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和自杀意念关系间的作用分析.pdf

    • 资源ID:722680       资源大小:3.50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和自杀意念关系间的作用分析.pdf

    1、第36 卷第8 期1342023年8 月医学与社会Medicine and SocietyVol.36 No.8Aug.2023山东省2 所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和自杀意念关系间的作用分析魏真12,孙龙12,董少凤3,王一帆12,杨士12,吕军城41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 50 0 12;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 50 0 12;3滨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山东烟台,2 6 40 0 3;4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潍坊,2 6 10 53摘要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

    2、生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2 所医学院校的2 7 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10.6%。人际信任水平与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存在相关性(0 R=1.05,P0.05),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杀意念负相关(OR=1.21,P0.05)。中介效应表明,当模型中加入心理健康状况后,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之间的相关性变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14,P=0.145),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人际信任水平通过影响心理健康状

    3、况,进而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重点关注人际信任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对预防和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心理健康;人际信任;自杀意念;医学生中图分类号:R193.2文章编号:10 0 6-556 3(2 0 2 3)0 8-0 134-0 5Analysis of Effect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 andSuicidal Ide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rom 2 Medical Colleges in Shandon

    4、g ProvinceCentre for Health Management and Policy Research,School of Public Health,Cheeloo College of Medicine,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 and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betw

    5、een them.Methods:The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2713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2 medical colleges in Shandong province,and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was 10.6%.There was a co

    6、rrel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 and suicidal ideation(OR=1.05,P0.05),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was negatively with suicidal i-deation(OR=1.21,P0.05).The mediating effect demonstrated that when mental health status was added into the model,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

    7、l and suicidal ideati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0.014,P=0.145).Therefore,mental health had a complete mediating role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suicidal ideation.Conclusion:The interpersonal trustlevel can affect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then lead to the generation of suicidal ideati

    8、on.Focusing on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 andmental health statu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discovery of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Key Words Mental Health;Interpersonal Trust;Suicidal Ideation;Medical College Student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年龄标准化自杀死亡率约为10.5/10 万,即每年约有

    9、8 0 万人死于自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7 16 0 3149、7 197 411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为ZR2016HQ01通讯作者:孙龙,sunlong 文献标识码:AWEI Zhen et alShand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12,China杀 。在我国,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自杀率约为8.14/10 万 2 。虽然这一数据低于全球平均水平,D01:10.13723/j.yxysh.2023.08.024魏真等山东省2 所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和自杀意念关系间的作用分析但自杀仍是我国15-34岁人

    10、群的第2 大死因 3。因此,青少年人群自杀问题是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自杀意念指在思想或意念的内容中出现死亡、自杀或严重的自我伤害行为,包括对自杀行为计划、步骤及结果等的具体想法 4。既往研究表明有自杀意念者自杀行为的发生率要远高于无自杀意念者 5,因此关注青少年人群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因素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自杀行为。医学院校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少年的重要人群之一,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学业压力大、就业困难等问题,其一直都是我国自杀意念的高危人群之一,也是学术研究和自杀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之一。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是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6 。人际信任作为反映社会整合的一个重要指

    11、标,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的对交往对象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 7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 8 ,而人际信任水平下降则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研究证明,在住院精神病患者和老年人中,其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9。然而,国内外尚未发现在青少年人群中验证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相关性的有关报道。基于此,本研究的第1个研究目的是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验证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另外,心理健康状况是人的心理素质的体现,是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 10 。既往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人际信任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在大学生人群中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人际信任水平越高,心理健康

    12、状况越好 1。而心理健康状况作为自杀意念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也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12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存在相关性,其很可能是通过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然而,目前国内外仅对两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索,尚未有相关研究对人际信任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路径进行验证。因此,本研究的第2 个研究目的是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验证人际信任水平是否通过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导致自杀意念的发生。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假设。第一,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其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之间存在相关性。第二,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其人际

    13、信任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相关性。第三,人际信任水平通过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导致自杀意念的发135.生,即心理健康状况可以作为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的中介变量。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研究是一项横断面抽样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首先,在山东省所有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共7 所,不包括开设医学学科的综合类大学)中抽取2 所学校。其次,将2 所学校开设的所有本科专业均纳人研究范围。在各开设专业的1-4年级中,每个年级各抽取1个班级。最后,被抽取班级的所有在校学生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调查采用现场自填法进行,调查现场有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问卷填写过程中

