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MZ∕T 167-2021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民政).pdf

    • 资源ID:85685       资源大小:358.83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MZ∕T 167-2021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民政).pdf

    1、1ICS 03.080CCS A 16MZ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民 政 行 业 标 准MZ/T 1672021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Social work service specification in child welfare institution2021-03-11 发布2021-03-1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 布MZ/T 1672021I目次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13.2 儿童福利机构安置服务.14 服务原则.14.1 利益最大原则.14.2 伤害最小原则.24.3 永久安置优先原则

    2、.24.4 全程服务原则.25 基本要求.25.1 组织管理.25.2 人员要求.25.3 安全管理.26 服务内容.36.1 儿童评估.36.2 家庭招募.36.3 家庭评估.36.4 儿童辅导.36.5 家庭培训.36.6 融合服务.46.7 跟进服务.46.8 儿童保护.47 服务流程.47.1 入院接案.47.2 安置需求评估.47.3 安置服务计划.57.4 安置服务介入.57.5 安置服务跟进.67.6 离院结案.78 服务方法.88.1 儿童服务通用方法.88.2 儿童服务特殊方法.89 督导.99.1 督导对象.99.2 督导者.99.3 督导内容.99.4 督导方式.99.5

    3、 督导记录.110MZ/T 1672021II附录 A(资料性) 儿童入院信息登记表.11附录 B(资料性) 儿童入院预估记录表.13附录 C(资料性) 儿童安置需求记录表.14附录 D(资料性) 安置服务计划书.15附录 E(资料性) 收养申请表.16附录 F(资料性) 收养评估家访记录表. 17附录G(资料性) 收养评估面谈记录表.18附录 H(资料性) 收养融合记录表.19附录 I(资料性) 寄养家庭申请表.20附录 J(资料性) 寄养家庭评估记录表.21附录 K(资料性) 寄养家庭培训记录表.22附录 L(资料性) 儿童福利机构安置记录表.23附录 M(资料性) 收养跟进服务记录表.2

    4、4附录 N(资料性) 寄养跟进服务记录表.25附录 O(资料性) 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周记录表.26附录 P(资料性) 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季度综合记录表. 27附录 Q(资料性) 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年度综合记录表.28附录 R(资料性) 结案评估记录表.29附录 S(资料性) 结案记录表. 30附录 T(资料性) 档案封页.31附录 U(资料性) 档案目录清单.32附录 V(资料性) 档案封底.33附录 W(资料性) 督导记录表.34附录 X(资料性) 社工督导记录表.35参考文献.36MZ/T 1672021III前言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

    5、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民政部儿童福利司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儿童福利院、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褚晓瑛、王翠萍、马尚竹、崔焱、童小军、杜勇、范篆玲、李燕、侯晓学、管华盈、陈国梅、曲正、王金元。MZ/T 16720211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服务原则、 基本要求、 服务内容、 服务流程、服务方法和督导。本文件适用于民政部门主管的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2 规范性引用

    6、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MZ 010-2013 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T 058-2014 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3 术语和定义MZ 010-201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社会工作服务social work service社会工作者秉持儿童权利理念,针对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儿童(以下简称“儿童”)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帮助儿童发挥最大潜能、实现最大利益而开展的工作。

    7、3.2安置服务 placement service社会工作者以儿童能够进入永久性自然家庭为首要目标,根据儿童需求,协调养育、医疗、教育、康复等专业团队,主要依托收养、寄养、类家庭和机构安置等安置方式,促进儿童进入最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环境而开展的工作。4 服务原则4.1 利益最大原则社会工作者应以儿童为中心, 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提供专业服务, 最大限度保障儿童权益。来源:MZ/T 058-2014,4.2MZ/T 167202124.2 伤害最小原则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如果无法避免造成伤害, 尽量选择对儿童造成最小伤害的方案, 或者是最容易从伤害恢复的方案。来源:MZ/ T058-201

