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及识别.pdf

    • 资源ID:726564       资源大小:1.47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VIP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及识别.pdf

    1、生 物 灾 害 科 学 2023,46(3):287-295 http:/ Biological Disaster Science,Vol.46,No.3,2023 DOI:10.3969/j.issn.2095-3704.2023.03.45 收稿日期:2023-05-15 修回日期:2023-05-22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黔科合基础20171001)、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黔教技2022052号)、安顺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安市科农201818 号,安市平202002 号)、安顺学院基金资助项目(Asxyx kpt201902)和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

    2、目(202210667018)作者简介:姜黎(2001),女,主要从事果树害虫综合治理研究,;*通信作者:刘天雷,讲师,。姜黎,刘天雷,从春蕾,等.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及识别J.生物灾害科学,2023,46(3):287-295.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及识别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及识别 姜 黎,刘天雷*,从春蕾,吴化武(安顺学院 农学院/黔中特色高效农业植保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贵州 安顺 561000)摘要:【目的】旨在为明确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为金刺梨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1 年 3 月2022 年 1 月,通过采用踏查法和灯诱法对安顺市 2 个主要金刺梨种植基地开

    3、展毒蛾调查与监测。【结果】共采集到毒蛾科 Lymantriidae 共 7 属 12 种,其中灯诱采集毒蛾成虫 11 种,踏查采集毒蛾幼虫 6 种。踏查发现 6 种毒蛾直接为害金刺梨;戟盗毒蛾与双线盗毒蛾 311 月可见,发生周期最长;盗毒蛾与黑褐盗毒蛾49 月可见,榕透翅毒蛾 79 月、环茸毒蛾 38 月可见少量幼虫。针对成虫和幼虫分别编制了检索表,对取食为害金刺梨的 6 种毒蛾幼虫形态进行比较。【结论】本研究记述了毒蛾幼虫为害金刺梨的特征,编制了成虫和幼虫检索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关键词:金刺梨;毒蛾;识别;检索表;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

    4、5-3704(2023)03-0287-09 Speci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Lymantriid Moth Pests Endangering Rosa sterilis S.D.Shi JIANG Li,LIU Tianlei*,CONG Chunlei,WU Huawu(School of Agriculture/Key Laboratory of High Efficiency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Informatization in Central Guizhou,Anshun College,Anshun,Guiz

    5、hou 56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larify the species,to identify their characteristics,and to determine the regularity of occurrence of poisonous moths posing a threat to Rosa sterilis S.D.Shi.Method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rom March 2021 to January 2022,aimin

    6、g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ontrolling the pest population in R.sterilis.The investigation involved monitoring and conducting light traps in two main planting bases in Anshun City.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7 genera and 12 species of Lymantriidae were collected,including 11 adult Lymant

    7、riidae species collected by the light traps and 6 larva Lymantriidae species collected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Four species of Lymantriidae appeared in both light trap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On-the-spot investigation,it was also found that 6 species of Lymantriidae directly damaged

    8、R.sterilis.Notably,Euproctis kurosawai(Inoue)and Euproctis scintillans(Walker)had the longest occurrence cycle,visible from March to November.Euproctis similis(Fuesszly)and Euproctis atereta(Collenette)were visible from April to September.A small amount of larvae could be seen in July-September and

    9、March-August.Keys were compiled for adults and larvae to compare the morphology of six kinds of poison moth larvae feeding on damaged R.sterilis.Conclu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mage of R.sterilisi by the larvae of poisonous moths were described,the key tables of adults and larvae were compil

    10、ed,and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were proposed.288 生 物 灾 害 科 学 第 46 卷第 3 期 Keywords:Rosa sterilis S.D.Shi;lymantriidae moth;identification;retrieval table;control 【研究背景】金刺梨Rosa sterilis S.D.Shi,又名无籽刺梨、光枝无籽刺梨等1,属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攀援性灌木,是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的近缘种2-3。金刺梨是贵州省特有果树种质资源,201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3,其糖

