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侧碰过程中侧门总成对前排外侧乘员人体损伤程度研究.pdf

    • 资源ID:861065       资源大小:10.44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侧碰过程中侧门总成对前排外侧乘员人体损伤程度研究.pdf

    1、 10.16638/ki.1671-7988.2023.018.017 10.16638/ki.1671-7988.2023.018.017 侧碰过程中侧门总成对前排外侧乘员人体 损伤程度研究 于 琰1,苏洋洋*2,熊 乐3(1.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常州)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100;2.江苏理工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3.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104)摘要:由于中国城市交通道路的布局多以平面交叉为主,在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的同时,车辆侧面碰撞事故概率逐年增大,且较于正面碰撞对乘员的损伤更为严重。为分析车辆侧面碰撞过程中前排外侧乘员

    2、身体各部位损伤情况,对前排外侧乘员与车门内饰板直接碰撞的肩部、胸部、腹部、髋部损伤影响进行了损伤等级分析和车门受力模型建立,搭建了模拟车门侧碰冲击试验台,随切入车门变形量和时间的变化过程得到不同部位冲击块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作用力。研究结果表明,肩部、胸部、腹部、髋部最大等效加速度分别为 10.53g、23.02g、12.28g、26.75g;最大作用力分别为 2 035 N、3 718.87 N、2 631.94 N、5 419.25 N;肩部损伤程度小于 AIS4、其他部位损伤程度小于 AIS3,该实验数据为前排外侧乘员的安全出行和车门结构的可靠设计提供了依据。关键词:侧面碰撞;人体损伤;冲

    3、击试验;等效加速度;最大作用力 中图分类号:467.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3)18-82-07 Research on the Damage Degree of the Passengers Body Caused by the Door in the Process of Lateral Collision YU Yan1,SU Yangyang*2,XIONG Le3(1.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Changzhou)Company Limited,Changzhou 213100,China;2.School of

    4、 Electrica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3.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Ningbo)Company Limited,Ningbo 315104,China)Abstract:Since the layout of urban traffic roads in China is dominated by plane intersections,the probability of vehicle side coll

    5、ision accidents increases year by year with the increase of vehicle 作者简介:于琰(1990),女,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汽车被动安全测试,E-mail:。通信作者:苏洋洋(1991),女,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与生物信息学,E-mail:。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KJB580005);常州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资助项目(CE2020 9002);常州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培育资助项目(CQ20210093,CQ20220089);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2KJB4600

    6、21)。第 18 期 于 琰,等:侧碰过程中侧门总成对前排外侧乘员人体损伤程度研究 83 ownership,and the damage to passengers i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frontal collision.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juries of various parts of the passengers body in the process of vehicle side impact,the damage grade analysis and damage mechanics model of th

    7、e shoulder,chest,abdomen and hip caused by the direct collision between the passenger and the door interior panel are carried out,and a simulation test bench for the side impact of the car door is built.The maximum acceleration and the maximum force of the impact block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re obt

    8、ained with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he deformation amount and time of the doo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equivalent acceleration of shoulder,chest,abdomen and hip is 10.53g,23.02g,12.28g and 26.75g,the maximum force is 2 035 N,3 718.87 N,2 631.94 N and 5 419.25 N.The damage degree of shoulde

    9、r is less than AIS4,the injury degree of other parts is less than AIS3.These experimental data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afe travel of front and outside occupants and the reliable design of the door structure.Keywords:Lateral collision;Body injury;Impact test;Equivalent acceleration;Maximum force 随

    10、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数量逐年增多,城市交通道路的布局逐渐以平面交叉为主,十字路口、分叉路口、丁字路口分布甚广,复杂路况致使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变大,其中车辆侧面碰撞是我国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最高的一种交通事故形态,此类事故所引起的死亡和受伤人数占的比例在所有交通事故中分居第二和第一1-2。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受到的伤害发生在车门内饰板与乘员开始接触直到内饰板将乘员推开这一过程中,相较于车辆的正面,车辆侧围变形空间较小,几乎没有缓冲空间来保证车内乘员的生存空间,导致乘员的肩部、胸部、腹部、髋部受到相较正面碰撞更为严重的身体损伤3。通过对车辆侧面碰撞过程中乘员人体损伤程度的分析,搭建模拟车门侧碰冲击试