    8、4,4.34.3 永久安置优先原则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 应以儿童能够永久进入自然家庭, 获得法定监护人照料和稳定生活环境为首要服务目标。4.4 全程服务原则儿童福利机构应确保每名儿童从入院到离院始终有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5 基本要求5.1 组织管理5.1.1 儿童福利机构应设置社会工作部门或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负责为儿童提供安置服务。每一名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儿童人数不宜超过 40 名。5.1.2 儿童福利机构应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纳入专业技术系列管理范围, 明确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职级,建立相应的社会工作职级体系。5.1.3 儿童福利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社会工作服务相关规章制度。5.1.4

    9、 儿童福利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 社会工作部门或岗位应与相关部门配合, 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社会工作服务方案。5.2 人员要求5.2.1 社会工作者应通过无相关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并满足以下一项条件:取得社会工作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登记注册。5.2.2 社会工作者应认同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熟悉儿童福利相关政策法规,知悉儿童发展、儿童教育等相关学科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2.3儿童福利机构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参加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包括与社会工作专业和儿童工作相关的学历教育、现场培训、远程培训、工作坊、论坛、讲座

    10、、研讨会、调研、实习和督导等活动。5.3 安全管理5.3.1 社会工作者应配合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 对遭受影响的儿童做好应急处置, 联系医护人员,并及时向儿童福利机构和有关部门报告。5.3.2 社会工作者应配合排查服务场所安全隐患,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时,社会工作者应立即救助,帮助儿童脱离危险,并及时向儿童福利机构和有关部门报告。5.3.3 社会工作者应保护儿童身心健康,防止儿童发生忽视、虐待、歧视、欺凌、性侵等人为伤害。一旦发现,社会工作者应为儿童提供保护服务,并及时向儿童福利机构和有关部门MZ/T 16720213报告。6 服务内容6.1 儿童评估6.1.1 社会工作者应依据生态系统

    11、和儿童发展等儿童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通过实地走访、 观察、会谈、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儿童及所在环境进行调查、收集并分析信息资料,明确儿童生理、心理、情感和认知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儿童对家庭监护照料的需求。6.1.2 儿童评估应贯穿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始终, 包括儿童需求评估、 安置服务过程评估和结案评估,可根据儿童的年龄、身心发展状况、康复教育情况、安置方式等变化适时提出。6.2 家庭招募6.2.1 社会工作者应面向社区招募家庭,明确家庭条件,挖掘收养、寄养和类家庭等各类家庭资源。6.2.2 社会工作者应面向社会传播儿童福利理念,广泛开展家庭动员、教育、支持和维护,储备家庭资源,满足儿童回归家

    12、庭的需求。6.3 家庭评估6.3.1 社会工作者应面向收养/寄养申请人及相关人员开展家庭评估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收养/寄养申请人、亲属、朋友、同事、邻居、社区工作人员、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和派出所工作人员等。6.3.2 社会工作者应采用入户走访、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查阅资料等方法开展评估调查,排查有无不适宜的情况。6.3.3 家庭评估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收养/寄养动机、收养/寄养意愿和准备、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及道德品行、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社区环境、家庭关系、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意见和邻里关系。6.4 儿童辅导6.4.1 社会工作者应根据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自身特点,提供与其

    13、认知水平相适应的辅导,帮助儿童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提高家庭融合和社会融入能力。6.4.2 儿童辅导包括普适内容和个别化内容。普适内容指社会工作者帮助儿童理解家庭关系,适应家庭生活,将要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办法,处理好因离院带来的与分离有关的感受和情绪等内容。 个别化内容指社会工作者结合家庭情况以及家庭所在地区的特点, 为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准备。6.5 家庭培训6.5.1 社会工作者应在收养、寄养和类家庭安置前和过程中,为儿童顺利实现家庭安置,通过必要时长、频次和内容的培训,帮助家庭做好相应的准备。6.5.2 家庭培训包括普适内容和个别化内容。普适内容指社会工作者帮助家庭确认收养/寄养意愿,理