    11、分、微量元素等成分均高于刺梨4-6,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前人研究进展】毒蛾是鳞翅目毒蛾科昆虫的统称,幼虫取食叶片,第6、7腹节背腹各具一翻缩腺,胸腹部被长毛,具毒性,大多为害木本植物7。毒蛾越冬幼虫剥食春芽严重,危害芽从芽基部蛀食成孔洞,严重时可将整树芽吃光。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残留叶上表皮;高龄幼虫分散危害,将叶食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仅留叶脉,削弱树势导致树木死亡8。近年来,关于毒蛾的研究集中于毒蛾的种类组成9、发生规律及防治10-12、生物学特性13-14、植物源信息素对毒蛾的影响15-16、不同药剂对毒蛾的防治效果等11,13,17-20。前人的报道中

    12、,毒蛾在贵州省危害较为严重的植物种类有茶、侧柏、竹、松、桐等,有学者对危害茶园的毒蛾进行统计分析,有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茶点足毒蛾Redoa phaeocraspoda Collenette、茶茸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等20余种毒蛾21-23,而危害柏的毒蛾以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 Leech为主24,危害竹的毒蛾以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灰顶竹毒蛾Pantana droa Swinhoe为主25-27,危害松、桐的毒蛾以松毒蛾Dasychir

    13、a axutha Collenette为主27,危害刺梨的毒蛾有戟盗毒蛾Euproctis dispersai Inoue、盗毒蛾Euproctis similis Fuesszly、弥黄毒蛾Euproctis dispersa Moore 3种28-29,毒蛾的发生已严重威胁贵州林业生产的发展。【本研究切入点】随着贵州刺梨产业的发展,病虫害也日趋严重30。准确掌握病虫情况,是开展精准测报、防控的前提31,金刺梨作为新兴果树,驯化和栽培时间短,相关研究还比较局限和缺乏,病虫害基数不清、为害规律不明、识别难、防控难等问题突出,毒蛾种类繁多,主要报道的病虫害有白粉病32-34、黑斑病3、梨小食心虫

    14、35等,对危害金刺梨的毒蛾未见报道,因此,有必要开展金刺梨园毒蛾调查,明确危害金刺梨主要毒蛾种类,建立害虫信息库,对其识别防治研究对金刺梨产业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野外踏查法和灯诱调查法,记述金刺梨害虫种类和形态、为害特征,为精准识别金刺梨害虫提供依据,并提出针对金刺梨毒蛾类害虫的绿色防控策略。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调查于安顺市马官镇偏杨村牛干坝山地金刺梨产业示范园(261248.1464N,1054726.1384E,海拔1 398 m)和安顺市双堡镇大坝村金刺梨种植基地(26916.2792N,106719.722E,海拔1 311

    15、 m)进行。马官镇偏杨村牛干坝山地金刺梨种植基地于2012年建园,种植面积0.53 km2。双堡镇大坝村金刺梨种植基地面积约1.533 3 km2,树龄513 a,果树处于丰果盛产期,树高22.5 m,株行距2 m2 m,调查样地以农业防治为主,植株行间有自然生草覆盖。1.2 调查方法 1.2.1 幼虫虫源采集 毒蛾幼虫调查主要采用踏查法,2021 年 3 月2022 年 1 月期间 15 d 调查一次,根据叶片啃食痕迹和毒蛾遗留的粪便等仔细观察金刺梨树上是否有幼虫为害,毒蛾成虫喜在叶片背面和树干内产卵,如果发现树上有幼虫,即连同危害部位一并采集带回实验室,制成标本,拍照记录标本的毛瘤、背线、

    16、体色及刚毛等特征,参考相关的专著以及文献进行标本分类鉴定,形态特征用 Nikon SMZ-25 显微摄像系统进行拍摄记录,比较毒蛾形态区别。1.2.2 成虫虫源采集 毒蛾成虫调查主要采用灯诱法,灯诱主要以 15 w,365 nm 的紫外灯和 500 w 高压汞灯为诱源。在果园挂上智能光控雨控黑光灯,2021 年 4 月开灯 11 月关灯,15 d 进行 1 次标本收集。2021 年6 月、7 月、8 月、9 月,于果园随机选取样地使用高压汞灯进行 4 次成虫诱集,采集所有落于灯诱帐篷上的蛾类,每次诱集时间为 34 h,采集后制成标本,对毒蛾进行分类鉴定和数量统计。1.3 数据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

