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云南省古核桃树资源保护及有效利用.pdf

    • 资源ID:784957       资源大小:955.2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云南省古核桃树资源保护及有效利用.pdf

    1、第2卷 第4期2022年12月林 草 政 策 研 究Jo urnal o f Fo restry and Grassland Po licyVo l.2 No.4Dec.2022调查研究云南省古核桃树资源保护及有效利用*收稿日期:2022-07-02*基金项目: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林下有机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与示范”(202102AE09004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项目(2022Y634)第一作者:徐雨欣(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E-mail:527862675qq.co m通信作者:李娅(1981-),),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

    2、理论与政策。E-mail:15378047qq.co m徐雨欣李娅(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昆明 650224)摘要:云南省拥有丰富的古核桃树资源,兼具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美学景观和社会经济等多重 价值。文中分析云南省古核桃树的资源价值,并对其保护与利用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 目前云南省古核桃树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普遍存在保护政策不足、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利用不充 分等问题。基于此,提出5点建议:1)加强管理,增强保护意识;2)深入调查,有效保护资 源;3)整合要素,促进融合发展;4)科学规划,发展林下经济;5)整体开发,推动乡村旅 游。研究旨在促进古核桃树保护及利用,构建古核桃树保护和绿

    3、色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推动云 南省核桃产业高质量、健康、快速发展。关键词:古核桃树;资源保护;有效利用;云南省中图分类号:F32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9546(2022)04-0072-05DOI:10.12344/lczcyj.2022.07.02.0001徐雨欣,李娅.云南省古核桃树资源保护及有效利用J.林草政策研究,2022,2(4):72-76.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Walnut Trees in Yunnan ProvinceXu Yuxin Li Ya(Co llege o f Eco no mics

    4、 and Management,So uthwest Fo 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Abstract:Yunnan Pro vince bo asts rich reso urces o f ancient walnut trees,which have high eco lo gical,histo rical,cultural,esthetic,eco no mic and so cial values.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so urce value o f ancient walnut trees in

    5、 Yunnan Pro vince,and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tatus o f their pro tectio n and utilizatio n.It is tho ught that there are so me pro blems in the pro tectio n and utilizatio n o f ancient walnut trees,such as insufficient suppo rt fro m po licies,ineffective pro tectio n and insufficient utilizatio

    6、 n.Based o n this,this study pro po ses the fo llo wing suggestio ns:1)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nd increasing the awareness o fpro tectio n;2)Co nducting in-depth investigatio n fo r sufficient pro tectio ns o f the ancient walnut trees;3)Reo rganizing elements to pro mo te the integrated develo pm

    7、ent;4)Making science-based planning fo r understo ry eco no mic develo pment;and 5)Pro mo ting the co o rdinated develo pment to bo o st the rural to urism gro wth.The study is aimed at enhancing the pro tectio n and utilizatio n o f the ancient walnut trees,creating a go o d enviro nment fo r the w

    8、in-win situatio n between ancient walnut tree co nservatio n and green gro wth,and ensure the high-quality,healthy and fast develo pment o f the walnut industry in Yunnan Pro vince.Keywords:ancient walnut tree;reso urces co nservatio n;sufficient utilizatio n;Yunnan Pro vince第4期徐雨欣 李 娅:云南省古核桃树资源保护及有

    9、效利用73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的“活化 石”;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文化的“活日 志”。古树名木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兼具自然生态、历史文 化、美学景观和社会经济等多重价值,既是重 要的自然资源遗产,更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 富1。目前,古树研究重点有2方面:一是城 市居住地中的古树,研究主要集中于空间资源 分布特点、综合价值评估3、公众保护意 愿4等;二是农村生活区中的古树,主要关注 衰退与管理5、文化传承6、资源组成特征7、生物遗传多样性8等。核桃(Juglans regia)是 原产于我国最古老的经济林树种,属于木本粮 油。核桃化石研究表明,中国早在古近纪渐

    10、新 世(距今约1 200万4 000万年)就有核桃分 布。从核桃遗存来看,我国在核桃采摘与利用 等方面历史悠久9,在长时间的栽培演化过程 中核桃树产生了十分丰富的种质资源,目前我 国树龄最长的古核桃树树龄达2 100年。在云南 大理、楚雄、迪庆、保山等地实地调研发现,上百年及上千年的古核桃树或集中或分散地分 布于大山深处,涉及地理范围广、涵盖品种多。古核桃树作为优良的乡土树种资源具有多重价 值,对人类社会、现代农业、传统村落发展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气候变化和人类 活动等影响下,古核桃树资源逐渐衰退,如何 在古核桃树资源合理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利 用,是相关学者和林业工作者面临的共同挑