    11、验台,采用刚性块模拟前排外侧乘员的肩部、胸部、腹部、髋部尺寸及质量参数,对车辆右侧前门总车包括车门钣金件及内饰进行侧碰冲击试验,通过对四个部位冲击块对车门侵入的等效试验加速度和冲击力进行分析,来反映乘员在侧碰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为乘员的安全驾驶和车门结构的可靠设计提供了依据。1 人体碰撞部位损伤分析 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几乎没有足够的吸能缓冲空间来保证车内乘员的生存空间,由于大部分车辆侧门无安全气囊,车门内饰板将直接对乘员的胸部、腹部、髋部和肩部造成损伤,易导致肩部和肋骨骨折、肾脏受损以及髋骨骨折等问题。为了研究车辆侧面碰撞过程中,车门总成对乘员身体的伤害程度,分别对胸部、腹部、髋部和肩部

    12、四个部位损伤进行分析。乘员人体侧面碰撞损伤程度常用简略损伤等级(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来进行评估,共分为 6 级,其中 1 级为轻微伤、2 级为中等伤、3 级为较严重伤(无生命危险)、4 级为严重伤(有生命危险)、5 级和 6级为特别严重伤(致死损伤)4-5。1.1 胸部损伤 车辆侧碰过程中对胸部的损伤主要在肋骨和较低脊骨部分,胸部伤害指数 TTI(d)如式(1)所示。TTI(d)=1/2(GR+GLS)(1)式中,GR 为胸腔中上面或下面肋骨的最高加速度;GLS 为胸腔中较低脊骨(T12)的最高加速度。通过参考 Stalnaker 和 Tarriere 的

    13、实验测试数据6,胸部侧碰的耐受限度如表 1 所示。胸部侧碰损伤等级为 3 级和 4 级以上概率与肋骨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如式(2)所示。+=+=+1f)max(Rib_de4820(3.4335x1f)max(Rib_de482009752(xe1)(AIS4e1)3(AIS.PP (2)式中,Px为胸部损伤概率;Rib_def 为肋骨变形量。84 汽 车 实 用 技 术 2023 年 表 1 胸部侧碰的耐受限度 耐受限度 损伤等级 力/kN 7.4 AIS0 10.2 AIS3 5.5 AIS4 的可能性为 25%加速度/g T8-Y 轴 45.2 AIS4 的可能性为 25%T12-Y 轴 3

    14、1.6 60 TTI(d)/g TTI(d)85 四门车测试中 SID 假人 的最大值 TTI(d)90 二门车测试中 SID 假人 的最大值 TTI 145 AIS4 的可能性为 25%TTI 151 AIS4 的可能性为 25%单侧胸压缩/%35 AIS3 33 AIS4 的可能性为 25%胸部整体 压缩/%38.4 AIS4 的可能性为 25%单侧胸 VCmax/(ms1)0.85 AIS4 的可能性为 25%胸部整体 VCmax/(ms1)1.0 AIS3 的可能性为 50%1.47 AIS4 的可能性为 25%1.2 腹部损伤 车辆侧碰过程中,与胸部相比腹部更容易受到伤害,内部器官在

    15、外物撞击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变形而造成体内血管破裂和内部组织器官的损伤。腹部各器官的损伤形式和损伤机理如图 1 所示。图 1 腹部各器官的损伤形式和损伤机理 腹部侧碰损伤等级为 3 级和 4 级以上概率与腹部受力之间的关系如式(3)所示。式中,Pf为腹部损伤概率;Ff为腹部受力。+=+=+1)04820282(9f1)002133004044(6fe1)(AIS4e1)3(AISffF.F.PP (3)1.3 髋部损伤 在车辆侧面碰撞过程中,易造成骶骨左侧与骼骨接缝处、骶骨、骼骨和股骨的骨折,以及骨关节脱臼与耻骨结合处脱离等损伤。髋部骨折机理的可以分解为压缩、垂直剪切或二者的组合,侧碰时髋关节受到

    16、侧面压缩极易发生骨折。髋部侧碰损伤等级为 3 级以上概率与髋部受力之间的关系如式(4)所示。Pk(AIS3+)=1+e(7.5969-0.0011Fk)-1 (4)式中,Pk为髋部损伤概率;Fk为髋部受力。1.4 肩部损伤 在车辆侧碰过程中,乘员肩部损伤主要是肱骨损伤和肩关节损伤,通过近年来的实验数据7,肱骨的失效耐受限度如表 2 所示。表 2 肱骨的失效耐受限度 肱骨弯曲力矩/(Nm)剪切力/kN 男性 女性 男性 女性 115 73 151 85 157 84 1.96(忽略性别)230 130 2.5 1.7 138 154 217 128 2 模拟车门侧碰冲击试验 2.1 侧碰受力分析

