南稀土尾矿地的应用支撑较为有限。受不同土壤类型的影响,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可直接将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炭模型应用到稀土尾矿地。因此,本研究挑选了3种类型(木质炭、果壳炭、秸秆炭)10种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炭,通过实验室土培试验,探究不同种类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分析生物炭特征参数与土壤有机碳矿化之间的关系,明确生物炭影响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键特征参数,以期为制备具有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特

    15、性的生物炭提供数据支持,为筛选在赣南稀土尾矿地上具有较弱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生物炭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水热充沛,矿产资源丰富。试验土壤采集于该县稀土尾矿区(北纬24 58 45,东经115 3 18,海拔419.88m)020cm的表层土壤,剔除土壤中的石砾、根系等杂质,经自然风干后,通过研磨过2mm筛混匀并保存备用。供试土壤理化性质:pH值4.11,有机质含量4.07g/kg,碱解氮含量10.49mg/kg,有效磷含量0.86mg/kg,速效钾含量129.85mg/kg,全氮含量0.36g/kg。生物炭由河南立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6、生产提供,经过2mm筛后备用。生产工艺:原料经风干粉碎在500左右的条件下高温裂解,升温速率为10/min,稳定炭化23h。1.2 试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培养碱液吸收法23-24,实验共设有11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将10种不同源生物炭(稻壳生物炭DK、杏壳生物炭XK、椰壳生物炭YK、核桃壳生物炭HK、芦苇秸秆生物炭LJ、水稻秸秆生物炭SD、玉米秸秆生物炭YJ、玉米芯生物炭YX、木屑生物炭MB、竹子生物炭ZB)分别以5%(w/w,以干土计)的比例添加至450.0g土壤中并混匀,另外设置不施用生物炭作为对照组CK。将11个处理分别放入小塑料瓶内,置于密闭的大号培养瓶中,培养瓶中同时放

    17、置1个盛有10mL1mol/L中NaOH溶液和1个盛有10mL去CO2江 西 农 业 学 报35 卷130的蒸馏水的塑料瓶,分别用于吸收土壤呼吸释放的CO2和维持培养瓶内的空气饱和湿度。将培养瓶放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期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分别于培养的第1、3、5、7、9、11、15、30和60d移取盛有NaOH的塑料瓶,并立即放入新配置的盛有10mL1mol/LNaOH溶液的塑料瓶。将已吸收CO2的NaOH碱液全部转移至三角瓶中,并加入5mL1mol/L氯化钡溶液以及酚酞指示剂2滴,用0.1mol/LHCl滴定直至红色消失,利用消耗HCl的量计算土壤呼吸强度。土培试验

    18、示意图如图1所示。土壤有机碳矿化量(mg/g)=CO2排放量/土壤干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 mg/(gd)=培养时间段内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培养时间;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 mg/(gd)=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总培养时间;生物炭累计激发效应(mg/g)=添加生物炭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对照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生物炭激发效应速率 mg/(gd)=(培养时间段内添加生物炭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对照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培养时间。对照组CK生物炭处理组碱液蒸馏水土壤碱液蒸馏水土壤+生物炭图1 土培试验示意图1.3 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的测定方法:测定土壤pH值采用土水比为1 5(w/v)的玻璃电极法;有机质

    19、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稀释热法测定;碱解氮含量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有效磷含量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含量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全氮含量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25。生物炭特征参数的测定方法:pH值采用生物炭与水比为120(w/v)玻璃电极法测定;C、N元素含量采用CHNS元素分析仪测定;BET比表面积及孔径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测定;表面官能团采用溴化钾粉末压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2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MicrosoftExcel2003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利用SPSS17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利用Origin2022软件制图。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生

    20、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影响由图2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呈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培养15d内各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急剧下降,15d后则逐渐趋于稳定。外源生物炭投入初期,极大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显著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表现为土培的第1天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最强,土壤的呼吸活动较为剧烈,此时以MB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最强,为0.407mg/(g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YX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最弱,为0.055mg/(gd),与CK处理 0.053mg/(gd)无显著差异。由此可知,生物炭的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添加15d后土壤

