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超载作用对路面力学响应影响研究.pdf

    • 资源ID:864341       资源大小:2.08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超载作用对路面力学响应影响研究.pdf

    1、第2 3卷 第1 8期2 0 2 3年 9月 科 技 和 产 业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a n dI n d u s t r y V o l.2 3,N o.1 8S e p.,2 0 2 3超载作用对路面力学响应影响研究苗泽纯1,詹文兵2,李 键3,罗传熙3(1.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广州5 1 0 6 4 1;2.长大市政工程(广东)有限公司,中山5 2 8 4 0 0;3.广州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广州5 1 0 6 4 1)摘要:为探究超载对复合式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 B AQU S建立复合式道路模型,分析不同接

    2、地压强及不同轴载作用次数对复合式路面车辙与内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基于实体工程调研结果进一步分析超载对路面的破坏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累计轴载作用次数的增加,不同接地压强的车辙曲线呈发散趋势,超载对路面车辙的影响越显著;接地压强达到1.2 MP a时,沥青层超过容许抗拉强度,发生拉裂破坏;实体工程调查结果表明,经历超载作用的路面运营8个月左右,弯沉合格率仅为3 9.0 9%。因此为减少超载车辆对路面造成早期破坏,结合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应控制车辆的接地压强不超过1.2MP a。关键词:复合式路面;有限元软件;超载作用;车辙;力学响应中图分类号:U 4 1 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

    3、7 1-1 8 0 7(2 0 2 3)1 8-0 1 7 7-0 6收稿日期:2 0 2 3-0 5-1 3作者简介:苗泽纯(1 9 7 7),男,吉林榆树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道路工程;詹文兵(1 9 8 3),男,安徽安庆人,长大市政工程(广东)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道路工程;李键(1 9 9 5),男,河南信阳人,广州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路面健康管理;罗传熙(1 9 9 2),男,广东韶关人,广州肖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事务所有限公司,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路面健康管理。我国高速公路一般设计的使用年限为3

    4、0年,但大量数据表明,在汽车超载作用的影响下,许多公路在使用五年时候需要经历大修,不仅给公路安全行驶带来了隐患,同时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1。江苏省江阴长江大桥桥面质量建设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开通一年后,桥面已经损伤严重,据调查是由于大量超载车辆引起2。道路整体强度与刚度不能满足超载车辆对道路的作用力是道路发生破坏的根本原因。因此,有必要针对超载作用对路面力学响应影响展开研究。呙润华3采用弹性理论体系进行有限元建模,在考虑层间接触的状态下,对超载作用下的沥青路面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但瑞强等4通过对广东省多条高速公路进行力学分析,发现超载作用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疲劳破坏更加显著。丁瑞哲等5采

    5、用A B A Q U S软件,模拟隧道复合式路面,分析其在不利状态下不同轴载以及层间接触状态下的受力情况。朱厚江等6结合加速加载装置,分析了超载对沥青层底拉应变的影响规律,超载会大大加速沥青路面疲劳破坏进程。针对超载作用对半刚性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已有较多研究,但结合温度场对复合式路面超载影响研究却少有涉及,复合式路面刚性基层在高温条件下势必会影响沥青路面的受力特性7。因此,结合温度场分析结果,展开连续变温条件下不同超载程度对复合式路面的车辙及力学影响研究,进一步通过工程实例调查,分析超载对路面的破坏效应,研究结果将为高温条件下复合式路面超载控制提供理论参考。1 复合式路面模型的建立1.1 模型

    6、的建立依托某复合式路面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面层分为两层铺筑,分别为5c mA C-1 6 C上面层+6c m A C-2 0 C下面层;基层采用2 8c m厚C 4 0水泥混凝土基层+3 4c m的水泥温度碎石+1 2c m的级配碎石,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图1 路面结构771为便于计算,对模型进行假设如下。H 1:各结构层是连续均匀体,除了沥青面层,其他层为完全弹性体。H 2:在混凝土基层中央构建5mm宽的贯穿裂缝用以模拟基层构造缝。H 3:模型尺寸:1 0m长1 0m宽5.6 5m厚。H 4:约束 条 件:底 面 为 完 全 约 束,四 周 法 向约束。1.2 计算参数的选取结合邓乃铭等