    17、用Excel 2010进行统计分析作图,photoshop 2020处理照片。2023年第3期 姜黎等: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及识别 289 2 结果与分析 2.1 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组成 通过踏查和灯诱共采集鉴别了毒蛾科Lymantriidae 7属12种,踏查采集均为幼虫,灯诱采集均为成虫。其中灯诱采集鉴定的毒蛾成虫11种,踏查鉴定的毒蛾幼虫6种,有4种毒蛾在灯诱及踏查采集中均出现,踏查采集的黑褐盗毒蛾、榕透翅毒蛾幼虫未见成虫,灯诱采集成虫中折带黄毒蛾、合台毒蛾、角斑台毒蛾、直角点足毒蛾、肾毒蛾、榆黄足毒蛾5种未见幼虫。其中种数由多至少依次为黄毒蛾属Euproctis Hbner、台毒蛾属

    18、Teia Walker、其它;灯诱采集的种类大于踏查采集的种类(表1和图1)。表 1 金刺梨园毒蛾种类及虫源获得途径 属名 种名 虫源获得途径 发生程度 采集时期/月份 黄毒蛾属 Euproctis Hbner 双线盗毒蛾 Euproctis scintillans Walker 踏查、灯诱+311 戟盗毒蛾 Euproctis kurosawai Inoue 踏查、灯诱+311 盗毒蛾 Euproctis similis Fuesszly 踏查、灯诱+49 黑褐盗毒蛾 Euproctis atereta Collenette 踏查+49 折带黄毒蛾 Euproctis flava Breme

    19、r 灯诱+79 台毒蛾属 Teia Walker 合台毒蛾 Teia convergens Collenette 灯诱+78 角斑台毒蛾 Teia gonostigma Linnaeus 灯诱+79 点足毒蛾属 Redoa Walker 直角点足毒蛾 Redoa anserella Collenette 灯诱+79 肾毒蛾属 Cifuna Walker 肾毒蛾 Cifuna locuples Walker 灯诱+910 透翅毒蛾属 Perina Walker 榕透翅毒蛾 Perina nuda Fabricius 踏查+68 黄足毒蛾属 Ivela Swinhoe 榆黄足毒蛾 Ivela oc

    20、hropoda Eversmann 灯诱+79 茸毒蛾属 Dasychira Hibner 环茸毒蛾 Dasychira dudgeoni Swinhoe 踏查、灯诱+38 统计毒蛾数量 20212022 年总体少于 25 头用“+”表示;25100 头用“+”表示;大于 100 头用“+”表示。踏查采集均为幼虫,灯诱采集均为成虫。a.折带黄毒蛾;b.双线盗毒蛾;c.盗毒蛾;d.榆黄足毒蛾;e.直角点足毒蛾;f.台毒蛾;g.肾毒蛾;h.角斑台毒蛾;i.环茸毒蛾(雄);j.环茸毒蛾(雌);k.戟盗毒蛾(雄);l.戟盗毒蛾(雌)。图 1 灯诱的毒蛾成虫 2.2 危害金刺梨的 6 种毒蛾幼虫形态鉴别

    21、 毒蛾成虫形态特征在相关分类文献中已有详细描述36-38,而幼虫记载分散,通过调查及标本观察,结i j k l a b c d e f g h 290 生 物 灾 害 科 学 第 46 卷第 3 期 合文献资料39-45,重点整理描述了踏查中发现的6种毒蛾幼虫形态特征(表2),比较分析了6种毒蛾幼虫的背线、前胸和侧面特征(表3、图2和图3)。表 2 为害金刺梨的 6 种毒蛾幼虫形态特征 种名 形态特征 双线盗毒蛾 Euproctis scintillans Walker 共 6 龄。老龄幼虫体长 2128 mm。头褐色,体暗棕色;前胸背面有 2 条黄色纵纹,侧瘤红色向前突出;胸足、腹足浅褐色,

    22、背线为 2 条间断的橙黄色线,腹部第 18 节两侧着生黑色毛瘤,上生黑褐色长毛和白色短毛刷,第 1 腹节瘤基部外侧黄色;气门下线橘黄色,翻缩腺橘红色气门椭圆形,浅褐色,围气门片黑色。戟盗毒蛾 Euproctis kurosawa Inoue 共 6 龄。老龄幼虫体长 2030 mm。头褐色,体黑褐色;第 1 腹节有 2 个棕褐色大毛瘤,前中胸和第 9 腹节背面中央为黄色,背线黄色,中央有 1 红色细线,气门下线橘黄色;翻缩腺浅黄色;前胸两侧各有 1 红橙色大瘤,上生黑褐色和白色长毛束,每 1 腹节带各带 1 对红色毛瘤,上生白色长毛,每个红色毛瘤上 3 到多个白点;第 9 腹节后 6 个红橙色