    21、有机碳矿化速率趋于稳定,且以YX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促进效果最弱,对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作用不显著,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体现了YX处理的汇碳减排效果。矿化速率/mg/(gd)图2 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变化2.2 不同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的影响由表1可知,生物炭的添加促进了土壤CO2的排放,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其中,MB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矿化效果提升最明显,显著高于其他生物炭处理,表现为其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和土壤CO2累计释放量均最高,分别为0.048mg/(gd)、2.90mg/g和881.38mg,约为CK的3倍;以YX处

    22、理的土壤有机碳矿化效果最弱,其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和土壤11 期龙云等:不同生物炭对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影响131CO2累计释放量分别为0.016mg/(gd)、0.98mg/g和262.85mg,与CK无显著差异。由此可知,在培养期内添加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具有促进效果,以MB处理的矿化效果提升最明显,YX处理的促进效果最弱,在赣南稀土尾矿地投入生物炭的同时不会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这有利于生物炭发挥土壤汇碳减排的效果。表1 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性处理土壤CO2累计释放量/mg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mg/g)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mg/(gd

    23、)MB881.3817.39a2.900.06a0.0480.0013aSD438.855.44b1.580.03b0.0260.0005bYK397.8713.15bc1.410.05c0.0240.0010bcHK370.0418.31cd1.360.07cd0.0230.0013cdZB364.2719.52cd1.310.08cde0.0220.0012cdDK341.6614.82d1.290.05cde0.0220.0010cdXK350.196.59d1.240.02de0.0210.0006dLJ336.2722.62d1.220.08de0.0200.0013dYJ335.8

    24、316.76d1.180.08e0.0200.0015dYX262.8515.27e0.980.06f0.0160.0010eCK254.2126.42e0.950.09f0.0160.0014e2.3 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影响由图3a可知,在生物炭处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速率随时间推移呈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培养的前15d内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速率均迅速降低,15d后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速率逐渐趋于稳定。在培养期内,MB处理的生物炭激发效应速率最快,平均激发效应速率为0.0320mg/(g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YX处理的生物炭激发效应速率最慢,平均激发效应速率为0.0004mg

    25、/(gd)。由图3b可知,生物炭累计激发效应速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表现为先急后缓最后趋于稳定,培养的前15d内生物炭累计激发效应增长速率逐渐降低,后15d增长速率基本保持稳定。其中,15d后MB处理的生物炭累计激发效应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不变,以0.0178mg/(gd)的速度增加,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15d后YX处理的生物炭累计激发效应增长速度最低,为0.0001mg/(gd)。生物炭投入的前15d,极大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生物炭前15d的激发效应速率明显高于15d后的,且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的激发效应在施入土壤的第15天后基本稳定,以MB处理土壤有机碳的正激发效应最强,以Y

    26、X处理的最弱。由此可知,在生物炭的增碳减排方面,玉米芯生物炭可有效减低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正激发效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激发效应速率/mg/(gd)累计激发效应/(mg/g)图3 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影响2.4 生物炭pH值、C含量及N含量与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的二项式拟合由图4可知,生物炭pH值、C含量及N含量与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满足二项式分布,其二项江 西 农 业 学 报35 卷132式拟合方程分别为:y1=C1x12+B1x1+A1(A1=139.816039.8835,B1=-30.68849.0010,C1=1.69550.5061,拟合优度R2=0.7417)(1)

    27、y2=C2x22+B2x2+A2(A2=7.08073.4582,B2=-0.20030.1132,C2=0.00160.0008,拟合优度R2=0.4524)(2)y3=C3x32+B3x3+A3(A3=1.70150.2981,B3=-2.11851.0324,C3=1.39540.5579,拟合优度R2=0.6148)(3)式(1)式(3)中,x1表示生物炭pH值,x2表示C含量的百分数,x3为N含量的百分数,y1、y2、y3均表示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的数值。通过二项式拟合曲线结果计算可知,当生物炭pH值为9.05、C含量为62.59%、N含量为0.76%时,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可能处于

