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咨信网! | 成为共赢成为共赢 咨信网助力知识提升 | 自信网络旗下运营:咨信网 自信AI创作助手 自信AI导航
咨信网
全部分类
  • 包罗万象   教育专区 >
  • 品牌综合   考试专区 >
  • 管理财经   行业资料 >
  • 环境建筑   通信科技 >
  • 法律文献   文学艺术 >
  • 学术论文   百科休闲 >
  • 应用文书   研究报告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咨信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T 2579-2024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河南省).pdf

    • 资源ID:721568       资源大小:336.1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验证码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金币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DB41∕T 2579-2024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河南省).pdf

    1、 ICS 07.060 CCS A 47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5792024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 2024-02-01 发布 2024-05-0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5792024 I DB41/T 2579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规定.2 5 直击雷的防护.2 6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3 7 检测.4 8 防雷装置的维护与管理.4 参考文献.5 DB41/T 2579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

    2、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河南省防雷中心)、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河南省现代防雷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傅国庆、李鹏、张玉桦、王玲玲、王维思、何巍、蒋超、孙欣、王文博、李学耕、马双良、王欣、蔡壮、田晓毅、杨琳琳、方志杰。DB41/T 25792024 1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直击雷防护、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检测、防雷装置的维护

    3、与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已建及新建、扩建、改建的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选址、防雷装置的设计、防雷装置检测与维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4312023 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329382016 防雷装置检测服务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HJ 655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

    4、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 HJ 9152017 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 指建设在本辖区内相对海拔较高位置的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站(简称高山站),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以及样品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有固定的站房和在线自动监测(观测)设备,需要持续电源和网络通讯等辅助设备。根据监测的对象可分为高山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高山生态自动监测站、高山水源自动监测站等。站房 指具有防水、防潮、隔热、保温措施的无窗或双层密封窗结构建筑,用于集中安放对环境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理、分析以及数据存储与传输等过程所需要的仪

    5、器设备的场所。电涌保护器 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电涌电流的装置。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限制元件。来源:GB 500572010,定义2.0.29 电磁屏蔽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DB41/T 25792024 2 来源:GB 503432012,定义2.0.15 等电位连接网络 将建(构)筑物和建(构)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所有导电性物体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网。来源:GB 500572010,定义2.0.22 雷电电磁脉冲 雷电流的电磁效应。来源:GB 503432012,定义2.0.3 4 一般规定 高山站雷电防护应按照 GB500572010 中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6、的要求实施。高山站的选址除按照 HJ 6552013 和 HJ 9152017 中要求执行外,还应参考当地雷击密度、电磁环境、土壤条件、供电方式、信号传输方式等条件。高山站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环境条件、雷电活动规律、设备的重要性以及设备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等情况采取雷电防护措施。高山站的防雷宜采用接闪、分流、屏蔽、均压、等电位连接、接地、合理布线、电涌保护、隔离等内部、外部防雷措施进行综合防护。高山站防雷装置应与站房建设同步进行,并采取防盗、防鼠害等安全措施。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规格均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的相关规定。考虑到施工难度、防腐蚀、运输便利性、结构强度等因素,高山站防

    7、雷装置宜选取钢、铜为主材。5 直击雷的防护 接闪器的设置 5.1.1 独立设置的高山站宜采用独立接闪针配合架空接闪线作为直击雷防护装置,外露仪器、设备等应处于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内。5.1.2 直击雷防护装置与被保护物宜保持 3 m 以上安全距离。5.1.3 非独立设置的高山站,如需单独设置接闪装置,其接闪装置的引下线宜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相连。5.1.4 接闪针和接闪线的规格、尺寸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 5.2 的规定。安装工艺应考虑防腐和抗风强度要求。引下线的设置 5.2.1 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屋顶、梁、柱、基础内的钢筋或者建筑钢结构作为引下线。5.2.2 引下线

    8、应与屋面接闪带搭接,设置间距应不大于 18 m 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引下线根数不少于 2 处,引下线应设置在易遭雷击部位,具体位置应符合 GB 500572010 附录 B 中规定。5.2.3 站房门、窗边 1 m 内不宜设置引下线,当间距不足时可对引下线加装绝缘管。引下线与其它电气线路间距应不小于 1 m。5.2.4 引下线在地面上方设置绝缘管防护,绝缘管长度不小于 2 m,绝缘管下端距地面宜 0.20.3 m。5.2.5 引下线与接闪器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电气连接,其连接点过渡电阻应不大于 0.2,并做好连DB41/T 25792024 3 接点的防腐处理。5.2.6 引下线的敷设

    9、应避开人行道口,安装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 4.5.6 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要求。5.2.7 引下线规格、尺寸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 5.2 的规定。接地装置的设置 5.3.1 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自然接地体,若自然接地体达不到要求时,应增设接地装置。5.3.2 接地体由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构成,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应符合 GB500572010 中 5.4 的规定。5.3.3 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规格、尺寸应符合 GB500572010 表 5.4.1 的规定。5.3.4 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a)设置于水边的高山站,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b)