    14、解收养/寄养意义,介绍儿童特点、养育技巧、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办法、突发事件及处理方式、需要完成的程序和手续等。个别化内容指社会工作者根据儿童性别、年MZ/T 16720214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有特殊需求儿童的护理、康复方法和技巧等开展个别化、有针对性的培训。6.6 融合服务6.6.1 社会工作者应在儿童与家庭初次见面、 儿童离开福利机构、 儿童进入家庭初期提供融合服务。6.6.2 社会工作者应安排儿童与家庭在儿童福利机构内或儿童熟悉的其他日常生活环境中安排见面与互动,提供情绪安抚、疏导和陪伴,促进双方接纳和融合。6.7 跟进服务6.7.1社会工作者应定期评估安置服务情况,为儿童、家庭和

    15、照料者提供持续性支持,帮助解决困难和突发问题。 社会工作者应适时开展儿童需求评估, 对需要变更安置方式的儿童,及时调整安置服务计划,促进儿童实现永久性家庭安置。6.7.2 社会工作者跟进服务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儿童健康及生长发育状况、日常照料情况、生活规律、室内外活动、就学就医情况、落户情况、依恋关系的建立、家庭关系、亲戚邻里的看法、有无伤害事件等方面。6.8 儿童保护6.8.1 社会工作者发现儿童权益受到侵害或疑似侵害的,应及时研判,提供紧急介入、紧急庇护和危机干预等应急处置措施。6.8.2 社会工作者应在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中积极宣传儿童保护理念, 参与建立儿童权益侵害预防与发现机制。7

    16、服务流程7.1 入院接案7.1.1 社会工作者应根据入院儿童情况,协助开展健康检查和留院观察,并收集儿童资料,详细记录接收情形,填写儿童入院信息登记表(参见附录 A)。7.1.2 经确认入院的无法查明父母的儿童, 社会工作者应帮助其尽快落户, 完成儿童监护权转移程序。经确认入院的其他困境儿童,社会工作者应帮助其完成临时监护权的转移程序。7.2 安置需求评估7.2.1 社会工作者应在进行儿童需求预估的基础上,初步判断安置方式,并填写儿童入院预估记录表(参见附录 B)。7.2.2 社会工作者应组织养育、医疗、教育、康复等部门专业人员,召开儿童福利机构跨专业联席会议,进行儿童安置需求综合评估。7.2

    17、.3 社会工作者应根据安置需求预估和综合评估结果,做出安置方式决议,并填写儿童安置需求记录表(参见附录 C)。7.2.4 安置方式决议宜在儿童福利机构接收儿童 15 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安置方式包括下列四种:收养安置服务,分为国内收养安置服务和涉外收养安置服务;寄养安置服务;MZ/T 16720215类家庭安置服务;机构安置服务。7.2.5 社会工作者应通过个案讨论会集体评议安置方式决议,复审通过。7.3 安置服务计划7.3.1 社会工作者应根据安置方式决议制定以儿童为中心的安置服务计划。7.3.2 安置服务计划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总目标与阶段目标;服务步骤;服务内容;资源网络;挑战与应对策略;

    18、时间安排。7.3.3 社会工作者应填写安置服务计划书(参见附录 D)。7.4 安置服务介入7.4.1 社会工作者应通过跨专业联席会议等方式告知养育、医疗、教育、康复等相关部门协同落实安置服务计划。7.4.2 国内收养安置服务介入社会工作者在国内收养安置服务介入中应主要完成下列工作:招募收养家庭;指导收养申请人填写收养申请表(参见附录 E);审核收养申请,并在接收申请后 10 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审核结果;开展收养家庭评估,出具评估意见,填写收养评估家访记录表(参见附录 F)和收养评估面谈记录表(参见附录 G);开展收养前家庭培训;提供收养前儿童辅导;综合儿童需求与家庭评估情况,为儿童匹配收