    23、毛瘤环状排列,上生黑褐色和白色长毛束。盗毒蛾 Euproctis similis Fuesszly 共 4 龄。老龄幼虫体长 3040 mm。头黄褐色有光泽,体褐色;胸部毛瘤红色;背线黄色;前胸两侧有红色毛瘤 1 对,前中胸背部黄色;第 12 腹节背部各有 4 个黑色毛瘤,上生白色长毛;气门下线黄色,每节有橘红色瘤 1 个,上有黄褐色刚毛;翻缩腺黄色;18 腹节背线两侧各着生一对黑色毛瘤,上生黑褐色长毛;第 9 腹节毛瘤全为橙红色,后有红瘤 4 个呈环状排列,上生黑色长毛和白色短毛束。黑褐盗毒蛾 Euproctis atereta Collenette 共 4 龄。老龄幼虫长 2225 mm。

    24、头部小、黑褐色;胸部略小于腹部各节,足黑褐色,体褐色;腹部第 1 节与第 2 节的毛丛大而黑,37 节每节着生黑色毛瘤,上生白色长毛,第 8 节的 4 个黑毛丛较高,28 节的背面有两条金黄色带纹。环茸毒蛾 Dasychira dudgeoni Swinhoe 共 5 龄。初孵幼虫体黑色;2 龄幼虫头、胸灰褐色,腹黑色;第 4、5、8 腹背面有 1 对黄色至黄红色毛,翻缩腺灰白色;3 龄幼体长 1317 mm,前胸两侧毛瘤突出,各有 1 束向前伸出的白色羽状刚毛,第 13 腹节背面出现较长的灰白刷状毛束;第 12 腹节的刷状毛后的体背表面呈黑色,第 8 腹节背面有 1 束竖起向上略后斜的棕褐色

    25、毛束;4 龄幼虫第 4 腹节背部刷状毛出现,但较短;至 5 龄老熟幼虫体长达 3549 mm,连同体毛长 60 mm,体毛雪白或灰白色。榕透翅毒蛾 Perin nuda Fabricius 体长 2136 mm。头黑色,体褐色,头、胸背面浅黄色;第 1、2 腹节背面有茶褐色大毛丛,各节皆生有 3 对赤色肉质隆起,生于侧面的较大,其上皆丛生有灰色长毛;背线浅黄色,两侧着生一对褐色毛瘤,上生黑色短毛束;翻缩腺深黄色;第 8 腹节背部着生 4 棕色毛瘤,毛瘤基部红色,上生黑色长毛。表 3 不同毒蛾幼虫的背线、前胸、侧面形态特征 幼虫种类 部位 形态特征 双线盗毒蛾 Euproctis scintil

    26、lans Walker 背线 背线为 2 条间断的橙黄色线。前胸 前胸背面有 2 条黄色纵纹,侧瘤红色向前突出;胸足、腹足浅褐色。侧面 腹部第 18 节两侧着生黑色毛瘤,上生黑褐色长毛和白色短毛刷。戟盗毒蛾 Euproctis kurosawa Inoue 背线 背线黄色,中央有 1 红色细线。前胸 前胸两侧各有 1 红橙色大瘤,上生黑褐色和白色长毛束。侧面 每 1 腹节带各带 1 对红色毛瘤,上生白色长毛,每个红色毛瘤上 3 到多个白点。盗毒蛾 Euproctis similis Fuesszly 背线 背线黄色。前胸 前胸两侧有红色毛瘤 1 对,前中胸背部黄色。侧面 18 腹节背线两侧各着

    27、生一对黑色毛瘤,上生黑褐色长毛。黑褐盗毒蛾 Euproctis atereta Collenette 背线 28 节的背面有金黄色带纹。前胸 头部小,褐色至黑褐色,胸部略小于腹部各节,足黑褐色。侧面 腹部第 1 节与第 2 节的毛丛大而黑,37 节每节着生黑色毛瘤,上生白色长毛。榕透翅毒蛾 Perin nuda Fabricius 背线 背线浅黄色。前胸 头、胸背面浅黄色;第 1、2 腹节背面有茶褐色大毛丛。侧面 两侧着生一对褐色毛瘤,上生黑色短毛束。环茸毒蛾 Dasychira dudgeoni Swinhoe 前胸 前胸两侧毛瘤突出,各有 1 束向前伸出的白色羽状刚毛,第 14 腹节背面出

