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应对方式在冠心病患者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pdf

    • 资源ID:749713       资源大小:961.8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应对方式在冠心病患者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pdf

    1、心理学文章编号:1002-0217(2023)04-0380-04基金项目:安徽省护理学会科研课题(AHHLa202109)收稿日期:2022鄄09鄄27作者简介:周鹤莲(1996鄄),女,2021 级硕士研究生,(电子信箱)1207656151 ;李远珍,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子信箱)905448947 ,通信作者。应对方式在冠心病患者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周鹤莲1,张摇 林1,周浩然1,路一丹1,高萌召1,匡摇 霞2,李远珍1(1.皖南医学院摇护理学院,安徽摇芜湖摇 241002;2.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弋矶山医院摇心血管内科,安徽摇芜湖摇241001)揖摘摇 要铱目的:

    2、探讨应对方式对冠心病(CHD)患者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选取2022 年3 8 月弋矶山医院 CHD 患者 297 例,使用疾病感知问卷(B鄄IPQ)、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CHD 患者 SAQ 得分(52郾 56依19郾 14)分;患者生活质量与疾病感知、回避及屈服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r=-0郾318、-0郾 475、-0郾 369,P0郾 01),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郾 395,P0郾 01);面对、回避及屈服应对方式在疾病感知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茁=-0郾 074、-0郾 137、-0郾

    3、 059,P0郾 001),中介效应共占总效应的 62郾 93%。结论:CHD 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制定有效的疾病认知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疾病正向应对能力,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揖关键词铱冠心病;医学应对方式;疾病感知;生活质量;中介效应揖中图号铱R 473郾 5;R 395郾 1摇 摇 摇 揖文献标志码铱A揖DOI铱10郾 3969/j.issn.1002鄄0217.2023.04.020Mediating effect of coping style between illness percep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4、coronary heart diseaseZHOU Helian,ZHANG Lin,ZHOU Haoran,LU Yidan,GAO Mengzhao,KUANG Xia,LI YuanzhenSchool of Nursing,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2,China揖Abstract铱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ping style on disease percep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5、(CHD),andestablish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Methods:297 CHD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betweenMarch and August of 2022,and underwent cross鄄sectional investigation using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鄄IPQ),Medical Coping ModesQues

    6、tionnaire(MCMQ)and 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scale.Results:The SAQ score was 52郾 56依19郾 14 for CHD patients,and their quality oflif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llness perception,avoidance and submission coping style(r=-0郾 318,-0郾 475 and-0郾 369,respectively,P0郾 01),yetpositively correlat

    7、ed with facing coping style(r=0郾 395,P0郾 01).There were mediating effects between illness perception,avoidance and surrendercoping styles(茁=-0郾 074,-0郾 137 and-0郾 059,P0郾 001),accounting for 62郾 93%of the total effect.Conclusion:The quality of life of CHD patients isat a moderate and low level.Effec

    8、tive disease cognition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positive coping ability of such patients soas to boost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揖Key words铱coronary heart disease;medical coping mode;illness perception;quality of life;mediating effect摇 摇 冠心病(coronary hea

    9、rt disease,CHD)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世界乃至中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据报道显示,我国2020 年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约 3郾 30 亿,其中 CHD 患者高达 1 139 万,患病处于持续上升与年轻化趋势2。CHD 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伴有起病急、病情凶险和病死率高等疾病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基于疾病自我调节常识模型(common鄄sense model of self鄄regula鄄tion,CMS)研究认为,当个体应对健康威胁时,由不同疾病感知管理程序规划、实施行动,进而导致积极或消极的临床结局3。目前国内外针对 CHD 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多,但基于 CMS