    19、养家庭;对需要提前进入家庭入户融合的儿童,提供融合服务,评估融合情况,填写收养融合记录表(参见附录 H);协助办理收养手续。7.4.3 涉外收养安置服务介入社会工作者在涉外收养安置服务介入中应主要完成下列工作:召集养育、医疗、教育、康复等部门,评估更新儿童情况;报送被收养儿童材料,补充儿童相关信息;结合收养家庭情况,提供收养前儿童辅导;提供融合服务,填写收养融合记录表(参见附录 H);协助办理收养手续。7.4.4 寄养安置服务介入社会工作者在寄养安置服务介入中应主要完成下列工作:MZ/T 16720216招募寄养家庭;指导寄养家庭填写寄养家庭申请表(参见附录 I);开展寄养家庭评估,出具评估意

    20、见,填写寄养家庭评估记录表(参见附录 J);开展寄养前家庭培训,填写寄养家庭培训记录表(参见附录 K);综合儿童需求与家庭评估情况,为儿童安排寄养家庭;指导签订寄养融合协议,提供融合服务,评估融合情况;指导签订寄养协议。7.4.5 类家庭安置服务介入社会工作者在类家庭安置服务介入中应主要完成下列工作:招募类家庭,开展家庭培训,帮助了解儿童基本情况和照料需求,做好相应准备;提供融合服务,协助完成入户安置;按月填写儿童福利机构安置记录表(参见附录 L)。7.4.6 机构安置服务介入社会工作者在机构安置服务介入中应主要完成下列工作:按照儿童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为其安排生活区域,协助儿童规划个人空间;

    21、协调养育、医疗、教育、康复等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为照料者提供培训和支持;按月填写儿童福利机构安置记录表(参见附录 L)。7.5 安置服务跟进7.5.1 国内收养安置服务跟进社会工作者在国内收养安置服务跟进中应主要完成下列工作:在儿童收养后 6 个月内提供不少于 3 次跟进服务;应儿童和家庭申请随时提供帮助和支持;每次服务后填写收养跟进服务记录表(参见附录 M)。7.5.2 涉外收养安置跟进社会工作者在涉外收养安置服务跟进中应主要完成下列工作:遇被收养儿童与外国收养家庭有融合问题、 被收养儿童寻根回访、 其他重大变故或突发事件等情况,应有关机构的申请或转介提供帮助和支持;每次服务后填写收养

    22、跟进服务记录表(参见附录 M)。7.5.3 寄养安置跟进社会工作者在寄养安置服务跟进中应主要完成下列工作:每月提供不少于 2 次跟进服务;开展寄养家庭养育时效评估,重点关注和评估寄养家长的照料技能;定期组织开展寄养家庭培训;每次服务后填写寄养跟进服务记录表(参见附录 N)。MZ/T 167202177.5.4 类家庭安置跟进社会工作者在类家庭安置服务跟进中应主要完成下列工作:每周提供不少于 1 次跟进服务;定期组织开展类家庭培训;按期填写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周记录表(参见附录 O)、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季度综合记录表(参见附录 P)和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年度综合记录表(参见附录 Q)。7.5.

    23、5 机构安置跟进社会工作者在机构安置服务跟进中应主要完成下列工作:每周提供不少于 1 次跟进服务;定期组织开展照料者培训和团队建设;按期填写儿童福利机构跟踪服务周记录表(参见附录 O)、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季度综合记录表(参见附录 P)和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年度综合记录表(参见附录 Q)。7.6 离院结案7.6.1 结案情形社会工作者可在以下情形下结案:依法完成收养;回归原生家庭;转入其他福利机构;成年后社会安置;死亡。7.6.2 结案准备社会工作者应对儿童做好结案前辅导工作, 包括提前告知结案时间, 协助其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处理好因结案带来的与分离有关的感受和情绪等。7.6.3 结案评估7.