    28、现较长的灰白刷状毛束。背部 体毛雪白或灰白色,第 6、第 7 腹节翻缩腺黄色。2023年第3期 姜黎等: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及识别 291 a.双线盗毒蛾前胸;b.戟盗毒蛾前胸;c.盗毒蛾前胸;d.黑褐盗毒蛾前胸;e.榕透翅毒蛾前胸;f.双线盗毒蛾前胸侧面;g.戟盗毒蛾前胸侧面;h.盗毒蛾前胸侧面;i.黑褐盗毒蛾前胸侧面;j.榕透翅毒蛾前胸侧面;k.双线盗毒蛾背线;l.戟盗毒蛾背线;m.盗毒蛾背线;n.黑褐盗毒蛾背线;o.榕透翅毒蛾背线;p.双线盗毒蛾侧面;q.戟盗毒蛾侧面;r.盗毒蛾侧面;s.黑褐盗毒蛾侧面;t.榕透翅毒蛾侧面;比例尺:1 000 m。图 2 不同毒蛾幼虫的前胸、背线及侧面形

    29、态特征 a.环茸毒蛾前胸;b.环茸毒蛾翻缩腺;c.环茸毒蛾第 14 节腹节背面毛束。图 3 环茸毒蛾 45 龄幼虫形态特征 2.3 金刺梨园毒蛾幼虫的为害特征及发生规律毒蛾以幼虫为害金刺梨。调查发现13龄幼虫在鲜嫩叶片上啃食叶背叶肉,被取食部位呈现半透明薄膜,残留上表皮和叶片绒毛;46龄幼虫为害金刺梨花、果、叶、果蒂、嫩梢,将花瓣、花蕊、叶片食成缺刻,为害金刺梨果实时被害部位形成虫孔,叶片上残留大量粪便(表4)。通过调查发现,戟盗毒蛾与双线盗毒蛾在金刺梨园内发生周期最长,在311月都能见到幼虫,5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在69月繁殖力旺盛,喜产卵结块在叶片背面;其次为盗毒蛾与黑褐盗毒蛾,在49月可

    30、见盗毒蛾幼虫,在6月中上旬开始羽化,6月中旬到8月中旬成虫的繁殖力旺盛,产卵方式与戟盗毒蛾相似,卵块均为黄色结块,表面被覆黄毛;环茸毒蛾在5月下旬8月下旬可在金刺梨园见到幼虫,5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6月上旬7月下旬成虫的繁殖力旺盛,卵大呈淡黄色;榕透翅毒蛾最少见,在79月才可见到幼虫,成虫在金刺梨园内较为少见。表 4 毒蛾幼虫为害金刺梨的主要特征 虫态 为害部位 为害状描述 13 龄幼虫 嫩梢 取食嫩叶叶背叶肉,残留上表皮薄膜和叶片绒毛 46 龄幼虫 叶片、花瓣、花蕊、果蒂、果、嫩梢 将叶片、花瓣、花蕊食成残缺不全的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和花瓣食光,仅留叶脉和花托,成熟果蒂和果被食成孔洞,有时在叶

    31、片上残留大量棕色或黑色粪便。f g h i j a b c d e a b c k l m n o p q r s t 292 生 物 灾 害 科 学 第 46 卷第 3 期 a.取食嫩梢;b.初孵幼虫群集叶背;c.取食花瓣和果蒂后留下粪便;d.取食叶片成缺刻状;e.取食成熟果蒂。图 4 金刺梨不同部位为害状 2.4 金刺梨园毒蛾检索表 2.4.1 成虫检索表 1.头橙黄色,足浅黄色至黄色.2 头非橙黄色.5 2.触角干浅黄色,栉齿黄褐色.3 触角干非浅黄色,栉齿非黄褐色.4 3.胸、腹橙黄色,前翅后翅黄色,前翅两条黑线形成折带.折带黄毒蛾E.flava Bremer 胸浅黄棕色,腹黄褐色,前