    11、战。1995年,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 例,2002年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该条例进行了修订,但 相关研究和更多人力、财力的投入均集中于古 茶树。以“古核桃树”为主题检索发现,关 于古核桃树的信息大多源于地方新闻报道,其 内容也限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11,忽视了古核 桃树珍贵的综合价值。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 振兴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古核桃树在地域 文化传承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如何实现古核桃树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值得深 入思考。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 查阅,对古核桃树的资源价值、保护与利用的 基

    12、本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 对策建议,以构建古核桃树保护和绿色发展共 赢的良好局面,推动云南省核桃产业高质量、健康、快速发展。1古核桃树资源价值古核桃树被誉为绿色文物,是极具生态价 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宝贵资源可。首先,古核桃树生长年限长,其树冠和根系比一般核 桃树更庞大,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改善微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 能13。其次,古核桃树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巧妙融为一体,从社会文化角度看,作为农耕 时代的重要遗留物,每一株都承载着历史文化 厚重感以及由这种历史文化铸造的人文精神,如文明发展史、城市建设史、政治兴衰史等,为继承和发扬古树文化提供了活的

    13、依据,满足 人类精神文化和学科研究的资源价值。再次,古核桃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即表现为生产 高质量加工品,无论从食物、保健、能源、木 材还是旅游等方面均有着独特的价值。如在著 名的“核桃之乡”漾濞县光明村,百年以上的 古核桃树达 6 000 多株,通过创新核桃产品、丰 富核桃产业链,光明村从农业村发展成生态村,2019年旅游收入达200万元,将古核桃树果权 义卖,22株古核桃树拍卖价高达51万元。综上所述,古核桃树的资源价值主要体现 在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方面,在产业发展过 程中,三大效益发挥协同作用(图1)。首先,古核桃树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以更好实现资源保护与有效利用、提供

    14、丰富的 生态产品;经营者获得足够资金后又投入到生 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其次,古核桃树多样的 生态效益能够保障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 状况,进而可实现高产出、高质量、高收益的 回报。同时,古核桃树蕴含极其丰富的生物信 息,如当地气候、水文、植被等变迁,可为农 业、林业生产区划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在生态 74林草政策研究第2卷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下,古核桃树的保护 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科研与历史文化的延 续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既满足社会基本需求,又助推社会效益提升。此外,古核桃树的保护 与美化绿化乡村相结合,古核桃树与古道、古 村融为一体,不仅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使其成 为乡愁的符号,还能促进乡

    15、村旅游发展,助力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云南省是我国 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古核桃树对云 南省生态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促 进了山区综合开发及资源利用,实现了生态资 源价值化。社会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促进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原果销售原果销售精深加工品精深加工品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涵养水源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土保肥固碳释氧固碳释氧改善微气候改善微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图图1古核桃树资源价值分析古核桃树资源价值分析巨大物种丰富遗传文化和历史美学价值文化符号资源库多样性价值和景观价值和文化象征2古核桃树保护与利用现状2.1保护政策不足随着“两山”理念的不断推进及国家对生 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

    16、视,有关部门对古树名木 保护管理的力度越来越大。部分地区也根据当 地古树资源特点、分布状况和产业发展对资源 的需求,在一定规划期内对古树资源开发、利 用、保护、管理做出合理规划。但云南省关于 古树资源的政策法规较少,只有昆明市、曲靖 市和迪庆州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但均未从可持 续发展角度提出如何协调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 二者之间的关系,无法为核桃产业发展与核桃 树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指明方向。此外,对于云南省另一个优势产业-一茶叶,从茶叶 主产区的地方政府文件到省级政府文件均对古 茶树、古茶园以及古茶山保护提出了针对性管 理条例,但还暂未制定古核桃树保护的政策文 件,对古核桃树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

    17、用缺乏必 要政策支撑。2.2保护力度不够在云南省核桃主产区中,古核桃树不计其 数,但相关部门对古核桃树的发展重视程度不 够,未对其资源分布进行系统调查。云南省虽 有负责管护古树名木的部门,但尚未精准掌握 各自辖区内古核桃树的基本生长和保护情况,加上管护人员严重缺乏,多数古核桃树实际还 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古核 桃树难以保护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经营 者来说,通常在看不见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不会 主动出资保护古核桃树,只能依靠政府拨款或 社会资助;但社会资助并不是源源不断,且往 往只对有名气或年限较长的古核桃树进行资助,其他古核桃树保护面临无资金投入的局面。同 时,资金缺乏会导致技