    24、6.3.1 对于进入收养家庭或回归原生家庭的儿童, 经过社会工作者评估, 儿童生活状况良好,各方面条件满足其成长需求,能够融入适应新的环境,可结案。7.6.3.2 对于转入其他福利机构、成年后社会安置的服务对象,经过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对和解决问题,无后续服务需求,可结案。7.6.3.3 经过社会工作者评估, 服务对象无法独立生活或存在后续服务需求, 社会工作者应了解转介条件,妥善完成转介服务后,可结案。7.6.3.4 社会工作者应在结案评估后填写结案评估记录表(参见附录R)。7.6.4 结案报告社会工作者应依据儿童全部服务档案, 以儿童成长大事件为线索, 简要且综合描述儿童

    25、生活的全过程,总结儿童需求评估、安置服务计划、曾接受过的各类服务、服务目标达成情MZ/T 16720218况、 结案过程等, 对儿童未来成长发展提出建议, 形成儿童的结案评估过程描述和结案综述,填写结案记录表(参见附录S)。7.6.5 服务档案7.6.5.1 整理社会工作者应以时间为线索, 从儿童进入儿童福利机构为开端, 按照时间顺序搜集和整理儿童所有的社会工作服务记录。7.6.5.2 归档社会工作者应为每一名儿童制作统一格式的档案封页、 档案目录和档案封底, 形成完整的社会工作服务档案。参见档案封页(参见附录T),档案目录清单(参见附录U) ,档案封底(参见附录V)。7.6.5.3 查阅儿童

    26、福利机构应建立儿童档案查阅制度,对查阅主体、程序、内容及记录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儿童隐私得到保护。8 服务方法8.1 儿童服务通用方法社会工作者应根据儿童安置服务的需要, 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直接方法和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等间接方法。8.2 儿童服务特殊方法8.2.1 个案管理社会工作者为了促进儿童实现最佳安置的服务目标, 针对安置服务过程中每一个儿童的个别化和多样化需求,协调多方服务提供者,整合各种服务资源,提供统筹服务的方法。8.2.2 心理创伤治疗社会工作者针对因日常生活中目睹或者经历了忽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侵、家庭暴力、学生欺凌或严重车祸

    27、、自然灾害、丧亲而产生急性或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躯体化障碍、适应障碍等后果的儿童,以儿童或者家庭为单位,提供系统、全面干预,以改善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发挥儿童最大潜能的方法。8.2.3 社会资源管理社会工作者为了能够及时、 全面和精准地满足儿童安置服务的需要, 对相关社会资源进行动员、培育、维护并综合使用的方法。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家庭资源、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康复资源、就业资源和志愿者资源等。8.2.4 友好环境营造社会工作者从儿童健康成长需求出发, 面向社区宣传儿童权利理念, 倡导儿童优先原则,建设方便儿童安全学习、娱乐和生活的社区,完善与儿童成长发展相关的政策,形成有利于儿童妥善安置的友

    28、好环境的方法。MZ/T 167202199 督导9.1 督导对象儿童福利机构内的社会工作者。9.2 督导者9.2.1 概述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督导者应根据与儿童福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熟练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方法、技巧,根据督导对象的需求和机构工作安排,制定督导计划,帮助解决专业问题和疑难个案,从而促进督导对象专业能力发展,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保证机构正常运行。9.2.2 资格要求督导者应至少满足以下一项条件:取得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历,且从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不少于 3 年;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且从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不少于 2 年;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且从事儿童社会工

    29、作服务不少于 5 年;取得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且从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不少于 1 年;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任职讲师以上职位, 且具有 2 年以上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经验。9.3 督导内容儿童福利机构的督导工作应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内容:教授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特别是与儿童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指导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儿童福利机构的具体实践;教授儿童评估方法和实操技能;教授家庭评估及服务方法;参与儿童福利机构建立或修改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和制度;协助促进社会工作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合作;提供个案咨询与专业指导;参与团队建设;给予社会工作者激励和支持;评估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表现。9.4 督导方