    28、最低水平。由此可知,生物炭适宜的pH值、C含量及N含量对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具有较好的效果,对生物炭在增碳减排方面的筛选及制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mg/g)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mg/g)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mg/g)图4 生物炭pH值、C含量及N含量与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二项式拟合曲线2.5 木屑和玉米芯生物炭BET比表面积、孔径结构及表面官能团分析通过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影响分析可知,MB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作用最强,YX处理的矿化作用最弱。通过对MB和YX的BET比表面积、孔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YX的BET比表面积为17.69m2/g,孔

    29、径大小为23.82nm,总孔体积为23.15mm3/g;MB的BET比表面积为5.59m2/g,孔径大小为10.29nm,总孔体积为12.47mm3/g,YX的BET比表面积、孔径大小、总孔体积分别为MB的3.16、2.31和1.86倍。由图5可知,不同生物炭处理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存在较大的差异,YX的表面官能团较MB更丰富,其中YX的表面官能团有7种,MB的表面官能团有2种,YX在3423cm-1为羟基(-OH)伸缩峰,2809cm-1和2721cm-1分别为脂肪性CH2的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峰,1598cm-1为羧酸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1382cm-1和1349cm-1的吸收峰为木质素中

    30、的芳香性C=C振动,1078cm-1为纤维素或半纤维素的C-O振动吸收峰,765cm-1为芳香性C-H吸收峰。由此可知,生物炭较大的BET比表面积、孔径大小、总孔体积及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对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具有一定的效果。表2 木屑和玉米芯生物炭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参数生物炭类型BET比表面积/(m2/g)孔径大小/nm总孔体积/(mm3/g)YX17.6923.8223.15MB5.5910.2912.47 波数/(cm-1)透光率/%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图5 木屑和玉米芯生物炭的红外光谱图3 讨论 3.1 生物炭对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江西省稀土

    31、矿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且90%11 期龙云等:不同生物炭对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影响133分布在赣南地区26,其中发现矿产62种,长期的稀土矿开采导致赣南稀土矿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形成了大量稀土尾矿地,稀土尾矿高达1.91亿t27,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稀土尾矿地水土流失严重,表层肥力土壤侵蚀严重,致使土壤肥力低下,自然植被恢复困难。本研究对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仅有4.07g/kg。生物炭具有富碳、质轻、高养分、比表面积大等特性,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对养分的吸持作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效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

    32、生态功能的恢复28-31,在土壤改良和碳减排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生物炭提升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肥力的同时探究其对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作用,研究发现生物炭的施用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逐渐趋于稳定,且从本研究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玉米芯生物炭的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为0.016mg/(gd),与不添加生物炭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基本一致,不会造成因外源碳投入而导致土壤有机碳损失,极大地保障了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汤奥涵等23通过研究不同生物炭对紫色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发现,生物炭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且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正激发效应得到了显

    33、著提高,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现象可能与生物炭中稳定态碳含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然而,陈颖24研究发现,生物炭施用后,土壤有机碳矿化表现为负激发效应,且在培养的15d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负激发效应愈为明显,这可能与生物炭的特征参数有关。因此,玉米芯生物炭的施用可促进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升,避免因生物炭添加而产生较强的土壤有机碳矿化,极大程度上保证了生物炭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对助力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3.2 生物炭特征参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不同的生物炭特征参数在土壤有机碳矿化方面具有不同的效果,研究生物炭特征参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王瑞32研究发现,生物炭在

    34、炭化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羰基和羧基等官能团,使其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加强了土壤养分的固持。本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生物炭的施用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最弱,木屑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最强,这可能与生物质的类型不同有关。林木生物炭和秸秆生物炭会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的呼吸速率和活性33-34。本研究生物炭pH值、C含量及N含量与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的二项式拟合结果表明,生物炭较佳的特征参数可有效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这可能与土壤存在容纳生物炭相关特征参数的阈值有关。陈键35通过研究循环递减模型试验发现,当土壤达到容纳生物炭含量阈值时,随着生