    32、翅赤褐色,外缘被赤褐色分成三段.双线盗毒蛾E.scintillans Walker 4.前翅赤褐布黑色鳞片,外缘带银白色斑.戟盗毒蛾E.kurosawa Inoue 前翅透明,翅脉黑棕色.榕透翅毒蛾P.nuda Fabricius 5.体白色.6 体非白色.8 6.足黄色,触角栉齿黑色.榆黄足毒蛾I.ochropoda Eversmann 足白色,触角栉齿黄色或黄褐色.7 7.腹部末端有金黄色毛丛.盗毒蛾E.similis Fuesszly 腹部末端无金黄色毛丛,前足有黑色圆点直角点足毒蛾R.anserella Collenette 8.头灰白色,前翅基部带2个褐黄色圆环.环茸毒蛾D.dudg

    33、eoni Swinhoe 头部非灰白色.9 9.头深黄褐色,触角干褐黄色,栉齿褐色,前翅带纹1肾形斑.肾毒蛾C.locuples Walker 头部红棕色,触角干白色,栉齿黄褐色.10 10.前翅前缘、臀角处具白斑,后翅黑色.角斑台毒蛾T.gonostigma Linnaeus 前翅前缘、臀角处无白斑,有2条深褐色横带纹合台毒蛾T.convergens Collenette 2.4.2 幼虫检索表 1.老熟幼虫体褐色或暗棕色 2 老熟幼虫体黑褐色.4 2.第37腹节背线黄色至橙黄色,胸部大于腹部各节3 第37腹节背线橙红色,胸部略小于腹部各节.黑褐盗毒蛾E.atereta Collenette

    34、 3.第18腹节两侧着生黑色毛瘤,背线为2条间断橙黄色线双线盗毒蛾E.scintillans Walker 第18腹节两侧无黑色毛瘤,第1、2腹节背面茶褐色大毛瘤丛榕透翅毒蛾P.nuda Fabricius 4.第37腹节背线黄色,中央有1红色细线.戟盗毒蛾E.kurosawa Inoue 第37腹节背线黄色,中央无红色细线.盗毒蛾E.similis Fueszls 3 结论与讨论 毒蛾科包括2 700种左右,我国已知的毒蛾种类有360种以上46,贵州省目前共记录毒蛾68种38,47,在金刺梨近缘种刺梨害虫调查中,发现危害刺梨的毒蛾有戟盗毒蛾(Euproctis dispersa Inoue)

    35、、盗毒蛾a b c d e 2023年第3期 姜黎等: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及识别 293(E.dispersa Fuesszly)、弥黄毒蛾(E.dispersa Moore)3种29,在本研究中发现了环茸毒蛾(D.dudgeoni Swinhoe)、榆黄足毒蛾(I.ochropoda Eversmann)、合台毒蛾(T.convergens Collenette)3个贵州新纪录种,在12种毒蛾中黄毒蛾属Euproctis Hbner为金刺梨园的主要优势种群,明确了直接取食为害金刺梨的毒蛾有双线盗毒蛾(E.scintillans Walker)、盗毒蛾(E.similis Fuesszly)、

    36、戟盗毒蛾(E.kurosawa Inoue)、黑褐盗毒蛾(E.atereta Collenette)、榕透翅毒蛾(P.nuda Fabricius)、环茸毒蛾(D.dudgeoni Swinhoe)6种。其中在金刺梨种植园种灯诱采集鉴定的毒蛾成虫11种中7种虽未发现幼虫直接取食为害,但在金刺园梨灯诱过程中共采集鉴定了毒蛾成虫209头,是金刺梨的潜在害虫,后续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调查。在我国毒蛾类害虫的寄主大都以蔷薇科植物为主,如苹果、山楂、李、梨等8,13,20,41,48-50,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很强,且毒蛾具有发生周期长,分布广的特点40,调查表明,直接为害金刺梨的6种毒蛾幼虫中戟盗毒蛾与双线

    37、盗毒蛾311月可见,发生周期最长,盗毒蛾与黑褐盗毒蛾49月可见,榕透翅毒蛾79月、环茸毒蛾38月可见少量幼虫。其中灯诱采集鉴定的毒蛾成虫11种,511月灯下均见毒蛾成虫,盗毒蛾成虫发生周期最长,在金刺梨园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羽化产卵,5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取食金刺梨叶,第1代成虫于6月上旬羽化,在410月都可见盗毒蛾;其次是双线盗毒蛾和戟盗毒蛾,在5月下旬开始见成虫,68月为成虫繁殖高峰期,成虫发生周期为510月;折带黄毒蛾6月中下旬开始羽化,昼伏夜出,于9月下旬二代幼虫羽化,于710月可以看到折带黄毒蛾的身影;榆黄足毒蛾、台毒蛾、肾毒蛾和角斑台毒蛾诱到的数量最少,在78月可见成虫;环茸毒蛾在6