    30、式9.4.1 督导者与督导对象主要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 定期、 定时围绕工作内容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交流。9.4.2 督导形式有小组督导、个别咨询、会议、工作坊、现场示范、书面指导和远程视频会议等。MZ/T 1672021109.5 督导记录9.5.1 督导者和督导对象应分别如实记录督导情况,理清需求、分析问题、确定服务策略和方法,以此提升督导对象的工作能力。9.5.2 督导者记录主要形式包括:督导年度计划;督导记录表(参见附录 W);督导阶段性评估报告,可分为季度评估、年中评估和年度评估。9.5.3 督导对象记录主要形式包括:督导需求记录;社工督导记录表(参见附录 X);督导阶段性自评报告

    31、,可分为季度评估、年中评估和年度评估。MZ/T 167202111附录A(资料性)儿童入院信息登记表表 A.1 规定了儿童入院信息登记表的样式。表 A.1 儿童入院信息登记表编号(编号可参照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编制)姓名*性别男女其他()年龄*身高/长体重目测身体状况来 院 情 况来 院 情 况入院方式口公安送入口救助站转介其他方式 ()护送入院主要人员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电话单位身份证号码接收记录入院原因被遗弃流浪未找到家庭父母服刑/戒毒打拐解救其他()儿童来院前经历简述相关物品清单010402050306送入人员签字时间处置记录儿童安置情况抄送部门社工科教育科康复科医疗科抚

    32、育科其他科室,请注明社工签字日期注:*表示填写人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酌情填写。MZ/T 167202112(与儿童入院相关的正式文件粘贴处,如捡拾证明/DNA检测结果等,服刑人员子女的司法或者居委会报送证明等)社工签字日期MZ/T 167202113附录B(资料性)儿童入院预估记录表表 B.1 规定了儿童入院预估记录表的样式。表 B.1 儿童入院预估记录表编号儿童姓名社 工 预 估 记 录社 工 预 估 记 录时间年月日地点留观室上午 时间:评估室下午 时间:生活区()晚上 时间:其他 _评估方式观察面谈游戏测试(量表:)评估过程记录评估分析和结论记录社工签字日期MZ/T 167202114附录C

    33、(资料性)儿童安置需求记录表表 C.1 规定了儿童安置需求记录表的样式。表 C.1 儿童安置需求记录表档案编号儿童姓名安置需求评估安置需求评估养育评估陈述教育评估陈述治疗评估陈述康复评估陈述综合评估陈述安置决议类型国内收养涉外收养家庭寄养类家庭机构养育说明抄送部门社工科教育科康复科医疗科抚育科其他相关部门签字姓名时间社工签字日期MZ/T 167202115附录D(资料性)安置服务计划书表 D.1 规定了安置服务计划书的样式。表 D.1 安置服务计划书编号儿童姓名安置服务计划安置服务计划总目标阶段目标1.2.3.4.可增项服务步骤步骤一:服务内容:介入策略:步骤二:服务内容:介入策略:步骤三:服

    34、务内容:介入策略:可增项资源网络挑战及应对策略时间框架社工签字日期MZ/T 167202116附录E(资料性)收养申请表表 E.1 规定了收养申请表的样式。表 E.1 收养申请表申请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受教育程度年收入(元)住房面积同住人口数健康状况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申请人家庭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与申请人关系健康状况职业状况是否同住口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是口否申请人儿童家庭收养意愿01您收养儿童的原因是_?口 不能生育口 公益热情口 孩子都成年离家了口 其他_02您希望收养_的孩子?口健康的口轻度残疾/智障的口看缘分其它_03您的配偶支持您收养孩子吗?口