    35、物炭量的不断增加,土壤固持碳的能力先升后降。Ahmad等36研究发现,生物炭pH值一般介于5.912.3,生物炭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改变土壤理化特性,从而间接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矿化37。生物炭的投入可提高土壤惰性有机碳的含量,增强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和土壤碳固持,降低CO2排放38。Lin等39-40研究发现,生物炭巨大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孔隙结构,可将有机碳吸附包裹,减少有机碳与微生物胞外酶的接触,从而降低土壤有机碳分解。生物炭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可促进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形成,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土壤结构41-42。本研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玉米芯生物炭具有羟基、苯酚及酯羰基等丰富的表面官

    36、能团,这些含氧基团的降解转化以及芳香化结构可提高生物炭化学结构的稳定性和生物惰性,施入土壤可实现持久的碳固持效果43。因此,生物炭的特殊结构和特征参数在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探明生物炭特征参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机理研究、生物炭的筛选和制备以及农业固碳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4 结论外源碳的施入促进了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以玉米芯生物炭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最弱,在减弱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上具有一定的意义。生物炭适宜的特征参数可减弱土壤有机碳矿化,为制备具有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生物炭提供数据支持。参考文献:1 周彩云,张嵚,赵小敏,等.赣南某原地浸析稀土尾矿复垦前后

    37、土壤质量变化 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36(1):89-95.2 YangXJ,LinA,LiXL,etal.China sion-adsorptionrare江 西 农 业 学 报35 卷134earthresources,miningconsequencesandpreservation J.EnvironmentalDevelopment,2013,8:131-136.3 沈发兴,郑太辉,段剑,等.赣南稀土尾矿人工培育苔藓植物的可行性 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2,20(4):136-144.4 吴强建,胡梦蝶,侯松峰,等.减氮配施生物炭基肥对蜜柚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

    38、的影响 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2,56(5):732-741.5 LimaJRDS,WendsonDMS,DeMedeirosEV,etal.Effectofbiocharon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ofasandysoilandmaizegrowthinagreenhouseexperiment J.Geoderma,2018,319:14-23.6 魏永霞,石国新,冯超,等.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与大豆产量的影响 J.农业机械学报,2019,50(8):309-320.7 阮泽斌,王兰鸽,蓝王凯宁,等.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土壤理化性质

    39、的影响 J.浙江农业学报,2023,35(2):394-402.8 王薇薇,梅燚,吴永成,等.玉米芯生物炭对辣椒连作土壤性质和辣椒生长的影响 J.浙江农业学报,2023,35(1):156-163.9 袁晶晶,齐学斌,赵京,等.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J.灌溉排水学报,2022,41(1):80-86.10 李江舟,娄翼来,张立猛,等.不同生物炭添加量下植烟土壤养分的淋失 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4):1075-1080.11 袁晶晶,同延安,卢绍辉,等.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提高红枣产量 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3):159-16

    40、5.12 张文丽,林启美,李贵桐,等.生物炭对两种植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9):59-66.13 高尚志,刘日月,窦森,等.不同施量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2,44(4):421-430.14 张雨萌,郭艳杰,张丽娟,等.生物炭配合深松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J.水土保持通报,2022,42(5):368-375,385.15 李梦柯,周丹,高震,等.稻壳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稀土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J.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0):3823-3832.16 MajorJ,LehmannJ,RondonM,e

    41、tal.Fateofsoil-appiedbalckcarbon:Downwardmigration,leachinganedsoilrespiration J.GlobalChangeBiology,2016,16(4):1366-1379.17 ZhaoR,ColesN,WuJ.Carbonmineralizationfollowingadditionsoffreshandagedbiochartoaninfertilesoil J.Catena,2015,125:183-189.18 SpokasKA,KoskinenWC,BakerJM,etal.Impactsofwoodchipbi