    7、8、刘永棵9、邓凤祥等1 0的研究,确定沥青层外其他层的参数(表1),沥青面层采用黏弹性相关指标参数(表2)。温度场分析时采用D C 3 D 8单 元 类 型 网 格,力 学 响 应 分 析 时 应 用C 3 D 8 R单元类型网格。1.3 荷载作用位置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积为1 8.9c m1 8.9c m的正方形,双轮中心距为3 2c m,荷载作用位置选取在水泥混凝土基层板脚处的正上方,具体如图2所示。2 复合式路面温度场及车辙影响分析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温度敏感性材料,弹性模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沥青加铺层中病害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接下来对复合式路面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2.1 相关理论和计算方

    8、法路面处于 自 然 界 中,与 空 气 直 接 接 触,其 主要与大气进行热交换的方式有太阳辐射、路面有效辐 射、空 气 对 流 热 交 换 等 方 式 形 成 路 面 温度场。2.1.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q(t)的日变化过程可采用以下函数近似表示:q(t)=0,0t1 2-c2q0c o sm(t-1 2),1 2-c2t1 2+c20,1 2+c2t2 4(1)式中:t为时刻(h);c为实际有效日照对数;q0为中午最大辐射,q0=0.1 3 1Q m,m=1 2/c;Q为日太阳辐射总量(J/m2);为角频率,=2/2 4(r a d)。太阳辐射在软件中的l o a d模块中定义。表1 基层

    9、与路基材料参数路面结构弹性模量/MP a泊松比C 4 03 25 0 00.1 5水泥稳定碎石15 0 00.2 5级配碎石5 0 00.3 5土基4 50.4 0表2 沥青层弹性参数与蠕变参数混合料类型温度/弹性参数蠕变参数E/P aAnmR2A C-1 6 CA C-2 0 C2 08.7 01 080.2 56.5 41 0-1 10.9 4-0.5 9 20.9 3 263 06.21 080.3 03.3 31 0-90.8 6-0.5 8 70.9 4 594 05.5 41 080.3 51.4 51 0-80.7 9-0.5 7 70.9 4 205 05.3 01 080.4

    10、 01.3 91 0-60.4 1-0.5 2 50.9 2 446 05.2 61 080.4 51.4 61 0-50.3 4-0.5 0 20.9 0 492 01.0 31 080.2 54.5 91 0-1 10.9 2-0.5 8 10.9 3 773 09.0 01 080.3 03.4 61 0-90.8 6-0.5 7 60.9 2 084 07.1 01 080.3 51.9 61 0-80.8 3-0.5 6 20.9 0 635 05.0 01 080.4 01.2 01 0-60.3 2-0.5 2 20.8 0 156 03.9 01 080.4 53.7 61 0

    11、-60.2 1-0.4 1 80.8 9 94图2 荷载作用位置2.1.2 气温及对流热交换气温的日变化过程可用以下公式进行模拟:Ta=Ta+Tm0.9 6 s i n(t-t0)+0.1 4 s i n(2(t-t0)(2)式中:Ta为 日 平 均 气 温(),Ta=12(Tm a xa+Tm i na);为角频率,=2/2 4(r a d);t为时刻(h);t0为初相位,计算时t以小时计。气温及对流热交换在软件中的I n t e r a c t i o n中定义。871 科技和产业 第2 3卷 第1 8期 2.1.3 路面有效辐射路面有效辐射可采用以下直接实现地面有效辐射的边界条件:qF=