    14、的问题给予解答,并负责回收问卷的检查工作。纳入标准:被抽取院校的在校学生;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正常;调查前未进行相关干预。排除标准: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不能完成调查或调查不配合。本研究调查开始前获得了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号为2 0 18 12 10),调查对象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调查时间为2 0 18 年10-12 月,共发放调查问卷2843份,回收问卷2 8 43份,有效问卷2 7 13份,有效率为95.43%。1.2 调查工具1.2.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基本情况、学业情况以及躯体疾病情况。其中年级为1-4年级,本研究将1-2 和3-4年级分

    15、别归纳为低年级和高年级。调查对象自我报告班级成绩,班级成绩分为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5个选项,本研究将非常好、好两个选项合并为好,非常差、差两个选项合并为差。1.2.2自杀意念评价。采用“是否曾经认真地考虑过自杀?”这一问题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由Kessler等人编制,其选项包括有或者无,该方法适用于本研究调查对象,这种运用单一条目测量自杀意念的方法在国际流行病学调查中广泛使用 13。1.2.3Kessler 10量表。本研究采用Kessler10(K10)量表评价心理健康状况 14,该量表由Kessler和Mroczek等编制,共有10 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各项目得分之

    16、和为总分,分值范围为10-50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本研究中总量表的 Cronbachs alpha 为 0.918。1.2.4人际信任量表。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 T S)测量人际信任水平,该量表是136由Rotter编制 15,共2 5个条目,分为特殊信任(对同伴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信任)和普遍信任(对无直接关系者的不信任)两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部分条目经反向计分后,得分之和为该量表的总分,分值范围为2 5-12 5分,得分越高表明人际信任水平越低,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alpha为0.8 53。1.

    17、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将回收的问卷经过统一编码后进行录人,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24.0进行分析,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频数和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描述样本中分类(数值)变量的基本特征情况,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在各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人际信任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等变量和自杀意念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3.516,检验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在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相关性中发挥中介作用。2结果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研究共有效调查2 7

    18、 13名医学院校大学生,其中有男性12 0 5人(44.5%),汉族2 6 2 4人(96.7%),低年级17 7 6 人(6 5.5%),临床医学8 58 人(31.6%),城镇户籍130 4人(48.1%),家庭结构正常2 498 人(92.1%),父母感情好2 17 9人(8 0.3%),独生子女1252人(46.1%),班级成绩好7 43人(2 7.4%),获得奖学金8 37 人(30.9%),有慢性病12 8 人(4.7%),287人(10.6%)报告曾经有过自杀意念。见表1。2.2自杀意念与人际信任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自杀意念相关的因

    19、素主要有人际信任水平、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年龄、民族、专业、户籍来源、家庭结构、父母感情、独生子女、班级成绩、获得奖学金情况、慢性病状况(P0.05)。见表1。专业、父母感情、班级成绩与自杀意念发生率有关,采用Bonferroni方法来进行两两比较,分别对各对比组做两独立样本阳性率比较的X?检验,结果表明,护理学与药学(P0.01)、临床医学与药学(P 0.0 1)、药学与其他专业(P0.01)、父母感情好和父母感情差(P0.001)、班级成绩好和班级成绩一般(P0.001)、班级成绩一般和班级成绩差(P0.001)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均不相同。医学与社会2 0 2 3年8 月第36 卷第8 期一

    20、19.50 1.30民族汉族其他年级低年级高年级专业护理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其他户籍来源城镇农村家庭结构正常其他父母感情好一般差独生子女是班级成绩好一般差获得奖学金是慢性病无有人际信任水平一75.678.30心理健康状况18.286.122.3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如表2 所示,本研究将相关因素加入二分类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模型A的结果显示,药学专业表1样本特征及单因素分析结果 n(%),xs总体变量(n=2713)否(n=2426)是(n=287)性别男女年龄自杀意念12051061(88.0)15081365(90.5)26242353(