    10、理论的生活质量分析较少。在 CHD 生活质量差、疾病认知亟需改善的现实背景下,明确疾病感知、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联性应得到广泛的关注,以延缓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速度,提升患者疾病积极应对意识,以期后续为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及康复提供参考。083皖南医学院学报(J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2023;42(4)1摇 对象和方法1.1摇 研究对象摇 选取2022 年3 8 月弋矶山医院心内科 CH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淤年龄逸18 岁;于符合 2019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 CHD诊断标准4;盂意识及神志清晰;榆自愿参与且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淤患各类精神疾病

    11、及不能配合者;于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或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终末期患者。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310 份,有效问卷 297 份,有效回收率 95郾 81%。其中男性 172 例(57郾 91%),女 性 125 例(42郾 09%);年 龄 33 94(68郾 33依11郾 92)岁。1.2摇 调查工具1.2.1摇 一般资料调查表摇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调查条目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内容。1.2.2摇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rief Illness Percep鄄tion Questionnaire,B鄄IPQ)5摇 由 Broadbent 编制,问卷为单维度量表,共 8 个计分条目,总分与疾病自我感

    12、知 危 重 度 成 正 比,问 卷 总 Cronbach 琢 系 数为 0郾 770。1.2.3摇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Questionnaire,MCMQ)6摇由 Freifel 编制,由 20 个条目构成,包括面对、回避和屈服应对 3 个维度,量表得分以各维度分数表示,得分与各维度应对方式呈正比,3 个维度 Cronbach 琢 系数分别为 0郾 69、0郾 60、0郾 76。1.2.4摇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鄄naire,SAQ)7摇由 Spertus 编制,该量表共 19 个条目,包括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

    13、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度 5 个维度,作为 CHD 患者生活质量测评的特异性量表,量表总Cronbach 琢 系数为 0郾 769。1.3摇 资料和收集方法摇调查研究人员经系统化培训后,严格按照纳排标准选定研究对象,并于患者入院后 3 d 内开展调查,采用一对一指导填写,问卷结束当场回收,后由双人录入、核对、抽查。1.4摇 统计学方法摇采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軃x依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LSD鄄t 检验),相关分析采用 Pearson 相关;并采用 A

    14、mos 24.0 软件构建变量间的影响路径图。琢=0郾 05 为检验水准。2摇 结果2.1摇 CHD 患者疾病感知、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现况摇 研究显示,CHD 患者的 B鄄IPQ 得分为(47郾 17依17郾 91)分,MCMQ 面对、回避及屈服维度得分分别为(18郾 67依6郾 47、15郾 86依6郾 13、11郾 35依4郾 73)分,SAQ得分为(52郾 56依19郾 14)分。结果显示,高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每周运动次数少、未婚或丧偶的女性患者 SAQ 得分低于其他组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1),见表 1。表 1摇 不同特征 CHD 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特征n(%

    15、)SAQ 得分F/tP性别4郾 3420郾 001摇 男172(57郾 91)56郾 55依18郾 61摇 女125(42郾 09)47郾 07依18郾 58年龄/岁26郾 084 0郾 001摇 臆5984(28郾 28)64郾 57依17郾 53a摇 60 6954(18郾 18)55郾 00依17郾 01b摇 70 79104(35郾 02)48郾 13依16郾 49b摇 逸8055(18郾 52)40郾 21依17郾 64c文化程度5郾 8640郾 003摇 小学及以下154(51郾 85)48郾 58依17郾 71b摇 初中及高中99(33郾 33)54郾 05依19郾 61ab摇

    16、专科及以上44(14郾 82)57郾 44依19郾 90a婚姻状况6郾 4760郾 001摇 已婚242(81郾 48)55郾 78依18郾 08摇 未婚或丧偶55(18郾 52)38郾 41依17郾 33居住地0郾 7440郾 476摇 农村140(47郾 14)52郾 79依18郾 22摇 城镇42(14郾 14)55郾 40依18郾 23摇 城市115(38郾 72)51郾 24依20郾 56运动情况32郾 335 0郾 001摇 从不运动86(28郾 95)39郾 61依17郾 62d摇 每周 1 2 次68(22郾 90)50郾 86依16郾 84c摇 每周 3 5 次56(18郾