    12、(T1z=0-TZ)4-(Ta-TZ)4(3)式中:为路面发射率(黑度),沥青路面取0.8 1;qF为地面有效辐射,单位为W/(m2);为黑体辐射系数,=5.6 6 971 0-8,单位为W/(m2K4);T1z=0为路表温度();Ta为大气温度();TZ为绝对零度值,TZ=-2 7 3。路面有效辐射在软件中的I n t e r a c t i o n中定义。2.2 温度场分析结合上述理论,模拟出一天2 4h温度变化情况,提取2 4h内各结构层不同深度的温度场数据(图3)。由图3可知,沥青面层在6 0 01 3 0 0处于持续升温状态,且在1 3 0 0时温度达到最高6 0.2 5,相较于面层

    13、,水泥混凝土基层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基层温度在凌晨0 0 0 06 0 0小幅度降低,后温度持续 上 升,在1 8 0 0左 右 温 度 达 到 最 大 值 为3 7.8 4,面层与基层温度都随着深度加深,波动逐渐减小,但沥青层由于直接与空气接触,且沥青混合料温度敏感性更高,路面温度波动较基层大;在距路面深度1m处的位置,温度基本不受影响,处于持平状态。2.3 超载对车辙影响将上述计算的温度场导入车辙计算模型中进行车辙模拟计算,在车辙模拟分析时,核心是计算每个分析步的时长,即在该分析步通过改变荷载的作用时间,从而达到多次汽车加载的模拟,计算公式为t=0.3 6N Pnwp B v(4)式中:n

    14、w为轴的轮数(个);v为速度,取8 0k m/h;B为图3 不同时刻和深度的温度场曲线轮胎接地宽度;N为累计作用次数;P为接地压强。参考薛文1 1,轮胎的胎压对应的轴重关系如表3所示。结合式(4)和表3,计算出不同轴重作用下不同累计作用次数所用时间,如表4所示。根据上述计算出的累计所用时间,分别计算不同接地压强与不同轴载作用次数作用下的绝对车辙深度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同一接地压强作用下随着累计轴载作用次数的增加,绝对车辙深度随之增加,但增长率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定。随着接地压强的增大,车辙深度逐渐增加,且随着累计轴载作用次数的增加,曲线呈发散趋势,超载作用对路面车辙病害越显著。3 超载作用

    15、对路面力学影响研究与疲劳寿命预估3.1 超载作用对路面应力的影响以轴载作用5 0万次为例,根据表3,当接地压强为0.7MP a时对应1 0 0KN的标准轴载,当超载表3 轴重与接地压强关系轴重/k N1 0 01 2 01 6 02 0 02 5 03 0 0接地面积/c m23 5 63 9 64 7 65 5 66 5 67 5 2半径/c m1 0.6 5 1 1.2 2 71 2.3 0 91 3.3 0 31 4.4 5 0 1 5.4 7 2接地压强/MP a0.7 00.7 5 8 0.8 4 0 0.8 9 9 0.9 5 30.9 9 7表4 不同轴重作用下不同累计作用次数所

    16、用时间接地压强/MP a累计作用次数/万次1 05 01 0 01 5 02 0 02 5 00.70.7 5 80.8 40.8 9 90.9 5 30.9 9 7作用时间/s7 5 437 7 2 75 4 4 1 13 1 61 50 8 8 1 88 6 07 9 339 6 6 79 3 0 1 18 9 71 58 6 3 1 98 2 98 7 043 5 2 87 0 4 1 30 5 61 74 0 8 2 17 6 19 4 047 0 0 94 6 0 1 41 0 01 88 0 0 2 35 0 010 2 1 51 0 5 1 02 1 01 53 1 52 04

    17、2 0 2 55 2 510 9 4 54 7 0 1 09 4 01 64 1 02 18 8 0 2 73 5 0图4 车辙深度与轴载作用次数及接地压强的关系971 苗泽纯等:超载作用对路面力学响应影响研究 一倍时,接地压强近似于0.9 MP a,超载达到两倍时,接地压强近似于为1.0 MP a。荷载作用在最不利位置 板脚处,大小逐渐由标准压强增加到超载达到一倍时的压强(即1.0MP a),沥青面层和刚性基层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沥青上面层主要在S 2 2方向上受拉应力影响,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表面层,且随着轴载增大,拉应力呈增大趋势,下面层主要受压应力影响,水泥混凝土层受拉应力影响