    42、ocharadditionsongreenhousegasproductionandsorptiondegradationoftwoherbicidesinaMinnesotasoil J.Chemosphere,2009,77(4):574-581.19 KaiserK,GuggenbergerG,DerenneS,etal.TheroleofDOMsorptiontomineralsurfacesinthepreservationoforganicmatterinsoils J.OrganicGeochemistry,2000,31(7/8):711-725.20 TanX,LiuYG,Z

    43、engG,etal.ApplicationofbiocharfortheremovalofpollutantsfromaqueoussolutionsJ.Chemosphere:EnvironmentalToxicologyandRiskAssessment,2015,125:70-85.21 SunK,KangMJ,ZhangZY,etal.Impactofdeashingtreatmentonbiocharstructuralpropertiesandpotentialsorptionmechanismsofphenanthrene 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

    44、ology,2013,47(20):11473-11481.22 XuX,ZhaoY,SimaJ,etal.Indispensableroleofbiochar-inherentmineralconstituentsinitsenvironme-ntalapplications:Areview J.BioresourceTechnology,2017,241:887-899.23 汤奥涵,肖怡,鲜昕,等.不同生物炭施入对酸性紫色土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 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3,41(1):111-118.24 陈颖.不同生物炭氧化降解特征及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45、2017.25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 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6 邹国良,滕清安.赣州稀土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J.稀土,2012,33(5):94-98.27 邹政伟.南方稀土尾矿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促生功能菌群的响应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D.南昌:南昌大学,2022.28 杨慧豪,郭秋萍,黄帮裕,等.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对酸性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 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40(1):15-24.29 XuN,TanGC,WangHY,etal.Effectofbiocharadditionstosoilonnitrogenleaching,microbialbiomass

    46、andbacterialcommunitystructure J.EuropeanJournalofSoilBiology,2016,74:1-8.30 刘玉学,唐旭,杨生茂,等.生物炭对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6):1690-1695.31 修立群.生物炭对钾的固持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20.(下转第141页)11 期吴兆丹等: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区域特征分析1413 JanssenDNG,RamosEP,LinderhofV,etal.Theclimate,land,energy,waterandf

    47、oodnexuschallengeinalandscarcecountry:InnovationsintheNetherlands J.Sustainability,2020,12(24):10491.DOI:10.3390/su122410491.4 刘博.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研究 J.河北水利,2019(4):22-23.5 HamidG,BanafshehZ,ZeinabR.Systemdynamicsmodelingofwater-energynexusforresource-savingpolicyassessment 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

    48、entalResearch,2021,15:349-365.6 孙成双,沈自豪.基于DEA模型的水能源粮食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21,37(1):87-95.7 彭俊杰.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耦合协调及时空分异 J.区域经济评论,2022,56(2):51-59.8 SunLJ,NiuDX,YuM,etal.Integratedassessmentofthesustainablewater-energy-foodnexusinChina:Casestudiesonmulti-regionalsustainabilityandmulti-sectoralsyner

    49、gy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22,334:130235.DOI:10.1016/j.jclepro.2021.130235.9 ZhengDF,AnZY,YanCL,etal.Spatial-temporalcharacteristicsandinfluencingfactorsoffoodproductionefficiencybasedonWEFnexusinChina 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21.DOI:10.1016/j.jclepro.2021.129921.10 孙才志,靳春玉,郝帅.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

    50、食纽带关系研究 J.人民黄河,2020,42(9):101-106.11 孙才志,郝帅,赵良仕.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效率时空分异特征 J.水资源保护,2021,37(1):61-68,78.12 赖玉珮.中国水能源粮食协同需求的区域特征研究 J.北京规划建设,2019(1):74-77.13 陈泳迪.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22.14 甄伟,秦全德,匡耀求,等.广东省种植业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7):78-85.15 姜珊.水能源纽带关系解析与耦合模拟 D.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


    注意事项

    本文(不同生物炭对赣南稀土尾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性的影响.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