    21、89.7)8976(82.0)17761603(90.3)937823(87.8)375343(91.5)285246(86.3)858776(90.4)222183(82.4)234213(91.0)739665(90.0)13041139(87.3)14091287(91.3)24982245(89.9)215181(84.2)21791975(90.6)141328(83.5)393123(87.2)14611337(91.5)12521089(87.0)743640(86.1)15571430(91.8)413356(86.2)18761707(91.0)837719(85.9)258

    22、52330(90.1)12896(75.0)79.207.7826.95 6.11tX24.310.038144(12.0)143(9.5)19.64 1.10271(10.3)13(18.0)173(9.7)114(12.2)17.860.00332(8.5)39(13.7)82(9.6)39(17.6)21(9.0)74(10.0)11.430.001165(12.7)122(8.7)253(10.1)34(15.8)204(9.4)65(16.5)18(12.8)124(8.5)163(13.0)103(13.9)127(8.2)57(13.8)15.850.001169(9.0)118

    23、(14.1)29.540.001255(9.9)32(25.0)22.700.001P2.060.0405.330.0213.820.0516.770.00918.880.00114.640.00122.660.0016.870.001魏真等山东省2 所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和自杀意念关系间的作用分析表2 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模型AOR(95%CI)P性别(参照:男)女年龄民族(参照:汉族)其他年级(参照:低年级)高年级专业(参照:护理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其他户籍来源(参照:城镇)农村家庭结构(参照:正常)其他父母感情(参照:

    24、好)一般差独生子女(参照:否)是班级成绩(参照:好)一般差奖学金(参照:否)是慢性病(参照:无)有人际信任水平心理健康状况R2(O R=1.8 5)、父母感情差(OR=1.63)、班级成绩好、获得奖学金(OR=1.52)、患有慢性病(OR=2.57)、人际信任水平(OR=1.05)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研究假设1成立)。在模型A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心理健康状况加入到模型中,进一步拟合形成了模型B,结果显示,人际信任水平(OR=1.02)、获得奖学金(OR=1.38)、患有慢性病(OR=1.56)、父母感情差(OR=1.21)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变得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模型A与模型B的比较亦可以

    25、发现,加入心理健康状况后,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变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心理健康状况可能在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相关性中发挥中介作用。137.模型BS.E.0.83(0.64,1.09)0.1881.00(0.87,1.15)0.9901.77(0.98,3.18)0.0591.00(0.70,1.43)0.9941.25(0.75,2.10)0.3940.99(0.63,1.57)0.9731.85(1.09,3.15)0.0230.87(0.48,1.59)0.6501.00(0.64,1.57)0.9980.80(0.61,1.06)0.1191.66(0.94,2.

    26、93)0.0800.76(0.36,1.61)0.4731.63(1.19,2.25)0.0031.28(0.96,1.70)0.0890.67(0.50,0.91)0.0091.10(0.74,1.63)0.6501.52(1.13,2.04)0.0062.57(1.66,3.99)0.0011.05(1.03,1.07)0.0010.100OR(95%CI)-0.180.14-0.000.070.570.300.000.180.230.27-0.010.230.620.27-0.140.310.000.23-0.220.140.510.290.490.16-0.270.380.250.15

    27、-0.400.150.090.200.420.150.950.220.050.012.4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相关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为验证研究假设,本研究进一步利用PROCESS3.5宏程序分析了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可以作为人际信任水平和自杀意念相关性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显示,当模型中加人心理健康状况之后,人际信任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0.18 9,P0.001),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之间的相关性变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14,P=0.145)。结果提示研究假设2 和研究假设3成立,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和自杀意念相关性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即人际信

    28、任水平完全通过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自杀意念的发生。见表3。P0.88(0.65,1.18)0.3870.92(0.79,1.07)0.2901.35(0.69,2.64)0.3841.08(0.73,1.59)0.7051.34(0.76,2.36)0.3201.13(0.68,1.87)0.6452.00(1.07,3.65)0.0240.86(0.44,1.68)0.6621.00(0.60,1.66)0.9910.84(0.62,1.15)0.2741.63(0.85,3.14)0.1430.66(0.27,1.58)0.3191.21(0.84,1.74)0.3491.40(1.02,