    18、较小。横向剪应力是导致路面开裂和车辙的主要原因,如图6所示,最大剪应力出现在路表处,接地压强越大,横向剪应力越大,随着深度的加深,横向剪应力逐渐减小,且受轴载作用影响程度也逐渐减小,水泥混凝土基层所受横向剪应力较小。对于复合式路面结构,沥青面层的横向拉应力、剪应力是沥青路面设计的两个重要指标,在路面使用过程中要求避免达到极限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参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 T G D 5 02 0 0 6),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容许拉应力与剪应力分别为0.2 3 67MP a和0.6MP a。C 4 0混凝土基层的抗拉强度为1.7 1MP a、抗剪强度为2.6MP a,远大图5 横向应力(S 2

    19、 2)沿路表深度分析图6 剪应力(y z)沿路表深度分析于沥青层的容许拉应力与剪应力,而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沥青层所受的拉应力与剪应力远大于水泥混凝土基层,基于此,本文不讨论水泥混凝土基层的破坏情况。由图5和图6可知,沥青面层的最大横向拉应力与横向最大剪应力均出现在沥青表面层,且受轴载作用影响较大,选取各压强作用下的最大拉应力与剪应力绘制图7,分析不同轴载作用下拉应力与剪应力的变化趋势。图7 沥青层最大拉应力与剪应力与不同接地压强之间的关系由图7可知,沥青面层的拉应力与剪应力随轴载的增加近似都呈线性增加,且剪应力增加幅度大于拉 应 力,经 拟 合 计 算,当 接 地 压 强 每 增 加0.1

    20、MP a,拉应力增加约为0.0 1 98MP a、剪应力增加约为0.0 5 05MP a。当超载达到一倍,即接地压强为0.9MP a时,沥青混合料面层最大拉应力增大到0.1 7 85MP a,增幅达到2 8.6%,最大剪应力增大到0.4 1 2MP a,增幅达到2 8.3%;当超载轴重达到两倍时,沥青混合料面层最大拉应力增加到0.1 9 83MP a,增幅达到4 2.8%,剪应力增加到0.4 5 8MP a,增幅达到4 2.7%。结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规定值,粗粒式沥青层容许拉应力为0.2 3 67 MP a,容许剪应力为0.6MP a。经计算,沥青层首先发生拉裂破坏,当接地压强达到1.2

    21、 MP a时,沥青层超过容许抗拉强度,发生拉裂破坏;当接地压强达到1.3 MP a时,沥青层超过容许剪应力,此时发生易发生剪切破坏。因而,应 严 格 限 制 通 行 车 辆 的 最 大 接 地 压 强 为1.2MP a,避免大量复合式路面出现早期破坏。3.2 疲劳开裂寿命预估3.2.1 数值模拟计算参考 公路沥青路 面设计规范(J T G D 5 02 0 1 7)中,将沥青路面疲劳破坏形式反映到路面设081 科技和产业 第2 3卷 第1 8期 计指标中。具体公式如下:Nf1=6.3 2 1 0(1 5.9 6-0.2 9)ksk-1T11 3.9 71Es 1.5 8(V F A)2.7 2

    22、1+0.3E0.4 3s(V F A)-0.8 5e(0.0 2 4h2-5.4 1)1+e(0.0 2 4hs-5.4 1)3.3 3(5)式中:Nf1为累计轴载作用次数。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参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 T G D 5 02 0 1 7)表3.0.1,可靠度指标为1.6 5,按本规范 附 录G温 度 调 整 系 数k T1为1.5 1,2 0时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Ea为1 20 0 0MP a,沥青饱和度V F A取6 5%。计算得到不同接地压强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层层底拉应变如表5所示。根据以上参数,按式(5)计算得到不同接地压强下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寿命。由图8可知,当