    17、86)56郾 73依14郾 04b摇 每天运动87(29郾 29)64郾 00依17郾 15a注:多组间两两比较,符号完全不同表示 P0郾 05。2.2摇 CHD 患者疾病感知、医学应对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摇结果显示,SAQ 与 B鄄IPQ、MCMQ 回避及屈服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郾 318、-0郾 475、-0郾 369,P0郾 01),与面对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郾 395,P0郾 01),B鄄IPQ 与回避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郾 339,P0郾 01)。2.3摇 生活质量与疾病感知、医学应对各维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摇 以 SAQ 得分为因变量,B鄄IPQ 得分为自变量,MCMQ

    18、 得分为中介变量,运用 Amos 24.0 建构中介效应模型,在遵循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科学性的原则下,结合修正指数完成模型修改和调整,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字2/df=2郾 670(0郾 9),AGFI=0郾 855(0郾 85),RMSEA=0郾 075(0郾 9),IFI=0郾 953(0郾 9),183皖南医学院学报(J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2023;42(4)CFI=0郾 953(0郾 9),模型拟合系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拟合较好,模型为最优模型,见图 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疾病感知与面对维度、SAQ,面对维度与 SAQ 均为直接效应,各路径系数分别为-0郾

    19、 224、-0郾 159、0郾 330;疾病感知能够通过面对、回避、屈服维度对 SAQ 产生中介效应,分别为-0郾 074(-0郾 224伊0郾 330)、-0郾 137(-0郾 397伊0郾 344)、-0郾 059(-0郾 222伊0郾 268),疾病感知对 SAQ 总效应值为-0郾 429。面对、回避及屈服维度各占总效应比例的 17郾 25%(-0郾 074/-0郾 429)、31郾 93%(-0郾 137/-0郾 429)、13郾 75%(-0郾 059/-0郾 429),各路径系数见表 2。图 1摇 应对方式在 CHD 患者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表 2摇 路径效应分析路径B茁

    20、S.E.C.R.P面对饮疾病感知-0郾 563-0郾 2240郾 145-3郾 883 0郾 001回避饮疾病感知0郾 8150郾 3440郾 1336郾 112 0郾 001屈服饮疾病感知0郾 4900郾 2680郾 1054郾 666 0郾 001SAQ饮疾病感知-0郾 753-0郾 1590郾 290-2郾 6000郾 009SAQ饮面对0郾 6260郾 3300郾 1085郾 783 0郾 001SAQ饮回避-0郾 795-0郾 3970郾 121-6郾 573 0郾 001SAQ饮屈服-0郾 576-0郾 2220郾 145-3郾 968 0郾 0013摇 讨论3.1摇 社会人口学因

    21、素对 CHD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摇 CHD 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低水平,且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等多因素影响。据报道统计,女性平均患病年龄显著高于男性,与高龄女性患者缺失有助于调节脂质代谢的雌性激素有关8-9。文化程度高的已婚患者较易拥有更稳定的经济和家庭支持,更有能力获取疾病医疗资源。此外,运动依从性是 CHD 患者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10,而体育锻炼作为 CHD 的防治策略,与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3.2摇 CHD 患者疾病感知、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摇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生活质量与面对维度呈正相关,与疾病感知呈负相关。疾病症状判定不敏感、疾病的理解力差等感知问题致使 CHD

    22、患者错过最佳诊疗时机,致使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1。同时,疾病感知各维度间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患者的医学行为方式,是影响患者遵医行为与健康管理的重要因素12。3.3摇 应对方式在 CHD 患者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的中介效应摇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应对方式在CHD 患者疾病感知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疾病感知通过影响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可以间接作用于生活质量使之发生差异,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的 62郾 93%。分析可能的原因为:淤疾病感知即患者对疾病病程、归因、预后的情绪与认知表征,威胁性感知越低的患者对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具有一定辨别力,具有正视疾病的能力,自身主动寻求疾病相关知识,进而有利于 C