    38、月上旬可以看到成虫,成虫发生周期在69月。准确识别害虫、掌握虫情,是开展精准防控的前提31,精准识别金刺梨园毒蛾类害虫对于果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精准测报害虫种类和数量,可以为果园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避免盲目投入防治成本。1)精准测报。通过建立网络化、智能化的监测体系,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实现对害虫种类的精准识别。实现对毒蛾类害虫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的精准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预警病虫害发生趋势和危害程度,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将病虫害消灭于造成实际为害前。2)精准防治。根据金刺梨园毒蛾类害虫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39、等。如灯光诱杀:黑光灯对鳞翅目蛾类有显著的捕杀效果51-52,在金刺梨园内定点挂置主峰波长为 365 nm 的黑光灯,可以诱集到大量蛾类成虫;除了定点挂置黑光灯,金刺梨的毒蛾成虫在 78 月份羽化较为集中,在毒蛾成虫羽化时使用汞灯进行诱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生物防治:张小容53研究表明贵州茶园黑卵蜂与赤眼蜂对黄毒蛾属茶毛虫(E.pseudoconspersa Strand)有很好的寄生效果,能对茶毛虫进行有效的防治,此外谢保生54对寄生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的寄生蜂进行研究还发现了白跗平腹小蜂是明显的优势种,平腹小蜂具有个体大、寿

    40、命长、产卵量高及产卵期长的特点;可见,寄生蜂对毒蛾的防治已初见成效,保护利用好金刺梨园寄生蜂、蜘蛛等毒蛾自然天敌对金刺梨毒蛾种群的压制能起到较好的作用;金刺梨园在 36 月是毒蛾低龄幼虫较多的时期,可用白僵菌孢子悬液、不同种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对应的害虫49,55-57,防止大规模虫害爆发;科学用药:对毒蛾的防治指标已有大量研究,当害虫危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大于防治成本时进行防治才能有所获得,这就需要有防治指标,娄巍等58-59从 1984 年开始对杨、柳毒蛾危害的经济阈值及防治指标进行研究,认为对于不同的林龄、被害年限和林分,杨、柳毒蛾幼虫在不同危害天数调查时其危害指标不同;杨帆60对危害白刺

    41、的古毒蛾进行食量及防治指标的分析测定,表明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EIL)为 4.33%的情况下对古毒蛾进行防治,可保证白刺正常生长发育;许胜利等61在鄂尔多斯市采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 法、Taylor 幂法则及 Arbous&Blackith 的聚集均数()对灰斑古毒蛾的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根据聚集度的变化建立相关模型,提供了相关防治理论依据。在金刺梨抽梢期毒蛾低龄幼虫集群危害高峰,灯诱成虫高峰期,当毒蛾为害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选择使用生物源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也可以有限度的使用。建立防治指标可以经济有效的为控制毒蛾发生为害提供依据,后续需进一步对危害金刺梨的毒蛾防治指标

    42、开展研究。294 生 物 灾 害 科 学 第 46 卷第 3 期 参考文献:1 韦景枫,程友忠,钟漫,等.安顺金刺梨丰产栽培技术初探J.贵州林业科技,2012,40(1):30-32.2 黎新荣,檀业维,黄欣欣,等.预处理对金刺梨维生素 C 含量影响的研究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7,172(5):18-21.3 张秀伟,张鹏,李用奇.金刺梨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J.中国南方果树,2019,48(2):106-109.4 谢国芳,徐小燕,王瑞,等.金刺梨果实和叶中酚类、Vc 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7,35(1):122-127.5 吴洪娥,金平,周艳,等.刺梨与无籽刺

    43、梨的果实特性及其主要营养成分差异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8):221-223.6 张丹,韦广鑫,王文,等.安顺普定刺梨与无籽刺梨营养成分及香气物质比较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6,37(12):149-154.7 杨星科,薛大勇,韩红香,等.秦岭昆虫志M.第 8 卷.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449.8 桂炳中.华北地区常见毒蛾防治J.中国花卉园艺,2020(16):52.9 谢晓健,任泽君,丁冬荪,等.江西毒蛾科昆虫种类记述J.江西植保,2007,30(1):14-18.10 闫宝荣,麻文建,覃岚,等.广元市森林害虫调查及云南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发生规律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