    18、术落后,对古核桃树的 复壮和病虫害防治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无法根 治病虫害等问题。此外,树地矛盾亟待解决。不论在城镇化推进还是在乡村生产活动中,均 没有充分考虑如何安置古树名木,致使建设过 程中古树生长受到威胁。例如实际调研中发现,维西县塔城镇加木壳村百年古核桃树达数千株,千年古核桃树曾有4株,但当地农户不知其重 要性,时常因修整道路、生产活动等直接或间 接伤害古核桃树生长,目前3株千年古核桃树 第4期徐雨欣 李 娅:云南省古核桃树资源保护及有效利用75已不复存在。2.3开发利用不充分目前,对于农村山区中古核桃群落来说,经 营者作为“理性经济人”,更多考虑的是自身利 益,在古核桃树显现经济价值前

    19、,很少顾及其保 护和社会效益,造成古核桃树未能释放应有的“生态红利”,综合利用价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开发利用不足阻碍了古核桃树的可持续发展。对 古核桃树的有效利用及乡村旅游开发积极性不高,导致云南省古核桃树数量虽然较多,但却始终处 于自由生长且无人知晓的状态。云南省普通核桃 经营者大部分只销售原果,古核桃树在市场上也 只销售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市场初加工品需求已 逐渐饱和,不仅降低了古核桃树价值,还使整个 云南省核桃产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百年生 长的古核桃树,其果实相比普通核桃具有果大、壳薄、仁白且营养丰富等特性,目前龙头企业对 古核桃树的产品研发,只有核桃油、核桃粉、核 桃乳制品等,未能进

    20、一步加深创新研发古核桃树 加工品,开拓新市场。3促进古核桃树保护及利用对策建议3.1加强管理,增强保护意识首先,政府的责任和作用尤为重要,应尽 快完善立法并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制定古核 桃树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方案,设立古核桃 树养护管理专项资金,并与每株古核桃树的养 护责任单位、责任人签订养护责任书,明确养 护责任、方法和标准,完善落实古核桃树管护 责任制;同时,严厉打击破坏古核桃树行为,将古核桃树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其次,提高公众对古核桃树保护的认识。通过政府、媒体及高校教育,向公众宣传古核桃树资源保 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帮助经营者掌握专业技 术,积极参与到古核桃树保护行列,再通过在

    21、重点保护区挂贴警示标识等方式对公众进行警 示教育,提高参与古核桃树保护的自觉性。鼓 励公众通过认捐认养的形式广泛参与古树保护,形成“政府主导、乡村自筹、社会支持”的多 元化资金投入模式14,以扩宽古核桃树保护资 金的来源渠道。3.2深入调查,有效保护资源云南省核桃资源分布广、种类多,深入开 展古核桃树资源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对推 进整个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 意义。当前,古核桃树资源现状尚未完全掌握,应尽快对古核桃树资源进行全面科学调查,建 立古核桃树动态档案信息,实时监控;对古核 桃树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寄生植物、枯枝和病虫 害等问题,必须严防严治,保障其正常生长发 育,提出科学合

    22、理的保护措施和建议。同时,为延长古树的经济年限,应进一步研究古核桃 树的立地条件、管理方式,为更有效地保护古 核桃群落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古核桃树保护 可以实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及时开展古核桃树认 定和保护工作,对生长在行政辖区内的古核桃 树群落、古核桃树园和单株古核桃树实行一树 一档认定和保护,统一对古核桃树进行编号。3.3整合要素,促进融合发展首先,政府应进行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将经营能力较强、市场竞争力较大的企业列为 重点培育对象,加强企业培训,切实推动核桃 产业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其次,古核桃树的保 护利用也需要研究院所的支持和帮助,为政府 和市场提

    23、供科学、权威的产业咨询和技术保障。企业与合作社也应充分依靠其科研成果,积极 探索古核桃树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运行机制和投 入机制。各主体以咼起点、咼标准、咼质量要 求对古核桃树开展科学保护与高效利用工作,破解阻碍核桃产业深加工产品开发的难题。再 次,充分借鉴云南花卉、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模 式,积极研发和创新古树核桃功能食品和保健 品;也可以开发核桃副产品,如杀菌、医药、工艺品方面的利用。最后,基于少数民族文化 和云南特色历史等优势,与生态资源有机结合,发展旅游、农家乐、会议会展等,实现古树核 桃生产、加工、游憩的三产融合发展。3.4科学规划,发展林下经济古核桃树树冠面积大,隐蔽性强,可以有 7 6林