    23、超载达到一倍时,沥青层疲劳开裂寿命下降6 3%,当超载达到两倍时,沥青层疲劳开裂寿命下降达到7 5.6%,超载作用会大幅度降低复合式路面的疲劳开裂寿命。4 工程实例调查4.1 交通量组成观测结果对某省道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交通量调查,双向交通量为26 0 2辆(客车16 1 1辆,货车9 9 1辆),其中A-B方向的车辆为13 6 6辆(客车8 2 6辆,货车5 4 0辆),B-A方向为12 3 6辆(客车7 8 5辆,货车4 5 1辆)。4.2 货车超载调查表在进行路面损坏情况分析时,对整个路段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了FWD完成检测及路面破损调查,检测结果表明,经过8个多月的运营使用后,弯沉的合格率

    24、仅为3 9.0 9%。由路面破损调查结果上看,路面的大面积裂缝表5 不同接地压强下的疲劳开裂寿命接地压强/MP a层底最大拉应变/疲劳开裂寿命/轴次0.72 1.2 82.0 21 090.82 4.3 21.1 91 090.92 7.3 57.4 81 081.03 0.3 94.9 21 08主要由于路面整体的强度已不能适应实际交通量的结构性破坏。由表6可知,从A-B方向的超载现象较为严重,其中3类车中的单机车1 2超载现象更是高达9 0%;B-A方向的货车超载现象则相对要轻一些,结合破损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路面损坏的原因是由于货车超载所引起的。4 结论同一接地压强作用下随着累计轴载作用次数

    25、的增加,绝对车辙深度随之增加,但增长率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定。随着接地压强的增大,车辙深度逐渐增加,且随着累计轴载作用次数的增加,曲线呈发散趋势,超载作用对路面车辙越显著。当超载达到一倍,即接地压强为0.9 MP a时,沥青面层拉应力增大到0.1 7 85 MP a,增幅达到2 8.6%,剪 应 力 增 大 到0.4 1 2 MP a,增 幅 达 到2 8.3%;当超载达到两倍时,沥青层拉应力增加到0.1 9 83 MP a,增 幅 达 到4 2.8%,剪 应 力 增 加 到0.4 5 8MP a,增幅达到4 2.7%。超载 达 到 一 倍,沥 青 面 层 拉 应 力 增 幅 达 到2 8.6

    26、%,剪应力增幅达到2 8.3%,沥青层疲劳开裂寿命下降6 3%;当超载达到两倍时,沥青层拉应力增幅达到4 2.8%,剪应力增幅达到4 2.7%,沥青层疲劳开裂寿命下降幅度达到7 5.6%。超载作用会大幅度降低路面的疲劳开裂寿命。图8 超载作用下疲劳开裂寿命下降率表6 货车超载比例情况行车方向车类轴型前轴后轴超载01倍超载1倍以上超载01倍超载1倍以上超载两倍以上抽样数A-BB-A2单机车1 21 3.64 5.52 2.72 23单机车1 22 1.15 7.93 1.61 92单机车1 22.01 052 03单机车1 20.51 052 0181 苗泽纯等:超载作用对路面力学响应影响研究

    27、工程实例调查显示,超载会大大路面结构破坏,因此,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为减少超载车辆对路面造成早起破坏,应控制车辆的接地压强不超过1.2MP a。参考文献1 李道欣,朱金鹏.准兴高速公路重载路面使用寿命预估J.北方交通,2 0 1 5(8):7 2-7 6.2 胡胜来,郑国华,刁荣亭.超重车运输中桥梁承载能力的评估J.华东公路,2 0 2 1(6):5 0 5-5 0 6.3 呙润华,张海虎.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沥青路面力学性能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 0 2 2,2 2(2 5):1 1 2 0 3-1 1 2 1 1.4 但瑞强,田小革,李绍鹏,等.浅析超载对路面结构的影响J.北方交通,2 0