    35、 支持口 比较支持反对口 无所谓口 没问过他/她04您的子女或亲属支持您收养孩子吗?口 支持口 比较支持口 无所谓口 反对口 没问过他/她(们)05您愿意接受我们的收养家庭评估吗?口 愿意口 无所谓口 不愿意申请人签名日期MZ/T 167202117附录F(资料性)收养评估家访记录表表 F.1 规定了收养评估家访记录表的样式。表 F.1收养评估家访记录表申请人姓名年龄配偶姓名年龄联系手机家庭座机家 访 记 录家 访 记 录(家庭环境、夫妻互动以及收养资格确认)可增页家庭关系图综合分析评估结论口继续口终止()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18附录G(资料性)收养评估面谈记录表表 G.1 规

    36、定了收养评估面谈记录表的样式。表 G.1收养评估面谈记录表申请人姓名年龄配偶姓名年龄联系手机家庭座机面 谈 记 录面 谈 记 录(收养动机和意愿)(申请人个人成长史和家庭关系)(婚姻家庭关系)(健康状况)(经济及住房条件)(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及道德品行)(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情况和意见)(育儿理念、收养准备、抚育计划)(支持资源与网络)(挑战与应对措施)(收养后愿景)可增页社工综合分析评估结论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19附录H(资料性)收养融合记录表表 H.1 规定了收养融合记录表的样式。表 H.1收养融合记录表儿童姓名档案编号收养母亲姓名身份证号收养父亲姓名身份证号时间至地点第次互动状

    37、况描述(儿童与家长的语言、肢体交流情况)(儿童情绪变化)社工分析结论继续融合推荐办理收养手续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20附录I(资料性)寄养家庭申请表表 I.1 规定了寄养家庭申请表的样式。表 I.1寄养家庭申请表申请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受教育程度年收入(元)住房面积同住人口数健康状况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申请人家庭情况申请人家庭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与申请人关系健康状况职业状况是否同住口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是口否寄养意愿和经验寄养意愿和经验01您从哪里了解到的家庭寄养信息?口 从网络上口 从朋友那里口 从福利院的宣传海报/活动上口 其他_02您认为您了解

    38、儿童福利院吗?口 了解口 不太了解口 不了解03您的配偶支持您做家庭寄养工作吗?口 支持口 比较支持口 无所谓口 反对口 没问过他/她04您的子女支持您做家庭寄养工作吗?口 支持口 比较支持口 无所谓口 反对口 没问过他/她(们)05您愿意接受我们的寄养家庭评估吗?口 愿意口 无所谓口 不愿意申请人签名日期注:“健康状况”的选择答案为: A.良好B.一般C.有疾患MZ/T 167202121附录J(资料性)寄养家庭评估记录表表 J.1 规定了寄养家庭评估记录表的样式。表 J.1寄养家庭评估记录表家长姓名年龄配偶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评估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评估方法观察面谈问卷测试(量表:)评估发现(

    39、描述后绘制家庭结构图)评估分析和结论评估结论口录取口后备口婉拒()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22附录K(资料性)寄养家庭培训记录表表 K.1 规定了寄养家庭培训记录表的样式。表 K.1寄养家庭培训记录表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参与培训情况参培日期时长培训主题特殊情况备注家长参训体会家长培训需求家长签名日期社工评价(从一般寄养家长来看)(从个别化,即个性与照顾对象的匹配来看)评估结论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235附录L(资料性)儿童福利机构安置记录表表 L.1 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安置记录表的样式。表 L.1儿童福利机构安置记录表儿童姓名档案编号安置区域安置时间年月日安置过程描述后续