    29、1.93)0.0360.55(0.39,0.77)0.0010.66(0.41,1.04)0.0711.38(0.99,1.92)0.0551.56(0.95,2.57)0.0821.02(1.00,1.04)0.0891.21(1.18,1.24)0.0010.327-0.13-0.080.300.080.290.120.69-0.15-0.00-0.170.490.19-0.420.34-0.60-0.420.320.440.020.19S.E.0.150.080.340.200.290.260.310.340.260.160.330.190.450.160.170.230.170.260

    30、.010.01138表3心理健康状况对人际信任水平和自杀意念的中介作用路95%CI自变量因变量径回归系数a人际信任水平心理健康0.189状况b心理健康状况自杀意念c人际信任水平自杀意念3讨论3.1医学院校大学生存在较高水平的自杀风险本研究结果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10.6%。国内相关研究报告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4.5%-7.1%17-18 。也有相关研究报告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8.0 2%11.73%19-2 0 ,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既往研究表明,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高于普通大学生,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考扩招幅度的增加,大学生所面对的竞争压力也

    31、随之升高,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是大学生活中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根据动机-意志整合模型可知,当个体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会相继产生挫败感和被困感,进而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 2 1。医学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相比普通高等学校,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多,专业内容繁杂,专业技能考核标准高,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同时,与其他职业相比,医学相关职业肩负着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使命,其需要更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高标准的就业条件导致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 2 。压力作为自杀意念的重要危险因素,压力越大,越容易产生自杀想法 2 33.2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完

    32、全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存在相关性。既往研究表明,人际信任水平低的人更有可能报告自杀意念 9,人际信任水平低将使得个体无法从信任关系中寻求情感帮助和社会支持,而情感帮助和社会支持在预防和调节压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保护作用,因此,人际信任水平低,将会导致自杀风险升高。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杀意念负相关,当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时,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差,产生心理疾病症状,对自杀意念具有促进作用 2 4既往研究所验证的相关关系提示心理健康状况可能在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中发挥中介作医学与社会2 0 2 3年8 月第36 卷第8 期标准化

    33、S.E.0.0150.001 0.1575 0.21590.1940.0120.001 0.1709 0.21790.0140.0100.145-0.0045 0.0325用,且根据自杀人际理论可知,当个体间积极的交互关系缺失时,其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导致P下限上限困扰 2 6 ,当个体人际信任水平较低时,自我戒备心理增强,个人情绪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和倾诉,可能会出现孤独感、安全感缺乏、抑郁、心境低落等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心理健康状况差作为自杀意念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 4,其会直接增加医学院校大学生发生自杀意念的概率。这些相关关系表明人际信任水平是通过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导致自杀意念

    34、的发生。参考文献 1 J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uicide in the world 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6.2 JZHANG J,SUN L,LIU Y,et al.The change in suiciderates between 2002 and 2011 in China J.Suicide LifeThreat Behav,2014,44(5):560-568.3 JSINGER J B,OBRIEN K H,LECLOUX M.Three psy-chotherapies for suic

    35、idal adolescents:overview of conceptu-al frameworks and intervention techniques J.Child and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2016,34(2):95-106.4 JREYNOLD,W M.Profession manual for suicidal ideationquestionnaire 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1988(4):19-22.【5徐慧兰,肖水源,冯姗姗,等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

    36、学杂志,2 0 0 4(4):19-22.6 尤静,刘海玲,刘新春,等.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影响因素分析一一基于自杀行为的整合动机意志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0 2 2,30(4):944-948.7 JC O LZA T O LS,ST EENBER G ENL,D EK W A A D ST ENI ETE W,et al.Tryptophan promotes interpersonal trust 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3,24(12):2575-2577.8 辛自强,周正.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J.心理科学进展,2 0 12,2

    37、 0(3):344-353.9 JYU Z,XU L,SUN L,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older adults J.BMCPsychiatry,2019,19(1):206.10 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4):481-480.11 田可新,唐茂芹,吴昊,等.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 0 0 5(7):6 57-6 59.12 周慧敏,余金聪,梁玲,等.武汉市大学新生自杀意念和日常压力及积极心理健康的关联J