    23、HD 患者形成积极的应对策略与健康管理行为。于应对方式是患者针对疾病等应激时为减少压力最直接反应,积极或消极的应对策略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常用于检测与自我管理相关的认知和行为过程。针对老年 CHD 患者疾病应对的质性研究显示13,患者采取负向应对主要与疾病的疼痛感与疾病不确定性有关,对自身病情及治疗的淡漠进而加重病症,相互间形成恶性循环。疾病应对方式往往受患者机体功能与情绪困扰双重影响,研究证明14-15,疾病应对方式通过介导负性283皖南医学院学报(J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2023;42(4)情绪、正念水平等心理社会因素与患者睡眠质量、家庭功能的健康行为之间

    24、产生相互作用,这提示负性疾病感知、消极应对与低水平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鉴于此,医务人员应注重疾病感知、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交互作用,通过临床症状管理中的健康教育等途径完善患者疾病认知空缺,引导患者树立疾病应对的积极态度,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综上所述,CHD 患者疾病危险性感知较高,应对态度较消极,生活质量现状不容乐观。疾病应对方式是患者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的中介变量,且负性感知与不利的医学应对方式及自我调节模式行为相关联,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负性影响。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可通过疾病认知干预,间接介导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对促进患者健康产生助力。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 CHD 患者生活质量的病理心理学

    25、机制,并为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的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揖参考文献铱1摇GBD 2019 Diseases and Injuries Collaborators.Global burden of369 diseases and injurie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1990-2019: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2019J.Lancet,2020,396(10258):1204-1222.2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0 概要J.中国

    26、循环杂志,2021,36(6):521-545.3摇 LEVENTHAL H,LEVENTHAL EA,CONTRADA RJ.Self鄄regula鄄tion,health,and behavior:a perceptual鄄cognitive approachJ.Psychology and Health,1998,13(4):717-733.4摇 KNUUTI J,WIJNS W,SARASTE A,et al.2019 ESC Guidelines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J.Eur He

    27、art J,2020,41(3):407-477.5摇 BROADBENT E,PETRIE KJ,MAIN J,et al.The brief illness percep鄄tion questionnaireJ.J Psychosom Res,2006,60(6):631-637.6摇 FEIFEL H,STRACK S,NAGY VT.Degree of life鄄threat and differ鄄ential use of coping modes 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鄄search,1987,31(1):91-99.7摇 SPERTUS JA,

    28、WINDER JA,DEWHURST TA,et al.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 of the 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a new func鄄tional摇 status measure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Am CollCardiol,1995,25(2):333-341.8摇 高晓津,杨进刚,杨跃进,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3):206-210.9摇 BAI MF,WANG X.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

    29、oronary heart dis鄄ease in women:a systematic reviewJ.Herz,2020,45(Suppl1):52-57.10 AMBROSETTI M,ABREU A,CORRA U,et al.Secondary preven鄄tion through comprehensive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fromknowledge to implementation.2020 update.A position paper from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30、 section of the Europeanassociation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J.Eur J Prev Cardiol,2021,28(5):460-495.11 贾冠华.住院冠心病患者健康素养与疾病感知、服药依从性的关系研究D.新乡:新乡医学院,2020.12 李振云.应对方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一致感与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D.青岛:青岛大学,2017.13 张晓红,赵爱平,吴晓蓉,等.住院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疾病应对现状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0):1-6.14 秦娜娜,桑文凤,张全英,等.应对方式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知觉压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12):1079-1083.15 王祚传,李中清,宋江艳,等.老年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目标承诺、应对方式在家庭功能与感知控制间的中介作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25(12):1476-1480.383皖南医学院学报(J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2023;42(4)


    注意事项

    本文(应对方式在冠心病患者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