    28、 1 5(4):5 5-5 8.5 丁瑞哲,于海利,邱胜华,等.不利状态下的隧道复合式路面结构有限元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 0 2 0,4 3(1):1 4 8-1 5 2.6 朱厚江,杨三强,刘泓君,等.新疆荒漠区沥青面层疲劳寿命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 0 1 6,1 6(1 1):2 4 9-2 5 2.7 陈欣然,张玉.大温差干旱地区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应变响应 现 场 试 验 J.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2 0 2 3,2 3(1 5):6 6 2 3-6 6 3 1.8 邓乃铭,吴旷怀,黄文柯,等.粗粒式应力吸收层路面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 0 1 9,

    29、1 9(1 9):3 1 6-3 2 1.9 刘永棵.考虑土体蠕变的桥台长期变形机理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 0 1 5,1 7(3):9 6-9 8.1 0 邓凤祥,秦苗,李盛,等.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层间接触对其力学响应影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 0 2 2,4 6(4):7 1 8-7 2 3.1 1 薛文.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 0 0 2.R e s e a r c ho n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O v e r l o a do nP a v e m e n tM e c h a n

    30、i c a lR e s p o n s eM I AOZ e c h u n1,Z HAN W e n b i n g2,L I J i a n3,L UOC h u a n x i3(1.P o l yC h a n g d aE n g i n e e r i n gC o.L t d.,G u a n g z h o u5 1 0 6 4 1,C h i n a;2.C h a n g d aM u n i c i p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G u a n g d o n g)C o.L t d.,Z h o n g s h a n5 2 8 4 0 0,G

    31、 u a n g d o n g,C h i a n;3.G u a n g z h o uX i a o n i n gI n s t i t u t eo fR o a d w a yE n g i n e e r i n g,G u a n g z h o u5 1 0 6 4 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o r d e r t oe x p l o r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 o v e r l o a do nt h em e c h a n i c a l r e s p o n s eo f c o m p o

    32、u n da s p h a l tp a v e m e n t,t h e f i n i t ee l e m e n t s o f t w a r eA B AQU Sw a su s e dt oe s t a b l i s hac o m p o u n dr o a dm o d e l,t oa n a l y z et h e i n f l u e n c el a wo fd i f f e r e n tg r o u n dp r e s s u r ea n dd i f f e r e n tc o a x i a l l o a dt i m e so nt

    33、 h er u t t i n ga n d i n t e r n a lm e c h a n i c a l r e s p o n s eo f c o m p o u n dp a v e m e n t,a n d t o f u r t h e r a n a l y z e t h ed a m a g e e f f e c t o f o v e r l o a do n t h ep a v e-m e n tb a s e do n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r e s u l t so f s o l i de n g i n e e

    34、 r i n g.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r u t c u r v e so f d i f f e r e n t g r o u n dp r e s s u r e sd i v e r g ew i t h t h ei n c r e a s eo f c u m u l a t i v ea x l e l o a dt i m e s,a n d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o v e r l o a do nr o a dr u t t i n gi sm o r es i g n i f i c

    35、a n t.Wh e nt h eg r o u n dp r e s s u r er e a c h e s1.2MP a,t h ea s p h a l t l a y e re x c e e d s t h e a l l o w a b l e t e n s i l e s t r e n g t ha n dc r a c k s.T h e r e s u l t s o f t h ep h y s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s u r v e ys h o wt h a t t h eq u a-l i f i e dr a t eo f

    36、 b e n d i n g i so n l y3 9.0 9%a f t e r 8m o n t h so f o p e r a t i o n.T h e r e f o r e,i no r d e r t o r e d u c e t h e e a r l yd a m a g e c a u s e db yo v e r l o a d e dv e h i c l e st ot h er o a ds u r f a c e,c o m b i n e dw i t ht h er e s u l t so f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37、 t i o n,t h eg r o u n d i n gp r e s s u r eo fv e h i c l e ss h o u l db ec o n t r o l l e dn o tm o r et h a n1.2MP a.K e y w o r d s:c o m p o s i t ep a v e m e n t;f i n i t ee l e m e n t s o f t w a r e;o v e r l o a de f f e c t;r u t s;m e c h a n i c a l r e s p o n s e281 科技和产业 第2 3卷 第1 8期


    注意事项

    本文(超载作用对路面力学响应影响研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