    40、服务需求及安排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24附录M(资料性)收养跟进服务记录表表 M.1 规定了收养跟进服务记录表的样式。表 M.1收养跟进服务记录表儿童姓名档案编号本次服务类型常规家访结案家访接报家访服务链接、转介时间年月日第次现状描述(看到了什么,交谈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信息)问题及服务(对上述信息的分析、评判及回应)未来工作安排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25附录N(资料性)寄养跟进服务记录表表 N.1 规定了寄养跟进服务记录表的样式。表 N.1寄养跟进服务记录表儿童姓名档案编号本次服务类型常规家访结案家访接报家访服务链接、转介现状描述(看到了什么,交谈了什么,获得了怎

    41、样的信息)问题及服务(对上述信息的分析、评判及回应)未来工作安排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26附录O(资料性)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周记录表表 O.1 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周记录表的样式。表 O.1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周记录表儿童姓名档案编号安置区域服务日期儿童生活规律身心发育状况日常行为与情绪康复治疗情况其他情况照料者工作情况困难与问题综合陈述与跟进服务综合陈述与跟进服务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27附录P(资料性)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季度综合记录表表 P.1 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季度综合记录表的样式。表 P.1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季度综合记录表儿童姓名档案编号

    42、安置区域季度时间从至记录依据本记录的依据是上述时间段内()份周服务记录。季度综合描述分析及后续工作安排MZ/T 167202128附录Q(资料性)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年度综合记录表表 Q.1 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年度综合记录表的样式。表 Q.1儿童福利机构跟进服务年度综合记录表儿童姓名档案编号安置区域年度时间从至记录依据本记录的依据是上述时间段内()份服务季度综合记录表。年度综合描述分析及后续工作安排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296附录R(资料性)结案评估记录表表 R.1 规定了结案评估记录表的样式。表 R.1结案评估记录表儿童姓名编号结案类型国内收养涉外收养回归原生家庭转入其

    43、他福利机构成年后社会安置或转介死亡服务时间从到评估内容社工分析结论可以结案结案前还需完成_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30附录S(资料性)结案记录表表 S.1 规定了结案记录表的样式。表 S.1结案记录表儿童姓名编号结案类型国内收养涉外收养回归原生家庭转入其他福利机构成年后社会安置或转介死亡服务时间从到结案缘由结案评估过程描述结案综述社工签名日期MZ/T 167202131附录T(资料性)档案封页图 T.1 规定了档案封页的样式。图 T.1档案封页档案编号: 姓名:_性别:出生年月日:_入院时间:_档案装订日期:_年_月_日儿童福利机构名称: _社会工作者:_4儿童照片 1(入院时)儿

    44、童照片 2(出院时)MZ/T 167202132附录U(资料性)档案目录清单表 U.1 规定了档案目录清单的样式。表 U.1档案目录清单编号编号档案内容档案内容对应页码对应页码MZ/T 167202133附录V(资料性)档案封底图 V.1 规定了档案封底的样式。图 V.1档案封底档案编号: 姓名:_性别:_出生年月日:_装订日期:_年_月_日社工签名: _档案封底MZ/T 167202134附录W(资料性)督导记录表表 W.1 规定了督导记录表的样式。表 W.1督导记录表机构名称时间督导日期序次第次督导基本信息定期督导临时督导补充信息团体个案综合面对面视频电话督导对象督导过程记录督导分析督导建

    45、议督导签字时间MZ/T 167202135附录X(资料性)社工督导记录表表 X.1 规定了社工督导记录表的样式。表 X.1社工督导记录表督导姓名性别督导资质有无就职机构专业职称督导记录督导记录时间月日时间:类型一对一集体其他()缘由常规/定期督导者发起被督导者发起其他()目标过程效果反思社工签字时间督导审阅回应督导签字时间MZ/T 167202136参考文献1MZ/T 094-2017 社会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2MZ/T 122-2019 家庭寄养评估3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8 年 11 月 4 日修正4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1999 年 5 月 25 日颁布5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1999 年 5月 25 日颁布6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2240 号7家庭寄养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454 号8收养能力评估工作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5168 号9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6186 号10 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863 号11 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82 号_


    注意事项

    本文(MZ∕T 167-2021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民政).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