    17、 为了研究车辆侧碰过程中车门对乘员人体损伤程度,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对车门进行受力分析可知,车门受到的力主要包括施加在车门上的外力 Fm、车身侧面结构阻碍车身变形的力 Fs以及车门与乘员身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Fd。车门受到的合力如式(5)所示。=dsmddddFFFvmtF (5)式中,F 为合力;md为车门质量;vd为车门变形速度。车门承受的合力主要来自侧面外部、车身侧围结构以及乘员人体的反作用力,侧面碰撞整个过程中车门的运动过程是车门随着车辆发生碰撞,然后车身侧面结构发生变形,车门与乘员身体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变形的车门直接作用于乘员身体,使乘员产生侧向的加速运动。2.2 模拟车门侧碰冲击试

    18、验台 结合人体碰撞部位损伤分析和侧碰受力分第 18 期 于 琰,等:侧碰过程中侧门总成对前排外侧乘员人体损伤程度研究 85 析,为研究车辆侧面碰撞过程中车门对乘员人体的作用过程,通过搭建车门冲击侧碰试验台,模拟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12006)中侧面碰撞过程中车内前排外侧乘员运动状态,根据 SID-假人的肩部、胸部、髋部、腹部尺寸及质量参数加工刚性冲击块来对车门钣金件及其内饰进行低速冲击的试验,准确测量并记录在侧面冲击过程中刚性冲击块受到的作用力及侵入量。本次研究高度还原静止车辆在受到行驶速度为 50 km/h 车辆侧面撞击时,被撞车辆内部前排外侧乘员在车厢内与碰撞侧临近车门

    19、发生内部碰撞的运动方式。刚性冲击块安装在动力发射器发射杆的前端,试验前通过调整冲击块安装位置使发射杆推力作用于冲击块质心位置,避免冲击块运动过程中发生自转及翻转。四个部位模拟冲击器实物如图 2 所示;侧门总成模拟实车安装方式竖直固定在不低于车辆固定强度的刚性结构件上,车门冲击侧碰试验台实物如图 3 所示。(a)臀部模块冲击器 (b)胸部模块冲击器 (c)腹部模块冲击器 (d)肩部模块冲击器 图 2 四个部位模拟冲击器实物 (a)臀部模块冲击试验 (b)胸部模块冲击试验 (c)腹部模块冲击试验 (d)肩部模块冲击试验 图 3 模拟车门冲击侧碰试验台实物 2.3 试验步骤 1)参照汽车侧面碰撞的乘

    20、员保护(GB 200712006)附录 F.6 在前排外侧安放 SID-假人,标记 SID-假人在碰撞侧临近车门的垂直投影,划分肩部、胸部、髋部、腹部冲击试验区域。在试验开始前不同位置的冲击器分别对应相应的冲击试验区域,并对第一接触点进行追踪。2)根据国家标准要求碰撞速度在 50 km/h8,通过前期实车侧碰试验追踪和行业要求9发生侧面碰撞时车内乘员各部位与车门冲击的速度,从而制定零部件车门碰撞时的冲击速度。3)在试验台冲击块上加装两个单向加速度传感器用以采集冲击车门总成时人体的减速度,通过减速度计算冲击块受到的最大力值,其中冲击块分为四部分,胸部冲击块(16 kg)、腹部冲击块86 汽 车

    21、实 用 技 术 2023 年 (22 kg)、髋部冲击块(20 kg)、肩部冲击块(20 kg)。4)冲击过程采用冲击块自由飞行的方式垂直冲击车门总成。2.4 试验结果分析 为降低试验过程误差影响,通过在各部分冲击块质心处安装 2 个单向加速度传感器以获得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整个冲击试验过程均在 100 ms内完成无二次撞击产生,分别获得不同部位冲击块试验速度工况下随冲击块切入车门变形量的等效试验加速度变化曲线和随试验时间的冲击块作用力变化曲线。在肩部冲击块试验速度为 7.37 km/h 时,试验获得肩部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在试验 100 ms 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如图 4 所示;获得肩部冲击块

    22、等效试验加速度在其切入车门变形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5 所示;获得肩部冲击块作用力在试验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如图 6 所示。通过试验可知,当试验进行到 23.5 ms 时,肩部冲击块切入车门变形量为28.47 mm,其等效试验加速度最大且为 10.53g,其作用力最大且为 2 035 N,满足 C-NCAP10侧面碰撞3 000 N 的限值要求,损伤程度AIS4,未达到严重伤程度条件。图 4 肩部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变化曲线 图 5 肩部冲击块切入车门变形量的等效试验 加速度变化曲线 图 6 肩部冲击块作用力变化曲线 在腹部冲击块试验速度为 9.12 km/h 时,试验获得腹部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在试