    44、,2020,66(9):73-76.11 黄金.上海地区杨盗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9):111-112.12 扈剑芳,谭世才,叶修云.赣北条毒蛾突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江西植保,1997,20(3):4-6.13 黄金聪.直角点足毒蛾生物学特性及白僵菌防治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20,47(2):82-84,115.14 罗志文,李佳琳,朱云,等.折带黄毒蛾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J.生物灾害科学,2013,36(1):31-34.15 洪宜聪.6 种植物源农药对松丽毒蛾幼虫的毒力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9):124-127.16 熊文.环秩毒蛾

    45、生物学特性及 3 种植物源农药的室内效果测定J.武夷科学,2021,37(2):113-118.17 星田华.侧柏毒蛾防治效果试验J.农家参谋,2021(3):163-164.18 洪宜聪,丁珌,刘化桐,等.6 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J.世界竹藤通讯,2021,19(6):13-20.19 欧晓明,江汉华,陈常铭.茶毒蛾黑卵蜂产卵利它素的研究C/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北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1995:262.20 杨云凤.涂环防治杨毒蛾林木虫害的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20,43(1

    46、6):5-6.21 戴轩.贵州东部地区茶树害虫名录J.茶叶科学,1997,17(1):33-42.22 韩宝瑜,戴轩.贵州东部地区茶园寄生蜂及其寄主种类的记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3):344-346.23 王国华,夏绍湄,韩宝瑜.贵州茶园害虫区系考查及优势种演替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37(3):411-416.24 黄文学,潘乐明.习水县侧柏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J.林业建设,2006(4):6-7.25 刘曼.赤水市撑绿竹害虫种类调查及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26 欧定勇,韦江龙,杨昌喜,等.从江县刚竹毒蛾的发生与防治初

    47、报J.贵州林业科技,2013,41(1):42-44.27 李庆墙.贵州森林病虫发生状况J.贵州林业科技,1984(1):49-51.28 王奎,刘丽君,刘进,等.黔南州刺梨主要蛀果害虫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9):157-158.29 王奎,刘丽君,刘进,等.黔南州刺梨害虫名录初报J.林业科技通讯,2018(6):36-39.30 黄文源,黎晓茜,韩磊,等.刺梨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20,40(5):24-30.31 黄冲,刘万才,张剑,等.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精准测报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植保导刊,2020,40(7):47-50.32 韩磊,刘旭东,黄文源

    48、,等.刺梨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果树,2021(1):6-10.33 庞纯翠,易碧霞,向红琼,等.刺梨白粉病研究简报J.贵州农学院学报,1985(2):97-99.34 严凯,罗泽丽,胡芳丽,等.刺梨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1):119-122.35 肖兴奎.刺梨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农家参谋,2018(5):101,149.36 虞国跃.北京蛾类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7 杨平之.高黎贡山蛾类图鉴 昆虫纲 鳞翅目 insecta lepidoptera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2023年第3期 姜黎等

    49、: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及识别 295 38 杨星科,唐周怀,杨美霞.秦岭昆虫志M.第 12 卷.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39 赵杰,赵宝明.梨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40 杜蕙,吕和平.葡萄病虫害防控技术知识问答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41 黄小玲.危害枫香的毒蛾调查与防治措施J.福建林业,2018(3):40-45.42 赵洋民,陈敏.枣庄园林害虫及防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43 李南林,梁远楠.100 种常见林业有害生物图鉴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9.44 陈志云,王玲,徐家雄,等.中山市林业有害生

    50、物生态图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45 夏怀恩,郑茂材,陈纪明.茶树病虫害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46 李朝品主编.医学昆虫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47 李子忠.贵州野生动物名录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8 蓝雪峰,邹积静.云杉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初探J.广东蚕业,2021,55(12):36-38.49 吴志远.线茸毒蛾的生物学和防治J.昆虫知识,1990(2):107-110.50 吴家丽,肖祎,李用奇,等.安顺金刺梨生长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16,45(6):148-151.51 梁朝巍.诱虫灯在中国的研发状况及其特


    注意事项

    本文(危害金刺梨的毒蛾种类及识别.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