    24、 草 政 策 研 究第2卷效结合林下经济,种植喜阴农作物增加农户增 收渠道,如种植菌类、魔芋、草果等;或在古 核桃树下种植花卉,为欠发达地区注入经济活 力的同时,也为发展核桃生态旅游业打下基础。在林业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发展林下经济,既 可以促进当地对林业资源的整体规划,实现林 业生态资源的充分利用,提升林地空间利用率;还能优化当地经济结构,为农户增收提供更多 选择。通过古核桃树与不同类型林业资源的合 理搭配,能有效丰富当地植物群落品种,对现 有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不同产 业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古核桃树与当地绿色产 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优 质的生态环境。3.5整体开发

    25、,推动乡村旅游在快速城市化压力下,生态、绿色已成为 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 民对于健康与养生的需求迅速提升15。农村经 过千百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和 人文历史资源,这些资源对于乡村生态旅游开 发与整合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和潜力。在云南 省许多村落都分布着古核桃树林,古核桃树在 长期生长过程中,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造型 各异,具有较强的景观价值,可以作为旅游资 源建设核桃生态文化村。如在古树旁设立解说 牌,全面说明树木的名称、年龄、生长史,及 具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等,让城市居民 既能领略乡村自然风光,又能感受古树名木的 历史文化价值,以回归自然、回归乡土民俗的

    26、方式缓解紧张的生活压力。与此同时,农户为 了迎合游客消费原生态的需求,会努力维护古 核桃树及其伴生的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系统规划整体开发,保证乡村旅游的本色和特色,让当地居民能够 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受益。4结语在古核桃树资源科学保护与高效利用过程 中,需整合土地资源,融入乡村其他内生资源,形成林下种植业、核桃加工业、核桃生态文化 村旅游业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产业链,使乡村 各种生产要素相互叠加,形成核桃产业的集群 效应,发展乡村整体经济。此外,古核桃树开 发还需有效结合外部资源,如政府的帮扶政策、金融支持、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等,通过核桃 产业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27、使“外哺力”与“内生力”实现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构建古核 桃树保护和绿色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推动云 南省核桃产业高质量、健康、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 胡坚强,夏有根,梅艳,等.古树名木研究概述J.福建林业科 技,2004,31(3):151-154.2 杨琼,林知远,丁鹏飞,等.重庆渝北区古树空间分布特征及土 地利用变化对其影响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22(1):157-165.3 杨娱,田明华,秦国伟,等.城市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货币化评估 研究:以北京市古树“遮荫侯”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6):185-191.4 杨娱,田明华,吴成亮,等.公众对古树名木认养意愿的影响因 素

    28、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2):302-309.5 徐红梅,黄和平,张家来,等.古树名木研究概述J.湖北林业 科技,2012(2):34-37,57.6 李小龙,王树声,刘丫丫,等.存木续脉:一种古树名木保护与文 脉传承的本土规划理念J.城市规划,2021,45(9):53-54.7 田丽娟,黄力,周礼华,等.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古树资源组成 及分布特征:以务川县为例J.生态学杂志,2018,37(9):2768-2775.8 祁铭,周琦,倪州献,等.基于SSR技术的古银杏群体遗传结 构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9,38(9):2902-2910.9 王树芝.中国

    29、核桃的历史渊源、文化及发展J.农业考古,2022(6):14-23.10 陶萍,宋燚,张晴晖,等.云南普洱茶种古茶树资源表型性状数 据分析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0,49(6):144-151,157.11 郑理.漾濞果权拍卖扶贫营销新模式J.中国拍卖,2018(11):58-61.12 BLICHARSKA M,M1KUS1NSK1 G.Inco rpo rating so 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 f large o ld trees in co nservatio n po licy J.Co nservatio n Bio lo gy,2014,28(6):1558-1567.13 聂弯,于法稳,和月月.核桃种植的生态效益评价:以云南省 大姚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9):156-160.14 易善军,姚晔,崔健,等.玉屏侗族自治县古树名木资源特征 分析及保护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20(2):37-45.15 尹铎,朱竑.两山论与旅游情境下自然的商品化J.旅游 学刊,2020,35(10):8-9.


    注意事项

    本文(云南省古核桃树资源保护及有效利用.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