    23、验 100 ms 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如图 7 所示;获得腹部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在其切入车门变形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8 所示;获得腹部冲击块作用力在试验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如图 9 所示。通过试验可知,当试验进行到 9.9 ms 时,腹部冲击块切入车门变形量为21.81 mm,其等效试验加速度最大且为 12.28g,其作用力最大且为 2 631.94 N,满足 GB 200712006 中腹部峰值力2 500 N(相当于 4 500 N 外力)的限值要求,损伤程度AIS3,未达到较严重伤程度条件。图 7 腹部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变化曲线 图 8 腹部冲击块切入车门变形量的等效试验 加速度变化曲线 第

    24、18 期 于 琰,等:侧碰过程中侧门总成对前排外侧乘员人体损伤程度研究 87 图 9 腹部冲击块作用力变化曲线 在胸部冲击块试验速度为 18.07 km/h 时,试验获得腹部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在试验 100 ms 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如图 10 所示;获得胸部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在其切入车门变形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11 所示;获得胸部冲击块作用力在其切入车门变形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12 所示。通过试验可知,当试验进行到 10 ms 时,胸部冲击块切入车门变形量为45.79 mm,其等效试验加速度最大且为23.02g,其作用力最大且为3 718.87 N,满足FMVSS 21411胸腔伤害指数 TTI

    25、(d)85g 的限值要求,损伤程度AIS3,未达到较严重伤程度条件。图 10 胸部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变化曲线 图 11 胸部冲击块切入车门变形量的等效试验 加速度变化曲线 图 12 胸部冲击块切入车门变形量的作用力变化曲线 在髋部冲击块试验速度为 21.06 km/h 时,试验获得髋部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在试验 100 ms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如图 13 所示;获得髋部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在其切入车门变形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14 所示;获得髋部冲击块作用力在试验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如图 15 所示。通过试验可知,当试验进行到 15.5 ms 时,髋部冲击块切入车门变形量为 80.42 mm,其等效试验

    26、加速度最大且为 26.75g,其作用力最大且为 5 419.25 N,满足 FMVSS 214髋部横向最大加速度130g 的限值要求,满足GB 200712006 中髋部峰值力6 000 N 的限值要求,损伤程度AIS3,未达到较严重伤程度条件。图 13 髋部冲击块等效试验加速度变化曲线 图 14 髋部冲击块切入车门变形量的等效试验加 速度变化曲线 88 汽 车 实 用 技 术 2023 年 图 15 髋部冲击块作用力变化曲线 3 结论 基于损伤理论模型,分析了在车辆侧碰过程中乘员的碰撞部位损伤和侧碰受力,搭建了车门冲击侧碰试验台,模拟侧碰过程中车内乘员运动状态,随切入车门变形量和时间的变化过

    27、程得到不同部位冲击块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作用力,为乘员的安全驾驶和车门结构的可靠设计提供了依据。参考文献 1 王振飞,杨慧.汽车侧碰乘员保护及胸臀一体式侧气囊设计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13(2):4-5,9.2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 统计年报(2020 年度)EB/OL.(2021-05-19)2022-03-16.https:/ 谭琳,李沁逸,陈益庆,等.汽车侧面碰撞侧围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J.汽车技术,2019(11):22-25.4 邓召文,高伟,熊剑.Taurus 轿车车门侧面碰撞有限元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5):808-

    28、812.5 马志雄,朱西产,陶颖,等.侧碰试验中车门运动与假人伤害响应的相关性J.汽车技术,2010(1):48-52,56.6 杨济匡.汽车与行人碰撞中的损伤生物力学研究概览J.汽车工程学报,2011,1(3):81-93.7 凯-乌韦密特.汽车与运动损伤生物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1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9 曲杰,覃威,郑温洛.车门内饰板总成耐撞性实验分析及优化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34(8):1273-1278.10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NCAP 管理规则S.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21.11 Office of Regulator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Statistics and Analysis.Fmvss no.214 Ame-nding Side Impact Dynamic Test Adding Oblique Pole TestS.New York: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2019.


    注意事项

    本文(侧碰过程中侧门总成对前排外侧乘员人体损伤程度研究.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