    10、设置于地面及建筑物天面的高山站,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c)当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应以不同系统要求的接地电阻最小值为准;d)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但在 3000 m 以下的地区,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30。6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置 6.1.1 站房应设置 S 型或 M 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并与接地装置连接。6.1.2 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材料、规格、连接方式及工艺要求应符合 GB 503432012 的相关要求。6.1.3 站房内的各金属设备外壳、机架、线缆金属屏蔽层、光缆金属加强筋、线槽、桥架等其他金属体应与等电位连接网络连接,连接线应采

    11、用铜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 6 mm2。6.1.4 进入建筑物内的各类线缆宜埋地引入,当无法埋地引入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引入。线缆的金属护套、铠装层及钢管应在入口处与接地装置可靠电气连接。6.1.5 站房所处建(构)筑物应具有完善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6.1.6 站房内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地、屏蔽地、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等应采用共用接地方式;在站房应预留不少于两处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并应就近与结构主钢筋可靠电气连接。6.1.7 应在设备间防静电地板下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并与预留的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可靠电气连接;站房内各重要电子设备距外墙及柱、梁的距离不宜小于 1 m,

    12、条件不允许时,对设备应采取电磁屏蔽措施。屏蔽及布线设置 6.2.1 站房屏蔽宜利用建筑物金属框架、混凝土中的钢筋、金属墙面、金属屋顶等自然金属部件与防雷装置连接构成格栅型大空间屏蔽。当建筑物自然金属部件构成的大空间屏蔽不能满足站房内电子设备电磁环境要求时,应增加屏蔽措施。6.2.2 站房门、窗玻璃应采用金属网覆盖,金属网格尺寸应按照 GB 503432012 中附录 D 规定的计算方法确定,非金属门应采用金属外皮覆盖。6.2.3 内墙门、窗与屏蔽笼、墙内主筋连接,外墙门、窗与水平接地体连接。6.2.4 站房内的金属管线和金属屏蔽网格应连接在一起,形成均压等电位。6.2.5 电缆线在雷电防护区交

    13、界处,屏蔽电缆屏蔽层的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DB41/T 25792024 4 6.2.6 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金属线槽或钢管敷设时,线槽或钢管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应有不少于两点的良好接地。6.2.7 当建筑物墙体采用彩钢保温层时,内外墙体的金属板应多点接地。电涌保护器设置 6.3.1 低压电力电缆从变压器至配电室宜全程埋地敷设。当全程地埋有困难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户外型电涌保护器。6.3.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 TN 交流配电供电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柜(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必须采用

    14、TN-S 系统的接地方式。供配电线路的电源过电压保护应采用分级保护。6.3.3 应根据当地雷电环境、供电系统的分布范围和分布特点,在变压器低压侧、低压配电室(柜)、楼内(层)配电室(井)、用电设备配电柜及精细用电设备端口,使用相应的电源电涌保护器做分级保护。电源电涌保护器主要参数应符合 GB 503432012 中表 5.4.3 的规定。6.3.4 高山站电源系统应至少设置 2 级电涌保护器进行防雷保护,在一条线路上设置多级电涌保护器时应考虑他们之间的能量协调配合。6.3.5 进出机房的各类信号线缆应分别安装 D1 类高能量试验类型的电涌保护器。信号浪涌保护器应满足信号传输频率、工作电压等参数

    15、的要求,同时接口应与被保护设备适配。7 检测 高山站防雷检测的基本要求应符合 GB/T 329382016 的相关规定。高山站的防雷检测内容应按照本文件第 5 章、第 6 章相关内容逐项检测,检测程序和结果判定除应符合第 5 章、第 6 章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 GB/T 214312023 的有关规定。检测仪器、量具应处于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有效期内,检测仪器、量具的主要性能和指标参数见GB 214312023 的附录 C。8 防雷装置的维护与管理 防雷装置维护 8.1.1 防雷装置应每年进行一次检测,宜每年雨季来临之前进行检测,每次雷击之后应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维护或更换。8.1.2 防雷装置

    16、应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防雷装置安全、有效运行。8.1.3 防雷装置出现脱焊、松动、断裂、严重锈蚀、变形、失效、损坏、电涌保护器劣化等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防雷装置管理 8.2.1 防雷装置应由管理部门确定专人负责管理。8.2.2 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后,应建立管理制度,对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隐蔽工程图纸资料、年检报告等均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8.2.3 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后,不得随意拆卸、移动、变更防雷装置。8.2.4 雷击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当地气象主管部门,调查分析雷灾原因和损失,提出整改防护措施。DB41/T 25792024 5 参考文献 1 GB/T 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常规测量 2 QX/T 1902013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设计规范 3 HJ 193201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技术规范 3 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注意事项

    本文(DB41∕T 2579-2024 高山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防雷技术规范(河南省).pdf)为本站上传会员【曲****】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页脚通栏广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招英才 - 文档分销 - 便捷服务 - 联系我们 - 成长足迹

    Copyright ©201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elp@zixin.com.cn    文档合作和网站合作邮箱:fuwu@zixin.com.cn    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   | 证照中心

    12321jubao.png12321网络举报中心 电话:010-12321  jubao.png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电话:12377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