    38、中国学校卫生,2 0 2 2,43(5):7 7 6-7 7 9.(下转第144页)自杀意念水平的升高 2 5。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利用中介分析方法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既往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了人际信任水平低的个体更容易遭受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144health:A life stage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2005,27:27-32.17 梁德清.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5-6.18BRAILOVSKAIA J

    39、,MARGRAF J.How to measure self-esteem with one item?Validation of the German single-itemself-esteem scale(G-SISE)J.Current Psychology,2020,39(6):2192-2202.19闫艳,谢笑春,盖笑松,等.中国大中学生的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测评结果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 0 2 1,35(10):863-868.20TANGNEY JP,BAUMEISTER R F,BOONE A L.Highself-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

    40、ent,less pathology,bet-ter grades,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72(2):271-324.21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0 0 8(5):46 8-47 0.22陈淑惠,翁俪祯,苏逸人,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 J.中华心理学刊,2 0 0 3,45(3):279-294.23安龙,丁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陕西省大学生无聊倾向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J.医学与社会,2 0 2 1,34(8):93-97.24陈,

    41、张欢.手机成瘾对大学生在校体力活动的影响:人医学与社会2 0 2 3年8 月第36 卷第8 期206-209.2 7 JW H EELER SC,D EM A R R EEK G,PET T Y R E.U 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self in prime-to-behavioreffects:the active-self account J.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Review,2007,11(3):234-261.28YANG G,TAN G,LI Y,et al.Physical exercise decr

    42、eases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control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9,16(21):4098.29SCHMEICHEL B J,VOHS K D,DUKE S C.Self-control athigh and low levels of mental construal J.Social Psycho-logical

    43、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1,2(2):182-189.30王利刚,谢东杰,樊春雷,等.自我控制的干预技术研究:基于双系统理论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0 14,2 2(2):377-380.际关系困扰的调节 J.中国体育科技,2 0 2 1,57(12):75-81.25杨管,李粤湘,刘海莹,等.广州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分析 J.体育学刊,2 0 2 0,2 7(1):117-125.26丁小燕,洪平,张蕴琨.江苏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学校卫生,2 0 19,40(2):(收稿日期2 0 2 3-0 5-19;编辑梅

    44、雯惠)(上接第138 页)13KESSLER R C,BORGES G,WALTERS E E.Prevalenceof and risk factors for lifetime suicide attempt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99,56(7):617-626.14 KESSLER R,MROCZEK D.Final versions of our non-spe-cific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 M.Ann Arbor:Univ

    45、ersi-ty of Michigan,1994.15ROTTER J B.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 J.Journal of Personal,1967,35(4):651-665.16 HAYES A F.Beyond Baron and Kenny: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in the new millennium J.CommunicationMonographs,2009,76(4):408-420.17安静,孙启武,郭兰,等.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与抑郁情绪、希

    46、望特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 0 12,2 6(8):616-619.18 李秋丽,王灵灵,戴秀英,等.宁夏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4):553-555.19 杨传维,施申超,刘静霞,等.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 0 13,30(3):193-195.2 0 沈可,黄笛,杨雨飞,等.2 0 0 7-2 0 2 0 年中国大陆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的Meta分析J.医学新知,2 0 2 0,30(6):431-441.21OCONNOR R C,KIRTLEY O J.The integrated mo

    47、tiva-tional-volitional model of suicidal behaviour J.Philos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2018,373(1754):1-10.2 2 陈浩然,郭伯堂,乔正学,等.成就动机在医学生职业使命感与就业焦虑间的中介作用J.职业与健康,2022,38(16):2270-2274.2 3 赵玉.赣州市大学生心理压力、积极心理资本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 0 19,32(7):103-106.2 4 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 0 0 3(9):16-19.25JOINER T E,VAN ORDEN K A,WITTE T K,et al.Mainpredictions of the interpersonal-psychological theory of sui-cidal behavior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09,118(3):634-646.26王振宏,吕薇,杜娟,等.大学生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个人资源的中介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7):521-527.(收稿日期2 0 2 3-0 4-2 8;编辑韩丹妮)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和自杀意念关系间的作用分析.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